华师大版七下科学 升华和凝华 复习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化不大,比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比如:熟石灰。

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

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食用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悬浊液。

碘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

如食盐溶液,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溶剂,含量少的叫溶质,比如5mL 汽油中加入10mL 机油,汽油是溶质,机油是溶剂。

2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7、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气泡,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气体也燃烧,用一个干燥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S+O 2\s\up7(点燃点燃SO 2)。

9、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文字式表示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Fe+O 2\s\up7(点燃点燃Fe 3O 4)。

10、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物态变化(复习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物态变化(复习
1 2 3 4 5 6 7 时间/min
70 60 50 40 30 20 10
二、汽化和液化
1.定义:液态
汽化 液化
气态
2.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1.蒸发
3.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2.沸腾
4.气体液化的方法:
3.1.1 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比较缓 慢的汽化现象。 3.1.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的温度的高低 液体上方气体流动的快慢
3.1.3 蒸发有______作用。
3.2.1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 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2.2 液体沸腾的特点: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 量,温度_____。 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_______; 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________。
三、升华和凝华
1.定义: 固态
温度/℃
(1)该晶体的初始温度是____? (2)此条件下该晶体的熔点 为_______. (3)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持续 了_____min.
1 2 3 4 5 6 7 时间/min
70 60 50 40 30 20 10
晶体的凝固图象
由图可知:
温度/℃
(1)该晶体的初始温度是____? (2)此条件下该晶体的凝固点 为_______. (3)该晶体的凝固过程持续 了_____min.
3.固体的熔化、凝固规律。
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 量,温度_______. 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 量,温度_______.
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 量,温度_______. 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 量,温度_______.
非晶体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章 熔化和凝固复习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章 熔化和凝固复习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选 择
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D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 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 吸收热
温 度 ℃ 240 220 200 180

D乙 B C
时间/分
A 1 2 3 4 5 6 7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 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
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C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 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 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时间/分 A 0 2 4 6 8 10 12 14 海波凝固的图象
海波晶体熔化与凝固图象
55
温度/℃
D
D 温度/℃ 55
50 B 45 A 40 0 2 4 6 8 10 12 14 C
50 C 45 A 40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B 时间/分
海波的熔化图像
海波的凝固图像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三课时升华和凝华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三课时升华和凝华

雾(液化)
霜 (凝华)
露 (液化)
小结
1、升华(吸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液化 水蒸气 液化
云 雾 露 霜


凝华
物态变化的判断: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判断物态变化时,要明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
原理: 迎风面空气流动速度快,水的蒸发也快。 结论: 手的哪一面感到稍微凉一些。就表示风是 从那个方向吹来的。
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物态变化?在这个 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直接
加热固态碘实验:
1.给玻璃管里的碘晶体加热,观察玻璃管中出 现了什么现象? 2.停止加热后,烧杯里的碘又发生什么变化? 固态碘
练习:
1.下列事例中,不能加快液体 蒸发的是( D )
A.把瓶中的水倒入盘中 B.把湿衣服从树荫下移到阳光下 C.把湿毛巾挂在电风扇前吹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2.在室温下,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里拿出来后 它的温度是( C )
A.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B.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3.有关汽车防冻液及融雪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前者是升高凝固点,后者降低凝固点 B 前者是降低凝固点,后者升高凝固点
水的三态变化
——升华与凝华
下列物态变化各属于哪一种? (1)河面上弥漫的大雾 ( )
(2)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
(3)吃冰棒解热(


(4)夏天湿衣服能晾干(
(5)打开冰箱看见“白雾”( )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章 熔化与凝固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章 熔化与凝固
冰比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2、雪天路面上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 融化,常在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 C.洒上盐水后,可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 熔化 D.洒上盐水后,可使冰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 为0℃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答: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 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 熔化完毕,冰熔化时保持在熔点不变; 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 保持在凝固点不变。而冰的熔点和凝固 点都是0℃,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物态变化时需要的条件:温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 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 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加热。 制定计划:
实验探究:
冰的熔化
实验器材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 杯 、温度计、玻璃 棒、火柴、冰块
视频: 冰熔化的特点研究
5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温度/℃ 温 度
15 10 5 0 -5 -10
0
2
4
பைடு நூலகம்
6
8
10
12
14
时间/min
冰 的 熔 化 曲 线
\ ℃
温度/℃
时间/分 温度/℃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74 5 76 5.5 78 6 80
60 60.3 61.8 62.4 63.8 65.3 66.8 68.8 71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海洋中、陆地上、空气中以及生物体内。

4.水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

平均每1k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提取淡水。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青海湖,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

(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中存在水。

实验器材:玻璃杯、冰块。

华师大版初一下册第一章水重难点复习

华师大版初一下册第一章水重难点复习

教学过程重难点一:水的三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1、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非晶体熔化过程的是()2、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依照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冰的熔点是℃,从开始加热通过2 min,冰处于态(选填“固”或“液”).3、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时刻/min 0 1 2 3 4 5 6 7 ……18 19 20温度/℃70 52 48 48 48 46 43 ……21 21 21(1)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现在被测物的温度为℃,实验时的室温是℃.(2)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是态(选填“固”、“液”或者“固液共存”),在凝固过程中热量(选填“吸取”或“放出”),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A.B.C.D.时刻/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温度/℃﹣8 ﹣6 ﹣4 ﹣2 0 0 0 0 0 1 2 3(3)课后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乙所示,在容器A内装纯水,在容器B内装入大量盐水.一段时刻后发觉容器A内有冰显现,由此能够判定原先容器B内盐水的温度 0℃(选填“高于”、“等于”、“低于”).4、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下表,能够判定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刻/min 0 1 2 3 4 5 6 742 44 46 48 49 50 51 52蜡的温度/℃(3)向试管中放入碎冰,依照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刻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特点是;冰熔化一共连续了 min.(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因此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取热量,他的方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觉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二)汽化和液化1、在“观看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连续沸腾2、今年我国某地遭遇严峻洪涝,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取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夏天的清晨,路边小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深秋时节的早晨,池塘边树枝上的“雾凇”形成属于 现象.(以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连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沸腾吗? 什么缘故?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A 和B 分别是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图C 是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a 图线所选择的装置应是 (A/B ). (2)图D 是他们观看水沸腾 (前/时)实验中显现的情形.(3)现有另外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E 所示.问a 、b 图象不同的缘故是 .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表所示: 时刻/min …11121314151617181920…C .水沸腾时,连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 .水沸腾时,连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温度/℃…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某小组观看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形,如图乙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前的情形,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形;(2)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看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水的沸腾的温度为℃,说明现在该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吸取热量,温度.(5)在丙图中以时刻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依照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6)在这次实验中,发觉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刻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刻,能够采取的措施是、.(三)升华和凝华1、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觉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选填物态变化名称).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量.3、下列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玻璃窗上的“冰花”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E.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F.夏天的早晨,室外的树叶上常常有小露珠4、小欣打开冰箱门,发觉冷冻室的侧壁上有专门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那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取”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_2章知识点华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_2章知识点华师大版

第一章知识点1、水循环包括降水(下雨下雪下冰雹)、蒸发和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水汽输送(海陆水汽输送)环节。

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给陆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量,其中台风就是现实的例子。

2、水的三态变化是固体、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转化。

可分为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凝华、升华。

3、物质由固体变液体叫熔化,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以冰为例,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由固体,液体,固液共存三种情况,刚开始都是固体,中间段固液共存,熔化刚结束的时候全部都是液体。

4、物质由液体变固体叫凝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以水为例,水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由固体,液体,固液共存三种情况。

5、有固定熔点的物质称为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的物质称为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图像区别为晶体熔化过程中中间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水平线,而非晶体的温度一直处于上升。

6、物质由气体变液体叫液化,液化过程中放热。

7、物质由液体变气体叫汽化,汽化可分为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的流速(风)。

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发生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则在特定的温度才会发生,以水为例,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8、物质由固体变气体叫升华,升华过程中吸热。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在舞台上产生的烟雾就是升华现象。

9、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叫凝华,凝华过程中放热,自然现象中,霜,雾凇,窗花(冰花),雪都是凝华现象。

10、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它属于混合物,有溶剂和溶质组成。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1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水是良好的溶剂,他可以溶解固体、液体和气体,但是溶剂不一定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有机物如酒精,汽油等。

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1)霜是由 水蒸气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凝华 。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 气温在0℃以下 和 空气湿润 。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 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 该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核心笔记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
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产生的物态变化是( D )
A.融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用久了的白炽灯,其灯丝会变细,灯泡的内壁会发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C ) A.钨丝的升华现象 B.钨丝的凝华现象 C.钨丝的升华现象在先,钨蒸气的凝华现象在后 D.钨蒸气的凝华现象在先,钨丝的升华现象在后
自我挑战
6.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C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C.电冰箱内侧壁附着的白色冰晶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核心笔记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D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2第3课时 升华与凝华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2第3课时 升华与凝华

2 第3课时升华与凝华知识点1升华1.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没有熔化而变小,这些现象都是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都要。

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额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知识点2凝华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尝试“蜡烛重燃”的趣味实验,当蜡烛熄灭的时候,上方会出现一缕白烟,用明火靠近白烟时,可以重新点燃蜡烛。

蜡烛上方的白烟是蜡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蜡颗粒。

4.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肉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5.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水的凝固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水的凝固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知识点3水的三态变化和天气现象6.(1)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凇”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0甲所示;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凇”现象,如图乙所示。

“雨凇”“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图0(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气温足够低的时候水蒸气才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3)冬天,小华拍到了悬挂在屋檐下的冰凌,如图丙所示。

冰凌的形成是因为冬天气温很低时,屋顶的积雪被阳光照射后成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成冰。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8.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

3.4升华和凝华复习讲义

3.4升华和凝华复习讲义

3.4升华和凝华专题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

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

3、(视频)实验现象:将装有碘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需要热;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需要热。

专题二水循环(视频)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专题三物态变化与天气(视频)(1)雨--------液化、雪-------凝华、冰雹---------凝固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与寒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

当温度下降,又有凝结核(尘埃)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而为雨。

一滴雨点要比云中的小水滴大上千倍。

如果温度低于0℃,水蒸气在空中就可能形成雪。

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翩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大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2)雾-------液化或凝华、云------液化或凝华大量的细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就形成雾。

大量的细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云。

云和雾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而雾却是接触地面的。

可以说,云是高空的雾,雾是地面的云,形成雾和云的基本条件是相同的。

(3)露----液化、霜-----凝华大气中水蒸气的凝结发生在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形成露(高于0℃)或霜(低于0℃)。

(4)雾凇(俗称树挂)-----凝华专题四怎样分辨物态变化的种类要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首先应确定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时_升华与凝华》2024年同步练习卷+答案解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时_升华与凝华》2024年同步练习卷+答案解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时升华与凝华》2024年同步练习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分。

1.南极气温常低于,至少半年无阳光。

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蒸发现象D.凝华现象2.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干冰或冰块对食品进行保鲜,这是利用了()A.干冰升华吸热B.干冰熔化吸热C.冰块汽化吸热D.冰块升华放热3.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屋顶的霜B.窗玻璃上的冰花C.树枝上的雾凇D.水面上的冰4.潍坊市气象台2020年12月28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我市出现寒潮天气,伴有雨雪、强降温和大风,小眀29日早上发现家里窗子玻璃上出现了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B.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C.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D.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5.《诗经》“蒹葭”一诗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由露水凝固形成的B.露水是由霜熔化形成的C.露水形成的温度要比霜形成的温度还要低一些D.要形成霜,一是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二是有比较冷以下的物体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7.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的原因是()A.衣服是保暖内衣,能放出大量的热量B.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升华为水蒸气C.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D.衣服上的冰放出热量,升华为水蒸气8.家用白炽灯泡用久了,其灯丝与新买时相比较()A.变粗了B.变细了C.粗细不变D.无法确定9.小明同学和爸爸在酒店吃饭时,点了一款新推出的甜品,发现盛甜品碗的周围冒着白气,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干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10.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化为B物态,下列哪种变化为升华()A.物态A变为物态CB.物态B变为物态CC.物态C变为物态BD.物态A变为物态B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2.用温度计测量罐中盐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这时观察易拉罐的底部,发现有白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冰水混合物低于,说明含盐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降低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D.如果不加盐,罐底出现的是小水珠而不是白霜1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4.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2.3升华与凝华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气现象 习题课件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2.3升华与凝华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气现象 习题课件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干了,固态的冰直接变成
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 湿地瓜片慢慢变干,地瓜中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盆子里的水,经过 一段时间后消失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 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夯实基础·巩固练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 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不符合题意;衣柜里防 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 题意。
培优探究·拓展练
【点拨】 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
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 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环 境,故不能验证猜想。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并不是 水蒸气先液化成露,露再凝固形成霜,故A错误;雪的形 成属于凝华,凝华过程放热,而化雪过程属于熔化过程,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下雪不冷化雪冷,故B错误;霜 的形成是凝华过程,凝华要放热,只有气温足够低,才 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而雪后要么熔化,要么 升华,都是吸热过程,故C正确;冰是水凝固形成的,但 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和冰的温度 是相同的,都是0 ℃,故D错误。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 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 __凝__华____而成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内____侧 表面(屋外的那面是外侧,屋里面的是内侧)。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
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 着在玻璃的内侧表面形成冰花。

第一章升华和凝华专题训练—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小专题

第一章升华和凝华专题训练—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小专题

第一章升华和凝华专题训练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呜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湖面结冰,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B.C.D.4.液态氮(沸点为-196℃)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

将液态氮倒入盛有奶浆的杯中,可以观察到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白霜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B.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其温度保持不变C.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杯壁的温度升高D.常温下,氮气一定呈气体状态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雾是汽化现象B.露是液化现象C.霜是升华现象D.雪是凝固现象6.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7.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露的形成B.雾的形成C.冰化成水D.霜打枝头8.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白雾是干冰升华而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冰箱冷冻室里的霜是因为水蒸气凝华而来D.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是水蒸气液化而来9.下列现象中由于凝华造成的是()A.放在厕所里去异味用的芳香球逐渐变小了B.冻鱼出冷库后比进冷库前重C.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比新的细D.碘受热后冒出紫色的蒸气10.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 升华和凝华共34页PPT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 升华和凝华共34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 升华 和凝华
6











澈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升华和凝华复习
一、内容全解
1.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3.升华和凝华是互为相反的过程.物质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4.升华吸热时有致冷作用.与蒸发类似,一些物质升华要吸热,会使温度下降,有致冷作用.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迅速下降.二、学法点津
1.几个易错易混淆的问题.
(1)升华是有条件的.
通常状态下不是所有物质都可被观察到升华现象,常见的易升华的物质有干冰、冰雪、樟脑丸、碘等;由于升华要吸热,所以有些物质只有在加热的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升华,例如灯泡中的灯丝,在使用很长时间后才能看出有少许升华现象,更确切地说是从凝华现象知道的(灯泡变黑).
(2)气体遇冷凝华和气体遇冷液化的条件区别.
气体液化或凝华都要放热,都是在温度降低时(遇冷)才会发生,两者的区别在于:凝华要遇更低的温度.例如水蒸气在较高的温度降低时(如夏季)会液化为雾和露,而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降温(如冬季)则会凝华成霜和雪.
2.如何正确判断升华和凝华.
气态与固态之间的变化并不一定就是升华和凝华,只有“直接”的变化才是升华和凝华.同时也要注意,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不能只看“变化成的”物质状态,还要看“变化前的”物质状态.
三、精题例析
例1 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分析:由于是“固体清新剂”,变化前是固态,而从具有“清新空气”功能可知变化后是气态,并且没有经过中间的液态,所以是“直接”升华成的.
答案:D
评价:本题直接考查对物态变化概念的辨别.本题中所出现的产品,其实与大家很熟悉的“卫生丸”或“樟脑丸”是类似产品.
点评:要熟悉水在自然界中的常见变化.
例2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
分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因而固态二氧化碳在通常状态下会直接变为
气体,即升华,同时会吸热致冷.
答案:B
点评:干冰是很容易升华的物质之一,并且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迅速下降,常用于致冷降温.
例3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窗户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上的“汗”是液化生成的B.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D.“汗”出在玻璃的外表面
分析:“汗”或“冰花”是水蒸气液化或凝华而成的,而这两个过程都要放热,即要有降低温度(遇冷)的条件,冬天室外的温度比窗户玻璃的温度低,只有室内的温度比窗户玻璃的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才能放热液化或凝华,并且都在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答案:D
评价:本题是液化、凝华形成条件的问题,其关键是搞清楚它们是一个放热过程,因而要从热传递的条件上人手.
例4 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让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由于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分析:白雾与“白气”一样,是飘逸在空中的大量小水珠,空气中有水蒸气,如果温度快速下降,水蒸气就会液化为“白气”或白雾.向空气中喷射干冰,干冰就会立即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很快下降,形成水蒸气液化的条件.
答案:C
评价:本题考查了常见现象中多个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干冰升华吸热的结果是水蒸气放热液化的条件.本题易误选8,将白雾错当成是二氧化碳气体,要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看不见的无色透明气体.
例5 空气中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分析:水蒸气液化或凝华都要遇冷降温,都是放热过程.由日常生活中“春夏常有露,秋冬常有霜”的经验可知,温度较高时(0℃以上)降温形成露,温度较低时(0℃以下)快速降温形成霜.设计验证实验时只要控制相同的水蒸气放人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即可.解答:(1)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凝结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2)将两杯温度相同约40℃的温水(产生相同的水蒸气),分别放入5℃和—10℃的环境中(例如空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四、基础训练
1.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江面上弥漫的大雾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2.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D.凝固、放热过程
3.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不熔化也能晾干,这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凝固D.液化
4.衣橱中的樟脑丸,可以防止虫蛀衣物,时间一长樟脑丸就变小了或消失了,这是( ).A.樟脑丸汽化了B.樟脑丸熔化了
C.樟脑丸升华了D.樟脑丸蒸发了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7.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秋天的早晨,太阳出来后雾就散去
B.放人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冰雪变成水的过程
9.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 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升到3000℃时开始升华.下列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 000℃
C.沸点是3 000℃D.凝固点是3 000℃
10.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寒冷的冬天,积雪不化也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了
⑤冰箱冷冻室内的食品表面会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宁波博智教育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教育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