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知起点促进智慧生成——『认识平行』教学片断与反思

合集下载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七册39~41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1、课件2、直尺、三角板长方体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三幅图片,2、提问:在这三幅图片中,有两件物品摆放的位置是不同的,你能找出来吗?3、用直线在“我的编辑区”画出这三种位置情况。

4、提问:仔细观察你画的直线,你觉得哪组两条直线相交了,哪组两条直线不相交?5、揭示课题:像这样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数学上称它们互相平行。

(出示课题:认识平行)二、自学课本,联系生活,理解平行。

1、强化感知。

(1)出示窗户、路灯、五线谱几组图片,从图中找出类似于这些不相交的几组直线来?(2)电脑演示,抽象出几组直线来。

(3)学生举例,说说你见到过的平行现象。

2、自学平行概念。

(1)让学生自学书本39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理解什么是互相平行?什么是平行线?(2)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平行的概念,齐读。

(4)提问: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疑问吗?(5)理解在同一平面的含义。

借助长方体理解3、练一练:(1)完成练习(1)(2)完成练习(2)三、探索平行线的画法。

1、小组合作,创造出一组平行线。

(1)合作用多种方法创造平行线,(2)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创造了平行线。

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书本上茄子老师介绍了一种科学、准确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4)自学书上画平行线的步骤,并照样子试一试。

(5)指名上黑板演示讲解画法。

(6)总结画法,板书:画线、靠紧、平移、画线。

(7)巩固练习:练习(3)(4)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地图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展示。

五、全课总结:你觉得今天自己学得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填一填。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表格式)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表格式)
2、找生活中的平行线,体会数学到生活中去。
3、完善平行线的概念,进一步揭示内涵。
(1)你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判断这些线是平行的?
(2)教师出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组平行线,将之剪开,将纸交叉放,使两条直线不相交,问:现在它们还平行吗?为什么?
(3)引出“在同一平面内”。
(4)提炼概念:
现在请你再说说什么叫互相平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科内容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我设计本课时,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并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含义。教学中注重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能初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借作直尺、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多媒体演示/\延长后相交。
(2)= // 延长后会相交吗?
多媒体演示= // 延长后不相交。
4、让生在回答中明确“相交”和“不相交”的概念。
学生任意画两条直线。
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交流、活动。
汇报结果。
= // 相交
× + /\ 不相交
再次想象并讨论,/\是两条直线,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延长后相交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目:小学数学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刘春静长青乡中心小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9—41页,《平行和相交》第一课时——认识平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

学情分析:“认识平行”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这些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知识体验无疑是一次挑战。

因此,我设计本课时,注重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含义。

教学中注重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有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能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难点: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演示设疑: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两只手各拿一支铅笔,同时松手,两支铅笔落在讲桌后面,不让学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2.尝试探究:先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大家把不同的摆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3.展示分享:(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讨论: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得出结论:把小棒的位置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图形,情况有很多种。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并画下来,作为研究的对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支铅笔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存在相交、不相交的两种可能。

生成破解传统教学难点的智慧——《认识平行》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生成破解传统教学难点的智慧——《认识平行》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22 第 期 0年 2 1
教 研 与 论・ 学 育 学 育究评 小教教
0学 蓼曛
焦点也不能 够很 好 地集 中在 “ 面 ” , 生 平 上 学
很难 自主生成平行概念 。
【 路三】 思
质疑 : 1 ( )用 直 尺描 有 没 有 什 么 缺 点?
( 宽度 固定 ) () 2 还是用直尺 画平行线 , 宽度要可以变 化, 怎么办 ?( ) 移 () 3 老师来移 ( 夸张地演示移不准) 这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认识平行 》 是苏教版 四年级 ( 上册 ) 内 的 容, 主要教学 目标 是掌 握 同一平 面 内两条 直 线的位 置关系 , 了解平行 的含义 , 会借 助 已有 的工具 画平行线 。 教材分 四个 层次展 开 教学 : 先是 联 系 首 现实情 景 , 教学两条直 线相交 与不相交 , 让学 生初步建立“ 行” 平 的表 象 ; 后利 用两 条直 然 线不相交 , 完善 “ 平行 ” 概念 ; 接着说 说生活 实 例, 用数 学语 言 描 述 平行 现 象 ; 后 教学 画 最 法 。这样的编 排尊 重 了学生 的已有 经验 , 立 足于学生的“ 近发展 区” 最 分层 展开教 学 。但
揭示 : 教师直接 出示“ 同一 平面 内” 完整 ,
定义平行 。
引导 : 观察 长方 体框 架 中的 两条 异 面直
线, 加深对 同一平面的理解 。
在这种 思 路 中, 们 试 图降低 “ 我 同一 平
面” 的教 学难 度 , 学 生发 现、 让 体会 即可 。但 事 实上 , 这样 被 动 的学 习并不 能促 进学 生对 “ 同一平 面” 的理解 。
原型启发 ( 开窗户 )优 化并提炼 “ , 平移 画

四年级第七册《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第七册《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第七册《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1、四年级第七册《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认识平行》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空间与图形”其他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直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但“认识平行”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这些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知识体验无疑是一次挑战。

因此,我设计本课时,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并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含义。

教学中注重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初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学会借作直尺、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认识平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它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2、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今天上午在兴安二小讲了一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课,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收获非常多,下面就我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认识平行》公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认识平行》公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二、认识同一平面 师:这是我们的面,那这是──〔黑板的面〕,摸一摸,黑板的面是 ──〔平的〕,我们可以称它为平面。还有什么的面可以看作平面? 生:桌子的面,地板的面,墙壁的面…… 师:〔出示长方体〕它的面可以看作是平面吗?这个平面上写了一个 字,是什么?〔转动长方体,学生齐读另三个字〕这几个字分别写在了─ ─〔不同的平面上〕。假如是这样呢?〔展开长方体〕 生:在同一个平面上。〔板书:同一平面〕 三、认识相交和不相交 师:“无始无终〞其实是一条谜语,是我们最近学过的哪一种图形? 生:直线。因为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师:太棒了!会画直线吗?无限长怎么画?
师:有难度吗?为什么?
生 2:空隙必需是一样的。
第2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师:你的意思是两只胳膊之间的──
画平行线,我们稍后再来讨论。说起平行,信任大家并不生疏。生活中虽
生:距离是一样的。
然没有无限长的直线,但是相互平行的例子是随处可见的。你能举几个例
五、探究画法
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将三角尺向下移一些再画一条。
师:刚刚,我们在画一画的基础上,通过观看、比较、想象认识了同
师〔出示方格纸和白纸〕:假如要画一组平行线的话,你认为在哪一
出示:
种作业纸上画要简洁一些呢?为什么?
生:……
生 1:在方格纸上简洁,因为那上面已经有平行线了。
课件演示三角形向下平移 3 格〔图略〕。
生 2:在方格纸上画简单保证距离相等。
师:三角形是怎样运动的?
师:假如老师没记错的话,刚刚就已经有许多同学在白纸上画出平行
四、认识平行
生:不平行。
师:我们把不相交这种位置关系叫做相互平行〔指刚刚那组平行线〕,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案例:认识平行线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能够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能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白板、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教师用一个问题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在地球上,相交的铁轨是平行的吗?”2.学生思考,讨论。

第二步:学习平行线的定义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平行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学生跟读定义。

第三步: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教师出示两组平行线的图形,并告诉学生这两组线是平行线。

2.学生思考并回答平行线的性质。

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与同一平面内的第三条直线相交时,对这两条平行线来说,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相等,其他角互补。

第四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道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3.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五步:拓展应用1.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

2.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六步:巩固与练习1.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他们没有完全掌握平行线与第三条线的相关角度的性质和关系。

后续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会利用更多的实际例子和应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精选6篇)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精选6篇)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精选6篇)《认识平行》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平行》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1我执教的《认识平行》一课主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第16条中"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本册教材中是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在一节课进行,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两种关系,因此我想把第一种不相交(即平行)的关系及画法解决后,再进一步学习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

基于以上考虑,我将画平行线的方法提至本课进行教学,垂直一部分内容放到下节课研究。

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待于和老师们进一步共同探讨。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2"认识平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

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校园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通过画面欣赏、分类辨析、勾画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生活中的平行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的设计意图及反思吴春燕第一环节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其研究对象是直线,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呈现方式的局限性,“直线”往往只能以“线段”的形式来呈现,所以在出示场景图后,我指出:我们可以把电线塔架的两根竖着的钢筋、铁路的两条铁轨、双杆的两根横杆无限延长后看成两条直线,这样就能把直线可以无限延长的特性表示出来,避免了因呈现方式的局限性而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亲身经历“实际操作——观察分类——理解建构”的过程,并在对正例与反例的辨析中充分感知平行线的特征,在交流时教师充分抓住学生宝贵的“错误资源”,从而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相交和平行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加深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画平行线这个环节,我们的教材中对画平行线的方法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和指导。

经过我自己本班的教学后,发现学生在做“练一练”的第3题时,错误很多,因为这里用直尺的两边画,太宽,学生画不来。

翻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发现只有苏教版的教材没有指定的画法。

通过和叶主任商量后,我还是增加了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材料画出一组平行线,使学生在画、描等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平行线,接着运用微课的形式介绍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的一般画法,再让学生独立动手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练一练”的第2题由于比较简单,所以我把它删除了。

这样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也由操作活动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主动探究者,在探究过程了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探究能力和空间观念地也在此活动中得到有效发展。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片断师:你们会画平行线吗?生:会。

师:请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请一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观看过程。

只见这位同学首先拿三角尺的一边与这条直线重合。

师:第一步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生:对,因为是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要以这条直线为标准。

师:接着该怎么办?生:把三角板往上移动一点点,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师:你们觉得它们平行吗?生:平行。

师:看起来有点像“平行”,但你能“保证”所画的直线“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吗?生1:只要移动的时候小心一点就可以了。

师:怎样才能做到“小心”呢?生1:把三角板很“平”地往上移。

师:怎样才能很“平”地往上移动呢?生1:……师:是不是在移动的时候三角板不要左右晃动?生1:对,就是这样。

师:那你移动得远一点,再画一条平行线,看看能不能“保证”三角板不左右晃动。

师在离已知直线较远的地方点一个点,让学生通过这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只见这位学生移动了几次三角板都不满意,结果没有画出来,站在那儿看着教师笑。

师:你为什么不画?生1:总是不平行。

师:谁来试一试?又有几位同学上台试了试,其中一位同学勉强地画了一条直线,但看起来还是有点不平行。

师:你们觉得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生:不能让三角板左右晃动。

师: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拿出另一个三角板或直尺“靠住”这个三角板画平行线的结论。

[反思]我记得以前教学这部分知识时,要么是教师先示范画,学生再模仿画;要么是学生先看书,然后再模仿画。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学生都是模仿都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比较差。

学生拿着两把直尺不知如何摆放,教师只好手把手地教,累得满教室乱跑。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认识到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那么,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就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学生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分析,我认为学生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稿-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稿-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垂直线: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概念。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3.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平行》。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旨在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首先,我会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概念。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在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一:科目:数学年级:初中一年级主题:平行线目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行线,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并掌握相应的判定条件。

案例描述:老师使用实物教具,如两支铅笔和一张纸,示范了如何绘制平行线,并解释了平行线的定义。

然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已知AC,BD,且AC与BD的交点为P,请用你的方法判断AP和DP是否平行。

”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发现AP和DP的交点都是P,而且交点P处的内角和为180度,因此AP和DP应该是平行的。

案例反思:这个案例通过实物教具的使用和引入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同时,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案例二:科目:英语年级:高中二年级主题:平行结构目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行结构,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正确运用平行结构。

案例描述: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一篇短文,短文中使用了多个平行结构的句子。

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出短文中的平行结构并解释其作用。

接着,学生分组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生活的短文,要求使用至少三个平行结构句子来描述。

最后,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案例反思:通过展示范例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行结构在阅读中的应用和作用。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最后的评价和改进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学案例三:科目:科学年级:小学四年级主题: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目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能够辨认实际生活中的电路类型,并能够正确连接电路。

案例描述:老师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电器设备和电线,展示了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然后,老师通过数字表达式的方式介绍了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接着,老师给学生发放了一些实际电路图,让学生根据图纸上的电器设备和电线,判断是平行电路还是串联电路,并通过实际操作将电路连接起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认识平行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认识平行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教学直线的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概念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好的。

在构思这堂课时也有一些困惑,尤其是开始教学时先抓概念中的哪一部分。

先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意思,还是先搞清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直在犹豫,翻阅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学篇章,我对本课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案。

在学生建立并理解了平行概念后,要给他们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走弯路,这样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这时我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积极创造。

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我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特殊的材料创造平行线,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平行线的画法,由易到难。

点子图、方格图、白纸、小棒等等学具让学生自由的创造发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也体验到了乐趣,通过自己的尝试掌握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对随意摆小棒和随意折纸的不准确性的认识中,更加深化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

接着我通过对画在白纸上的平行线进行置疑,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画法。

这里我大胆让学生去自学书本,然后自己尝试画,让学生在学和练中掌握画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画平行线的注意点。

但画平行线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还借助了多媒体的优势,以直观生动的动态演示提炼方法。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动脑想、动手画,对平行线的理解和画法在不断飞跃,他们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观念。

我想这样应该比单纯的说教要好些,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课堂不是演戏,热闹,好看,而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还要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认识平行》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数学教学反思《认识平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认识平行……师:出示三组线⊥=/\(1)(2)(3)问:根据这三组直线,你能帮它们分分类吗?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分法展示给大家。

师:为什么把(1)和(3)归为一类呢?让学生再次想像并讨论:第(3)组直线延长后会相交,从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相交”与“不相交”这两个概念。

师:像第(2)组这样的两条直线,数学上称之为互相平行。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打开书本,读概念,说说书上的概念与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生:书上说的是“同一平面内”。

师: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并强调“同一平面内”。

学生练习。

40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动手操作,深化平行认识(1)动手做平行线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A在信纸上画B在方格纸上画C折D钉板上拉E小棒摆F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2)在点子图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选择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展示。

(3)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①看书P40,理解图意,照样子自己试一试。

②汇报: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师演示画平行线③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教后反思:本课教材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1、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黑板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

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认识平行》的教学反思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备课,怎么实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而如何构建理想教学课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平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一、关于备课本节课的教案,是在市局组织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确定的,实际上也是集体备课的产物。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方式,初步确定了教学策略,教材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本人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挖掘、拓展,力求进一步实现教材的价值,满足多层次教育目标的需要。

二、关于上课教材的内容是文字的、静止的、平面的、结论性的,而课堂教学则是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导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相交与平行的概念,采用开放型教学的模式,并通过讨论、想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利用学生动手的方法,重点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学生学的知识。

通过课内学生作业反馈,本节课教学策略比较得当,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三、关于课堂练习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本人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其一,基本练习。

这是一般性的练习,教师出示基本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的,哪些是相交的,对本课的教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其二,变式练习。

采用较隐蔽的方法,把平行线融合在几何图形中,让学生进行判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三,拓展练习。

采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方法,让学生的知识进行升华。

通过分层练习,是各类学生学有所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认识平行》教案及反思

《认识平行》教案及反思

《认识平行》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39到41页。

教学目标: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⒈认识平行线。

⒉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准备:配套光盘教学过程:预习作业:1、预习书上第39页例题。

思考:你知道什么样的一组线叫互相平行吗?生活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

在下面举例说明。

2、预习书上第40页例题。

思考:你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一组平行线吗?怎么画?请在下面画一组并写出方法。

一、情境引入1、提问;直线有什么特点?线段与直线有什么关系?2、让学生摸一摸本子的面,书的面,告诉学生这叫在同一平面内。

再看看长方体盒子的两个面,这就不是同一平面。

指出:我们现在在小学阶段研究的所有图形都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3、让学生在本子上随意画两条直线。

展示学生画的,按照线的位置关系分分类,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引出:相交与不相交重点引导表面看起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但是通过延长以后相交的情况。

二、教学新课1、认识平行线。

(1)出示第39页上的三幅图片。

提问:照片上的场景你见过吗?提问:看着照片上的红线和蓝红,说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今天我们就研究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互相平行。

(2)像刚才我们看到的生活中的跑道线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平行。

追问:什么叫“互相平行”用学生画的平行线举例,说明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3)你能闭上眼睛想想一下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是什么样的吗?生活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辨析:特别注意第4幅图。

(5)教师演示:将两根小棒摆成异面不相交的直线。

提问:现在这两根小棒在同一平面内吗?这两条直线相交吗?可以说这两根直线平行吗?为什么?(课件出示立交桥),有些汽车在上面行驶,有些汽车在下面行驶,当两辆汽车开到交叉路口时,它们会相撞吗?(不会)说明这两条路线会不会相交?(不会)为什么?(因为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也就是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这样表示,不在同一个平面的这两条直线能这样表示吗?(不能)追问:两根直线平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认识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

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探索平行线的画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平行线”。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一开始,我以谜语导入,让学生猜一猜无始无终表示什么图形,帮助学生回顾直线的特点——无限长。

随后出示三组直线,创设情境,问学生那一组直线会是车子笔直行驶过后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个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随即给出生活的直线,先让学生找直线,再让学生说说这几组直线的位置关系,紧接着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通过一组填空让学生理解“互相平行”,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认识平行。

在学生认识平行之后,先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互相平行的线,再自己创造一组平行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平行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互相平行的特点。

试验下来,发现孩子的思维还是很灵活的,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材料,创造出自己的一组平行线,有的用笔画,有的用笔、尺子摆,有的用纸折,有的在方格纸上画,并且同学们很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和别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

学生在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时也乐于思考、方法多种多样。

最后我又展示了生活中有平行线条的建筑、模型、工具、食物,既丰富了学生认识平行的概念,为平行这一新知寻得更为广阔的现实背景,又使日常生活经验得以概括和提升,并获得新的数学意义。

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到平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数学从生活中抽象得来,最终也回归生活。

但是,本节课有些细节方面处理的还不太到位,比如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互相平行的线,另外,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语言比较缺乏,使得课堂上气氛略为沉闷,如何让自己变得有亲和力,如何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有吸引力,这也是我该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弯的 。 怎 么 办呢 ? 那 生 :可 以 将 三 角 尺 平 移 。 直 尺 当轨 道 。 把
觉 太麻 烦 了 。 学 生 缺 少 学 习新 画 法 的 动 力 . 成 了教 师 监 督 的 . 造 时 候 就 依 葫 芦 画 瓢 , 师 不 在就 直接 把 直 尺 往 下 一 推 的尴 尬 局 教 面 。 在 实 际 作 业 时 , 为 作 业 题 之 间 空 间 : , 师批 改 时 很 而 因 太小 教 难 根 据 学 生 的 作 业 判 断 学 生 的 画 法 对 不 对 即使 教 师 发 现 了 ,
体验 中 感 受到 已有 知识 经 验 的 不 足 , 发 了 自主探 究 新 方 法 的 激
兴趣 。
( 那位学生推上去 又拿 下来 , 来回重复 了好几遍 , 最后 才画
好)
师: 这位 同学 , 我看 见你 往上推后 叉拿下 来重推 , 为什 么?
感 觉 怎 么样 ?
2紧密联 系生活, . 促进有效建构。
师: 现在 如果让你 来 学生还 是显得很 不情愿 , 有的甚 至嘴里 还
嘀 咕 着 : 老 师 , 们 画 等 于 号 就 是 这 样 画 的 呀 。 是 挺 漂 亮 的 “ 我 不 吗 ?” 呀 !我 仔 细 一 想 也 觉 得 不 无 道 理 。学 生 以 前 就 会 画 “ 是 平 行 线 ” 如 画 等 于 号 、 方 形 或 正 方 形 时 , 是 先 画 一条 线 , 把 , 长 都 再 直 尺 往 上 或 往 下 推 一 推 , 样 画 出 的 “ 行 线 ” 不 规 范 , 已 这 平 虽 但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 在学 生的 “
认知 发 展 水平 和 已 有 的 知识 经验 基 础 之 上 。 因此 , 对 教 学 起 ” 我
鞠冬琴
生 : 先画一条直线 , 然后把 尺子往 上一推 , 画一条直线 , 再
组 成 了一 组 平 行 线 。 想把 一 组 平行 线 的距 离画得 大就 推 远 一 你
师: 么老师来移 , 那 你们看看行不行。 我故意把 尺推歪 了) (
师: 看来 , 直接 用尺平移是 个好 方法 , 不好把 握。能否 想 但 办法让 我们在推 直尺的过程 中尺子不会歪呢? 火车行驶 时会 东
倒 西 歪 吗?
熟悉 的事物研 究中 , 知识得到 了有效的迁移 , 很快 就探究 出画 平行 线的正确方法 。这样在 问题 的解 决过程中 , 学生亲身经历 了知识 的探究和再创造过程 , 实现 了新知的建构 。
时也能 自觉运用 。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 、 后 反 思 教
上课时 , 学生们 汇报各种创 造平行线 的方法 , 一位学生 在
我 想 画 一 组 距江苏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一 ? 8一 离比这直尺还要宽的平行线 , 该怎 么办 ” 呢 说可 以 利 用 直 尺 的 上 下 边 画 一 组 平 行 线 后 , 顺 势 引 导 :如 果 我 “
蕴含了平移 的方法。我只从 自己的教学预设 出发 , 没有顺势 引
导 , 是 反 复 演 示 画法 , 视 了学 生 原 有 生 活 经 验 的影 响 , 估 而 忽 低
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 剥夺 了学生 自主探索 、 自我创新 的权 利 , 有
意 牵 制 了 学 生 , 成 了学 生 的 被 动 学 习 , 低 了教 学 目标 的 达 造 降
要 把 两 种 工 具 组 合 在 一 起 画 , 合 在 一 起 的 作 用 是 什 么 , 感 组 都
师 :这是 因为 火车沿 着
特定 的轨道行驶 。我 们能:
能 为直 尺 找 个轨 道 呢 ?
生 ,我 们 可 以 用 三 角 尺 :
或 另一把直尺靠上去 。
师 :我 们 有 的 直 尺 窄 边
既简单又 便于操怍 , 如何让学生在活动 中体验到 它的不合理之
处 呢 ?于 是我 先 让学 生 交流 了自 己 的 方 法 , 起 学 生 的 认 知 经 唤 验 , 设置矛盾一 让个子矮的学生在黑板上画 已知直线的平 再 一
行线 , 而且必须画在 黑板的上方 , 样平时的经验和 用眼 观察 这 的方法就 有所欠缺 , 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 学生 在观察 、
教苑 时 空 ・ 教例剖析


教前 思考
生: 会。 不
这 学 期 要 为 年 级 组 老 师 上 一 节 教 研 课 —— “ 识 平 行 ” 这 认 。 课 的教学难点是用直尺和三角板来画平行线 , 以往 教 学 中 是 由 教 师 直 接 告 诉 学 生 画 平 行 线 的 方 法 , 小 结 为 四步 , 一 画 、 并 即 二 靠 、 移 、 画 。 多学 生 学 习后 还 是 无法 正 确 地 组 合 使 用 这 两 三 四 很 种 工 具 , 业 时直 接 用 直尺 往 下 一 推 来 画 。 作 究其 原 因 , 师 只 要 教 求 学 生 知 其 然 , 没 有 让 学 生 知 其 所 以 然 , 创 造 平 行 线 和 画 而 把 平 行 线 这 两 部 分 学 习内 容 生 生 地 割 裂 开 来 生 不 知 道 为 什 么 学
( 责编

华)
成度。
二、 实践对策
教 师 不 仅 不 能 忽 视 学 生 的 认 知 基 础 , 要 有 效 利 用 学 生 会 还 用 直 尺 上 下 推移 这 个 认 知 起 点 。 是 , 重 新 设 计 教 学 , 心 引 于 我 精 导 , 时 比较 , 旧 习惯 和 新 知 识 之 间 架 起 桥 梁 , 助 学 生 有 效 适 在 帮 地 建构 , 到 比较 好 的 效 果 。 收 经 过 引 导 , 生 基 本 掌 握 了 画 平 行 线 的 方 法 , 且 在 作 业 学 并
在 学 生 有 了探 求 新 方 法 的 需 求 之 后 , 有 效 引导 。 使 学 我 促 生 主 动 去 思考 , 寻 求 更 完 善 的 画 平 行 线 的方 法 。 在 学 生 百 思 去 不得 其解时 , 利 用生活中的 火车行驶进行 点拨 , 生在 比较 我 学
生 :我 开 始 时 用 力 不 均 , 尺 子 推 歪 了 , 好 重 新 推 , 觉 : 把 只 感 有 点把 握 不 准 。
点 。 离 小就 移 近 一 点 。 距
点和 学 生 已有 的 认知 经 验 进 行准 确 把 脉 , 可 能 地 将 学 习 素 材 尽 与原 有 的 认知 结 构 建立 实质 陛 、 人 为 的 联 系 。 非
认 识平行 ~ 教学 片 断 与 反 思
1 . 把握教 学起 点 , 巧妙设置矛盾 。
对于画平行线 , 学生 已经有 了直接 推尺 的经验 , 这种 方法
师 : 们 也 是 这 样 画 的吗 ? 你
生( 大声 齐答 )是 。 :
师 ( 指着 离已知直线距 离较远的上 面一 点) :这 个方法很 好, 请你们在这儿 画出下面直线 的平行线 。 故 意指 名一位较矮 (
的学生上黑板演示画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