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教学设计总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老马、憎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精选ppt课件
首页
走进新课
阅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在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特有的动人的忧郁,来自农人失去 饲养的家畜”和“肥沃的田地”的绝望,来自“暴戾的敌人”强加 民的“死亡的恐怖”,来自“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的“中 苦痛与灾难”。它超越了个人遭遇的范围,而具有深广的历史 它不只是无力的哀吟和对抗争的回避,而是一种力:“把弥漫在 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 移行在广大的土地上”(艾青《诗论》)。忧郁由于苦难而产生 难的忧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就在于人类,中国人民为摆脱 所进行的斗争,将永远伴随着苦难。因而,在这种浓重的忧郁 中,能体会到诗人对力的呼唤,对暴风雨扫荡这古老的世界的 的期望。
精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首页
走进新课
阅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 年中学毕业后入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 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1937年 到达武汉,写下了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44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因为“胡风”事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彻底平反。艾青 用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艾青是自 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具有散文美,不求外在形式整齐与 非常自由,但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别具一种力量。艾青注重意 捕捉,诗意含蓄,绝少直抒胸臆之作。艾青诗歌的代表作主要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 地》。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 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5单元苦难的琴音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学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单元概述〔目标导航〕一、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二、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三、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的抒情诗歌都包孕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诗人通过自我感受与个性的张扬概括民族、时代的苦难。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人构思的深度与广度,学习诗人表达强烈情感的技巧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一、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基本情绪本单元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教学中,要有意引入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诗人目睹抗战时期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认识到通往胜利之路的艰辛,从而写下此忧患之作;《老马》是诗人面对解放前苦难深重的农民写下的深沉之作;《憎恨》是诗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发出的愤懑之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表现出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雪白的墙》以惊人的单纯处理复杂的“文革”中人的情感历程。
虽然每首诗的写作时间与空间是确定的,但它们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涵的时代悲剧性内涵,却超越了具体的时空,产生了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二、体会诗人抒发情感的手段、技巧本单元的诗歌都面向个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因而不仅具有历史生活场景的存真性,也把特定情境、细节和个体的想象力重新带入到诗歌的话语空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1.特定情境的设置感受诗歌的形象美,欣赏者不仅要把握诗歌的社会背景,品味情境,还要观照诗人的情感、社会经历、气质、个性,在客体的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深刻地领会诗歌的形象。
《雪白的墙》中诗人选择“墙" 这一物象作为抒发自己沉痛经验与情感的题材,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形象呢?如果我们知道“文革"期间墙上涂抹的都是辱骂的文字,都是语言暴力,许多人为此尊严扫地,也有人对之缄默不语,人性百态在“墙”面前纷纷呈现;“文革”结束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当人们重新面对被粉刷一新的墙,无疑会产生心灵的震撼,所以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我们便会对这首诗有更明晰的认识。
《苦难的琴音》教案
《苦难的琴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苦难的琴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素养。
4.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2. 内容梳理:概括文章讲述的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
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如命运、坚持、希望等,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苦难的琴音》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 内容梳理:引导学生概括文章讲述的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
4. 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修辞手法分析:评价学生对文章修辞手法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4. 主题感悟:收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评价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苦难的琴音》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和文章背景的资料。
3. 参考读物: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读物,供学生拓展阅读。
4.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准备: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朗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2. 教学资源整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背景资料、参考读物和教学课件。
3. 讨论问题准备:针对文章主题和情节,准备一些引导性的讨论问题。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知识积淀:了解艾青、臧克H j 审美鉴< _ !文化资料助读•自主学习VVV 知识必备1. 比雪还要寒冷的诗__《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家乡浙江来到了武汉。
但在这 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 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 他感到异常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
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过着更为艰辛的日子。
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是泥泞而曲折的。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了这首浸润渗透着诗人深沉的忧郁、执着和真挚,以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之情的诗歌。
2.沉郁的悲愤一一《老马》这首诗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
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
诗人捕捉这一常见的农村景象,用以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负荷和苦难历程,引人思考和关注。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3 .向反动暴政开战的宣M 《憎恨》《憎恨》是绿原19岁时写成的,就像那刚刚灌浆结穗的谷粒,但诗人并没有沉溺在年轻人所常有的童话般的意境中,以他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一样的反动暴政诗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怎能不〃憎恨〃呢?于是诗人便以他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特有的勇气写下了这首诗。
4.特殊年代的〃特殊离别〃一一《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968年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诗歌部分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0
• 艾青诗歌的代表作: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我爱这土地》。 •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 • 《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 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1937年,这是一个 值得中华民族永远牢记的年份: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 沟桥事变,侵华的魔爪正伸向中国内地;国民党反动 派不想着全力抗日,而是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 围剿着 中国的正义人士。诗人怀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 心来到当时有“抗战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 门!权贵们依旧作威作福,而自己的同胞却苟延残喘! 他深切地感悟到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战争中 所承受的机其深重的灾难,而神州广袤的土地和亿万 生灵的命运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 这场民族解放战争向胜利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的、 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 的内心,所以写下这首诗。
“雪”既写出了彼地的自然环境,指
现实中的降雪,是寒夜的生活写照, 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雪”指 中国所处的艰难环境。是诗人对时势 的一种高度概括。
“雪”从情感表达上成为诗歌感情 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 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从篇章结 构上是全诗结构的骨架,串连起多 个画面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 雪夜的草原等。
家中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 了残暴的侵略战
三8
的家Hale Waihona Puke ”“像异邦人”。争使中国人民蒙
拥挤绝望的垦殖者失去了“家畜” 受的苦难。
四 10 和“田地”,颤抖着两臂向天乞
援。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 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 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 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共3
具体人物形象
中国的农夫
少妇 、年老的母亲 (中国的妇女)
情感载体象征义 压迫 蹂躏
土地的垦殖者 (中国的人民)
剥削
总结:作者将这三类人巧妙的 构筑成了三幅具有典型性的图 画,它们既具有象征性,又具 有暗示性。既是苦难中国人民 的化身,也是作者对时势的高 度概括。
1、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 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 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 样的憔悴呀”
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 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的 更深刻而真切。
2、别致的首尾:“风”、“土地”---有 何用意?
明确:“风”——彰显苦难的分量。扩展 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情景的暗示,是 激愤情绪的表现。
“土地”——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 注。
憔悴qiáocuì 颤抖chàn 颤栗zhàn 乞援qǐyuán
诵读诗歌,体味意境
悲沉凉重 压凄抑楚
本诗为了情感的表达 选取了哪些意象?
明确:雪、风、农夫、我、 少妇、母亲、垦殖者
品味意象,探求意蕴
最触动你的形象是哪个?思考 那个形象有何特点?
本诗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 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思想内容归纳: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 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 心情。
质疑探究 情感升华
“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你认为能吗?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土地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北方》
悲哀控诉 前路茫然 生命憔悴 被辱恐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诗歌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教学课件(诗歌部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诗歌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教学课件第五单元第1课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絮聒./恬.静后裔./沿袭.巢.穴/不落窠.臼B.饥馑./严谨.封锁./琐.屑诟.骂/蓬发垢.面C.监.禁/监.生家畜./畜.牧溘.然/恪.尽职守D.孵.育/内稃.绰.号/绰.约殉.职/徇.私舞弊解析:A项,guō/tián,yì/xí,cháo/kē;B项,jǐn,suǒ,gòu;C项,jiān/jiàn,chù/xù,kè;D项,fū,chuò,xù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恐怖徐缓监禁憔悴B.艰辛蜷伏崎岖凋敝C.窗棂车厢虐待显豁D.情素笼罩酣畅点缀解析:“情素”应为“情愫”。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来到巴西,在此生活的中国人同样会提醒你要注意安全,但又安慰你市区大多数街道还是安全的,不必________。
(2)如果近期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也有所提高,个别人容易变成________。
(3)他们将贪污受贿的不法资产转移至国外,而我国的反腐职能部门对此却鞭长莫及,一些腐败分子得以成为________。
A.杯弓蛇影漏网之鱼惊弓之鸟B.漏网之鱼惊弓之鸟杯弓蛇影C.杯弓蛇影惊弓之鸟漏网之鱼D.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漏网之鱼解析:杯弓蛇影: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
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
漏网之鱼:指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阳光学校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
高中语文 诗歌5【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宋·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
陌,①飞絮濛濛②。嘶骑③渐远,征尘④不断,何处认郎踪? 人 教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⑤通。梯横画角黄昏后,又
版 语
文
还是、斜月帘栊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简介】 《一丛花令》,词牌名。又名《一丛花》。 双调,七十八字,平韵。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单元目标
一、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二、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三、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人 教
版
单元说明
语 文
这个单元的抒情诗歌都包孕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
教
人目睹抗战时期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认识到 版 语
通往胜利之路的艰辛,从而写下此忧患之作;《老马》是诗 文 人面对解放前苦难深重的农民写下的深沉之作;《憎恨》是 诗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发出的愤懑之声;《这是四点零 八分的北京》表现出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 《雪白的墙》以惊人的单纯处理复杂的“文革”中人的情感 历程。
张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仁宗时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游憩乡里两年。为人疏放 人
教
不羁,与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交好。能诗,尤工于乐府。版 语
因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词与柳永齐名,但造诣 文 不及柳永。对慢词的发展与推广有一定影响。其诗也颇有成 就。有《安陆集》、词集《张子野词》。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虽然每首诗的写作时间与空间是确定的,但它们表现的
《苦难的琴音》教案
《苦难的琴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苦难的琴音》的魅力。
2.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帮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活背景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心路历程。
4.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贝多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简介:生平、事迹、音乐成就等。
2. 《苦难的琴音》作品分析:结构、风格、演奏技巧等。
3. 作品背景: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4. 欣赏《苦难的琴音》: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贝多芬生平事迹、《苦难的琴音》作品分析、作品背景。
2.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生平、作品背景、作品分析。
2. 欣赏法:聆听《苦难的琴音》,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 实践法:学习演奏技巧,尝试演奏《苦难的琴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生平,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苦难的琴音》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分析。
3. 欣赏曲目:播放《苦难的琴音》,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结构、风格、演奏技巧等特点。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对生活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了解贝多芬的其他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欣赏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苦难的琴音》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贝多芬生平的认识。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了解贝多芬其他作品的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贝多芬音乐作品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贝多芬作品的了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参观音乐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深入了解贝多芬及其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部分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之一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当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寻求到了非我莫属的精神美学,将会怎样呢?也许终于能够高踞于人类的一切苦难之上,去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馈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杲杲朝日的丰神,山川草野的壮丽。
到那时,帐篷也似皇宫,那领受者将如千年帝王。
美字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美文艾青:二十世纪的中华诗魂艾青吮吸农民保姆“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小感染了“农民的忧郁”,他的艺术生命深深植根于祖国的大地。
他对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和时代的悲剧感受、理解和揭示得很深。
他“流着温热的眼泪,哭泣我们的世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总是在压迫下歌颂反抗,在苦难中歌颂斗争,在黑暗里歌颂光明。
在抗日战争前夜的“密云期”,他“在过深的怨愤里”渴望民族精神的奋起,发出了“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的热烈呼唤;当抗战一爆发,他就“拂去往日的忧郁”,激情地歌唱“复活的土地”;他高举“火把”,奔“向太阳”,末倒置。
所以艾青说:“我的一生放弃了升官,放弃了发财,我追求艺术。
如果说,我的诗歌有些作用的话,那就是和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民族相结合着。
”这一点很不容易。
艾青在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以后,沉冤二十一年,经受的磨难可想而知。
但是,受到了磨难,他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人民的心声。
所以,打倒“四人帮”以后,他这些年积累的诗情,就像长期积满水的大水库,一旦找到了缺口就滔滔不绝地倾泻出来。
【课内挖掘】我们已经学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两首诗,通过学习,我们对艾青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
【课外应用】请你写一段文字,谈一下对艾青这位诗人的理解。
示例:他播种着,也收获着。
他的诗和他自己,愈来愈像是他曾经含泪讴歌的那一片土地了。
他总是说得不多。
他的眼睛因为多年害病,视力锐减,他总希望能仔细地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人生,看看千变万化的生活,看得稍稍清楚一点以后再说。
《苦难的琴音》教案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
《《苦难的琴音》教案|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摘要:、诗歌鉴赏三阶段、语言初步感知、象显现3、深层蕴探二、诗歌思想容鉴赏、步骤程诵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表层义、面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效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表达模式参考⑴诗描写(或叙述)景色(或人物、事情)表达了感情(或哲理),⑵诗从等几方面塑造了形象突出了他(她)性格特征(或情感)表达了寄托了三、诗歌表达技巧鉴赏、修辞手法⑴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类比、反复、呼告、通感等,表现手法象征、白描、映衬象征群体象征、体象征(风格)3、抒情方式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⑵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以情驭景)借物抒情(象征、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白描、叙事抒情)、语言品味要品出诗歌和谐优美语言滋味也要品出不和谐语言特色教学目标、理和掌握现代诗歌鉴赏基方法、理思想容领会苦难琴音义3、体会诗歌对生活概括力和暗示性艺术手法、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诗歌语言教学方式5、品味法6、导提升法7、讨论交流法8、写结合法教学数3课教学容课教学容安排短《诗鉴赏》学习诗歌鉴赏基方法、诗歌鉴赏三阶段、语言初步感知、象显现3、深层蕴探二、诗歌思想容鉴赏、步骤程诵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表层义、面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效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表达模式参考⑴诗描写(或叙述)景色(或人物、事情)表达了感情(或哲理)⑵诗从等几方面塑造了形象突出了他(她)性格特征(或情感)表达了寄托了三、诗歌表达技巧鉴赏、修辞手法⑴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类比、反复、呼告、通感等⑵掌握修辞般表达作用⑶结合诗歌整体理和把握修辞具体作用、表现手法象征、白描、映衬象征群体象征、体象征(风格)3、抒情方式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⑵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以情驭景)借物抒情(象征、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白描、叙事抒情)、语言品味要品出诗歌和谐优美语言滋味也要品出不和谐语言特色和谐与不和谐是相对尤其是不和谐即异常往往是要适和谐所采用语言(含象)与所要表达感情水乳交融和谐致5、结构技巧总分总般模式先写景抒情般模式虚实相生动静、曲直、开合、张弛对照(正反)抑扬藏露6、表达要⑴定要有或几关键词(即上面所说具体表达手段)⑵采用总分(总)条理⑶分表达二课教学容安排学习运用诗歌鉴赏有关知识主品味讨论表达、鉴赏要提示、精《雪落国土地上》鉴赏提示、出反复咏叹主旋律体会作用、拟人写法作用3、散化语言、可触可感象诗写937年月、略《老马》诗写93年月鉴赏提示、诗老马象征义、主要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反语写实、白描)3、理它抬起头望望前面味3、略《憎恨》诗写9年鉴赏提示、诗人憎恨什么?、诗末句不是要写诗要写部革命史啊有何含义?3、象选择上有何特色?、略《这是四零八分北京》鉴赏提示、诗歌以这是四零八分北京开头有何用?、诗歌化用了古诗有什么作用?3、诗歌幻觉象有哪些?它们组合有何义?5、略《雪白墙》鉴赏提示、诗出现了三次妈妈我看见了雪白墙所流露情感有何不?、雪白墙肮脏墙分别象征什么?3、诗象和语言有何特色?三课教学容安排、鉴赏表达示例盼望艾青海员说他喜欢是起锚所激起那片洁白浪花海员说使他高兴是抛锚所发出那阵铁链喧哗盼望出发盼望到达艾青国现代著名诗人957年被错划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断了0年直到976年重又执笔从容上看诗表达了诗人对重新获得创作由喜悦情进而表达了对全国人民从新获得发展机遇切从新出发必将到达理想彼岸热切盼望诗人创作生涯被硬生生耽搁了0年所以旦他摆脱了搁浅境遇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种人生终又运动起显示所以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令人兴奋、有所期待和憧憬人生有限二十年搁浅毕竟不是般人能够轻易而安闲地接受下由艾青再放到整社会那特殊年代那全社会处搁浅年代多少人青春才华由搁浅而消散这种人生被浪费、搁浅而无可挽回悲痛除了悲哀与认命更多则集聚成了对出发或是早日到达强烈期盼与呼喊所以艾青这首写979年诗放现看只是首简单生活哲理诗但七十年代末那全社会处刚刚摆脱了搁浅特殊期就这首诗引多少人共鸣和多少难以抑制生命唏嘘啊从艺术手法上看采用了对照衬写法两海员喜欢各有区别但又殊途归不论是喜爱出发还是喜爱到达都是种盼望语言上看诗精炼质朴却含深沉它概括不仅是海员盼望更是人生态提炼二、布置作业从五单元诗歌任选首进行鉴赏数300以上语有全面语知识欢迎继续学习。
《苦难的琴音》教案
《苦难的琴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他的《命运交响曲》和《月光奏鸣曲》。
2.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坚持梦想的信念。
3. 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简介:生平、事迹、音乐成就等。
2. 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3. 贝多芬的苦难与创作:如何克服听力下降、双耳失聪等困难,坚持音乐创作。
4. 欣赏与分析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了解作品风格、结构、情感表达等。
5. 苦难中的琴音:探讨贝多芬如何在苦难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感人至深的音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音乐成就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欣赏教学法: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苦难中的琴音。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贝多芬的苦难与创作,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专辑、相关传记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作品图片等。
1. 学生对贝多芬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态及坚持梦想的信念。
4.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分享的真诚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引导学生关注他的音乐成就。
2. 讲授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介绍他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创作历程等。
3. 分析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讲解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4. 探讨贝多芬的苦难与创作: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如何在苦难中坚持音乐创作。
5. 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播放《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苦难中的琴音。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贝多芬的苦难与创作,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温馨晨读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一、导入新课 (播放日军侵华的相关视频) 卢沟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爱国将士们拿起枪 杆子,将一颗颗子弹射入敌人胸膛,以此来抗击苦难;那么爱 国诗人们能做什么呢?他们拿起笔杆子,用诗篇来铭记中华民 族的苦难!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温馨晨读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论强者 人生总是难如人意。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失 败,莫名的痛苦和烦恼……像影子一样时不时地跟着你,很难 彻底摆脱。于是,人世间便有了勇敢和懦弱、坚定和犹豫、洒 脱和痴迷、勤奋和懒惰、廉洁和贪欲之分。
提示:分析人物生存环境、动作、神态、肖像、生存状态。
(学生分四组合作探究,时间限定3分钟。)
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完成。
北方农夫:大雪、丛林、赶马车、戴着皮帽、冒着大雪、刻满皱纹、痛苦、
憔悴 ——无可去之处
南方少妇:雪夜、河流、破烂的乌篷船、垂着头、蓬发垢面、充满恐怖的眼
神、受尽侮辱、家毁夫亡——无安身之所
诗人不仅看到了广大农民的苦难,而且还把自己的命运和
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诗人个人的苦难深深植根于
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农人的后裔”说明他是苦难的见证者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2、师生品读第12节。 要点:诗人不仅是苦难的见证者,苦难的受害者,还是苦 难的担当者。
审美写作
温馨晨读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五单元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五单元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歌结构上重章复唱的特点。
2.赏析诗中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3.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写作背景入手,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画面的赏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反复诵读,感受艾青的诗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现代诗歌,了解了现代诗的鉴赏方法。
能够回忆和搜集艾青的相关信息并制作知识卡片。
能结合课下注释解决疑难生字词。
3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诗中物象的寓托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和沉雄、忧郁而感伤的诗风。
4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新课、吸引注意
诗人是什么?一位丹麦的哲学家和诗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诗人是一个不幸者。
他的内心埋藏着深沉的痛苦,他的声音也变得哀婉和抽泣。
这个说法在艾青身上得到证实。
因为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分明有一个痛苦而颤抖的声音在这片土地上回荡。
2【讲授】集体诵读,整体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教学设计总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老马、憎恨、雪白的
墙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3、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4、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式:
5、自读品味法
6、导读提升法
7、讨论交流法
8、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阅读短文《诗的鉴赏》,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诗歌鉴赏的三个阶段
1、语言的初步感知
2、意象的显现
3、深层意蕴的探求
二、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
1、步骤过程: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效果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2、表达模式参考:
⑴本诗描写(或叙述)……的景色(或人物、事情),表达了……的感情(或哲理)。
⑵本诗从……等几个方面塑造了……的形象,突出了他(她)的……性格特征(或情感),表达了……,寄托了……
三、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1、修辞手法
⑴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类比、反复、呼告、通感等。
⑵掌握修辞的一般表达作用。
⑶结合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修辞的具体作用。
2、表现手法:象征、白描、映衬
象征:群体象征、个体象征(风格)
3、抒情方式:
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以情驭景)
借物抒情(象征、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白描、叙事抒情)
4、语言品味:
要品出诗歌和谐优美的语言滋味,也要品出不和谐的语言特色。
和谐与不和谐是相对的,尤其是不和谐,即异常,往往是要适度的。
和谐:所采用的语言(含意象)与所要表达的感情水乳交融,和谐一致。
5、结构技巧:
总-分-总的一般模式。
先写景,后抒情的一般模式。
虚实相生
动静、曲直、开合、张弛
对照(正反)
抑扬
藏露
6、表达要求:
⑴一定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
(即上面所说的具体的
表达手段)
⑵采用总分(总)的条理。
⑶分点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运用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自主品味,讨论表达。
一、鉴赏要点提示:
1、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鉴赏提示:
1、找出反复咏叹的主旋律,体会作用。
2、拟人写法的作用。
3、散文化的语言。
4、可触可感的意象。
注意:本诗写于1937年12月。
2、略读《老马》
本诗写于1932年4月。
鉴赏提示:
1、诗中“老马”的象征意义。
2、主要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反语,写实、白描)
3、理解“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的意味。
3、略读《憎恨》
本诗写于1941年。
鉴赏提示:
1、诗人憎恨什么?
2、诗的末句“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有何含义?
3、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特色?
4、略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鉴赏提示:
1、诗歌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有何用意?
2、诗歌中化用了古诗,有什么作用?
3、诗歌中幻觉意象有哪些?它们的组合有何意义? 5、略读《雪白的墙》
鉴赏提示:
1、诗中出现了三次“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2、“雪白的墙”“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什么?
3、本诗的意象和语言有何特色?
二、鉴赏表达示例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注:艾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
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
从内容上看,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重新获得创作的自由的喜悦之情,进而表达了对全国人民从新获得发展的机遇,一切从新出发,必将到达理想的彼岸的热切盼望。
一个诗人的创作生涯被硬生生耽搁了20年,所以一旦他摆脱了搁浅的境遇,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一种人生终于又运动起来的显示,所以,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令人兴奋、有所期待和憧憬。
人生有限,二十年的搁浅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而安闲地接受下来的,由艾青再放大到整个社会,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全社会处于“搁浅”的年代,多少人的青春才华由于搁浅而消散,这种人生被浪费、搁浅而无可挽回的悲痛,除了悲哀与认命,更多的则集聚成了对“出发”或是早日“到达”的强烈期盼与呼喊。
所以艾青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放在现在看,只是一首简单的生活哲理小诗,但在七十年代末,那个全社会处于刚刚摆脱了
“搁浅”的特殊时期,就这一首小诗,引来多少人的共鸣和多少难以抑制的生命的唏嘘啊。
从艺术手法上看,采用了对照互衬的写法,两个海员的“喜欢”各有区别,但又殊途同归,不论是喜爱出发,还是喜爱到达,都是一种盼望。
语言上看,本诗精炼质朴,却含意深沉。
它概括的不仅是海员的盼望,更是人生态度的提炼。
三、从五个单元的诗歌中任选一首,进行鉴赏,字数在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