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合集下载

京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京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京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以京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京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

京韵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唱腔体系,它具有独特的音韵特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京韵的音调高亢豪放,旋律跌宕起伏,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京韵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还能够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舞台艺术中,京韵常被运用于音乐和声腔的设计中。

京剧、评剧等传统剧种中,演员以京韵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然而,在当代舞台艺术创作中,京韵并不局限于传统剧种,而是被创新地运用于现代舞台剧、舞蹈等作品中。

艺术家们通过对京韵的重新诠释和演绎,使得传统的京韵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

在音乐创作中,京韵的声腔和旋律成为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

京韵的高亢豪放和跌宕起伏的旋律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许多当代音乐作品中,都融入了京韵的元素,使得音乐更具有戏曲的韵味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这些作品不仅在音乐上独具一格,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

在绘画艺术中,京韵的韵律和节奏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绘画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都可以借鉴京韵的音律和旋律,以达到更具节奏感和动感的效果。

同时,京韵中的传统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也成为了绘画创作的创意来源。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对京韵艺术的解构和再构建,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在文学创作中,京韵的韵律和押韵也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作家们可以借鉴京韵的音韵特点,运用押韵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韵味和节奏感。

京韵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通过对京韵元素的融入和再创作,作家们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京韵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为作品赋予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还能够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

现代京剧介绍

现代京剧介绍

现代京剧介绍
现代京剧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京剧和现代元素的艺术形式,它在保留传统美学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社会、文化和思想。

现代京剧的表演方式和剧本题材都与传统京剧有所不同,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现代京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更加现代化,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舞台效果的营造。

演员们的妆容也更加精致,突出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舞台表演来传达故事的背景和情节,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剧本题材也更加多样化,涉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京剧的剧本可以围绕政治、历史、家庭、爱情等不同主题展开,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传达观点和情感。

这些剧本既有传统故事的改编,也有原创的现代题材。

现代京剧的表演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

演员们在舞台上运用各种表演技巧和舞蹈动作,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他们通过舞台动作、唱腔和对白来传达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内涵和人物的情感。

现代京剧的音乐也更加多样化,既有传统的曲调和乐器,也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

演员们通过唱腔和音乐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现代京剧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

它通过精心的舞台设计、多样化的剧本题材、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和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京剧的魅力,并感受到现代艺术的力量和美感。

现代京剧的兴起为传统京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意义,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京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中国京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中国京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中国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京剧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京剧的观众群体逐渐萎缩。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新潮、快节奏的娱乐形式,而对于传统的京剧舞台表演则显得缺乏兴趣。

这导致了京剧观众的老龄化趋势,且观众数量逐年减少。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京剧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元素和创新手法进行改革和创作。

其次,京剧的演员队伍面临着严重的衰退。

由于京剧的表演技巧要求极高,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职业选择的多样化,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选择从事京剧表演这一艰苦的职业。

加之现代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很多有潜力的年轻演员选择离开京剧舞台,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因此,京剧需要加大对演员培养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京剧表演。

此外,京剧的剧目内容和演出形式也需要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现代观众对于剧情的要求更加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紧凑性,对于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的追求也更为强烈。

因此,京剧需要通过改编和创新,让剧目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注重舞台效果的呈现,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总之,中国京剧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面临着观众减少、演员队伍衰退以及剧目内容与现代观众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京剧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京剧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场地资源。

京剧界可以加强对演员和剧目的培养和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观众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和支持京剧的演出,让京剧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只有这样,中国京剧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继续传承发展。

京剧艺术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研究

京剧艺术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研究

京剧艺术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传承至今已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京剧的传承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京剧艺术更好地融入当代教育中,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接受和传承京剧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探讨京剧艺术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首先,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张名片,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传递历史文化、维护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而言,学习京剧艺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我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其次,京剧艺术作为音乐、舞蹈、表演、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学习京剧艺术可以让青少年提高审美水平,培养艺术情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会欣赏和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

京剧艺术还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的抉择,这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生哲学的认知也有很大帮助。

再次,学习京剧艺术可以锻炼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京剧表演需要有强烈的自我修养和精神素质,需要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培养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并有助于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

此外,京剧艺术还可以发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压力给青少年心理带来了很大压力,通过学习京剧、了解其中的角色塑造和表演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京剧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能够对青少年的教育产生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在当代青少年的教育中,应该加强京剧艺术的普及和传承,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让这一中国古老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浅析京剧脸谱元素在现代纤维艺术中创作新思路

浅析京剧脸谱元素在现代纤维艺术中创作新思路

了解一下脸谱的背景 , 据不完全 统计 , 陕西社火脸谱 至少有 3 o o 多种 , 角色包罗万象 , 上至神仙 、 鬼怪 , 下至皇帝 、 圣贤 、 英雄、 奸 臣, 甚至是动物等等 , 无 一不在其 中。最奇 特 的是 连春 、 夏、 秋、 冬节气 , 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等抽象的概念也有表现。总之 , 自 然界里有 的没有的 , 均被一一绘入社 火脸谱之 中。以绘制 人物 类 的社火脸谱 为例 , 绘制时并不是再现人物外部形象 , 而是重点 强调对人物精神本质及其内心世界 的发掘。在上面我们也提到 了京剧脸谱中的形之美 , 综 合以上这些脸谱 的特点我们 可以说 脸谱艺术包含不仅有 中国文化 , 还有这个地域的节气 、 风俗等也 都包含在 内, 它每一块造型的填充都是经过设计 者的精心安排 , 尤其是眼部和嘴部 的造型 , 直接反映了脸谱的大貌 , 是整个脸谱 传神之地。我们创作时可以利用纤维的材料 和京剧脸谱造型相 结合创作一些作品 , 既可以弘扬民族文化 , 又是一次材 料与传统 文 化 相 结 合 的创 新 。 3 京剧脸谱元素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中色彩启 示 京剧脸谱的颜 色可 以堪称是 色彩斑斓 , 而这些颜色大 多取 与 自然之美 , 进过几千年的岁月飞逝 , 在我们心里 自动的给颜色 在加上颜色语 言, 最终 形成 了脸谱 的色彩文化。在当代纤 维艺 术 中脸谱 的颜色所蕴含的背景正是我们所值得探索。脸谱 又称 涂面 , 它源于原始社会 中人 们为 了生存 , 在 寻找猎物 之前 , 对自 己的身体进行一些伪装 , 在面部和身体涂一些颜色 , 而这些 颜色 通常是从植 物和 动物 的本 身 的颜 色提取 出来 的。而在 封建 社 会, 随着宗教色彩的不 断蔓 延 , 人们对 色彩 在心里有 自己感受 , 在加上时巫术和鬼神传说 , 还有一些道家和儒家 的思想 , 最终形 成了伦理道德 、 尊卑 凶吉相 关的古代色彩 习俗 。戏 曲脸谱在 这 样的色彩体 系中, 根据不 同的戏 剧角色和人物性 格创造 出了色

非遗与现代结合例子

非遗与现代结合例子

非遗与现代结合例子
非遗与现代结合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农民画当代插画设计及周边:这种设计将金山农民画与现代元素
相结合,根据上海老居民的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设计了12张插画,分别是一年的十二个月。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现代感,同时也保留了传统。

这些插画被用于一系列办公产品上,如文具、笔记本、明信片等,让传统艺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京剧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例如,将京剧脸谱转化为青年人喜
爱的国潮风格,具有视觉表现力和装饰性的图案,让传统经典走进现代生活。

还有一组提取京剧髯口、水袖造型特点设计而成的趣味便签纸,也是一种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例子。

京剧艺术教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京剧艺术教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京剧艺术教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开始影响着京剧的表演和教学。

如何在保持京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和科技相结合,成为了京剧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京剧艺术教学中以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为主要做法,以提高京剧艺术教学的质量。

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1. 教学思想融合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一步,在于将传统的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相结合。

传统的京剧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充满神秘和古老的韵味,但过于严谨、提高门槛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使很多年轻人对其失去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加强教育理念的多样性、丰富京剧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京剧内在的艺术价值。

2. 教学方式融合京剧教学需要通过大量的体验、观赏和对戏剧、文学和音乐的学习,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配合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方式。

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手段,使京剧的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体验感更强,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学习戏剧语言、音乐韵律、巨细对比,降低学习门槛,提供更多的学习乐趣。

3. 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的核心。

传统教学方法以各种技巧和传统的概念为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系统更重视教学顺序、认知体验和实践性的融合。

传统教育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传统技能的传承,现代教育则强调对学生体验的关注。

对于京剧教学,从技巧层面上讲授传统技艺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需要把现代科技和社会实践融入其中。

比如,让学生尝试使用现代技术,向同龄人推广京剧艺术,提高经验和自信心。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1. 提高音乐与语言品质京剧是一种以语言、音乐和表演为主体的艺术形式,为了提高整个表演的品质,需要对京剧语言和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戏曲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与发展初期京剧起源于明代末年,最初是在北京地区的戏曲演出中逐渐形成的。

当时的京剧还没有固定的剧目和表演形式,主要是由一些民间艺人根据传统曲艺、杂剧和皮影戏等元素进行表演。

这个时期的京剧还没有明确的剧本和角色,演员们主要靠即兴表演和口传心授来传承艺术技巧。

二、清代的发展与规范化在清朝时期,京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戏曲剧种。

清代的皇帝对京剧非常青睐,经常邀请京剧演员到宫廷演出。

为了满足皇帝和宫廷的需求,京剧开始规范化,确立了一些基本的表演规范和剧目。

同时,京剧的表演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加入了更多的舞蹈、唱腔和表演技巧。

三、民国时期的繁荣与创新民国时期是京剧发展的黄金时期,京剧演员和剧团纷纷涌现,剧目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京剧开始吸收西方戏剧的一些元素,加入了更多的现代题材和现代表演技巧。

同时,京剧也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演出,为中国戏曲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四、新中国时期的挑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京剧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支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来培养和推广京剧艺术;另一方面,京剧也面临着来自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的竞争,观众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京剧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一些现代题材的剧目,并且加入了更多的舞台技术和视觉效果。

五、当代的发展与传承当前,京剧在中国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京剧剧团在国内外进行巡回演出,京剧演员也成为了国家级的文化使者。

同时,京剧也在不断进行传承和创新,一些年轻的演员开始尝试将京剧与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推出了一些新颖的作品。

此外,京剧也逐渐走向了大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总结: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戏曲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10125331 梁思慧
京剧本是综合性艺术,它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独立出来对其进行研究的美学价值。

尤其是今日,人们的观念、认识大为开放。

学术、审美的融合、交叉渐成大趋势。

京剧更以其独特的风格与当代各种文化产生碰撞、结合。

社科新论的讲座激发起我对京剧的好奇: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中国世代流传,作为国粹保存至今日。

在当代社会中,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和新的变化呢?
京剧诸多元素中,脸谱是最方便被其他艺术门类借用的部分。

因为它简洁、抽象,图案化、符号化、装饰性强。

北京长安大戏院门前的脸谱雕塑《中国风》建于1999年,用钢板切割出特定形状后上色而成。

作品以红为主色,间以黑、黄、白三色,取对称脸谱式,与暗喻忠良正直、智勇双全人物形象的“红花脸”有相近之处,但不拘泥于某个特定脸谱样式,亦不塑造具体的眉、眼、唇,只以抽象纹饰状色块连结成面目,让人一看便知该戏院以京剧为主打特色。

同是脸谱雕塑,雕塑家董书兵的作品变化更为丰富。

他的《脸谱》为左右不对称造型,分别拼接了京剧中男、女服饰与谱式中的若干元素,暗含阴阳、虚实转化之理,诸如脸谱左边眼凸起为实,右边眼挖空为虚;左边上端为女角头饰中的珠花,右边则为男角背后所插小旗的抽象形。

这件作品为不锈钢喷漆,高8米。

而雕塑家吴彤的《国韵——生旦净丑》系列作品,以京剧中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头颈胸基本造型为原型,在雕塑造型上吸纳了国画技法中“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出自宋代画家郭熙专着《林泉高致》中《山水训》一篇)的抽象方法,并结合白描技法中的勾线方式,简洁地勾勒出了雕塑的基本形态。

整件作品被艺术家施以淡彩,在简化颈
部和胸部之余,吴彤将京剧脸谱谱式和白描中对人物五官的描绘方式融合在一起,重点刻画了人物面部。

这一组作品将平面性的绘画与雕塑结合在一起,自然清新、意韵淡雅,以神写形,颇得中国水墨之神韵。

在陶艺雕塑家郑玉奎的陶艺设计中也选用了京剧元素,创作了《京剧人物》系列陶艺作品。

“我父母年轻时,是方圆几十里的京剧名角。

听大人讲,母亲在台上唱戏,奶奶抱着我在后台等着喂奶,结果看见母亲的装扮,奶没吃上却吓得我大哭一场。

稍大一点我就开始翻看大人收藏的戏曲图片,觉得照片上的人太美了。

”郑玉奎的这段作品解说词揭示《京剧人物》作品的背后,京剧艺术符号化的外表与内在的古典气息对人成长的一种认知变化。

无论是脸谱还是人物,京剧元素在今天的运用意味着一种传统文化价值的延续。

京剧不仅仅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存在,具有承载价值批判(伦理纲常)的色彩,经过高度艺术提炼后的程式化动作,无一不成为民族、国家乃至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表征。

但是,对于符号式元素的简单嫁接只是浅层次的继承与创新。

京剧艺术内在的对于虚实、神、气、风骨、比兴、韵味、写意等方面的运用,才是所有艺术门类皆可通用的创造法则。

所谓传承,究竟得其精神,还是皮毛,这才是当代京剧复兴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有人选择传承,必然也有人选择解构。

刘铮的观念摄影《三界,意识的三个层次:天堂,人间,地狱》曾引起诸多争议。

这一组照片的色调为黑白泛黄,头饰华丽齐全、妆容精致的京剧演员衣着裸露,他们被置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故事中。

剧情却相当艳情与诡异:盘丝洞中,三个裸体妖精搔首弄姿,勾引衣衫不整的唐僧;白骨洞内,披挂上阵的孙悟空跳将起来,棒打全裸上阵的妖魔鬼怪;宦官作耳语状与裸身披薄纱的娘娘私语,眼神却窥视其身;武生与花旦公然交欢,周遭人皆视若常景……刘铮调动了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展开了戏剧化的叙事。

京剧元素的应用,在此营造了与现实的距离感和舞台化的效果。

然而,直接而大胆地对于性的叙述和表达,与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
代表的京剧产生剧烈的碰撞,令画面充满荒诞和病态的情绪。

这也是粉饰的道貌岸然与内心欲望的碰撞。

刘铮曾自述:“《三界》是在我拍摄《国人》中逐渐形成思路。

最初我是要记录中国人的心灵状态,而后却成了我自身心灵的剖析,这是我未曾料到的。

”《三界》延续了《国人》对于中国现实和文化的魔幻描述方式与深刻反思的批判精神。

可以说,京剧在此类似于一种“道具”,刘铮批判的并非京剧,而是由此提出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审视。

“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这一曲陈升的《北京一夜》曾唱响大江南北。

歌词凄美,引人穿行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男声苍凉,女声古雅,唱腔在现代中融合古典,把一个踟蹰街头的夜晚描绘得缠绵悱恻、如梦似幻。

像这样在流行音乐中挪用京剧元素的例子在当下并不少见。

《唱脸谱》和《前门情思大碗茶》,前者高昂快活,后者平实深情,都相当经典,但是它们还都算是比较保守地借用京剧唱腔。

走得更前卫一些的,有陶的《Susan说》,在非常西化和时尚的R&B曲风中引用了京剧名段《苏三起解》,迥异的风格却没有带来怪异之感,反倒勾起人内心的思古之情。

周杰伦的《霍元甲》和王力宏的《在梅边》,也都是京剧与Rap曲风结合的典型之作。

当我们对一些所谓时尚与流行的歌曲产生审美疲劳之时,戏曲的特色唱腔的注入,犹如画龙点睛般使流行乐再次鲜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在中国京剧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个小分支,那就是国外的艺术家到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来“取经”——感受京剧的独特文化气息。

捷克人兹德涅克·斯科纳于1955年2月27日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作为捷克斯洛伐克文化展的书画刻印艺术家,在中国的这个展览举办期间,开始了在东方世界的文化游历。

在中国的3个月时间里,斯科纳不仅结识画家齐白石、李可染、诗人艾青等文化艺术名人,更是观看了东方的歌剧——京剧。

斯科
纳不仅看了,更是在旅行日记上把京剧相关的人物、灯具等画了下来,很多作品后来作为胡承恩《西游记》的捷克版本插图,对早期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了有效地推动。

另外,中国古代诗歌《神州古诗》的译本在捷克出版,这部启发了捷克人对中国文化研究浓厚兴趣的着作,选用了斯科纳的很多绘画插图,其中一幅创作于1965年的《团扇歌》,运用的混合技法融合了很多京剧元素。

斯科纳的这些插图作为《神州古诗》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捷克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来自希腊的伊万尼斯·玛瑞诺鲁也被中国的京剧所震憾,被京剧人物中的男扮女装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所深深折服。

伊万尼斯说:“这些京剧男演员的情感都很敏锐,这些男人的身体里50%是女人,所以他们才能对女性的角色感同身受,方能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

”在他以京剧为题材的油画作品中,中国京剧与希腊橄榄枝这样的东西方文明元素在同一画面里产生碰撞。

这位有着20多年文化工作经验的伊万尼斯先生,运用这些看似完全不搭的元素,想留给观看者特定的想象空间。

以照片为底的这些油画作品呈现了两个文明古国的辉煌文化。

法国青年导演萨拉·奥本内姆(Sarah Oppenheim)曾与韩非子皮影剧社以及北京京剧院合作,排了一部叫《灯官油流鬼》的实验戏剧。

该剧取材于京剧《铡判官》,讲述了包公到阴间去为一个冤死的女人查案的故事。

导演选择了用皮影表现“阳间”,用京剧表现“阴间”,导演放弃了任何道具。

萨拉认为:去除了演员的道具,就会迫使他们去重新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此外,这样也有助于让皮影和京剧融合,使得皮影成为可被利用的道具,比如判官改生死簿的时候,用皮影的影窗代替生死簿,演员在影窗上大笔的描绘,字则因为后面灯光的投影出现在上面。

这种处理的方式,相比现在很多新京剧增加多种综合舞台效果和道具,显得要高明很多。

对于京剧传统的动作和手势,导演不加以任何改动。

对于唱词,仍然按照传统的
格式来写,以符合唱腔的韵律,但在字面上追求贴近现代人的语言,使观众容易理解。

萨拉认为:造成现在观众和京剧之间距离的原因,其中有语言、符号和节奏慢的问题,这个戏剧的目标是拉近传统艺术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其实,京剧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正是所有古老艺术门类所面临的问题。

以雕塑艺术为例,无论是古典雕塑,抑或是现代雕塑,前人所创造的经典艺术形式是当下艺术家所不能超越的。

当代雕塑必然要追求新的本体变革。

相比前人,当代人的优势在于有很多前人的文化积淀可以吸收,同时又面临着前人所不能预想的时空,所以创造必然植根于这些积淀和生存现实。

当代雕塑的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泛雕塑”的时代,也就是说,雕塑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界限不再是壁垒森严。

当雕塑与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结合,便能够走出一条艺术设计的道路;当雕塑与形而上的观念探索结合,也可能开拓出全新的审美形态。

对于京剧而言,无非有三个发展方向:第一,传承经典,将古典的京剧艺术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在极小的范畴进行改良;第二,走向大众生活,将京剧中一些经典元素运用到流行文化、创意设计(比如2008奥运纪念品中的脸谱开瓶器、脸谱魔方)方面,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第三,先锋实验,尝试京剧艺术与各种学科、艺术的结合,对京剧进行锐意改革,如果在此避免不了京剧非京剧化的结果,也无妨。

那个时候,说不定又有一个剧种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