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刘启英 姚仁芬依次折叠静脉输液管巧排管内空气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中外医疗》 (A)2010-02
四、静脉输液拔针方法
静脉输液拔针是我们护理工作中每天必 做的事情,常规的拔针方法易出现滴液、 滴血等现象,这不仅影响病人对我们工 作的满意度,也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一 定的不便,抬高肢体、关闭输液器后拔 针的方法可减少皮下淤血,针头滴血污 染病人皮肤衣被等现象的发生。
ຫໍສະໝຸດ Baidu 参考文献:程素霞 丁晓敏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年第10期
结果分析
经过上述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种方法节省 了治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药 液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 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 对护士技术操作的信任度,避免的医疗纠 纷,同时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 高了服务质量。
拔针原理
由于静脉受重力影响,加之静脉是由远 心端流向近心端,抬高的肢体可减少肢 体远端浅静脉压力,从而减少静脉充盈 程度,这时关闭调节器,不易回血,拔 针后也不会滴血,从而避免药物浪费、 污染皮肤衣被等,更重要的是不易形成 皮下淤血或出血,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 意度。
传统拔针方法
传统拔针法: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 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 (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 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 (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 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结果分析
虽然微量空气不会引起生理紊乱,但如连续进入 空气易至静脉空气栓塞,致死量2.00ml/(kg.min)。 改进后的排气方法,考虑到输液管末端的特殊结 构,当液体将要流到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和头 皮针垂直向上,充分利用空气密度下的原理,让 液体缓慢均匀推动空气排出。同时终端过滤器垂 直向上时,其上半部与头皮针衔接面的一面形成 四周低中心高的模式,容易收集空气,也为空气 顺利排出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
无痛拔针法
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 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 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 针梗走行方向不同,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 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2~1.5 cm,为了止血, 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 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 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 时间为2~3 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 min; 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 min 以上。
结果分析
第一种产生较多气泡的主要原因是滴管 呈直立状,其液体水柱呈直线迅速流入 下方液面,产生较大冲击力,形成气旋 及飞溅的液体而产生较多气泡,气泡随 着气旋被液体带入输液管道中,致管道 内残留空气,难以一次性排气成功。

参考文献:王巍;;静脉输液排气时避免产生气泡的方法[J];中国城乡企业卫 生;2011年04期
结果分析
第二种挤压塑料滴管再垂直放下,易使 液体成线状流下,液体压力大,可将滴 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而形成较多气泡, 护士需再次将输液管内气泡弹至莫菲氏 滴管,浪费时间,若弹不尽则易造成潜 在的空气栓塞危险。
参考文献:谭腾波;安碧;莫凤;杨春婷;;卒中病房两种输液排气方法的临床比较 [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1期
结果分析
第三种待滴管内液体自行流入1/3-1/2时 再倾斜,因滴管倾斜45°左右,上方液 体水柱沿着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缓 冲了水流的冲击,不易产生气旋,所以 不易产生气泡,另外前两组操作时,当 液面通过莫菲氏滴管后,一手持针柄, 一手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让液体推 动空气排出至输液管末端时,此时末端 的输液器处于水平位,
二、同前法将输液瓶挂输液架上,右手持 滴管使其倒置并挤压滴管使溶液流至滴管 1/3-1/2时,左手打开调节器,同时右手迅 速将滴管直立,使液体顺输液管流下直至 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

参考文献:刘平 冷双玲 方军 藤敬华 王娜《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1期
三、同二法但不挤压滴管,打开调节器待 液体自行流入滴管1/3-1/2时,将滴管缓慢 倒转135左右,即倾斜45左右,使滴管内液 注沿滴管管壁缓慢连续顺畅流下,液体先 充满倾斜侧滴管,然后充满滴管和连接管 接口处,直至全部充满滴管。右手持调节 器,左手持针柄,将滴管末端的输液器, 主要是终端过滤器、头皮针垂直向上,让 液体缓慢通过过滤器和头皮针接头处,再 放平末端输液器,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随即关闭输液器。
一次性输液器示意图
静脉输液的三种不同排气方法
一、检查输液器后取出,将输液器针头 插入瓶塞,关闭调节器,输液瓶挂架上, 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挤压滴管使溶 液流至滴管1/3-1/2时,稍微松调节器, 使液体顺输液管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 和针头内的空气。
参考文献:何健玲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同排气方法的比较分析《医药前沿》 (A) 2013-10-0144-02
Logo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
Logo
目录
一、介绍静脉输液器的特点 二、静脉输液的三种不同排气方法 三、不同排气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L四、静脉输液拔针方法 ogo
静脉输液器材料、结构
传统输液器以PVC、高性能聚烯烃热塑弹 性体(TPE)为原料制作,是一种主要用 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 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 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 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 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
李燕,郑周鹏,杨颖;介绍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2年12期
这是一家医院以300例患者分3组 实验以后的效果比较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合计 成功例数 62 88 98 248 失败例数 38 12 2 52 合计 100 100 100 300 成功率(%) 62 88 98 82.67(8.3)
参考文献: 翁桂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 第36期
输液管内有空气后的处理
临床上通常采用排除输液管内空气的方法有: (1)指弹法:液面距离莫菲氏管不多,此时采用 边弹边挤的方法; (2)分离排气法:液面下降到莫菲氏管以下较多 时,采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头将空气排走的方 法; (3)手指缠绕法:将输液管缠绕在手指上把药液 挤至莫菲氏滴管内的方法。
参考文献:张海晶 泰山卫生 2009年第33卷
总结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 从排气到输液再到拔针,虽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如 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还能提高工作 效率,减少医患纠纷。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我 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立足岗位特点 ,狠抓细节。
拔针时间
最佳拔针时间:应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 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 这样可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 静脉输液即将滴注完毕时,嘱病人抬高输 液侧前臂约45-60°,1min后,待输液管内 液面下降停止时,关闭输液器,右手快速 拔出针头的同时,左手应立即按压覆盖针 眼的输液贴,然后嘱病人屈肘抬高手臂继 续按压3-4min。
结果分析
由于终端过滤器的截面大于输液器的截 面,根据力学原理,液体流进此处的流 速减慢,推动空气排出的力减少,易造 成空气残留,并且空气密度小于液体, 容易浮到终端过滤器截面上部,上部空 气由于失去液体的驱动,极易残留下来, 在输液过程中随着输液管位置的变动, 会使部分残留空气进入血管。
参考文献:陈永华;王晓华;张莉;;开放式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J];中 国医药导报;2010年10期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