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
胡一峰
①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是“网络”裹挟着“文艺”狂飙突进,今年开始网络文艺将进入“文艺”再塑“网络”精耕细作的新阶段。

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却稍显逊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评论者普遍更关注、重视“网感”。

“网感”有时却被等同于“颜值”“恶搞”“炒作”等,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的误区。

②文艺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

人们希望从文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美感是衡量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

因此,网络文艺评论仅重视“网感”不够,还应捕捉并发掘“美感”,探究“网感”和“美感”相互作用的机制。

③每当一种新兴艺术走向成熟,其从业群体渐趋壮大,总会伴随着文艺评论家的群体“分裂”和新生。

当年电影批评摆脱“文学式评论”争论和“影评人”共同体的群体自觉,都是很好的例证。

网络文艺评论已经走到类似的关口,而网络文艺评论家这一新“身份”的真正确立,除了对“网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网络文艺的“美感”,并作学理化阐发。

④网络文艺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显露出与传统文艺的差别,而且按照自己的逻辑发生着内部细分,新的艺术样态也不断涌现,这使其复杂性大大加强。

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艺“美感”的动态变化。

在视频网站或数字博物馆欣赏、消费、品评艺术获得的美感与在电影院里、电视机前或博物馆中也是不一样的,“进入”网络游戏所营造的互动空间得到的感受,与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影视作品更是有很大差别。

⑤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或艺术理论评论家,面对网络文艺大家族特别是其新生代成员时,理论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会清晰地凸现出来。

而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达,可以预见,文艺对感官的触动还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一种前所未有因而也很难套用现成理论加以阐释的美感体验也将来临。

这些都在呼唤一种新的美学,要求网络文艺评论不但要深入研究互联网对人的认知、心理、情绪以及真假、美丑、善恶等价值判断的影响,而且要探究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追踪美感在网络文艺语境下产生和变化的轨迹,进而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

网络文艺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浪潮,作为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家应该“网感”“美感”两手抓,既像一个听风者敏锐捕捉兴起于网络的审美新风尚,又像一个严谨的地质学家,揭示网络文艺这座文化新矿的构造,从而为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打开一片更广阔的空间。

(选自201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前,网络文艺评论正在回归理性、走向规范,步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一度丧失文艺本质的网络文艺评论将重返文艺阵营,重塑美感形象。

B.网络文艺美感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数字博物馆欣赏艺术,在电影院里观看影视作品所获得的独特美感就是它的具体呈现。

C.真正成熟的网络文艺评论要求文艺评论家既要对“网感”有精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还在于捕捉并发掘“美感”,并做理论化阐述。

D.网络文艺评论创作者过度看重网感,对网感存有错误认知,甚至以此“绑架”评论者,这是网络文艺评论发展逊色于网络文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下列列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①段从网络文艺及网络文艺评论的现状写起,指出了后者的发展滞后于前者,点明了二者发展不同步的主要原因。

B.第②段强调了美感在文艺及文艺评论中的重要地位,从侧面提出了网络文艺评论要重网感、更要重美感的中心观点。

C.第③④段由一般到具体,采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美感在网络文艺及其评论中的地位。

D.第⑤⑥段结合实际情况,展望了网络文艺未来的发展前景,对网络文艺评论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指出了网络文艺评论家为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感是网络文艺在生产、传播和接受时与“网生代”心理产生共振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准确捕捉了网感,不等于把握了网络文艺的美感。

B.能否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是衡量网络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准确把握、深入挖掘网络文艺的美感,是网络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

C.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网络文艺样态会不断涌现,美感体验将更加丰富,传统的文艺形式终将被网络文艺所取代。

D.如果网络文艺评论家能够清晰地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弥补并完善其理论手段和理论工具,网络文艺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新浪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一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

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

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

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

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

很久,没有人答应。

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

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

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

谁不想富贵呀。

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

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

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

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

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

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

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

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

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

、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的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5.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6.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低碳发展战略在交通领域效果显著,不仅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而且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是双赢战略。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主要是小汽车造成的,要减少小汽车的碳排放,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出选择,最重要的是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为城市交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环保的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慢行交通方式;公共汽车、地铁、轻轨电车等能效较高的公共交通方式。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保持着较高慢行交通比例,但随着城市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慢行交通的比例逐年下降。

丹麦哥本哈根在20世纪90年代慢行交通比例下降,但2005年后,自行车出行数量反超小汔车。

哥本哈根的经验很明显,单纯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慢行交通服务设施网络,才能保证形成完整的慢行交通系统。

(摘编自何柳《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战略》)材料二
骑车出行为啥总不尽如人意?山西省社科院周洁表示,自行车道被占用的情况,近年来在国内各大城市都出现了。

她认为,随着机动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原有的机动车道不够用,因此大量挤占自行车道。

加上当今以车为本的理念非常突出,城市规划过于重视快速路网建设,逐渐忽视了自行车道。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认为,自行车道之所以总是被迫“瘦身”,涉及规划和管理两个原因。

一方面,在新建道路规划过程中,忽视了自行车道;另一方面,交通管理不够精细,导致自行车道屡被占用。

针对广大居民对自行车骑行环境建设的需求,记者专门对北京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为调查结果:
(材料摘编自2017年9月13日《山西经济日报》《自行车出行:路在何方?》,图表来源于李振
宇、尹志芳、廖凯、李超《北京居民自行车出行意愿调查与发展对策》)材料三
相关研究表明,步行或骑车去上班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与乘坐私人交通工具上班的人相比,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明显不太可能患有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目前,纽约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适合自行车出行,现有的街道已有700多英里(1英里
=1.6093千米)自行车专用道和公园小道可供骑车,市区内的室内和室外自行车停车泊位也增加不少。

此外,纽约市对骑自行车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比如设立骑车资讯网站和电话服务平台;在健康公报上告诉市民如何“安全骑车”;制定“街道守则”,告诫市民骑车规则;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骑车地图和指示标志,向骑车者指示哪里可以免费停车和休憩;在公园里设有纽约市步行计划,
这些计划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规划了夏季步行街和周末步行街,以供大家步行、骑车和做其他运动。

过去5年,纽约市步行和骑车通勤的人数已翻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新认识,“骑车出行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英国人对自行车的崇拜使得这个昔日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新时代的自行车王国。

如今的英国,自行车被视为一种占用空间小、能够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便快捷、绿色实用的交通工具,选择自行车出行更是一种能锻炼身体、使人更加健康的生活时尚,成为一个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责任心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

(摘编自朱长青、郝生凤、车丽彬、黄俊《从健康的角度呼吁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行车道被占用的现象,在我国各大城市都有出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的骑行,对我国推行城市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不利。

B.自行车道被占用,反映出我国交通领域规划和管理的问题,设立自行车专用道,加强交通管理是解决自行车道被占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C.根据图表可知,在骑行环境改善需求中呼声最高的是设置白行车专用车道,确保骑行安全,可见居民对骑行安全的重视。

D.以车为本的理念造成了我国机动车量的爆发式增长,快速路网建设跟不上,也是自行车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战略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实现战略双赢。

B.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最重要的是减少小汽车使用,而建立慢行交通系统能有效减少小汽车使用。

C.非机动车出行对人体健康有好处,步行和骑行人群很少罹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D.受过高等教育、有责任心、自信的英国人都愿意选择自行车出行,英国人对自行车的崇拜使得骑行成为时尚。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城市绿色骑行发展的建议。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检讨。

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

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

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

积三岁,邸中窘甚。

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

裕邸乃安。

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其言揽权、听言尤切。

诏嘉其忠恳。

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

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

帝嘉之,下所司议。

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

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

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

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

又六年卒。

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B.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C.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D.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

汉时亦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

唐代沿称,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

B.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

C.太子太师,古代官职名,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

多为虚衔无实职,主要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D.谥,古人死后,为褒扬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

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以勤热心王储,但不得重用。

虽然陈以勤对裕王十分忠心,但是明世宗对于陈氏父子的情谊一向十分淡薄,因此,裕王一年内也都不能召见陈以勤一次。

B.陈以勤为人庄重,不畏权势。

严世蕃向高拱、陈以勤询问裕王如何评说皇帝时,高拱用戏谑的语言应付严世蕃,而陈以勤以严肃的态度反问严世蕃。

C.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

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裕王也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

D.陈以勤聪明睿智,洞察局势。

高拱和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自知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以致于不会被三人所容,于是辞官归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

(2)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奉使道中作①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②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带领使团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

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奉使道中作”为题,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出使途中所作,同时暗示了诗歌表达羁旅之思的主题。

B.前四句实写还在梦中,角声惊梦催行,“怨”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无奈。

C.“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用典,化用《庄子·马蹄》中“马蹄可以践霜雪”,写出了途中行路的艰难。

D.“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前路漫漫、旅途奔波劳苦的不满。

15.全诗虽然写思乡之苦,行路之难,但是格调并不显得低沉。

请从情感方面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的“,”两句,写的是佩上繁多而芳香的饰品,使身上更加芬芳,表现了作者修身洁行,使品格更趋高贵的思想。

(2)《逍遥游》中“,”两句,意思是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两句点明送别时令,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诗经》中五百年风物流转,,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种诵读有韵、赓续至今仍富活力的诗体形式。

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诗经》是一条文字之河,( )。

在古人的吟诵中,我们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这份诗意和美好,我们的后代也值得拥有,不是吗?因此,我觉得,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做点什么,坚持点什么,尊重点什么。

我认为,《诗经》不可丢弃,传统文化不能忘记。

我们阅读《诗经》不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所能影响的人也非常有限,可是这是我们能做的,对抗粗鄙文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能做的文化传承的方式。

如果坚持学习且传播,在今后的山河岁月里,我们的后代能看到每一部经典,,都会有你我每一次挑灯夜读的身影。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在我们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B.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C.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

D.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接受其哺养,感受其芬芳
B.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接受其哺养,感受其芬芳
C.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D.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天光云影余音绕梁卓有成效言外之意
B.天光云影一咏三叹立竿见影字里行间
C.浮光掠影一咏三叹卓有成效字里行间
D.浮光掠影余音绕梁立竿见影言外之意
20.把下面几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表达意思完整,中心突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5分)
苍穹星星云雀歌唱
21.下面是某某班“暖心之行”——重阳节敬老院活动的构思,请你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哈利波特与密室》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死亡诗社》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2018.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