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译中文化意
浅析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_杨楠
影视翻译MOVIELITERATURE20135浅析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杨楠(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发展迅速,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化。
电影已经从小众化以高级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为定位向大众化、商业化发展。
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被广泛引进中国,迅速在中国占据一席之地。
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加盟,中国的电影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外的影视盛宴中,与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在各大奖项中竞相角逐,成为西方人的电影消费菜单中的选择。
然而在电影翻译中却存在着客观的中西文化差异,如何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如何提高翻译水平,成为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影;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电影作为一类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它凝结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所谓“音乐”无国界,要准确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却需要跨越语言这道鸿沟,电影翻译工作者应运而生。
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翻译,配以字幕,增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影翻译作品存在中西文化的明显差异。
一、中西电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是语言学、文学、美学的综合体。
电影具有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传播信息和解读历史等多重功能,观众通过观赏电影,不仅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满足心灵上的归属和对未知的探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始终面临的难题。
电影翻译者在中西电影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观众通过他们,不仅领略了异国风情,也感受了多样文化的魅力。
电影翻译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是对艺术和审美的再创造,对翻译者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和熟练切换两种语言,还需要能够把握语言规律,特殊的历史文化,解析电影和观众心理,了解观众审美取向,进行文化再造,达到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目的。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饰与转换
文化 意象 的重 构 故 事情 节 有着 许 多异 曲 同工 之处 。 以译者 所 著 名翻 译 家奈 达 ( ia N d )指 出: 言是 把 原 名“ 铁 卢桥 ” 成 了 “ “语 滑 译 魂断 蓝桥 ” 这样 。 断 出现 在人 们 的语 言 里 , 出现 在 一代 又 一代 文化 的一部 分 , 何 文本 的 意义 都 直接 或 间 做 不仅 避 开 了 中国观 众 由于 地 域文 化 差异 , 任
色彩 及 主 观 感 觉 。 天 振 在 1 9 年 对 文 化 刻的 了解 与沟通 。 谢 9 9 意 象有 过 这样 的描 述 : 化意 象大 多凝 聚 着 文 各个 民族 的智 慧和 历 史文 化 的结 晶 , 它们 不
一
等 。 蓝 桥相 会 ” 而“ 的传 说 与W键词】 电 影翻译 文化 意象 重构 修饰
在 电 影发展 史 的百 年辉 煌 历程 中 , 电影 翻译 也 经 历 了它 的进 化过 程 。 其 中文 化意 而 象 在影 片翻 译 中 的运 用 , 起到 了不可 估 量 的 催 化作 用 。 影翻 译 工作 者通 过 对 文化 意象 电
象来 表 达 情 意 , 只讲 形 象 , 用一 字 来 点 出 不 情 意 , 像 图画 上 的空 白 , 就 音乐 中的休 止 , 别 有一 番 韵 味 。 电影 中 的此 类 片 段 。 影 翻 对 电 译 工 作者 的译 文既 实现 了 独特 的语 境 效果 , 又传 达 了原 诗含 蓄 的 文化 韵味 。 得西 方 的 使
的可 感 效 果 、 何 感 人 的语 言 、 喻 、 任 暗 象征 、 构 , 饰 , 转换 . 修 或 既可 以使 译 文忠 实 的传 达 这使 人联 想 到 中 国几 千 年 的 文化 史 中许 多 任何 形 象 , 都可 以被 称 为 意 象 。 象 的 基 础 原作 的 内容 和 风 味 , 现 出不 同民 族 , 种 与 之相 仿 的神 话 传 说 。 牛 郎织 女 的 “ 桥 意 体 或 如 鹊 是象 , 即视 觉形 象 , 中包 含意 , 人 的主 观 族 的文化 , 象 是 又可 以使 观 众 对作 品 得到 及 时深 相会 ”陕西 省蓝 田县 一年 一度 的 “ 桥相 会 ” , 蓝
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2472020年13期总第505期ENGLISH ON CAMPUS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文/李俞可心映后,该译者的翻译方法也引起了网络上的激烈的争论。
音译“terran”容易引起误解,将其直译成“地球人”则更为恰当。
2.意译。
电影中有很多成语、俚语和谚语等可以用功能等值来翻译,不仅面对的是目标语言,而且具有相同的联系效应。
在电影《百万宝贝中》中的一句台词“You’ll find a trainer in this gym or somewhere else that’s gonna wanna train a girl. It’s the latest freak show out there. The trouble is, they’re gonna be wasting your time... ”译者在处理时并没有直接翻译成“很多人训练女孩,这家拳击馆和别家都有,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但他们也只能浪费你的时间……”,而是译成“找一个愿意收女徒的教练不难,现在外面这不是很时髦么。
不过找也是白找……”。
直译成“很容易找到收女徒的教练”则比较冗杂。
由于空间不够,译者省去了“It’s the latest freak show out there”,而译成“找一个愿意收女徒的教练不难,现在外面这不是很时髦么”,在语气上也比直译更强烈一些。
“这不是很时髦么”既包含了“in this gym or somewhere else”的意思,也说出了弗朗基对收女徒的态度。
3.替换。
当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太大的文化差异时,可采用替换的翻译手法,以给目标观众带来最佳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电影《阿凡达》中,有一句台词“Easy boy! You are a lucky swine! Blue monkey”,这种习惯性的俚语充满了幽默和生动。
它可以用替换法译成“你这个好小子!幸运的小东西,忧郁的智多星”。
英汉字幕翻译的跨文化分析——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
got ripped off”翻译为“你是被宰了”,选用了极其生活 化的词语“宰”来替换原本表示“欺骗”的“rip off”。
2、书面语化意译 意译是保留原文的意义而不依照形式的翻译方法。书面 化意译最常见的是使用成语、诗句或其他书面语言来进行 替换。观众在接收到这一类翻译时不仅能够理解原句表达 的含义而且更能体会它所构建的意象。影片中有大量这样 的翻译,由于电影中有大量歌唱镜头,而歌词的翻译大多 采用的意译。例如影片中“To someone not in heels”本 指还没有穿高跟鞋的女孩,引申为年轻的女孩子,字幕翻 译为“不谙世事的女孩”,给歌词更增添了几分韵味 ;“What a waste of lovely night”,翻译为“如此良辰,真煞风 景”,这与直译为“真是浪费了一个美妙的夜晚”相比更加 具有诗意 ;“The lights are turning on”翻译为“华灯未 上”,更加具有意境 ;又如“the sun is nearly gone”翻 译为“暮色西沉”,使观众更具有身临其境的美好画面感 ;“I am phoenix rising from the ashes”翻译为“我是涅槃的 凤凰”,“it’s classic ‘rope-a-dope’”的翻译中运用了 成语“这是经典的以逸待劳”,又如“Or when my money’s running low”翻译为“即使囊中羞涩”;“there in bar” 翻译为“在灯红酒绿之中”等。 3、使用网络流行语翻译 近几年网络流行语发展迅猛,在境外影视作品中也或多 或少会出现使用网络语进行翻译的情况,特别是通过网络平 台进入国内的影视剧,他们的字幕翻译者在网络文化的影响 下,掺杂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于其中。在字幕翻译中增加网 络流行语其实是备受争议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会产生一定 的幽默效果,并且有时确实存在着双方网络语的应翻译的情 况。但是在语言学界有许多学者都认为网络语破坏了汉语语 言纯洁性,不提倡广泛使用。并且网络语的受众并不能囊括 各个年龄层的电影观众,一些不适时的流行语出现会破坏影 片氛围。一般的院线电影都是通过专业的字幕翻译人员翻 译,并且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核机制,因此网络流行语会相对 较少。在《爱乐之城》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字幕也较少。 例如将“so joke’s on...history”翻译为“时间是把杀 猪刀”,此处借助了网络流行语不仅巧妙的传达了原句要表 达的光阴流逝的意义,而且蕴含吐槽性也让观众感同身受。 4、俗语的运用 汉语俗语是由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创造并且保留至今的 固定语句。俗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遍性、通俗性、语言简练。 汉语俗语包含了俚语、谚语以及口语常用的成语。在字幕翻 译中使用俗语可以让台词更加接地气并带有趣味性,使人物 更加真实和生活化。例如在电影中将“do what you need to do,till they discover you”翻译为“只要你是金子, 总有一天会发光”,利用汉语常用的俗语使原本普通的原句
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修饰与重构
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C ent l l r y,J une2008,V ol l6,N o.7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修饰与重构魏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12)【摘要】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
它已经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
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
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由于以上原因,本文就此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修饰与重构。
【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象;修饰;萤构【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r7一02“一ol新中国的电影翻译事业已走过了五十多年辉煌的历程。
期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
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美人计》、《罗马假日》、《乱世佳人》等。
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
但是,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文学翻译。
”这种现象“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
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1文化差异与文化意象的差异文化意象(C ul t ural i l l l a ge)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
”它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示抽象,以已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
”文化意象有许多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种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或走兽,可以是一种植物,一句成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性词语中的形象或喻体。
如英语习语A s p00r a8a ch ur c h m ouse,意为教堂里的老鼠捞不到油水。
这其中的chur ch m ous e,就是一个意象,它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个穷光蛋的形象。
但是,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如阿拉伯民族视骆驼为耐力、力量的象征;在印度文化里,大象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牛是勤劳的象征。
英语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转换
Abstract:Film transla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vie industry, which has not got enough attention and is almost neglected by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film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mage transmiss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one is introduction, illust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and thre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paper.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comes three important parts: reconstruction, mod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Key words: film translation, cultural images, reconstruction, modification, transformationOn the Cultural Image Transmission inEnglish Movie Translation英语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转换1. Introduction1.1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Film translation is an emerging translation domain. In our country, large-scale film translation has developed more than 50 brilliant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t the end of 1980s(Qian, 1). In this half-century, movie translators have offered many outstanding translated movies to the mass audience. The audience has not only appreciated the foreign landscape and social customs from these outstanding translated movies but also felt the charm of the language. Splendid dialogues in many outstanding translated movies have become popular with Chinese audience, such as “Bread will be ready, everything will be available”,(Former Soviet Union movie "Lenin in 1918")which had inspired Chinese audienc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As a social medium, the social effect of movies cannot be easily estimated. But in academic circles,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common prejudice, movie translation research has not got enough attention, and this domain is almost neglected completely by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for quite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 the renowned scholar on film translation Professor Qian Shao-chang (1) wrote an article to point out that: The emphasis on film translation is inferior to th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which is not symmetric with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film translation. This phenomenon should arouse people’s attentio n, especially thos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Movie is bound to be an important human culture carrier and a main cultural exchanging way from its birth. Opening China gains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domain. The import of various foreign films has enormously enriched people's spare time. Meanwhile, the film translation has become important gradually. But it is a pity that little research is made on film translation by domestic translators, and few discussions of film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me up from overall skelet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Hence the graduation thesis focus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reconstruction, mod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conveyed in film transla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1.2 Basic Concepts in the Thesis—Language, Culture and Cultural image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not only a tool which expresses and communicates the hum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but also a cultural constituent and carrier (Dai & He, 10). 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Ibid., 9).” Language can clearlyreflect a country, a nationality's ecological region, political economy, material culture, religious belief, manners and customs and so on. Different languages decid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behavioral ways and expressing methods. Languag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sound films, because the visual and auditory artistic methods of synchronization of sound and picture can simulate reality at most, and create an artistic space and time, which resemble the reality. Like those films which are extremely familiar to Chinese audience,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Waterloo Bridge,Jurassic Park, Bat Man , Gone with the Wind ,E.T. The Extra-Terrestrial,The Silence of the Lambs,Rebel Without a Cause, Forrest Gump, Jaws,The Graduate, Schindler's List, The Wizard of Oz, Bonne and Clyde, The Godfather I, The Godfather II, Fantasia,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The French Connection and so on, of which the language translated with alien customs is exquisite, unique, clear, bright, and vividly filling with the touch of life. Thus these splendid dialogues are worth hearing a hundre d times, and can’t be dismissed out of mind for a very long time. They leave audience endless enjoyment.What is culture? Culture consists of patterns, explicit and implicit behaviour acquired and transmitted 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 vement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 in artifac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i.e., historically derived and selected) ideas and especially their attached values. Cultural systems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conditioning elements of future action. We define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artistic and social pursuits, expressions and tastes valued by a society or class ”(David Katan, 16)What is culture like?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 It’s very beautiful but very dangerous. Only a small part of culture is visible. For instance, food, dress, painting, architecture, and dance, etc are apparent to the eyes. But a greater part of culture is hidden under the water, such as views, attitudes, preferences, love, customs and habits, and so on. They are out of our awareness. This makes the study of movie translation difficult (Dou, 91).It is generally hel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is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a culture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its language; and it is equally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a language outside of its cultural context, because language is not neutral codes and grammatical rules. Each time we select words, from sentences, and a message, either oral or written, we also make cultural choices. If we are 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across cultures, we must recognize the power of language. We all agree that language helps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owever, we may be less aware that cultural literacy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being used. If we select language without being aware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we may at best not communicate well and at worst send the wrong message (Ibid., 90)Cultural image means “a system of cultural marks, and it has a relatively fixed unique cultural meaning, some of which also has rich significance and profound association, and people will easily interchange their thoughts when mentio ned” (Mu, 46). Physical image and connotation are two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cultural image.The physical image is th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fact to form image. The connotation is the amplifying meaning of the physical image in a certain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function of image is that, in different linguistic environments, displaying the abstract by concrete, enlightening the unknown or the difficult knowledge by known or easier one. For example an English proverb goes like thi s: "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It means “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①. The image in this proverb “the last straw” means the very light extra weight, vividly expressing that people’s endurance has a critical point. This cultural image is familiar to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herefore it has no barrier for understanding. But some special cultural images have unique implied meanings that are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Movie translation will inevitably involve reconstruction, mod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according to specific situations. 2.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mageThe dubbed movie is also called the translated movie. Some overseas outstanding movies can only be accepted and appreciated by Chinese audience through translation. Movie translation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other literary translation works, namely expressing the excellent artistic ideal conditions in images with the visualized language. But the movie translation is also different from other translations, namely, its translation must be seen in the article, shaped in sound, understood by the audience.A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 Nida pointed out that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language receptor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 in terms of style(Nida & Taber, 12).Chinese and English belong to two big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It is not easy for the film translation workers to convert thes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The movie translator has to unify each kind of knowledge, mostly manifest the flavor of the prototype.For example, there is an American campus life film called Mr. Holland’s Opus, whose first translation was"《贺兰先生的作品》" (Zhang, 5).The movie narrates a story of an ordinary music teacher Holland who has conscientiously been working on the teaching post for 30 years. Though he "is not rich, and is not famous either, his achievement has surpassed both of them”. All students are under his influence in school.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symphony orchestra and everyo ne becomes his note and his opus. Although the translation unmistakably translates out the English original intention and threads up the plot, it has not a deeper implication. If the audience only looks at the film title, they will not be allured to come into the cinema. Now another version of translation "《春风化雨》", is of a deeper and mor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han the original, demonstrating an extraordinary story which seems ordinary, and making the audience realize the unnoticeable but strong influence o f education and personal charm of a teacher. The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translated name is that it has a①XiaoMa,英语口语8000句--(12)商谈, /3484732.html, 2005.11.10.profound massage with a special cultural image, giving the audience a happy association. "《春风化雨》" refers to the gentle wind and rain which are favourable to vegetation, commonly used in analogy to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Seeing that name, the Chinese audience could easily associate it with the classical famous poetry phrase "Run to be thin silently", and "the gardener", and thus has a serious respect for the teacher. At the same time, a wonderful translated name also looks like a piece of artistic goods with beauty to people, thus successfully reconstructs a new cultural image which is familiar, understandable and acceptable to the general Chinese audience.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 of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mage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ovie translation.Like the movie Erin the Brockvich with the leading role of Hollywood movie star Julia Roberts in 2000, it was translated into "《永不妥协》", which is a thought-provoking translation. The leading character Erin is rigid and never compromises, which has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audience. If the translator straightly translated it according to the wording of the film title " 《艾琳·布罗克维奇》" , that name was not suitable to our audience's appreciation custom, which is difficult to remember and lacks artistic power.Like movie They, for the Chinese audience the original film title is not attractive at all, and even is bewildering. And the translated name "《噩梦缠身》" is better than “They” in artistic and market responses.And the movie Bat Man is translated into “《蝙蝠侠》”, which makes perfect use of the narration in a matter-of-fact manner. The original title is not translated into “《蝙蝠人》”because it fails to ref lect the protagonist heroic spirit.“侠”, a Chinese cultural image , means a hero, brave, courageous and unconquerable and is ready to help those needed. Therefore, this cultural image mirrors the heroic behavior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vie on the one hand, and completely echoes the image in the heart of Chinese audience on the other.The movie Welcome to the Suck is translate into “《锅盖头》”with a good use of cultural image. The sardonic film depicts the Iraqi w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ldiers rather t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directly.If the translator straightly translated it according to the wording of the film title, it should be《欢迎卷入》, which makes no sense to the audience.“锅盖头”means the special hairstyle worn by the soldiers, embodying the war and catching the theme of the movie .Another example,the outline of the film Sister Act 2: Back in the Habit is that she brings the gift of laughter, that get everybody’s favorite fake nun back in the nun’s team. Sister Act 2: Back in the Habit is translated into《修女也疯狂2》instead of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title. The title“修女也疯狂” conveys that the nun also goes crazy, which i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seemingly crazy, but freedom-pursuing nuns’ actions. It transmits a strong visual impact before our eyes. The comic plots, together with the impressive title, will lock the movie in our mind.If the film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is translated into “王者归来” from its literal meaning, it cannot offer peopl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 “无敌”in Chinese culture means the most powerful, the mostunconquerable image which is a direct allusion to the climax of the film. Comparing with this, “王者无敌” should be more suitable.In brief,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must be elegant with nice image, deep implication, which can promptly and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effect that makes the translation understood by the audience, and then attracts the general movie fans, and creates a new record of translated movie gains. It makes one again and again strike the table to express admiration when carefully and earnestly study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mage in movie translation.3.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As Chinese and foreigners have lots of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and cultural context, movie translators, as the first audience and write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should help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as far as possible the nation’s history, regional culture, religious beliefs, customs and other features that have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language phenomenon (David, 45). In movie translation, if one translated through the literal meaning without making any 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 he could damage the originated cultural image, and tears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to pieces.As the famous English translator George Campbell said:The first thing …is to give a just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nse of theoriginal … the seco nd thing is, to convey into his version, as much aspossible, in a consistency with the genius of the language which he writes,the author’s spirit and manner … the third and last thing is, to take care, theversion has at least, the quality of an original performance, as to appearnatural and easy…(Sun, 7).George Campball has exactly told the translators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s, and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For example, in the movie of Monte Carlo, some important German figures gathered in the tourist city Monte Carlo in south France in World War II to hold a meeting, so the English military planned to bomb the city when they knew the news. But then the England's Air Force commander said that, "This matter I must ask for instructions of Downing Street". Most of Chinese know the White House is the workplace and living mansion of American presidents, but not necessarily know Downing Street is the workplace and living place of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Therefore it may be translated into "这事我得请示首相", so as to avoid audiences’ misunderstanding.The other day, I watched a popular TV series 24 Hours. As we all know, the word “Pentagon” stands for American Defen se Department. However, the translator translated it into “五角星” which was a great joke that make people laugh their heads off.Let’s read the following dialogue exerted from another English movie It Happened One Night: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that respect. Prying ey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maybe not as thick as the ones that Joshua..........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彼得:这个吗? 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
字幕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探讨字幕中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
2512020年50期总第542期ENGLISH ON CAMPUS字幕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探讨字幕中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文/陈乐凝heaven and earth gave birth to the Chaos Pearl.【分析】文化负载词是“混元珠”,属于民族意识化符号,译为“the Chaos Pearl”,采用的是直译法。
结合语境,能够理解这里的chaos是由于结合了“the spiritual energy of heavenand earth”,两种灵气混杂。
采用直译法既形象又简洁。
Eg2. 对,这就是我,万人敬仰的太乙真人。
虽有点婴儿肥,但也掩不住我逼人的帅气。
译:I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Who is that dashingrogue on the pig?” That would be me, Taiyi Zhenren. And if I were not so busy being a super impressive butt-kicking, day-saving monk, I've been told I could be a model.【分析】文化负载词“太乙真人”采用音译法,保留了原有的中华元素。
笔者认为可采用归化策略,“太乙”来源于东皇太一,东方之气为青为木为乙,意指东方的木之上帝,故译为“Wood God in the East”,更容易使外国观众理解其蕴含的意义。
此外,官方译文并非逐字翻译,但未改变感情色彩,值得学习,因为若完全按原句意翻译可能不符合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也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Eg3. 这混元珠被我炼化后分为灵珠和魔丸。
魔丸原神坚不可摧。
我施了天劫咒,三年后引天雷下凡摧毁魔丸,这期间需小心看管。
李靖乃天命之人,灵珠可投胎为他第三个儿子。
这任务便交给你吧。
我昆仑十二金仙已有十一,若能将灵珠培育成才,最后一个名位,就归于你了。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导论电影是一种当代流行文化形式,其具有极高的娱乐性和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电影的跨国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的翻译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用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局限,电影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在电影翻译中,如何重构、修润与转换中文化意象,以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与传播。
一、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挑战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往往会因为其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这就给电影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首先,电影翻译需要解决的是语言障碍。
母语之间的差异使得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所携带的意义可能不尽相同,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的选择和转换。
其次,电影翻译还需要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
尽管一些电影具有普遍的情感和主题,但其中融入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往往只有在电影所属的文化群体中才可能被真正理解和感受到。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这些文化意象转换为目标文化能接受的形式,以确保观众在跨文化的情境下能够理解并接受电影所传达的信息。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重构电影中的文化意象是表达作者对于文化特征、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具象化呈现。
在翻译过程中,要实现文化意象的重构,翻译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信息,并考虑如何让目标文化的观众在感受到原作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理解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具体来说,翻译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意象的重构:1. 语言转换语言转换是电影翻译中重构文化意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恰当的翻译词汇、短语和句式,翻译人员可以在保留原作文化意象的同时使其更容易被目标文化的观众理解和接受。
例如,“Gentleman”一词在英文中有供称赞有教养的绅士,但在中国文化中,这一词汇并没有对应的意象。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电影扮演了世界各地人们娱乐、学习英语以及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角色。
电影字幕翻译是将电影中的对话和文字转化为不同语言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一、文化因素对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1. 背景知识与文化难题:电影中的对话常常包含各种背景知识和文化细节,这使得电影字幕翻译面临着一些困难。
例如,英语电影经常涉及到特定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名人或文化象征等。
如果观众在字幕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背景信息,就可能无法理解电影场景的真正含义。
2. 文化差异与幽默翻译:不同的文化对幽默有不同的理解。
电影中的幽默经常依赖于语言的双关语或文化特点。
因此,翻译者需要考虑如何在字幕中传达电影中的幽默元素,同时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到电影的幽默。
3. 社会习俗与礼仪:电影中还包含各种社会习俗和礼仪,这也是字幕翻译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例如,不同国家的问候方式、礼节和社会规范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翻译者需要根据观众的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确保字幕在传达情节的同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1. 保留文化特色: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保留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者可以尽量保持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将其传达给观众。
例如,如果电影中出现了某种特定的习俗或文化象征,可以在字幕中添加一些适当的解释或说明,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2. 考虑观众的背景: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也是字幕翻译策略的一部分。
翻译者需要了解观众对于电影中的文化差异和细节的理解程度。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观众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理解,在字幕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背景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含义。
3. 简化和转换:有些文化细节在字幕中很难直接传达,这时翻译者可以使用简化或转换的策略。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笑话或幽默元素,可以尝试使用类似的幽默元素,而不是直接翻译,并在字幕中添加一些有关文化的背景信息,以便观众能够理解。
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珍珠港》为例
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都有着 自身不同的发展状
态和不同的历史背景, 语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不 断的变化和改进 , 使得语言有着各种各样 的种 类和 形式 , 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语言 , 语言也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 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
候就要 注重“ 意合” 只有用“ , 将它们一架一架的打
下来 !” 才能较 好 的表达 飞行 员 要将 1 3本敌 机 逐一 打下 来 了的意 思 。
二、 电影翻译 的标 准
语化的结果 , 又将剧中的儿童时代的雷夫羡慕他爸 爸的飞行技术的情感表露的非常到位 。
例 2 Pae mig :l sic n ! n no 敌 机来 袭 !
在电影翻译过程 中, 将长句翻译成容易让大家
接 受 的短句 子 ,既很 好 的表达 了原 剧情 的 意思 , 又
能使观众容易接受 ,这样就需要将英语进行 中化 , 用汉语的成语或者习惯用语来表达原句的意思。
例 : a n :lb l v h rnh e e ae a D n y ei e te Fe c vn h v e
等, 在翻译成为中文后 , 也必需要保持原剧的 口语 化, 不能照本宣科 , 搞得语言生硬或者变成了生涩 的书面语 言 , 使观看 电影的人觉得索然无味 , 丧失 原剧的观赏性。
例 l R f : ra f ig D d :a e G etl n , a . y
态后 叙述, 总结后事例 , 先 先总体后具体, 先结果后
我 国近代著名 的翻译 家 严复 提 出 了 “ ” 信 、 “ ” “ 的翻译标准 , 达 、雅” 这个 翻译标准对现在我国
交际翻译理论与汉语文化负载词——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交际翻译理论与汉语文化负载词——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交际翻译理论与汉语文化负载词——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其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一部代表作品,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需求相结合。
本文将以这部电影为例,探讨交际翻译理论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对翻译的影响。
交际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旨在传递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电影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将原作的文化特点准确地传递给观众,以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涉及到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这对翻译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电影中的人物和地名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哪吒的成长历程。
在电影中,许多人物和地名都有明显的汉语文化特色,如哪吒、太乙真人、龙王敖丙等。
这些名称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信仰,但对于国外观众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翻译中要注意保留原名的同时,通过注释或者对话中的解释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其次,电影中的谚语、典故和成语也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重要部分。
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对于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许多典故和谚语被用来描述人物的性格和世界观。
例如,片中的女娲娘娘善于抢夺运气,这是源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女娲补天》的典故,可以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观众的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解释,使观众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原作中的文化内涵。
此外,电影中的节日、风俗和仪式等元素也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许多场景和情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关,如春节、端午节、神龙见首不见尾等。
这些元素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翻译中,需要将这些元素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电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内涵及语言特征
电影文学的翻译 策略还应考虑 到一个最基本 的 问题 , 是一致性还是异化性。这个问题主要起源 于不
同历史造就的不 同文化 背景。 电影 文学翻译与文学 翻译 最大的不 同点就 在于 ,电影 文学的翻译除 了突
汉语 中显 然是风 马牛不相及 的两种事物 ,让观 众费 解的 同时,也 无法将影片真正 想要表达 的意 图传递
翻译 哲学等理论 的相继涌 现。但各 民族 根深 蒂固的 文化 差异 ,还是时刻阻碍 着各 国在 电影 文学翻译领 域 的沟通 。对此 , 我们 从不同的电影文学翻译 策略和 文化意 象在电影文学 中的翻译 手段等方 面来探讨 电
出着力还原影片所要 表达 的主 旨外 ,还 要最大限度 地 考虑到 当地观众 的语 言环境或是 该民族 的文化特 征 。因此 , 在1 9 9 5年 , 一位美 国人率先提 出了“ 异化 翻译 法” 和“ 归化翻译 法” 。所谓归化翻 译法即翻译者 在翻译 的同时 , 尽 量使用接近于观 众的语言 , 让观众
电影文学翻译 中的文化 内涵及语言特征
◎何 兵
( 广西梧 州学院, 广西 梧州 5 4 3 0 0 2 ) 随着越来越 多的外语 电影 的引进 ,也 出现 了众 多关于电影文学翻译 的理 论和学说 ,其 中不乏 文化
以改写 , 让观众便 于理 解 。例 如在 电影《 阿甘 正传 》 中。 有一段对于 “ 形影不离 ” 这个词 的翻译 , 电影原句 中写到“ p e a s a n d c a r r o t s ” , 如果我们 采用直接翻 译的 方式 , 就会很 自然地翻译成 “ 豌豆和胡萝 卜 ” , 但 这在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
何为语言 ?语 言是一种沟通 交流的工具 , 在现代社 会 , 语言 具有重 要作用 , 没有语言 人们将生存 困难 。语 言还是文化 的载 体, 起着传播 文化的桥梁作用 。通 过语 言 , 一方面可 以反映不同 国家的政治经济 、 物质文化 、 宗教信仰等 ,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 了解不同国家的状况 , 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吸收。不同的国家有不 同 的语言 , 各自 有 其特色 , 语言 的不同决定了不 同民族 的不同思
开始就有 的。电影刚开始 的时候有一段 时间是无声 电影 时期 , 也 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 的黑 白电影。电影里面有画 面, 但 没有声音 , 观众 主要是 通过演员 的动作 、 表情来理解影片 , 并 不是 那时候没 有语言 , 只是 当时是 电影 的起步阶段 , 电影还在摸索之 中, 技术也 不算发达 , 还没有掌握将语言翻译表现 出来 的技术 。不过在那时 已经算是 不错了 , 至少大家有 电影可看 。将 翻译 融人电影 , 从无 声 电影到有声 电影 的转变 , 是 电影业 的一次进步 。 在 翻译 的过 程中会存在 文化 意象问题 , 那 么何为 文化意象 呢?文化意象是指一种文化符号 , 它具有相对稳定 的独特 的文化
塑堕! N0. 2 T 衄 E D 1 J l C A T I O N F e b
电影 翻 译 中 文化 意 象异 化 原 则
宁 晓洁
摘要 :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 高, 电影逐渐成为 了大众 的主要娱 乐方式之一。人们不仅喜爱观看 国内电影 , 也逐渐将视野扩 展 到国外电影。国外电影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 国电影在我 国的市场和观众的反厘。 因而 电影翻译 问题也逐渐 引起 了人们的关注
《非诚勿扰2》的文化意象及翻译赏析
《非诚勿扰2》的文化意象及翻译赏析[摘要]在葛优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2》中,其幽默的语言风格令观众折服,影片中的一些人物对白如俚语俗语、宗教文化词语、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具有特色的字形结构等,都蕴含和折射了丰富的古老中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象。
在其字幕翻译中,译者适时地运用归化、异化、压缩释义、删减等多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处理好文化意象的传译,在不损害源语文化意象的前提下使中国的异质文化更好地被目的语观众理解,充分发挥电影的文化信息传播媒介作用。
[关键词]《非诚勿扰2》;文化意象;翻译赏析在当今时代,电影的涵盖面非常广泛,集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其特点为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电影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句,对于本族语观众来说理解起来并不难。
但是,如何才能让国外的观众理解并接受呢?本文拟结合由冯小刚导演、葛优主演的喜剧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典对白,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象,对其英译加以赏析,结合建构主义翻译观来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一般常识。
一、翻译学对文化意象的转换电影《非诚勿扰2》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创作背景,人物对白以北京方言为基础。
语言风趣、幽默,但诙谐幽默之中又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真知灼见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该片的字幕翻译完美再现了电影的剧情信息和人物形象,把中国现代人的生活画面展现在世界面前,为该部电影成功地开拓国外市场做好铺垫。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经常用来处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句,因为该方法突破了单纯的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比较重视翻译的交际功能,是归化翻译的倡导者。
“归化翻译指的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即采用目的语文化所认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使译文流畅、通顺,以更适合目的语读者。
”[1]而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专著《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异化翻译理论。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 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 - 湖北 宜 昌 4 30 ) 40 2
摘 要 : 文 结合钱 绍 昌教 授提 出的 电影语 言 的五 个 特 点 , 本 在考 虑 电影 翻 译 自身特 点 的基础
上, 提出译者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即电影翻译应试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和译者要考虑电影翻译的技
文化 的 载体 语 言 来 表 现 事 物 的本 质 特 征 和本 质 规 律 , 现特定文 化 的认 知 方式 和 思 维 方 式 。文 化 意 体 象 大多 凝聚着 各个 民族 的智慧 和 历史文 化 。不 同民 族 由于 生存环 境 、 化传 说 、 史 传 统 、 文 历 价值 取 向不 同, 文化 意象 也会 不 同。 关 于 文化 意 象 的处 理 方法 , 国内学 者 都发 表 了
术 因素制 约 。并在 此基 础上 , 出了从 共 时和 历 时两个 角度 来看待 电影 中文化 意 象 的处理 问题 。 提
关键 词 : 电影 翻译 } 文化 意 象; 文化 交流 ; 时 ; 时 共 历
中图分类 号 :H3 5 9 1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9 4 2 0 ) 2 0 1 0 1 0 —3 4 ( O 6 O —0 8 - 4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2 期
平
原 大 学 学
报
20 0 6年 4月
Apr 2 6 . 00
V0_ 3 No 2 I2 .
J) (URNAL OF PI NGYU AN UNI VERS TY I
电影 翻 译 中文化 意 象 的处 理
“ 活 得令人 困惑” 灵 的术 语 ,任何 由文 学语 言所 引起 “
进步也 促进 了 电影 的普 及 。现 在 , 电影 院 已经 不 再 是人们 欣赏 电影 的 唯 一 场所 , 电影 已经 从 电影 院走 进 了寻常百姓 家 。可 以说 电影译 制 事业 与社会 的方 方面 面紧密 相连 , 作用 和地 位 也 不 能低 估 。然 而 其 电影 翻译 , 为 电影译 制过 程 中的重要一 环 , 长期 作 却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处理的异化原则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处理的异化原则么孝颖(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摘要:电影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垮文化交际。
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合理运用异化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影片的文化意象、增补原影片的文化意象、完善原影片的文化意象,以更好地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关键词:文化意鍪;客现物象;文化内涵;异化原则1.引育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文化意象(C ul t ur e?i m 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约定俗成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该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只要一提到某个物象。
彼此间就会对其寓意立刻心领神会。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上自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相同的客观物象在不同的文化中会被寄托以不同的主观情思。
电影翻译是一种以传播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包容为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因此电影翻译过程中应该在异化原则的指导下最大化地保留原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以利于观众能够欣赏异域的文化韵味和独特的魅力。
提高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包容和尊重意识.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发展。
2.文化意象处理的异化原则2.1保留文化意象施莱尔马赫把“异化”解释为尽可能不去打扰原作,让读者向原作靠拢。
使原作中的“异质成分”得以保存。
实现文化传真的目的。
电影翻译过程中要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征对原语文化意象进行有选择的保留。
特别是忠实地保留原影片名中有关文化意象的物象和寓意,使目的语和原语不仅在文化意象上而且也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度重合。
以保障观众对异域文化最大化地欣赏和玩味。
这种翻译方法也是翻译界既简便易行又受欢迎的直译翻译方法。
请看下面这些例子:A m eri ca’s Sw eet hear t s(<美国甜心”,Si x D ays S e ve n N i ght s(<六天七夜>),Scent of W om en(<女人香>),W at er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电影字幕中文化词语的英译方法探究——以《花木兰》为例
电影字幕中文化词语的英译方法探究——以《花木兰》为例陈爱珍【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语言之根基,语言是文化之表达,不管何种形式的语言,均有鲜明的文化印记,在电影语言之中,也同样符合这一规律电影语言里面包括了大量富有特定文化气息的词语,电影字幕则是传递这些文化词语的一种重要方式现以《花木兰》为例,说明电影字幕中文化词语的英译需要照顾到的原则,以及归化异化相统一、留意源语言形式等方法.【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13)005【总页数】3页(P111-113)【关键词】电影字幕;文化词语;英译方法;花木兰【作者】陈爱珍【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乐府民歌《木兰辞》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千古流传。
自兹以后,花木兰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便被不断地改编创造,以各种形式搬上舞台,美国迪士尼公司所制作的动画版《花木兰》一上映便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其主题歌在美国歌坛飙红,接连几个星期高居各大音乐排行榜的榜首。
事实上,这版《花木兰》的影响力甚至超出制作方的想象。
一些父母为女孩起名叫木兰,以电影为原型改编的音乐剧不仅在美国场场爆满,而且在被引入到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后依然广受欢迎,到迪士尼和花木兰的形象合影成为热潮。
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笔者认为,作为电影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字幕,其功绩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一、对文化词语和电影字幕翻译的认知文化词语所指的是含有特殊社会与文化意味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文化信息方面独具优势,同源语言的民族心理及风俗习惯乃至社会变迁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谓所有源语言词汇中活跃度最高的一个组成部分。
[1]在对电影字幕进行翻译时,可以发现它的几个基本特征,其一是瞬间化,其二是通俗化,其三是综合化。
其中,瞬间化指的是电影字幕呈现的时间较短,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加注说明,必须尽可能简洁明了,以保证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并理解;通俗化指的是电影字幕在翻译时尽可能使用口语,避免过多、过难书面语言的呈现;综合化指的是电影字幕翻译时,应全面考虑到人物的表情、语言以及画面的客观情况等多项因素。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论 , 功能对 等 ” 即“ 。在这一 理论 中 , 他指 出“ 翻译是用 最恰 当、 自然 和对等 的语 言从语 义到 文体再 现源 语 的信 息 ” 建中 ,0 0 6 1 ( 郭 2 0 :5。奈 达有关 翻译 的定义 指 明翻译 不 仅是词 汇意 义上 的对 等 , 还包 括语 义 、 风格 和文体 的对等 。 在这 四个方 面 中, 他认 为意 义是最 重要 的 , 形式其 次 。 如果意 义和形 式不能 同时兼
众。 关键词 : 电影 翻译 ; 能对 等 ; 化 意 象 ; 功 文 重构 ; 润 修 中 图 分类 号 : 3 5 H 1.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2 6 (0 0 0— 0 2 0 10 — 5 0 2 1 ) 10 6 — 3
近几 年 , 随着科 技 的发展 和传 媒 的多元 化 , 电影 传播 的速 度越 来越 快 , 在我 国 出现 了大规模 的翻 译 活动 。 我国著名 翻译家 钱绍 昌教授在 《 中国翻译 > 0 0年第 1 > 0 2 期上 发表 的《 影视 翻译—— 翻译 园地 中
族 由于生存 环境 、 化传说 、 文 历史传 统 、 价值 取 向不 同, 化意象 也会 不 同。翻译 时对此 不加 以处理 很 文
容 易造成文 化意象 的失落或 歪 曲。 如在东 方“ ” 表皇帝 , 龙 代 是高 贵神圣 的象征 , 而在西方 “ rgn 则 是 dao ” 凶险魔鬼 的代 名词 ; 美名族 语 言里 说“h dcooi as ( 欧 se rcdl t r” 掉鳄 鱼 眼泪 ) 比喻坏 人 同情 被害 者 , ee , 而 在我 们 国家 , 们 常用 “ 人 猫哭 耗 子 ” 形容 “ 来 假慈 悲 ” 西 方人 用 S odo e ols 达摩 克利 斯之 剑 ) ; w r f m c ( D e , 比喻 临头的危 险或情况 的危 急 , 在汉语 中. 则称 之为 “ 千钧一 发” 。 文化 意象 的这 种不对 等性极 易 导致不 同文化 背景 的人在 理解 上 的困难 。为使 源语 和 目的语 之 间 的转换 有一 个标 准 , 减少差 异 , 金 ・ 奈 达从 语 言学 的角 度 出发 , 出 了著 名 的 2卷
外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问题研究_黄慧
2013年第28卷 第2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3-01-18作者简介:黄 慧(1975-),女,河南商丘人,讲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
一、简介语言和文化意象语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套生物同类之间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和处理规则,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会以视觉、声音或触觉的符号方式来传递;狭义的定义仅仅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自然语言。
语言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所以在有声电影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渲染电影氛围的重要部分。
文化意象则是在语言基础上发展升华,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丰富的意义,是凝聚着整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 。
所以不同的民族会产生不同的且独特的文化意象,因为他们所在的地域、生存环境以及文化传统不同。
同一个民族只要一提到就会彼此间心领神会,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文化意象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即物象和寓意,其中物象是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信息意义和意象形成的载体;而寓意则是物象在特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
二、外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构建外文电影翻译的字幕分为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两种,而一般的电影翻译都是采用的后一种,也就是在保留电影原声的前提下,把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并呈现在电影屏幕的下方 。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外文电影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却又具有与一般文学翻译独特的一面,具体表现在:1.外文电影翻译需要简单明了,因为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般的外文电影翻译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13个字,显示的实践也是有几秒钟,但是要达到为观众传递电影和画面相关的信息的目的,所以外文电影的翻译必须简明扼要。
2.外文电影翻译语言要注重通俗性,因为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接受者一般为普通人民,传播的范围越广越好,所以外文电影翻译需要兼顾观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做到通俗易懂,更好地传播国际文化。
3.外文电影翻译要与电影画面、声音形成互补性,因为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但有电影文字翻译,还有电影画面、声音、配乐等等元素,所以这些元素的配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外文影视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
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关键词:电影翻译;文化意象;寓意;重构;修润;转换中国的电影翻译事业已走过了五十多年辉煌的历程。
在这半个世纪中,电影翻译工作者给广大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观众从这些优秀的译制片中不仅领略、了解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
许多优秀译制片中的精彩对白已成为中国观众争相传诵的佳句。
如“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前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几代身处逆境中的中国观众。
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
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翻译研究人员似乎“完全把这一领域给忽略了。
”[1](P99)为此,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
”而这“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
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2](P61)鉴于此,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
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王子复仇记》、《叶塞尼亚》等优秀译制片中那玲珑别致、清晰明亮、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逼真、自然、随意,充满了生活气息。
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令人百听不厌,久久不能忘怀,它们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
”[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
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
”[4](P137)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赋”中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人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P509)英语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为“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
”谚语中意象词语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二、重构文化意象译制片又称翻译片,顾名思义,一些国外优秀的影片必须通过翻译方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
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
但电影翻译又有区别于其它翻译的特殊性,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
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
”“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
”[7](P28)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
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
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间进行成功切换,这对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说不是件易事。
但研究表明老一代电影翻译工作者不仅给观众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优秀译制片,同时也给电影翻译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英国电影Red 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觉得也无可厚非。
此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作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惋的故事。
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紧扣剧情,但直译的平铺直叙,没有更深的寓意。
观众如果光看片名,确实难以激起任何联想的波澜。
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国优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广告上Red Shoes这部英国影片片名被译成了“红菱艳”,细细品味“红菱艳”这一译文,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
它寓意红菱虽生长于浊水污泥,却娇艳迷人,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此“红菱艳”这一片名隐含穿着如红菱般舞鞋的舞女艳丽却薄命。
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能会意、肯接受的崭新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
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
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
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
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
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
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
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
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
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勾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
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润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
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处理,就事论事直译,会造成这一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支离破碎。
英国电影《魂断蓝桥》[8]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 Announceer’s Voice:At11:15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er,speaking to the nati 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 rmany.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
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
其一、观众不知道这个“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其二、他们更不知道广播员在这里特地提及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之于广大观众。
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补修润,如: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
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
又如:Peter:Oh,this?Well,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Yes,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 espect.Prying eyeeees annoy me.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Err,maybe not aaas t 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 elites?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
你看这耶利哥城墙,比不上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
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
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此例选自英国电影《一夜风流》[9]。
这段对白译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为在这段译文中出现了“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这三个与《圣经》历史故事有关的词语。
众所周知,东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国,中国观众对佛教还可略知一二,而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宗教历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
因而在影片切换的瞬间让中国观众把上述三者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件难事,他们会搞不懂这“耶利哥城墙”、“约书亚”、“以色列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直译用于上述译文中不仅令中国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也失去了电影翻译的真正意义。
为使中国观众明白这三个词语间的关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丰满起来,译者应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对这段文字作如下润色: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
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圣经》里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
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