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音乐赏析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063cec24028915f804dc25f.png)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湖北随县。
乐器,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声音的工具。
根据不同乐器的构造或发声原理,乐器可以细分作以下的分类按发声原理分类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体鸣乐器2 按乐器演奏方式分类 2.1 管乐器 2.2 弦乐器 2.3 打击乐器 2.4 键盘乐器 2.5 电子乐器乐器种类 1.1 吹奏类 1.2 弹奏类 1.3 拉奏类 1.4 打击类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乐曲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8、桡鸣远籁,9、欸乃归舟,10、尾声民歌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民的社会劳动中分为号子山歌小调戏曲音乐中国戏曲音乐通常以高调的唱腔为主,并以笛、皮鼓、梆子、锣和京胡等弦乐器伴奏。
其他的戏曲音乐代表有:河北梆子、豫剧、评剧、越剧、粤剧、昆曲、秦腔、黄梅戏、潮剧、高甲戏和傩戏等戏曲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汉代的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戏曲音乐的表现因素是由(声乐)演员及(器乐)乐师两大部分组成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声乐根据题材内容和音乐性质可分: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摇篮曲根据演唱方式:独唱合唱齐唱重唱;《游击队之歌》1937 年,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南京,武汉到达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
连队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贺绿汀的创作热情,经过长时间酝酿,《游击队之歌》的词曲终于在煤油灯下跃然纸上。
他将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的名义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1938 年初,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召开的一次高级将领会议的晚会上首演。
《游击队之歌》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aa09a8b6137ee06eff918f9.png)
最喜欢的中国音乐作品《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法曲以及大型歌舞曲,唐玄宗亲自创作。
李隆基洞晓音律,酷爱法曲。
乐曲描写了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时仙乐飘飘、舞姿婆娑的情景。
《霓裳羽衣曲》乐谱早在安史之乱后失传,个别片断保存在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里。
《霓裳曲》全曲共分三十六遍,由《散序》(六遍)、《中序》(十八遍)、《曲破》(十二遍)三部分构成,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
《散序》的六遍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箜篌等乐器轮奏,不进行歌舞。
《中序》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
有歌有舞,有器乐伴奏。
《曲破》,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只有乐器伴奏而没有歌唱,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
此曲结尾时节奏再次放慢,然后拖长一音作结。
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霓裳》的舞、乐和衣裳装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
(450)中国古代的礼乐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到了夏朝,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到了周代,礼制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
周代盛行“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
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礼仪制度即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①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②明确尊卑等级,建立良好的统治秩序。
礼乐制度的具体规定:①按等级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用乐规模:皇帝“宫悬”“八佾”(64人),诸侯“轩悬”“六佾”(36),卿、大夫“判悬”“四佾”(16),士“特悬”“二佾”(4)。
②按场所的不同③按身份不同④按活动步骤。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8ef983bceb19e8b8f6ba5b.png)
古 筝 、 笛 子 、 二 胡 、 琵 琶 、 大 鼓 等 民 族 乐 演 奏 的
漫 。
的 回 音 正 如 钻 石 一 样 依 然 典 , 永 恒 , 温 馨 , 浪 经
那 亘 古 不 变 的 太 阳 下 , 跨 越 间 、 空 间 , 其 悠 扬 时
沧 桑 , 依 然 在 不 知 不 觉 中 触 动 着 我 们 的 魂 , 在 灵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 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 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 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 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 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 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 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 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广陵散》的曲调优美,具有叙事性。低时区的打击乐器声衬 托着铿锵的节奏,暗示着故事的戏剧性。音乐与标题的内容大 致吻合。“正声”部分为全曲的精华。《广陵散》为“慢商 调”。慢商调是琴的一种调弦法,即降低第2弦商音与第1弦宫 音相同。此种调弦法有助于表现《广陵散》的激昂慷慨情绪, 双弦弹奏代音,浑厚坚实,有气势磅礴之感。
关于二泉映月 乐曲共分六段。 乐曲共分六段。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弃和减 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域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渐层发 展和迂回前进。 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 而是为了深主题, 绪,而是为了深主题,所以乐曲所塑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 中的。从段式结构的扩充、缩减、再扩充、 中的。从段式结构的扩充、缩减、再扩充、再缩减来看乐曲 的艺术构思,它是:陈述——开展 开展——下伏 下伏——亢进 亢进——收 的艺术构思,它是:陈述 开展 下伏 亢进 收 束。
种 乐 器 , 他 是 天 才 的 音 乐 家 。 可 他 却 只 因 为 二 胡
略谈中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略谈中西方古典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7204ea6bb4cf7ec4afed073.png)
略谈中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五千年之久,中国的古典音乐更是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
在学习的历程中,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古琴的优雅,笛声的响亮,箫声的深沉,弦乐器的铮铮之音,都让笔者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
在此笔者想说的是神州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神州独特的音乐情势堪称经典。
比如《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又如《流水》全曲,音乐的旋律由静到动,由缓到疾,南婉转到跌宕,由点滴到浩荡,无不达到一种和潴的完美境界。
音乐的力度和节奏,与所表达的流水的徐疾,大小非常协调,其音乐的曲调与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度的和凿。
在音乐的力度和节奏中作者尽情地描绘着大自然的美景,尽情地抒发着享受流水的情怀,大自然的美景与真情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你不但可以感受到演奏者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把自然界的流水塑造成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而且可以在感受流水形象的曲调中进入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更可以感受到人的意识与宇宙的意识和谐交融。
另外,“满江红”“春江花月夜”“十面匿伏”等,都是中国的古典名曲,单单听了这些名儿就已经神为之夺,可见神州韵味之美,因而可知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邃;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儿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身陷十面匿伏,耳听八方受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二、西方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喧嚣中的宁静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喧嚣中的宁静](https://img.taocdn.com/s3/m/d207ef7c011ca300a6c3904f.png)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喧嚣中的宁静说来惭愧,以前很少真真正正的听过一次中国古典音乐,可近两天却不得不为结课的论文下些功夫,向音乐学院的同学打听了些曲目,安静清心的听了几天,很多还是听不下去,但有一些却也是真真的爱上了。
像是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临安遗恨,其中一段情绪高涨,先是钢琴奏出一段低沉有力的节奏模仿马蹄声,好似奔腾的战马把人带到疆场,然后出现古筝的声音由弱到强直至越来越高亢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烈,仿佛看见岳飞率领他的将士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危浴血沙场奋勇抗敌的场景,那一刻我的情绪也随音乐爆发到达了极点;可是这时情绪到达顶点时的音乐戛然而止,钢琴声弱进,奏出类似远处钟声的声响,古筝以再现主题的方式进入,这是一没有了之前的高亢取而代之的是柔和,表现出了岳飞在临安狱中的夜晚,一人仰望天空,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和回忆,听到我就要掉下眼泪。
这只是这首曲子中的其中一部分也是最感染我的,那种柔和宁静和悲凉总能给我以最深的感触。
初闻《琵琶语》是在一个偶尔经过的网页里,从听到的那一刻起,该曲就把我带入到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里,留恋忘返,乐不思蜀,所以干脆把它搬到自己的空间里做了背景音乐。
说来惭愧,那个网页只提供了一个网址,没有任何其他的介绍,连曲名都无法获悉,我一直遗憾,问了几个朋友都说好听但也不知道曲名。
后来有天上网来,看到了一朋友的留言,才知道这首曲子是林海创作的《琵琶语》。
静听《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 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
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
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中国经典音乐赏析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中国经典音乐赏析 Chinese Classical Music](https://img.taocdn.com/s3/m/9c239729f78a6529647d53fe.png)
中国经典音乐赏析Chinese Classical MusicIntroductionAs it is known to us all, music is a kind of universal language which can be used to communicate throughout the world,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from in the world, and regardless of which language you speak, we can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music borderlessly.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ci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a has its own significant, fruitful musical culture. Classic music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music in that ancient musicians used special antique instruments, with their fantastic composition skill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world.BodyMan cannot live without music, because as long as you are alive, you are accompanied with music. The steps of walking and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are the simplest kind of rhythm. That’s why the origin of music dates back to human genesis and comes out of labor.Chinese music culture has a time-honored history; classical music was proved to be splendi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ile Western music wasjust at an infant stag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ad collided sparks of music;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musical institution which was in charge of ‘Dasile’. The instit ution taught three music courses that are the virtue of music, the language of music and the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Musical culture was highly advanced in the time of Zhou and Qin dynasties and thus 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ancient temperament’s development.Music development reached its height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ecause the rulers of that time were very open-minded, and they appreciated and encouraged extensive kinds of music culture.There are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in Chinese classic music culture, which are all unique in the world, such as Guzheng, Erhu, Pipa, Bamboo Flute, Guqin and Xiao. The ten most famous classical songs in China are all performed with these instruments.CommentsChinese classic music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completing its diversification. Chinese classic music is considered as the feast of sound, and as for me, I can’t help losing myself in it and enjoy the utmost relaxation. I believethat it has the magic power to protect my inner peace from the complicated outer world. Some scientists have also proved that Chinese classic music can be used to tranquilize one’s mood.Nowadays, most of us, especially young adults are chasing after the pop music bu t ignoring the classical music, which I think it’s kind of blindly following. Therefore, we have to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 of rejuvenating the classical music, or we will be someday regretful for the cultural loss.ReferenceWebsites and books[1] 辛丰年. 中乐寻踪[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2](1996,2010)[Online]Available:/wiki/%E4%B8%AD%E5 %9B%BD%E5%8F%A4%E5%85%B8%E9%9F%B3%E4%B9%90 (August 7,2010)[3] (1996,2013)[Online]Available: /view/21637.htm?fr=aladdin (May 23,2013)。
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235a27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6.png)
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
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那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呢?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望有所裨益;并期待能抛砖引玉,以解广大中国古典音乐爱好者之饥渴!一.清楚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
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 “黄帝令伶伦作音律。
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
”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
1986 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
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
至于在这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
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典雅优美的旋律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乐律方面,相传黄帝命伶伦律吕,同时按音律,铸钟十二件,以和五音,古代史书上称之为“五音十二律”。
由此可见,在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就已经是五声音阶。
五音的文字谱记作: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4)和“变宫”(7),形成了七声音阶。
但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则使用五音十二律。
周代的“礼记”中的“礼运篇”中说:“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也。
”周代的音乐家,推算出的五音音阶序列、七音音阶序列,都很准确。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9d43aaa960590c69fc37614.png)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摘要: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但是古典音乐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中国古典音乐,她的灿烂辉煌吸引着我们去了解,去欣赏,去沉醉。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乐之邦”。
在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从春秋时期形成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战国时期的楚辞--《离骚》;从秦汉时期的乐府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从伯牙子期到竹林七贤……这些都是先哲们为我们留下的丰富音乐文化宝藏,我们可以在欣赏这些音乐的过程中回味那些辉煌灿烂的年代与文化。
关键词:古典音乐、历史、鉴赏一:古典音乐发展历程音乐是人类不能缺少的语言,也是人类灵魂的升华。
从原始人不断抗拒自然界的威胁以及漫长的艰苦劳动中提炼出最早的音乐,到现今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不能不说是一个文明的奇迹。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
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当祖先由类人猿进化为人,为了使生命个体能够存在和种族能够延续,在人类必须从事的两项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劳动和生殖中,随同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就孕育了音乐。
事实上,人的左、右脚行走,心脏和脉搏的跳动,就是最简单的节奏;而原始人单调的语言只要有高低的语调变化,也就蕴含了旋律的因素。
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而同时代欧洲音乐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
周代宫廷除乐舞之外,宫廷中另有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的大典乐歌,如颂、雅;以及后妃们在内宫侍宴时唱的房中乐,不用钟、磬,只用琴、瑟伴奏。
这都体现了音乐已从原始的乐舞中分化了出来,周秦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高度发展的重要坐标。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赏析系列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赏析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75a1b1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b.png)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赏析系列中国古典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凝结了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表达。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首经典的中国古典乐曲,以供欣赏和赏析。
一、《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是中国古典音乐中脍炙人口的一支曲子。
这首曲子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秋夜湖畔的月色图景。
它以温婉悠扬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为特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聆听到悠扬的琴声在夜色中荡漾。
二、《广陵散》《广陵散》又称《广陵止息》,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传世名曲。
它是由古代琴师曲世砆创作的,被誉为“古琴之祖”。
这首曲子以琴声抒发内心情感,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理想。
它的曲调简洁而哀婉,能够引发人们心中的共鸣。
三、《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中国古典音乐中流传较广的一首吟诗曲。
它描绘了渔舟归来的场景,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家园的眷恋融于音乐之中。
这首曲子以婉转悠扬的旋律和朦胧的音色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温情与安逸。
四、《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一首以古筝为演奏乐器的古琴曲。
它具有悠远的音乐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以音乐传递出对梅花的赞美和爱慕之情。
这首曲子表现了中国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致与深邃。
五、《山水幽情》《山水幽情》是一首色彩斑斓的古筝曲。
它通过古筝的独特音色和技巧,描绘了中国山水画的壮美和灵动。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多变的音调展示了中国山水之美的特点,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六、《赛马》《赛马》是中国古典音乐中一首富有活力和奔放的曲目。
它以琵琶的独特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展现了中国传统赛马活动的热闹场景。
这首曲子色彩斑斓、充满激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以上几首中国古典乐曲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这些曲目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在享受这些古典乐曲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中西古典音乐鉴赏
![中西古典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3fa3dfba1c7aa00b52acbbf.png)
古典音乐鉴赏我们当代的大多数人对于古典音乐或许不是很了解,但每个人肯定都会有自己所喜欢的古典音乐,不论它是东方古典音乐还是西方古典音乐。
当然我也是这些不大了解的人之一,可我也有我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
其中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和西方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曲》我尤为喜爱。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是中国传统器乐曲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提起中国古典音乐,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起它。
古典传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而创作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是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巍巍乎志在高山,潺潺乎志在流水”的高雅情操的经典之作,历来是人们效仿的楷模,而它的曲名《高山流水》也成为各种器乐曲命名的典范。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技法,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
“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有机地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绘了丁咚作响的山麓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d5a4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0.png)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
《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1.典故《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
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
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
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
中国古典音乐ppt分析
![中国古典音乐pp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52a8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8.png)
葫芦丝
•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 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 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 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 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 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 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 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 浓郁的地方颜色。
•
扬琴 • 编钟
•
箫
•
埙
古筝
•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构造由面板、雁柱、琴 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 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 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 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 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 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 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 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 同制造,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 表古筝弦数21根。
古乐形式
• 原始时代的古乐常常是诗歌、 音乐、 舞蹈的不同 程度的结合体,且都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他们与 自然灾难的斗争有较直接的联系。相传为尧、舜 时代的“以麋置(冒)缶而鼓之……以致舞百 兽”(《吕氏春秋》)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益稷》〕,实际就是人们在土鼓、石磬 之类原始乐器的伴奏下仿照兽类形态的舞蹈,它 是原始人类狩猎生活的反映,人们也从它得到鼓 舞的力气。葛天氏之乐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 歌八阕”〔《吕氏春秋》〕,即舞者拿着牛尾巴, 边舞边唱。
琴音“九德”:奇、古、 透、静、润、圆、清、 匀、芳。
(完整版)中国古典音乐欣赏.ppt
![(完整版)中国古典音乐欣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5397fe168884868762d6d7.png)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 温馨、浪漫
最新课件
1
汪丽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古琴) 6、胡笳十八拍(古琴) 2、阳春白雪(古琴) 7、汉宫秋月(琵琶、筝) 3、广 陵 散 (古琴) 8、平沙落雁: (古琴) 4、十面埋伏(琵琶) 9、渔樵问答: (古琴) 5、梅花三弄(古琴) 10、夕阳萧鼓:(琵琶)
➢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 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 器。
➢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 器。
最新课件
12
最新课件
13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是传 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集琵琶曲的各种 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代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 一个独奏乐器,演奏出一首形象生动、气氛强烈、 富有交响性的音乐,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的雄 伟奇特,在古乐中是罕见的。
➢ 刘邦以六十万兵力的绝对优势包围了项羽 的十万之众,最终迫使项羽因寡不敌众、走投 无路而于乌江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 《十面埋伏》出色的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 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 战场音画。
最新课件
15
最新课件
16
琵琶的音色特点
➢ 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 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
➢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 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 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 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 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 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 态。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cd8684d0d233d4b14e6960.png)
关于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反映楚汉相争的同一历史题材,乐曲的构 思也相同,分作战前的准备阶段、作战情景、战争的结局三大部分。但这 两首乐曲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各有自己的侧重面。按《养正轩谱· 顾曲须知》 说:“惟十面为得胜之师,卸甲为败军之众。”《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 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 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霸王卸甲》的重点段落 是:“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避项羽失败的史实,但怀着崇敬的 心情去描绘项王悲歌壮别的场面,音乐格调悲壮。
—
及筝 的 创 由 善过 而 《 一曲 情 造 一 〄程 成 种、 况 〄 种 《 成中 〄 汉 无江 。 以 乐 汉 为〄 后 宫 可南 《 塑 器 宫 二不 经 奈丝 汉 造 曲 秋 胡断 过 秋 何竹 宫 不 谱 月 传丰 一 月 、等 秋 同 演 》 统富 些 》 寂。 月 的 变 原 乐和 二 是 寥 主 》 音 成 为 曲 再 胡 19 清 要 现 乐 不 崇 中 创 演 29 冷表 流 形 同 明 的造 奏 的达 传 象 谱 派 一〄 家 年 生的 的 〄 本 琵 首使 ( 刘 命是 演 这 〄 琶 经之 尤 天 意古 奏 是 且 曲 典在 其 华 境代 形 民 运 〄 作技 是 先 。宫 式 间 用 现 品法 蒋 生 女有器各流 上风 根 哀二乐自传 、之 据 怨胡在的有 艺先 同 悲曲流艺多 术生 名 愁、传术种 上) 粤 的琵中手谱 趋在 胡 情琶常段本 于演 曲 绪曲见再〄 完奏 记 谱 、
如果说古琴是高人名士,那么箜篌便是袅袅婷婷、飘逸优雅 的上古佳人。在所有乐器中,箜篌外型是最特别最漂亮的, 有着古琴同样悠久的历史。其音色更偏向清亮圆润又内含悠 扬之韵,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的乐器。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它本来自西域,于是更蒙上一层神秘 的色彩。白乐天形容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却觉得此 句用来形容箜篌之音韵更贴切。它比琵琶轻柔雅致,有如纤 纤佳人长袖起舞。一曲空灵又写意的《湘妃竹》传来,旷野 上的行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使人远离喧嚣远离烟尘。
高三音乐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高三音乐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34db5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1.png)
高三音乐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中国古典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学习欣赏中国古典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够提升审美修养。
本文将介绍几首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音乐。
一、《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古琴曲,被称为古琴乐曲之祖。
它是由东晋时期的琴师嵇康创作的,曲调悠扬、优美动人。
通过欣赏《广陵散》,我们可以感受到古琴独特的音色和深远的艺术内涵。
琴音中的音节变化和音符的拨弦方式都是需要仔细体会和品味的。
二、《赛马》《赛马》是中国古代音乐器乐曲目之一,源于唐代,由丝竹乐器演奏。
这首音乐以模拟赛马的情景为主题,通过乐器的运用表现出了马匹奔驰的场景和速度感。
这首乐曲充满活力,气势磅礴,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强烈节奏感和独特的表现力。
三、《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一首笛曲,以描绘梅花的美丽形态和深情意境为主题。
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曲中的音乐元素多样,含蓄而又深入人心,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四、《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丝竹乐曲,描绘了渔民在湖上漂泊的情景。
这首音乐通过乐器的运用和旋律的起伏变化,展现了中国古代渔民的劳作和浪漫的意境。
曲调轻快欢快,给人带来愉悦和轻松的感受。
五、《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乐舞曲中的一种曲式,源自西域,《阳关三叠》描绘了边关士兵守望边疆的景象。
这首曲子热情奔放,气势磅礴,通过逐渐升高的音调和激昂的旋律,展现出中国古代军人的坚韧和英勇无畏。
以上介绍了几首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和情感表达方式。
在高三阶段,我们可能会面临着很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然而,通过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我们可以暂时摆脱这些压力,放松心情,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解析系列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解析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cb2666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png)
中国古典乐曲艺术解析系列古典乐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典型的中国古典乐曲进行解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
一、《清平乐》《清平乐》是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名篇,曲调庄严悠扬,以曲调发挥对辛弃疾的诗歌情感进行表达,形成了旋律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该曲由弦乐、管乐和打击乐器组成,音乐旋律优美而抑扬顿挫有力,为观众带来内心深处的感动。
该曲表达了对家国沉沦、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理念。
二、《凤求凰》《凤求凰》是京剧中的一段经典唱段,也是传统宫廷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凤凰为象征,讲述了女子为报答夫婿的深情和忠诚。
该曲采用了华彩的唱腔和独特的音乐构思,随着剧情的展开,音乐逐渐变化,表达了主角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复杂。
此外,这部作品还展示了中国古典音乐在舞台表演中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审美。
三、《广陵散》《广陵散》是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由乐府古琴曲流派的创始人伯牙所创作。
这首曲子以琴音婉转清幽、意境独特著称,曲调流畅、旋律高亢,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广陵散》通过琴音传递出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友情和对感悟人生的思考。
四、《夜深沉》《夜深沉》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独奏曲,由古筝演奏家陆绎所创作。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音韵和音色展现了古筝的艺术魅力。
《夜深沉》的曲调沉郁而深情,音乐逐渐推进,产生出层次丰富的效果。
作曲家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渲染,揭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情感内涵。
五、《白鸽》《白鸽》是一首流行经典民谣歌曲,由台湾音乐人刘家昌创作。
该曲以多姿多彩的音乐元素和抒情的歌词,讲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园的思念。
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中华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合,更体现了中国音乐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乐曲作为中华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几首典型的古典乐曲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深刻领略到这些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与底蕴。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42b836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c.png)
中国古典音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曲目⏹高山流水(古筝曲)⏹广陵散(古琴曲)⏹梅花三弄(笛子曲)⏹汉宫秋月汉宫秋月((二胡二胡曲)曲)⏹阳春白雪(琵琶曲)十面埋伏(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合奏曲)(合奏曲)高山流水(古筝)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
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音乐浑厚深沈,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
曲义为展示古筝的特长,提供了充分的天地。
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古筝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
目前常用规格为二十一弦,1.63米演奏手法: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古筝《广陵散广陵散》》(古琴)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又名《《广陵止息广陵止息》》是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广陵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
⏹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到魏、晋时期逐渐成形定稿。
⏹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
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七根弦。
古琴阳春白雪(琵琶曲)⏹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
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十面埋伏(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乐曲描写公元前⏹《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
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琵琶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
琵琶梅花三弄(笛子曲)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fafc261349649b6649d74739.png)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灵石第一职业高中刘建一、教材分析1、《春江花月夜》是人音版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古典音乐”部分的必听曲目。
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经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景。
二、教学对象分析:1、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
2、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促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结合教学法:根据音乐,用几幅画面,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体的画面,把音乐和画面结合去理解。
(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很丰富的表现力。
)4、激励创新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将音乐、美术等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尝试将欣赏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音乐赏析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Introduction
As it is known to us all, music is a kind of universal language which can be used to communicate throughout the world,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from in the world, and regardless of which language you speak, we can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music borderlessly.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ci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a has its own significant, fruitful musical culture. Classic music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music in that ancient musicians used special antique instruments, with their fantastic composition skill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world.
Body
Man cannot live without music, because as long as you are alive, you are accompanied with music. The steps of walking and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are the simplest kind of rhythm. That’s why the origin of music dates back to human genesis and comes out of labor.
Chinese music culture has a time-honored history; classical music was proved to be splendi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ile Western music was
just at an infant stag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ad collided sparks of music;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musical institution which was in charge of ‘Dasile’. The instit ution taught three music courses that are the virtue of music, the language of music and the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Musical culture was highly advanced in the time of Zhou and Qin dynasties and thus 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ancient temperament’s development.
Music development reached its height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ecause the rulers of that time were very open-minded, and they appreciated and encouraged extensive kinds of music cultur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in Chinese classic music culture, which are all unique in the world, such as Guzheng, Erhu, Pipa, Bamboo Flute, Guqin and Xiao. The ten most famous classical songs in China are all performed with these instruments.
Comments
Chinese classic music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completing its diversification. Chinese classic music is considered as the feast of sound, and as for me, I can’t help losing myself in it and enjoy the utmost relaxation. I believe
that it has the magic power to protect my inner peace from the complicated outer world. Some scientists have also proved that Chinese classic music can be used to tranquilize one’s mood.
Nowadays, most of us, especially young adults are chasing after the pop music bu t ignoring the classical music, which I think it’s kind of blindly following. Therefore, we have to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 of rejuvenating the classical music, or we will be someday regretful for the cultural loss.
Reference
Websites and books
[1] 辛丰年. 中乐寻踪[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2](1996,2010)[Online]Available:/wiki/%E4%B8%AD%E5 %9B%BD%E5%8F%A4%E5%85%B8%E9%9F%B3%E4%B9%90 (August 7,2010)
[3] (1996,2013)[Online]Available: /view/21637.htm?fr=aladdin (May 2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