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合集下载

2020年主管药师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9)

2020年主管药师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9)

2020年主管药师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9)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一、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萘普生能溶于水,不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B、萘普生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C、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R-(-)-异构体D、布洛芬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副作用较大E、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布洛芬异构体有活性,S-(+)-布洛芬异构体无活性B、R-(-)-萘普生异构体活性强于S-(+)-萘普生异构体C、吲哚美辛结构中含有酯键,易被酸水解D、布洛芬属于1,2-苯并噻嗪类E、美洛昔康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抗感染镇痛效果与吡罗昔康相同3、第一个在临床上使用的1,2-苯并噻嗪类药物是A、吲哚美辛B、双氯芬酸钠C、吡罗昔康D、阿司匹林E、对乙酰氨基酚4、下列描述与吲哚美辛结构不符的是A、结构中含有羧基B、结构中含有对氯苯甲酰基C、结构中含有甲氧基D、结构中含有咪唑杂环E、遇强酸和强碱时易水解,水解产物可氧化生成有色物质5、萘普生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A、吡唑酮类B、芬那酸类C、芳基乙酸类D、芳基丙酸类E、1,2-苯并噻嗪类6、下面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A、安乃近B、吡罗昔康C、萘普生D、羟布宗E、双氯芬酸钠7、布洛芬为A、镇静催眠药B、抗癫痫药C、中枢兴奋药D、非甾体抗炎药E、麻醉药8、属于非甾体类的药物是A、雌二醇C、氢化可的松D、米非司酮E、泼尼松龙9、在消化道经过酶代谢使无效构型转化成有效构型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布洛芬C、贝诺酯D、普鲁卡因胺E、诺氟沙星10、不属于吡罗昔康作用特点的是A、起效迅速B、作用持久C、副作用较小D、容易产生耐受性E、半衰期较长11、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紫色B、主要在肾脏代谢,在尿中排泄C、只生成葡萄糖醛酸代谢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及抗感染抗风湿12、阿司匹林在制剂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基础是存放过程产生了A、乙酰水杨酸C、醋酸D、苯环E、苯甲酸13、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不具有旋光性A、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B、葡萄糖C、盐酸麻黄碱D、青霉素E、四环素14、既可以解热、镇痛、抗炎,又有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的药物是A、布洛芬B、阿司匹林C、双氯芬酸D、对乙酰氨基酚E、酮洛芬15、下面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A、芬布芬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萘普生E、吡罗昔康16、阿司匹林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脱羧C、消旋化D、异构化E、聚合17、应用过量时可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解毒剂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玫瑰红色B、对乙酰氨基酚加三氯化铁产生红色C、双氯芬酸钠可通过重氮化耦合反应进行鉴别D、阿司匹林加酸煮沸放冷,再加三氯化铁显红色E、吲哚美辛与新鲜的香草醛盐酸液共热,显紫堇色18、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中含有游离的羧基B、又名扑热息痛C、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过量时,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作为解毒剂19、阿司匹林因易水解失效,应采取的贮存方法是A、阴凉处贮存B、密封,干燥处贮存C、密闭贮存D、冷冻贮存E、遮光贮存20、对乙酰氨基酚又名A、扑热息痛B、乙酰水杨酸C、消炎痛D、萘普生E、芬布芬21、对乙酰氨基酚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因其结构中含有A、酰胺键B、芳伯氨基C、酚羟基D、羧基E、哌嗪基22、具有酰胺类结构的药物A、普鲁卡因B、扑热息痛C、阿司匹林D、布洛芬E、双氯芬酸钠23、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湿能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B、易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C、其游离酸成盐用于医疗D、有解热和抗风湿作用E、碱性条件下不稳定24、关于丙磺舒说法正确的是A、抗痛风药物B、本品能促进尿酸在肾小管的再吸收C、适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D、本品可与阿司匹林合用产生协同作用E、能促进青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的排泄25、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对细菌有双重阻断作用C、延缓耐药性产生D、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E、以上都不对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相同,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五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教学重点:1. 解热(镇痛)药。

2. 非甾体抗炎药物。

3. 抗痛风药。

教学难点:1. 手性中心在药物结构中的作用。

2. 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和思路。

3. 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方式对药效的影响。

教学设计:1.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修饰介绍如何消除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芳基乙酸和芳基丙酸类药物的区别。

3. 通过Darzens反应介绍芳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4. 手性中心在芳基丙酸类药物中的作用。

5. 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例,介绍药物作用靶点对药效和副作用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抗炎药物包括甾体抗炎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甾体抗炎药除了具有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

本章主要讨论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类型较多,就作用机制而言,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机制而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和抑制尿酸沉淀而起作用的药物,前者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而后者则又称为痛风治疗药物。

这三类药物的治疗用途各异,但在药物品种及其作用机制上密切相关。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解热镇痛药是指能降低超过正常体温温度的药物。

该类药物在治疗剂量内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并且能够升高痛觉的阈值,使痛觉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迟钝,所以该类药物在降温的同时,通常也有止痛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位点为下丘脑的热量控制中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花生四烯酸的转化,对牙痛、头痛、神经肌肉痛等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

由于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与吗啡类镇痛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该类药物不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一、水杨酸类1860年化学合成了水杨酸,1875年发现水杨酸钠具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而应用于临床,但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大。

1898年,德国Bayer药厂的Hoffmann 从一系列水杨酸衍生物中找到了阿司匹林(aspirin),其解热镇痛效果优于水杨酸钠,且副作用较低,临床应用至今100余年仍不失为有效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及急性和慢性风湿痛等。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不良反应
COX-2 诱导型 诱导产生,存在 于受损伤的组织中
具有强的致炎、 致痛作用
治疗作用
一、解热作用 Antipyretics :
降低发热病人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的生物合成而发 挥解热作用
外源性致热原 (如细菌内毒素)
解热机制
中性粒细胞
内源性致热原(e.g. IL-1,IL-6, TNF)
机制:
大剂量( 3-5g/day )
(-) 小剂量(30-50 mg/d) (-)
(-)
血管内皮COX-1
血小板COX-1
PGI2 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TXA2 血小板聚集
促血栓形成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
心脏病和脑缺血患者。大剂量可能促血栓形成
3. 其他:
老年性痴呆 Alzmer’s disease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
rheumatics
迅速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对症非对因治疗,不能阻止病程的发展
抗炎机制
NSAIDs (—)
PG
促炎因子
(+) 缓激肽、组胺、 5-HT
血管扩张, 通透性 , 痛觉敏感 炎症 (红、肿、热、痛)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及抗风湿作用的 药物
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 合成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

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抗痛风药

非甾体抗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药临床作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一类药物,它可以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仅对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等慢性钝痛有较好作用,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无效。

一般也不易出现吗啡类药物所引起的耐受性和成瘾性。

其中大多数药物还兼有抗炎作用。

按化学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赖氨匹林);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3.吡唑酮类(安乃近)。

一、水杨酸类1.结构及性质:1)由于分子中含有羧基而呈弱酸性,在氢氧化钠NaOH 或碳酸钠Na2CO3溶液中溶解。

2)分子中具有酯键可水解,遇湿气即缓慢水解产生水杨酸,水杨酸由于含有酚羟基,在空气中久置,易被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使阿司匹林变色。

2.机制:环氧化酶(COX)的不可逆抑制剂,可以使COX 发生乙酰化反应而失去活性,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等内源性致热、致炎物质的生物合成,可解热、镇痛、抗炎。

3.其它用途:可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近来发现,还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4.毒性及副作用:(水杨酸类共性)长期大量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可逆性耳聋、过敏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等。

1.结构是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产物,是前药,体内水解生成两者起作用。

2.作用机制:同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

3.代谢:生成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主要以水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自尿排出。

1.结构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形成的复盐。

2.性质:遇湿、热及光不稳定。

易溶于水。

3.机制及用途: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1.水杨酸中的羧酸是产生抗炎活性的必要结构。

如酸性降低,保留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基本消失。

2.若改变苯环上的羧基和羟基的邻位关系,可使活性消失。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N
S
O
O O
CH3
发现-保泰松
1946年合成具有3,5-吡唑烷二酮结 构的保泰松 作用类似Aminophenazone 解热镇痛作用较弱,而抗炎作用较强 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痛风

毒副作用较大
–胃肠道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对肝脏及血象有不良的影响
O O N N
发现—羟布宗
1961年发现Phenylbutazone体

H 3C
N N
CH3
N O HC 3
CH3
曾广泛用于临床–镇痛、解热和抗风 湿效果与安替比林和水杨酸钠相似, Antipyrine和Aminophenazone都可引起白 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等–各国相继淘 汰。 在Aminophenazone的分子中引入水溶 性基团亚甲基磺酸钠,得到安乃近 –主要 用于解热毒性较低,但仍 H 3C CH3 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水溶 N _ + 性大,可以制成注射剂。 N O Na

(三)、 安乃近(Metamizole sodium)
H 3C CH3
N N O
N
CH3
S
+ Na O
_
O O
.H2O
1、理化性质
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结晶或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
略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 水溶液显弱酸性,久臵后,因其氧化 分解,溶液逐渐变黄。 与稀盐酸共热则分解产生氧化硫和甲 醛的特臭。
离子均可加快氧化反应的进行。 对乙酰氨基酚在空气中比较稳定,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在pH值密切相 关。 安乃近的水溶液久臵后,易水解、氧 化、其溶液颜色将逐渐变为黄色。空气中 的氧、光线、温度、pH值、微量重金属离 子等可以加快氧化分解反应的进行。 本品应在阴凉、干燥、无空气的容器 中贮存。在制备注射液时,需用新鲜注射 用水配制并添加适量的抗氧剂、然后通入

药物化学第8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题库

药物化学第8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题库

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选择题每题1分(d) 3-苯基-4-(4-甲磺酰苯基)-1,4-二氢一呋喃-2-酮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_______。

(a) 阿司匹林(b) 安乃近(c) 吲哚美辛(d) 贝诺酯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_______。

(a) 依托度酸(b) 丙磺舒(c) 甲氧苄啶(d) 别嘌醇下列药物中,哪个具有3,5-吡唑烷二酮的基本结构_______。

(d) 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成具有香味的酯化学结构为下列的药物与下面_______药物作用相似。

(a) 苯巴比妥(b) 肾上腺素(c) 布洛芬(d) 依他尼酸下面_______药物在常用剂量中,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填空题1 每空1分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概念题每题2分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问答与讨论题每题4分试比较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的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

试叙述阿司匹林作用机理(含反应的使用及对反应机制的深刻理解。

说明萘丁美酮对胃肠刺激较小原因及该设计方法意义为非酸性前体药物,其本身无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为活性代谢药物,即原药6-甲氧基-2-萘乙酸(类似萘普生)起作用,由此对COX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肾功能不受损害,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因不含有酸基,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小,不良反应低。

阿司匹林可能含有什么杂质?主要杂质种类及来源:主要杂质是未反应完第8章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合成/代谢/反应/设计题每题6分1,2各占1分,3,4为2分以无水糖精钠合成吡罗昔康1,2,3,4,5,6各为1分以4-甲基苯乙酮合成塞来昔布1,2,3 各占2分完成塞来昔布代谢反应1. 2.3.1,2,3 每个各2分完成布洛芬代谢反应1.1分2.1分3.1分4.1分5.2分完成双氯芬酸的氧化代谢反应1. 2. 3.4.1,2各1分,3,4各2分完成芬不芬的代谢反应1. 2.3. 4.51,2,3,4各1分,5为2分请写出萘普生合成路线前三步每步1分,后两步3分写出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每步3分,试剂1分,产物2分。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第十七节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考情分析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一)共同特点【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特点: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一、解热作用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

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二)常用药物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药动学】◇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阿依水、抢蛋白”格列类、华法林、被抢劫、被游离;易过量、易中毒、低血糖、低凝血。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一、解热镇痛作用中剂量二、抗炎抗风湿作用大剂量三、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一、解热镇痛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发作间歇期
①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
②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轻中度肾功不全者)、丙磺舒 (无肾结石、肾功正常者用)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
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尤适于尿酸高或排尿酸药无效时)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联合用药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炎反复发作而控制不佳
别嘌醇+秋水仙碱/吲哚美辛
急慢性关节炎疼痛,发 •与其他NSAID有交叉过敏 热、痛经、牙痛
代表药物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适应症
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性骨关节 炎(关节病、退 行性骨关节病) 的症状治疗
•溃疡及出血风险小 •小剂量开始使用 •溃疡慎用 •注意查肝肾功能
慢性关节炎、术 后疼痛
鼻咽部炎症疼痛
发热
选择性环氧酶-2抑X制型药包题括 AB
A.美洛昔康 B.氯洛昔康 C.吡咯昔康 D.布洛芬 E.水杨酸钠
治疗慢性痛风的药X物型有题AC
A.丙磺舒 B.羟基保泰松 C.别嘌磷醇 D.秋水仙碱 E.水杨酸钠
X型题
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和诱发胃溃疡的原因是 A.抑制PG合成 B.凝血障碍 C.变态反应 D.局部刺激 E.水杨酸反应 ABD
NSAID
药物的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 其他NSAID
后果 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肾毒性**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 药(除外塞来昔布、
出血**
萘丁美酮)
利尿药
补足水分防肾衰
AT1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肾衰 降压效果
环孢素
肾毒性
锂盐
毒性浓度
用药监护
权衡NSAID的获益与所致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1)注意溃疡病史 (2)注意心血管风险 (3)注意年龄、饮酒、阶梯式加量 关注NSAID药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心血管病史慎用,尽量小剂量使用 解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水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4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4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OH HO + N N . Cl HO NaOH
HO N N
19:46
3对乙酰氨基酚的水解产物是什么呢?? 水解产物:对氨基苯酚和醋酸
4:你能不能区别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水杨酸 呢 加三氯化铁:阿司匹林:不显色;扑热息痛:蓝紫。 水杨酸:紫色 5:它特别是适宜谁用?有没有抗炎抗风湿?★
19:46
三、吡唑酮类
代表药:安乃近
结构与性质
H3C H3C N N CH3 CH2SO 3Na , H2O
N O
①水溶液显弱酸性; ②长期放置,易发生氧化和分解反应,逐渐变黄。 3:安乃近与稀HCl共热:SO2和甲醛
19:46
第2节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的概念?? 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请同学们回答以上的问题并请您在书上相关的地 方划上标志!!
19:46
(三)吡唑酮类
1、发展概况
安替比林 N(CH3)2 CH3 N O R= R= R= N CH2SO3Na CH(CH3)2 O NHC N 烟酰氨基安替比林 异丙基安替比林 安乃近 氨基比林
R= H H3C H3C N R R=
19:46
2、代表药物
*安乃近
H 3C H 3C
5 4 3
代表药
吡罗昔康
结构与性质:
O S O N CH3 NH OH N
吡啶环,弱碱性
烯醇,弱酸性
酸碱两性
19:46
四、抗痛风药
痛风病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 种疾病,表现为血中尿酸过多,当尿酸盐 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便在关节、肾及 结缔组织中析出,刺激组织引起痛风性关 节炎、痛风性肾病和肾尿酸盐结石症等。

药学(二)第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二)第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二)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过程中的环氧酶(COX)——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合成——镇痛。

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症反应。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①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③肾——同时具有COX-1和COX-2,维护生理功能。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①发热——首选。

②镇痛——缓解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疼痛的首选药。

还可用于: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抗炎——较弱。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萘丁美酮、双氯芬酸、舒林酸。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解热。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①镇痛——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②解热。

【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不能奏效——萘普生。

5.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

6.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决定)环氧化酶抑制剂小结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萘丁美酮、贝诺酯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依托考昔、塞来昔布(: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有一定选择性,对COX-2的作用比COX-1强昔康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几个首选】①发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痛风的最好治疗办法

痛风的最好治疗办法

痛风的最好治疗办法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因为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引起关节疼痛和炎症。

痛风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痛风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

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

但是,对于存在其他疾病如消化系统溃疡、肾脏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2.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关节内注射,可以减轻症状和炎症。

但是,长期使用会增加患者的感染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3.利尿剂:尿酸排泄依赖于肾脏排泄。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浓度,帮助患者排泄尿酸。

但是,使用利尿剂会导致体内其他必要的物质的丢失,如钾盐和镁盐等。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这些物质的补充。

4.降尿酸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不足以降低尿酸水平,就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丁呋酸、阿罗洛尔、苯溴马隆等。

但是,这些药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功能损害。

同时,这些药物的使用也需要谨慎,因为一些患者有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等。

二、饮食调节1.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一种存在于食物中的物质,当摄入过量后会导致尿酸增多。

应该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肉类等。

同时,应该适量摄入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肉、蛋类等。

2.增加水分摄入:水分可以帮助排泄尿酸,建议每日饮水量应该在2000毫升以上。

3.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过多会增加体重和血脂,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应该适量摄入低脂肪、低糖食物。

三、生活方式改变1.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

2.控制饮酒:饮酒是导致痛风的因素之一。

应该减少或避免饮酒。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卡路里和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尿酸水平。

4.避免紧张和疲劳:紧张和疲劳会增加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应该避免这些情况。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00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00
•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 甾体抗炎药
• (non –steroidal anti –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 代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一)解热作用
特点:
①高热——作用强,正常体温——无影响 低热——作用弱
②无病因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 节中枢,影响散热。(作用部位在中枢)
常与其他药配伍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
3.胃肠反应较轻,凝血系统障碍影响很 小; 4.过量(成人1次10~15g)急性中毒可致 肝损伤甚至肝坏死;
吲哚美辛(消炎痛)
---乙酸类 [特点] 1.最强的COX抑制药之一 ,有显著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2.仅对炎性疼痛有显效,对非炎性疼痛 无效; 3.不良反应多(胃肠反应、CNS症状、造 血系统损害)。一般不作为常用的解热 镇痛药使用。 4.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 对骨关节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癌 性发热均有效。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均与抑制COX2, 使PG合成减少有关。
分类:按化学结构不同分
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
苯胺类,如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如保泰松;
其他有机酸类,如吲哚美辛。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Aspirin)
——水杨酸类
【体内过程】
1.PO易吸收,其吸收度与胃肠内pH有关。
2.吸收后被水解为乙酸和水杨酸。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麻醉性镇痛药)
[定义]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 药物,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与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一、解热镇痛抗炎药【概念】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由于其结构与甾体类抗炎药物不同,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阿司匹林是此类药物的代表。

【作用机制】NSAIDs一起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干扰体内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

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

COX-1为结构型,要紧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胃粘膜血流、胃粘液分泌及肾功能等的调剂。

COX-2为诱导型,多种损伤因子和细胞因子可诱导其表达,参与发烧、疼痛、炎症等病理进程。

NSAIDs对COX-2的抑制作用为其医治作用的物质基础,对COX-1的作用那么成为其不良反映的缘故。

最近几年进展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犹存,胃肠道不良反映大大减轻。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只对高温,对正常体温几无阻碍。

2.镇痛作用:强度中等,经常使用于医治慢性钝痛,部位要紧在外周,通过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减轻PG的致痛作用及痛觉增敏作用。

3.抗炎作用:除苯胺类外,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抑制炎症反映时PG合成,而减缓炎症反映,对操纵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病症有确信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避免疾病进展及归并症的发生。

【分类】NSAIDs按化学结构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等四类.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药动学】一、口服小剂量(1g以下)乙酰水杨酸时,其代谢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半衰期约2~3小时。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5-脂氧酶
COX
增白 多三 诱烯 发类 哮物 喘质
前列腺素PGs
阿司匹林
肾上腺素治疗无效 需用糖皮质激素
(二)对乙酰氨基酚
别名扑热息痛 临床应用:抗炎作用极弱。原因:通常 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乙酰氨基酚抑 制PG的合成,而在外周系统对COX则没 有明显作用,这可能与其无明显抗炎作 用有关。 【不良反应】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微。 长期过量使用,可引起肝损害。
图三:前列腺素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PGs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
扩张肾脏入球动脉 增加肾脏血流量 保护肾脏
促进血管舒张 抑制血小板聚集
保护心血管
(四)不良反应
胃肠道:胃肠道反应(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胃溃
疡和出血)是应用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胃肠道 主要存在的环氧化酶为COX-1型,故选择性COX-2抑制
表二:NSAIDs根据COX选择性分类法 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

制 原因:通常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乙酰氨基酚抑制PG的合成,而在外周系统对COX则没有明显作用,这可能与其无明显抗炎作用有
关。
二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 适应症与吲哚美辛类似。
选择性COX-2抑制剂
拮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类药物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绝大多数药物具抗炎、抗风湿作用。
COX-1和COX-2
人体胃肠道、肾脏、心血管均广泛存在COX不同亚型(COX-1和COX-2),血小板为COX-1亚型,其合成的PGs类物质有重要生理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见图三)。 血小板细胞COX-1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 COX-1和COX-2 5,8,11,14-二十碳四烯酸

08第八章__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08第八章__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路线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目录
分类: 吡唑酮类 :保泰松 邻氨基苯甲酸类药物 芳基烷酸类药物 :吲哚美辛 1,2-苯并噻嗪类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吡唑酮类
保泰松
羟布宗
g-酮保泰松
保泰松的代谢途径
二、邻氨基苯甲酸类药物
氟芬那酸
不良反应较多
氯芬那酸
氯尼辛
五、COX-2选择性抑制剂
塞来昔布
化学名为4-[5-(4-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咯l-基]苯磺酰胺
无臭的白色或近白色晶体粉末,微溶于水,溶解性随碱性 的增加而增加。
五、COX-2选择性抑制剂
罗非昔布—万络(一年25亿美元的收益 )。
一项为期3年的名为“万络预防腺瘤性息肉”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 临床试验提示,在服用万络18个月以后的病人中,发生确定性心血管事件的 相对危险增加了,这个结果迫使默沙东公司2006年10月1日在全球召回万络。
基本结构,作用机制。 7.COX-2选择性抑制剂(以塞来昔布为例)的基本
结构,作用机制。
三、芳基烷酸类药物
(一)芳基乙酸类药物 1.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
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较大,对肝脏功能和 造血系统也有影响,也常见过敏反应和胃肠道 不适。
2.其他芳基乙酸类 双氯芬酸钠
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 酸钠
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
合成和血小板的生成 抑制脂氧合酶,减少白三烯的生成。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并刺激花生四
烯酸的再摄取。
双氯芬酸钠的代谢
双氯芬酸钠的合成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3)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3)
作用机制: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作用外周 病变部位,抑制炎症时PGs的合成,减轻 PGs的致痛作用及痛觉增敏作用。
18
镇痛机制 局部炎症
局部致炎致痛物质
PGs
直接作用或放大
痛觉感受器
19
仅用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
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慢性钝痛
如头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
癌性疼痛等则有良好镇痛效果;不产生呼
4
NSAIDs发展简史
1898年;德国拜耳;阿司匹林;最早;胃肠道副作用。 1952年;保泰松;强大抗炎抗风湿;广泛;再生障碍性贫
血;限制使用。 1963年,消炎痛(吲哚美辛);抗炎镇痛作用强;胃肠道
毒副作用;淘汰。 1969年,布洛芬上市,继之丙酸类(如萘普生)、昔康类
(吡罗昔康)相继上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20世纪80年代,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在维持原有
人们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认识还远远不 够,在COX-1与COX-2的关系上也有争议。
研究表明,COX-1也参与炎症反应,而COX2对维持肾脏功能有重要意义。
COX-2还发挥着别的重要的生理作用,阻断 COX-2有可能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副反应。
12
2004年12月美国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发
用于各种饨痛
有解热、 镇痛抗炎等作用 不易成瘾
29
调节肾功能等
损伤早期的疼痛、 炎症反应、促进癌
风湿病
变和转移
10
环氧合酶(COX)类型与作用
COX有COX-1和COX-2至少 两种同工酶。
抑制COX-2使PGs生成减 少,产生解热镇痛抗炎 作用。
抑制COX-1导致生理性 PGs生成减少而引起胃肠 道反应、肾功能异常等 毒副作用。

药物化学——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

药物化学——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
基取代活性强;
③ 吲哚结构中的 N 原子换成 C 原子仍有活性。 ④ 5 位具有取代基活性大于无取代基。
双氯芬酸钠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具有光学活性,临床用消旋体。 无论服用哪种异构体,其主要代谢产物均为 S(+)构型,R(-)异 构体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S(+)异构体,且两种异构体在体内的生物 活性等价。 对阿司匹林或其他甾体药物严重过敏者禁用;对鼻息肉综合征及血管 水肿患者禁用。
(3)吡唑酮类:安乃近 (注:苯胺类和吡唑酮类的毒副作用大,如安乃近引起粒细胞减少, 对造血系统毒性大)
(二)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抗炎和抗风湿) (1)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烷酮类: 羟布宗 来历:安替比林(引入二甲氨基)→氨基比林(引入亚甲基磺酸钠) →安乃近 保泰松(体内代谢物)→羟布宗
芳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理化性质:在室温下空气中稳定,对光敏感。酸性,不溶于水,溶于 氢氧化钠溶液。水解性,可被强酸或强碱水解。水溶液 pH=2-8 时稳 定。可以脱羧得水解产物,被氧化成有色物质。 来历:5-HT 是炎症的化学致痛物质,其来源于色氨酸。从吲哚类衍 生物中发现吲哚美辛。毒副作用重。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鉴别:本品氢氧化钠溶液与重铬酸钾溶液和硫酸反应,呈紫色。与亚 硝酸钠和盐酸反应,呈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缺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对肝功能和造血系统有影响。 构效关系: ① 3 位的乙酸基是抗炎活性的必需基团,改为酰胺、酯活性消失; ② 2 位甲基取代将两个苯环推向同一方向,形成同侧优势构象,比芳
萘普生
1,2-苯并噻嗪类: 美洛昔康
邻氨基苯甲酸类: 甲芬那酸
(2)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 抑制剂:首选和特效) 塞来昔布:第一个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可诱导心脏病发作,已限制 使用。需要拆分得异构体,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OH OCOCH3
作用特点
COX 不可逆抑制剂 抑制血栓素 A2(TXA2)的合成 具强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2-(乙酰氧基)苯甲酸
乙酰水杨酸(Aspirin)于1899年用于临床,与水杨酸及其钠盐 比较,其副作用相对较低。经过百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为 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现仍然是临床上处方量最大的药物,因 其能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具有强效 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因此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
乙酰水杨酸
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
风药
概述:
解热镇痛药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正常,但对正常的 体温没有影响,这类药物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作用强度不及吗啡。只限于减轻外周性钝痛,如:头痛、 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经痛等,对创伤性剧 痛及内脏痛无效。除苯胺类外都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因而,也可以治疗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为与甾类抗炎 药如可的松等区别,而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因此,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常常列入一章介绍。 且本章药物一般均为非处方药(OTC)。
COX-1和COX-2是结构不同的蛋白质,
两者的区别在于:
❖ COX-1是原生型的酶,是一个组成酶,主要位于内质网附 近,其功能是促进生理性PGs的合成;
❖ COX-2为其同工酶,是诱生型的酶,简称诱导酶。
❖ COX-1与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故抑制COX-1,会引起胃肠道溃疡;
结构修饰及杂质检查 ❖ 苯胺类解热镇痛药结构及性质 ❖ 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
分类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羟布宗
一、水杨酸类
发现及发展史
15世纪,有人描述咀嚼柳树皮可减轻疼痛,故水杨酸也称柳酸
1860年,证实其为水杨酸(Salicylic Acid),水杨酸最早作为 解热镇痛药曾用于临床,但因其强酸性(pka 2.93)使其不 能临床使用;随后钠盐用于临床作为解热镇痛药及抗风湿, 但其胃肠道的刺激性仍然较大;
❖ 选择性抑制COX-2,则产生强大抗炎活性,且副作用低。 选择性抑制COX-2的药物成为非甾抗炎药研究的热点: 如 美洛昔康(Meloxicam)就是一个选择性好的COX-2抑 制剂。
❖ 依据COX-2和COX-1在结构上的差异,开发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目前非甾抗炎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 脂氧化酶
1. 前列腺素
❖ 花生四烯酸有两条代谢途径,其一是在环氧化酶 (cycloxygenase,COX)催化下,氧化代谢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 两大系统。
❖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PGs)在体内普遍存在于各组织中, 其生物活性广泛而复杂。
❖ 前列腺素是一类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一个 五元环和两条侧链。按照五元环上取代基团和双键位置的不同, 把前列腺素分为PGA、PGB、PGC、PGD、PGE、PGF、PGG、 PGH、PGI等九种。其中PGE2、PGI2和PGD2能扩张血管,增加 血管通透性,并能增加其他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炎症发展; PGE2还是最强的致热物质之一,引起体温升高。
❖ 前列腺素类是一类“致炎物质”的总称,在所有损伤组织中,均 有PGs类物质的合成与释放。
2. 白三烯类
❖ 花生四烯酸的另一条代谢途径:在5-脂氧化 酶(Lipoxygenase,LOX)催化下其5位被氧 化,再经一系列的代谢过程生成白三烯类 (Leukotrienes, LTs);
❖ LTs可调节白细胞的功能,其中白三烯C4 (LTC4)、白三烯D4(LTD4)和白三烯E4 (LTE4)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浆 渗出而导致水肿。
一、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与炎症(The Biological
Pathway of Arachidonic Acid and Inflammatory) ❖ 炎症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多种因素均能生成“致
炎物质”,其中一种机理与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的代谢过程有关。 ❖ 细胞膜磷脂在磷脂酶催化下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 烯酸是5,8,11,14-二十碳四烯酸。 ❖ 当细胞膜受刺激时AA的代谢在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用。AA的代谢途径见图。
二、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靶点
(Target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环氧化酶(COX)
脂氧化酶 (LO)
1. 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
❖ 环氧化酶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内质网内, 具有很高的活性;
❖ 1989年发现了一种新的COX同工酶,在结 构和功能等多方面不同于“经典”的COX 蛋白酶,故分别命名为COX-1和COX-2。
❖ 花生四烯酸的另一条代谢途径是经5-脂氧化 酶(Lipoxygenase,LOX)催化生成白三烯类, 白三烯类化合物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导致 水肿,也是一种“致炎物质”
❖ 设计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双重阻断途径,将 极大提高抗炎的活性和降低副作用。因此开 发双重阻断剂是目前抗炎药研究的方向。
发展趋势:
1、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目前非甾体抗炎药 的研究方向;
2、开发出同时抑制环氧化酶(COX)和脂氧化 酶(LO)的药物即CO/LO双重抑制剂。由于抑 制COX,阻断了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减轻 疼痛、发热和炎症的性质,可缓解关节炎的 症状,但不能防止组织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过程。而抑制LO可阻断白三烯,对哮喘和过 敏性患者有治疗作用,因此双重作用抑制剂 通过这两种机理达抗炎的作用
酶抑制剂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与酶分子经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复合物,
从而抑制酶的生物活性的药物。
分类:
可逆性酶抑制剂:酶与抑制剂间形成静电引力、疏水力、
氢键或范德华力等的可逆的结合
不可逆酶抑制剂:酶与抑制剂间发生共价键结合
§1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
❖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 ❖ 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结构、性质、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