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发现:
• Aspirin是Salicylic Acid类解热镇痛药的代表
公元前15世纪,描述了 用咀嚼柳树皮减轻疼痛 •1838年水杨酸(Salicylic Acid) 首次从植物中提取出来 •1860年Kolbe首次合 成Salicylic Acid
Salicylic Acid的衍生物
• 在临床应用
• 1875年水杨酸钠 • 1886年水杨酸苯酯
O
_ + O Na
O O OH
OH
阿司匹林
• 1853年合成的乙酰水杨酸 ,1899年才应用于临 床。 • 1999年3月6日是阿司匹林正式诞生100周年的日 子,也是德国拜尔(Bayer)公司为人类作出的 贡献 • Aspirin: Acetyl Salicylic Acid ( spirin)
作用靶点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 热物质 • 作用机制 • 实验依据:
• 在体外有抑制了PG环氧酶的作用
PG)是一种致
• 抑制了PG环氧酶(Cyclooxygenase COX)的作用, 抑制PG的生物合成
• 解热镇痛作用与抑制PG环氧酶的活性平行
细胞膜磷脂
磷脂酶A2 O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OH O O PGH2 血栓素合成酶 O
OH
前 列 腺 素 及 血 栓 素 的 生 物 合 成
(Aspirine可抑制此酶)
OH
前列腺素合成酶 O OH
(非甾抗炎药可抑制此酶)
OH
O O 血栓素A2 (TXA2)
OH
O
OH PGI 2(前列环素,Prostacy clin) OH OH OH O 血栓素B2 (TXB2) HO HO O OH 6-keto PGF 1 O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文档

细胞膜
刺激磷脂酶
C O O H 花生四烯酸
甾体抗炎药
环氧合酶
脂氧合酶
前列腺素PGs, TX
白三烯等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的发现
O
O
OH
OH
OH
O
水杨酸
O
R
Ar
COOH
1,芳基乙酸类
在20世纪50年代,考虑到5-羟色胺是炎症反应中的一个化 学致痛物质,而风湿患者的色氨酸的代谢水平较高,研究 者希望在5-羟色胺衍生物中寻找抗炎药物。
后利用炎症的动物模型,筛选了合成得到的350个吲哚类衍 生物,从中得到了吲哚乙酸衍生物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的抗炎活性比可的松强5倍,比保泰松强25倍。吲 哚美辛的抗炎作用和其它大多数抗炎药物一样,作用于环 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本品是中枢环氧合酶抑制剂,抑制PG合成。 具有解热镇痛。 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还是多种感冒药复方
制剂的活性成分。
第二节 非甾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3,5-吡唑烷二酮类 芳基烷酸类 苯并噻唑类 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一,3,5-吡唑烷二酮类
舒林酸是一个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经肝代谢为甲硫基衍生
物后才能产生生物活性。甲硫基化合物自肾脏排泄较慢,半衰
期长。因此,舒林酸临床使用时,起效慢,作用持久,副作用
小。
OH
F
O
OS
OH
O G lu
F
O F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NHCOCH3
B.具有旋光性
C.双氯芬酸
C.塞利西布
C.塞利西布
C.塞利西布
C.内消旋体
C.慢反应物质
C.降血脂
D.易溶于水,味微苦
C.氮氧化物
C.双氯芬酸
A.阿斯匹林
D.对乙酰氨基酚
1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药物具有 1,2-苯并噻嗪的结构(
A.吡罗昔康
D.芬布芬
14.下面列举的药物中哪个药物可溶于水( )
C
18.下列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
酚
A.安乃近
D.萘普生
19.下列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 S-(+)-异构体( )
A.安乃近
D.羟布宗 E.双氯芬酸钠
20.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 )
剂
剂
A.-内酰胺酶抑制剂
C.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E.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1.芳基烷酸类药物如布洛芬在临床上的作用是( )
A.中枢兴奋
D.消炎、镇痛、解热
22.下列哪个药物属于 3,5-吡唑烷二酮类( )
A.安乃近
D.甲芬那酸
23.中国药典中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检查阿司匹林中游离的水杨酸( )
A.与三氯化铁反应呈紫堇色
C.检查 NaCO3 中的不溶物 E.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生成具有香味的化合物
B.吡罗昔康
E.羟布宗
B.吡罗昔康
D.COX-2 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
E.COX-个药物不溶于是 NaHCO3 溶液( )
A.布洛芬
D.萘普生
12.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 )
B.双氯芬酸
E.保泰松
B.双氯芬酸
E.阿斯匹林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N H 乙酰苯胺 肝蛋白 O O O
N H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丁
N H
HO O O N N N 引起肝坏死、肾衰竭 SG O O 肾排泄 N O HO NH N-乙酰基亚胺醌毒性代谢物 N-乙酰半胱氨酸 O S N HO OH 引起血红蛋白血症、 溶血性贫血,毒害肝细胞 O
白三烯(LTs)
前列腺素PGs
血栓素TXA2
血小板聚集 支气管收缩 血管收缩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支气管收缩 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升高 痛觉感受增敏 白细胞趋化、游走和聚集 致热、致炎
5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布宗 4、其它抗炎有机酸类:
F
OH
F 二氟尼柳
COOH
33
aspirin小剂量时可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TXA2
的合成,具备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大大拓宽了它
的应用前景。经过一个多世纪,仍然没有其它药可
以取代其位置。但大剂量口服时,引起胃肠刺激,
甚至胃出血,主要是游离羧基的作用。
34
二、苯胺类
H N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消炎痛(吲哚美辛)、甲芬那酸、
氯芬那酸、布洛芬
6
历史回顾
1829年,Lerous从柳树皮中提取解热物质 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 1875年,水杨酸第一次用于治疗风湿病 1893年,德国Bayer公司Hoffman合成乙酰水杨酸 1899年,以阿司匹林名称用于临床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 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 1971年,John 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产 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苯丙酸类(布洛芬等)、苯 乙酸类(双氯芬酸)、昔康类(吡罗昔康)等药物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PPT课件

28
水解性
对氨基酚
29
鉴别反应
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呈蓝紫色
30
鉴别反应
芳伯胺特征反应 – 其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
后,再与碱性β-萘酚反应,呈红色
31
代谢
32
代谢与不良反应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合成
10
杂质
1.水杨酸 ——未反应的原料 ——药品贮存水解 2.乙酰水杨酸酐
3.碳酸钠中不溶物
11
3.碳酸钠中不溶物
水杨酸苯酯
12
乙酸苯酯 乙酰水杨酸苯酯
理化性质——水解
13
理化性质
14
鉴别反应
15
代谢
16
作用
有效的解热镇痛药 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 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 痛及类风湿痛等。
药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物
化
学
E-mail:
1
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物
化
学Hale Waihona Puke 主讲人:隋国哲 E-mail: 齐齐哈尔大学制药工程教研室
2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部位
❖ 解热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外周作用
❖ 镇痛作用于外周环氧化酶
3
作用的靶点——环氧化酶
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 腺素的生物合成
两个实验:
6
乙酰水杨酸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 教学课件

NHCOCH3
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发展历史
NHCOCH 3
乙酰苯胺 退热冰 Acetanilide
C2H5 O
非那西丁Phenacetin NHCOCH3 1887年使用 毒性大
扑热息痛 Paracetamol
HO
1893年上市 一直沿用
NHCOCH3
扑热息痛的合成
对硝基苯酚经还原得到氨基酚,再经醋酸酰化 得到本品。
除苯胺外,解热镇痛药多具有抗炎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分类
吡唑酮类: 羟布宗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舒林酸 邻氨基苯甲酸类: 甲芬那酸、甲氯酚那酸 1,2-苯并噻嗪类: 吡罗昔康、美罗昔康 苯乙酸类:双氯芬酸钠、托美丁、氯那唑酸 芳基丙酸类:布洛芬、氟比洛酚、萘普生、非诺
洛芬、酮洛芬
吡唑酮类
3、合成
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 进行乙酰化反应即得本品。
COOH OH
(CH3CO)2O, H2SO4 50~ 6。 C0
COOH OCOCH3
实验室里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 通常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约半小时即可完成反应,但难 以洗脱硫酸根离子。工业上采用醋酸催化,反应温度高(70~ 80℃)、时间久(8小时),但可以排除杂质硫酸根离子。
O
HO
HO
S
NH
O
O N
肾排泄
O
O
N
N-乙 酰 亚 胺 醌 毒 性 代 谢 物
引起肝坏死、肾衰竭
SG O
肝蛋白
HO O
O
N
N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d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一、 概 述
1.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 制:
抑制 PGS的生物合成
OH
O O
O H
Fe/3
4.阿司匹林含有的水杨酸杂质,不仅对人体有毒
性,且易被氧化生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碱、
光线、升高温度及微量铜、铁等离子可促进反应
进行。
O
OH [O]
HO
OH
O OH [O] O
OH
O OH
O
O
OH O
+
OH
O OH
O
HO HO
HO O
OO
O O
或
HO OH
O O O O OH 蓝至黑色
* 对胺基酚可与亚硝酰铁氰化钠试液作用 呈色。
(三)贝诺酯 (Benorilate)
• 化学名:乙酰水杨酸-4-乙酰胺基苯 酯(4-羟基乙酰苯胺乙酰水杨酸酯 )
• 又名:扑炎痛,苯乐来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及对乙酰氨 基酚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阿司匹林为 酸性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为减 小其副作用,使其与对乙酰氨基酚成酯, 制成苯乐来。
O
N H OH
OH
O
Salicyl glycine
O
OH
OGluc Glucuronide
O
HO OGluc
OH Glucuronide
O
OH OH
[可能存在的杂质]:
第六章_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总结

毒性低于非那西丁 Phenacetin。
在paracetamol上市50年后,才发现它是
phenacetin和acetanilide的体内代谢产物
O N H 乙酰苯胺 acetanilide O O N H 非那西丁 phenacetin
H N O HO
Glu
O O N H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主要反应 O HO 主要反应
双水杨酸酯
将二分子水杨酸进行分
OH COOH 子间酯化,得到 (Salsalate) C O 口服后在胃中不分解, O 而在肠道的碱性条件下 逐渐分解成两分子水杨 酸 双水杨酸酯 几乎无胃肠道的副作用。 Salsalate,Disalcid
对乙酰氨基酚 苯胺类
H N O HO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N-(4-hydroxyphenyl)acetamide) 商品名:扑热息痛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
安乃近
毒副作用大 部分品种已被淘汰
阿司匹林 aspirin
HO O O O
2-(乙酰氧基)苯甲酸
(2-(acetyloxy)benzoic acid) 又名:乙酰水杨酸
发现 —水杨酸
在公元前十五世纪 Hippocrates
描述了咀嚼柳树皮可 以减轻疼痛
凡消炎镇痛、抗风湿作用显著的药物列为非甾体
消炎药。
解热 作用
对中枢的作用: 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发热的体温
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 可能通过抑制环氧酶而抑制prostaglandine在 下丘脑的生物合成
对外周的作用: 可阻止细胞受外源性致热原刺激的激活,或抑
肾排泄
第6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四、1,2-苯并噻嗪类 1,2-苯并噻嗪类药物通称昔康类药物(Oxicams),通式 OH O 如下: 芳环或杂芳环
O
氟苯柳 Flufenisal
H N O
O OH OH O
O O
O
阿司匹林精氨酸盐 Aspirin-Arginine
双水杨酸酯 Salsalate
贝诺酯(扑炎痛) Benorilate
挛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先导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 新的分子。挛药的设计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相同作用的药或 同一药物的两分子拼合,产生更强的作用,或降低副作用,或改 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二是将不同药理作用的药拼合在一起,产生 新的或联合作用。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ipyretic 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组织损伤或发炎时, 局部产生并释放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 胺(5-HT)、前列腺素(PGs)、组胺、白三烯 (LTs)、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引起局部疼痛、 红肿和发热。其中前列腺素本身有致痛作用,还能增强 其他致痛物质例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的致痛作用,使 疼痛加重,目前认为前列腺素E(PGE1和 PGE2)是引 起中枢发热的主要介质之一。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 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CH3 H 3C CH3 O HO
O
O
H CH 3 OH H 3C O O
F CH3
OH
O OH CH 3
布洛芬 ibuprofen
萘普生 niproxen
氟比洛芬 fluprofen
酮洛芬 ketoprofen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毒药
N -乙 酰半胱 氨酸
HO O
HO
S
HN CH3
O
O
N H
CH3
O O
(肝肾毒性)
N CH3
N -乙 酰基亚 胺醌
过量服SH
HO O
HO O
谷胱甘 肽
N H
CH3
(失活)
肝蛋白
N H
CH3
以硫醚 氨酸或 半胱氨 酸 结合物 形式经 肾脏排 泄
肝坏死 肾衰竭
(三)合 成
OH
OH
白色沉淀
+ CH3COOH
醋酸臭味
可用于鉴别
3、显色反应——酚羟基
1)Aspirin与FeCl3不显色
2)Aspirin水溶液加热水解后,产生的 水杨酸与FeCl3显紫堇色,可用于鉴别
O
COOH
CO
3
+Fe3+ 3
OH
Fe/3+3H+ OH
4、氧化反应——酚羟基
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易氧化成醌型有色 物质,这是保存时颜色加深主要原因
有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作用强
但毒性仍较大
但毒性较大
非那西丁
N H
CH3
1887年用于临床
致癌作用和毒性,现淘汰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1949年用于临床 解热镇痛作用好 毒副作用小
现为本类主要品种
HO O
N H
CH3
(一)理化性质 1、弱酸性(酚OH)
H N
O HO
2、水解性(酰胺键)
• pH=6时最稳定,不易水解 • 酸或碱下稳定性下降,水解成对氨基酚和HAc
比较: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哪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A.布洛芬B.阿斯匹林C.双氯芬酸D.萘普生E.萘丁美酮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哪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A.布洛芬B.双氯芬酸C.塞利西布D.萘普生E.酮洛芬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A.布洛芬B.双氯芬酸C.塞利西布D.萘普生E.保泰松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体外无活性()A.萘普酮B.双氯芬酸C.塞利西布D.萘普生E.阿斯匹林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A.左旋体B.右旋体C.内消旋体D.外消旋体E.30%的左旋体和70%的右旋体混合物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A.组胺B.5-羟色胺C.慢反应物质D.赖氨酸E.组胺酸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A.中枢兴奋B.抗癫痫C.降血脂D.抗病毒E.消炎镇痛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A.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B.具有旋光性C.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D.易溶于水,味微苦E.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色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物可导致肝坏死()A.葡萄糖醛酸结合物B.硫酸酯结合物C.氮氧化物D.N-乙酰基亚胺醌E.谷胱甘肽结构物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阿斯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酸性基团造成的B.制成阿斯匹林的酯类前药能基本胃肠道的副反应C.阿斯匹林主要抑制COX-1D.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E.COX-2在炎症细胞的活性很低11.下列哪个药物不溶于是NaHCO3溶液()A.布洛芬B.对乙酰氨基酚C.双氯芬酸D.萘普生E.酮洛芬123A .阿斯匹林B .安乃近C .吲哚美辛D .对乙酰氨基酚E .贝诺酯1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药物具有1,2-苯并噻嗪的结构( )A .吡罗昔康B .吲哚美辛C .羟布宗D .芬布芬E .非诺洛芬 14.下面列举的药物中哪个药物可溶于水( )A .吲哚美辛B .吡罗昔康C .安乃近D .布洛芬E .羟布宗15.下列哪个药物有酸性,但化学结构中不含羧基的是( )A .阿斯匹林B .吡罗昔康C .布洛芬D .吲哚美辛E .双氯芬酸16.化学结构如下列的药物与下面哪个药物的作用相似( )A .苯巴比妥B .肾上腺素C .布洛芬D .依他尼酸E .苯海拉明 17.下列哪个药物具有解热、消炎、镇痛作用( )A .依他尼酸B .对氨基水杨酸C .抗坏血酸D .克拉维酸E .双氯芬酸钠18.下列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A .安乃近B .阿斯匹林C .对乙酰氨基酚D .萘普生E .吡罗昔康19.下列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 )A .安乃近B .吡罗昔康C .萘普生D .羟布宗E .双氯芬酸钠 20.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 )A . -内酰胺酶抑制剂B .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抑制剂C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 .D-丙氨酸多肽转移酶抑制剂E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1.芳基烷酸类药物如布洛芬在临床上的作用是( )A .中枢兴奋B .利尿C .降压D .消炎、镇痛、解热E .抗病毒 22.下列哪个药物属于3,5-吡唑烷二酮类( )A .安乃近B .羟布宗C .吡罗昔康D .甲芬那酸E .双氯芬酸钠23.中国药典中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检查阿司匹林中游离的水杨酸( )A .与三氯化铁反应呈紫堇色B .检查水溶液的酸性C .检查NaCO 3中的不溶物D .是否有醋酸味E .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生成具有香味的化合物 24.双氯芬酸的化学名为( )A .4-羟基-2-甲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B .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3C .α -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D .2-甲基-1-(4-氯苯甲酰基) - 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E .N-(4-羟基苯基)乙酰胺二、配比选择【1~5】 A. B.C. D.E.1.阿斯匹林( )2.吡罗昔康( )3.甲芬那酸( )4.对乙酰氨基酚( )5.羟布宗( )【6~10】A.4-丁基-1-(4-羟基苯基)-2-苯基-3,5-吡唑烷二酮B.2-[(2,3-二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C.2-甲基-1-(4-氯苯甲酰基) - 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D.4-羟基-2-甲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E.4-[5-(4-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咯-1-基]苯磺酰胺 6.甲芬那酸的化学名( ) 7.羟布宗的化学名( ) 8.吡罗昔康的化学名( ) 9.吲哚美辛的化学名( ) 10.塞利西布的化学名( )【11~15】 A. B.COOHOCOCH 3HO NHCOCH 3NNOOCH 2CH 2CH 2CH 3OH S N OHOOCH 3CO NHNCOOHNHCH 3CH 3NNSO 2NH 2CH 3CF 3S N OHOOCH 3CO NHNC. D.E.11.Ibuprofen ( ) 12.Naproxen ( )13.Diclofenac Sodium ( ) 14.Piroxicam ( ) 15.Celebrex (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属于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药物有( ) A. B. C. D.E.2.在下列水杨酸衍生物中哪些是水溶性的?( )A. B.CH 2COONaNHCl Cl CH 33CH 3CHCH 23CHCOOH 3S N OHCOOO NHCH3NSCH 3COOH NHCH 3CH 3NN OOCH 2CH 2CH 2CH 3CHCOOH 3FNNSO 2NH 2CH 3CF 3COO CH 3COO NH 3CH(CH 2)4NH 3COO COOOCOH 3NHCOCH 33FCOOCH 3COONH 3CNHCH 2CHCOONHNH 3C. D.E.四、问答题1.简述甲芬那酸、布洛芬、萘普生的合成 2.为什么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消旋体?3.根椐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地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 4.为什么将含苯胺类的非那西汀淘汰而保留了对乙酰氨基酚?5.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将阿斯匹林制成钙盐,是否能降低胃肠道的副作用? 6.从双氯芬酸钠合成工艺的研究结果分析药物的合成工艺的进展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7.从保泰松的代谢过程的研究中,说明如何从药物代谢过程发现新药?五、案例学习1.张某是一名59岁的邮政局职员,在你的药房买了Maalox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以治疗由于工作压力引起的胃痛。
这位健谈的人告诉你,他从杂志中已经得知有关阿斯匹林在抑制人们“中风和心脏病发作”方面的优点。
他认为他的老板将会造成他患有中风或心脏病,但他由于胃肠道的痛苦,而不能服用阿斯匹林。
因此,“出于所有解热镇痛药都相似”的道理,他一直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1)阿斯匹林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阿斯匹林的哪个(些)官能团对这种作用机制起着关键性作用? (3)你给这位病人的建议是什么?2.沙某是一名你所在地的的商业管理大学系的体育爱好者,患有网球手肘疼痛症。
自行服用了在药房购买的对乙酰氨基酚数周。
由于无效,他去看了医生,这位医生请你给出适当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 )。
沙某抱怨他繁忙的日程表约药物治疗会带来困难。
他目前使用华法令钾来控制血栓栓塞的病症,虽然他说采取这种药物治疗是完全遵守处方,但他承认服用OTC 药物的效果已不再理想。
这里有几个已知的NSAID 的结构。
FF3332COOH CH 3下面哪个答案是这种临床情况下合理的治疗方案?A.解释了从医院买到的乙酰氨基酚与从你的药房买到的此种药物是生物不等效。
推荐病菌人从你的药店购买乙酰氨基酚,但需等几个星期才能到货。
B.在考虑非诺洛芬和舒林酸的结构过后,推荐药费更低,但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的阿斯匹林,而不是使用价格高的NSAID药物方案。
C.推荐选用非诺洛芬治疗方案。
D.推荐选用舒林酸治疗方案。
3.一个两岁的小孩被她心神错乱的母亲送到急诊室,她告诉急诊大夫她的孩子大约半瓶对乙酰氨基酚片,洗胃后,你推荐口服5%的乙酰半胱氨酸。
(1)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途径是什么?基于这种代谢方式,对这小孩就服用何种急救药物?(2)使用乙酰半胱氨酸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