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复习知识点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屈原列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颜色憔悴古义: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 害: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 离骚者,犹离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穷则反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古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厚币委质事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如成语"从容不迫”三、指出下列加点加点词语的活用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 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其后楚日以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内惑于郑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___________4. 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于是怀石投汨罗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蜕于浊秽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秦昭王与楚婚13.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屈原列传复习答案
பைடு நூலகம்
⑾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⑿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⒀兵挫地削(被动句) ⒁为天下笑(被动句) ⒂被发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⒃是以见放(宾语前置,被动句) ⒄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 置) ⒅其后楚日以削(被动句) ⒆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3)疏 ①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②昔禹疏九江,决四渎(动词,疏通,疏导) ③为人仗义疏财(动词,疏散,分散) ④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促织》)(动词,分条陈述) ⑤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形容词,粗疏,疏忽) ⑥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奏疏) (4)本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②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本业,指农业)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④今存其本不忍废(《活版》)(名词,底本,稿本) ⑤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代词,这) ⑥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 ⑦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3、文言实词 (1)伐 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夸耀) ②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攻打) ③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功业) ④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⑤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高适《燕歌行》)(动 词,敲击) (2)夺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动词,强迫改变) 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动词,强迫改变)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动词,丧失,耽误) ④广起,夺而杀尉(动词,强取)
2、古今异义词 ①故劳苦倦极(极:疲惫)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强迫改变) ③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诡辩:欺诈的话。今义为 “无理狡辩”。)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反转,改变。今义为“重复”) ⑤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说坏话) ⑥颜色憔悴(脸色) ⑦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⑧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 义为“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
屈原列传知识点
屈原列传知识点屈原列传知识点答案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 谗人间(jiàn)之帝喾(k ù) 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 濯(zhu?)淖(nào) 蝉蜕(tuì) 皭(jiào)然滓(zǐ) 既绌(chù) 商于(wū) 屈匄(gài) 哺(bū)其糟温蠖(hu?) 啜(chu?)其醨(lí) 汶汶(mén mén)一、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通“返”,追念3、靡不毕见通“现”,表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含义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6、屈平既绌通“黜”,免除官职7、齐与楚从亲通“纵”,合纵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9、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二、词类活用: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形容词作名词明智的话3、谗谄之蔽明也动词作名词,坏话4、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说坏话的小人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端正的人6、明道德之广崇名词作动词,阐明7、蝉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像蝉一样8、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9、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0、时秦昭王与楚婚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使动用法使……存在使……兴盛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作动词,效法,模仿三、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诡辩古义:谎话,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3、4、颜色憔悴颜色古义:脸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屈原列传》知识归纳(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归纳(答案) 2012-3一、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2、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3、博闻强志.记,记住4、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扣留5、顷襄王怒而迁.之贬谪,放逐6、渔父.见而问之曰 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使之改变,强行改变8、屈平不与.允许,同意9、人穷.则反本处境艰难,困厄不堪10、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惫11、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忧伤哀痛12、靡.不毕见副词,没有13、乃令张仪佯.去秦假装14、厚币委..质事楚礼物;呈现15、使使如.秦受地往,到……去16、以一仪而当.汉中地抵换,相抵17、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责备,怪罪18、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1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全20、楚诚.能绝齐如果,果真21、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方正22、明于治.乱治理得好,安定太平23、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副词,大概2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副词,全都2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介词,相当于“于”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含义1.犹离忧也离—罹遭遇,遭受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旨旨趣,旨意3.人穷则反本反—返返回,回到4.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绌—黜(被)罢免官职5.厚币委质事楚质—贽初见尊长所送的礼物6.靡不毕见见—现体现7.亡走赵,赵不内内—纳接纳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浊污浊9.被发行吟泽畔被—披披散10.举类迩而见义远见—现表现,表达11. 齐与楚从亲从—纵合纵三、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今意义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古义:脸色。
颜,颜面。
色,气色。
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形,形体。
容,容貌。
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2.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重点篇目-《屈原列传》、《苏武传》(含答案)
《屈原列传》《苏武传》《屈原列传》一、课文再读挖空落实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____________]楚怀王左徒..[____________]。
博闻.[____________]强志.[____________],明于治乱....[____________],娴.[____________]于辞令..[____________]。
入.[____________]则与王图议国事,以.[____________]出号令;出.[____________]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____________],争宠.[____________]而心害.[______________]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__________]宪令..[____________],屈平属.[____________]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__________]之,屈平不与.[__________]。
因.[__________]谗.[__________]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____________]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____________]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____________]王听.[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不聪.[____________]也,谗.[____________]谄.[____________]之蔽明也,邪曲..[________]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________]也,故忧愁幽思..[________]而作《离骚》。
“离骚.[________]”者,犹离.[__________]忧也。
夫.[__________]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________]则反.[________]本,故劳苦倦极..[________],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__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课《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选必中《屈原列传》知识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文言实词1.多义实词(1)疾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③君有疾.在腠理()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⑤草枯鹰眼疾.()(2)举①举.类迩而见义远()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③杀人如不能举.()④戍卒叫,函谷举.()⑤九万里风鹏正举.()⑥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⑦举.酒欲饮无管弦()(3)志①其志.洁,其行廉()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③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④《齐谐》者,志.怪者也()(4)幸①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②大王亦幸.赦臣()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④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通假字(1)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齐与楚从.亲(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6)屈平既绌.( )3.古今异义词(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2)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今义:无理狡辩古义:(3)颜色..憔悴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古义:(4)形容..枯槁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述古义:(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古义:(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古义:答案:(1)第二年;(2)假话;(3)脸色,面容;(4)外貌,模样;(5)委婉得体;(6)当权二、文言虚词1.因①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②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③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⑤导大窾,因.其固然()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以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③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④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⑤遂自投汨罗以.死()⑥其后楚日以.削()⑦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⑧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三、文言句式判断1.秦,虎狼之国(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7.兵挫地削( )8.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答案:1.判断句;2.被动句;3.状语后置句、被动句;4.状语后置句;5.宾语前置句;6.定语后置句;7.被动句;8.状语后置句四、理解性默写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梳理答案《屈原列传》文言知识梳理一、注音谗谄(chǎn)靡(mǐ)不毕见濯淖(nào)滋垢(gòu)渣滓(zǐ)皭(jiào)然汶汶(mén)稚(zhì)子枯槁(gǎo)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温蠖(huò)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汨(mì)罗上称帝喾(kù)楚将屈匄(gài)二、通假字: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通“返”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旨趣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5靡不毕见.通“现”显现6、屈平既绌.通“黜”罢黜7、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三、重点实词解释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王甚任.之信任3上官大夫与之同位次4、争宠而心害.其能忌妒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6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8、平伐.其功自夸、炫耀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明10、“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11、人穷.则反本处境困难1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疲困13、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心悲痛14、《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15、靡.不毕见.无见,同“现”16、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深17、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近18、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称许19、不获世之滋.垢污浊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泥,同“涅”染黑21、乃令张仪佯装..去秦假装呈献质,同“贽”见面礼2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凭借当权者2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2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2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2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资质,职分27、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说坏话28、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吃酒糟喝淡酒2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者乎..,受物之汶汶洁净的样子玷污3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四、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屈原列传复习知识点答案
《屈原列传》一、文学常识屈原,名__平__,字__原__,___战国__时期我国伟大的__浪漫_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抒情长诗《离骚》主要作品有《天问》、《招魂》、《九歌》、《哀郢》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通假字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遇人穷则反本同“返”靡不毕见同“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浊”屈平既绌同“黜”罢免官职齐与楚从亲“纵”合纵亡走赵,赵不内“纳”被发行吟泽畔“披”厚币委质事楚“贽”见面礼三、古今异义颜色憔悴脸色,面容形容枯槁形体,容貌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第二年而欲反覆之君悟、俗改。
覆,翻转过来四、解释加点字意思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应对的语言。
王甚任.之信任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屈平不与.允许,同意平伐.其功自夸,炫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恨、痛心。
明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神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泥浆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
同“涅”,染黑。
污浊。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快意,心里舒服。
亡走..赵逃跑。
奔向。
楚人既咎.子兰归罪,责怪。
其存.君兴国思念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帮助自己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不知忠臣之分.资质..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被.发行吟泽畔披,散着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吃。
酒渣。
喝。
淡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才美德。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者乎洁净的样子。
玷辱。
..,受物之汶汶皓皓..之白皎洁的样子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贾生吊.之悼念死者又爽然..自失矣茫然五、句式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是以见放被动六、默写《国风》好色而不淫,__《小雅》怨诽而不乱__.。
屈原列传练习答案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编选:陈丽娟做题:查潇霄审核:张文艳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皭然(jiào)汶汶(wén)啜其醨(lí) 博闻强志(qiánɡ)B. 温蠖(huò) 诡辩(ɡuǐ)帝喾(ɡù) 眷顾楚国(juàn)C. 憔悴(cuì) 惨怛(dá)枯槁(ɡǎo) 靡不毕见(xiàn)D. 濯淖(nào) 屈匄(ɡài)属草稿(zhǔ) 谗谄(xiàn)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屈平属草稿未定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D.亡走赵,赵不内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行列,位次。
C.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卒行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B.秦,虎狼之国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C.内惑于郑袖竟死于秦而归葬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亡走赵,赵不内走:逃跑。
B.屈平既嫉之嫉:憎恨。
C.冀幸君之一悟一:一次。
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连接。
7.解释加点字词。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4)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答案版
屈原列传答案版●屈原者(见下文),名平,楚之同姓也(见下文)。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明了)于(见下文)治乱,娴(擅长)于辞令(指外交的一种文书)。
入(对内)则与王图议(谋划商讨)国事,以(见下文)出(颁发)号令;出(对外)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很)任(信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贤能)。
怀王使(指派)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编写)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抢走)之,屈平不与(给)。
因(因此)谗(谗毁)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没有)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炫耀)其功,曰:以为(认为)‘非我莫能为(做)’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痛心)王听之不聪(指听信谗言)也,谗谄(谗陷国君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的小人)之害公(公正无私的人)也,方正(端方正直的人)之不容(不被昏君谗臣所容)也,故(因此)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遭遇)忧也。
夫(助词,引出议论,不译)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追念)本,故劳苦倦极,未尝(没有)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悲伤),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小人)间(挑拨离间)之,可谓穷(处境困难)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是)自怨生(引起)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讽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条理),靡(没有)不毕(表现)见。
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旨趣)极大,举类迩(肯前)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浊水)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出)然泥而不滓(染)者也。
推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可以)也。
者: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
司马迁《屈原列传》考点解析
司马迁《屈原列传》考点解析《屈原列传》考点通假字1、离:犹离忧也(通罹)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4、绌:屈平既绌(通黜)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6、见:靡不毕见(通现)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一词多义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名词,正直)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词类活用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古今异义的词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今义:颠来倒去5、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屈原列传》解析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
《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屈原列传》梳理案重点实虚词第一段:屈平疾(恨,痛心)王听(听觉)之不聪(明)也谗谄(说好人坏话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的人)之害公也方正(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动)也故忧愁幽(深)思而作《离骚》犹离忧(遭遇忧愁,离同“罹”,遭遇)也夫(句首发语词)天者,人之始也人穷(处境困难)则(就)反本疾痛惨怛(内心悲痛)屈平正(使动,使……正)道直(使动,使……直)行竭忠尽智以(连词,表目的,来)事其君谗人间(离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个被动句)能无怨乎盖(大概)自怨生也上(名作状,向上)称帝喾下(名作状,向下)道(称道)齐桓以刺(指责)世事明(阐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治乱之条贯(规律)靡(没有)不毕(全,都)见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高洁),其行廉(正直,端正)其称文小而其指(同“旨”,旨趣)极大举(列举)类(事物)迩(近)而见(包含、表现)义远(深远)自疏(疏远)濯(同“浊”)淖(泥浆)污泥之中蝉(名作状,像蝉一样)蜕于浊秽(黑暗社会)不获世之滋(污浊)垢皭(洁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推(推究)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
文化常识1.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帝喾,传说中“五帝”(五帝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也是历代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
)之一,号高辛氏。
屈原是他的后裔。
翻译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屈原痛心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谄媚遮蔽了双眼(不能明辨是非),(致使)邪恶歪曲残害了公道,端方正直不被接受,因此(心怀)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列传 练习及答案
《屈原列传》知识点检测一、解释重点字词:【第1段】1、博闻强志闻:志:2、明于治乱明:3、娴于辞令娴:4、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图议:5、出则接遇宾客接遇:【第2段】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2、争宠而心害其能害:3、屈平属草稿未定属: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5、平伐其功伐:【第3段】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聪:2、犹离忧也离:3、人穷则反本穷:反:4、故劳苦倦极极:5、疾痛惨怛惨怛:6、信而见疑见:7、盖自怨生也盖:8、《国风》好色而不淫淫:9、靡不毕见靡:10、举类迩而见义远迩:11、推此志也推:【第4段】1、屈原既绌绌:2、齐与楚从亲从:3、惠王患之患: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5、厚币委质事楚厚币:委:质:6、使使如秦受地如:7、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兴:8、而齐竟怒,不救楚竟:【第5段】1、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当:2、臣请往如楚如: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因:用事: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5、使于齐,顾反顾反:【第7、8段】1、奈何绝秦欢绝:2、亡走赵,赵不内内:3、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咎:4、冀幸君之一悟冀幸:5、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6、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第9、10、11、12段】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2、顷襄王怒而迁之迁:3、被发行吟泽畔被: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5、是以见放是以:见: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7、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从容:9、及见贾生吊之吊:10、同死生,轻去就同:轻:二、翻译重点句子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
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
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二、官职变动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召:由皇帝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选、简:通过推荐或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封、赏、赐: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起:重新任以官职。
复:恢复原职。
仕、仕宦、仕进:做官,任官职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除官职。
免:罢免官职。
夺:削除官职。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陟:晋升,进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超擢、超迁:破格或越级提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①降职。
②降职并外放。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窜:放逐,贬官。
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史记之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归纳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疾痛惨怛()馋人间之()帝喾()靡不毕见()()遐迩()()濯淖()()皭然()从亲()商於()丹淅()相随属()枯槁()餔其糟()汶汶()温蠖()二、通假字1、犹离忧也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3、人穷则反本4、屈平既绌5、厚币委质事楚6、靡不毕见7、亡走赵,赵不内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9、被发行吟泽畔10、乃令张仪详去秦三、一词多义1、闻:(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2)无何,宰以卓异闻(3)况草野之无闻者乎(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志:(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3)其志洁,其行廉(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疾(1).君有疾在走里(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5)庞娟恐其贤于己,疾之(6)举疾首而相告曰(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4、疏:(1)王怒而疏屈平(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3)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4)《谏太宗十思疏》5、致(1) 致敬亭于幕府(2)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3) 假御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5)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6)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7)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8) 衡善机巧,尤志于天文阴阳历算(9)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四、词类活用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2 .出则接遇宾客3. 因谗之曰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5. 邪曲之害公也6. 方正之不容也7. 明道德之广崇8. 蝉蜕于浊秽9. 楚使怒去10.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1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2. 其后楚日以削五、古今异义的词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5、又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6、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六、句式归纳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楚诚能绝(于)齐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此不知人之祸也1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知识点
屈原列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二、通假字。
1.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2.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3. 靡不毕见(“见”通“现”,表现)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意旨,旨趣)5. 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黜)6.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7.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三、古今异义。
1. 明年。
- 古义:第二年。
例如“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颜色。
- 古义:脸色。
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今义:色彩。
3. 形容。
- 古义:形体容貌。
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4. 从容。
-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5. 反复。
- 古义:返回(楚国),扭转形势。
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 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四、一词多义。
1. 属。
- shǔ.- 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 zhǔ.-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连续)-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2. 伐。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其后秦欲伐齐(攻打)3. 疏。
- 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分条陈述)4. 离。
- “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受)- 约从离衡(使……离散,离间)5. 本。
- 父母者,人之本也(根本)- 人穷则反本(根本,这里指祖宗)- 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五、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泥而不滓(染黑)-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一天天地)2. 形容词作名词。
- 邪曲之害公也(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3. 使动用法。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使……听觉灵敏,这里指“明辨是非”)- 亡国破家相随属(使……灭亡,使……破败)六、特殊句式。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1.屈原引发忧思创作的《离骚》是痛心于朝内政治黑暗的四个方面是:,,,。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 。
”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 ”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 。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 , , ”这三方面。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 , 。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
1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 。
1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 ,。
1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 , 。
”14.《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人格与文风一致的句子是:,;,。
15.《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师生帮手:高中语文《屈原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练习及答案
师生帮手:高中语文《屈原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练习及答案《屈原列传》同步练习一、字音属.()草稿惨怛.()帝喾.()濯淖..()皭.然泥.而不滓.()靳.尚()渔父.()三闾.大夫()餔.糟啜醨..()弹.冠()汶汶.()汨.罗江()温蠖.()二、重要实词1.与上官大夫同列.:___________________2.争宠而心害.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3.属.草稿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___________________5.屈平不与.:___________________6.屈平伐.其功:___________________7.自矜.功伐:___________________8.人穷.则反本:___________________9.惨怛..:___________________10.《国风》好色而不淫.:___________________11.靡.不毕见:___________________12.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13.齐与楚从亲..:___________________14.使使如.秦受地:___________________15.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16.屈平既嫉.之:___________________17.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___________________18.一篇之中三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19.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20.顷襄王怒而迁.之:___________________21.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___2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23.及见贾生吊.之:___________________1.博闻强志: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者,犹离忧也:___________________3.人穷则反本:___________________4.靡不毕见:___________________5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6 .举类迩而见义远:___________________7.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8.屈平既绌:___________________9.乃令张仪详去秦:___________________10.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11.亡走赵,赵不内:___________________12.被发行吟泽畔:___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活用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谗谄之蔽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邪曲之害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正之不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泥而不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其后楚日以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时秦昭王与楚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同生死,轻去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
一、文学常识
屈原,名__平__,字__原__,___战国__时期我国伟大的__浪漫_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抒情长诗《离骚》主要作品有《天问》、《招魂》、《九歌》、《哀郢》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遇人穷则反本同“返”
靡不毕见同“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浊”屈平既绌同“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纵”合纵亡走赵,赵不内“纳”
被发行吟泽畔“披”厚币委质事楚“贽”见面礼
三、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脸色,面容
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第二年
而欲反覆之君悟、俗改。
覆,翻转过来
四、解释加点字意思
娴.于辞令
..熟练、熟悉。
应对的语言。
王甚任.之信任
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改变,更改
屈平不与.允许,同意
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恨、痛心。
明
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
其文约.,其辞微.简约含蓄精神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泥浆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洁净。
同“涅”,染黑。
污浊。
愿得张仪而甘心
..焉快意,心里舒服。
亡走
..赵逃跑。
奔向。
楚人既咎.子兰归罪,责怪。
其存.君兴国思念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帮助自己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
不知忠臣之分.资质
..
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被.发行吟泽畔披,散着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吃。
酒渣。
喝。
淡酒。
怀瑾握瑜
....比喻保持高才美德。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者乎洁净的样子。
玷辱。
..,受物之汶汶
皓皓
..之白皎洁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贾生吊.之悼念死者
又爽然
..自失矣茫然
五、句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是以见放被动
六、默写
《国风》好色而不淫,__《小雅》怨诽而不乱__.。
其文约,__其辞微_,,__其志洁_,__其行廉_,.。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举类迩而见义远__。
其志洁,_故其称物芳_。
其行廉,__故死而不容_。
推此志也,__虽与日月争光可也_。
___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_,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__莫不欲求忠以自为_,__举贤以自佐__.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__众人皆醉而我独醒_.。
夫圣人者,__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__。
举世混浊,_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_? 众人皆醉,_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__。
长太息以掩涕兮,__哀民生之多艰__。
亦余心之所善兮,__虽九死其尤未悔____。
路曼曼其修远兮,__吾将上下而求索__。
七、翻译
1、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人们又有谁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楚怀王看不明白,邪恶不正之人妨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创作的《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