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合集下载

我国的立法权机关包括哪些

我国的立法权机关包括哪些

我国的⽴法权机关包括哪些⽴法机关是法律界的最⾼权⼒机构,⽴法机关主要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做出相适应的法律规定,以为了使我国能够有法可依,⽴法机关的结构是较为复杂的,⽴法机关的权⼒⼤,责任也⼤。

那么我国的⽴法权机关包括哪些?下⾯就让店铺⼩编为⼤家详细的讲解吧。

我国的⽴法权机关有哪些1、国家权⼒机关系统(⼈⼤和⼈⼤常委会)的:全国、省、⾃治区、直辖市、较⼤的市的⼈⼤及常委会,⾃治州、⾃治县的⼈⼤。

2、国家⾏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央⾏、审计署、具有⾏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省、⾃治区、直辖市和较⼤的市的⼈民政府。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机关都不享有⽴法权。

由此可见,凡是⽴法机关都有⽴法权,享有⽴法权的机关不⼀定都是⽴法机关。

《⽴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民代表⼤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民代表⼤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六⼗五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政法规。

”第七⼗⼆条规定:“省、⾃治区、直辖市的⼈民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性法规。

较⼤的市的⼈民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政法规和本省、⾃治区的地⽅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性法规,报省、⾃治区的⼈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

本法所称较⼤的市是指省、⾃治区的⼈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的市。

”第七⼗五条规定:“民族⾃治地⽅的⼈民代表⼤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化的特点,制定⾃治条例和单⾏条例。

⾃治区的⾃治条例和单⾏条例,报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效。

⾃治州、⾃治县的⾃治条例和单⾏条例,报省、⾃治区、直辖市的⼈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效。

法律部门体系划分口诀

法律部门体系划分口诀

法律部门体系划分口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

”上面是直接引自辅导用书,其实教材中对这九大部门法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记住也是很容易的,但我在这里并不打算解释这个规律,而是提供给你一个更好记的顺序。

如何记住呢?①首先,我们要有程序优先于实体的思想,既然程序优先,那么我们就记住了排在最前面的“诉讼法”②第二个是什么呢?那肯定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宪法”,宪法可是其他法律的“母亲”哦,所以她要排第二位(其实宪法本来应该排第一位,但为了记忆方便还是排第二位更好)③第三个呢?当然是“行政法”,行政法其实就是宪法的延伸,和宪法一样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如果你还觉得不好记的话,你就想想“宪政”这个词。

④第四和第五就简单了,有了行政法,你总要把三大实体法凑齐吧?所以后面就是“刑法”“民法”⑤第六和第七个呢?我国是民商分立的,所以民法中肯定不包括商法,所以想到了民法,当然后面跟着的就是商法,再想想常说的“商经法”,经济法也自然记住了⑥第八个是什么呢?这个有点难度,因为辅导用书是把劳动法放在经济法中的,但在法理学中对于法律部门的划分,劳动法和经济法是分开的,所以想到经济法就要想起还有个劳动法要单独另算,劳动法当然是调整劳动者的,你想想这些劳动者万一失业了是不是要拿失业救济金啊,这就属干社会保障的范畴了,所以第八个是“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⑦最后一个呢?你要想想提供社会保障是需要钱的,这些钱从哪来呢?当然要开采自然资源来卖钱啦,开采自然资源时必须要注意别污染了环境,不要踩坏了花花草草,所以最后一个是“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好了,最后闭上你的眼睛,在脑子里完整的想一遍,诉讼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思修第六章(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思修第六章(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民法
(二)民法商法
合同法、物权法、农村土地 承包法、婚姻法、收养法、 继承法、公司法、合伙企业 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商业 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证券法 、海商法、保险法、专利法 、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 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调整平等主体之 间商事关系的法 律规范,是与民 法并列并互为补 充的部门法。
违反宪法法 律的行为必
须追究
大力弘扬 宪法精神
(三) 我国 宪法 的基 本原 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1.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 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 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 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
重要行业监管: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电力法 等
市场主体监管: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
是调整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社会福 利和特殊群体权益 保障等关系的法律 规范。
社会法
(五)社会法
我国制定了劳动法,将劳动关 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 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职 业培训以及劳动争议、劳动监 察等关系纳入调整范围,确立 了我国的基本劳动制度。
系的核心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 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为什么要修改宪法
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在1988、1993、 1999、2004、2018年五次修订
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 用,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 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 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罪刑法定
(六)刑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的法律部门

我国的法律部门

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一、宪法部门: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文件中,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除了宪法这一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外,宪法部门还包括:《组织法》《选举法》《国际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附属的较低层次的法律。

二、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

特别行政法方面有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等。

三、民法部门: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单行民事法律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

单行民事法律主要包括:单行民事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担保法、债权、物权、侵权、婚姻家庭(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知识产权(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单行的民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等。

四、商法部门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看,我国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

五、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表现形式包括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有财政、金融和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审计法,计量法等;有关市场主体、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如市场秩序法,税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不同的职能和专业领域进行划分的。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刑事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刑事犯罪相关的案件,包括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工作。

刑事法律部门的划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层级进行,例如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和地方法院等。

2. 民事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相关的案件。

这些案件可以涉及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家庭纠纷等多个方面。

民事法律部门主要包括民事法庭、家事法庭等。

3. 行政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政府和公共事务相关的案件。

行政法律部门的划分可以按照不同的行政层级进行,例如中央行政法院、省级行政法院等。

4. 宪法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宪法相关的案件。

这些案件通常涉及宪法的解释、修正、保护和执行等方面。

宪法法律部门可以包括宪法法庭、宪法委员会等。

5. 劳动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和劳动保护相关的案件。

例如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

6. 知识产权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案件,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方面。

知识产权法律部门可以包括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和调解机构。

7. 环境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案件。

这些案件通常涉及环境破坏、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环境法律部门可以包括环境保护法院和环境保护署等。

8. 金融法律部门:负责处理与金融监管和金融纠纷相关的案件。

金融法律部门可以包括金融法院和金融监管机构等。

除了以上主要的划分标准外,法律部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不同法律部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例如某些案件既涉及刑事法律部门,又涉及民事法律部门;某些案件既涉及行政法律部门,又涉及环境法律部门等。

因此,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各个法律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合作,以保证案件的公正、高效和有序处理。

此外,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实际情况,还可能存在其他特殊的法律部门,如军事法律部门、国际法律部门等。

中国法律架构

中国法律架构

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不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内容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门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不仅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基本原则,而且确立各项法律的基本原则。

最基本的规范体现在宪法中。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行为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法律,特别行政区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和规范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以及有关国家领域、国家主权、国家象征、国籍等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

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它包括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时效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亲属和继承制度等,如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等。

商法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主要包括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

3.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察与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等。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简答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一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还包括在宪法统帅下形成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

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有力武器。

(3)程序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2015年版)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2015年版)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我们(大学生)都懂法吗?
★大学生现在的社会里也算是学历知识
水平比较高的群体,那么是不是大学生群 体都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呢?
案例一:我没有偷东西 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 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 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 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 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案例三:清华学子伤熊事件 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 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 泼伤了5只熊。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 “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 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
从以上事件可见,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懂基 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做了如此荒唐的事情。 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可以经过全社会的各层 次的教化与熏陶,使人们知道基本的道德要求 (尽管未必都会做有道德的事情)。但没有经 过专门的宣传与教育,人们不可能具备基本的 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的。
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除了具有 高尚的德性外,同时还具备法治观念和基本的 道德知识。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来源:智阅网考研政治冲刺复习,一定要好好梳理下各个科目的重要知识点,把框架搭建起来,在把握全局之下,针对重点、考点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刷题来查漏补缺和深化记忆。

下面我们分享思修与法律基础中法律部分第一节的重要考点,大家记一下。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一)法律的含义(C级知识)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广义的法律。

2.狭义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3.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本质(C级知识)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法律所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2.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三)法律的特征(C级知识)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两点: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由国家保证实施。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思修法基知识点总结

思修法基知识点总结

思修法基知识点总结法律部分建设法治体系(一)法律的概念和发展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识,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2)法律的特征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保证实施。

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1)指引作用。

通过授权性规范(可以做什么)、禁止性规范(不得做什么)和义务性规范(应当做什么)来实现。

(2)预测作用。

对具体法律关系或法律后果的预测。

(3)评价作用。

对人们行为是否合法进行评价。

(4)强制作用。

对违法犯罪进行制裁,是法律其他规范作用得以实现的保障。

(5)教育作用。

实现方式: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守法用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制定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立法原则: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2)法律执行(执法)。

七大法律部门

七大法律部门

七大法律部门勾勒中国法律体系2011年03月04日 01:17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近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这个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

据公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

法学界认为,我们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要发生转移,即转移到“有法必依”,即法律的实施上。

同时,完备的法律体系只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目标,而要实现依法治国仍然任重道远。

法律体系形成中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强立法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中居于优先地位的工作,以至于法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以立法为中心的法治建设模式”。

改革之初,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是“无法可依”。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系教授唐尧说,“当时严格而言,仅有《宪法》与《婚姻法》两部法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起点。

这次全会,邓小平提出要高度重视立法在新时期法治建设中的紧迫性和优先地位,法治建设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1979年,全国人大一次通过了7部法律,这被认为是我国法制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在现行的230多部法律中,除与治安管理有关的8部是在1978年前制定的以外,其余的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

我国首次提出法律体系建立的时间表,是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

这次会议提出,要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而在1997年中共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这个法治目标,将时间调整为2010年。

“它的背景是,1997年,十五大报告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立法目标,是‘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2019)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2019)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含7个法律部门共239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法律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

我们先看其表现形式,中国的法律体系就最高效力来说处在统帅地位上的是宪法。

比方说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像什么?就像一棵大树,宪法就像树干,在树干上有七条主枝,也就是七个法律部门。

在主枝上面有很多旁枝和叶子,这就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在这个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子,每一个果子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一项制度,这样一个比喻可能就把法律体系说清楚了。

“这七条主枝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讲的七个法律部门。

”徐显明说。

第一个法律部门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

比如,人大代表通过什么法产生呢?是通过选举法产生。

中央国家机关都有一部组织法,没有组织法就难以产生这样的国家机关。

要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大家可能还记得2005年我们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这样的法律都属于宪法相关法。

第二个部门数量比较大,几乎和每一个公民直接发生联系,即民法商法部门,有时候也叫民事和商事法律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包括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合同、债务,像大家关心的所有权等等。

这部分法律在法律体系当中有七、八十件之多。

第三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叫做行政法部门,比如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监察。

总之与国家行使行政权有关的各类法律,比如管理军事、外交、教育等等,这类法律都归于行政法部门。

第四类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法律,叫做经济法部门,最主要的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对土地、货币、税收等进行管理的法律,这些领域的法律都归于经济法。

第五类与民生有关的法律部门,叫做社会法。

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最大的区别是现代国家必须提供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权利,国家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法律制度叫做社会法。

第六类是法律部门中件数最少的,就是刑法部门。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像一部法典,是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等。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理解;易考选择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

(2)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的更加重视。

(3)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考点: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

(4)民主集中制原则2.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

封建制法律: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 不完全占有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 农民的工具,是为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服务的 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 1、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确认农民对封建地 主的依附关系 2、维护封建制的等级制和皇权。

例如: 隋朝的《开皇律》就创设了十恶的罪名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以及君臣、父 子、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
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非剥削阶级类型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奴隶制法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不仅占有生产 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 因此奴隶制法律 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
例如: 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规 定:打死奴隶只需赔偿奴隶主一些银钱 即可。奴隶的地位和牲畜的地位是相同 的。
“林看起来挺阳光的,也挺开朗的。”与林某一起组织 过活动的段同学回忆,林某碰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 对师兄师弟也比较客气。不少见过林某的校友,对其的 描述仍大多是“阳光、热情”。

林森浩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 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律真正实现了人的政治自由与经济 自由,消除了人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保证。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 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代表 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 大会立法机制),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宪法部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1

宪法部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1

宪法部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三个部门法的地位比较尴尬。

一个是经济法,一直在为自己争取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名分”而“奋斗”,一个是商法,主要是与民法部门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关系,第三个就是宪法。

有人可能会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中的最高规范,难道还有谁对它产生怀疑吗?事实的确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但是,这里说的、人们的话语里的潜在意思指的都只是“宪法典”,即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那部法律而已,也就是说,在人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把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来看待。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把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自降身份”的行为,将动摇和削弱宪法的最高法的地位。

[1]显然,这位学者的观点混淆了部门法体系与立法体系。

部门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部门法体系的基本因素是法律规范和法的部门,立法体系的基本因素是法律条文及规范性法律文件。

因此,部门法体系是一种理想样式,并不一定与现实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对应,比如,我们说,行政法是一个法的部门,但是在现实的立法中,并没有一部被称为“行政法”的法律文件。

[2]当然,一个法的部门也可能与一部法律文件的名称重合,比如教育法是行政法部门的一个子部门,而恰好就有一部《教育法》与其对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法这个子部门中就只包括《教育法》这一部法律文件,而实际上,《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文件都属于教育法这个部门,甚至,其他部门的法律文件中,如果有关于教育行政的内容,那么,该部分内容也应该属于教育法部门。

(2)主客观方面不同。

在部门法体系中不以立法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不管立法者是否制定出了与法律部门相对应的法律文件,该法律部门都存在,因为部门法体系是一种法的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立法者不可能任意改变已经形成的部门法体系。

而立法体系则受到立法者的世界观、政治目的、立场、纯粹分类上和立法传统上的考虑以及管理社会生活某方面时使用的方面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二)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二)
问:⒈张三与李四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⒉王五能否取得?为什么?
⒊王五张贴告示属于何种民事行为?
⒋赵六是否能取得酬金?为什么? ⒌冯七应该向谁主张权利?
行政法
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 特别行政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教育法
公务员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
……

甲县陈某与邻居李某发生纠纷,殴打中李某将 陈某头部打伤,县派出所对李某作出罚款300元, 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决定。李某不服提出复议, 复议机关改变原处罚决定,对李某作出罚款100元, 行政拘留5天的决定。复议期间,陈某心脏病发死 亡,经查其死因与被李某打伤无关。陈某之妻赵 某不服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问题:⑴派出所的处罚是否合法? ⑵李某提出复议的复议机关是谁? ⑶赵某对复议决定不服应该向哪一级法院起 诉? ⑷在赵某诉讼中,李某处出于什么地位?
(三)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 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 民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
科学立法
1
2
3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4
全民守法
L/O/G/O
谢谢大家
小常识: 中国古代就有“宪”、“宪法”、“宪 令”、“宪章”等,但与现代的涵义完全不同。 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联邦宪法(1787) 欧洲大陆第一部宪法:法国(1791) 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苏联(1918)
我国第一部宪法:清末《钦定宪法大纲》

宪法国家机构有哪些部门?

宪法国家机构有哪些部门?

宪法国家机构有哪些部门?宪法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有,国家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机构,国家军事领导机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们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是最高人们检察院和地方检察院。

宪法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有,国家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机构,国家军事领导机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们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是最高人们检察院和地方检察院。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有7种。

具体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家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国家机构编辑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

按照宪法第三章的规定,中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

从行使职权的性质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国家权力统一原则下的权力、行政和司法等机关;从行使职权的地城范围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一、概念国家机构是指国家为实现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职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二、组织活动原则(一)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 、人民群众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 对人民负责 , 受人民监督 ;2 、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 对它负责 , 受它监督 ;。

简述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简述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简述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20分)参考答案一:包括以下法律部门:⑴宪法。

(2)实体法律部门。

包括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3)程序法律部门。

参考答案二: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形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完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内容方面.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宪法是国家法律当之无愧的“家长在宪法的统帅下,形成了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参考答案三: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部门共七个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参考答案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其相关法部门、民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以及程序法部门。

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

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

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体系是维护国家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多个层级、多个部门和多个法律形式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一、宪法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审查制度、基本权利和自由等内容,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我国其他法律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二、法律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法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指导国家、社会和公民行为的重要法规。

我国法律主要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它们对各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规,用于规范和约束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

行政法规在实际操作中充当着对具体情况下的法律规范的补充和细化。

四、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制定的法规,用于规范和约束地方行政机关的行为。

地方性法规相对于上级法规来说,具有较为局部性和特定性。

五、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司法解释,用于解释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司法解释对于法律的实际操作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党内规则,用于规范和约束党的组织机构和党员干部的行为。

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党的纪律和党的领导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复杂,法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制约的机制。

各个法律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规范了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旨在维护国家制度的稳定、社会秩序的正常和公民权益的平等。

有效运行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摘要】宪法与部门法是国家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部门法是由宪法授权的机关制定的具体法规,用来规范和管理各部门的行为。

宪法对部门法具有约束力,部门法必须要与宪法保持一致,并受到宪法的监督和约束。

加强宪法对部门法的约束力,确保部门法与宪法的一致性,是维护国家法制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只有宪法与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维护和平衡,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法律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需要提高人们对宪法与部门法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宪法对部门法的约束力,确保部门法与宪法的一致性,促进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宪法,部门法,关系,地位,作用,制定,权力来源,约束,统一性,重要性,加强,一致性。

1. 引言1.1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和政治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其地位不可撼动。

部门法则是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的法律规范,是为了实现宪法所确立的宗旨和原则而制定的具体法律规则。

宪法对部门法具有约束力,任何部门法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权利,限制了国家机关的权力,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

部门法的制定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确保与宪法的一致性和合法性。

宪法与部门法的统一性体现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强宪法对部门法的约束力,确保部门法与宪法的一致性,是维护国家法制稳定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只有在宪法的指导下,部门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 正文2.1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石和依据,具有稳定和保障国家法律秩序的重要作用。

宪法的地位是最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民主权原则; (3)人权保障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2. 我国宪法确立的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性质)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法,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反对敌 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形式。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讲授法,案 例教学法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反映 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体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 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的正确结 合。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 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 度。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 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社会生产的性质 和手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法、生产资料的分配形式等国家经济生活的制度的总和。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40 分钟) 1. 宪法相关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40 分钟)
1.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 四、 课堂小结……………………………………………………………………….. (3 分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统帅下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 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仅要掌握我国宪法确立的 基本原则和制度,而且要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功能和原则。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怎样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课后体会:
王亚飞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 专业班级 器人技术 1701 班; 健康管理 1701 班; 医疗设备 应用技术 1701 班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2017.12.11
1.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及运行机制 2.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 3.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法律的含义和特征; 2.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法律修养。 1.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2.怎样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五条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人权保障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班级: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器人技术 1701 班;健康管理 1701 班;医疗设备应 用技术 1701 班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题目 教学形式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上机 现场 共 60 课时,总第 教具 授课地点 43—44 课时 教材、多媒体 B2 教学楼 107 任课教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法手段
一、 复习……………………………………………………………………………( . 2 分钟) 1.法律的含义和特征; 2.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法律修养。 二、 导入……………………………………………………………………………( . 3 分钟)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 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 高体现。 三、教学内容 (一)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0 分钟) 1.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特征: 案例教学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五条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讲授法 讨论法 讲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