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方法一、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起点,也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

规划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评估。

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约束条件。

2.需求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采集和分析用户需求,制定需求说明书。

需求分析要求充分沟通与用户,并确保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3.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系统组成、模块划分、数据流程等。

4.项目计划制定: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里程碑和时间表。

同时,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

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系统规划的落地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详细设计:根据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设计等。

2.编码与测试:开发人员按照详细设计的要求进行编码,并进行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确保系统满足需求。

3.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并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4.系统实施与培训:将系统正式上线,并对用户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三、运维阶段运维阶段是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方法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维护与支持: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及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持续改进。

2.安全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3.性能监控与优化:监控系统的性能,并根据监控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4.用户满意度评估:定期对用户进行满意度评估,了解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系统以满足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方法是确保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过程高效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划阶段的专业规划和需求分析,开发阶段的详细设计和开发工作,以及运维阶段的维护和支持措施,可以帮助项目顺利完成,满足用户需求,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开发是一种涉及许多的复杂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务和物力投入。

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则是一种科学的、可行的、可控制的方法,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高效地开发、运行和维护。

下面,我们将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模型。

它是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明确规划各项任务,以便确保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

其中,瀑布模型是最经典的一种。

瀑布模型主要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实施和维护。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的目标、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

系统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将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绘制系统的架构图和流程图。

编码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将所设计的系统实现代码,并对代码进行优化。

测试阶段:在此阶段,需要测试系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实施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将系统推向广大用户并进行反馈。

维护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

二、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强调将软件系统看作一个对象集合,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包括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

在分析阶段,重点是确定软件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功能;在设计阶段,重点是将分析阶段得到的程序使用对象的形式表示出来,同时进行抽象和继承;在编码阶段,重点是将设计完成的对象转换成程序语言,并对其进行调试和优化;在测试阶段,重点是对程序进行各种测试,以便进行系统的交付和维护。

面向服务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是针对当前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现实环境。

它而是集成了各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知识,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价值。

在面向服务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开发的重点是将总体的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将模块看做一个服务,以便能够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它强调了线性且有序的开发过程。

该模型将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五个阶段,并要求每个阶段必须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开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较小规模或较为简单的系统,但由于需求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能改变,未考虑需求变化和用户反馈,容易导致开发结果与用户实际需求不符。

二、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强调通过构建原型系统来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并通过反复迭代改善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该模型在需求阶段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快速建立一个原型系统,以便用户了解系统的功能和界面,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根据用户的反馈,逐步改进并逐渐完善系统。

原型模型适用于系统需求较为模糊或复杂的情况,因为可以通过原型演示迅速调整和改变系统的功能。

三、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将系统开发过程分为多个增量阶段,每个增量阶段完成一个或多个子功能的开发。

每个增量阶段的功能越来越完整,逐步完成系统的整体构建。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开发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增量模型适用于系统需求比较稳定,但对系统性能和功能有需求变更的情况。

四、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种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开发过程融入一个迭代循环中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迭代和交付功能模块,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更进行调整和改进。

敏捷开发方法注重用户参与和团队合作,强调响应变化以及快速交付价值。

它适用于需求较为模糊、需要快速迭代和响应变化的情况。

购买开发购买开发是指通过购买现有的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来满足系统的需求。

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开发时间和人力成本,但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和沟通,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和用户的期望。

购买开发适用于需求相对简单且可以通过现有产品满足的情况。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方法应根据实际需求、项目规模和开发团队的能力进行选择。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 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需求是开始开发的第一步。

这包括识别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特性以及用户的需求。

2. 进行项目规划: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里程碑等。

确保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

3. 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根据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功能、数据结构和流程等。

4. 进行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开发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

这可能涉及编写代码、设计数据库、创建界面等任务。

5. 进行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都符合预期。

6. 进行系统部署:在合适的环境中安装和配置系统。

这可能涉及硬件设备的安装、软件的配置和数据库的设置等。

7. 进行系统维护:在系统正式运行后,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支持。

这包括处理用户反馈、修复错误和更新系统等。

8. 进行用户培训:培训系统的最终用户,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使用系统。

这可能包括提供培训材料、进行培训课程和提供技术支持等。

9. 进行系统评估:对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系统使用情况和系统的业务价值等来确定。

10. 更新系统:根据用户反馈和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更新和改进。

这可通过添加新功能、修复错误和优化性能来实现。

11. 管理项目风险:识别和管理项目开发中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监测风险和制定应对措施等。

12. 确保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的质量标准得到满足。

这包括进行代码审查、执行单元测试和进行系统集成测试等。

13. 进行项目沟通:确保项目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

这可以通过定期会议、进度报告和邮件等方式来实现。

14. 使用合适的开发方法论:选择适合项目的开发方法论,如敏捷开发、瀑布模型或迭代开发等。

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论来管理和开发系统。

15. 采用适当的技术工具: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支持项目的开发和管理。

这可能包括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环境和版本控制工具等。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开发方法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开发方法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外购和外包三种方式。

1. 自主开发:企业内部组建开发团队,根据自身需求和要求,从头开始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优点是可以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可以灵活调整和变更系统功能,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且对技术要求较高。

2. 外购:企业以购买的方式获取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加以定制适配。

优点是省去了自主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可以快速部署和上线,但部分功能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特定需求,还需进行定制和二次开发。

3. 外包: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或服务提供商。

优点是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团队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但需要对外包合作方进行严格的选择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和敏捷开发方法。

1. 瀑布模型:按照线性流程逐步进行系统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的项目。

2. 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确定目标、风险评估、开发、评审和计划下一次循环等阶段。


个循环都可视为一次迭代,可以灵活应对需求的变化和新的风险,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或风险较高的项目。

3. 敏捷开发方法:强调迭代、增量和交互式的开发方式,重视需求的变化和快速响应。

采用短周期的开发、测试和反馈循环,通过持续交付高质量的软件来满足用户需求,适用于快速变化的项目和较小规模的开发团队。

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特点,可以综合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指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流程。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为了管理和决策支持而开发的信息系统。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MIS的开发方法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敏捷开发和增量开发。

首先介绍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最早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开发方法。

它将系统开发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这种开发方法适合需求变化较少的项目,但缺点是开发周期长、风险高。

因此,在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中,适合采用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发系统的方法。

它强调与用户的紧密合作,通过快速交付可工作的软件原型来验证需求和改进设计。

敏捷开发注重团队协作和快速响应变化,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项目规模较小的情况。

通过迭代开发和及时反馈,可以减少项目风险,提高用户满意度。

原型模型是一种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进行系统开发的方法。

原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用户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化对原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或用户需求变化较大的项目。

通过原型模型开发,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增量开发是一种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按照优先级逐步开发的方法。

每个增量都可以独立交付并投入使用。

增量开发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通过逐步交付可以减少项目风险和提高开发效率。

同时,增量开发也便于用户对系统进行试用和反馈,有助于及时检测和修复问题。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开发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融合开发、面向对象开发等。

不同的开发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和需求,开发团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开发方法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答案(1)_OK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答案(1)_OK

运行原型系统
提出意见 否


增加新功能否
否 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
修改
18
原型法优缺点: 优点:能够运用先进开发工具快速构造原型,缩短开发周期,
容易开发出用户满意的系统。适合小系统、DSS等。 缺点:开发前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可能出现原型的报废,造
成浪费;对软件工具要求较高;易造成文档的缺乏。 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因为返工现象特别严重。
三、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 Method,OOM) 面向对象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它为MIS的开发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该方法将MIS看作是由一起工作来完成某项任务的相互作用 的对象的集合。 有关概念 对象: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实体的抽象。每个实体即称之
为对象。软件中的对象是一个封闭体,它由一组数 据和施加于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操作构成。
2、“自上而下” (“自顶向下”,TOP-DOWN)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部分,从而构建

统整体。
8
即:从MIS总体出发,从整体上确定MIS的功能、模块构 成以及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个子系统, 进而构建MIS总体。
3、两种策略之比较: “自上而下”策略:
7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如何开发MIS?涉及MIS开发策略。 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1、“自下而上” (“自底向上”,DOWN-TOP)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然 后逐步集成为整个系统。
即:从各个子系统(模块)开始,开发一个个子系统, 然后将它们组合成MIS总体。
CASE的目的:使开发支持工具与开发方法学统一和结合起来; 通过实现分析、设计与程序开发、维护的自动化,提高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的效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最终实现系统 开发自动化。 CASE中集成了多种工具,这些工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组合使用,为系统开发提供了全过程开发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种常见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把系统的建立瞧作就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

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写代码-> 安装调试-> 系统维护优点: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

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与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

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

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

文档资料就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基础。

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则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

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

文档资料也就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与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不足:这种开发方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避免,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开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方法是指为满足管理需求,利用技术手段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对MIS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四个方面介绍MIS的开发方法。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这是MIS开发的基础,包括确定管理目标、明确功能需求、收集数据等。

在确定管理目标时,需对组织的目标进行分析,了解组织的战略、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

在明确功能需求时,需根据管理目标,确定系统所需的功能和特性,例如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等。

在收集数据方面,需采用各种方法,如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收集与系统开发相关的数据。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

数据库设计是MIS开发的核心环节,需根据功能需求和数据收集结果,设计出适合系统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字段和关系等。

界面设计是指设计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需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界面友好性和易用性等。

系统架构设计是指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选择、系统的分层结构和模块划分等。

然后是系统实施阶段,包括系统编码、测试、培训和上线等。

系统编码是指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将设计结果转化为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在测试阶段,需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培训是指对系统使用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对系统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最后是系统上线,即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供用户进行正式使用和操作。

最后是系统维护阶段,包括故障排除、功能更新和性能优化等。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排除。

此外,当管理需求发生变化时,需对系统进行功能更新,以满足新的管理需求。

同时,还需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在MIS的开发方法中,需注重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

项目管理是指对MIS开发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包括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有三种常见的开发方法,分别是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

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的开发过程是线性的,按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这种开发方法适用于开发周期长、需求稳定的项目,具有开发过程清晰、文档完备、易于管理等优点。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瀑布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在开发前充分了解需求,避免后期修改和重构,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但是,瀑布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开发过程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需求变化等。

二、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一种快速原型开发方法,它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验证需求和设计方案。

这种开发方法适用于需求不确定、开发周期短的项目,具有快速响应需求、易于理解和修改等优点。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原型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验证需求和设计方案,减少后期修改和重构,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但是,原型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原型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设计方案不稳定等问题。

三、敏捷开发模型敏捷开发模型是一种迭代、增量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持续交付和团队协作。

这种开发方法适用于需求不稳定、开发周期短的项目,具有快速响应需求、灵活性高、易于管理等优点。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敏捷开发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

但是,敏捷开发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求变化频繁、文档不完备等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三种。

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开发方法,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哪些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哪些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哪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开发团队有效地设计、构建和实施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瀑布模型是最古老和最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

这种方法采用线性顺序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瀑布模型适用于开发比较简单、需求明确的项目。

2. 快速应用开发模型(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RAD)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是一种迭代和增量式的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可并行开发和测试。

快速应用开发模型着重于快速的原型开发和用户反馈,从而加速开发过程。

3. 原型模型(Prototyping Model)原型模型是一种通过构建原型快速验证需求和设计的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需求不明确或难以确定的项目。

通过创建原型,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修改和改进。

4.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强调迭代和协作的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通过小的迭代周期(通常是2-4周)来快速交付可用的软件。

这种方法注重适应变化、用户反馈和持续改进。

5.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螺旋模型是一种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的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不断评估和改进系统的需求和设计,以降低风险和提高质量。

6. V模型(V Model)V模型是一个与瀑布模型相似的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测试,开发团队在每个开发阶段都同时进行测试。

V模型通过测试进一步强调了开发和测试之间的关系。

7. 基于组件的开发(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CBD)基于组件的开发方法将系统划分为独立的组件,并通过组装这些组件来构建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在提高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方面有很大优势。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系统总体设计
Y
功能子单元
所有实现?
N 实现一种功能子单元
最终系统
图4—6 递增式原型开发MIS过程
4.3.2 原型法
四、原型法旳长处及存在旳问题
1、原型法旳长处 2、原型法旳缺陷
4.3.2 原型法
1. 原型法旳长处 ⑴ 开发周期短 ⑵ 增长顾客旳满意度 ⑶ 加强了开发过程中旳顾客参与程度 ⑷ 减少系统开发中旳风险 ⑸ 减少系统开发旳成本 ⑹ 易学易用,减少对顾客旳培训时间 ⑺ 可产生对旳旳系统需求描述
系统设计
系统实行
Y
满意否?
N 最终系统 演化(重新设计、实行)
图4—5 演化式原型开发MIS过程图
⑶ 递增(进化)式
开始时系统有一种总体框架,各功能单元旳 构造和功能较清晰,但没有详细实现。在后来 旳开发过程中一种一种旳完善这些模块。
前提:系统旳组织构造不发生变化, 模块旳外部功能不发生变化。
递增式(进化)原型开发MIS过程
5.运行维护: 使用和维护MIS
生命周期法旳开发过 程
规划阶段:
初步调查
框架设计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汇报
修改目旳、追加 资源、等待条件
停止研制 否
审批
修改

A
分析阶段:
A
详细调查
逻辑设计
系统分析汇报

停止研制
审批

B
修改阐明书
修改
wu
设计阶段:
B
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阐明书
停止研制 否
审批

1、“自下而上”旳开发方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 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 逐渐向高级建设(即,增长管理/控制功

最新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最新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采购管理
采购信息
编目管理
图书信息
流通管理
借阅信息
读者
订书单
发书单
借阅证
借书单据
三、系统分析 3、数据流程分析
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采购管理
输入 订书目录(供书单位) 书 籍(供书单位) 发 票(供书单位)
处理功能 选择图书 订购查重 打印订单 验收 进书查重 登总帐 打印查重卡 订书统计 进书统计
§2.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和条件 2.2.1、原则 总则:以经济的合理投资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消耗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强功能、高质量、适用、可靠、易维护的系统。 稳定性原则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面向用户原则 “一把手”原则 工程化、标准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
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3、综合开发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以上两种开发策略的优点,人们往往将它们综合起来应用。在用“自上而下”方法确定了一个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之后,“自下而上”方法则是在总体方案指导下,对一个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具体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和分解,并逐层具体到决策层。 大型系统往往采用这种开发策略
输出 订单(供书单位) 发票(已核对)(财务科) 已登记的书籍(编目室) 订书、进书统计表(图书馆领导) 进重的书(供书商)
数据存储 订单存根 查重卡片 图书总帐
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
正确发票
图书 验收
打印 查重卡
编目 管理
0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采购单
编目管理
编目卡片
流通管理
读者借阅
供书商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通过计算机实施信息和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来实现组织内部管理各种业务活动的系统。

MIS开发方法和技术是指在MIS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MIS开发方法和技术。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逐步线性的开发模型,按照顺序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等环节。

该模型适用于需求较为稳定的项目,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瀑布模型存在开发周期较长、难以适应变化等不足。

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强调通过快速制作出初始版本的系统原型,以便用户反馈来改进和完善系统。

该模型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需求频繁变化的项目。

通过原型模型,能够快速探测出系统的问题和需求变更,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

3.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增量的开发方法,注重与用户的合作、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和团队的自组织。

敏捷开发通过将开发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小而可管理的周期,称为迭代来进行开发。

每个迭代周期都涵盖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整的开发过程。

敏捷开发适用于快速交付、需求频繁变动的MIS项目。

4.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常用于MIS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UML提供了一套图形化工具,如用例图、活动图、类图等,方便开发人员与用户交流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通过UML,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MIS的开发过程。

5.RAD快速应用开发(RAD)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开发方法,强调迅速将系统原型转化为可交付产品。

RAD方法注重快速开发并快速交付,以满足客户需求。

RAD方法适用于那些需求快速变动的项目。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来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工具,也是MIS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DBMS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管理和查询。

常用的商业级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矩阵式结构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

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双重管理的结构建立和维持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有权力的一方常常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比较成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带有项目/产品小组性质的职能型组织。

职能部门照常行使着管理职能,但公司的业务活动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

项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他向职能经理索要适合的人力资源,在项目期间,这些员工归项目经理管理。

而职能经理的责任是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与前两种结构不同,矩阵式结构很少能从组织结构图中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判断。

而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条件一: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希缺资源的压力。

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

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

比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安排足够的工程师,于是工程师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条件二: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

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条件三: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

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结构。

例如中型规模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几十人至上百人,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业务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财务咨询,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小组。

由于咨询顾问的成本较高,优秀的咨询顾问资源相对稀缺,而咨询公司没有统一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设计,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开发方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矩阵式结构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

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双重管理的结构建立和维持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有权力的一方常常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比较成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带有项目/产品小组性质的职能型组织。

职能部门照常行使着管理职能,但公司的业务活动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

项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他向职能经理索要适合的人力资源,在项目期间,这些员工归项目经理管理。

而职能经理的责任是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与前两种结构不同,矩阵式结构很少能从组织结构图中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判断。

而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条件一: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希缺资源的压力。

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

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

比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安排足够的工程师,于是工程师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条件二: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

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条件三: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

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结构。

例如中型规模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几十人至上百人,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业务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财务咨询,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小组。

由于咨询顾问的成本较高,优秀的咨询顾问资源相对稀缺,而咨询公司没有统一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设计,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

PA 2.1 RT.
结构化系统开发技术
结构化系统开发技术
结构化方法的概念
将事件分解成不同的步骤,每个步骤都 依赖于以前步骤的执行的方法
概念最早由迪克斯特拉(E.W.Dijikstra)在1965年提 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采用自顶向 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构造。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 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使完成每一个模块的工作变单 纯而明确,为设计一些较大的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原型法的开发方法
第二阶段:建立系统初始原型 在对系统功能、性能初步了解的基 础上,开发人员设计并实现一个系 统的原型 这个原型只需满足第一阶段用户提 出的基本要求 需要一个良好的原型构造的工作环 境
原型法的开发方法 第三阶段:评价系统原型 得到初始原型后,用户可以看到实 实在在的系统,能方便地提出原型 的满意与不足 系统的功能与性能逐步趋于明朗 第四阶段:修改原型 开发人员针对缺陷,进一步完善原 型 把修改后的原型交给用户试用、评 价,再修改 如此反复至完善
最终用户开发
最终用户开发的优点
开发速度快 改善了需求的确定 提高系统用户的参与和主人翁意识
最终用户开发 最终用户开发的缺点 系统用户缺乏专业技能而导致开发的系统 难以实现 非组织集中建立的信息系统增多 对设计方案缺乏充分的分析,导致不达标 准的信息系统 缺乏文档和外部支持系统寿命短促
利用软件包开发系统的优点 缩短开发时间 节约开发费用 技术水平较高 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维护 能减轻组织内部对系统开发的阻力
利用软件包开发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MIS的开发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

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MIS开发中最传统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交付成果。

每个阶段的输出成果都是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成果。

瀑布模型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系统交付和维护。

瀑布模型的优点是开发过程清晰明了,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交付成果。

同时,由于每个阶段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可以确保开发出来的MIS质量更高。

但是,瀑布模型也存在缺点,例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规划和管理项目,同时,如果需求分析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后续阶段出现大量变更,从而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二、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MIS开发中的另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快速开发一个可操作的原型系统来验证需求和设计。

原型模型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原型实现、原型测试和最终系统设计。

原型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快速验证需求和设计,从而减少后续开发过程中的变更和错误。

同时,原型模型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减少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

但是,原型模型也存在缺点,例如原型系统可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从而需要进行大量修改和重构。

三、敏捷开发模型敏捷开发模型是MIS开发中的新兴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快速交付可用的系统来满足用户需求。

敏捷开发模型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交付。

敏捷开发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变更。

同时,敏捷开发模型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减少项目风险。

但是,敏捷开发模型也存在缺点,例如需要更高的开发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需要更加灵活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

总结MIS的开发方法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模型。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和较大的项目,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不稳定和较小的项目,敏捷开发模型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变更的项目。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一种支持 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自动化技术, 是一种从开发者的角度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计 算机技术。
2.CASE的功能





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 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计算机化 提高了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 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 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 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软件文档 着重于分析与设计,具有设计可重用性等。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 MIS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 系统开发方式
3.1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CASE)
3.1.1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又称结构化开发方法
详细调查
分析当前系统 新系统设想 修改
审核分修改
审核设计说明书
程序设计
修改
调试 修改
系统试运行
系统评价
系统转换
运行、维护 维护评价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
3.结构化系统开发的优缺点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
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严格区分工作区间 设计方法结构化 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4.CASE的优点
提高生产率 提高质量
提高文档的质量
减少系统维护的费用和精力
3.2 系统开发的方式
3.2.1 自行开发方式
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系统开发的各 项任务 3.2.2 委托开发方式 企业将开发项目完全委托给开发单位,系统 建成后再交付企业使用
3.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总帐
图书 选择
订购 查重
填写 订书单 订单
供应商
图书 统计
领导
2020/3/22
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
图书信息
读者 借书证 借还书 处理
罚金 处理
预约 登记
借阅信息
打印 催还单
统计 分析
查询 处理
读者
领导
有关 人员
2020/3/22
流通管理数据流程图
三、系统分析 4、新系统逻辑分析
新系统目标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系统自动化、标 准化处理,提高查询效率和准确性,为用户提 供更便利、更全面的服务。
2020/3/22
2020/3/22
应用A
应用B
应用C
收集应用需求
分析应用需求
构建数据库
DB
应用编程
系统测试 系统实施
2020/3/22
SDLC(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方法
§2.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和条件
2.2.1、原则
总则:以经济的合理投资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消耗 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强功能、高质量、适用、可靠、易维护 的系统。
•由于事先没有很好考虑和规划新系统中各项业 务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围绕数据库开发了一些 应用项目后,就会发现功能之间不协调,甚至 产生矛盾。
2020/3/22
3、想象系统法
这种方法违背了新系统的“基于原系统而 高于原系统”原则,将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完全建立在想象和假设的基础之上。
•这种方法脱离实际,即使新系统一旦建立 起来,也根本无法投入实际运行。再说, 这种凭空想象的方法,更加花费时间和造 成人力、物力浪费
if 有过期图书 交纳罚金
else 借阅图书 endif
2020/3/22
5、数据分析( E联R系D人) 供书商号 电话号码 书库号 书架号 职工号 职务
帐号 名称
主题词 出版社
ISBN
供书商 地址 保存册数 书库
工作 职工 姓名
m
m
供应量
n
m
领导
nn
办手续
单位
图书
m 借阅
n 读者
姓名
借阅期限
书证号
读者
借书证 借书 处理
续借 处理
流通管理
续借单
罚金 处理
打印 催还单
罚金 打印 收据 罚单
读者
图书 还书 处理
预约信息 预约单
2020/3/22
借阅信息
预约 登记
统计 分析
查询要求 查询 处理 查询结果
领导
有关 人员
三、系统分析 4、新系统逻辑分析
处理逻辑功能描述 对底层的处理逻辑进行说明 例如:借阅图书处理
三、系统分析 3、数据流程分析
供书 订书单
商 发书单 采购 管理
编目 管理
采购信息 图书信息
借阅证
流通 管理
借书单据
读者
借阅信息
2020/3/22
•采购管理
输入 订书目录(供书单位) 书 籍(供书单位) 发 票(供书单位)
输出 订单(供书单位) 发票(已核对)(财务科) 已登记的书籍(编目室) 订书、进书统计表(图书馆
订单统计 订单统计表
登帐 图书总帐
财务 处
进重的书
供书商
打印查重卡 查重卡
编目 室
统计
统计表
领导
三、系统分析
2、现行系统分析
编目管理
•将采购来的图书按学科内容进行科学的归类,加工整 理,送入流通部门
•对采购来的图书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 分类,给出分类号和书次号
•进行著录,检查无误后,做书标,目录卡片,组织分 类目录,书名目录
优点: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认识事物的习 惯,易于被接受和掌握。 以具体的业务处理为基础,根据需要而扩展,边 实施边见效,容易开发,不会造成系统的浪费。
2020/3/22
3、“自下而上”的策略
缺点:缺乏系统整体性和功能协调性,难于完整和周 密,难以保证各子系统之间联系的合理性和有效 性。பைடு நூலகம்各个子系统的独立开发,还容易造成它们之间数 据的不一致性和数据的大量冗余,造成重复开发 和返工。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放方法和技术
【本章要求】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与特点,管理信息系
统开发的原则和条件,熟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开发策略、开发 方法,并能进行比较分析。
【本章重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开发方法。 【本章难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 。 【教学时间】4课时
§2.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历史回顾
1、组织机构法; 2、数据库方法; 3、想象系统法。
2020/3/22
1、组织机构法 •此方法完全遵循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机械地 直接将它转换为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信息系 统。 •这种做法主观认为现有组织机构很合理,不考 虑如何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和特点,没有重 新规划各个子系统的合理划分。即对现行系统 不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实际上是手工翻版, 不能发挥计算机高效处理及资源共享等优越性, 影响了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效果。
适用范围:规模较小的系统开发,以及对开发工作缺乏 经验的情况。
2020/3/22
3、综合开发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以上两种开发策略的优 点,人们往往将它们综合起来应用。在用 “自上而下”方法确定了一个总的管理信息 系统的总体方案之后,“自下而上”方法则 是在总体方案指导下,对一个个业务信息系 统进行具体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和分解,并逐 层具体到决策层。 大型系统往往采用这种开发策略
2、原型法。 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20世纪90年代至今---系统集成或基于部件的开发。
2020/3/22
1GL 机器语言 2GL 汇编语言 3GL 高级语言 4GL 第四代程序设计语言 5GL 使用AI技术实现用户需求语言
4GL分为七类 查询语言(SQL)、报表产生器(RPG-Ⅲ )、图形化语 言(VB)、应用程序生成器(power builder)、非常高 阶程式语言(APL)、应用套装软件(SAP R/3)、PC 工具(Access、IE)
1、“自上而下”的策略
优点:整体性好,逻辑性较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 把握总体,综合考虑系统的优化
缺点:对规模较大系统的开发,因工作量大而影响具体细 节的考虑,开发难度大,周期较长,系统开销大, 所冒风险较大。一旦失败,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2020/3/22
2、“自下而上”的策略
方法:从企业各个基层业务子系统(如财务会计、库存 控制、物资供应、生产管理等)的日常业务数据 处理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业务功能,然后 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和决策方面的功 能,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从而构成整个 MIS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
2020/3/22
三、系统分析 2、现行系统分析
供书 商
图书 发货 图书 编目 单 交接单 管理
图书
分发 单
流通 管理
借阅 证
读者
采购 管理 采购单
编目卡片
读者借阅 借书 单
2020/3/22
•采购管理
供书商
2020/3/22
订书目录 书籍发票
选择图书
验收
订购查重 书籍发票
打印订单 订单
进书查重 不重的书
•对编目加工后的图书验收并分发至各书库及有关部室 ,做到帐书一致,手续清楚
2020/3/22
系统分析——现行系统分析 三、系统分析 2、现行系统分析
流通管理 •图书的外借(包括个人外借、馆际互借等) •续借 •预约 •书库的组织管理等工作 •完成各类统计报表,书证的挂失和罚金的收缴等工作
2020/3/22
出版时间 著者 书名 版次 借阅数量 借阅时间 职称 联系电话
2020/3/22
四、系统设计 3、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出的新系统逻辑结构进行系统 的设计,由此可建立新系统的高层结构图。
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 编目管理 流通管理 查询管理 系统维护
2020/3/22
四、系统设计 3、系统结构设计
2020/3/22
§2.3 现代MIS开发策略
1、“自上而下”的策略 2 、“自下而上”的策略 3、综合策略
2020/3/22
1、“自上而下”的策略
特点:从企业的高层管理着手,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将企业 看成一整体,探索合理的信息流,确定系统方案,然后 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确定需要那些功能去保证目标的完 成,从而划分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 同时,功能管理转为过程管理,每个 活动可建立一个相应的过程工作小组 ,用户只须与每一过程的管理人员接 触,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2020/3/22
2、数据库方法 •此方法是从数据而不是功能角度去分析和设计 一个新系统。它强调将一个组织中的所有重要 数据都存储在集中的大型数据库中,然后以数 据库为中心,开展各项业务的处理。
领导的重视和业务部门的支持
建立一支开发、应用与技术管理的队伍:必须建立一支由既懂计算机又 懂管理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两方面人员组成的开发 队伍
具备一定的资金
2020/3/22
§2.3现代MIS开发策略
一、不可行的开发策略
不可行开发策略:不可行开发策略是以往人们 在开发信息系统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以后大 家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应引以为戒。不可行开 发策略包括:
采购管理模块分解 图书采购管理
订单 录入
订单 查询
订单 更改
2020/3/22
2020/3/22
这一销售流程是当时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采用的运行 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销售流程简单、分工明确 、职责清楚、易于管理。但通过对这种流程加以分析,发 现了不少弊端: • 效率低下。由于每个部门只完成某一项任务或某一环节, 整个流程的运转必须通过多种单据的频繁传递来实现,工 作人员多数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因而,效率不够充分。 • 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每个职工只负责流程中的某一环节 ,各科室管理人员也只对本科室的业务负责,整个流程工作 的质量无人负责,无从监督。 • 对顾客满意度重视不够。在这种流程中,客户需和不同的 部门频繁接触,如与业务科签订合同,到计划科开提货单和 发票,在财务科进行单据的审核等,客户实际上担当了传递 数据的任务,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