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与危害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64f08fec3a87c24028c471.png)
现为神经和 内分泌紊乱 、 免疫抑制 、 致癌致 畸、 肾损伤 、 肝 繁殖 卵管萎缩 , 产蛋量下降 , 产畸形蛋 ; 采食量减少 , 生产性能下降,
其干燥。 食槽及水槽也要定期消毒清洗 。
厚 12 ,  ̄ 倍 其他病 变及症状不甚明显者 , 为可疑反应 。 如皮肤不增厚, 且无局部病
变 者 , 阴性 反应 。 为 禽 类 喂 饲 试验 。 3 6月龄 母 鸡 , 选 - 每
天 喂 可疑 饲 料 2 5克 ( 6月龄 或 成 鸡 每 天
2 霉 菌毒素产 生 的条 件
霉 菌或 真菌 在 适 当的 湿 度 、 温度 、 气 和 生 长 媒 介 的条 件 氧 下 , 可产 生毒 素 。气候 多 变 、 旱 、 涝 、 虫 害 等 环 境 下 特 就 干 多 病 别 容 易使 霉 菌 侵 入 植物 , 产生 大量 霉 菌 毒 素 。 境 湿 度 > 0 , 环 7% 谷 物水 分 > 3 , 在 2 ℃左 右 ,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 1% 温度 4 最
T 2毒素与呕吐毒素同属雪腐镰刀菌霉烯。 一 一 2毒素是 引
起 口腔 溃 疡 因素 之 一 。其 主要 作 用 是 抑 制 蛋 白酶 的 活性 , 而 进 阻 止 蛋 白质 的合 成 与 转 化 , 肝脏 、 对 肾脏 等 不 构 成 明显 的损 害 作 用 。呕 吐 毒 素最 主要 是 引起 鸡 采 食 量 下 降 , 呕吐 毒 素 的 中毒 案 例 很 少 见 到 。 美 国 F A 对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没有 限量 标 准 , D 其
止 . 后 沿 试 管 壁 加 人 乙醚 2 3毫 升 , 刻 在 两 种 液 体 接 触 部 然 - 片
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8a2aedd6f1aff00bed51eb3.png)
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如何控制霉菌对饲料的污染?对霉变饲料可采取哪些去毒处理方法?
1在饲料中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醇、丁烯酸内酯、红色青霉素、黄绿青霉素等。
2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含有致病性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B1、赭(zhe)曲霉菌毒素A的饲料将使动物产生疾病;二是霉菌的繁殖使某些饲料营养成分显著降低,并产生大量异味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引起饲料变质);三是某些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霉菌毒素对猪健康产能也有影响:霉菌毒素攻击肝脏、霉菌毒素攻击消化道、攻击肾脏细胞及近曲小管。
四是霉菌毒素还可以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
3 饲料霉菌污染的预防①培育抗性强的作物品种;②采用适当的种植和收获技术;③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温度和湿度;④加强田间管理;⑤添加防腐剂;⑥改进日粮配合方法,预防黄曲霉中毒;⑦严格执行GB饲料卫生法规,控制霉菌限量。
4 控制①控制原理含水量②创造良好的贮存条件③保持饲料颗粒的完整④合理使用防腐剂。
5科学去霉①挑选法②水洗法③辗轧加工法④吸附法⑤紫外线辐射法⑥化学法⑦化学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18607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9.png)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属产生的毒素,可存在于猪只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中。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当猪只饮食中存在过多的猪霉菌毒素时,会引起猪只的胃肠炎、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此外,长期摄入猪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使得其体重增长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
2. 污染猪肉及其制品猪霉菌毒素会进入猪肉和其制品中,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猪霉菌毒素的猪肉和其制品,会导致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引起急性胃肠炎、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3. 造成经济损失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效益。
同时,因为猪肉和其制品被污染,没有市场可供销售,也会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1. 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为了避免猪霉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可以选择无霉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同时应保持饲料库房和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饲料和猪舍进行消毒,避免霉菌的生长繁殖。
2. 合理使用防霉剂在饲料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中,可以适当使用防霉剂,对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
此外,在使用防霉剂时需要注意防霉剂的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其对猪只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 加强猪只健康管理加强猪只健康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也是避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的饮食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的保持,都能提高猪只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对于已经开展养殖业的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饲料和猪肉中猪霉菌毒素的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以避免猪霉菌毒素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巨大,我们需要加强猪只健康管理,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合理使用防霉剂,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等措施,全面降低猪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风险。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fb121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8.png)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它在畜禽养殖业中可能会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饮用水和环境中,畜禽摄入过量的霉菌毒素会引起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利润。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霉菌毒素会抑制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动物摄食减少,生长缓慢,肌肉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畜禽的经济效益。
2.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
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的免疫系统受损,使得动物易受到疾病侵袭,增加了畜禽养殖业的疾病防控难度和成本。
3. 霉菌毒素会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
一些霉菌毒素具有致畸和致畸性效应,会对动物的生殖系统产生损害,造成繁殖能力下降,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1. 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养殖业需要增加对饲料的检测和筛检,购买高品质的饲料和饮水设备,加强卫生管理等,这些都会增加养殖成本。
2. 产出质量下降。
受到霉菌毒素影响的畜禽会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受损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出的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影响市场信誉。
因为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和对养殖业的危害,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可能会受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形象。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饲料和饮用水的检测和筛检。
养殖企业应加强对饲料和饮用水中霉菌毒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和饮用水,减少对畜禽的影响。
2. 优化饲料配方。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湿度和pH值,减少霉菌的生长条件,避免霉菌毒素的产生。
3. 强化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与管理。
严格控制饲料和饮用水的贮存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饮用水的污染。
4. 加强卫生管理。
定期对畜禽舍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治,减少霉菌的滋生和扩散,降低畜禽受到霉菌毒素侵害的风险。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ffb0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6.png)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近几年来发生率日益上升,对牛羊的危害非常严重,致死率高,给养殖業造成很大的伤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繁衍,广泛存在于饲草料中,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定要注意。
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南部和北部地区牛羊发生多起霉菌毒素中毒事件、造成肉牛死亡12头、羊死亡21只、经过1周的治疗控制住了死亡的发生,现将发病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2018年阿左旗旱灾严重,牧民的牛羊都普遍给饲喂玉米、玉米秸秆和其他饲草料。
由于天旱草场没有什么可采食的牧草,牛羊普遍比较瘦弱,缺乏抵抗力。
发病的牛羊自6月初开始逐渐出现不食,精神萎靡、脱毛、吐草、流涎等症状。
发病牛羊卧地不起、肚胀、鼻镜干燥、开始发生病死牛羊。
2 临床症状牛羊采食量大大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瘤胃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被毛粗糙,脱毛,生长迟缓,体重下降。
繁殖力下降: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直肠脱垂,不发情,假发情,流产,死胎等症状。
出现腹泻,拉稀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血粪等症状、严重的牛羊脱水、步态不稳,卧地不起。
3 诊断治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饲喂情况、饮水情况、免疫注射情况、驱虫健胃等情况。
查看玉米、秸秆情况,发现玉米和秸秆都有发黑、发霉的现象。
对病死牛羊进行解剖、采集病理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查。
对发病牛羊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消炎、解热、通肠、补液、补盐、补糖、灌口服补液盐、灌反刍液。
停止饲喂发霉的玉米、玉米秸秆、改喂新鲜的饲草料、饮水、水中加入健胃药、提高牛羊的消化能力。
经过化验室的检验初步确诊为霉菌毒素(黄曲菌素和赭曲霉毒素)中毒。
4 霉菌毒素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2157ab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e.png)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蛋鸡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0405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8.png)
蛋鸡饲科中常见霉菌毒素的裁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郑守学1,阮国宏2(1.山东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平度266700;2.青岛奥特种鸡有限公司,山东即墨266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1)3-0027-03自然界中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大约有200种是污染、破坏谷物和饲料的常见霉菌〔监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发现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l(AFBl),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 (OTA)对鸡群的毒害作用较大。
高温高湿季节最容易出现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现象,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其他季节往往为隐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严重危害着鸡群健康。
近几年蛋鸡日粮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饲料的现象,且检出率和含量逐年增高。
鸡群长期采食含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容易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引起鸡群生产性能降低、死淘增加、免疫力低下、出壳雏鸡质量变差等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蛋鸡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益。
1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黄曲霉毒素分子结构中因含有二咲喃环(基本毒性结构)和氧杂蔡邻酮(与致癌相关),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免疫毒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 (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冋。
黄曲霉毒素性质比较稳定,污染后难以消除,可在种蛋中残留,对蛋胚产生毒害作用o其主要作用器官是肝脏,通过收稿日期:2021-02-15以下三种途径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一是在肝脏中蓄积,引起肝脏功能异常、脂类代谢障碍,造成脂肪在肝脏中沉积;二是通过抑制蛋白合成酶的活性,阻碍蛋白质的合成,损害免疫机能;三是引起DNA损伤和突变,对机体产生致癌作用冏。
黄曲霉毒素低剂量能够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生产性能,引起肝脏损伤、降低免疫力;高剂量可造成鸡只内脏器官严重病变,导致死亡。
玉米赤霉烯酮(ZEN)因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引起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导致精子活力降低,抑制卵巢颗粒细胞活性,并延缓卵泡成熟;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产生毒害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ZEN在体内经肝肠循环后,由肾脏排出巴可导致肝肾细胞功能受损。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e850ae57be23482fb4da4c90.png)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玉米后,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繁殖障碍(死精、不孕、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便于饲养者判断和及时防治,现将不同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给它网,给它专业抗猪应激。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
(1)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当猪采食受其污染的饲料后,首先免疫系统受到干扰,对疫病易感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差。
(2)是凝血因子抑制剂,表现在伤处长时间流血不止及浆膜下层淤斑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等。
(3)侵害肝脏,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10%以上。
2、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生长在玉米、高梁和小麦上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的年龄而不同。
饲料中含玉米赤霉烯酮1—5毫克/公斤,可引起小母猪提前发情,外阴部水肿、脱垂和早熟性乳房发育;小公猪包皮增大、性欲降低和睾丸变小;成年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妊娠;妊娠母猪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超过30毫克/公斤将出现早期胚胎死亡及流产。
3、赭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肾毒素,给猪饲喂含赭曲霉毒素1毫克/公斤的饲料3个月,可引起腹泻、厌食和脱水,出现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剖检多见肾苍白、坚硬,即橡皮肾。
4、新月霉毒素饲喂含新月霉毒素的饲料,可引起皮肤直接刺激和坏死、淋巴系统严重损伤、胃肠炎和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导致猪拒食、呕吐或心血管衰竭死亡。
5、麦角毒素饲喂含麦角毒素的饲料,可在数天或数周内猪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全身状况不佳,通常出现后腿跛行,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坏死。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837a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引言:霉菌毒素是猪饲料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对猪的生长和健康状态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制措施,为养殖户和畜牧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1. 生长受限:霉菌毒素摄入会导致猪的生长受限。
这是因为霉菌毒素会破坏猪的肠道黏膜,干扰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猪的发育和生长速度。
2. 免疫抑制:霉菌毒素还可抑制猪的免疫系统功能。
这会使猪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增加疾病的发生率。
猪在患病时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兽医费用的增加。
3. 生殖障碍:某些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可引起猪的生殖障碍。
它们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和功能,从而降低繁殖能力,导致产仔率下降。
4. 毒性效应:某些霉菌毒素,如赭曲霉毒素、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具有强烈的毒性。
摄入这些毒素后,会导致猪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甚至导致死亡。
二、霉菌毒素防制措施1. 良好的饲料储存和管理:饲料的储存和管理至关重要。
应确保饲料的干燥和避免霉菌的繁殖。
饲料的储存宜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直接阳光暴晒。
饲料容器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对饲料进行杀菌处理。
2. 饲料中添加阻止霉菌的剂量:在生产饲料时,可以添加一些阻止霉菌的剂量,如吡咯醇、抗生素、吸附剂、酵素等。
这些添加剂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繁殖,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
3. 定期检测饲料和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水平:养殖户应委托专业机构对饲料样品和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水平进行定期检测。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猪的健康和安全。
4. 营养平衡:营养平衡对于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确保猪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提高其综合抵抗力。
5. 合理使用药物:在猪群出现疾病时,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确定病因并规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及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及霉菌毒素中毒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6782c0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9.png)
霉菌毒素的危害性1、霉菌毒素中毒隐蔽性强有时外观正常的玉米等饲料,其实已经被霉菌所污染,不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出来,如果此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引起慢性中毒。
2、霉菌中毒的微量性实验室证明,每公斤饲料中含200微克黄曲霉毒素就会引起肝损伤;T-2毒素1微克/公斤饲料就会引起假发情症状。
3、霉菌毒素种类多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4、发病症状复杂,易与其他病症发生混淆而出现误诊。
临床症状●机型中毒表现为大量猪发病,食欲下降●发病严重,病死率高●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死精、无精●病猪一般表现体温正常●慢性中毒最常见●母猪发情不正常、假发情、返情率高。
●母猪产死胎和弱仔的比例增加●母猪产仔数明显降低,泌乳量减少●有的母猪子宫脱出●新生仔猪外阴红肿●新生仔猪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状●生长猪外阴红肿,脱肛●生长猪皮肤黄染,皮毛粗乱●中毒猪臀部皮肤出血斑●中毒猪耳部皮肤发绀、发红。
●公猪性欲减退,包皮红肿,睾丸萎缩不同阶段猪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1、仔猪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乱。
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
最近国外的科研机构还发现,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猪母猪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1)怀孕母猪:表现为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2)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3)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4)当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过5ppm时,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e67bd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e.png)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89fd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1.png)
猪霉菌毒素中 毒症状及其防 治方法
2023-08-22
目录
01.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02. 猪霉菌毒素中毒原因 03. 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食欲减退
生长缓慢 皮肤发红
腹泻
呼吸困难
神经症状
死亡
病理变化
01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 呕吐、腹泻、便秘等
02
呼吸系统:呼吸困 难、咳嗽、气喘等
04
猪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较弱的猪更容易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
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 料,避免使用霉变饲料
饲养环境:保持猪舍清 洁、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消毒:对猪舍、饲 料槽等进行定期消毒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 提高猪的免疫力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霉菌毒素中毒
治疗方法
01
早期发现:发现中毒症状后,立即取治
疗措施
02
药物治疗:使用抗霉菌毒素药物,如脱氧雪
腐镰刀菌烯醇(DON)脱毒剂等
03
营养补充: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
矿物质等
04
改善环境: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减少霉
菌毒素污染
05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提高猪的抵抗力
康复护理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提供充足的饮水,确保水质安全 加强营养,提高猪的抵抗力 定期进行猪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料霉变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03
神经系统:共济失 调、抽搐、昏迷等
04
泌尿系统:尿量减 少、尿色加深等
05
皮肤症状:皮肤红 肿、瘙痒、脱毛等
霉菌对鸡的具体影响与危害养鸡一定注意感染霉菌病
![霉菌对鸡的具体影响与危害养鸡一定注意感染霉菌病](https://img.taocdn.com/s3/m/a312b9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5.png)
霉菌对鸡的具体影响与危害养鸡一定注意感染霉菌病
鸡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防和控制鸡霉菌毒素中毒的过程中,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鸡霉菌毒素含量,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霉菌对鸡的具体危害
1、饲料霉变后,其中的营养物质会被霉菌分解,导致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丧失或减少;
2、霉菌会直接对鸡的肠道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导致鸡出现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
3、霉菌也可能成为病原体,导致鸡发生疾病,比如,霉菌
感染可能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疾病、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等;
4、霉菌感染会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降低鸡的免疫力,使得鸡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所以达龙抑支霉高效的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霉菌毒素。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对霉菌毒素的防控 - 蘑菇种植技术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对霉菌毒素的防控 - 蘑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70d9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对霉菌毒素的防控-蘑菇种植技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的繁殖和污染。
由于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及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同时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的来源、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由于产生毒素的霉菌大量存在,加之都大多数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和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给粮食生产者、畜禽养殖者以及食品和饲料加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霉菌及霉菌毒素霉菌是多细胞微生物,以孢子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霉菌毒素主要是由四种霉菌属所产生[2],分别是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刀菌属。
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毒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刀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等。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污染和繁殖,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等。
迄今为止已经有35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为现今普遍认识的几种主要毒素。
所有的霉菌毒素的生物和化学特性皆不同,见表1。
2、我国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现状近几年来,随着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和消费者的普遍学习以及研究者对霉菌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饲料及原料中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也日益受到了饲料业和养殖业的重视。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诊治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0e3dc411227916888486d7e8.png)
天。慢性 中毒猪虽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由于 但 黄曲霉毒 素可破坏免疫系统的细胞 ,造成严重的免 疫抑制 , 易继发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 临床上 常发生严 重 的呼吸 道病 和 消化道 疾病 , 以治愈 。妊娠母 猪 容 难 易流产、 产死 胎 、 乃 伊等 。断奶 猪 或后 备 母 猪发 情 木
素 ”;在贮 存 过程 中产生 的毒 素称 为 “ 存毒 素 ”、 贮
(g 和 黏膜 表 面免疫 球 蛋 白 A(g 的含量 , 可 IG) IA) 并 以通过 母 体影 响后 代 的免疫 功 能 。急 性 中毒猪 表 现
为食欲不振 、 精神差 , 口渴 、 异嗜 、 腹泻 、 弓背、 腹部卷 曲 、 视 黏 膜黄 染 、 肤 充 血 、 可 皮 出血 , 时 步 态僵 硬 。 有 严 重 的患 猪 不食 、 肢无 力 、 视黏 膜苍 白 。有 时病 后 可
四 兽 医 临 床
霉 菌 毒 素 对 猪 的 危 害 及 诊 治
毕 祥 乐 张 春梅 朱晓 飞 ( 江苏省徐州博斯特动物疾病防治研究所 2 11 ) 2 16
1基本情况
霉菌 毒 素是 由谷 物 在 田间 、加工 处 理 和仓 储 过 程 中生 长 的真 菌产 生 的次 级代 谢 产 物 。真 菌 在大 田 作 物上 产生 霉菌 毒 素 , 为 “ 田毒 素 ”、“ 称 大 镰刀 菌毒
繁殖 。 目前 已经检测 到 的霉 菌 毒素 已经超 过 30种 。 5
猪摄 人含 有 霉菌 毒 素的 饲料 ,会造 成 不 同程 度 的 伤
害 ,严重 的 中毒 死亡 ,这种 现 象统 称 为霉 菌 毒 素 中
毒 。霉 菌毒 素对 动 物表 面 和生 理 的影 响 主要 是 降 低 采食量 , 抑制 生 长 , 降低 转换 效 率 。总 的来 说 霉 菌毒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cbee8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b.png)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发霉的饲料对猪危害较大,这就要求养殖户一方面要保存好饲料,另一方面要对霉菌毒素有全面的了解,尽早发现发霉饲料,及时采取措施。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本病对猪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猪免疫抑制,凝血障碍,生长受阻,中毒死亡。
2~4月龄的猪食欲减退或不食,消瘦、发痒,皮肤黏膜苍白或黄染,大腿内侧等处有出血斑,后肢无力,排血色或茶色尿,有的出现间歇性抽搐。
成年猪主要表现被毛粗乱,发痒,粪便干燥。
病情严重者全身黄染,头部水肿,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
母猪多流产、排血尿、贫血。
被感染的猪会出现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其他病原。
尸体剖检可见病猪肝脏肿大、黄染、变脆,个别有豆粒大黄色颗粒,膀胱积尿,肾软,界限不清,全身皮肤、黏膜、肌肉有出血点。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预防方法
防止饲料发霉,应使用新鲜玉米或其他优质饲料,尽量降低玉米的水分含量,应保证其水分含量在14%以下。
将饲料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
储存饲料的仓库最好定期封闭消毒。
另外,大多数玉米发霉后表面发黄、发黑、发绿,而有些外观良好的玉米,胚乳已经发霉,还有的霉菌污染玉米后玉米为银白色,这些情况都应该引起饲养者注意。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方法
首先停止饲喂发霉的饲料,更换新鲜饲料,内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钠、人工盐等。
用葡萄糖、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病情严重的猪可根据体重静脉输液,5%葡萄糖、5%维生素c、40%乌洛托品,皮下注射安钠咖等强心剂,同时注意多饮水。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6b650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养猪技术赵新德(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寿光262729)1 危害解毒功能减弱。
猪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时,会导致肝肾功能减弱,使其对死亡的病毒、细菌崩解碎片以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内毒素)的处理速率降低,造成它们停留在体液中的时间延长,并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机体发生中毒,病猪开始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渴欲增强、腹泻、呕吐、尿频、脱水以及急性间质性肺水肿等症状。
如果此时猪只体内还感染有其他致病性细菌和病毒,由于滞聚这些具有热原质性质的物质而导致机体出现持续性发热,这也是造成猪只发生疫病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康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疫功能下降。
猪霉菌毒素中毒后会导致肝脏发生明显肿大、变性、坏死,且质地较脆,正是由于肝脏发生损伤,会阻碍细胞分裂以及蛋白质合成,从而对核酸的复制产生影响,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免疫组织器官活性减弱,抑制抗体的生成,使免疫应答减弱。
另外,真菌所产生的多种毒素都能够使淋巴细胞发生溶解,抑制细胞、体液免疫调节机能,以上因素非常容易导致出现继发性感染。
尽管猪场依旧采取固定的免疫程序,但由于整个猪群抗体水平降低,使其经常发生猪瘟、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伪狂犬病等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
当病猪体内霉菌毒素达到一定含量时,会严重损害肝功能,使其无法及时将血液中存在的有毒代谢产物清除干净。
此时由于自然形成的侧枝循环或者门腔静脉分流术,导致门静脉中的有毒物质不会经过机体中的肝脏,而是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如过度兴奋、间歇性抽搐等。
2. 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急性中毒。
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停止采食,但通常体温基本正常,个别会高达40℃左右,垂头弓背,排出质地干硬的粪便,行走不稳。
部分病猪保持呆立不动,部分会兴奋不安,角弓反张,流涎,皮肤表面存在紫斑,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主要病变是发生贫血、出血以及黄疸。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4e0e9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3.png)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由于猪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疾病。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猪患病的概率,同时还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使得猪的生产性能下降。
2. 经济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造成猪的生产效益下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饲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饲料中毒素含量过高会导致大量猪只死亡或生长缓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食品安全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肉中毒素残留,对猪肉的食用安全构成威胁。
如果人们食用了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猪肉,会引发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如呕吐、腹泻、中毒性休克等。
为了防止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舍的霉菌积聚物,防止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2. 合理饲喂:合理搭配猪饲料,避免使用霉变、霉烂的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保证饲料的安全性。
3. 添加防霉剂: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有效的防霉剂,如顺铂、二氧化硅等,帮助抑制霉菌的生长。
4. 饲料储存:采取适当的饲料储存措施,如避免饲料潮湿、霉变,避免饲料与霉菌的接触。
5. 定期检测和监测:养殖场应定期对饲料和猪只进行检测,确保饲料中毒素含量的安全和猪只的健康。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
通过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喂、添加防霉剂、饲料储存和定期检测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b2a24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3.png)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类有毒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饲料中,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 引起急性中毒:摄入大量含有高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可导致动物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急性中毒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神经功能障碍等。
2. 影响消化系统:黄曲霉毒素能够引起动物的消化系统病变,表现为肠道炎症、溃疡、出血等,导致食物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3. 抗营养作用:黄曲霉毒素能够抑制动物体内某些重要营养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如蛋白质合成、维生素A合成等,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4. 免疫抑制:黄曲霉毒素可以抑制动物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增加动物患病的风险。
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饲料储存和保管:要注意饲料的贮存条件,避免饲料受潮和霉变。
最好选择密闭的容器储存饲料,并定期清理和消毒储存容器。
2. 饲料筛选和购买:购买饲料时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避免购买过期或霉变的饲料。
3.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控制水分含量,避免饲料受潮和霉变。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杂质的去除和清洁设备的维护,避免细菌、霉菌等的污染。
4. 添加剂的使用: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炭、高岭土等,能够有效吸附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降低对动物的危害。
5.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了解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对动物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消化系统病变、抗营养作用和免疫抑制等问题。
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需要从饲料储存和保管、饲料筛选和购买、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定期检测和监测等方面入手。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e90d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7.png)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毒素污染问题,它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污染,包括玉米、小麦、大米、谷物饼干等。
一旦动物摄入了受污染的饲料,就会导致中毒症状,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预防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和污染,对于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1.对动物健康的危害黄曲霉毒素主要对动物的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长期摄入受污染饲料的动物容易出现厌食、消瘦、体重下降、毛色暗淡、脱毛甚至死亡等症状,对于家禽、畜牧业和养殖业来说,这些情况将直接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黄曲霉毒素不仅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还会通过动物产品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受污染饲料所养动物产生的肉、蛋、奶中也会残留有毒素,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长期摄入受污染动物产品的人会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肝损伤等。
3.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造成了动物健康状况的下降,导致了畜禽养殖业的损失。
由于动物产品的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畜禽产品的销售价值。
这无疑对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预防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1.饲料原料的存储管理保持饲料原料的干燥和通风,防止潮湿和霉菌的滋生。
在存储饲料原料时,箱体或仓库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水分进入堆放的原料,减少霉菌的生长。
2.饲料生产过程的控制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工设备和生产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霉菌的传播。
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避免加工设备受到霉菌污染。
3.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和抗霉剂是预防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BHT、BHA、硫代乙基二磷酸酯等,可有效防止饲料中油脂和脂肪被氧化而产生毒素。
抗霉剂如丙酸钙、山梨酸钠等,可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减少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易中华1 吴兴利2(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
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
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
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
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其中又以B1的致癌性最强。
当B1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结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
其毒性因剂量、中毒持续时间、动物种类、品种、饲粮或营养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见图1)。
家畜对黄曲霉毒素的易感性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图1 黄曲霉毒素攻毒递增剂量与豚鼠肝脏变化。
上排最左边豚鼠未接毒,下排最右边豚鼠接毒剂量最大。
注意到,豚鼠肝的苍白色随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曲霉毒素摄入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亚致死量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致癌(Sin nhuber等,1977;Wogan和Newberne,1967)。
一般情况下,动物年龄越小,其敏感性越高;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病;怀孕母畜比未怀孕母畜更容易产生反应。
黄曲霉毒素已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豆、油类等食物中,是人类致癌的潜在因子。
虹鳟鱼是早期研究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动物,它们对黄曲霉毒素很敏感,其半数致死量按等比例混合黄曲霉毒素B1和G1计算为0.5~1.0 mg/kg(Lee等,1991)。
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肝细胞恶性瘤致病几率高达8.0×10-8。
虹鳟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性疾病很敏感。
将鱼苗或胚胎浸在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5 mg/kg的水中半小时,9个月后30%~40%的鱼患有肝细胞癌(Sinnhuber等,1977)。
根据Lee等(1991)综述黄曲霉毒素在对鱼的毒性,黄曲霉毒素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鱼苗孵化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流行,并很可能是鱼肝癌流行的原因。
据调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棉籽粕是发病的原因。
虹鳟鱼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逐渐发展为肝癌(Sin nhuber等,1977)。
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在哺乳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种猪上有报道。
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体增重减速,饲料转换效率下降,中毒性肝炎,肾病变,全身出血(Hoerr 和Andrea,1983;Miller等,1981,1982)。
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因年龄、饲粮、含量和中毒持续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
猪从断奶至上市,饲粮黄曲霉毒素耐受量为0.3 mg/kg(Monegue等,1977)。
猪饲喂了毒素含量为2~4 mg/kg的日粮可引起急性致死性中毒,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闷和厌食,进一步可发展为贫血、腹水、黄疸和出血性腹泻,并出现以低凝血酶原血为特征的凝血病。
剖检肝小叶中心出血,引起肝脏呈淡褐色或陶土色。
浆膜下层瘀斑和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
随着肝脏、肾脏重要的代谢系统遭受黄曲霉毒素影响而出现病变后, 继而损害免疫系统,因此并发各种传染病。
生长-肥育猪日粮含黄曲霉毒素200~400 μg/kg , 临床反应为生长受阻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可能有免疫抑制作用;日粮含400~800 μg/kg,临床反应为肝脏显微损伤、胆管炎、肝炎,有免疫抑制作用;日粮含800~1200 μg/kg,临床反应为生长受阻、采食量减少、被毛粗糙、黄疸、低蛋白血症;日粮含1200~2000 μg/kg ,临床反应为黄疸、凝血病、精神沉闷、厌食,部分动物死亡;日粮含黄曲霉毒素大于2000 μg/kg,临床反应为急性肝病和凝血病,动物在3~10天内死亡。
牛的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有详尽的记载。
临床症状包括:采食量下降,泌乳量骤降,体重减轻,肝损害(Bodine和Mertens,1983)。
但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慢性中毒持续时间长,由于奶牛和肉牛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免疫抑制、繁殖力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更大(Bodine和Mertens,1983)。
黄曲霉毒素降低瘤胃纤维素的消化、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和蛋白质的水解,从而影响瘤胃体内外消化功能(Dvorak等,1977;Fehr 和Delage,1970)。
黄曲霉毒素还可降低阉牛瘤胃的蠕动(Cook等,1986)。
奶牛长期采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120 μg/kg),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Guthrie,1979)。
症状包括:产小而不健康犊牛,腹泻,急性乳房炎,呼吸系统失调,直肠脱垂,毛发脱落,采食量下降等。
据报道,采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120 μg/kg)5个月后,繁育效率下降2%;更换受污染玉米后,泌乳量增加28%。
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另一特点是黄曲霉毒素B1羟化转变为黄曲霉毒素M1和M2,后者分泌在乳中,可危及人类健康。
荷斯坦奶牛饲喂含黄曲霉毒素B1饲料7天后,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M1;但停喂4天后,乳中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M1(Applebaum 等,1982;Price 等,1984)。
黄曲霉毒素给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面涉及到雏鸭、肉鸡、蛋鸡、火鸡和鹌鹑等。
临床中毒症状包括:厌食,体增重下降,产蛋量下降,出血,胚胎毒性,对环境和微生物等应激因子敏感性增加(Edds和Bortel,1983)。
幼禽中毒多呈急性,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嗜睡,消瘦,冠苍白,贫血,排血色稀粪,叫声嘶哑,最后衰竭而死。
雏鸭还表现鸣叫,脱毛,生长缓慢,步态不稳,跛行,呈企鹅状行走,腿和脚由于皮下出血而呈淡紫色。
死亡前出现共济失调,头颈呈角弓反张状等症状。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消瘦,衰弱,贫血,严重者呈全身恶病质等现象。
成年禽耐受性稍高,中毒后多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在精神沉郁,翅下垂,羽毛松乱,缩颈,食欲减退,产蛋减少,产蛋期推迟,呼吸困难,有的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少数可见浆液性鼻液。
火鸡对黄曲霉毒素也非常敏感。
肉鸡饲喂含(1.5 mg/kg)黄曲霉毒素量高的饲粮,可引起组织病理学改变,如脂肪肝,坏死,胆管增生(Carnaghan 等,1966)。
肉鸡饲喂上述一半含量(0.75mg/kg)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粮,临床中毒症状表现为:血液蛋白含量过低,血色素含量下降,血浆甘油三酸酯、磷脂和胆固醇含量下降(Brown和Abrams,1965;Tung等,1972)。
黄曲霉毒素可降低肉鸡体内几种消化淀粉、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的酶的活性(Osborne和Hamilton,1981),造成营养素吸收障碍。
蛋鸡饲喂受污染玉米(黄曲霉毒素含量接近半数致死量),产蛋量下降5%(Hamilton,1971)。
饲喂受污染玉米(黄曲霉毒素含量高达10 mg/kg)4周后,蛋鸡产蛋量和蛋重均降低;总蛋黄重和蛋黄在蛋中的比例下降(Huff等,1975)。
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动物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中毒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饲料转化率下降,拒食,呕吐,血痢,严重皮炎(图2),出血,红细胞减少,凝血不良,免疫力下降,产蛋量下降,流产,死亡(Morehouse,1985)。
组织学损伤表现为肠道黏膜增生组织、骨髓、脾脏、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坏死和出血。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通过影响DNA 和RNA的合成及其通过阻断翻译的启动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其多数毒性作用源于此机理。
图2 雏火鸡摄入含T-2毒素10 mg/kg日粮达3周,产生的严重口腔损伤T-2毒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三线镰刀菌或念珠球菌属产生。
T-2毒素属于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粘膜。
对其毒性特征的报道较早,中毒症状表现为厌食,呕吐,瘦弱,生长停滞,皮肤、粘膜坏死,胃肠机能紊乱,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血凝不良,肝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机能降低。
饲粮中含量超过0.4 mg/kg,该毒素就会使动物产生中毒症状。
T-2毒素的最大危害是抑制动物免疫,造成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其他疾病。
脱氧雪腐镰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污染小麦的雪腐镰刀菌和寄生在谷物的燕麦镰刀菌产生。
常见于北美和欧洲谷物籽实,引起严重的动物健康问题(Miller等,2001;Rotter等,1996)。
大剂量脱氧雪腐镰菌烯醇可引起动物急性死亡,低剂量的该毒素则造成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Pier等,1980)。
单胃动物,尤其是猪,对脱氧雪腐镰菌烯醇敏感性很高;而鸡和火鸡,还有反刍动物,则有较高的耐受性(Pre lusky等,1994)。
猪采食受脱氧雪腐镰菌烯醇污染饲料(≤2 mg/kg)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采食量和体增重下降(Friend等,1982;Rotter,1994;Trenholm等,1984)。
生长猪饲料脱氧雪腐镰菌烯醇达1.3 mg/kg时,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脱氧雪腐镰菌烯醇达12 mg/kg时,完全拒绝采食;脱氧雪腐镰菌烯醇达20 mg/kg时,则出现呕吐症状(Abbas等,1986;Forsyth 等,1977;Young等,1983)。
急性脱氧雪腐镰菌烯醇中毒最常见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唾液增多,不舒适;饲粮含量高时则出现呕吐症状(Vesonder和Hesseltine,1981;Young 等,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