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通用16篇)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通用16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篇1《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
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
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
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
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
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
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
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
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
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
”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
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
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是司马迁。
其中的《以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对自己著作的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解释,也是对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总结和反思。
阅读《以太史公自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司马迁对历史学的执着与坚持,也让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司马迁在自序中提到,“余虽居陋室,茹其羹,而异世之事,非余所得闻也。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自己身份和环境的深刻认识。
他虽然身处贫寒之中,但对历史学的热爱和执着让他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历史研究中。
这种执着和坚持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历史学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科,司马迁的坚持让我明白了只有真正热爱历史,才能够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历史研究成果。
在自序中,司马迁还提到了自己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
他说,“夫人之为言也,莫不自以为是,虽有未知,其自为然者,固常人之性也。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真相的坚持和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
他认为历史研究需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能因为个人偏见或利益而歪曲历史真相。
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除此之外,司马迁在自序中还提到了自己对历史学研究的认识和对自己著作的评价。
他说,“余固知所述非新也,然则所从来者,未有过余者也。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自己著作的自信和对历史学研究的自豪。
他认为自己的著作虽然不是全新的,但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却是前无古人。
这种自信和自豪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对自己的研究有信心,才能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以太史公自序》,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了历史学需要执着和坚持,需要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也需要对自己研究的自信和自豪。
司马迁的自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学的魅力和价值,也让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出对历史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历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徐涛读《太史公自序》有感(2007-06-12 21:25:17)读《太史公自序》有感一,关于此文题目的异议。
纵览《太史公自序》,全篇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司马氏世系沿革及司马迁自传,此被列为《史记》列传第七十;其二是,按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顺序,司马迁对《史记》一书所做出的自注和提要。
全文共计七千八百一十二字,这两部分内容大略平分此文。
我认为《太史公自序》似乎是只指其一,而未名其二,冠为本文题目,并不妥当。
《太史公自序》应改为《太史公序略》。
具体理由有三:1,根据台湾出版的“新校本《史记》”前主编杨家骆先生写的《史记识语》,他认为《太史公自序》应该改称为“序略”,并在文中指出:“至《序略》之所以讹为《自序》者,系后人就班固《司马迁传》中“迁之自序云尔”句的妄改。
……‘序略’之名“略”,前于迁者有《荀子·大略》、《淮南子·要略》篇,后于迁者有刘歆《七略》。
该于目录而加述各篇大旨者曰‘略’”。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更加接近于事实。
2,《太史公自序》中有“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阙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第七十。
”其中“序略”是司马迁自己对本篇文章的概括。
3,就其内容来看,文章迥然有异,并且之间似乎并没有紧密的逻辑关联。
《太史公自序》中述一百三十篇大旨的“略”,其份量占全篇的二分之一强,因而我认为“自序”两字不足以概括全篇,冠以“序略”才名实相符。
二,解读司马迁的性格和多舛命运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而在今日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记载中,《太史公序略》和后补的《报任安书》应该是最主要和直接的材料。
我将根据这两篇文章,做出对司马迁的性格和多舛命运自己的解读。
1,司马迁少年得志,却是性格孤傲根据《太史公序略》的记载,司马氏“世典周史”,而司马迁一系则是世代为官。
其父谈更是“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是当时的博学显士。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史书之一。
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
《史记》自序是司马迁对自己著作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对历史学家使命和责任的一种表达。
读完《史记》自序,让我对司马迁的思想和历史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古代史书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提到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和目的。
他说,“臣以为群史之书,所以纪万世之功业,载众世之治乱,非徒进士之所宜读,亦可以观今之事,知古之变,达贤圣之德行,以求治道也。
”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写作的初衷,他不仅仅是要记录历史,更是要通过历史来观察现实,探索治道。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兴衰和得失,可以帮助人们认清现实,找到治理国家的方法。
这种历史观和使命感,让司马迁的《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
在《史记》自序中,司马迁还提到了自己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
他说,“臣尝为司马子长书,自黄帝以来,论列圣人君臣治乱得失,非学者不可以得闻也。
然尚书、国语、春秋、诸子百家,虽几何其事,其所载远近异同,未有不得见闻者也。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真实性的坚持和追求。
他认为历史应该是客观真实的,不应该被篡改和歪曲。
他在《史记》中采用了多种史料,包括史官、国史、家谱、编年等,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和方法,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标杆,也为后人研究史书提供了一个范本。
读完《史记》自序,我深深感受到了司马迁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历史真实性的坚持。
他的《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思想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
司马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的《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颗明珠,也让他成为中国历史学家中的一位巨匠。
阅读《史记》自序,让我对中国古代史书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历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史记》自序,了解司马迁的思想和历史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珍惜历史,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行的指南针。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拥有着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能把我们带到遥远的时代。
你知道如何写一篇读后感吗?读完一本书籍,快来学习一下史记读后感的写法。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篇1】《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并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
以前,我认为刺客可是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明白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并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我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
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更有那之后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十分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
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渐渐地疏远了屈原。
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境,写下了长诗《离骚》,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史记》后我才明白,原先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不正的王,必须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
太史公自序感悟
太史公自序感悟《太史公自序感悟》咱中国人啊,那可是对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
就说太史公吧,他写的《太史公自序》那可真是让人感触良多。
你想想,太史公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还能坚持把历史记录下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啊!他就像一个执着的守望者,守望着历史的天空,把那些星星点点的故事都汇聚起来,变成了璀璨的星河。
这让我想起了咱自己的生活。
咱不也得有点太史公的精神吗?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得咬牙坚持下去。
就像走路一样,有时候路上有石头有坑洼,但咱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走了呀,得跨过去或者绕过去,继续往前走。
太史公在写历史的时候,那可是一点都不马虎。
他认真地去搜集资料,去考证每一个细节。
这多像我们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啊,得用心,得投入。
你要是马马虎虎的,能做好吗?肯定不能啊!再看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人们太浮躁了,总是急于求成。
可太史公告诉我们,慢工出细活,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这就好比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能稳吗?而且啊,太史公写的历史可不光是干巴巴的记录,里面有血有肉,有情感啊!他让那些历史人物都活了起来,就好像他们在我们面前说话做事一样。
这多厉害啊!我们平时和人交往,不也得有点这样的本事吗?不能光说些空话套话,得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热情。
想想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太史公一样,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那我们的生活该有多精彩啊!我们也能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让后人去感慨,去学习。
太史公的自序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都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别害怕失败,别害怕挫折,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成长。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历史的力量啊!它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太史公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写下精彩的一笔呢?所以啊,让我们都带着太史公的精神,去拥抱生活,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吧!不用去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要我们自己觉得有意义,那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从太史公自序中得到的感悟,你们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司马迁所著,共分为十二本,记载了从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
而《太史公自序》则是《史记》的序言,是司马迁对自己所著《史记》的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解释。
在这篇自序中,司马迁对自己的学术追求和历史观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的风采和品格。
通过阅读《太史公自序》,我深受启发,对司马迁的学术追求和历史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古代史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首先对自己的学术追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他说,“余虽居官废书,旦夕磋砢,以阙其私,忘其身,不知老之将至。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学术的执着和追求,他在官场上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研究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
这种学术追求和执着精神,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历史的研究。
另外,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对历史观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他说,“臣尝疑古今之际,未敢自专,故书盖世事也。
”这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对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追求,他在写作《史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力求还原历史真相,不为个人的偏见和情感所左右。
这种历史观念,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启发和教益,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更加理解了历史学家应该具有的品格和风范。
通过阅读《太史公自序》,我对司马迁的学术追求和历史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古代史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学术楷模和历史典范,他的《史记》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书的典范之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深信,只有像司马迁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才能够写出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实现自己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历史的研究,也希望能够成为像司马迁一样的学术楷模和历史典范。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以太史公自序》是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司马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以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了自己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和执着。
他在自序中提到,“余虽居庐之微,而耕读有闲,尝广游览观物,于是觉事情之变态,人情之轮转,虽千载而后有者,不啻一闻之而著诸竹帛。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和执着,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见解。
在《以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历史是一部生动的画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像,是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他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
他在自序中提到,“夫人生之为人也,察其所由来者,可以知其将去之所。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在《以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还对自己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学术追求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历史研究需要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
他在自序中提到,“余既历书载籍,广求访问,博采众家之言,驰骋左右,以求通其要。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历史研究的认真态度和执着追求,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总的来说,《以太史公自序》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见解的历史著作,它不仅展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的独特认识和理解,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著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研究《以太史公自序》,深入了解中国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读太史公⾃序有感《史记·太史公⾃序》有感《史记》作为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它独创⼀例,⾃成体系,是后世效仿的典范。
鲁迅评价它“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在我国史学上和⽂学上所具有的崇⾼地位。
《太史公⾃序》作为《史记》的最后⼀篇,不仅是司马迁的⼀篇⾃传,同时也是对全书的⼀个简明介绍与概括,欲读《史记》,《太史公⾃序》则不可不先⾏阅知。
《太史公⾃序》开篇介绍了太史公家谱本末,从重黎⽒⾄司马迁⽒,历时千余年;⽽后论六家之指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各家作介绍,可谓精辟透彻。
如司马迁认为阴阳家的学说中“四时之⼤顺”是“不可失也”,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未必然也”;儒家是“博学⽽寡要,劳⽽少功”,它“列君⾂⽗⼦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是“弗能易”的;墨家学说中使“尊卑⽆别”是不可取的,⽽“强本节⽤”使得“家给⼈⾜”是可取的。
这些看法⽆不显⽰了司马迁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
《史记》⼀书也展现了司马迁深厚的学术功底,他⾃述⾃⼰⼗岁能诵古⽂,⼆⼗岁始南北游历,⾜迹⼏乎遍布全国,丰富的阅读量及多次的游历使得他见识⼴博,这也为他纂述《史记》提供了充⾜的材料。
司马迁秉承其⽗司马谈的遗愿,⾃述黄帝以来⾄太初⽽⽌,著⼗⼆本纪,⼗表,⼋书,三⼗世家,七⼗列传,最终成《史记》⼀百三⼗篇。
在《太史公⾃序》中司马迁也详细说明⾃⼰为各家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理由,实乃相当于各篇⼩序。
司马迁⾃述“以拾遗补艺,成⼀家之⾔,撅协六经易传,整齐百家杂语”表明他纂述《史记》的材料是经过认真⽐对筛选之后⽽采⽤的。
司马迁纂述《史记》有其独到的史学观点。
本纪本是记载帝王将相之事,⽽司马迁却将项⽻、吕太后列⼊本纪之中,肯定了项⽻在反秦战争中的重要作⽤,认为汉⾼祖之后,吕太后真乃实权⼈物;⼜如陈涉本⼀布⾐,司马迁将其列⼊世家之中,赞扬了他反秦暴政的⾸义之举;司马迁还为游侠、佞幸等作列传,认为游侠“救⼈于厄,振⼈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义者有取焉”,认为佞幸“说主⽿⽬,和主颜⾊,⽽获亲近”表现了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司马迁的自序更是《史记》的精华所在,通过自序可以更好地理解《史记》的写作背景、目的和价值。
在阅读完《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司马迁在自序中提到,“臣尝闻古者,贵贱不可同日而语,上下不可同日而食。
”他以自己的遭遇来说明自己的不幸,以及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司马迁在自序中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史学的热爱和执着。
他在自序中说,“臣固知其不可奈何而已矣。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但也表明了他对史学的坚持和信念。
在自序中,司马迁还提到了自己对史学的理解和看法。
他说,“故列女传,示贤不肖,上以章天之道,下以察人之行。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史学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他认为史学不仅可以记录历史,更可以反映人性的善恶,可以表明天道的公正。
这种对史学的理解和看法,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我对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司马迁在自序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史学的热爱和执着。
他对史学的理解和看法,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的自序不仅是《史记》的精华所在,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宝贵遗产。
通过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我对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论文读过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后,我感慨颇深。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所做的序文,排在全书的最后。
全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第二部分叙述司马迁自己的经历及作《史记》的原由旨趣;第三部分对《史记》中的每一篇作了非常简要的介绍。
这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
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
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司马迁不仅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还总括了《史记》的主要内容,所以此文大致相当于司马迁的自传和《史记》的目录。
然而《太史公自序》一文叙述的最重要的是《史记》写作的宗旨和过程,可以说这两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正是宗旨的宏大深远,才能在过程中排除了艰难险阻;而过程的蹉跎跌宕,更使得宗旨如斧凿刀铭!文章首先记述了司马迁家族的谱系:司马迁的家族与历史的缘分可以上溯到重黎氏即唐虞之际,因而司马迁家族修史有着千余年的传统,这也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一大优势——史官传统。
悠久的史学沉淀和显赫的家世加强了司马迁写作《史记》的信心,这在我们读《太史公自序》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发掘出来的。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文中还记载了司马迁早年的人生经历:“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使司马迁与整日呆坐于象牙塔里的传统史学先生有所不同。
因为司马迁的云游四方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而且还磨砺了他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使司马迁把幼年时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亲身考察结合起来,这对于以后司马迁创作《史记》这一巨著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一)通读了一遍《太史公自序》,我对整部《史记》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于太史公的人生经历,思想道德,写作目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太史公自序》可分为三部分:一为清晰地历叙了世系和家学之渊源,并概括了作者前半生之经历;二则以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及其着书的艰难过程;三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
一个人若要写出像《史记》这样的巨作,想必一定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不辞劳苦的耐心,当然在这般毅力与耐力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得不写的缘由,才能支持着作者坚挺着耐住无边寂寞与漫长岁月。
然而,太史公写《史记》的目的是复杂的,在其着书过程中的一个变故使他更为坚定、更为心无旁骛地完成了这本巨作。
以李陵之祸为节点,把他着书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写作缘由比较繁杂:其父任太史公时留滞周南而不得与从事,以至抑郁发愤且卒,《史记》乃为完成父亲临终之嘱托;“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父死,司马迁必为太史,《史记》乃宗族传统之延续;“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
”《史记》乃太史职责之自律。
第二阶段的目的相比之下较为单纯专注:往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他以古代圣贤身处逆境、发愤着书的事迹自勉,“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在自序的第二部分,由壶遂之问引出了太史公欲以《史记》上续孔子之《春秋》的想法,同时也为《春秋》之实质作阐述,它不仅只有讽刺之意,亦有夏商周之德,来纠正某些人对《春秋》的谬见。
以《易》和《尚书》为例,表明并非遇到了类似于伏羲、尧舜的明君就无须着作,继而说明着《史记》的重要性。
全序规模宏大,涉及范围广阔,除了政治时事外,还涉及医药(《扁鹊仓公列传》)、对外军事(《卫将军骠骑列传》、《南岳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文学(《司马相如列传》)、文教事业(《儒林外传》)、金融商业(《货殖列传》)、占卜(《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太史公自序读后感(一)通读了一遍《太史公自序》,我对整部《史记》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于太史公的人生经历,思想道德,写作目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太史公自序》可分为三部分:一为清晰地历叙了世系和家学之渊源,并概括了作者前半生之经历;二则以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及其着书的艰难过程;三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
一个人若要写出像《史记》这样的巨作,想必一定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不辞劳苦的耐心,当然在这般毅力与耐力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得不写的缘由,才能支持着作者坚挺着耐住无边寂寞与漫长岁月。
然而,太史公写《史记》的目的是复杂的,在其着书过程中的一个变故使他更为坚定、更为心无旁骛地完成了这本巨作。
以李陵之祸为节点,把他着书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写作缘由比较繁杂:其父任太史公时留滞周南而不得与从事,以至抑郁发愤且卒,《史记》乃为完成父亲临终之嘱托;“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父死,司马迁必为太史,《史记》乃宗族传统之延续;“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
”《史记》乃太史职责之自律。
第二阶段的目的相比之下较为单纯专注:往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他以古代圣贤身处逆境、发愤着书的事迹自勉,“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在自序的第二部分,由壶遂之问引出了太史公欲以《史记》上续孔子之《春秋》的想法,同时也为《春秋》之实质作阐述,它不仅只有讽刺之意,亦有夏商周之德,来纠正某些人对《春秋》的谬见。
以《易》和《尚书》为例,表明并非遇到了类似于伏羲、尧舜的明君就无须着作,继而说明着《史记》的重要性。
全序规模宏大,涉及范围广阔,除了政治时事外,还涉及医药(《扁鹊仓公列传》)、对外军事(《卫将军骠骑列传》、《南岳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文学(《司马相如列传》)、文教事业(《儒林外传》)、金融商业(《货殖列传》)、占卜(《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作品之一,也是《史记》的前言,其中展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观念和写作风格。
阅读这篇自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也能感受他对史学的热爱和追求。
在阅读自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悟。
一、治史之道在于实,学习历史要踏实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实事求是,不谔不讳,熟读《春秋》,求得其义,三十年如一日”。
这句话体现了司马迁治史的道理。
治史之道在于实,研究历史要踏实;史学研究者必须严谨地考证历史事件的真相,不能妄加臆断和捏造。
司马迁自己也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人,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精心编纂《史记》,这是史学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这告诉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浮躁,要踏实而勤奋,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有真正价值的贡献。
二、写史应该有人文关怀自序中,司马迁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他在写史的时候,把人文关怀融入到了历史叙述中。
他注重史书中人物的品德、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表现,使得历史更加生动而有人文温度。
如今的学者常常忽视了历史的人文内涵,在研究史书中重要历史人物时,只关注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却很少考虑他们的人文品质。
这使得历史的表述变得平淡无味,使得读者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加偏颇。
我们应该像司马迁一样,注重历史人物的品德,给历史加入更多人文温度。
三、历史是血脉相承的文化瑰宝司马迁在自序中提到:“夫古者,人之所以别乱治达愚智者也。
今读者既不能以书合其意,又无以得其实,何复用之。
”可见司马迁的历史观念基于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看法。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只有研究历史,才能对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历史是血脉相承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因此,历史的研究应该被视为一种职业,历史学家应该把握文化发展的脉搏,不断发掘文化的魅力,推进人类文化的繁荣。
2023最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选3篇)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选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篇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我学的'古文中记得最熟的一段,我想,这句话正好也照应在司马迁的身上。
人生苦短,总有一些困难绊住了人,有些人停住了脚步,就此放弃了,而有的人不畏艰难,克服了困难,留下了不朽的伟绩。
《史记》这部惊世之作,唯有经历巨大磨难的人才能写出。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
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
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
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
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
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
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刚直与坚韧。
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
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以太史公自序》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学著作中的经典之一。
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史学观点和深刻的历史分析而闻名于世。
读完《以太史公自序》,我深受其思想和文笔的影响,感慨良多。
首先,司马迁在《以太史公自序》中提出了“夫人生者,固有一死,死而后已”的观点,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死亡,而死亡之后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这种对生命的理性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内心的反思。
司马迁的这种思想,提醒了我要珍惜每一天,对生命负责,不要被功利和欲望所迷惑。
其次,司马迁在《以太史公自序》中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他强调了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出了“实录”和“辩证”相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
这种对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态度,让我深感敬佩。
在当今社会,历史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司马迁的这种历史观念,对我启发颇多,让我更加珍视历史,深入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
最后,司马迁在《以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历史写作进行了自我反思和总结。
他对自己的历史著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后人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历史写作的认真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名利和功利,忽略了对自己的自我反思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司马迁的这种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工作严格要求,不断完善自己,追求卓越。
总之,《以太史公自序》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卓越文笔的著作,读后让我深受启发。
司马迁的思想观点和对历史的研究方法,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会继续深入研读司马迁的著作,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自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人文学院近期,跟谁老师学了一篇文章——《太史公自序》,文章选自《史记》。
为司马迁所作,读后感受很深。
首先,司马迁作为一名我们后世所说的史学工作者身上所具有的才学品质令我极为钦佩,唐代的刘知几曾总结出了史学三长,才、学、识,而后代学者在此基础上了德。
作为早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史学家,司马迁无疑是这一标准的典范。
其家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使得其从小就得到极好的家学熏陶。
有了比较深厚的史学功底。
及长,更是游历四方,俗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单单依靠书本上的学习,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真正领悟的。
而四处游历正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使其养成了开阔的胸襟和广阔的史学视野。
这也是其日后撰写《史记》能够对事件充分把握,对人物描写入木三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一直认为,把一本史书写到公正客观很难,尤其是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把历史写活更难。
书本是人来阅读的,如果全文枯燥无味,虽书写公正,但终有令人遗憾之处。
在大多数的眼中,史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能够几十年投入其中并甘之如饴者可称为优秀史学工作者,而全身心投入于其中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受以优秀的文风书写出来则非史学家不可。
对于太史公的评价早已有之,其中负面评价极少,这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鲁迅对于《史纪》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一个则是郑樵在《通志·总序》中对于太史公与班固的比较,“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
其语言对于班固不可谓不刻薄,但这也从侧面其对太史公的特别看重,在廿四史中前四史被人誉为最好的四部—《史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而郑樵对于作者的评价却是相差极大,太史公的史学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篇《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即其史学观令人钦佩,在百三十篇的选择上很能展现出来,其将陈涉归入世家之中,试想,陈涉一平民,怎能列入世家,而太史公不以贫贱论英雄,陈涉在反秦斗争中有首义之功,是反暴秦的典范人物。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集大成者,它由太史公司马迁撰写,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之冠。
在《史记》的自序中,太史公对自己的著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也提出了对后人的期望和要求。
这部史书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更是展现了太史公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思想。
读完《史记》的自序,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太史公的学识和品格产生了崇敬之情。
太史公在自序中提到了自己的著作动机和写作原则。
他说,“臣尝独居陋室,暗室而作,不问其所之然,有所存焉,固以为将来有德者必将观焉。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太史公写《史记》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后人的期望。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能够为后人提供一个学习历史、汲取智慧的宝库。
这种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也是《史记》能够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自序中,太史公还提到了自己对史书写作的原则。
他说,“古者尚书,以字纪事;近世多以事文书,或纪事而不纪其人。
”太史公认为,史书的目的在于纪事,而不是纪人。
他认为,史书应该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而不应该过多地介入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
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使《史记》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书的典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参考。
另外,太史公在自序中还提到了自己对史学的理念和要求。
他说,“臣既详求古人之述论,穷索古今之际会,以至于斯,不意其间有不合之言。
夫述论者,固其所自见闻,而又其所见闻者,固其所自见闻,而又其所自见闻者,固其所自见闻。
”太史公认为,史学应该以求真求实为宗旨,不应该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左右。
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他的理念,不断追求历史真相,不断完善史学理论,使史学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通过阅读《史记》的自序,我深受启发。
太史公的无私精神和高尚品格让我深感钦佩,他对史学的理念和要求也让我深感认同。
作为后人,我们应该继承太史公的遗志,不断追求历史真相,不断完善史学理论,使史学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感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独创一例,自成体系,是后世效仿的典范。
鲁迅评价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在我国史学上和文学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
《太史公自序》作为《史记》的最后一篇,不仅是司马迁的一篇自传,同时也是对全书的一个简明介绍与概括,欲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则不可不先行阅知。
《太史公自序》开篇介绍了太史公家谱本末,从重黎氏至司马迁氏,历时千余年;而后论六家之指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各家作介绍,可谓精辟透彻。
如司马迁认为阴阳家的学说中“四时之大顺”是“不可失也”,然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未必然也”;儒家是“博学而寡要,劳而少功”,它“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是“弗能易”的;墨家学说中使“尊卑无别”是不可取的,而“强本节用”使得“家给人足”是可取的。
这些看法无不显示了司马迁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
《史记》一书也展现了司马迁深厚的学术功底,他自述自己十岁能诵古文,二十岁始南北游历,足迹几乎遍布全国,丰富的阅读量及多次的游历使得他见识广博,这也为他纂述《史记》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司马迁秉承其父司马谈的遗愿,自述黄帝以来至太初而止,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最终成《史记》一百三十篇。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也详细说明自己为各家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理由,实乃相当于各篇小序。
司马迁自述“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撅协六经易传,整齐百家杂语”表明他纂述《史记》的材料是经过认真比对筛选之后而采用的。
司马迁纂述《史记》有其独到的史学观点。
本纪本是记载帝王将相之事,而司马迁却将项羽、吕太后列入本纪之中,肯定了项羽在反秦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汉高祖之后,吕太后真乃实权人物;又如陈涉本一布衣,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之中,赞扬了他反秦暴政的首义之举;司马迁还为游侠、佞幸等作列传,认为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认为佞幸“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表现了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司马迁这种不依成败、性别、出身等界限来评判人物的史学角度,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
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是极其进步的。
司马迁
在《报任安书》中明确说明纂述《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与当时主流的官方正统观念“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相悖的;司马迁还特地写了《平准书》与《货殖列传》,肯定了商人的作用,这在重农抑商的社会大背景下是罕见的,充分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史学观。
司马迁著《史记》充分体现了对待荣辱的心态。
他遭李陵之祸而获罪,身受腐刑,但念其家族责任和父亲遗命,忍常人之不能忍,将其一腔心血付之于《史记》之中。
他在《太史公自序》篇中,写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可见,这也是司马迁的作《史记》的意图之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的确,忍常人之不能忍,方能成常人之不能成,一部《史记》传世,开后世纪传体之先河,后世效仿者不可胜计,足以见其价值。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