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政策与法规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多选张岚(化名)初中毕业后跟着同村的李某出去打工,在半路上被李某卖给了一个人贩子,人贩子把张岚卖给西部地区某村的刘某做老婆,张岚屡次想要逃跑,都被刘(江南博哥)某抓了回来,刘某为了阻止张岚逃跑,一直把她锁在家里。

半年后,张岚趁刘某一次疏忽逃了出来,找到当地派出所求助,派出所将她送回家中。

但回到村里之后,她发现李某在村里到处宣扬她跟野汉子跑了,所以才这么多年没回来,最终张岚因精神压力过大自杀。

案例中张岚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A.人身自由权B.生命健康权C.肖像权D.名誉权和人格尊严E.财产权正确答案:A, B, D参考解析:张岚被李某和人贩子拐卖,其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被刘某锁在家中长达半年的时间,人身自由权受到了侵害;被李某诽谤,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到了侵害。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妇女的人身权利。

可根据案例理解妇女人身权益的主要内容。

2、多选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享有的权利包括()。

A.政治权利B.财产权C.被保护权D.文化教育权益E.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正确答案:A, B, D, E参考解析: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

3、单选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投资于教育与健康领域,使全体国民都能享有较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和卫生服务,这体现了社会政策的()功能。

A.社会管理功能B.人力资本投资功能C.调节经济运行功能D.激励劳动积极性功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可以降低各个群体人力资本拥有量的差距,为缩小社会不平等做出贡献,可以极大地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水平以及健康水平,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这体现了社会政策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政策中经济功能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这项功能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区知识问答

社区知识问答

社区基础知识问答1.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有哪些基本类型?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构成,有独立管辖界限,封闭式管理;小区型社区--成建制开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型社区--除地域管辖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区,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集中的区域,但一般没有常住居民。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社区设立的依据是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社区的名称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但一般不得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10.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问答22题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问答22题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问答22题1、什么是社区?答: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越来越普及的一个名词。

1933年,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这个英文词译成了“社区”,后来成了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在此之前,有些人把它译为“共同社会”、“地方共同社会”或“共同区域社会”等等。

于是,我们可以给社区下这样一个一般性定义:它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社区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它包括了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

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由于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所以,人们的基本生活活动大都是在本社区范围内进行的。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从事着生产力劳动、商业经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各种职业活动,并以此获取经济收入,作为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来源。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大都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通过长期共同生活建立了多种人际关系,并且借助这些人际关系互通有无、交流感情、共同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难题。

另外,绝大多数居民作为某一社区的正式成员,在本社区范围内享有参与社区管理、选举人民代表、选举社区干部等项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还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相应的活动设施。

(4)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

聚落,作为人文地理学和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透过各种类型的聚落来认识不同类型的社区结构及其人文景观。

(5)社区是发展变化的。

如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社区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一)宪法的内容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而一般法律的内容只规定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是由特定的机关依照特定的程序进行。

而一般法律都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我国宪法的修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1、公民享有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各项政治自由;3、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4、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利;5、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以及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公民享有社会经济权利;7、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8、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9、华侨的正当权益受国家保护。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公民有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除以上五方面基本义务外,公民还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知识小问答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知识小问答

一村〔社区〕一法律参谋知识小问答一、问答题1.您所在村〔社区〕的法律参谋的联系方式是?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位律师是您所在村〔社区〕的法律参谋?A.丘丙养律师B.陈洪鸣律师C.谢世云律师D.邓志纯律师2.我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参谋工作的?A.2021年1月C.2021 年1月3.印有法律参谋相关信息的公示牌一般挂在哪?A.各个村〔社区〕办公室B.各镇司法所办公室C.各镇镇政府三、多项选择题1.法律参谋的工作范围是?A.为村〔社区〕管理提供法律专业意见B.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C.开展法制宣传D.参及人民调解工作2.法律参谋充当村〔社区〕的“参谋助手〞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A.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与其它管理规定B.为村〔社区〕谈判重大工程、签订重要经济合同等提供法律专业意见C.协助村(社区)处理换届选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私人律师〞主要休现在哪些方面?A.为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C.承受群众的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宣传员〞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A.定期举方法制讲座,普及日常生产生活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B.在日常入村效劳中以其它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5.法律参谋的日常工作要求有哪些?A.每个月至少入村效劳一次C.及时回应村〔社区〕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法律咨询6.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参谋制度的目的有哪些?A.推进法律效劳进城乡社区B.增强广阔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C.促进村〔居〕组织民主决策,依法办事D.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四、判断题“调解员〞,积极参及人民调解工作。

□正确□错误2.法律参谋每个月应至少入村效劳一次。

□正确□错误3.法律参谋每个季度应至少举方法制讲座一次。

□正确□错误4. 法律参谋对村〔社区〕组织或人民群众的法律咨询要及时回应。

□正确□错误5. 在各村〔社区〕的办公桌上放有法律参谋的工作牌。

□正确□错误6. 经法律援助处审查同意后,法律参谋可为符合法律援助备件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法律常识问答大全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法律常识问答大全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法律常识问答大全引言大家好!法律似乎是每个人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涉及到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而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常常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将回答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1. 婚姻法律问题1.1 结婚前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在结婚前,您需要办理一些手续。

首先,您需要到当地的婚姻登记处进行婚姻登记。

同时,您还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要求提供体检证明和其他相关的材料。

1.2 结婚后如何处理财产问题?在结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问题需要根据当地法律进行处理。

在中国,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处理夫妻财产问题:个人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

个人财产制意味着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别归各自所有,而共同财产制则意味着夫妻双方的财产是共同所有的。

1.3 如何处理离婚问题?离婚是一种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根据当地的婚姻法进行处理。

通常,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离婚。

离婚时需要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赡养等问题。

2. 劳动法律问题2.1 劳动合同是什么?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订立的法律协议,规定了雇主提供的工作职责、薪酬和其他待遇,以及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采取法律行动。

2.2 最低工资是如何确定的?最低工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最低法定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低工资标准通常会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来确定。

2.3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到期后,雇主可以选择续签合同或与员工终止劳动关系。

如果雇主选择不续签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3. 消费者法律问题3.1 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国家的法律责任,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并保留好购物凭证。

日常案例法律知识问答(3篇)

日常案例法律知识问答(3篇)

第1篇一、案例一:邻居装修噪音扰民,该如何维权?问:我住在小区里,最近邻居装修噪音扰民,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该如何维权?答:首先,您可以尝试与邻居进行沟通,说明您的困扰,看是否能够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向物业管理公司投诉,要求其进行调解。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方,有责任协调解决邻里纠纷。

2. 向当地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请求其介入调解。

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权调解邻里纠纷。

3.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噪音监测报告、录音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邻居停止噪音扰民行为。

二、案例二: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如何维权?问: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手机,收到后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商家拒绝退款,我该如何维权?答: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与商家沟通,要求其履行售后服务,如退换货、维修等。

2. 向电商平台投诉,请求其介入处理。

电商平台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有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照片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4. 如果消费者协会调解无效,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三:小区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如何维权?问:我所在的小区公共区域被邻居堆放杂物,影响出行和环境卫生,我该如何维权?答: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向物业管理公司投诉,要求其清理公共区域杂物。

2. 向当地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请求其协调解决。

3.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邻居清除公共区域杂物。

四、案例四:小区宠物扰民,如何维权?问:我所在的小区有一只宠物狗经常在小区内大声吠叫,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该如何维权?答: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与宠物主人沟通,说明您的困扰,请求其控制宠物吠叫。

2. 向物业管理公司投诉,要求其加强对宠物扰民行为的监管。

3.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宠物主人承担侵权责任。

社区基础知识问答

社区基础知识问答

社区知识竞赛试题
1 .社区居委会有那些职能?
答:宣传教育职能,为民服务职能,社区管理职能,议事协商职能,监督职能,协助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

2 .社区居民有那些权利?
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3 .新型现代化社区要具备那些要素?
答:“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4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
答:男22周岁,女20周岁。

5 .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普遍原则、公平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
6、社区居委会任期为之年。

7、符合成立业主大会条件的,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业主提出筹备业主大会书面申请后阻日内,负责组织、指导成立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

8、筹备组中业主代表的产生,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员会组织业主推荐。

筹备组应当将成员名单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
公告。

业主对筹备组成员有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9、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90日内完成筹备工作,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

10、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由5至11人单数组成。

11、业主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不超过5年,可连选连任,业主委员会委员具有同等表决权。

12、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前3个月,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换届选举,并报告物业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题库答案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题库答案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题库答案一、法律常识题1. 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一种规范行为的规则体系,用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并解决社会纠纷。

2. 什么是宪法?答: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3. 什么是法律责任?答:法律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4. 什么是合同?答:合同是指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约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求各方履行约定的内容。

5. 恶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答:恶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事、民事或行政处罚,具体处罚依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而定。

6. 什么是知识产权?答: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上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二、法律案例分析题1. 案例一:小明盗窃他人财物并被抓获,请问小明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答:小明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他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可能会面临刑罚和经济赔偿等法律后果。

2. 案例二:甲、乙两人就购房事宜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交付和付款。

然而,双方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请问双方应如何解决纠纷?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应当诚实信用地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一方未能按时履行合同,则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或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如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寻求法律救济。

3. 案例三:小华购买了一台手机,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但商家以不属于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退货,请问小华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货、换货或修理等维修义务,如果商家以不属于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退货,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问答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问答

社区面试普法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社区面试普法?社区面试普法是指在社区或小区进行的针对普通居民的法律知识问答活动。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二、为什么需要社区面试普法?社区面试普法活动的开展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许多居民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相应的法律素养。

通过面试普法活动,可以让居民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

2.预防和解决社区纠纷:社区面试普法活动可以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纠纷的发生。

同时,如果居民遇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面试普法的方式进行解决,减少纠纷的发展。

3.加强社区的法治观念:社区面试普法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提高居民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面试普法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哪些?社区面试普法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知识问答:通过向居民提问法律相关的问题,引导居民思考和回答。

问题可以涉及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消费维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讲解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居民思考和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帮助居民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3.互动讨论:组织居民之间进行法律知识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居民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互动和参与性。

4.宣传教育:在问答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向居民传达法律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法律观念,引导居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四、如何开展社区面试普法活动?1.策划准备:确定活动的目标、形式和内容,并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如准备问答的问题、案例材料、宣传资料等。

2.宣传推广:通过社区电视、广播、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居民参与。

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等,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组织实施: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邀请相关的法律专家、志愿者等参与面试普法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知识小问答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知识小问答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知识小问答一、问答题1.您所在村(社区)的法律顾问的联系方式是?二、单选题1.以下哪位律师是您所在村(社区)的法律顾问?A.丘丙养律师B.陈洪鸣律师C.谢世云律师D.邓志纯律师2.我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A.2014年1月B.2014年9月C.2015年1月D.2015年9月3.印有法律顾问相关信息的公示牌一般挂在哪?A.各个村(社区)办公室B.各镇司法所办公室C.各镇镇政府D.以上三个地方都有三、多选题1.法律顾问的工作范围是?A.为村(社区)管理提供法律专业意见B.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C.开展法制宣传D.参与人民调解工作2.法律顾问充当村(社区)的“参谋助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它管理规定B.为村(社区)谈判重大项目、签订重要经济合同等提供法律专业意见C.协助村(社区)处理换届选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3.法律顾问成为群众的“私人律师”主要休现在哪些方面?A.为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B.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C.接受群众的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4.法律顾问扮演法律知识的“宣传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普及日常生产生活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B.在日常入村服务中以其它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5.法律顾问的日常工作要求有哪些?A.每个月至少入村服务一次B.每个季度至少开展法制讲座一次C.及时回应村(社区)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咨询6.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的目的有哪些?A.推进法律服务进城乡社区B.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C.促进村(居)组织民主决策,依法办事D.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四、判断题1.法律顾问应担任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正确□错误2.法律顾问每个月应至少入村服务一次。

□正确□错误3.法律顾问每个季度应至少举办法制讲座一次。

法律知识问答:常见问题解答

法律知识问答:常见问题解答

法律知识问答:常见问题解答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法律扮演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角色。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法律常常是一个充满迷惑和不可理解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律师专业知识。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并解决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

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政府或其他授权机构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原则的体系。

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和正义。

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责任,以及违反这些准则和责任所带来的后果。

2. 有哪些不同的法律领域?法律领域非常广泛,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领域:2.1 刑法刑法是规定了犯罪行为和处罚的法律领域。

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犯罪,从小偷窃到谋杀。

2.2 民法民法是涉及个人和财产权益之间关系的领域。

它包括婚姻法、离婚法、遗产法等。

2.3 劳动法劳动法关注雇佣关系,并规定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益和责任。

2.4 商业法商业法是控制商业活动的法律领域。

它涵盖了合同法、公司法等。

2.5 普通法和民法普通法和民法是两种主要的法律体系。

普通法是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即依据先前的类似案例来做出决策。

民法则是以法典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即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做出决策。

3. 我能做些什么来了解法律?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法律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法律:3.1 阅读法律文本阅读法律文件可能有点枯燥,但它是了解法律的基础。

您可以阅读相关的法律文本,如法典、法规和判例。

3.2 寻求法律建议如果您遇到了法律问题,不要犹豫寻求律师的建议。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3.3 参加法律教育活动许多社区和组织都举办法律教育活动,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法律。

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您的法律知识。

3.4 研究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了解法律的重要方法。

法律知识宣传问答

法律知识宣传问答

法律知识宣传问答1. 我国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主要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人身权。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6)人格权。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7)通信自由。

(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9)劳动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10)受教育的权利。

(11)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5)计划生育。

(6)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什么者叫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其成立应具备4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即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愿是一致的,并未受到不正当的影响;(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4)形式符合法律要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般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默示形式。

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否则该民事行为无效。

4、什么叫相邻关系?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答:相邻关系是指相邻各方在对各自所有的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020年社区法治宣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0年社区法治宣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0年社区法治宣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A、15~40周岁B、15~49周岁C、18~40周岁D、18~49周岁3、外省市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在本地区居住多长时间应建卡入机?(A)A、1个月以上C、3个月以上B、2个月以上D、半年以上4、被抚养人口是指(A)A、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B、0~14岁的人口C、65岁以上的人口D、15~64岁人口6、居委会每几年与出租房主签订一次外地来京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B)B、两年C、三年D、五年7、在采取口服紧急避孕药时,最迟应在多少小时内进行?(D)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8、下列哪项不属于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材料(B)A、本市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B、房产证C、男女双方《户口本》D、双方《结婚证》9、婚姻法对于结婚年龄是怎样规定的?(C)A、男不得早于24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B、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C、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D、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10、下面哪项不属于计划生育免费四术?(D)B、人工流产C、绝育D、引产12、养老服务券办理需要满足的条件:(C)A、北京市户籍、户口在本社区、80周岁生日提前1个月到居委会办理B、北京市户籍、户口在本社区、80周岁生日当月到居委会办理C、北京市户籍、户口不限、80周岁生日当月到居委会办理D、北京市户籍、户口不限、80周岁生日提前1个月到居委会办理14、下面哪一项符合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C)A、1人家庭:家庭年收入22700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23万元以下B、2人家庭:家庭年收入36300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27万元以下C、3人家庭:家庭年收入45300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36万元以下D、4人家庭:家庭年收入52900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45万元以下15、两限房申请条件:(C)A、3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8.8万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55万元以下B、4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2万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76万元以下C、3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8.8万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57万元以下D、4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1.6万元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米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75万元以下16、户口必须在本社区办理的事项:(A)A、残疾证B、60岁老年证C、65岁老年优待卡D、养老助残券18、以下哪项办理时必须使用蓝底照片:(C)A、60岁老年证B、65岁老年优待卡C、残疾证D、养老助残券19、以下哪项不属于重残:(D)A、肢体一级B、视力二级C、智力三级D、精神四级20、年满65岁的老人办理优待卡时间:(D)A、年满65岁生日当月到居委会申请办理B、年满65岁生日前15天月到居委会申请办理C、年满65岁生日前1个月到居委会申请办理D、年满65岁生日前2个月到居委会申请办理21、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是B。

社区治理复习题及答案

社区治理复习题及答案

社区治理复习题一、客观选择题:1、“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 )。

ABCDA.行为主体不同 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C.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 )。

ABCDA.福利性服务 B.居民生活服务 C.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D.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等3、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

ABCEA.社会小生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人际关系环境 D.社会大环境E.社会生态环境4、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性质宗旨是( A )A.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 B.福利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并重C.市场为导向、营利为核心 D.需求为导向、福利为核心5、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A )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B.法规规则C.契约约束D.礼节仪式6、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 )ABCD。

A.综合性 B.持续性 C.协调性 D.可及性7.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的层次包括( )。

ABCA.社区对福利对象的服务B.对照顾者的支持C.政府对社区机构的政策支持D.福利机构在社区中提供的服务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 B.居住物业C.工业物业 D.其他用途物业9.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 )。

ABCD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10、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 )。

ABCA.社会化服务 B.经营性服务 C.专业化服务 D.福利性服务11、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 B )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帕金森定律C.“马太效应”理论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12、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

ABCD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1、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法律知识问答活动

法律知识问答活动

法律知识问答活动一、什么是法律知识问答活动?法律知识问答活动是一种以法律知识为内容,通过问答形式进行的互动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参与者可以提出问题,而主持人或专业人士则负责回答问题,并对答案进行解析和解释。

这种活动旨在增进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二、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的意义和目的1. 增加法律意识:通过问答形式,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起人们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2. 提高法律素养:通过回答问题、解析案例等方式,帮助公众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

3. 推动法治建设:法律知识问答活动能够引发对法治的思考和讨论,促进社会的法治意识,推动法治建设。

4. 促进公众参与:法律知识问答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讨论、提问和互动的平台,增加了社会参与的渠道。

三、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的组织方式1. 专家讲解:由专业人士或法律从业者担任主持人,向参与者讲解法律知识,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2. 集体讨论:参与者可以形成小组,由小组内的成员共同研讨和解答问题,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3. 线上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搭建在线问答平台,公众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发布问题,获得回答和解答。

四、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的实施步骤1. 主题确定:确定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的主题,可以根据社会热点、法律改革或公众关注度来选择。

2. 参与者招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活动,吸引公众参与,鼓励提问和积极参与讨论。

3. 答案准备:主持人或专业人士需要提前准备相关问题的答案,并对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和解释。

4. 活动开展:根据活动形式,组织并进行法律知识问答活动,引导参与者积极提问,并给予明确的答案和解析。

5. 效果评估:通过参与者的反馈、活动反馈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活动效果的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的注意事项1. 信息准确性:主持人或专业人士应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和答案准确无误,避免误导和错误。

小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

小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问答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一)宪法的内容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而一般法律的内容只规定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是由特定的机关依照特定的程序进行。

而一般法律都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我国宪法的修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1、公民享有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各项政治自由;3、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4、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利;5、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以及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公民享有社会经济权利;7、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8、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9、华侨的正当权益受国家保护。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公民有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除以上五方面基本义务外,公民还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法律法规知识问答(一)1.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答:村民委员会是建立在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

2.村民自治的方式是什么?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自治的方式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是指由广大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指村中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必须由村民参与决定,这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指村民依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参与村中事务的管理,这是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监督,是指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就是实行村务公开,这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可靠保证。

3.村民自治的事项主要有哪些?答:村民自治的事项主要有:(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直接选举或罢免;(三)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决定重要事项;(四)村民委员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对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工作进行评议;(五)村民小组长的推选产生;(六)法律规定的村民委员会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七)村民代表的推选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八)监督法律规定的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权利和义务的实行和履行情况,如要求村务公开。

6.村民委员会有权对村民进行罚款吗?答:没有。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享有罚款权的主体只有国家机关,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当然没有罚款权。

7.换届后不及时移交帐目怎么办?答: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当向下一届村民委员会移交相关的帐目,如果不移交,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投票方式有哪些?答: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投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投票。

即把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名单,印在同一张选票上,由选民分别划票后一次投入票箱;或将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姓名分别印在三种不同颜色的选票上,一次性填好后同时投入票箱。

还有一种是分次投票。

即先投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票;选举出主任后,再投副主任的票;选举出副主任后,再投委员的票。

三次发票,三次投票,三次计票,分别选出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前一种投票方式的好处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后一种投票方式的好处是让在前一轮选举中落选的候选人仍然有机会参与后面职位的选举。

在具体选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哪种投票方式。

9.对委托投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答:在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中,已经进行登记的选民由于在外打工、经商等,在选举日不能回村参加投票选举,可以委托本人信任的选民代为选举投票。

但需办理书面委托投票手续,具体程序为:由外出选民本人填写《选民委托投票证》或凭录音、电报、书信,写明被委托人的姓名和委托理由,经村民选举委员会批准后,委托生效,发给《选民委托投票证》。

不办理委托手续,未经村民选举委员会批准,没有领到《选民委托投票证》的,只凭口头委托是不能委托投票的。

持《选民委托投票证》的选民,在选举日应亲自参加选举大会或到投票站,凭《选民委托投票证》领取、填写选票,亲自投票,不得将《选民委托投票证》交他人再“委托”投票。

选举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选民委托投票证》中的被委托人的姓名,然后发给其选票,另外,法律还规定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最多不得超过三人。

10.选举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处理?答:选举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四种:(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选民行使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

(2)调整、变更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或者指定、委派、撤销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行为。

(3)对检举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行为的村民或者提供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民进行压制、报复的行为。

(4)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其他违法行为,是指除上述三项所列违法行为以外的其他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

社区法律法规知识问答(二)11.村民会议有哪些职权?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会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权:(1)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2)建章立制权。

(3)监督权。

(4)其他权利。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12.村民代表会议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答: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它向村民会议负责,在村民会议闭会期间,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

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之前,村民委员会应将所讨论的事项在村内公告。

村民代表要在所代表的村民当中,广泛征求意见。

开会时,村民代表要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客观真实地加以反映,从而达到直接民主的目的。

13.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哪些?答: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应坚持公开。

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

当前,要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政策、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

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

14.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是怎样的?答:各地农村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

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

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

村务公开的基本程序是: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要求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村民委员会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布。

15.哪些事项应实行民主决策?答: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等,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后,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集体经济已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要按照改革后的有关要求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村级民主决策的事项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16.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享有的,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流转等方面权利的总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

根据法律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法定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能非法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

17.农村妇女是否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答:《土地承包法》规定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1)妇女在承包中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3)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4)发包方有法律规定的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为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从而保障妇女与男子平等享有土地承包权。

18.因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都有哪些解决的途径?答:农业承包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了纠纷,有以下几种方式解决:(1)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是指由发包方和承包方就争议进行协商,达成共识,解决纠纷。

因农村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双方的关系实际上是集体与社员之间的关系,只要在兼顾集体与社员家庭利益的原则下,本着实事求是,互谅互让的精神,有过错的一方主动承担责任,承认错误,适用赔偿对方的损失,事情是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

如果动则打官司,不但事情可能得不到解决,相反还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2)调解解决。

调解解决是指合同纠纷当事人就合同纠纷达不成协议时,由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作为调解人,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有时候一方当事人可能为了一时之气不让步,但如果有第三人在场劝说,更能做说服工作,从而解决问题。

(3)仲裁解决。

是指仲裁委员会根据承包合同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对纠纷作出裁决。

仲裁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生效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解决。

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承包合同纠纷当事人的起诉,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裁判,以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

19.外出务工农民是否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答: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只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有权依法承包由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外出务工农民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暂时离开本村,并没有改变其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性质,所以外出务工的农民即使没有在发包期间回家也不能就此剥夺其承包经营权;也不能因为外出务工的人员长时间未回家就将其原承包的土地任意给收回。

如果出现发包方剥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外出务工人员要求承包经营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20.村民在取得承包地后,是否可以将承包地卖给他人?答: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我国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但这并不表明在取得承包地之后就拥有了承包地所有权。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人承包的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实际上,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是不允许个人拥有土地所有权的。

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只有两个:一是国有;二是集体所有。

村民与发包方签订农业承包合同之后,取得的是承包地的经营权,并非所有权。

承包方只能就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不得进行买卖。

买卖承包地,是法律禁止的,法律不会保护其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