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剪力墙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0bee9551e79b896802268c.png)
(四)洞口配筋
(二)、(三)、(四)具体内容,课后自读
4.8.4 抗震墙的延性设计要求
延性剪力墙的设计原则
1)强墙弱梁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通过连梁的塑性 变形耗散地震能量。 2)强剪弱弯 适当提高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相邻范围的 抗剪承载力,实现墙肢强剪弱弯、避免墙 肢剪切破坏;连梁也应为强剪弱弯。
1 s fy b 1
配筋计算 ●对称配筋 As=A’s 直接求ξ→求As, A’s ●非对称配筋 按端部构造配筋要求给定As →求ξ→求A’s
3. 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
h a 大偏心受拉 2 h e0 a 小偏心受拉 2 e0
●大偏心受拉 截面部分受拉, 应力分布与大偏压相同 忽略受压区及中和轴附近分布钢筋作用的假定 也相同 基本公式与大偏压相似, 仅轴力的符号不同
RE :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 RE=0.85
三 正截面强度计算
方法:与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相同 1.偏心受压 (1)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 当ξ ≤ξ b为大偏心受压 当ξ >ξ b为小偏心受压 ξ 为墙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b为墙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平截面假设→截面应变呈直线分布→ξ b
●小偏心受拉 受压区很小 x≤2a’ 按全截面受拉假定配筋 近似公式校核承载能力(对称配筋)
N 1 e0 1 N ou M wu M wu As f y ( hw 0 a' ) 0.5hw 0 Asw f yw
其中 : N ou 2 As Asw f yw
考虑地震作用时; 各类情况中的承载力验算 公式右边都乘以1/γRE
9度一级按式(7.2.6-2)调整
MWua V 1.1 VW MW 计算值; MWua — 剪力墙正截面抗震受弯 承载力,应考虑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采用实配纵筋 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 和组合的轴力设计 值等计算。有翼墙时应 计入墙两侧各一倍 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 钢筋。 (7.2.6 - 2)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10fd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a.png)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用于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荷载的重要构造形式之一、它通过墙体的抗拉和抗剪能力来传递地震或风载作用,并将其分散到结构的其他部分。
在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中,配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剪力墙中配筋构造的要求。
一、配筋选材要求剪力墙中的主筋和箍筋是承受墙体受力的关键部分,因此在配筋构造的选择上应具备以下几个要求:1.主筋选材主筋应选用高强度钢筋,一般为HRB335或HRB400级别的钢筋。
这样的钢筋强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大的抗拉和抗弯能力,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
2.箍筋选材箍筋是剪力墙中起到固定主筋位置、提高墙体抗剪能力的关键部分。
一般情况下,箍筋可以选择HRB335或HRB400级别的钢筋,也可以采用混凝土钢筋焊接网。
二、主筋与箍筋的布置要求在剪力墙的设计中,主筋和箍筋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要求如下:1.主筋布置要求主筋的布置应均匀、密集,穿过整个剪力墙的高度。
一般主筋直径为16mm或20mm,具体的布置数量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2.箍筋布置要求箍筋的布置旨在提高剪力墙的刚度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箍筋按照等间距的原则布置,一般间距不超过200mm。
箍筋直径一般为6mm或8mm,具体的布置数量和间距需要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三、节点处的加固要求剪力墙的节点处是其重要的抗震和抗剪部位,因此在节点处需要进行加固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具体要求如下:1.节点处的纵向钢筋应加多,可以采用加粗钢筋的方式增大截面面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能力。
2.节点处的横向钢筋(箍筋)布置应密集,可以增加箍筋数量或增加箍筋的直径,以提高节点的抗震能力。
3.节点处的混凝土宜采用高强度或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和承载能力。
四、预留洞口处理要求在剪力墙中可能需要预留洞口供穿线或管道走向等需要,这时对洞口的处理应具备以下要求:1.洞口应尽量位于剪力墙在高度和平面布置上较为中央的位置,避免柱子和墙体交界处及支撑点附近设置。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doc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doc](https://img.taocdn.com/s3/m/77fee79e84254b35effd343a.png)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
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
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18194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3.png)
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范本1(正式、规范风格):本文档是针对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的详细说明,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指导,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遵循标准和规则。
以下是文档的详细内容:1. 引言1.1 文档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文件2. 定义和术语解释2.1 剪力墙结构2.2 加强区2.3 底部加强区3. 钢筋构造要求3.1 钢筋材料3.1.1 钢筋强度等级3.1.2 钢筋直径和间距要求3.2 纵向钢筋布置3.2.1 钢筋的最小配筋率3.2.2 钢筋的弯曲和连接要求3.3 横向钢筋布置3.3.1 横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3.3.2 横向钢筋的弯曲和连接要求3.4 锚固和连接3.4.1 锚固长度要求3.4.2 连接件的使用要求4. 施工要求4.1 钢筋清理和防锈4.2 钢筋安装和固定4.3 钢筋连接和焊接4.4 钢筋检验和验收5. 相关附件(在此处列出相关附件的文件名称和位置)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指中国建筑法律法规- 《建筑设计规范》:指中国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文件------------------------------------------------------------范本2(简洁、实用风格):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钢筋构造要求,以指导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
以下是文档的详细内容:1. 钢筋材料要求- 钢筋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强度等级。
- 钢筋直径和间距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直径和纵向、横向钢筋的间距。
2. 纵向钢筋布置- 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根据剪力墙结构的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钢筋的弯曲和连接要求:确保纵向钢筋的弯曲和连接满足设计要求。
3. 横向钢筋布置- 横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根据剪力墙结构的要求确定横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横向钢筋的弯曲和连接要求:确保横向钢筋的弯曲和连接满足设计要求。
剪力墙及简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
![剪力墙及简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2fd2c09f524ccbff0218491.png)
剪力墙及简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1 连梁沿上、下边缘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12;交叉斜筋配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不宜少于212,单组折线筋的截面面积可取为单向对角斜筋截面面积的一半,且直径不宜小于12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和对角暗撑连梁中每组对角斜筋应至少由4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组成。
2 交叉斜筋配筋连梁的对角斜筋在梁端部位应设置不少于3根拉筋,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连梁宽度和200mm的较小值,直径不应小于6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应在梁截面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设置双向拉筋,拉筋应勾住外侧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中暗撑箍筋的外缘沿梁截面宽度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一半,另一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1/5;对角暗撑约束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暗撑钢筋直径的6倍,当计算间距小于100mm时可取100mm,箍筋肢距不应大于350mm。
除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以外,其余连梁的水平钢筋及箍筋形成的钢筋网之间应采用拉筋拉结,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400mm。
3 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宜按本规范第11.3.6条和第11.3.8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对角暗撑配筋连梁沿连梁全长箍筋的间距可按本规范表11.3.62中规定值的两倍取用。
4 连梁纵向受力钢筋、交叉斜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不应小于600mm;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
5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作为连梁的纵向构造钢筋在连梁范围内贯通。
当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的面积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3%。
剪力墙配筋
![剪力墙配筋](https://img.taocdn.com/s3/m/b8b62b39bceb19e8b9f6ba1a.png)
剪力墙配筋与设计剪力墙配筋设计中,包括有墙体(墙身)配筋、墙端暗柱配筋、墙体暗梁配筋。
(1)墙身配筋(最小配筋率)(配筋间距)墙身配筋比较简单,要同时满足构造配筋和计算书配筋要求。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4)P66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
《高层规范》:P90 7.2.17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5)P66 6.4.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 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的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3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高层规范》:P90 7.2.18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7.2.19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
剪力墙的墙身钢筋分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在剪力墙结构中,水平分布钢筋居外侧,竖向钢筋居内侧,水平分布钢筋为主要钢筋,拉筋把横竖两种钢筋拉结在一起。
地下室剪力墙配筋怎么设置(二)2024
![地下室剪力墙配筋怎么设置(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f483a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9.png)
地下室剪力墙配筋怎么设置(二)引言概述:地下室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合理的配筋设置是地下室剪力墙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地下室剪力墙配筋的设置方法,以便更好地提升地下室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正文:1. 确定剪力墙的设计标准和参数a. 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结构类型,确定剪力墙的设计标准。
b. 确定剪力墙的尺寸,包括高度、厚度等。
c. 根据工程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确定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参数。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主筋和箍筋的布置a. 根据剪力墙的计算结果,确定主筋的布置形式,包括水平和垂直的主筋。
b. 根据主筋的布置形式,确定箍筋的布置方式,保证箍筋能够有效地约束剪力墙的破坏。
3. 制定配筋的规格和间距a. 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荷载和材料性能,确定主筋的直径和间距。
b. 根据箍筋的约束要求和剪力墙的尺寸,确定箍筋的直径和间距。
c.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配筋的最小间距和最大间距。
4. 考虑施工因素确定配筋的设置方式a. 考虑剪力墙施工中的钢筋安装方法和难度,确定配筋的设置方式,包括主筋和箍筋的连接方式。
b. 根据剪力墙的构造形式和施工步骤,确定主筋和箍筋的设定位置和起止点。
5. 进行剪力墙配筋的详细计算和验算a. 将剪力墙的设计参数、尺寸和配筋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验算,确保剪力墙的设计满足相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b.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剪力墙配筋的优化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地震力和荷载。
总结:地下室剪力墙配筋的设置是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确定设计标准和参数,确定主筋和箍筋的布置方式,制定配筋规格和间距,考虑施工因素,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验算等步骤,能够提高地下室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具体的优化设计和调整。
剪力墙配筋注意事项
![剪力墙配筋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c0be518f12d2af90342e609.png)
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那么单侧就是0.8/2=0.4cm^2,而一根8为0.503,已远大于0.4,所以Φ8@200足够,不必加大。
竖向:计算过程是:1000X200X0.3%=600mm^2,但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300mm^2. Φ10@200(面积393mm^2)足够,而不需要Φ12@180(面积为628)。
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有要求,纵筋配筋率有要求,纵筋最小直径、根数有要求,纵筋间距没有直接说,但是规定了箍筋及拉筋的肢距隐形中规定了纵筋间距;箍筋有配箍率要求,貌似对箍筋直径没要求,但是对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最小直径有要求构造边缘构件没有按着轴压比说喇嘛打a的取值,没有喇嘛打a,就不能计算配箍率,因此它没有配箍率要求,但是它是和墙体一起的,而且加强的地方,不可能小于墙体的水平配筋率吧所以隐形中叶规定了它的配箍率以Q1为例说明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78.5*2)/(300*150)=0.348% (大于规范的0.25%)垂直分布钢筋的配筋率:(78.5*2)/(300*150)=0.348% (大于规范的0.25%)以Q4为例说明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78.5*2)/(250*200)=0.314% (大于规范的0.25%)垂直分布钢筋的配筋率:(78.5*2)/(250*200)=0.314% (大于规范的0.25%)式中:(78.5*2)即为“面积为(300*150)的墙体中的钢筋面积”!通俗说:就是单位面积砼墙体中钢筋的面积率。
pkpm satwe 中剪力墙计算配筋H0.9-18(双侧/m)是什么意思,该怎么配,详细点告诉下哈,大虾们,谢谢!!!H是horizon的缩写,即水平方向。
H0.9的意思就是水平方向配筋,为间距范围内双侧配筋总配筋面积为0.9平方厘米。
间距范围是可以在总参数中调整的,我记得默认是200毫米。
剪力墙与框架柱配筋详解
![剪力墙与框架柱配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376360db52acfc789ebc9ba.png)
(7)对于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柱配筋除应符合相关规范外,在构造上尚应注意以下要求:
1)框架结构:柱轴压比控制在0.9以内;框剪结构:柱轴压比控制在0.95以内。
2)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对于中柱和边柱为0.7%,对于角柱为0.9%;
(2)外墙立面构造装饰柱配筋均可用10钢筋。
(2)墙体的配筋率。目前在高规7.2.18条文强制规定在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
1)设置墙的水平分布筋是为横向抗剪,以防止墙体在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同时起到抵抗温度应力防止砼出现裂缝,设计中当建筑物较高较长或框剪结构时配筋宜适当增加,特别在连梁部位或温度、刚度变化等敏感部位宜适当增加。
墙配筋
柱配筋
(1)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5%。
(3)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4)柱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5)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均应全源自加密,如楼梯间休息平台处框架柱。
3)柱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4)柱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至少每搁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
(8)柱的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箍率另详。
8.1.4 墙配筋
(1)一般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按JGJ3-2002第7.2.16条及第7.2.17条执行。
剪力墙 配筋率
![剪力墙 配筋率](https://img.taocdn.com/s3/m/8007f4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9.png)
剪力墙配筋率是指剪力墙截面中钢筋的面积与该截面横向面积之比。
具体的剪力墙配筋率要求会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和建筑规范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剪力墙配筋率要求供参考:
1.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 对于普通剪力墙:配筋率不低于0.4%。
- 对于矮墙、长墙或局部受弯墙:配筋率不低于0.6%。
- 对于核心筒或重点剪力墙:配筋率不低于1.0%。
2. 根据美国标准《ACI 318-19 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
- 剪力墙水平配筋率不得低于0.0025。
- 垂直配筋率不得低于0.0013。
- 对于特殊剪力墙需要进一步满足细节要求。
3. 根据欧洲标准《EN 1992-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剪力墙配筋率根据结构特征和荷载情况,需要满足相应设计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仅为一般参考指导要求,具体的剪力墙配筋率要求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和当地的建筑规范确定。
在进行剪力墙设计时,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和设计。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如高层建筑剪力墙、重要设防等级工程等,可能需要进一步增加配筋率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剪力墙配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布置、尺寸和钢筋类型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配筋设计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或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建筑标准,以获得准确而合理的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704b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d.png)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一、引言剪力墙是建造结构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作用是反抗外部地震和风荷载的作用,保障建造的安全性。
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筋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本文旨在介绍剪力墙配筋的统一做法,详细说明每一个章节的具体内容。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正确进行剪力墙配筋工作,提高工程质量。
二、确定设计参数1. 剪力墙的尺寸1.1 确定墙体的高度、长度和厚度。
1.2 根据结构荷载和地震设计参数计算剪力墙的轴力和弯矩。
2. 钢筋的性能2.1 确定钢筋的种类和等级。
2.2 根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设计抗力。
3. 墙体纵筋配筋率3.1 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使用条件,确定墙体纵筋的最小配筋率。
3.2 根据墙体轴力和弯矩计算墙体纵筋的实际配筋率。
4. 墙体横筋配筋率4.1 根据墙体的尺寸和使用条件,确定墙体横筋的最小配筋率。
4.2 根据墙体轴力和弯矩计算墙体横筋的实际配筋率。
三、纵筋配筋详细步骤1. 墙体纵筋的布置1.1 确定墙体纵筋的截面形状和布置方式。
1.2 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轴力计算纵筋的截面积。
1.3 根据剪力墙的弯矩计算纵筋的间距。
2. 计算纵筋的配筋率2.1 根据墙体的尺寸和轴力计算纵筋的最小配筋率。
2.2 根据墙体的弯矩计算纵筋的最大配筋率。
2.3 比较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确定实际的纵筋配筋率。
3. 校核纵筋的强度和抗弯性能3.1 根据纵筋的截面积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计算纵筋的强度。
3.2 根据纵筋的间距和钢筋的弹性模量计算纵筋的抗弯性能。
3.3 比较强度和抗弯性能的要求,对纵筋进行校核。
四、横筋配筋详细步骤1. 墙体横筋的布置1.1 确定墙体横筋的截面形状和布置方式。
1.2 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弯矩计算横筋的截面积。
1.3 根据剪力墙的轴力计算横筋的间距。
2. 计算横筋的配筋率2.1 根据墙体的尺寸和弯矩计算横筋的最小配筋率。
2.2 根据墙体的轴力计算横筋的最大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https://img.taocdn.com/s3/m/39ed61b60242a8956aece415.png)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剪力墙(纯剪力墙)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9度)大于0.1、一级(7、8度)大于0.2、二三级大于0.3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7.2.16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6.4.5-1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最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6.4.5-3确定;箍筋结合《抗规》表6.4.5-3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
![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https://img.taocdn.com/s3/m/dfbd5a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a.png)
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摘要:一、剪力墙的概念及作用二、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计算方法三、剪力墙配筋率的规范要求四、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剪力墙的概念及作用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是建筑物中为主要承受水平剪力作用的墙体。
剪力墙通过其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来抵抗地震或其他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水平剪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如住宅、商业建筑、高层建筑等。
二、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计算方法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是指在剪力墙结构中,为保证墙体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所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最小配筋率。
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剪力墙的厚度、高度和长度,确定剪力墙的构件尺寸。
2.计算剪力墙构件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3.计算剪力墙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公式为:最小配筋率= 抗剪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的允许压应变× 钢筋的面积密度)。
4.根据最小配筋率,确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数量。
三、剪力墙配筋率的规范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剪力墙的配筋率需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相关规定,剪力墙的配筋率应满足以下要求:1.一、二级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2.三、四级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四、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高层建筑、地震区的建筑等。
通过合理的剪力墙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剪力墙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等因素,以确保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发挥最佳效果。
五、结论剪力墙是建筑物中为主要承受水平剪力作用的墙体,其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剪力墙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006fa7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9.png)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钢筋规格和数量:根据规范要求,剪力墙竖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级或HRB500级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
钢筋的数量根据墙厚和抗震等级确定,一般不少于两排。
2.钢筋布置:剪力墙竖向钢筋应沿墙全长布置,上下间距根据墙厚和钢筋直径确定,一般不大于600mm。
在墙的两端,钢筋应加密,加密长度根据抗震等级确定,一般为1.5倍墙厚。
3.钢筋锚固:剪力墙竖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
在基础中,锚固长度可适当增加,以保证钢筋在基础中的稳定性。
4.钢筋连接: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
焊接时,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基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对钢筋进行保护。
6.防雷接地:剪力墙基础应设置防雷接地装置,以确保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接地装置应与基础钢筋连接,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进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墙柱板实际工程配筋要求
![墙柱板实际工程配筋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eae668779563c1ec5da71a6.png)
1 截面尺寸 四级或不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300mm,圆柱不宜小于 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400mm,圆柱不宜小于 450mm;长宽比不
宜大于 3。
2 柱截面控制指标 剪跨比
剪跨比宜大于 2(可用柱净高除以截面长边来>4 来确定,净高指层高减梁 高)。 轴压比限值
箍筋加密区范围: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 1/6 和 500mm 较大值;底层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 1/3;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剪跨比小于 2 的柱、框支柱、一二级角柱取全高,注意,三四级角柱没有全 高加密要求,但是计算的时候还是要按角柱计算的。
4 其它 柱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对于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短柱),
箍筋 1》箍筋直径 一级不小于 10mm,二三级不小于 8mm,四级不小于 6mm,柱根(嵌 固部位)处不小于 8mm;不应小于 d/4(d 为最大纵筋);
2》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 6d、100,二级不大于 8d、100,三四级 不大于 8d、150、柱根 100,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不应大于 100;
按《抗规》表 6.3.6 取用,注意看表下注释;【轴压力设计值除以柱截面 积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乘积的比值。】 配筋率
单侧配筋率不应小于 0.2%; 一级框架剪跨比不大于 2 时,单侧配筋率不应大于 1.2%,框架柱和框支柱 的全截面配筋率最小按《抗规》表 6.3.7-1 取值(表中分边柱、中柱、角柱和框 支柱来确定配筋率,注意看表下注释),框架柱最大配筋率不应大于 5%; 另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增加 0.1%;【注意:模型计 算值未考虑全截面配筋率是否满足该表中数值,故需要自行核对总最小配筋率】。
剪力墙钢筋配筋要求2024
![剪力墙钢筋配筋要求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d926b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5.png)
引言概述:剪力墙钢筋配筋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钢筋配筋的基本原则、墙体尺寸和布置、钢筋的种类及属性、钢筋的间距要求和配筋的钢筋排列方式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钢筋配筋的基本原则1.结构安全性原则:钢筋配筋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和使用规范的技术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经济性原则:钢筋配筋应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3.施工可行性原则:钢筋配筋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材料可得性原则:钢筋配筋应在市场上容易获取的材料范围内进行,以保证工程进度。
二、墙体尺寸和布置1.墙体尺寸:剪力墙的尺寸应根据结构设计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既要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又要满足建筑施工的可行性。
2.墙体布置:剪力墙的布置应合理,避免剪力墙之间距离过小或过大,并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均布荷载的传递。
三、钢筋的种类及属性1.普通钢筋:主要用于一般结构的配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可焊性。
2.受拉钢筋: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筋,通常呈直线状或弯折状。
3.箍筋:用于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能力和抗剪能力,一般呈环形或直线状。
4.肋筋:用于提高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性能和抗裂能力,具有凸起的肋条。
四、钢筋的间距要求1.受压钢筋的间距:受压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受力均匀分布。
2.箍筋的间距: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受剪垂直度和抗震性能。
3.钢筋与墙体边界的间距:钢筋与墙体边界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的覆盖层和混凝土的保护层。
五、配筋的钢筋排列方式1.径向排列:钢筋沿墙体高度方向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纵向受力和抗弯承载能力。
2.环向排列:钢筋围成环形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剪力承载和抗震能力。
3.环径向交叉排列:钢筋在墙体高度和环向交叉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纵向受力、剪力承载和抗震性能。
总结:。
22g10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构造做法
![22g10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构造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eddc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22g10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构造做法
1.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剪力墙的横向和纵向配筋率,然后绘制出竖向配筋图纸。
2. 根据竖向配筋图纸,确定剪力墙中的起步构造位置,并在该位置上进行构造。
3.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将钢筋搭接长度的1/3或1/2作为起步构造的长度。
选择合适的直径和强度等级的钢筋,并按照要求进行加工。
4. 将钢筋按照竖向配筋图纸上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在剪力墙的起步构造位置上。
注意要将钢筋与构件的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钢筋的质量和构造的完整性。
5. 在安装好钢筋后,使用适当的托架或模架等辅助设备,将钢筋固定在起步构造位置上。
确保钢筋的安装和固定质量,并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6. 根据需要,在钢筋与构件的接触面上增加钢板或橡胶垫等保护材料。
同时,根据施工需要,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以在起步构造位置添加嵌套构造,以增强起步部位的刚度和强度。
7. 检查起步构造的质量和安装情况,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
如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
以上是22g10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构造的做法。
在实际施
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配筋统 一做法
![剪力墙配筋统 一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aa84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e.png)
剪力墙配筋统一做法在建筑结构中,剪力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荷载,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剪力墙配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则是确保剪力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剪力墙配筋的统一做法,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剪力墙配筋的基本原理剪力墙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承受水平剪力和弯矩。
为了抵抗这些内力,需要在墙体内配置适当的钢筋。
钢筋的作用包括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底部区域通常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因此底部加强区的配筋量相对较大。
同时,为了防止墙体在受力过程中发生脆性破坏,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分布钢筋,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均匀受力。
二、剪力墙配筋的类型和规格1、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主要承受弯矩引起的拉力和压力。
一般采用 HRB400 或HRB500 级钢筋,直径通常在 12mm 至 25mm 之间。
纵向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横向钢筋横向钢筋又称分布钢筋,主要用于约束混凝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和延性。
分布钢筋一般采用 HPB300 或 HRB400 级钢筋,直径通常在 8mm 至 12mm 之间,间距不应大于 300mm。
3、箍筋在边缘构件中,箍筋用于约束混凝土,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
箍筋通常采用 HRB400 级钢筋,直径和间距应根据计算和规范要求确定。
三、剪力墙配筋的计算方法剪力墙配筋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水平荷载、墙体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手算和软件计算两种。
1、手算方法手算方法主要基于结构力学原理和相关规范公式。
通过计算墙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然后根据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参数,确定钢筋的面积和布置方式。
2、软件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剪力墙配筋的计算。
常见的软件如 PKPM、YJK 等,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剪力墙的受力情况,并给出合理的配筋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是什么,下面中国支模网建筑知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
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
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
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
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
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
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 文章来自:圆柱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