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学重点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主体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主体的科学含义,是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前提?

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不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者,而是共同占有社会化生产条件的自主联合的劳动者。

公有制的利益主体必须维护公有制经济关系,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性质,对于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对于科学地调节和控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前提。

2、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是什么?怎样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行政性干预。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一定要有坚决的体制改革措施,促进政府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是:⑴消除计划产品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体制性障碍;⑵科学地制定地方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从源头上根治地方政府官员由本位利益驱动的短期行为;⑶积极引导各地区发展自身优势、获取比较利益。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①联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所提供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区别: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制度、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的进步等方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增长的收益被少数人所独占,经济增长不能带来贫困的减少、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这种经济增长就不会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各是什么?

含义: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本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存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

原因:①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和控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力量。

②这是决定社会主义劳动者获得主人翁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根本保证。

③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走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基本条件。

总之,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判断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①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首要标准。在不同的具体主客观条件下,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现形式才是合理的。

②在保证公有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劳动者获得有的物质利益,这是又一重要标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采取何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都要以实现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特点是什么?

①从国民收入的成果看,进入分配领域的生产成果,是通过市场实现的价值成果或价值财富。

②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来看,具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成为企业收入分配的主体。

③从国民收入分配主体的社会性质来看,与资本主义经济有根本差别。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⑴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险的发展

⑵原则: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原则

生存基础的整体性维护原则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人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原则

人类增长的自我控制原则

宏观调控的有关内容

目标: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科学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对象: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产业规模及其结构与消费需求及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有制的结构关系;

国际收支的平衡关系;

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原则:从国力出发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从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出发调节产业结构;

从构建对外开放、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出发调节对外经济关系;

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抓好短期的宏观调控;

必要性:社会化大生产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

克服区域性、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论述题

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缓慢。许多地区仍然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追求增长。②片面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不能不高度重视的社会经济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这说明,只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更深入地认识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这却是标志着科学发展理念的形成,体现了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2)措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科学化,其中在经济增

长方式方面,就是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其基本要求是: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是什么?

(1)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走向社会化生产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它是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三种形式:①纵向一体化组织。典型的模式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即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按照外部“龙头企业”的统一规定要求和提供的一定的条件(如优良品种)等,提供农牧产品;“龙头企业”则实行对产品的批量加工和统一销售。②横向一体化组织,即农户直接组织起来,形成“集团军”式的产供销自主联合体,共同进入市场的形式。它可以是自愿组建的组织比较紧密的合作社,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较为松散的农民协会。③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即界于农村市场和农户之间,为农户和农民经济组织进入市场提供经济法律、商业信息,以至质量和计量的认定等服务的组织,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有助于广大农民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

结合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现状,谈谈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优先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的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把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效率优先原则意味着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效率提高了,生产上去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人们享有的社会公平就更多了。

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并不否认公平,更不能牺牲公平只顾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因为只有坚持公平才能够调动效率的创造者,即主体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主体的努力被社会所认同就能够激发他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即不能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结合“海南毒豇豆”事件、房地产价格暴涨等问题,分析我国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如何对市场进行管理?

市场管理是国家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是国家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政府管理市场的方法主要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是市场管理的核心手段。国家制定的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相对稳定性和强制性。只有完备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执行市场规则才能对所有的市场主体形成权威性的约束,才能最有力地整治违犯市场规则的行为。包括:⑴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⑵严格执法。

经济手段,主要是对价格实行控制性管理,以及运用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手段有:⑴对价格的控制性管理;⑵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