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通过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掌握供求关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
2.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价格理论包括了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垄断定价理论等多个方面。
了解价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包括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市场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成本的变动规律。
成本理论包括了生产要素成本、边际生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等多个方面。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决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5.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包括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
了解收入分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等多个指标。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货币的发行和货币的价值。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1.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表示厂商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数量和价格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下降,以鼓励更多的需求;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升,以鼓励更多的供给。
只有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才能实现长期稳定。
3. 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大小对于企业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4.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费用,如租金和固定工资;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了解生产成本对于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非常重要。
5.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行为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几个卖家,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很多卖家和买家,而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家但市场具有产品差异化特征。
市场结构对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有重要影响。
6.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
GDP通常用于评估经济增长、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制定经济政策。
7.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常伴随着购买力的下降。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通常伴随着购买力的增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
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产的所有区域。
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
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
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
(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各种商品或劳务,并分给不同的人,以使人类无限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 经济学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2. 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供需决定价格和产量)与计划经济(政府决定资源分配)。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二、供需理论1.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2.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3. 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三、生产要素1. 劳动力:人力资源,包括技能、经验和教育水平。
2. 土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矿产。
3. 资本:人造生产工具,如机器、工厂和交通工具。
4. 企业家精神:创新、风险承担和组织生产的能力。
四、市场结构1. 完全竞争:市场上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市场势力。
2.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但每个卖家提供有区别的产品。
3. 寡头市场:少数卖家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
4. 垄断:单一卖家控制整个市场。
五、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1. 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经济增长:GDP的增长表示经济产出的增加。
3.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衰退之间的循环波动。
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来影响经济。
七、国际贸易1.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
2. 贸易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差额,顺差为正,逆差为负。
3.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八、经济效率与公平1. 经济效率:资源分配使总产出最大化。
2. 公平: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考虑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
九、经济指标1.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2.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无业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比例。
经济学知识点
经济学补充答案一.名词解释1.稀缺指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要而言,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
2.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4.机会成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另外多项决策中的潜在收益最高的那一项目的潜在收益。
5.效用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
6.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或效用。
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品实际市场价格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销售价格。
8.生产函数生产出最大产出量与这一产出所需要的投入之间的关系。
9.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不变时,增加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或额外产出量。
10.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商品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1.等成本曲线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12.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
13.需求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即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价格——数量”组合关系(复数)。
14.供给厂商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即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价格——数量”组合关系。
15.均衡价格指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均衡时的价格。
16.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7.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涨价而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18.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需求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的比值。
19.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市场价格变动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20.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也称纯粹竞争,是指有很多厂商生产完全同质的产品的市场结构,不存在任何市场障碍和干扰市场的组织。
新高考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供求关系通过价格的自由协商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市场类型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指整个经济体系的管理和运作,其中包括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率、通胀率等指标。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国际收支、社会保障等。
三、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指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的分析,来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对价格影响程度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价值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
四、金融学
金融学是指资金的筹集、配置和管理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货币银行、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等。
五、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是指各国之间资源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
六、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实现发展目标而
采取的政策方式和措施。
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稳定,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就业等。
七、经济学分支学科
除了以上几个经济学分支学科,还有量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诸多分支学科。
以上经济学的知识点,是新高考中经济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希
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多加关注、认真掌握。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求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与消费者需求相等,价格也保持稳定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好的备选选择的成本。
它衡量了进行一种活动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包括放弃的利益和资源的浪费。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应是经济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它能够帮助判断做出某个决策的好处是否超过了成本。
5.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这些生产要素被组织和结合起来实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6.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反应的程度。
供求弹性是价格弹性的一种,它衡量市场对商品或服务需求或供给变动所产生的反应。
7.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理想的资源分配状态。
市场失灵可能由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引起。
8.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改善技术水平来实现。
9.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物和服务供给量的增长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减少购买力和消费者福利。
10.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以上是《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分配方式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分析、供求关系等。
2.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竞争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函数则是描述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产出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5.成本与收益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货币和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和资源,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通常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7.货币和金融市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
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总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要目标。
10.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滞胀期和复苏期等。
经济政策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1.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产生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
2.供需理论: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市场上商品和劳动的定价是如何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它研究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为对总体效益的影响。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是决定个人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4.生产与成本:生产与成本是研究企业如何生产产品以及生产成本如何形成的经济学理论。
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差异以及企业间的竞争程度。
熟知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经济效果的偏离。
其中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和市场势力等问题。
7.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的方法。
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投资和消费等指标。
8.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活动的长期趋势和速度。
经济发展则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包括人口增长、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9.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
通货膨胀则是指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是与之相关的关键概念。
10.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全球化则是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移民等活动日益加深的现象。
比较优势、关税与贸易壁垒、汇率和贸易政策是研究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以上只是经济学概论中的一部分知识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复杂而深入的学科,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学习和掌握。
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通过供求关系可以分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市场的结构和状况。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市场价格、产量和效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的现象。
市场失灵常出现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情况下,这时政府就需要介入,执行一些政策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4.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则来自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利润。
企业需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最大化的利润。
5.弹性弹性是对商品价格或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弹性的大小会对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和市场均衡产生一定影响。
6.货币与金融货币与金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利率、银行体系以及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与金融的发展水平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贸易也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通过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水平。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高中关于经济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关于经济的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不同的用途上的分配和配置以满足人类需求的社会科学。
2. 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即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3. 经济学的范畴(1)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企业、家庭等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2)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和宏观经济现象,如国民经济总量、总收入、总就业等。
二、生产和生产要素1. 生产的定义生产是指利用经济资源,进行加工和组装,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
2.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创新等,是进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市场与价格1. 市场的定义市场是指供求关系下,商品和服务买卖的场所。
2. 价格的作用价格是指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资源配置和分配的作用。
四、供给与需求1. 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2. 供给的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3.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它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五、垄断与竞争1. 垄断的定义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或者只有几个卖家的情况。
2. 竞争的定义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家和买家,每个卖家都有相对独立的市场地位,生产者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六、国民经济和经济指标1. 国民经济的定义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情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外贸易、社会保障等。
2.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用来衡量国家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七、货币和金融1. 货币的作用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在经济交换中起到了便捷的作用。
2. 金融的作用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对资金进行融通,提供融资、支付、储蓄和保险等服务的产业。
以上就是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对于经济学这门深奥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排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经济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和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协调经济活动)。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根源)。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量增长是通胀根源)。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要点1.模型一,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愿意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者需求方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是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反映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择。
因此,机会成本考虑了每种选择的权衡和取舍。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中,人们基于边际效应做出决策。
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投入;而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递增时,人们会选择停止行动。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GDP)的增长,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6.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周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各种货币的汇率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投资和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GDP)的长期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
3、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5、GDP均衡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总需求相等的国民生产总值.6、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7、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二、简答1、简述四种市场结构类型的特征:市场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各类市场结构的特征如下表:2、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之所以产生,基本原因是市场上存在很强的进入障碍,也就是说,通过进入障碍破使其他生产者无法进入该市场与垄断者进行竞争。
垄断者依靠自己已经掌握的市场力量,如较低的成本、良好的服务、创新的产品等优势形成一个针对其他生产者的进入壁垒,限制其他生产者进入。
进入壁垒的形成源于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这构成垄断形成的具体原因。
(1)生产发展的集中趋势。
(2)规模经济的要求。
(3)保护专利的需要。
(4)存在行业进入壁垒。
(5)行业进入存在法律限制。
3、简述GDP、NDP、NI、PI和PDI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各项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间接税净值—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2、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5、经济学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二章供给与需求1、需求量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2、供给量卖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物品的数量.3、均衡价格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5、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4、预算线在消费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1、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3、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4、企业生产的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5、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第五章市场理论1、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2、垄断竞争由许多生产和销售相似而不同的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市场结构.3、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4、不完全竞争市场泛指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第八章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动的市场价值.2、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实际GDP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4、GDP折算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5、通货膨胀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6、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1、资源稀缺性:是指人类社会对各类物品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经济现象。
2、资源配置: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和体制即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
3、机会成本:是采取这种行动而没有采取另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机会,活所招致的成本。
4、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即研究及稀缺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5需求:是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整个关系。
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6、需求定理: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相反变化。
价格下降,促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促使商品需求量减少。
这就是所谓的需求定理。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当所有其他影响购买者与卖着计划的因素都不变时,一种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
4、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5、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供给:是一种物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整个关系。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供给定理: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反之越少。
价格过低时,供给量为零。
4、供给弹性也称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相)对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它是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弹性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 供应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S/S)∕(▲P/P)5、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人、组织和国家等经济主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
2. 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生产包括生产者的行为和生产方式,分配包括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消费包括个人和组织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
3. 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产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关系的学科,包括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
它探讨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与对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3.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和总投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学科,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等。
2. 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买卖商品和劳务的地方,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
3. 弹性的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在价格变动时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四、生产者行为的理论1. 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输入用于生产可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增加程度。
2. 生产成本与产出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出包括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品牌战略;④实行兼并、强强联合和破产
(10)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竞争至关重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在市场上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
(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保障;
现状: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怎样发展现代农业: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
(政策、技术、投入、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等)。
(1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发展工业必须走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增加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4)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
主要权利与主要义务:
(1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含义: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意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16)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四种形式: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财政赤字、平衡、盈余
(17)财政的巨大作用:①调节资源配置、②促进经济发展、③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④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18)税收
性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新型税收;
作用:①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③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税种;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9)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①性质:是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②职能:是依法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利润、利息计算
政策性银行(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
(20)银行的作用:
①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②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住处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③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1)投资理财:
债券、股票特点及比较
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是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人个人意志的体现,是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弥补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一种措施,为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22)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基本原则,是前提)、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市场交易原则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重要性:发展商品服务市场,必须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23)消费的类型及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2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②正确消费观的要求:
(2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6)经济全球化:
表现: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金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国际化、信息传播国际化。
影响:
(27)世界金融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国际货币关系、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等
世界银行:World Bank—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和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
(28)我国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要条件
(29)关税对一国对外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
(30)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①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吸收、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④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31)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32)国际贸易形式
(33)外汇、汇率、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