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模板】
建筑施工专业2024年度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首先,本专业在2024年度继续加强了教学资源的建设。
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购买和更新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绘图仪器、测量仪器等。
这些设备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本专业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教师们通过实地考察、项目实习等实践活动,提供了学生们更直接、更真实的建筑施工实践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
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在2024年度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学生们通过参加专业比赛、论文发表等活动,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展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们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2024年度,学校与各大建筑施工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
学生们在实习中不仅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还能够学习到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和项目管理技巧。
通过实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总结起来,2024年度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良好。
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以及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资源还有待完善等。
我相信,随着学校和社会对建筑施工专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专业的人才培养会越来越好,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筑项目人才培养的工作报告
建筑项目人才培养的工作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需求迅速增长,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也日益提高。
作为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我负责编制这份建筑项目人才培养的工作报告,旨在对我公司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目前,我公司的人才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相对较低,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二是缺乏高级专业人才,无法胜任一些复杂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工作;三是员工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期的培训计划和职业晋升机会。
三、人才培养目标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公司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二是培养一支高级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公司在复杂项目中的竞争力;三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员工培养机制,使每个员工都能得到适宜的职业发展机会。
四、人才培养策略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公司将采取以下人才培养策略: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将组织不定期的技术培训班,邀请行业内专家进行教学,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我们将设立奖励机制,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相结合,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高;三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引进优秀人才。
我们将与一些知名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提高公司的研发和管理水平。
五、人才培养计划为实施以上策略,我公司制定了如下人才培养计划:一是制定详细的技能培养计划,对每个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二是开展岗位轮岗交流计划,提供员工不同部门的工作机会,拓宽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员工;三是建立内部培训机制,鼓励员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整体团队的素质;四是与高校合作开展毕业生实习计划,为校企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培养并留住优秀毕业生。
建筑行业的工作报告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建筑行业的工作报告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建筑行业的工作报告: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1.引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建筑技术水平和推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旨在分析建筑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2.技术人才培养现状2.1 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是培养建筑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开设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并提供相应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高校通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的不平衡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2.2 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培训机构通过开设培训课程、举办工作坊等方式,提供建筑技术人才培养。
这些培训机构通常与行业内的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
然而,由于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技术人才引进现状3.1 国内引进国内引进技术人才主要通过招聘、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
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通过招聘年轻技术人才或引进具有国内先进经验的专家,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推动创新。
此外,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以增强教学质量。
3.2 国际引进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我国建筑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化的技术人才,融入国际建筑标准和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
此外,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也会引进国际化的技术人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存在的问题4.1 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目前,高校的建筑专业教育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工程项目参与的机会,导致他们在专业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弱。
4.2 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建筑行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培训机构数量不足,而且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培训机构只注重理论培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不能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发展的工作报告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发展的工作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的提高,人才培养和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发展的工作情况,分析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建筑行业的技术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技术培训可帮助员工掌握最新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2. 技术培训的困境尽管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目前在建筑行业中仍存在一些困境。
首先,建筑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培训内容需要及时跟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的培训计划缺乏前瞻性和实战性。
其次,一些企业对技术培训的投入不足,导致培训资源匮乏。
此外,传统的培训方式无法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训效果有限。
三、改进策略1. 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建筑行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包括规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式等。
培训内容应与行业技术发展步伐同步,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
同时,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开展职业能力评估,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2. 提高培训投入建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增加对培训的投入。
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资金,引进优秀的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励员工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创新培训方式针对建筑行业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建筑企业应采取创新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可以结合线上线下的培训形式,开设在线课程、工作坊、沙龙等,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建立经验分享平台,鼓励员工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实施计划1. 建立技术培训工作小组建筑企业可以组织专门的技术培训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培训工作。
该小组应由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组成,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年建筑行业年终总结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年建筑行业年终总结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成为了关键的竞争因素。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公司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计划和加强团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人才培养作为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深知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因此,我们将人才培养摆在了战略的核心位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我们制定了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岗位培训、技能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
通过内外部培训,我们着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 倡导学习型组织文化:我们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提升。
3. 建立导师制度:我们成立了导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导师,为新员工提供指导和培训。
通过与导师的互动,新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二、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员工协作与合作的关键环节。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注重加强团队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1. 建立高效的团队沟通机制:我们建立了定期的团队会议制度,通过项目报告、经验分享和问题讨论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我们也采用了在线协同工具,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我们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团队建设培训等方式,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3. 激励与奖励机制:我们建立了激励与奖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等方式,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注重给予团队成员公平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总结:通过一年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工作,我们在人才储备和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建筑人才报告
建筑人才报告摘要:本报告分析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就业现状,并针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剖析了建筑人才的供需状况,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行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介绍:建筑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建筑行业的人才供需状况不平衡,从而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以建筑人才为主题,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对策建议。
人才供需状况: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建筑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但是供给能力不足。
按照国家人才市场管理的统计数据,建筑行业的人才缺口在不断扩大。
同时,本行业所需人才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比其他行业更高,但是大学专业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得人才的素质受到了限制。
对策建议:面对建筑行业人才供需的问题,本报告给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教育体系建设。
应该对大学专业教育进行改革,特别是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2)制定合理人才政策。
应该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例如提供创意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对于人才进行更好的挖掘和管理。
结论:本报告从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分析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推进中,应该更为注重对人才素质的提升,不断探索出更好的培养和用人机制,广泛吸纳优秀的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建筑类高职人才需求状况、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筑类高职人才需求状况、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调研报告——建筑工程系教师社会调查为了了解社会、市场和企业对我系毕业生的需求,了解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了解市场新的需求,了解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情况,在04年7月4~5号,由我系钟文乐主任带队,到江阴和昆山两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参加人员主要有系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
行程一共是两天,先后走访了江阴建筑设计院、江阴市建筑新技术工程总公司、昆山市新波工程监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常州)等单位,在江阴和昆山分别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座谈会,在昆山还召开了毕业生座谈会,到会的历届毕业生达20多人。
江阴市建筑设计院张院长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有两种人才紧缺,一是来了就能创造效益、层次较高的人才;二是定向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2+1”模式就带有这样的性质,这更适合高职高专院校。
他还说,装饰专业比较热门,另外还可以开设建筑学专业,培养画效果图、施工图的专门人才,很需要。
江阴市建筑新技术工程总公司张志强总经理认为,“2+1”模式很好,让学生在第一线锻炼,吃点苦,可以学到书本上很多没有的东西,但实习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实习单位的培养。
他建议CAD、工程建设法规、预算、路桥专业的测量等课程应加强,学生应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方面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生产教学和录像教学。
昆山市质检站王站长说,你们进行市场调研,说明学校对办学很重视,工作做得非常细致。
刚毕业的学生往往有些眼高手低,让学生在工地实习一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向工人学习,向第一线生产人员学习,在教学中也应始终贯彻这样的思想。
要强调敬业精神,工作无大事,质量无小事。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昆山分院总工认为,教学要结合生产才能有提高,所以,“2+1”模式很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定好办学方向和层次。
在基础课完成后,应重点加强几门专业课的专门训练。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2)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2)建筑行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2. 近3年内职业岗位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1)需求人数近3年内职业岗位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75%的企业专家认为其所在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1-3人,15%认为是4-6人,5%认为是6-10人,5%认为是更多。
(2)需求变化趋势人才需求变化趋势40%的企业专家认为呈上升趋势,35%的企业专家认为呈下降趋势,25%的企业专家认为不变。
(3)薪酬标准70%的企业专家认为将来岗位的薪酬标准在2000-3000元/月,20%的企业专家认为在1000-2000元/月之间,5%的企业认为1000-2000元/月,5%的企业认为在1000元以下。
3. 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10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管理;8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还应该包括质量检验、编制预算、资料管理、材料管理,5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还应该包括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4. 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从调查结果看,就专业知识能力而言,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主要具备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编制预算的能力、工程资料整理能力,从核心能力而言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5. 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90%的企业专家认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学生需具备施工技术能力,75%的企业专家认为需具备资料整理能力,68%认为需具备预算编制能力。
少数企业专家还对于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能力提出了要求。
6. 职业岗位对该专业学生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95%的企业专家认为你学生应具备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70%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资料员证书,50%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安全员证书,45%的企业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造价员资格证书,10%的专家认为学生应具备会计证。
7. 该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建议此处调查主要是开放式问题的调查,综合专家的建议,关于该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走上工作岗位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才能够适应工作任务的需求;二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遇到新的问题不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人才建筑类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建筑类调研报告建筑类专业人才调研报告一、引言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建筑类专业人才的供需状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针对建筑类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82份。
三、现状分析1. 建筑类专业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建筑类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将来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比例高达95%。
其中,有85%的学生选择了就读硕士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 从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建筑类专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龄为8年,其中有60%的从业人员拥有高级职称,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绝大部分从业人员(90%)认为建筑类专业工作较为稳定,但挑战也较大。
3. 相关企业调查结果显示,85%的建筑类相关企业表示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高级建筑师和项目经理等职位上。
四、问题分析1. 教育问题虽然建筑类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是当前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多数学生认为缺乏实践机会。
2.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虽然有一部分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但需求高级人才的企业占比较高,说明目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3. 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领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但当前人才供给方面较为单一,未能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
五、建议1. 提高教育质量建议教育部门提高建筑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建筑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通过参加培训和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 鼓励创新创业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工程人才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工程人才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的工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单位积极开展工程人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单位工程人才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单位积极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入企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我单位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师资力量优化。
为了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我单位加大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同时,我单位还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活动。
三、实践基地建设。
我单位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实习和实训,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学生就业率提升。
通过以上工作的不断努力,我单位的学生就业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部分优秀学生还被知名企业直接录用,为我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未来,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工程人才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力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单位还将积极与企业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单位的工程人才培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优秀人才。
以上就是我单位工程人才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单位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筑类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
建筑类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人才培养分析报告大学生培养质量是高校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以及学校影响力等方面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心。
高校必须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获得生存。
室内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共同参与,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设计项目及施工项目为主线,制定了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模拟岗位角色、真实项目设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把“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要求切实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递进关系,分解融入三个培养模块,将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能力融入基本技能模块,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融入到综合技能模块,将创新创业能力、应用设计能力融入到岗位技能模块;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形成了“教学结合、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基本质量状况(一)学业水平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室内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坚实艺术综合素养与设计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室内设计装饰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家具生产及陈设设计等岗位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1)能熟练识读室内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
(2)能依据对室内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行业动态的了解,来认识世界及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能达到英语B级水平并能基本阅读专业资料。
(4)能依据室内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进行室内设计空间布局。
(5)能依据人体工学知识合理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基本具备室内设计及家具陈设能力,能为室内设计提供相对应的设计尺寸依据。
(6)能依据室内设计师所必须牢记的原理、方法。
建筑人才调研报告
建筑人才调研报告建筑行业是一个关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行业,它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建筑人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当前建筑人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进行了一项调研。
在调研中,我发现建筑人才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往,建筑人才主要需要掌握对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了解,具备良好的计划、设计和施工能力。
而现在,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建筑人才还需要具备数字化设计、BIM模型和智能化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此外,调研还发现,现有建筑人才队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建筑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建筑行业的高级人才和专业技能人员不足。
随着建筑业发展的不断提速,对于高级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市场上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优化建筑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高级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建筑人才的引导和培育,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扶持和投入,鼓励更多的人才从事建筑行业。
总的来说,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行业,需要有大量高素质的建筑人才。
然而,当前建筑人才存在素质不高和高级人才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企业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了解及调研分析,结合建筑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制订本专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专业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以使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企业需求。
二、调研方式及对象1.企业和施工现场调研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一线施工企业现场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员进行调研。
2.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调查问卷或电话沟通对本专业已就业毕业生进行调研。
3.网上调研和资料调研收集网上和行业部门的公开资料进行比对和调研。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一)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技术人才1.建筑业的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1年已达55131亿元,较之2010年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由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完成。
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增长4.25%的速度不断增加,使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递增。
2.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技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
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当前,在建筑业38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人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
专业技术人员154.6万,经营管理人员19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报告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方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就业前景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2.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评估培养方案的效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收集方法:2.1. 学生学业成绩我们收集并分析了参与培养方案的学生的学业成绩。
通过对比参与方案学生和未参与方案学生的成绩,我们可以评估该方案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2.2. 毕业生就业情况我们调查了参与培养方案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了解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岗位和薪资水平,我们可以评估该方案对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影响。
2.3. 企业反馈意见我们还收集了相关企业对参与培养方案的毕业生的反馈意见。
企业反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方案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3. 结果与分析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3.1. 学业成绩参与培养方案的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于未参与方案的学生有所提升。
这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3.2. 就业情况参与培养方案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并且薪资水平相对较高。
这表明该方案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积极的影响。
3.3. 企业反馈意见大多数企业对参与培养方案的毕业生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4. 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4.1. 结论该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就业前景有积极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4.2. 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我们建议:-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和就业机会;- 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保持其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5. 总结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良好。
我们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就业前景有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的建议。
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年年终总结
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年年终总结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年终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建筑行业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建筑行业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过去一年,建筑行业受到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新增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了XX 万人,增长率较往年有所提高。
这表明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提升。
二、职业发展机会多样化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样化,人才有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人价值。
从基层岗位到高级管理职位,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建筑行业的发展层次丰富多样。
此外,建筑行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迅速发展,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例如,BIM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需要一批掌握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市场上的人才供应仍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培训机构都加大了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行业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缺乏明确的职业晋升规划和发展方向。
其次,建筑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
此外,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往往被一些大型企业和项目所吸引,小型企业和项目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
五、展望未来展望未来,建筑行业的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仍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技术培训与人才发展的工作报告
建筑技术培训与人才发展的工作报告一、引言建设领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建筑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公司积极开展建筑技术培训工作,并关注人才的持续发展。
为此,特撰写本份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的培训效果,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和计划。
二、过去一年建筑技术培训工作总结1. 培训内容过去一年,公司建筑技术培训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建筑技术的学习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支撑,我们通过定期组织相关学习班,帮助员工夯实基础,提高技术水平。
其次,加强建筑工艺与创新的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交流会和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来分享最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及创新实践,提高员工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再次,注重安全培训。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组织了安全教育讲座、应急演练等培训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后,注重管理能力培养。
作为建筑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管理能力,因此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管理培训班,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培训方法在培训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以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
首先,针对技术知识的培训,我们采用了课堂授课的形式。
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给员工上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对于实践技能的培训,我们重视实际操作,组织了一些实地考察和模拟实训活动,让员工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再次,培训中我们还注重互动交流,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培训效果过去一年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其次,安全意识得到加强,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
最后,员工的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工作。
三、未来发展思路和计划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对于人才的吸引和激励至关重要。
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年终总结培养专业人才成效显著行业人才储备充足
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年终总结培养专业人才成效显著行业人才储备充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作为一个核心产业,在我们的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建筑行业中人才培训的先行者,我们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为行业的人才储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我们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在过去一年中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努力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通过引进优秀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确保了培训质量的高水平。
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培训内容,我们都对每个学员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力求让每个学员都能够全面发展,掌握到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我们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具备专业能力的建筑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我们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在过去一年中注重打造行业人才储备,积极引导和吸纳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加入到建筑行业。
我们认识到行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年轻人才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我们在招生和选拔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通过与各高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还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积极地搭建了与学生的交流桥梁,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感受行业的机会。
同时,我们还注重在行业内进行人才流动的引导,鼓励行业从业者积极参与到建筑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来,倡导行业内多元化的人才发展。
最后,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建筑人才培训部门注重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我们了解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我们调整了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使其更符合行业的实际需要。
我们邀请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家和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员提供更多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行业的专业要求和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建筑人才培训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建筑人才的培养调查报告
未来建筑人才的培养调查报告摘要:建筑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其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创新型人才。
本文从国家对建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建筑专业人才定位的培养出发,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土木建筑业创新人才提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建筑业人才培养调查报告人才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又是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人才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未来建筑应用技术型人才也变得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主流,建筑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因而对懂专业、会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日趋明显。
当代建筑行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带动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的人才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广大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为未来建筑人才的培养提供方案。
那么如何培养未来建筑人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筑业前景及人才需求未来趋势走向1.专业人才相对饱和,全面人才相对短缺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状态,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极快,本科、专科等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每年的毕业生达数百万。
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不仅造成人才饱和,还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通常都是专业性的学习,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专业过于偏重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对其他专业几乎一窍不通,导致用人单位对于跨专业的学生不是很满意。
不管何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就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入手,从源头抓起,解决单一的教学模式与专业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通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2016)一、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和团队精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具有地上、地下建筑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特色,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能力(一)专业设置情况**大学建筑学本科专业(专业代码********)创建于1999年,设置于土建与水利学院,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建筑学专业于1999年9月首次招生。
1999-2010年每年招生一个教学班,每年招生规模40-50人。
自2011年开始,每年招生两个教学班,每班25人左右。
建筑学专业是**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本科专业之一,入学录取分数居**大学各专业前列。
(二)在校生规模截止 2016年11月底,共有本科在校生人数:222人。
(三)课程体系1、培养方案学时与学分2、实验情况3、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四)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具有山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创办特色专业。
具体表现在:1、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在满足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体系的基本教学框架下,探索结合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两个特色,一是突出建筑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养成特色,二是突出城市建筑地下地上一体化教育培养特色;2、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建筑学创造性特色鲜明的特点,强调对世界范围内建筑发展最新动态的关注,鼓励学生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创造性地进行建筑方案创作;3、在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中,选择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示范的地点和机构进行考察,启发创新探索;4、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众多的优势,鼓励学生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开展多科学交流协作调研及创新科研;5、试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与校外有丰富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经验的建筑师、管理人员建立密切合作机制,为学生开拓创新渠道。
6、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工作,营造创新创业大环境。
利用“挑战杯”启动宣讲会、经验交流会、新手手册、迎新晚会、家长见面会、年级大会、专业介绍、班会、“大学生讲堂”等集体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
三、培养条件(一)教学经费投入随着学校和学院对教学重视程度的加深,近5年对于本专业本科教学投入的教学经费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截止到2016年7月,各类经费的投入的具体数据如下:单位:元(二)教学设备截止到2016年11月,本专业购置的教学设备列表如下:(三)教师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截至11月底,在职专任教师共15人。
(1)职称结构(2)学历结构(3)学位结构(4)年龄结构2、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本专业拥有在职教师15人,其中专业教师12人。
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15位教师中有11位拥有博士学位(含2位海外博士),2位博士在读。
3、教师获奖情况4、教学研讨及研修活动以教学系为单位定期进行教学研讨,结合教学课题进行具体的教学研究。
(五)信息化建设截止2016年11月,本专业共建设课程中心网站约35门。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以全面培养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强化对学生理论水平及从业竞争能力的培养。
1、探索实施导师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产学研育人机制。
2、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通过与实习基地建立密切合作交流机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新版教学计划编制中,贯彻提升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丰富实习形式,增加实习数量。
(二)合作办学与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办学。
聘请设计院的设计人员指导设计、举办专题讲座、参与评图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管理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严格遵守学校、学院制定的教学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并重点关注以下工作:1、教师管理。
严格任课教师负责制。
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考试监考等各教学任务严格落实到人,并由任课老师对课程教学质量负责,不允许研究生代课等现象出现。
2、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学过程管理。
要求老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课堂教学内容充实。
3、形成定期教学交流、汇报工作机制。
任课教师定期进行教学交流,促进任课教师对专业培养整体目标的把握,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4、重视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
选用富有经验的教师兼任本专业各班级班主任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机,加强与学生线上线下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思想和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五)暑期学校2011年组织暑期学校,进行国际化、实践化教学模式探索,参与“蓝星杯”第六届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得省部级2项银奖、2项铜奖。
(六)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结构的重要补充,长期以来受到建筑学系老师高度重视,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1)本专业教师鼓励、支持学生发起、参与各类、各层级的文化、体育和学术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各班主任老师负责定期召开班会,关心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3)各班级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不定期举行体育比赛集体活动,不仅强健了体魄,也增强了上下年级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4)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及考研季结束后,举行一年级新生专业介绍会及大五学生的毕业经验交流会。
(5)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引导、支持本科生“建筑学社”组织各种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展览活动。
五、培养质量(一)毕业生就业率及学位授予率2016年共审核应届毕业生45人,符合毕业条件的人数为45人,应届本科生总体毕业率为100%;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有45人,应届本科生总体学位授予率100%。
(二)毕业生就业率(三)就业专业对口率(由学院教务及辅导员提供)(四)毕业生发展情况截至2016年11月底,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各级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主要选择,个别学生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五)就业单位满意率截止2016年11月底,2016届45名毕业生中3人就业或继续深造,所有就业学生均受到用人单位(或就读院校)的好评。
(六)社会对专业的评价社会对建筑学专业毕业学生的执业素质评价普遍较高,特别是对学生扎实刻苦的工作态度、探索创新业务能力尤为赞赏,在专业性强、体量大的建筑设计方面成绩突出。
案例一: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健王健同学是**大学建筑学系1999级毕业生。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医疗建筑的设计,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在医疗建筑设计上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设计经验。
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向大规模专业化方向发展,主持设计了大量医院建筑工程,获得省优秀方案及优秀工程奖励多项。
近4年主创完成的代表性项目:(1)解放军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建筑面积2.2万㎡,功能组成有结核病门诊医技病房,结核病研究所及动物实验室组成,总建筑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功能构成复杂多样,而且现场地形高差变化较多。
设计很好的解决了各功能用房的内部功能和动线组织,房间自然通风采光良好,同时合理的利用了现状高差,做到了最小土方量。
建筑形体高低错落,建筑形象新颖别致,和周围的山体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本项目得到甲方的一致认可,获得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第三届山东省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二等奖。
(2)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妇幼医院的典型代表,建筑面积为13万㎡。
采用双医疗街的模式,将成人和儿童的就诊流线相对分开,同时又共享医技检查功能。
独特的功能布局模式和体现地域特色的外立面风格得到了当地甲方和专家的一直认可。
案例二: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匡俊国秦旭匡俊国、秦旭分别是**大学专业2000级、2003级毕业生。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大型公共建筑的方案创作,是省建筑设计界创新型人才的代表。
近年在多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中中标,并获得省级优秀设计奖等多项奖励。
近几年主创完成的代表性项目:(1)济南市高新区文化中心项目:基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东侧,用地南临工业南路,西临会展东路。
可规划用地面积约2.9公顷,总建筑面积:24983平方米。
方案结合弱化对会展中心的遮挡和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两方面因素,将建筑隐匿于大地,利用广场和会展东路的高差,建筑体量烟会展东路展开,其余采用景观式处理,建筑屋面与广场平接后逐渐隆起形成广场台地景观,使得建筑消隐于广场之中,并以半圆形的弧形体量取得和高新区建筑文脉的呼应关系。
在建筑表现语言的运用上,方案以律动的线条作为控制广场和建筑的主要因素,采用具有韵律感的竖向线条的变化勾勒出趵突泉喷涌的三股泉水的意向,竖向线条自身也呼应了音乐的律动感,使得建筑同时具有了地域文化和建筑性格的双重特质。
(2)济南市龙洞片区E地块配套学校项目:项目位于济南市龙洞片区,龙鼎大道以西,基地北临城市,南靠山区,东、西、南三面被山体环绕,规划用地面积:约3.1公顷,总建筑面积:18920平方米。
方案同时强调学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了顺应项目周边山脉,河流及道路的走势,方案首先引入了一条弧形体量的公共活动带,以斜向屋面呼应连绵起伏的山体,并以流畅的线条和周边自然山体景观进行对话关系,并以这条公共活动带串联几个放射状教学单元,取得教学部分最大化的观山视野。
为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方案创造了斜屋面室外花园、教学单元的室外平台及地面花园等室外空间,从而将赋予校园多种充满趣味性的多元化活动与交往空间,这些交往空间的尺度、类型各有不同但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在其中漫步、玩耍、相遇,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得学习成为富于乐趣的一种生活方式。
(七)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专业满足率)表:2016年本科招生一志愿满足率统计时间:2015年9月-2016年11月六、毕业生就业创业基于建筑学专业特点,学生就业率较高。
由于建筑学专业特点,自主创业需要6-8年的实践积累,目前2016届毕业生尚无自主创业案例。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社会、文化、技术和经济等领域,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学的发展更呈现多元化景象,目前专业总体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趋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建筑学教育宪章》所指出的建筑学专业实践以及建筑教育和培训都需要更大的多样性。
与一般工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相比,**大学的综合性大学的宽阔平台更有利于建筑学跳出了传统范畴,更多的与时代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在文化社会方面更加强调建筑与文化环境、人类精神需求相协调,而在科学技术方面强调建筑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多元化发展趋势。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创造出具有深度的人性关怀的广义建筑环境成为当前专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