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合集下载

小周天运行法

小周天运行法

小周天运行法
道家的小周天运行法,也就是打通任督二脉
注意事项
首先一个就是要学会用鼻子腹式呼吸,什么是用鼻子进行腹式呼吸呢?就是呼吸的时候要全程闭嘴,全部都用鼻子来呼吸,不能用嘴来呼吸。

第二个就是在吸气的时候,我们的小肚子也就是下丹田这个位置要往外鼓,呼气的时候小肚子要往里吸,这就是腹式呼吸,也叫做自然呼吸,这点非常的重要。

大家可以把一个手放在小肚子上,体会小肚子鼓胀的感觉,把另一个手放在鼻子的旁边,体会呼吸的感觉。

吸气的时候小肚子用力往外鼓,呼气的时候你把手往里按,小肚子也要随之一起往里吸。

同时你放在鼻子旁边的手要能感觉到有气息出来。

这样就是腹式呼吸了。

还有一个就是坐姿的问题,大家要注意,屁股下面一定要垫一个5~10厘米高的柔软垫子,不能坐在平面的垫子上。

因为,屁股上垫了一个东西,你的腰板才可以挺直,否则,你的气血运行不仅不能通畅,而且还会把腰都坐坏了。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 二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 二

窍门一:金漩涡聚能法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

左手放于腿侧,手指向地,手心向右;右手心对准肚脐,手指向左,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整个宇宙的金光像逆时针旋转的大漩涡一样涌入身体,凝聚在百会至会阴一线上,形成一根光柱。

时间3-10分钟。

再意想这根光柱逐渐缩短,变成金光闪闪的圆球,止于下丹田。

时间2分钟。

3.收功:将双手相叠放在肚脐上,静捂1分钟,意想周围散落之气归丹,然后睁开双眼,轻拍全身。

说明:(1)松静站立以舒适为度。

(2)手势相反时意想顺时针旋转气流。

(3)可以用两种手势交替练功。

(4)病气从下垂的手指尖及两脚的涌泉穴排出。

(5)放在腹前的一只手指示旋转聚能方向。

窍门之二:金柱驱邪功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双手自然下垂,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宇宙中有一根根金色光柱旋转而来,进入百会至会阴一线,延伸至地。

金色光柱发出的强光旋转散出,将身体里的病气驱赶出体外,消失在宇宙的尽头。

时间3-10分钟。

3.收功:做金漩涡聚能法8分钟(如何分配8分钟时间由修练者自定)。

说明:(1)本功治一切疾病。

(2)将金色光柱改为火拄专治感冒,改为水柱可用于降火。

-此小功法最好在午时练习首先打坐入静.然后调息一会儿!两手心朝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眼轻闭内视.然后意念从浩瀚宇宙引一束青光经头顶到肝,然后不断冲洗肝部(大约9次),把肝部黑气冲洗的干干净净,黑气经由涌泉穴排入地下很深处.收功,叩齿九下,咽液九次.晓蝉居士写于中华气功网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武立波(2011-02-24 14:48:54)转载标签:保健杂谈很多气功爱好者,习练气功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

怎样才能快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道们参考。

1.上吸下呼法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

丹道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我们决定将丹道小周天功法实修入手方法公诸于世,让丹道爱好之士检验之,凡对丹道有兴趣者,请依法练习,40岁以下年纪者,可100%在三个月左右气走骨髓,打通小周天,50--60岁者6个月内必打通周天。

真传一句话,一句话就意味着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下士闻道大笑之",然而你只要细细品味,实修一下,真假瞬间便知。

一、小周天实修入手方法第一步,调息功:1、姿势:静坐,双盘、单盘、散盘都可,以较舒适的姿势为好,双手重叠放于丹田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放在脐部,全身放松。

2、调息:调整呼吸,尽量使之缓慢,吸气尽量缓慢,一定要慢到有点不自然的程度,功深后可以一分钟只呼吸一次,呼气时稍快一点,以自然呼出为度,即所谓的"慢吸快呼也"。

用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气挺腹,腹部的收缩与挺腹,以脐下丹田部位之小腹为中心,静心而坐,静心而调息。

3、收功:无须收功,调息完毕,睁眼起身即可,也可擦一擦脸,做一些保健按摩(特别说明:并不是因为公开指导,而没讲收功之法,是因为小周天根本就不需收功,没收功之法,打通小周天之后,也只需气归丹田后,就可眼睛结束练功,不须所谓的还要意守丹田几分钟之类方法,而对于大周天来讲,意守丹田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收功,必须用道家之雷法收功法,进行强行收功。

这一点是与所有书籍之描述不同的,请大家注意)。

4、练功时间:至少半小时,最好一个小时以上。

连续练习两个月。

5、未打通小周天之前,决不会出偏,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练,通周天的过程,我们专门指导也不可能出偏,大家可放心。

二、注意:1、练功前先自已对照时钟,用上法调息,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用笔记下,2、练功两个月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一下看一分钟最少能达几次呼吸,把这些记录下来,3、连同自已的年龄,4、年体健康状况,5、婚姻状况,6、简要的生活工作情况,7、练功过程中是否有过性生活,是否出现过遗精现象,8、每天练功的时间,丹田气感情况发到我们留言板,我们将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的小周天正功练法指导。

小周天

小周天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我练了几年气功,一直没有打通小周天。

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通法”与武立波先生“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颇有启发,并按他们所说的方法练习,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

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

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通过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

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

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

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

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

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

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

最后, 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

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

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何谓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

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径庭,“通“的功法层出不穷。

然大道至简,兹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

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热量。

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

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情况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

当液体续续受到压缩的时候,它就继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千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

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

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

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下去。

与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

这时候你再把这些“蒸气”,吸收起来。

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殊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

“甘露”降下以后,再往下走,再继续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栗米”:丹。

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

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

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外膨胀。

周围是腹肌,硬肌等肌肉群。

这些肌肉有反弹力。

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

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及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

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

练习运转小周天的方法

练习运转小周天的方法

小周天只需打通任督二脉即可,大周天则需要打通3条以上经脉,不同功法大周天运转经过的经脉不同,在这里只能给你大同小周天的功法:练法首先,选一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然后宽衣解带,静坐床上或沙发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

静坐姿势分双盘、单盘、自然盘,任选一种。

坐时要做到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胸部微前俯,不故意做作,以舒适为度。

双手相握置于腹下。

然后微闭双目,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舌抵上鄂,口中津满随即缓慢咽下。

初练者往往杂念纷纭,时灭时起,可采取随息法消除之。

呼吸要求由缓慢细柔逐渐达到深长,若有若无,一似龟息。

呼气时,意识随气息经胸胃直达小腹,心窝略内陷(即心窝下降法)。

这时,练功者有气息下沉的感觉,即气贯丹田。

意识若不随之而下,即无此感觉,也即有了杂念。

所说随息、心窝下降、气贯丹田,全是意识暗示,现实的呼吸仍然是鼻吸鼻呼,仅在呼气时意识暗示气贯小腹,用此法沉气既可避免产生杂念,又可避免久练后出现胃满胸梗之弊,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练习三月,小腹必然产生热气,此时即可运气,使通小周天。

小周天有一定线路,即任督二脉,从后上经前下,来回不止,循环不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意识假想丹田有一股热气,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脐下四寸中极穴,经会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沿夹脊棘突中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由胸腹正中线入丹田中。

略顿一顿,仍循前法,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至练功毕时为止。

小周天所说丹田,为脐下一寸五分之气海穴。

练小周天时切忌用力吸气,或拱背挺肩低头使后颈用力提升,否则易生流弊。

必须以意识暗示缓慢引气上升,若无上升感觉,多练多引自然成功。

务必顺序渐进,不急不噪,因势利导。

急躁冒进,要产生偏差。

小周天通达后,即可运用此法治病,但需事前弄清楚病区病灶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关系,然后才能引气循经运行,气攻病所,取得预计的效果。

例如,足少阳胆经所属病区病灶或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有疾病痛痒,即可引气循足少阳胆经运行。

大周天和小周天

大周天和小周天

大周天和小周天大周天和小周天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18:01小周天本义指地球自转一周,既昼夜循环一周;后经引申,被内丹术功法借喻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肛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

因其范围相对较小,故称小周天。

又称子午周天、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玉液还丹等。

小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即练精化气的过程,也称百日筑基。

内丹术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精气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后天精气充实起来,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小周天练精化气的目的。

完成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内丹术,是要求内气在身体内按经络路线,循环周转。

早期曾称为“金液还丹”(宋。

翁葆光《悟真篇注序》),也曾称为“河车搬运”(明?陆潜虚《玄肤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的术语(明?伍宋阳《天仙正理》)。

也有把运转的路线,称为“天经”(元?俞玉吾《席上腐谈》)的。

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

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正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的:“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

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

”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

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始动之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

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

元代肖延之在《金丹大成集》上说可以用后天八卦图表示。

因为小周天要求后天返还先天,内丹术理论中就用后天八卦图进行指导。

所以着眼点放在坎、离两卦上。

而坎离两卦在后天八卦图中,处于子、午、水、火、日、月等地位,因此有了以上多种名称。

张延生谈如何打好气功基础以及怎样才能通小周天

张延生谈如何打好气功基础以及怎样才能通小周天

张延生谈如何打好气功基础以及怎样才能通小周天一.打好基础——丹田、命门、命脉与小周天(张延生)(一)静坐与基础1.静静的坐在那里才能练出真功夫。

2.利用这种方法,你在家里静静的坐着,你的疾病就可以达到痊愈。

3.所以练功打基础往往是在下丹田这个地方。

“百日筑基”就是打基础。

基础在哪儿?基础就得在下面。

对于练功的人来说,就是在肚子(腹部)里打基础。

4.如果要练的话你得把气攒足了。

5.练气功的关键是先要有气。

6.唯一的办法,打足了气就通了。

7.气打得越多越饱满越好。

8.初级阶段,靠“带功”是带不出来功的,全靠自己“打气”。

什么时候打足了,功夫就来了。

9.关键是丹田得有劲。

10.初学者不是要“观想”,而是要“悟空”。

(二)时间是关键1.(我)静下来往那里一坐,开始每天坐两个钟头左右。

我初练功的那时候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抽出来练功了。

2.我每天练功,都要练很长时间的静功。

过去我练功时很刻苦,每天平均练七、八个小时,所以业余时间差不多都在练功,晚上也搭进去了,每天睡四到五个小时。

3.也就是说,练功必须要长时间,必须要有毅力。

所以说“功到时至”。

4.每天练功四次,每次一个小时,不如每天练功一次,每次练两到两个半小时,后者效力要高得多。

5.如果一个时辰或两个时辰那就更好了。

(三)、小周天与胎息1.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

小周天通了,百病皆无。

2.一般小周天通了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进入了“胎息”状态。

第二个是“百病皆无”。

二.怎样才能通小周天张延生小周天怎样才叫通?道家的书中有通周天的标准,我自己也有实践的体会。

首先就练功来讲,且不说以意贪气,因为以意领气是达不到通周天的目的。

我问问你,“以意领气,你往哪领?”“任督二脉都在什么位置上?”你只知道在身体的中间,从后面中间上来,前面中间下去,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脉的具体位置。

它有多深多浅?多宽多窄?你根本就不知道。

这样,无论“后面向前转”,还是“前面向后转”,无论“男的是后面向前面转”,还是“女的从前向后转”等等,大家不必为此再争论不休了,任督二脉在哪里都没搞清楚,结果转了半天,那一点气都在经络外面乱转,与肌肉产生摩擦,感到热烘烘的,以为是得气了。

教你如何打通小周天(练气功的第一步)

教你如何打通小周天(练气功的第一步)

教你如何打通小周天(练气功的第一步)教你如何打通小周天(练气功的第一步)2009-05-31 13:38:59|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订阅一、叩首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一)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问,磕头也是锻炼吗?那当然,磕头还是道家修身秘法之一呢!“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

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就像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

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就用手垫着。

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觉太硬而受伤。

然后按拜佛叩头的样子,以额头部分(鼻根至前发际线)撞击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异,本着由轻而重的原则。

抬头再叩时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每15次为一小节。

接着从鼻根到下巴轻轻“撞揉”手背,每反复10次为一小节,“撞揉”时面部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撞揉”时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两节为一组。

如此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高血压患者暂不可练此功)。

二、震动尾闾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二)先双腿盘坐。

有些人说我盘不上,而咱们这个功盘不上正好!双脚微盘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脚掌外缘骨用力站立(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

刚站一点有人说不行,站不起来也没关系,这个功法本来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来,只要臀部离地10至30厘米就行。

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时正好使尾骨撞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

这种撞击面积较大,安全无痛。

为保万无一失,开始时臀部可垫棉垫,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帮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动尾骨,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

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急性腰扭伤者,忌用此法)。

别小看这一站一坐。

站时吸气使整个脊椎督脉气冲灌顶,落下呼气时自然气沉任脉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之妙法。

这对妇科病、肛肠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强壮肝肾功能,且能降压安神,治疗腰膝疼痛只要锻炼时从容和缓,不急不躁,锻炼后都会有气力大增的感觉。

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大周天(真气运行法)

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大周天(真气运行法)

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大周天(真气运行法)关闭“十人九虚”,以此来形容如今运动少、整日活在空调房、夜生活频繁的都市人群,可谓相当准确。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指出,对于“虚”人来说,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尤其重要,从中选取穴位用热敷、针刺、艾灸等最能激发人体正气。

此外,足阳明胃经、心包经上的若干穴位也有显著的保健和缓解疼痛之效。

“打通”任督二脉可防病武侠小说常将打通任督二脉当成功力提升的一大要件,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两条重要经脉对保健确有功效。

刘健华说,任脉行走在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阴气和气血。

督脉穴位有28个,行走在人体背后的正中,督领全身的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

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对于统摄全身的气血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健华说,任脉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关元、气海,常被人提及的保健穴位“足三里”则在足阳明胃经上。

日常采取揉按、热敷这些穴位,“次数越多越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叩打足三里。

该穴位自古便负盛名,古人习惯以艾灸此穴来防胃病、呕吐、腹泻、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

刘建华解释,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约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一横指,按压起来有酸胀感,但不会发麻。

犯头晕头疼不妨捏捏“后脑勺”随着现代人因生活方式改变,坐的时间越来越久,颈椎、腰椎等脊柱病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刘健华推荐,此类患者的穴位保健应选风池、风府、肾俞、命门四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颈椎患者最适合按压风池和风府穴。

这两穴都在脑后,具体来说,风府穴的位置为“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

风池穴的定位为“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简单来说,就是在风府穴的两侧。

除了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疼,刺激风池穴还能起到醒神、提神的作用。

在腰椎上的肾俞穴是膀胱经上的要穴,为“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要找准此穴得花些工夫。

刘健华说,我们日常系腰带的位置,即腰侧两处凸起是髂嵴,它与腰部正中凸起的骨头即第四腰椎棘突相平。

气功小周天运行方法与大周天运行法

气功小周天运行方法与大周天运行法

气功小周天运行方法与大周天运行法
小周天简单讲,就是打通任督二脉,把所属的穴位贯通,这就是通了小周天了。

其所属的穴位有,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小腹部丹田开始)丹田,会阴,尾闾,到后部沿脊柱上行,走关元,到头部的大椎,玉枕,头顶的百会,神庭,印堂,面部的人中,鹰突,鸩尾,膳中,璇玑,丹田。

这为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小周天。

(请在此认真核实,有几个可能并不准确)。

小周天通,百病无。

平常人可做到,因为人身体的经脉本来就是通的,炼功再要求打开,是为了气机走得更顺畅。

而大周天,就比较难在世间法中见得到,因为这是属于人体真正的修炼了,它是可以出现各种高超的现象和功能的,了不能为常人所理解和认同,人体的特异功能就是属于这个层次中的东西。

因此一般气功师对它就不传了,也极难有人真正懂得大周天。

而大周天是指人体高层次上范围的东西,称为卯酉周天,也叫河车运转。

这时候,可出现搬运,意念移动物体,遥控,遥视,思想控制,幻形化术等,不能为一般人接受。

大周天是人任督脉和奇经八脉,身体所有脉的同时运转。

而小周天只是任、督脉的通畅,2者相差很大。

小周天速通法(两种)

小周天速通法(两种)

小周天速通法(两种)【“小周天”速通法】“周天”一名源于道家练丹术语,古人把人体比作一个宇宙天体,如练功者能用真气从会阴沿背脊上行到百会,再从前面任脉下行到会阴,如此循环一周算是是一个周天。

由于这个循环面积比较少,所以又叫小周天。

以此为基础,再按方法循环至全身就是“大周天”。

从医学的角度讲,正常健康的人体的经脉自然是通的,不通则会得病。

我们说的的通周天,是有意识去通,当然,所谓的通,不管是意通还是气通,实际上都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已。

这里综合两种速通周天法,是本门内功心法。

具体方法如下:一、逐穴吹火冲关法起步:练功调形(坐站卧)跟以前相同。

每次两掌相叠捂小腹部,放松入静,内视“会阴”穴,开始用重呼轻吸法,呼时意想从小腹往会阴吹气,并高想会阴有一火球,大如拇指,呼气时火炭被吹得红亮起来,吸气时不亮,如此呼轻吸10至20分钟后不再理呼吸,但要继续内视会阴火球,意想它闪闪发光发热10余分钟。

如此坚持半个小时以上,若感觉不明显或意思不到,再从头来过,即重呼轻吸十余遍。

每天坚持两三次,每次一个小时,练到会阴有明显的热胀感,说明真气已达会阴,再以同样的方法练“尾椎”穴,练命门,练大椎,冲百会,等百会有明显的热胀或麻等感觉,再用手作导引,把百会之气沿印堂、鼻尖、人中、舌尖一直从体中线下归丹田。

小周天即告完成,以后就不用再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去意念,只需意守丹田,等丹田发热发胀再直接用意引真气下会阴过尾椎上命门等一气呵成。

二、意循环速通法前提:有一定丹田功基础或会阴尾椎有气动者可用此法,起步同上“逐穴吹火法”。

意念:设想有一透明管道从会阴沿后体上到百会,再沿体前从百会下至会阴。

呼气时内社有一火球从前管下降到会阴,吸气时内视此火球从后管上至百会,如此前下后上,一呼一吸,内视管道,意念循环一周,可以配合口中发声,加强气流的顶贯之力。

反复多练,自觉气血循环自如,则小周天已通,百病可除。

小周天--打通它其实一点都不难学过你就相信。

小周天--打通它其实一点都不难学过你就相信。

小周天打通它其实一点都不难学过你就相信。

道家修炼很难,但道家修炼入门不难!做到这个入门,不提功法,至少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而当我们吃透了呼吸、冥想、打坐这几项后,接下来的修炼可以说事半功倍。

因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功夫,也是修炼入门的分解步骤。

今天,就看看入门的修炼,也是整合以上这些的修炼——通小周天。

一、与之先前先说含义不同,这次,先说说有什么方法。

想要打通小周天,除了意念导向〔冥想的作用表达了〕无非以下三种1、形导:用形体动作导引疏通大小周天(其实日常所见的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有这个成效,只是没人在意罢了)。

2、息导:用呼吸导引周天气血之流通和交换〔相当于静坐的升级版本~〕。

3、音导:用功诀或咒语等特定语音激发加强周天气血运行〔此法建议有师傅,毕竟不仅仅看见字,还有具体的发音与断句都能影响其成效,以后有时间我会录制视频来给大家讲解这个〕。

而意、形、息、音等周天导引之法,其实又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

其中,意为主宰,形、息、音等皆受意之支配。

反之,形、息、音等又能增强意之力度。

以上,其实先让我们有了个底,打通小周天听起来玄之又玄,不过却基本都是我们已经掌握的了〔看我其他文章〕二、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再说说究竟什么是小周天,看完了,最后告诉你方法,就会更快掌握。

修炼常见周天之说。

周天者,圆也,气行之路也。

圆者,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之谓也。

小周天,小圆。

大周天,大圆。

通俗的说,就是体内真气〔清气〕所行走的线路,而这个线路是可以往复的,因此称之为周天。

我们今天说的小周天,常指任、督二脉之循环。

〔广义地说,左手、右手三阴三阳之单独循环,左足、右足三阴三阳之单独循环,带脉之单独循环,五脏六腑之单独循环以及百会与会阴和百会与涌泉之上下交接等等,亦可称为小周天,今不细讲,大家有空可以多看看中医书,学习一下脉络知识很有必要〕。

循环于周天就是气。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因此体内周天之运动,有行气活血、化滞解瘀之成效。

孙氏真人呼吸法(胎息功法)附形意拳秘法讲义——站桩

孙氏真人呼吸法(胎息功法)附形意拳秘法讲义——站桩

孙氏真人呼吸法(胎息功法)附形意拳秘法讲义——站桩孙氏拳的呼吸法是贯穿在孙氏拳的全部拳术中的,但是在练行意拳时是专修课。

一、无极式(沙地立竿)站立方法;两脚根靠拢,两脚尖分开成90度。

此时不能扣脚趾。

两膝微弯,两髋根微向后缩,腰部稍塌,就是身子要直一点。

头要向上顶。

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侧。

两肩夹骨向两侧打开,两肩微向里合。

不可露形。

此动作正确了,前胸自然松空。

两肋自然抽紧了。

所谓的含胸拔背,不是把胸弯着,而是靠打开后面的肩夹骨而使前面松下来空下来。

这和外家拳就是一个道理了。

所以孙老说拳术无内外家之别。

直项,顶百汇,即向天顶头。

不可扬下颚。

目视前方或下视前下方。

舌卷顶上颚,扣齿,嘴微闭。

意守丹田。

气沉丹田。

呼吸方法;吸气法;气自会阴处向上,自身体后顺脊柱上去,经后项直上百汇。

•很多人练习太极拳不懂呼吸,听张义敬老师讲授太极拳理传真•仙学呼吸法:载浮载沉听皮肤——-仙学泰斗胡海牙先讲述•【第225期】何轶群《太极求真录》之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共十八篇)•一把打开太极内功之门的钥匙:学会“逆腹式呼吸法”•第967期 | 有老师给你讲“动作要配合呼吸,或呼吸配合动作。

”吗?解密太极拳的“气”•呼吸连命门《命门九法》讲义,对于太极拳命门锻炼很有指导意义,值得初学者研读!•“习练太极拳,获取内功真髓”从冯志强太极浑元功简论丹窍功,“丹窍呼吸开合内运”才是练好丹窍功、练好太极混元功的根本所在。

呼气法;自百汇起,缓缓由前脑向鼻,口,喉,胸,腹,经丹田而后至会阴。

稍停于会阴处,再吸气重复。

吸气时髋根稍有内缩,人的重心缓缓向脚后跟移去;呼气时,两髋根稍稍向前移动,人重心缓缓向脚前掌和脚尖移去。

如此反复移动,以求静中有动。

不可有意为之,只可自然形成。

此法练习久之,便走通为小周天了。

此式最少重复二十次以上,有时间者最好做十五分钟以上。

再做下动。

二、太极式双掌外旋手心朝前打开双肩夹骨,双肩自然尽量下垂,可看出明显肩下沉。

双手内旋,回到原处,手心向大腿两侧,两肩夹骨微向里合,向里合不可露型。

张延生事略及“张延生现象”评论

张延生事略及“张延生现象”评论

张延生事略及“张延生现象”评论张延生事略(一)前前后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延生总共调理了一千多个儿童,其中有七百来个能耳朵识字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几乎所有被诱发出特异功能的儿童都说不清自己的感受,而且耳朵识字的功能来得快,去得也快,巩固不住,对一些共性的东西归纳起来很困难。

这样,张延生他们只有把目标转向自身了。

按他们的说法,自己研究自己,更确实些。

开发自身的潜能比诱发小孩的潜能困难得多,他是成年人,不是随便拨拉拨拉就能手眼通天的。

对于他来说,开发潜能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练气功。

练气功也得讲究窍门。

他身子底子好,并不打算针对某种病来练,而只打算上来就练最高层次的,何谓最高层次的?到北京附近寺庙里转了几圈,他明白了:佛教自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消化了一番,禅宗的造像是受了道教影响的。

最高层次的、法力无边的佛最静,坐着纹丝不动;稍动就下了一等,成菩萨;胳膊腿一动,面部一来表情,且站了起来,又下了三等,成罗汉状;永远站着的就是门房。

道家是养气的,佛教造像的这种处理无疑反映了静坐者是最高层次的,这点和道教造像完全一致。

为了阐述清楚,分别谈谈他在练功过程中是如何严格遵循道家修养之法的。

它可大致分为六层:道家修养的出发点是修养圣胎,让精气谨固牢藏勿使泻漏。

这是什么意思呢?张延生认为,这是讲的要尽量保存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本原的生命能量。

人未在世时,通过胎息获得了先天的元气,从娘肚子里带出来多少就是多少,是后天所无法补充的。

人以肾气为本,命门旺,十二经也壮。

因此,道家以尽量减少对肾气的消耗为保持先天元气的基础,这要贯彻修炼始终。

要保先天元气,必须炼内丹。

这就涉及到了练功的人常挂在嘴上的丹田。

什么叫丹田?按通常解释,是指人体脐下一寸到三寸的地方。

但这么一来,范围就太大了。

既然要“意守丹田”,就不能守这么一大片,有人又往细里分,说在脐下一寸三分处,或者一寸二分五处。

张延生则又有其独到的看法。

张延生易经

张延生易经

张延生易经张延生人物易经网 3个月前 (12-27)张延生简介张延生,1943年生人,汉族,山东滕州人士。

张延生先生是最早一批将《易经》与炁功学说相互结合的专家,在功态状态下讲解、分析易经六十四卦,用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诠释了《易经》的奥秘。

早在八十年代,曾带领团队对“特异功能”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将“特异功能”与中医经络学结合,有效解释了古中医“穴位”之谜。

张延生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其专业是发动机工艺,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机器厂工程师。

在其父的影响下,对中医理论颇有兴趣,在此基础上参阅大量道家书籍,依据中医经络学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惊人成就,从此具备了“遥感”功能。

为解释人体出现的特异现象,张延生通过大量走访“特异人士”,总结了相关经验、规律,发现了《易经》与人体之间的呼应之处。

此后研习《易经》,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表面了《易经》的科学性。

张延生-职务张延生,教授,工程师。

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厂厂部技术室工程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学教研室主任;兼职与曾兼职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易学文化大会名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理事、炎黄道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医学气功研究会理事、(1988年4月任)北京中医学院大学生手诊研究协会顾问。

国际统一易学联合会讲师团教授、世界最大易学专家团高级专家、世界哲学总协会讲师团教授。

1988年出任电视连续剧“师魂”的制片总顾问。

与剧组人员共同努力,使该片 1989 年荣获“金鸡奖”的头等奖。

张延生-著作出版书籍《易学思想概说》《心易》《气易》《易经与气功》《气功与手诊》《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与和谐》《易象及其延伸》《气色形态手诊》《易理数理》《象数易学与应用》论文学术《新运20年预测专辑》《先天之易》《五行文化规律的分布》《张氏岁月》《易经基础知识》《学习易经的顺序》《易学解析》《易学医用》《如何研学易学》《易学象数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张延生-演讲易学实战应用大赛易学乃中华文化之源,易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是理与用并肩而行,从来就没有分开过、也不应分开。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 通过腹式呼吸, 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

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大约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

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

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

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

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

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 的一下子又过去了。

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

最后, 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

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

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

练功者当慎之!真传丹道小周天功“浑元门”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法门,承钟吕一脉,属大道功法,易学易练。

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

气功小周天循环的顺序

气功小周天循环的顺序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

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

2. 时间。

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

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

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

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

2. 时间。

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

每次半小时以上。

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

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

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肾水旺盛,肝得滋荣。

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

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肋。

1. 方法。

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

道医千古一绝胎息状态中内证经脉络穴玄机大揭秘

道医千古一绝胎息状态中内证经脉络穴玄机大揭秘

道医千古一绝胎息状态中内证经脉络穴玄机大揭秘祝玄冲:在武当祝华英道长的胎息内证状态中,内丹化为元气运行于任督二脉小周天、十二经脉之大周天,不仅清楚明晰体悟到所有经脉都具有升降双向运行,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并且身体一侧的阴阳表里经脉也是对立的双向运行,比如左侧阴经下降的同时,与之互为表里的阳经则同步上升,表里二经表现为阴阳的对立升降状态,此为阴阳二气的对立,但更为奥妙的却是阴阳二气的互生。

而在阴阳表里的经脉对立升降运动的同时,却还有更为玄奥的阴阳二气互络,这个阴阳二气的互络就是太极阴阳的互生。

而阴阳表里经脉的互生离不开经脉的络穴与络脉,以下便是武当道医祝华英道长内丹胎息状态下内证到的络穴机理。

脏阴腑阳互相为用“十二经脉”对人体之内的五脏六腑有阴阳互相为用的机能活动。

举足阴明胃经与足太阴牌经为例:由于足阳明胃经有“属胃络脾”的别脉;足太阴脾经有“属脾络胃”的别脉。

体内各脏腑之间各有这样的阴、阳“分支别络脉”,也类似体外四肢的“十二经别穴”的结构一样,而勾通阴阳经气。

因胃经和脾经各有两道经脉,一道在于左侧;一道在于右侧。

在经脉的运动中,若右侧的足阳明胃经在“络脾之时”,而左侧的足太阴脾经就在“络胃”;相反,左侧的足阳明胃经在“络脾”时,而右侧的足太阴脾经就在“络胃”。

可见左、右是相对立的阴阳转化机能,并互相为用,在脏阴、腑阳之间就形成了不间断的阴阳生化之机,故五脏六腑之间及左右经脉运动之间,都是不间断的相互生生化化。

正可谓“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体内的脏阴、腑阳联系着左右阴阳两性机能,而保持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协调关系。

丹道胎息状态中五脏六腑与十二经别的开阖机能关于“五脏六腑’与“十二经别”的开阖机能,贫道在“功态中”(祝玄冲注:丹道胎息状态下)发现手足四肢的“十二经别穴”(注:别穴即络穴)之处,有开放与关闭的机能。

其开放关闭的机能,是在四肢的内三阴经脉与外三阳经脉的正、负运动中,并通过“十二经别穴”而进行阴、阳经气交换的,故易感觉出来。

人体小周天三关针对性打通法

人体小周天三关针对性打通法

人体小周天三关针对性打通法【人体三关打通法】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三关。

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

这三关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道家小周天里面,对这三关尤为重视。

那么说要打通三关,但怎么打通他呢,很多人单靠静坐,站桩都没能打通。

之所以没办法打通,是因为静不下来,那个能量没聚集把那些瘀堵的气脉给贯通。

也就是说传统的打通这三关,就是要靠凝神聚气,在深度凝定沉静的状态下面让能量自然去转化疏通这些部位,修复这些部位的气脉。

那我们都知道意就是气,意到则气到,而动作皆意之所为,所以有意做一些动作运动的时候,他可以强化那些部位针对性地进行煅练。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透过动作导引来从身体的生理结构上面煅练三关,做完锻炼之后再静坐呀,那个静心的效果就变好了,人也容易安静下来。

懂得这个原理之后,照下面做法去做,身体生理上的三关就很容易打通了。

一、尾闾关:主二便,主大小肠膀胱及子宫,主胃部以下一切不适症状……开通法:主要用双手捂耳深蹲起立+提膝碰肘。

或用马步收拳肋下换弓步推掌。

就是主做这两套动作就可以达到锻炼到尾闾关打通尾闾气脉的作用。

并调治胃部以下一切慢性疾病和症状。

双手捂耳深蹲起立+转体提膝碰肘。

马步收拳肋下+换弓步推掌以上两套动作。

每个动作做8~16次一组,重复做2~3组。

二、夹脊关:又称生死关,还阳穴。

主心肾,主肺肝胆脾胃等中上焦的器官,主颈部以下胃部以上身体躯干的所有疾病和症状。

开通法:主要做俯卧撑。

或收拳划船动作(坐着站着都行);但做这个收拳划船运动或做俯卧撑有一个要领,就是注意力放在背部肩胛和背脊那一片上面。

这样开夹脊关的效果更好。

俯卧撑收拳划船还有随时可做的扩胸运动。

随选一个动作做8~16次一组,重复做3组。

三、玉枕关:主头,脑,五官,颈及肩肌处的一切疾病及症状。

开穴法:主做平视抬头上望的动作即可。

正坐或站稳,平视前方,然后抬头上望,然后点头回正。

如此重复7-10遍,自觉颈枕发热即可。

可以搭配俯卧撑来做。

就是做俯卧撑的时候,身体下去的时候,抬头平视前方远处地平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何为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庭径,通的功法层出不穷,然大道至简,此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都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

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热量。

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

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

当液体继续受到压缩的时侯,它就继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小去。

与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

这时候你再把“蒸气
”吸收起来。

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珠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甘露降下以
后,再往下走,在继续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粟米”——丹,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

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

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处膨胀。

外面是腹肌、腰肌等肌肉群。

这些肌肉有反弹力,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

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和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

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

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

形成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

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

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

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

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继续曾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受压爆炸,那么人为有意地形成了这么个薄弱环节。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锅中的
蒸气就把保险阀这个薄弱环节给顶开了,气就从中泻出来。

气泻出来了,锅内压力就会下降。

那么,一个人的“周天”也是一样。

压力增大,大到一定程度,气就自己沿着你身体最薄弱的环节运行并把经络的通道冲开了。

冲开了以后,气一下子就到了“会阴”。

尾闾这个地方是经络拐弯的地方。

拐弯的地方是气比较难以通过的。

比如用橡胶自来水管子浇花,你浇完花的时候想关上自来水龙头,一看水龙头离你站的这边挺远,这个时候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既不关龙头又不浪费水呀?就是将橡胶管子对折起来,水就不会从水管里流出来了。

然后,你再走过去把水龙头关上。

尾闾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处在拐弯处,缝隙很窄,“管壁”往往贴得很紧,气通过这一关就很困难。

有时练功气至尾闾,这个地方跳呀、热呀、难受呀,有时闹心,就是因为气要过而过不去,在那儿盘旋。

这时候你不用管,还是往丹田里“打气”(意守丹田),你只管打气,打得压力足够到一定程度,“噌”气把
“管子”撑开,它就过去了。

如果你不信的话,想一想,救火车上的救火龙头,那是高压水枪,如果在高压射水的情况下,射水管子两人一起用力往往都弯不过来。

因为水流的压力、惯性大,你想克服这个惯力将管子弯过来,是很难的。

练功也是这样:当你“压气”压到一
定程度时,气就把经络通道撑开了。

撑开经络通道以后,气就沿着经络通道过去了。

气已过去,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面积的压强就减少了。

等气行到了背部这个地方,因为人平时经常弯着背干活,这个地方的肌肉非常薄,往往有很多部位产生粘连。

而且这个地方的管道(经络通道)也比较偏细,气到了这里的时候,压力已不够,故而就顶不过去。

这时候,你还是不管他,还继续往下丹田里面“打气”,打到足够的时候,“噌”又顶过去了。

一顶过去,气的体积又增大了,压强就又减少了。

等气运行到后头,后脖子这里(玉枕穴)就又过不去了。

最后就在这(玉枕)儿闹腾。

这儿闹腾是最难受的。

脖子酸痛、脑袋里轰轰乱响,疼时扎针、吃中药,按摩,用什么方法都不管用。

你反正还得坐在那里老老实实“打气”(意守丹田)往下丹田里送气,送到一定情况下,你坐在那里有一天突然“呼!”的一下好像你自身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吸气的话,好像怎么吸都行,吸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你光吸气就行,不用呼;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一样。

如你有意识想去呼,就使劲呼!你怎么呼,好像怎么都呼不完,还可以继续呼。

这就是进入了胎息状态。

说明你已经通了“小周天”。

“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一般道家书里都讲到“通三关”,咱们这里也讲“过三关”。

过完三关最后必然进入“胎息”。

假如讲通周天时没给你讲这个胎息过程,说明他本人就没通“小周天
”。

一通了小周天,首先第一个感觉就是进入了“胎息”。

这时你感觉到好像你自己的脑袋“呼
’的一下,好像变得很大很大,好像没有了似的。

好像身上什么都没有了。

你如果想体会感受一下自己胳膊在哪儿,好像胳膊腿不知在哪似的。

什么肢体位置感觉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你就使劲吸吧,吸足了再呼,呼完了再吸
……随便呼吸,随心所欲,特别舒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