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博士的几个教育故事

合集下载

中国家庭教育成功之路

中国家庭教育成功之路

中国家庭教育成功之路主讲人:董进宇博士博瑞智家长培训课程吉林省博瑞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时长:5小时著名成功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董进宇博士是一位文理兼修的学者,大学本科学数学、硕士研究生学经济法,博士研究生学刑法。

同时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成功学有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董进宇博士是一个经历丰富的实践者,先后担任过大学数学教师、大学校长秘书、行政干部;大型企业办公室主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

董进宇博士目前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硕士导师、吉林学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吉林省博瑞智公司首席培训师。

并兼任一汽集团、华龙集团公司、平安保险、中国人寿、长春国商、中国信合联社、吉林省妇女联合会等大型企事业的法律顾问或培训顾问,同时担任全国各地50多所中小学校的教育顾问。

董进宇博士是目前国内前沿的成功学教育专家、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导师、是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演说家、是优秀的个人生涯规划导师和人生激励导师,是国内推广“学习型家庭”第一人,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近十年来,董进宇博士主持《生命动力》潜能训练300余场,直接培训人数达五万人,为各类人员做成功学演讲2000多场,听众超过数100万人。

董进宇博士经过十几年对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父母的教育方法,他创设了一整套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尤其是他创立的《亲子关系模型图》第一次清晰、明了地揭开了家庭教育的谜底。

而且董进宇博士用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独特的教育方法,帮助两个弟弟完成了博士学业。

这个平凡的家庭因为培育出三个博士、五个大学生而远近闻名。

在此基础上,董进宇博士又创立了《教师育人教育模型图》,此模型正在全国各地数百所学校指导初等教育教师科学的培育现代中国人。

从北方的鹤岗到南方的珠海,从东部的烟台到西部的兰州到处都留下了他宣扬成功教育的足迹,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教育机构所认可、接受和赞叹不已,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他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董进宇博士:影响孩子一生的三个故事,早读早受益

董进宇博士:影响孩子一生的三个故事,早读早受益

董进宇博士影响孩子一生的三个故事,早读早受益本期小编要讲三个故事,三个关于梦想、想象与人生的故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想象力,尤其是对未来的梦想,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董进宇博士说到,呵护孩子的想象和梦想,会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未来,希望各位家长好好阅读。

故事一: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一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英国教师因年岁的缘故要退休了,整理办公室文件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所带过的一个班级51位同学的作文本。

翻开来看,题目叫《未来我是——》。

老师随便翻看着,回想着过去的教学生活。

很快,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被这些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

一个叫彼得的学生写道:未来我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在海里游泳时,我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

一个叫理查德的学生说:我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我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惊讶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说,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位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

老师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寻找这51位学生,看看他们现在是否实现了自己25年前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后很感兴趣,他们免费为老师在报纸上刊发了一则启事。

没几天,书信开始一一寄到老师这里。

董进宇博士继续说到,有50位当初的学生向老师致谢,感谢老师仍然保存着他们年幼时的梦想,并且他们希望得到那本作文本,重温儿时的梦想。

这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

老师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他把作文本按来信地址一一寄了过去。

老师同时发现,只有那个叫戴维的盲学生没有来信。

一年过去了,戴维仍没有和老师联系,老师想,那个叫戴维的人也许已经不在人世。

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老师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寄来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我是您当年的学生戴维,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

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秘笈和奥秘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有一个著名的博士之家,兄弟三人都是博士,人称董大博士、董二博士、董三博士。

可是,严格地说,董二博士和董三博士都是在哥哥董大博士董进宇的帮助下成才的。

董进宇的二弟董相廷当年在高中的时候,化学成绩曾经不及格。

后来在哥哥董进宇的帮助下,不但考上了大学化学专业,而且还一直读到化学专业的博士,成为化学学院的院长。

董进宇对于帮助二弟学习化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锦囊妙计呢?董进宇的三弟董玉廷从小贪玩,高考曾两次落榜,最后也只是考取了一个专科学校。

在哥哥的帮助下,他从专科跨专业考取了法律专业研究生,并且一直读到法学博士后,现在是国内计算机犯罪研究领域的专家。

董进宇对于三弟到底用了什么独特的教育方法呢?现在的家庭里,特别是城市家庭中,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但是出现问题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多。

这令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日前,有“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之称的董进宇博士走进《天下父母》,向广大家长揭开了这些谜底。

董二博士:从“不是学化学的料”到化学学院院长“董二博士”董相廷1982年考大学,化学没有及格。

回家一见到大哥董进宇就哭了。

董进宇说,你个大小伙子哭什么呀?他说:哥,我们老师说我这辈子就不是学化学的料。

董进宇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认识那个老师,那老师有两个门牙挺大,他说,他除了会呲大板牙还会啥?大年三十晚上,妈妈在厨房里煮饺子,爸爸跟未来的董三博士在外面放鞭炮,董进宇在在房间里给二弟讲化学。

他把高中三年的化学从头到尾帮他讲了一遍,又把初高中英语从头到尾给他讲了一遍。

他告诉二弟,人家能学会,你一定能行;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后来二弟考硕士头一年也是没考上。

又工作了两年。

哥哥董进宇一直鼓励他,说硕士没什么太难的,只要认真学,肯定能考上。

董进宇还专程到二弟那儿去了几次,与二弟交流,给二弟送书。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

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教你怎样教育孩子董进宇: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是国内最早推广“学习型家庭”理念的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接受和赞叹,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董进宇“理论”: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

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

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

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

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董进宇博士:智慧父母都知道的十大教育心理学

董进宇博士:智慧父母都知道的十大教育心理学

董进宇博士:智慧父母都知道的十大教育心理学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

董进宇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董进宇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董进宇:吉林大学教授,国内前沿的成功教育专家,具有较强烈震撼力的演说家,优秀的个人生涯规划导师和人生激励导师,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大家上午好!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应该说这个话题是咱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前台讲上两个小时,我们都曾经被人教育过,也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谈上两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今天上午我希望你往这边理解,你偏偏非要抬杠,非要向相反方向理解,那我们是绝对达不到有效沟通的。

曾经有一个演讲人,他想强调究竟的害处,劝诫大家戒酒,他弄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里放着白水,一个里放着酒精,弄好之后他朝台下看了一眼,他说大家看好,他手里拿了一个活蹦乱跳的虫子,先把这个虫子放到了白水里,这个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就拿出来放到了酒精里,结果虫子在酒精里动了一下就被酒精给杀死了,这个时候演讲人特别得意,他说在座的各位,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足足停了30秒钟,这时就听后排有个显然带着醉意的声音说:“这说明人要是喝酒,他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如果我今天希望你这么理解你非要那么抬杠,那我们达不到有效沟通,因此我需要各位配合我们才能够把这个报告会开好。

现在我就请大家配合一下,孩子上中学的家长请举手,有这么多,大约三分之一,孩子上小学的家长请举手,这个大约一半,孩子没上学的家长请举手,好请放下,没有孩子的请举手,还有这么多。

今天我觉得受益最大的恐怕是没有孩子的,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出生之前你受了教育,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现在很多人把教育孩子这件人生最快乐的事搞成了人生最痛苦的事,咱们现在请孩子已经上学的家长配合一下,曾经拿自己的孩子跟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学习,做过这件事的家长麻烦把手举起来,几乎全票通过,好,放下。

那我问你啊,根据你的观察比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有悟性的人已经悟到了。

董进宇博士:教养男孩

董进宇博士:教养男孩

董进宇博士教养男孩•妈妈别抢爸爸的“饭碗”董进宇博士说过,当妈的不能抢了当爸的工作,妈妈要是大包大揽的把所有家庭的责任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这不仅会累坏自己的身心,更是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

古往今来,从母系社会开始,男女分工一直都存在。

男人和女人不仅在身体特征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更是在性格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们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

特别是男孩,对父爱的渴望更加强烈。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科学飞跃的进步着,偶一回头,却发现家庭教育中缺失了一味元素,那就是父爱。

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子不教,父之过。

古人生活的时代虽不及我们先进,但是教育的模式却是一样的。

孩子的教育,父亲和母亲拥有共同的责任。

有一句话说,孩子最好的人格形成是同时拥有父爱和母爱。

现代的家庭生活中,不知何时起,母亲往往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组成,父亲更多的是外出赚钱养家,分工演变成了形式上的默契。

忙碌的父亲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是把问题都丢给母亲全权打理。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现在孩子有一种病,称为“父爱饥渴症”。

男人和女人的性格不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会有一定的分歧,对孩子性格上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男孩让别人称为‘娘娘腔’,这是什么原因呢?男孩从小依赖母亲,模仿的对象以及学习的模式都来自母亲,自然而然地形成很多女性的思维模式,就连举手投足间也会映射出女性的影子。

女人在独立的同时,个性也显得越来越强势,家庭中的事情大包大揽。

有时候,男人做的事情,女人未必看的上,或者感觉很不省心。

最后演变成,还不如自己做。

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越多,就越会挑剔父亲对孩子的不细心。

当然,男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大大咧咧,自然有和女人不同的教育层面。

作为女人,作为母亲,其实与孩子接触的越多,性格会变得更加强势,脾气会越来越糟糕。

孩子在每个年龄层都会出现不同的反叛状况,挑战着家长的底线。

董进宇博士说到,母亲过多的干预,不仅加剧自己的烦恼,也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案例(2篇)

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案例(2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界,有一位被誉为“教育奇才”的人物,他就是董进宇博士。

作为一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致力于研究家庭教育,帮助无数家庭解决教育难题,唤醒孩子内心的巨人。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了解一下董进宇博士的教育智慧。

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却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他的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的中下游,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为了帮助小明提高成绩,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请了家教,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接触到了董进宇博士的教育讲座,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案例经过:1. 了解问题根源董进宇博士首先对小明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他发现,小明在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自信:小明经常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聪明。

(2)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学习没有计划,经常是被动地应付作业,没有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

(3)缺乏目标:小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热情。

2. 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董进宇博士为他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教育方案:(1)树立自信心:董进宇博士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董进宇博士指导小明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明确学习目标:董进宇博士引导小明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3. 实施教育方案在董进宇博士的指导下,小明开始实施教育方案:(1)参加董进宇博士的讲座和课程,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

(2)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教育需求,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3)按照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成绩稳步提升:小明从班级的中下游,逐渐上升到中上游,甚至在某些科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2)自信心增强:小明开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面对困难不再轻易放弃。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董进宇博士在教育孩子的第四道门说过:教育无小事!意思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没有一件事是小事,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巴掌,可能就让孩子的人生完全偏航!1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有一位化学家,当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记者问他:你取得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请问和你童年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这位化学家说:太有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我五岁那年,有一天我到厨房去拿牛奶,那个年代牛奶是用三斤的玻璃瓶子装的,当我从柜子里把牛奶拿出来的时候,一下没抓住,啪,掉地上打碎了,三斤牛奶全部打到地上,玻璃碎片满地都是,响声很大,我当时吓傻了,站在那里。

妈妈听到响声跑了过来,看到那个情况,也楞了一下,随后妈妈说,哎,儿子,你说牛奶已经打碎了,我们看看有啥用吗?我说:我也不知道有啥用啊,妈妈提醒我说,儿子你看,牛奶在地中央放在一起像个海洋啊,可以划船吗,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吗,去找纸船咱们划船。

我如梦方醒,去找纸船的功夫,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掉,之后我和妈妈在牛奶上玩划纸船,玩了二十分钟后妈妈说,儿子啊,你看纸船洇湿了,牛奶完成使命了,咱们把它扫掉吧!扫掉之后妈妈找了个一模一样的牛奶瓶子,里面装满了水,把我领到院子里面对我说,儿子过来!我来教你怎么拿牛奶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就这样反复跑了十几次,最后妈妈说,儿子,你刚才之所以把牛奶打碎了,是因为你太小了,不知道怎么拿,下次再拿牛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会了吗?我很开心的回答说:会了!这位化学家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说:母亲的做法给我了极大的启发,启发有两点:第一点:母亲把一汪无用的牛奶变成了可以划船的有价值的海洋,我后来很多科学研究本来实验已经失败了,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就想,母亲能把无用的牛奶变成可以划船的海洋,这个失败的结果,有没有什么正面的价值的东西,我的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就是这么发现的!第二点:通过这个牛奶事件,我发现一个规律,人是通过做错事才能学会做正确事情的,正是因为把牛奶打碎了,我学会以后怎么拿牛奶,所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做错事了,当一个人害怕做错事、害怕犯错误、害怕失败、害怕挫折、这个人断然是成不了科学家的!3故事中母亲智慧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真是教育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总结的父母最伤害孩子的8句话,同时也是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8句话,让我们从这些细节入手,把“伤害”变成“爱的表达”!把“你怎么这么笨!”变成“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02把“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变成“我相信你,因为你一直都是说话算话的孩子。

董进宇博士:如何教育如“野猫”般的叛逆孩子呢?

董进宇博士:如何教育如“野猫”般的叛逆孩子呢?

董进宇博士如何教育如“野猫”般的叛逆孩子呢?青春,一个饱含耀眼与刺眼的字眼,将这段如花的时光渲染得五彩缤纷。

同时,对家长而言,孩子的青春期也是让他们头痛的问题。

在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时,许多家长可谓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可是,他们仍然拿孩子没有办法。

有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孩子对自己家长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满。

那么,家长要怎么对待孩子的叛逆问题呢?家长要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王婆婆最近发现在家附近经常出现几只野猫,于是想收养它们。

可是这些野猫是一看见人就跑掉,怎么样才能收服它们呢?王婆婆于是在野猫常出现的地方,放上一个碗,盛满了它们最喜欢吃的鱼头等食物。

每次放完后,王婆婆就退得远远的,看着野猫去吃碗里的食物。

就这样持续几天后,王婆婆就把自己跟野猫的距离接近一些,但它们还是安心的吃着食物。

慢慢的,王婆婆不断地接近野猫,直到有一天,王婆婆可以走到野猫的面前,抚摸着它们。

从此,这些野猫就乖乖地跟着王婆婆来到她家,变成家猫了。

所谓的野猫一般都是家猫被遗弃或自己出走变成的。

猫在小的时候,如果接触的人越多,得到人类的爱抚越多,它日后对人类的态度就越亲近越友善。

如果把野猫比喻成叛逆期的孩子,虽然有点不太文雅,但却是非常形象。

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被家庭“遗弃”,而变成一只“野猫”。

当孩子变成一只“野猫”时,即使家长不赶孩子走,孩子也会逃出家门,情愿过着像“野猫”一样“自由”的生活。

如何教育如“野猫”般的叛逆孩子呢?也许,我们可以从王婆婆收服“野猫”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

既然孩子都成“野猫”了,家长们只有重新拾起信心,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要有耐心,并降低对孩子的期待,让孩子从“野猫”转变成“家猫”。

1.观察沟通。

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

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

孩子处在叛逆期时,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要变化,从“主人”到“朋友”,让孩子觉得跟你们的关系是平行的,沟通是有效的,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董进宇:培养孩子责任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董进宇:培养孩子责任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董进宇:培养孩子责任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今天是早课堂陪伴大家走过的第600个早晨,一路相随,感恩有你!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每天收听早课堂,每天坚持学习呢?”因为你知道,教育孩子是你的责任,而学习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能量教育好孩子!是责任,让你在没有任何人逼迫的情况下主动学习,是责任给了你主动的热情。

是责任,让你六百天如一日的坚持学习,是责任给了你坚持的动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责任心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董进宇博士曾在家长营上给家长们讲过一个故事:一次海难事件中,幸存者8人挤在一只救生艇上。

在海上飘荡了8天,仅有的淡水是半瓶矿泉水。

每个人都恶狠狠地盯着那小半瓶矿泉水,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

船长不得不拿一杆长枪看着这半瓶矿泉水。

坐在船长对面的是一名50岁的秃顶男人,他死死盯着那半瓶矿泉水,随时准备扑上去喝掉那仅剩的救命水。

当船长打盹的一瞬间,秃顶男人猛然扑上去,拿起水就要喝,被惊醒的船长拿起长枪,用枪管抵着秃顶的脑门命令道:“放下,否则我开枪了!”秃顶只好把水放下。

船长把枪管搭在矿泉水的瓶盖上,盯着坐在对面的秃顶,而秃顶仍然眼睛不离那瓶决定众人命运的半瓶水。

双方就这样对峙着。

后来船长实在顶不住了,昏了过去。

可是就在他昏过去的一瞬间,他把枪扔到了秃顶的手里,并且说了一句:“你看着吧!”原来一心想要自己喝掉那半瓶水的秃顶,枪一到他手里,他突然感到自己变得伟大了。

接下来的4天,他尽心尽力地看着那剩下的半瓶水,每隔两小时,往每人嘴里滴两滴水,而自己决不多滴一滴水。

到第四天他们获救时,那瓶救命的水还剩下瓶底部分一点水。

他们8人把这剩下的水起名为“圣水”。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被赋予责任,就马上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开始产生自律,开始变得伟大起来。

董进宇博士:8个故事告诉你,好父亲是怎样炼成的

董进宇博士:8个故事告诉你,好父亲是怎样炼成的

8个故事告诉你,好父亲是怎样炼成的导语:青岛市好父亲颁奖典礼的10位山东汉子用最简练的语言说出“山”、“海”、“伞”、“灯塔”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好父亲。

这些获奖者认为,好父亲要像山一样意志坚强、像海一样胸怀宽广、像伞一样为家人遮风避雨、像灯塔一样为孩子指引成长的方向。

我在新浪微博中发表的一段教育感悟被上千博友转发,其内容是:“父亲的特殊使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此,好父亲应具备八个品质,并以此为孩子做出榜样:1、认真负责;2、意志坚定;3、勇敢独立;4、目光远大,影响孩子做出积极的人生选择;5、是非分明;6、胸怀宽广,富有包容精神;7、勤劳自律;8、爱好运动,父亲是孩子最好的教练。

”第一,好父亲是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

一个人长大的标志就是独立,而独立就意味着独立承担责任。

曾经有位年轻的女记者问我为什么强调父亲的责任?我笑了笑反问道:如果您在谈恋爱,知道这个男人没有责任心,您会接受他吗?那个姑娘马上连连摇头。

作为父亲,自然要对家庭负责,这就包括对妻子对孩子和对长辈负责;作为从业者,要对工作负责;作为社会成员,要对社会负责等等。

也许可以说,是否有责任心是评价父亲的最重要的标准。

如果有责任心,父亲自然会把教育孩子作为大事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192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禁用的烟花炮竹,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鱼雷”。

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

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

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他带到了警局。

警长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判定交14.5美元的罚金。

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

这个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名叫杰克的父亲虽然没说太多的话,却让11岁的儿子打工挣钱,一年内还清罚金。

后来,这个名叫里根的男孩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

董进宇博士的几个教育故事

董进宇博士的几个教育故事

董进宇博士的几个教育故事科学家的心智模式吉林大学是国内知名大学,我在这个大学待了25年,那里现在有中科院院士30多位,我给校长做秘书时,和他们每个人都有过较深刻接触。

我充分的了解这些科学家们的心智模式。

一个法国化学家,在获诺贝尔奖金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采访他。

问他“你今天获得这样的伟大科学成就,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现在的成就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这个人几乎不加思考地说:“太有了!”他说:“我的今天的成就应该一半归结给我妈妈。

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无法忘怀。

”他说:“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到厨房里去拿牛奶,我家的厨房,那个时候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装的,三斤装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当我拿出来玻璃瓶子,取牛奶,一下子没抓住,三斤装牛奶瓶打到厨房的地上。

妈妈听到了响声赶紧跑过来,一看,整个儿洒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满地都是。

”他说:“我本以为妈妈会打我一顿,结果妈妈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说既然牛奶已经洒了,我们看他还有什么用吗?儿子,看看有什么用?别愣在这儿,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这不是一个海洋吗?咱俩划纸船,把你的纸船找出来。

在我去找纸船的时候,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拾干净,地上剩下一个牛奶的海洋。

然后,我和妈妈拿着纸船在那个牛奶上面开始比赛。

妈妈说,‘这是一个海洋,白色的海洋,我们俩比赛’,玩了20分钟,纸船也湿了,妈妈说,‘好了,玩够了,牛奶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它扫掉吧’,妈妈把它扫了。

然后,妈妈把我领到院子里,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子跟我说,‘刚才你之所以把牛奶洒到地上,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抓,现在妈妈灌满水,你现在右手抓瓶颈,左手拖瓶底,试一下。

’我在草坪上,来回走了十多次,等到我学会了拿牛奶瓶之后,他说,‘好了,没事了,玩去了,以后你就不会打了。

’”他说,这件事影响了我一生,这件事给我两点启发。

第一,妈妈把一汪已经没用的牛奶变成海洋,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玩了20分钟。

我后来的科学实验很多,我都是在实验失败之后,我想起妈妈把牛奶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失败的实验,有没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他说我很多科学发现是这样发展的。

造就卓越的教师董进宇

造就卓越的教师董进宇

造就卓越的教师(1)---了解教育的真相董进宇博士一.了解教育的真相沟通的天条:听者准备好了,听者才出现。

了解教育对象的真相:人有双重性:类的特性和个性,类的特性体现在外在世界,个性体现在内在世界。

内在世界也就是心灵世界,这是一个自己做主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一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维克多-佛兰克发现了这个秘密。

外在世界体现在类的特性中,内在世界体现在个性中。

每个人都是根据他的价值观、当时的情景、思维习惯、情感状态及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在这种情景下的行为模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式,学生是被动的,如同茶壶给茶碗倒水。

这是错误的,因为他忽略了学生是主体,每一个学生既有类的特性,又有个性,我们把个性给他起个名字叫自由意志。

如果这个自由意志之门不打开,你是没办法教会他知识的。

只有学生把这扇自由意志之门打开,你才能教会他,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才能学会知识。

心灵:自我做主的地方,又叫自由意志。

在那里,地狱变成天堂,天堂变成地狱。

心灵的世界:是指内在的世界。

外在世界-----客观的,内在世界-----主观的,1、转变的天条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个由内开起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手里不经我们同意,任何人无法打开。

学生在网吧,你的引导、启发、帮助,最终他回来上课了,这是他自己决定的,老师只是外在因素,对他施加环境的影响,不是直接指挥他回来。

我们的老师、家长你只能间接影响他对事情的选择,最终是他自己决定的。

2、教育者的天条:你无法改变别人,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你可以通过鼓励、表扬、激励学生学习动机,间接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你永远无法改变任何人。

这是教育者的天条。

如果你该说的话也说了,该讲的道理也讲了,他依然没有反应,你只能等待机会,下次继续影响。

不能愤怒,愤怒只能适得其反。

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间接影响他对事情的判断,你谈你的感受、你的经验、扩大背景知识、提高他的认识,最后他自己做决定,他转变了。

学生是主体,不是客体,随便怎么放,只有他的意志之门打开了,同意了,才能跟你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董进宇博士: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董进宇博士: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董进宇博士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

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

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

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

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 董进宇博士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董进宇博士,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一位文理兼修的学者,大学本科学数学,硕士学经济法、博士读刑法;一位称职的兄长,辅导其弟董玉庭、董相庭分别获得法学、化学博士;一位亲子关系的传播者,在大江南北一年巡回演讲489场,受众50万人;一位卓越的家庭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目前国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忙于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做作业,这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

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进而也会尊重别人。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也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比如,一个自信的小学生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部,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

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躁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么批评我?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

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第三个软件是“责任心”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或快乐产生了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

董进宇--家庭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董进宇--家庭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董进宇博士: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家庭教育大型报告: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

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其教育理念:1、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2、调整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的真正奥秘;3、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方法;4、教育重在心灵教育;5、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7、天才是被教育出来的;8、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9、人的身体、智力、心灵必须同步成长;10、爱是孩子生命的阳光。

报告引言:不要拿你的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能比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是比利,一个约翰,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第35名(全班就35人),而这个孩子的爸爸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爸爸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同事们都很羡慕他,羡慕他的同时,话题转到约翰的父亲身上,父亲当时特恼火,回到家看见儿子在看电视,就把他叫过来批评了他一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然后儿子说老爸你说什么,然后老爸更生气说了,说为什么同样是12岁的男孩,你学习那么差,人家学习那么好,这孩子终于听明白了,这儿子说老爸看电视,老爸说那不是克林顿讲话,有什么看的,儿子说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为什么克林顿做总统了,你怎么还是个小职员。

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

一定要知道批评是绝对不会让人发奋学习的。

要想把你的孩子激励起来,只有指着孩子的脑门说,在爸爸、妈妈眼中你就是最好的,我绝对相信你,这样你才能把他激励起来。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而不可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进宇博士的几个教育故事科学家的心智模式吉林大学是国内知名大学,我在这个大学待了25年,那里现在有中科院院士30多位,我给校长做秘书时,和他们每个人都有过较深刻接触。

我充分的了解这些科学家们的心智模式。

一个法国化学家,在获诺贝尔奖金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采访他。

问他“你今天获得这样的伟大科学成就,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现在的成就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这个人几乎不加思考地说:“太有了!”他说:“我的今天的成就应该一半归结给我妈妈。

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无法忘怀。

”他说:“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到厨房里去拿牛奶,我家的厨房,那个时候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装的,三斤装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当我拿出来玻璃瓶子,取牛奶,一下子没抓住,三斤装牛奶瓶打到厨房的地上。

妈妈听到了响声赶紧跑过来,一看,整个儿洒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满地都是。

”他说:“我本以为妈妈会打我一顿,结果妈妈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说既然牛奶已经洒了,我们看他还有什么用吗?儿子,看看有什么用?别愣在这儿,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这不是一个海洋吗?咱俩划纸船,把你的纸船找出来。

在我去找纸船的时候,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拾干净,地上剩下一个牛奶的海洋。

然后,我和妈妈拿着纸船在那个牛奶上面开始比赛。

妈妈说,‘这是一个海洋,白色的海洋,我们俩比赛’,玩了20分钟,纸船也湿了,妈妈说,‘好了,玩够了,牛奶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它扫掉吧’,妈妈把它扫了。

然后,妈妈把我领到院子里,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子跟我说,‘刚才你之所以把牛奶洒到地上,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抓,现在妈妈灌满水,你现在右手抓瓶颈,左手拖瓶底,试一下。

’我在草坪上,来回走了十多次,等到我学会了拿牛奶瓶之后,他说,‘好了,没事了,玩去了,以后你就不会打了。

’”他说,这件事影响了我一生,这件事给我两点启发。

第一,妈妈把一汪已经没用的牛奶变成海洋,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玩了20分钟。

我后来的科学实验很多,我都是在实验失败之后,我想起妈妈把牛奶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失败的实验,有没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他说我很多科学发现是这样发展的。

第二,最重要是,这件事给我太大的启发,我从童年开始就不害怕失败,不害怕犯错误,一个人任何错误都可以犯,只要以后改了就可以,下次做对就可以了。

我从小不害怕犯错误,不害怕失败,这是我成功的关键秘诀。

让孩子超越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特勒本人是一个瘸子,我以为是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可能从一个残疾人的视角来看到生命的现象,才可能会写出《自卑与超越》这样的著作。

后来我深入研究他的著作之后,我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个概念。

他的深入研究是这样: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初始能力为零。

要知道,孩子的能力为零,而他跟我们家长互动过程中,在他的眼中,家长是神,家长什么都能做,他什么都不能做,做不好。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天下没有一个人内心里没有自卑感,这个自卑感不是到清华园里来,一个同学个儿长到1.80米,你个儿只长到1.65米,跟人比这个儿来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都是一样,自卑感是童年的时候跟你的爸爸妈妈,互动过程中,你的能力为零,他们什么都会,你什么都不会,那么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在你的潜意识中留下的心锚,这是人人都有的。

如果家长真的明白这个原理,所谓天才是怎么教育的?从小不让他找到自卑感的感觉,你要说的话,你不能用你年龄的标准要求他,一个3岁的孩子,按照他年龄的尺度对待他,这样才有可能激发起来,让他变成一个天才。

普通人,平庸人怎么形成的,我们家长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你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游刃有余,洒脱自如,孩子笨手笨脚,孩子潜意识里留下了自卑感的种子。

那么他在潜意识里就会坚信:我不如人,我不如别人,我做不到。

这个时候,通过后来不断地自我超越,才可以突破出来,如果严重,在以后的生命中没有自我超越的“事件”和自我超越的激发点,这个孩子是从“自卑”中出不来的。

只是介绍一下著名心理学家阿特勒的一个观点,我建议每一个父母都应该读读他的世界名著《自卑与超越》,或者叫《超越自卑》,只是版本与书名不同吧。

写给中小学老师的话我们有一部分中小学老师会说这样的话:“我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怎么就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我能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上了清华,北大,而我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呢?”我想,说到不客气一点这叫开玩笑,只能说明他根本不懂教育的规律。

“教育好别人的孩子”,那叫贪天之功为己有。

人家孩子不是他教育的,人家的孩子是人家父母在后面支撑着,一个班级60个学生,有十个学生,发奋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十个学生接受到了,这些学生学好了,然后他就说,这些学生是他教育的,纯粹是开玩笑。

如果一个老师在班级上,60个学生60个全培养的好,说明他懂教育规律。

如果个别的学生好,那是人家父母在后面做了多少的工作,而他根本不知道。

一个人成长、成功有复杂的原因,人家的爸爸妈妈在后面调整孩子的心态,激励孩子学习,你教育不教育,人家都一样学,所以当这样的老师说:“我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只会教育别人的孩子”或者说“自已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这都是极其错误的。

如果老师说:“我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这本身就是教育者的愚蠢。

明明是铁,要百炼才能成钢。

这样说,教育者本身就在用高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是让孩子自卑的根本性原因。

那些所谓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和家长,实际上他是没明白教育的规律,用成年人的标准在要求孩子。

部分老师,他自己在学校当老师,自己孩子学习不好,他面子上过不去,他的虚荣心导致他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残酷要求自己的孩子,越打越顽劣,最后失败了,他解释,我这人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一个老师,一个校长,自己孩子教育不好,你说你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这是绝对不客观的。

说明你不懂教育的规律。

教育的大规律在哪里,就在关系两字上,我在给教师讲育人模型图时,也画了一个类似的关系图,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老师明白了这个原理,他就会把全班60多个学生,全都激励起来。

北京有个叫孙伟刚的老师,班级51名同学,29名上清华北大,剩下的全上重点大学。

51名,我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如果我做班主任,我向上帝保证我会做这个事,我会把所有的学生全激励起来,针对每个不同的情况,我先不教育孩子们怎么学,先处理好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人格平等,我欣赏你这个人,给你输入精神养分,让你找到自我价值,慢慢激励起来,这才是对的。

如果老师说,我能教育好班级的学生,而让自己孩子在高压打骂下成长,和自己的孩子关系处不好,是他根本就不明白教育的真谛。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对教育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大家回忆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讨厌一个数学老师,特别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他讨厌一个老师,这科就不学了,这科的效果就下来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的“偏科”。

这是所有人的常识,回忆一下你自己的童年,因为老师一句恶意的批评,这个学生恨这个老师,这科成绩下来了,整个人生改道了,有多少愚蠢的老师,导致人家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出现了偏离?有多少老师多少校长让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上演?真是痛心。

敬畏生命教育孩子需要有一个敬畏的心态,法国红衣主教史怀泽写过一著作叫做《敬畏生命》,在史怀泽看来,不仅仅是人这种动物,我们需要敬畏,自然界任何植物、动物我们都需要敬畏。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这么样理解,假如,你是一个脑外科的医生,要给人家做显微外科手术一样,那么精细,需要在放大镜下来做脑神经的手术,你稍稍动偏了,可能导致偏瘫,可能导致一个人残疾,是这么精微的事情。

教育孩子严格意义上讲,不亚于这么精细,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足够的细心,我们想把孩子教育成才是很困难的。

大部分人都会说一句实话,一句老话,说:“父母把我拉扯长大成人!”这句话太准确,我们大部分是被拉扯长大,根本不是被精心教育长大的。

如果你真想教育好孩子的话,你需要有一个敬畏的心态。

要有足够的细心去观察孩子心智成长,你就一定能找到教育你孩子成功的方法与技巧。

分苹果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件事是小事。

我记得有一篇报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他曾经采访过两个人,这两个人太偶然了,他采访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江洋大盗,因为抢劫,被判入狱20年。

他采访的第二个人,这个人是亿万富翁。

记者问第一个人:“你今天成了江洋大盗被判入狱20年,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今天的行为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呢?”这个人几乎不加思考的说:“当然有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我大约6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妈妈端来一大盘子苹果,上边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和弟弟两个人都想要这个大红苹果。

当妈妈往桌子上一放,问‘谁想要这个大红苹果?’弟弟马上抢先一步说‘我想要!’妈妈当时拉下脸来,‘你怎么能要大红苹果,你怎么能这样自私呢,做人应该谦让才对,你怎么能这样做,你怎么这么自私。

’妈妈把弟弟训哭了,其实我内心也想要那个大红苹果,但是我看到妈妈把弟弟训哭了之后,妈妈转向我,我马上改口说,‘我想要那个小苹果,妈妈一听,马上乐了,你看人家哥哥,哥哥就知道谦让。

哥哥就好,为了奖励哥哥的谦让,我们现在把这个大红苹果奖励给哥哥。

’我拿着大红苹果欢天喜地地跑了。

”他说,这件事给我极大的启发,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一个人内心的欲望绝对不能说出来,说出来被人指责为自私,这样的话,学会了掩藏自己内心的想法,掩藏自己内心的欲望,我开始学会了说假话,然后说慌话,后来开始小偷小摸,再后来发展到抢劫。

记者采访第二个人,他问那个亿万富翁:“你成为今天慈善家,跟你童年的教育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这个慈善家,几乎不加思考说:“太有了。

在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端来一盘子苹果,上面有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和弟弟两个人都嚷嚷要这个大红苹果,妈妈往桌子上一放,谁想要举手,我们两人都举手都想要。

都想要,那好,跟我上院子里,我们家院子是草坪,妈妈把草坪隔成两块,你俩现在割草坪,谁割的又快又好,将获得那个大红苹果,自然比赛的结果我赢了,我获得了大红苹果,这件事给我极大的启发,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内在的欲望的话,必须付出真实的努力,我一生都遵循这个准则。

” 我想,各位都为人父母,同样一个分苹果的事情,两个孩子人生的感受完全不同,导致两个孩子人生方向完全不同。

教育孩子是绝对没有小事的。

如果深刻了解了孩子的生长规律的话,你的不经意的眼神,一个打骂动作,可能永远地使孩子偏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