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说课稿说课讲解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说课稿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酸和碱的性质研究》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盐的性质以及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材编排上,先介绍了常见的酸和碱,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教材注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化学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酸和碱的性质,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来深入理解。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出发,逐步上升到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酸(盐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酸和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教学难点(1)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酸和碱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探究物质的组成》 说课稿
《探究物质的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物质的组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探究物质的组成”这一课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对一些常见物质组成的探究,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物质组成的概念,了解元素、原子等微观粒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物质组成的微观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实验探究充满热情,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2)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常见元素的符号。
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以及物质组成的微观分析。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质组成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说课稿4篇
初中化学说课稿4篇初中化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学习单质气体。
通过实验感知来获取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氧气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也是很重要的两类化学反应,这些内容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以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什么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提高观察与总结能力,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一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我会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需品?为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氧气是一种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进而设问氧气还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通过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安排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氧气制取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能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基础。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对前面所学的空气成分、氧气性质等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另一方面,它又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等内容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的部分性质和用途,对化学实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特点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
(2)掌握氧气的性质,能够描述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
(3)初步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
2、氧气的性质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氧气性质的进一步深入探究,也是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氧气制取的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实验制取氧气,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了解氧气的性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氧气的性质实验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氧气制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关于初中化学的说课稿模板
关于初中化学的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份关于初中化学课程的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册第三章《化学反应及其类型》。
本章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系统地接触化学反应的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理解这些反应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化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类型的识别与理解。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对于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章节所学的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出化学反应的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类反应的规律。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反应类型特征的理解。
4.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总结各类化学反应的特点,并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说课稿优秀10篇
初中化学说课稿优秀10篇篇一:初中化学说课稿篇一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
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说课稿一、使用教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一节二、实验仪器50mL针筒、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橡胶导管、吸管、100ml锥形瓶、50mL量筒、止水夹、镊子、滤纸三、实验药品白磷、红墨水、热水80ºC四、实验改进创新点1.对教材传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
①将药品“红磷”换成“白磷”,采用水浴加热引燃,增加针筒部分的设计,改进了空气由于受热膨胀引发的逸出问题和燃烧时的白烟污染,这样既减少原来实验的装置的误差,也具有环保意识。
②用带有精密刻度的量筒代替烧杯,直接读出精确数值,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在正式实验之前,增加学生分组实验一:针筒抽气实验。
常规的理论分析,对于部分学生理解实验原理还是有难度的,而这个小实验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宏观事实,直接让学生感受客观规律,加深理解。
3.实验讲授过程中以问题作线索,以实验为依托,层层递进,学生“快”又“乐”地通过“问题引领探究”掌握知识。
5、实验讲授价值从教材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小学科学课程研究中对空气知识的认识,并且为后续混合物纯净物概念、氧气、二氧化碳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启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教学,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为学生提供宏观事实依据,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实验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知识构建方面,本节课要求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定量地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了解空气中重要气体的性质,教会学生分析混合物组成的实验方法。
②研究方法指导方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转变了研究方式。
③情感科学价值方面,科学探究的整个实验过程,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科学体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在化学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氧气制取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而二氧化碳的制取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学生对气体制取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以及检验和验满等方面。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对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
(3)学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改进。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化学实验探究》 说课稿
《化学实验探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实验探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所选教材是_____出版社出版的《_____》第_____章第_____节的内容。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
它既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化学原理和实验设计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比较薄弱。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作出合理的假设。
初中化学10分钟说课稿教案
初中化学10分钟说课稿教案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化学中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物质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探索化学世界的神秘和奇妙。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物质、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如何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
四、说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通过举例和实验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物质有哪些性质,物质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4.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10分钟说课稿
初中化学10分钟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在于深化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具体实例的引入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在整册教材中,本文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类型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内容围绕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进行阐述,通过介绍化学反应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1)教材内容概述本文首先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化学变化的定义,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最后讨论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本文是初中化学的入门章节,对于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培养化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它既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3)教材的主要作用1.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特征;2. 了解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3. 理解化学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化学反应过程;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化学反应的规律。
(3)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特征;2. 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3. 化学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 化学反应规律的总结;2. 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的掌握;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确保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初中化学说课稿6篇
初中化学说课稿6篇初中化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它又是中考中常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进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二、说学情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
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好学教育:(一)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四、说学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2、指导学生利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式,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
《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剑梅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容。
其“活动与探究”以溶液的概念和形成等知识为理论指导,为后面学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奠定一定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本单元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容,是学习第十、十一单元的重要基础,呈现出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结构特点,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理解物质在溶解时吸热、放热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合作探究实验,建立严密的思维角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维与方法,提前掌握因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实验和讨论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团结精神;微观分析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原因,树立化学知识体系发展观;联系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养成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
3.重点、难点(1)重点: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如何引导学生从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的实验验证设计引出由于吸热放热等热胀冷缩引起压强差、气体量得减少引起的压强差。
(2)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的实验验证设计引出由于吸热放热等热胀冷缩引起压强差、气体量的减少引起的压强差。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在预备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溶液的定义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掌握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比较容易。
在实验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操作简单实验。
此外,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需通过激发好奇心来提高积极性,触发求知欲,培养化学兴趣,迎合其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身临其境的研究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说课设计 无中生有——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
“无”中生“有”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中第2课时的内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在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学习中,同学们已掌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和基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比于CO2与Ca(OH)2反应原理可以得出,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学生对该反应是否发生产生了疑问。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下面我将从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创新、实验总结和实验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一一阐述。
【实验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过程,掌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装置,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实验设计】教学中设计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引出本节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CO2气体在密闭体系中与碱溶液反应,体积减少产生压强差”的原理,让学生讨论得出倒吸实验、瓶吞蛋实验、软塑料瓶实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常规实验的不足,以缺点为突破口,逐步对实验进行改进,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及盛满二氧化碳带有气球的瓶子这套装置能否可以进行探究呢?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然后实验。
【实验内容】本节课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与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环节。
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的试管中吹气,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同学们讨论提出猜想。
环节2——思考讨论,设计方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 使用干燥剂的探究》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实验室制取氧气使用干燥剂的探究》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二、实验器材1、药品: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98%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生石灰,氯化钴试纸,硅胶。
2、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镊子,双颈烧瓶,三颈烧瓶,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橡皮塞,导管,Y型管,多孔球泡,干燥管,相对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电脑。
三、实验创新点1、实验引入由分析过氧化氢制氧气有什么特点引入,学生实验发现过氧化氢制氧气水蒸气含量大,提出问题:如何降低氧气中水蒸气含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2、探究哪种干燥剂效果好学生设计实验:将相同浓度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通过不同的干燥剂,以木条复燃效果推断干燥效果。
而木条都复燃说明传统实验很难判断,借助相对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干燥后气体的湿度,以湿度变化,分析哪种干燥效果好及其原因。
3、探究如何得到更干燥的气体学生提出可以从增加干燥次数、延长干燥时间、增大气体与干燥剂的接触面积这三个角度提升干燥效果。
分别实验并测定湿度,找到实验室干燥氧气效果最佳方法。
同时也得出,通常的干燥方法无法得到绝对干燥的氧气。
4、探究常见食品干燥剂的效果通过实验得知实验室干燥氧气用生石灰的效果最不理想,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食品中常见的干燥剂反而用生石灰呢?借助湿度传感器测定常见固体干燥剂长时间干燥后的气体湿度,归纳出常见固体干燥剂的干燥效果。
四、实验原理干燥气体是实验室制取气体中的重要一步,在历年中考中都有出现。
九年级下册教材中,只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干燥剂,通过物质的性质介绍了它们的用途。
但是干燥剂干燥效果如何,干燥剂如何选用,学生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通过创设具体的实验情境,学生在探究中找到干燥剂的选择依据,以及总结提升干燥效果的方法。
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
最后拓展到生活中干燥剂如何选择,提升了他们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五、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常见干燥剂干燥氧气的效果,初步得出干燥剂的选择依据和提升干燥效果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粗盐的提纯探究实验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粗盐的提纯探究实验说课稿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粗盐的提纯实验,让学生了解盐的提纯方法以及晶体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与器材•粗盐•滤纸•瓷杯•铁夹•酒精灯•准胶体硅胶实验原理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而粗盐中含有杂质如沙子、泥土、微粒等。
本实验将通过溶解、过滤和结晶三个步骤对粗盐进行提纯。
溶解:将粗盐加入瓷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使盐溶解于水中。
过滤:使用滤纸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滤去其中的杂质颗粒。
此时得到的滤液为盐溶液。
结晶:将盐溶液倒入干净的瓷杯中,放在安全闪点下加热,使水分慢慢蒸发,直到结晶生成。
准胶体硅胶的作用是吸附溶液中的微粒杂质,起到加快盐溶液的过滤速度和提高盐的提纯效果。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确保清洁无损。
•准备足够的粗盐、滤纸、瓷杯、铁夹、酒精灯和准胶体硅胶。
2. 溶解•在瓷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加入适量的粗盐,并使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盐溶解。
3. 过滤•将滤纸折叠成合适的形状,放入漏斗中。
•将漏斗放在干净的瓷杯中,倒入盐溶液。
•观察盐溶液慢慢渗透过滤纸,杂质颗粒留在滤纸上。
4. 结晶•将过滤后的盐溶液倒入干净的瓷杯中。
•使用铁夹将瓷杯固定在安全闪点下方的酒精灯上,加热盐溶液。
•观察盐溶液慢慢蒸发,直到结晶生成,形成纯净的盐。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溶解、过滤和结晶三个步骤,从粗盐中成功提纯得到纯净的盐。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结晶的形状和颜色,并初步了解晶体的结构特征。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需要小心操作,避免烧伤和触摸热的容器。
•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
•操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思考题目1.为什么在溶解时需要充分搅拌?2.为什么过滤后的溶液一定要加热才能得到结晶?3.除了准胶体硅胶,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盐的提纯效果?实验延伸利用提纯后的盐,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例如制作食盐溶液以及利用盐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等。
初中化学说课7分钟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7分钟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与化学实验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
教学时间:7分钟
一、导入(1分钟)
老师用一个化学实验开始上课,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化学实验中有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能否解释?
二、学习化学的定义及特点(1分钟)
1.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变化过程的科学。
2.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化学理论
的正确性。
三、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2分钟)
1.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2.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结果,做实验报告。
四、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2分钟)
1.示范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化学实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强调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及交流(1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动手做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对化学的定义、基本过程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认识到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实验化学说课教案
初中实验化学说课教案年级:初中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量筒、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等。
3. 实验步骤和要求的教学材料。
4. 安全注意事项的说明。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
2. 提出问题: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实验?二、实验操作(40分钟)1. 实验一:离子反应的实验步骤:取少量氢氧化钠和少量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要求: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反应类型。
2. 实验二:金属活性实验步骤:将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要求:观察反应现象,总结金属的活性规律。
三、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反应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5分钟)1. 讲解化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穿戴实验服、佩戴护目镜等。
2. 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
五、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化学实验报告》的作业。
2.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报告的准备工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了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控制和安全意识,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爱好。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细节设计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说
课稿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简析重点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问题的发现、提出及结论的得出。
关键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主动研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意义。
2、学习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3、学会常见探究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主动研究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类比的能力。
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整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探究的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实验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教学设备多媒体、大屏幕投
影。
仪器药品集气瓶、玻璃片、试管、饮料瓶、胶头滴管、玻璃管、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熟鸡蛋等课前准备做PPT、查找网上资料、准备实验用品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过程设计
教
学过程设计
教
学过程设计
教
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问题的引入:
从学习方法、中考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出课题。
[引言]化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我们的课本里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涉及到化学实验探究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以化学实验探究为主题进行复习,希望对同学们解决此类问题能有所帮助。
总结归纳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讲解]一、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一)假设验证类型探究题;(二)处理、分析得出结果型探究题;(三)新情景型探究题;(四)计划方法类型探究题。
投影例1
[启发]启发学生根据金属的性质和题目中有关信息提出假设。
[讲解]二、题型分析、解法指导:
(一)假设验证类型
[提问]本题你想提出什么假设?
归纳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确定假设方案。
学生读题思考;
提出假设:金属活动性锌>铬>铜;……[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结]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而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条件的公平性,以增强实验的可信度。
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所用金属的体积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操作;
一组学生上台演示。
适时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思考得出结论。
叙述现象;
得出结论;
在黑板上写出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
引导学生归纳在这个实验中运用了哪些知识解决了问题?
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进一步探究]
你还能够设计出与上述原理不相同的实验进行探究吗?例如,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题型一小结]
如何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假设。
为求证假设,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假设得以验证。
思考
总结投影例2
[问题引入](二)处理、分析得出结果型
读题时思考本题要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思考找出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是co2是否确实与NaoH发生了反应探究实验辅助学生实验;
指出本题涉及到学科间综合的知识。
学生完成实验:1、塑料瓶变瘪;
2、瓶吞鸡蛋。
描述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问题质疑]有同学提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问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提出质疑的原因,并继续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上一实验不足以证明问题的原因,设计新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辅助学生实验;
点评时指出学生是用对比实验解决的问题学生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
由此证明学生所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深入探究
能否设计与上述实验原理不同的探究实验?
学生演示将co2吹入NaoH溶液中,然后滴加盐酸。
[探究小结]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找到了新的探究方法,涌现出更多的探究实验方案。
学生在黑板上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了更多方案。
例如,在上述实验中还可滴加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等。
学习反思[题型二小结]从此题的探究过程中,你得到哪些了启示?
对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既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创设新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又可以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对探究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使已有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使探究结果更加可信。
学生反思后总结出对比法是进行探究实验的重要方法;
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观察和对比实验现象;联系实际,加深了对NaoH 需要密闭保存原因的理解。
投影例3 设疑激趣(三)新情景条件下探究型题
根据滴水生火的新情景设疑、提问。
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猜测。
学生猜想是o2、……[引导思考]
质疑探究引导学生运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水和过氧化钠反应为什么不可能产生碳酸根呢?怎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讨论得出:(1)中气体为氧气;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产生现象(2)的原因。
并设计实验验证。
[题型三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将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成果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对比。
此类题起点高,落点低,虽然情景新,但考点却不难。
明确了新情景探究题的特点,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
投影例4
(四)计划方法类型探究题
[讲解]怎样确定课题?(1)从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炼出来;(2)从课本的知识点确定;(3)从题目设置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形成问题,选择有研究价值的、新颖的、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从所给的课题中选择课题。
投影出实例[讲述]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调查法或实验法等研究方式,并列出研究步骤,依据研究步骤进行实验或调查,最后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形成成果,以利于交流。
学生学习体会此类题型的研究过程。
课堂小结
投影:
化学实验探究的八要素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了同学们进行化
学实验探究的思维。
依照探究的八个要素,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紧扣课本知识,勤于动手、动脑,就一定能使同学们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总结课堂所学,归纳方法技巧,回味探究过程,提升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化学实验探究
(一)假设验证类型探究题;
(二)处理、分析得出结果型探究题;
(三)新情景型探究题;
(四)计划方法类型探究题。
教学反思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
有些学生提出的假设及验证方案出乎我的意料,但又非常合理。
我
感到,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但作为一节教学示范课,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的地方: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偏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克服和改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