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地理课堂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初中地理课堂管理(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管理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地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视野。
因此,初中地理课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管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具,以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答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四、创设实践性环节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践性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五、实施差异化教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六、强化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采用多元化、全面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七、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认知发展。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地理。
正确处理地理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除 了课堂学习外 , 还可以开展竞赛 , 演讲等多种学 习方法 , 例如 : 科 技文写作 比赛 、 综合能力 比赛等等 , 给学生提供了展示 自己英语才华的 平台。 大专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第一线 的工作 , 服务于人或与人沟通不 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 良好的服务态度 , 还要有较 强地 与人交流 的能 力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英语教学应该更多地贴近生活, 结合实际 , 为他 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做准备 ,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更多 的综合实践机 会。 四 、 语 结 总 的来说 ,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育现状普遍 不令人满意 , 这是一个 客观事实。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 , 在实施教学 时要掌握好教学 内容 及教学方法的结合 , 以达到学生在真实情境中 自由发挥的 目的。 只有这 样, 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 最终也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 目的。
参 考 文 献
[] 1 朱一纶 电子技术专业英语. 电子工业 出版社 ,06 2 0 2 刘怡. ] 电子技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探 讨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0 2 4 0
( 4 )
[] 3 汪菊 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 学的探 索. 0 2 9 0
正 确处理地理教学 巾的几个关系
汉 中职业技 术 学院 何 莉 萍
[ 摘 要] 实施素质教 育,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 改革教学方式 , 高教学效率, 提 地理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 与学的关 系、 与练的 关系、 讲
广度 与深度的关 系、 图与文的关 系等。 [ 关键词 ] 素质教育 地理教 学 教 学方法 教学质量 创新精神 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 , 教育 、 科技 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的时 代背景下 , 素质教育对教学改革提 出了更加迫切 的要求。 人们也逐渐认 识到 : 实施素质教育 , 不是不要 升学率 , 不要教学质量 , 而是必须改革教 学方式 , 提高教学效率 , 减轻学生过重 的课业负担 。正如夸美纽斯提出 的“ 使教师因此而少教 , 学生因此而多学 , 让校园充满着快乐。” 为此 , 作 为一名地理教 师 , 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教学改革 的要求 , 更新 教育观念 , 调整教学思路 , 拓宽教学内容 ,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 要 达到此要求 , 在地理教学中 ,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 教 与 学 的关 系 教学活动是 由教师 和学生 双方组 成的一种特殊的双边互动关 系 , 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 教学活 动是一种对话 、 一种沟通 , 是合作 、 共建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 活动巾, 是以教师活动为主 , 以教师为 中心 ; 以 传授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知识为主 , 以知识为 中心 ; 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 主, 以课堂为中心 。这种根深 蒂固的“ 中心” 三 课堂教学思想 , 忽视了课 堂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 忽视了学生 自身的能力培养 , 忽视了教学中的实 践环节 , 使学 生的学 习变成 了被动的接受 、 吸纳过程 , 生在学习巾缺 学 乏积极性 、 主动性 , 更谈不上创造性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 , 要求我们树 立现代教学 观念 ,正确处理课堂认知教学 和活动教学 的关系 ,因材施 教,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和热情 , 让学生带着 问题去学 习 , 学习中提 在 出问题 , 在学 习中思 考问题 , 在学 习中解 决问题 , 使学生乐 于学 、 于 善 学 、 造 性地 学 。 创 二、 讲与 练 的 关 系 “ 和“ ” 讲” 练 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 。“ 是学生积极参与下 讲” 的教师活动 ,练 ” “ 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 两者是相互关 系 , 不可分 割的。 讲” “ 的前提和基础 , 练” “ 的强化和延伸 。 “ 是 练” “ 是 讲” 在地理教 学 中, 要克服 “ 只讲不练” “ 、重讲轻练 ” 同时也要克服“ , 题海战术” 要把 , 讲 和 练 有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教 师要 根 据 教 材 的 特 点 和 学 生 的 能 力 、 平 , 水 高屋建 瓴地把握教材 , 练地处理教材 , 熟 做到精讲 、 巧讲 、 有启发性 的 讲; 通过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活跃学生 的思维 。在练习的处理上 , 要精细设计 , 习题要典型 , 有启发性 和创新性 。使学生做到常练 、 巧练 、 精练。在新地理教材的每一章节后面 , 分别有一些题型新颖 、 富有启发 性 的动手题、 思考题 、 辩论题等 , 以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去思考、 可 训练。 三 、 度 与深 度 的 关 系 广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四个联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四个联系”【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四个联系”是指事物联系、空间联系、因果联系、方法联系。
本文从引言部分入手,介绍了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四个联系”的概念。
在分别阐述了“事物联系”在地理教学中的理解与实践、“空间联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案例、“因果联系”在教学中的分析与讨论以及“方法联系”在教学中的培养与指导。
强调了学生主体性与“四个联系”的结合。
结论部分指出,“四个联系”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四个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四个联系,事物联系,空间联系,因果联系,方法联系,学生主体性,地理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教师教学能力。
1. 引言1.1 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的认识与保护,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地域特色的分析。
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而初中正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国情的关键时期,因此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1.2 “四个联系”的概念“四个联系”是指地理教学中的“事物联系”、“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和“方法联系”。
这四个联系贯穿于整个地理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事物联系”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起整体性的地理思维。
“空间联系”则是强调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区域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因果联系”要求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形成系统的地理思维模式。
进行合作学习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进行合作学习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摘要:高效课堂应该是合作的课堂,信心自信的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推进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地理课标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因此,积极主动的推进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1 以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1.1以学生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以“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采用分工与合作的形式进行。
1.2以师生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
要注意放飞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产生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
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变得自然、亲切、顺畅、有效。
学生在师生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收获快乐;在交流合作中解决疑难,互相促进;在展示反馈中提升了各种能力;在相互融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师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收获着、享受着快乐。
2 以学生学会学习打造高效课堂要打造高效课堂,既要改革学生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等,更要对教师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等进行改革。
2.1高效课堂应该是学习行为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课堂要把学习行为真的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要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因此,在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时,教师不新授;在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师生不交流;在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时,教师不讲解。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课前准备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这包含了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包含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学法,备教材就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备学生,教师首先要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备教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一)导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导语吸引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虽然导语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旧拓新式、承上启下式、设疑提问式、声像式、小故事、谜语式、歌曲、实物等多种形式。
地理高效课堂
地理高效课堂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增长,效率在提高,观念在更新。
一切的一切都将呼唤高效课堂的出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那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地理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思维活跃,将来会更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高效地理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地理思想,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地理思想的微妙,不断开发思维潜能。
这中间老师是支持者,是引导者,是伙伴,是地理思维火花的点燃者。
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地理场景。
所以教师在讲地理课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渗透地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地理思维,不断挖掘和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学好地理打下一剂强心针。
成功的地理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故事、做游戏、猜谜语、举实例、编口诀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后,我及时组织学生结合在学校讨论如何避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中国水资源”这一内(1)当地用水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容时,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情况:(2)当地用水分为几类?等等。
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各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全班汇总。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家乡水资源利用的类型,并提出一些节水的建议和措施。
如果每个地理老师都能巧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多彩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追求导入新课的有效性、问题探究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激发兴趣的有效性,那么教学效果的“立竿见影”,高效课堂就打造成功了。
高中地理教学需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高中地理教学需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彭州中学杨金国文章摘要:地理学科涉及文、理,自然与人文关系密切,知识与能力是课标的要求,现实生活要求教学应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知识与能力,理论联系实践都应具备。
地理学科综合的特点使教学涉及面很广,初高中的联系、文字与图象的功效、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很好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地理教学关系地理是占自然人文两大学习领域的一门学科。
无论在新的课程方案还是以前的课程设置,地理学科总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在世界自然科学分类中,地理科学是五大学科之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难学!学习地理学不仅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涉及面广。
再加上地理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地理学科在学习思维上是跳跃式的。
如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冬夏(一月和七月)等等,使得学生总是在一种思维转换中进行。
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也是与其它学科不同,主要在于插图。
其他学科教科书中的插图基本都是起直观材料的作用,而地理教科书和配套的地图册作用不仅仅是直观材料作用,更主要是一些用文字无法穷尽的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各种专题地图。
在文科类科目中可以说地理是难度是最大的,学起来很难,教地理就更难了。
因此,在教学中理清各类关系,把握他们的内外在联系,区分出异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关系很多,仅分析以下几大关系,供大家参考。
1、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包括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正确处理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关系
正确处理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关系肖港初中肖荣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进行很多年了,其精神已深入到每个教育者的心中,而“高效课堂”目前正成为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境界。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已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然而,我们在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的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惑和误区。
如何提问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关系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题。
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关系扎实的知识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态度的基础;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第一层,是最基础的目标。
如果教师盲目夸大了“能力”的功能,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的涵义和关系就会将我们的地理教学引入歧途。
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基础教育不能过早的从“知识”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教师由于强调提倡培养学生能力而放弃了学生知识的学习。
笔者认为,只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
教师闻道在先,理应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
相反,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当然,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
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
像小学生、初中生正是一些良好习惯养成的年龄段,如果一味的夸大其主体地位,可能会将他们引入歧途。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更不是不要教师指导,课堂的阵地、讲课的形式还是需要的。
不过教师的讲解不能简单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各类问题,对全班学生产生乐于思考的感染力;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展开,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论高中地理新教材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论高中地理新教材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论高中地理新教材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高中地理教材怎样编写得更好,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
本文拟侧重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需正确处理好的十个关系谈谈个人的看法。
1、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地理教育史中经过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选择所形成的传统地理知识体系,其中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更加有效地引进地理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探索地理科学新领域、新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所以,高中地理教材首先应从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出发,重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
随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改革进步,新的地理知识不断涌现,在上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力求反映世界的最新面貌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新问题以及有代表性的广为运用的地理科学新的方法论、新的研究手段、技术等。
可以分正文和阅读材料,将新知识予以分层次有弹性的介绍,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科学飞速发展的重大成就和远大前景,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地理学习动机。
在高中地理课时偏少的情况下,要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无论是传统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切忌学习总量超限,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事实与原理的关系地理原理是反映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有关地理概念、规律、成因等理论知识。
涉猎的有关自然、人文地理原理、概念是理性知识的基础。
由于指导性强,应用很广,概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可起到纲目的作用,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可贯穿于高中地理教材的始终。
地理事实表现为地理分布、演变、景观、特征的事实材料或地理现象,是说明概念、论证原理、分析成因、表现规律的基本内容。
新教材要注意事实与原理并重,不能有“理”无“地”,缺乏分析研究基础,也不能有“地”无“理”,单纯描述,理性不强。
对于某些概念、原理等理性知识,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阐述,要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作为分析依据,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典型范例,以增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效地理课堂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87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科 技 教 育全国地理教改从2003年到现在已有7年多时间,新一轮课改正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地理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地理教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在地理教学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之间的关系地理教材首先由知识内容构成的,学生学的首先也是知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学习态度的基础;知识要求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第一层次、最基础的目标。
能力应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如果教师盲目夸大“能力”的功能,不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将会使地理教学误入岐路。
强调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不能轻视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完成能力、情感、态度的提升与完善。
笔者以为,基础教学不宜过早从“知识构建”突变到“能力提升”;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轻视知识的积累,结果必然会导致因追求能力连知识学习也会落空。
相反,有了广博的知识视野、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素养,才能打好金字塔的“塔基”,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知识加能力的双丰收。
2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性,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更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
相反,只有把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协调和发挥好,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正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期,如果一味的“夸大”其主体地位,将会将他们“放”入歧途。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是不要教师讲解,更不是不要教师引导,课堂阵地、授课形式仍是不可替代的。
地理(心得)之初中地理课教学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地理论文之初中地理课教学要把握好四个关系雷店中学陈文炳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赞誉人的博学多才,可是在我们初中课堂上,还仅是地理学科的范畴,况且中考只有二十五分。
如果从学生素质的发展,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难度等方面讲,地理课教学就不得不下一番真功夫,否则你还真教不好这门课。
几年来我一直教学初三地理复习课,对于初中地理课的教学和复习有几点心得。
1、处理好时间少和内容多的关系。
初三地理复习课每周一课时,全学年也不过是四十学时,有时只在下半年开设地理课,课时更少,而中考内容三本书,还有综合复习和重点复习,怎么办?首先要想好复习课怎么上?我在读懂教材后,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进行单元教学,有时一节课教学一至两个单元,有时一个单元一至两课时;二要想好每节课怎么上?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复习的方法,不独霸课堂,学生能复习掌握的自己看书,精要的难理解的,师生分析讨论;三要每节课指导学生建立好每个单元,每册书的知识树,这样,不断的实践、更新,教学定会游刃有余。
2、教会好学知识与读地图的关系。
懂行的人都知道教地理不教会学生读地图,那不是教地理课的教师。
想想:地理课进入中考以来一直是考读地图,地图是知识点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
从本质上讲,地理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现象和它变化的规律,不读地图行吗?既然这样,一要通过课本教会读图;二要教师在黑板上快速较准确地画图给学生以示范,比如:“气温降水柱状图,三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把所要求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到读地图的教学之中。
只有这样不断地强化和训练,才能让学生进入地图的世界,地图读懂了要学习要掌握的知识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握好课本内和课本外的关系。
地理教材编写得十分精要,很多知识点在课本外,必须读懂教材的每一句话,比如”经纬网“,教材上只是一小段话,两幅小插图,但是要理解的知识就多啦,这是其中之一。
其二,我们的家乡这块土地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人情风俗等都与课本内容相关联,教学中也应恰当引入。
地理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几种关系
地理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几种关系?作者:来源:《地理教育》2010年第01期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郑新薇教师问答:教学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能否处理好以下方面,关系到整个教学系统的成效。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但也不能只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最终靠的是能力,掌握一大堆知识,而不会运用,终究只能纸上谈兵,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
当今世界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获取知识往往比记住知识更重要,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要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能力。
如在学习中国地势时,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可设计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水利工程专家,要进行水电站的选址工作,中国这么大,你会选择哪一处?请说出你的理由。
所需基础知识涉及水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与地势落差、河流流量有关)。
这是一道能力题,学生需要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如果缺乏基础知识,问题无法解决;如果掌握了知识,不会迁移运用,问题也无从解决。
当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发生障碍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时就应该发挥出来,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推理等思维活动。
如让学生想象一个人从六楼倒了盆水,浇在身上是什么感觉?现在不是从六楼,也不是一盆水,而是有两三千米的落差,一条大河如长江,从天而降,冲到你身上又是什么感觉?这说明水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能据此推测哪里水能蕴藏量大?水电站又该建在哪里?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事物表象是千变万化的,感性认识由于肤浅的特点,因此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因此具有更广泛的指导性,能够更好地指导科学实践。
论高级中学地理新教材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_地理.doc
抽象化,力求突出重点、要点,设置难点、疑点,探求关键、特征,从多方面强化这一系统的功能作用。
例如,课文系统可以设正文、提示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其中提示部分可有预习提示、自学预习和课后提示等,注重启发,培养学习能力。
图象系统侧重以图示形成传递知识信息,新教材要注意借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和国外优秀地理教材的可取之处,在图象比重、图象内容选择、图象类型、图象组合、图文配合、图象安排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发挥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的作用。
例如,增设组合图,增强其表现力,插图内容的难度也应逐步加大。
练习系统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设计上一要容量适当,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要题型多样化,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题目,给实验以应有的地位;三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四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五要编排位置灵活,各种练习可穿插于教材结构的各个环节中。
ﻪﻪﻭﻪ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籍。
配套教材则包括教师用书、教师地图集、学生地图册、练习图册以及电化教材等,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更好地教与学提供服务。
其中教师用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是针对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而编写的。
其一应突出实用性、便于教师教学。
例如,可增强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分析、教学设计构思以及提供多种教法选择;亦可考虑增设一定的背景材料或补充资料以及教学范例。
其二应注重权威性,便于教师更好地领会和驾驭教材。
例如,有争议、未定论,不成熟的观点不宜随意写进用书里;解答练习题目要慎重,严谨。
电化教材是新教材体系的突出特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它主要涉及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象带、视盘、计算机辅助教学软盘等。
目前,电化教材仍处于辅助教材的地位,如何完善配套,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普及性,促进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大力提高,在教材改革中须要加快研究和研制的步伐。
ﻭ所谓课程纵向设置是指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关系。
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师的基础工具,如何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是每位地理教师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精选教材,注重质量优秀的教材是地理课堂的基础,地理教师应该注重选择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要注重教材的全面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对学科内不同内容进行充分的深入阐述,并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具有启迪性和实践性。
二、引导思考,注重方法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案例分析、桥梁式教学等,使课堂充满活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内容,注重趣味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丰富内容,使其充满趣味性。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直观、鲜活地呈现出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掌握分寸,注重深入在课堂上,地理教师应该把握好分寸,根据教材的要求,深入探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
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五、注重实践,注重生动地理学科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利用各种培训、省外考察、实验、模拟等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把好教材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引导、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深入探讨知识点以及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
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一、引言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和加强师生互动效果的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1.利用问答互动课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回答、提问等多种方式开展问答互动。
通过这种形式的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实施小组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方式。
3.进行案例分析地理课堂中的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优化地理教学设计1.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丰富、科学、实用,既确保了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发展。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喜爱。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趣味游戏、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3.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地理学科强调实践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地图制作、实地勘测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师生互动效果的评价1.使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在课堂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地理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模板
地理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地理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图与文、广度与深度、知识综合与渗透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地理教学关系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科技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要教学质量,而是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正如夸美纽斯提出的“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快乐。
”为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拓宽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达到此要求,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组成的一种特殊的双边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活动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知识为主,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的灌输式教学为主,以课堂为中心。
这种根深蒂固的“三中心”课堂教学思想,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忽视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吸纳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正确处理课堂认知教学和活动教学的关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创造性的学。
如我们讲“交通运输中的点”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阅读苏州地图熟悉苏州火车站、苏州汽车北站、苏州汽车南站和市内公交车站的分布,请学生分析苏州市的车站分布格局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并请一部分经常在苏州乘火车和汽车往返的同学谈谈乘车的感受。
有了这样的活动内容做铺垫,然后组织学生学习、讨论:(1)公共汽车客运站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车站与火车站、市内干道系统的布局如何?(3)这种设置起到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后,认识到车站围绕城区设置,并与火车站、市内干道系统有便捷的,布局比较合理。
初中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沟通与合作
初中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地理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能和知识背景,还需要教师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形成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本文将从地理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沟通与合作。
一、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地理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中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地理教师应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课堂中,地理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地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及时反馈和评价:地理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同时,地理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对于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地理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明确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目标以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等。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发送家校沟通日志等方式,确保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 积极回应家长关注:针对家长关注的问题,地理教师应积极回应,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地理教学中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地理教学中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地理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其中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三个方面来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是积极学习氛围的关键。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和疑惑。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有效的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
二、学生之间的协作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合作项目和座位调整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知识,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此外,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和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家长对教学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支持。
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中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都需要加强,并且要注重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提升。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才能够推动地理教学的进步,实现教育的目标。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的方法解读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的方法解读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思维的能力和地理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高效化地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的方法进行解读。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地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或者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强的学科,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解,做到系统性、连贯性,同时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地理现象和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地理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在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实地调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利用构建高中地理高效化课堂,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利用,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地理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地理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是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由传统课程体系向现代课程体系转化的标志。
它不仅在内容结构、课程目标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而且注重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转化,更区别于旧有的教材体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我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之间、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一、积累基础知识,着力培养地理能力过去的课程“过于注重地理知识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课程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使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三方面,均衡地发挥作用。
简而言之,过去课程的功能主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新课程的功能在于“培养人”。
长期以来,受传统和“应试”倾向的影响,教师心目中的“知识情结”根深蒂固,要真正实现从“掌握知识”到“促进发展”的观念转变,并非易事。
我们的教学古往今来都是对知识负责,而不是对活生生的学生个性发展负责。
即使在课堂上,满眼望去,所关注的也都是地理知识。
有人要问:“知识”难道不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吗?我想应该有以下两点认识:1.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要完善。
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基础知识是不够的,特别要考虑地理能力结构的问题。
2.知识是一种基础,也是我们最易想到的基础,但在对待知识基础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内涵在发生变化,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
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样的知识都拿来,这样的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但只有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
新课程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来体现基础教育的改革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地理课堂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摘要:一节好的地理课,离不开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更离不开师生的有效互动,在课堂里,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是导演,要完成好一节地理课的导学,笔者认为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动融洽关系协调
全国地理教改从2003年到现在已有7年多时间,新一轮课改正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地理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地理教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在地理教学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之间的关系
地理教材首先由知识内容构成的,学生学的首先也是知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学习态度的基础;知识要求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第一层次、最基础的目标。
能力应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如果教师盲目夸大“能力”的功能,不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将会使地理教学误入岐路。
强调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不能轻视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完成能力、情感、态度的提升与完善。
笔者以为,基础教学不宜过早从“知识构建”突变到“能力提升”;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轻视知识的积累,结果必然会导致因追求能力连知识学习也会落空。
相反,有了广博的知识视野、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素养,才能打好金字塔的“塔基”,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知识加能力的双丰收。
2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强调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性,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更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
相反,只有把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协调和发挥好,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正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期,如果一味的“夸大”其主体地位,将会将他们“放”入歧途。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是不要教师讲解,更不是不要教师引导,课堂阵地、授课形式仍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片面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将学科的课堂教学时间一压再压,连教材与大纲规定的起码课时都得不到保障。
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时集中讲授比学生自主死学瞎学的效果要高得多,省时省力;通过最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
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各类问题,对全班学生产生乐于思考的感染力;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自主学习应当建立在老师的科学指导的前提下的。
3 接受学习与探索学习的关系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能把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等号。
在一定意义上,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学习活动中。
现在把它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应该是为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而不是以之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
采用发现学习模式时,选题要明确恰当,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准确,师生活动要做到放之有度,收网及时,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自主思维活动和集中学习的统一。
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要有一定的条件,并非每堂课都能采用。
一堂课宜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因人、因时、因课制宜,不可一刀切。
无论何种形式,达成教学目标是目的,须把“标的”要求放在首位,把知识与能力是否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
4 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但不能取代老师的职能;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而目标要通过手段来实现。
现在的地理课,因其学科特点和老师的追求,普遍存在着“媒体替代老师,电脑替代人脑,片面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象,甚至有些课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老师辅助“课件”,从头到尾放电影式完成。
一节课老师不是根据学习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而变成了执行课件程序的过程,老师期望且强迫学生按课件设想去从事学习活动、回答问题,老师的任务就是拼命“诱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结果。
众所周知,师生交往中知、能、情的交流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脑是无能为力的。
因为,有许多知识需要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不是靠用电脑就能解决的。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记忆与思维的黄金期,应该遵循他们的心智特点,培养他们多记忆些常识性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量,同时进行切合年龄段的思维发展与情感渗透,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好素质基础。
5 满堂灌与满堂问的关系
满堂灌固然不行,满堂问肯定也不好。
课堂离不开教师提问,但教师提问不能简单庸俗化,不能追求“应声如雷”、“举手如林”的虚假活跃和气氛。
提问关键在于思考性,对全班学生有吸引力,问题设置要有一
定深度和启发效果。
多提问并不就是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是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之目的的。
我们要求的是活跃的有效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非要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
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是全员全程参与还是部分局部参与。
地理的“理”性特点,更是对课堂及问题的思维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有良好传统,培养了大批世界公认的杰出人才,为世界文化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不能抹杀它的贡献,否定它的一切,只是说它某些方面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缺少创新,需要改革。
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处理好这些关系,将关系双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是教学方法改革上一个有意义的突破。
而不应盲目的夸大其中的任何单一方面。
这样才能使我们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使地理课程改革沿着科学的轨道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