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教程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实训指导书

植物保护实训指导书
观察
一 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病害的病状和病征类型,为识别植物病害打下基

二 材料用具
玻盒标本、浸渍标本、新鲜标本
三 内容、方法、步骤
㈠ 病状类型观察
1 变色
①花叶
十字花科植物病毒病(羽衣甘蓝)
②黄化
柑橘黄龙病(大叶黄杨)
2 坏死和腐烂
①斑点
莴苣霜霉病
②穿孔斑 桃细菌性穿孔病
注意其所属类型。 5 蛹的观察:观察异色瓢虫、柑橘大实蝇、二化螟蛹的
形态,注意其所属类型。 6 观察蚜虫、白蚁的多型现象 四实训作业 1 列表比较各供试昆虫变态类型及幼虫、蛹的类型。 2 试述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和成虫的主要区别。
实验实训四 鳞翅目、鞘翅目及其亚目、主要科形态 观察
一 目的要求 通过标本观察掌握鞘翅目、鳞翅目及其亚目、主要
实验实训十二 油菜病害症状及害虫形态识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当地油菜主要病害的症状 2、掌握当地油菜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用具 1、当地常见的油菜病虫害,如菜青虫、大、小猿叶虫、小菜蛾、甘蓝夜蛾、 斜纹夜蛾、油菜菌核病、十字花科软腐病、十字花科霜霉病、十字花科病毒 病等玻盒标本、浸渍标本。 2、病原玻片标本 3、有关挂图
喙、口针(4 根) 四.实训作业
用透明胶把咀嚼式口器各部分粘贴在试验报告纸 上,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实训二 昆虫触角、足、翅类型识别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昆虫触角、足、翅的不同类型 2 了解昆虫外生殖器的构造 二材料用具 1 蝗虫、蝽象浸渍标本 2 蝼蛄、蛾、蝶、金龟子、步行虫、螳螂、家蝇、蜜蜂 针插标本(7 组) 3 触角、足类型玻盒标本 4 蓟马玻片标本 5 仪器用具:体视显微镜、镊子、培养皿等 三内容、方法、步骤 1 触角构造及类型观察 2 足的构造和类型观察 3 翅的构造和类型观察

园林植物保护任务一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PPT课件

园林植物保护任务一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PPT课件
身体的后方。口器着生的方向,和身体纵轴几乎成一锐 角。多见于刺吸植物汁液的昆虫,如臭蝽、叶蝉、蚜虫 等。
昆虫头式的不同,反映了取食方式的差异。利用昆虫的头式可 区别昆虫的大类。
二、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个体段,分3节,自前向后依次 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侧下方均着生1对足,分别 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胸和后胸背侧面各有1对翅,分 别称为前翅和后翅。足和翅是昆虫的运动器官,因此胸部是 昆虫的运动中心。
单眼成虫的单眼有1~3个或缺,位于两复眼之 间的头部背面或额区上方。如蝽象、蛾类多有二个 单眼;蜂类多有三个单眼;也有不具单眼的,如盲 蝽、星蝽等。单眼只对复眼起辅助作用。
2.昆虫的视力和趋光性的利用 昆虫的视力是比较近视的。如蝶类只能
辨别1--1.5m距离的物体,家蝇的视距为 0.4--0.7m,蜻蜓为1.5—2m。
(4)锉吸式口器
是蓟马类所特有。蓟马头部有短的圆锥形的喙,是由上唇 、 下颚和下唇形成的,内藏有舌,只有三根口针,由一对下颚和一 根左上颚特化而成,右上颚已完全退化,形成不对称的口器。
(四)昆虫的头式
由于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不同,因而的形式也发
生相应的变化。根据昆虫口器的着生位置和指向,可将 昆虫头部分成三种头式:
各种脏器和内生殖器,腹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 所以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各腹节的骨板仅 有背板和腹板,二者以侧膜相连。各腹节之间 以环状节间膜相连。腹部1~8节两侧各有1对 气门,是昆虫的气管在体表的开口。腹部第8 -9节上着生外生殖器,有些昆虫在腹部10或 11节上还有尾须(感觉作用)。昆虫雄性外生殖 器称为交尾器,雌性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
甲虫的前翅。 平衡棒 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如蚊、蝇和介壳虫雄虫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同砚能够精通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了解昆虫的分类特征,提高对昆虫的识别能力。

一、导入引入请同砚们观察身边的昆虫,你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识别它们的种类?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是怎样的?今日我们就来进修如何通过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来准确识别它们。

二、观点诠释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的结构,以及触角、翅膀、腿部等部位的特征。

2. 昆虫的分类特征: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口器形态、触角、翅膀、腿部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进修重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2. 昆虫的分类特征及其应用。

四、进修内容1. 头部特征:触角的形态、复眼的数量、口器的类型等;2. 胸部特征:翅膀的形态、腿部的结构等;3. 腹部特征:腹部的节段数目、生殖器官的特征等。

五、进修方法1. 观察实物:通过观察昆虫标本或图片,了解不同种类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2. 比较比较:比较不同种类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3. 记忆总结:将进修到的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形成记忆点。

六、进修任务1. 观察实物:观察老师提供的昆虫标本或图片,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2. 比较比较:比较不同种类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3. 记忆总结:总结进修到的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筹办下节课的小测验。

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收集昆虫标本或图片,尝试识别它们的种类;2. 参与昆虫观察活动,了解更多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3. 探究昆虫分类学知识,深度了解昆虫的分类特征及演化历史。

八、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精通了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了解了昆虫的分类特征,提高了对昆虫的识别能力。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的昆虫识别能力,探究昆虫世界的玄妙。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友人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勤勉对待,乐观参与,取得抱负的进修效果。

祝大家进修幸福!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知识;2. 精通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和识别方法;3. 提高同砚对昆虫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培育同砚对昆虫的爱好和保卫认识。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特征。

2.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3. 能够通过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初步判断其物种分类。

二、导学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结构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特征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和技巧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问题你知道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有哪些吗?如何通过外部形态特征来识别不同的昆虫物种呢?第二步:进修理论知识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结构- 头部:包括触角、眼睛、口器等。

- 胸部:包括前胸、中胸和后胸,毗连着三对足。

- 腹部:由多个节组成,末端为生殖器官。

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特征- 触角的形状、数量和位置- 眼睛的大小和位置- 口器的类型和形态- 翅膀的形状和质地- 腹部的节和附属器官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仔细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比对已知的昆虫分类特征。

- 利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区分微小特征。

第三步:拓展应用此刻,我们来观察几种不同的昆虫,通过识别其外部形态特征,试着判断它们的物种分类。

1. 观察昆虫A的触角形状和数量,确定其属于何种分类?2. 检查昆虫B的眼睛大小和位置,推断其可能的物种归属。

3. 分析昆虫C的口器类型和形态,猜测其属于哪一类昆虫。

第四步:总结归纳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特征,掌握了识别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可以通过仔细比对不同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初步判断其物种分类,提高我们对昆虫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 选择一种昆虫,细致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尝试进行分类识别。

2.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进化和适应意义。

3. 思考: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生物分类中?为什么?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对昆虫多样性的认识和钻研。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知识2.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和识别方法3. 提高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导学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概述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分类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方法4.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实地观察练习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兴趣。

2. 进修环节(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概述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每部分又包含不同的结构特征,如触角、复眼、翅膀等。

(2)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分类根据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将昆虫分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不同类群。

(3)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方法进修如何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其分类和识别方法,包括形状、颜色、纹路等方面。

(4)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实地观察练习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野外进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实地观察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识别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增加知识面。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练习,加深了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觉得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2. 实践:选择一种昆虫,对其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

3. 拓展: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特殊适应性结构,并做简要介绍。

六、参考资料1. 《昆虫学》2. 《昆虫分类学》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手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1.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教学设计

任务1.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教学设计
结构:基部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第三节称鞭节,鞭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
类型:触角的形状变化很大,是识别昆虫种类和区分性别的重要依据。常见类型有刚毛状、丝状、球杆状等。
四、昆虫的口器的构造及类型
基本结构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锉吸式口器
标本、PPT课件
1.绘图题:绘昆虫翅模拟图,标出三边、三角名称。
1.昆虫腹部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命活动的?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昆虫的体壁具有哪些功能?
2.简答题:如何根据体壁的构造特征对害虫进行化学防治?
答案:幼虫低龄期,或刚蜕皮时,体壁薄,抗药性差,及时用药;在杀虫剂中添加惰性粉,磨损昆虫表皮,加速其中毒死亡;药剂中加入洗衣粉,增加杀虫剂的粘着和展布,提高杀虫效果;使用油剂和脂溶性药剂,增强药剂穿透力。
三、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PPT课件
归纳


内容
1.生活中如何判断“虫子”是否是昆虫?
答案:观察以下特点:体躯明显分为头、胸、腹三体段;三对足,一般两对翅。
2.随手拍。每人拍摄不少于5种昆虫图片,上传班级微信交流群。
1.简答题:如何根据害虫的口器类型选择农药?
答案: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选用胃毒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固体毒饵;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
构造:一般呈三角形,有三边(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三角(肩角、顶角、臀角),四区(腋区、轭区、臀区和臀前区)
翅脉
类型:昆虫分目的重要特征。膜翅、鳞翅、鞘翅等。
标本、PPT课件
4
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构造——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工作任务1-1昆虫形态特征识别2

工作任务1-1昆虫形态特征识别2

(3)其他类型:
如蝶蛾的虹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 蓟马的锉吸式口器。
鳞翅目成虫的虹吸式口器
1.头部侧面观 2.喙横切面
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使用触杀剂或胃毒剂进 行防治。
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治上应使用内吸剂、触 杀剂或熏蒸剂,胃毒剂一般无效。 虹吸式口器的害虫 ,只吸食暴露在植物表面 的液体,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防治上常用的 糖酒醋诱杀液,可诱杀地老虎等成虫。
壳虫。
昆虫的头式

前口式
后 口 式
下 口 式
(三)昆虫头部的附器
1.触角
① 功能:嗅觉、触觉、听觉。可觅食和寻
找配偶。
②触角基本构造
构造:柄节、梗节、鞭节三节,鞭节由许多亚节组成,其数目和形
状变化最大。
图1-4 昆虫触角的构造 1.柄节 2.梗节 3.鞭节
③触角的类型

丝状-蝗虫、天牛、螽斯 刚毛状-蜻蜓、蝉、叶蝉 念珠状-白蚁 锯齿状-叩头虫 球杆状-蝶类、蝶角蛉 锤状-瓢虫 栉齿状(梳状)-芫菁 (♂)、部分叩头虫 羽毛状-毒蛾 具芒状-蝇类 鳃片状-金龟子 环毛状-蚊(♂) 鞭状-天牛 膝状-蜜蜂
提问:右图中所示
的昆虫的触角的种
类名称及触角的基 短,呈三角形 小片,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喙,喙的

面有一个槽,
里面藏着由上颚、下颚特化成的
细长口针,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食 物道和唾液道。 危害性:昆虫的这类口器能刺入 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 危害植物后,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 引起畸形,如卷叶、虫瘿、瘤等。还 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课堂练习和讨论: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昆虫是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其外部形态特征十分丰富多样。

通过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分类、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分类和特点;2. 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昆虫分类和生态习性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分类:头部、胸部、腹部、翅膀等;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具体特点:触角、眼睛、口器、翅膀纹路等;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与昆虫分类的干系;4.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与昆虫生态习性的干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图片等形式介绍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分类和特点;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野外进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3. 实验操作:设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 作业一: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要求学生在校园或野外选择一种昆虫,观察其头部、胸部、腹部、翅膀等外部形态特征,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2. 作业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实验设计一道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图片资料,识别出实验中给出的昆虫种类,并写出识别过程和结果。

3. 作业三: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分析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昆虫,对其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翅膀等各个部位的特点,并结合昆虫分类和生态习性进行分析。

六、评判方式1. 作业一和作业二的评分主要根据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 作业三的评分主要根据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括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分类和特点;2. 图片资料:提供不同种类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图片供学生观察和识别;3. 实验器械:包括显微镜、标本、昆虫模型等。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植物保护技术》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昆虫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钻研对象,其多样的形态特征对其分类和生态学钻研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识别,培养其科学观察和分类能力,同时提升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作业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外部形态特征;2.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方法;3. 能够利用观察到的外部形态特征对昆虫进行初步的分类和识别;4.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作业内容与步骤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简介(教室讲解)- 身体分段:头部、胸部、腹部;- 外骨骼特征:外骨骼材质、颜色、纹理等;- 触角、翅膀、腿部等特征;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实地实践)- 划分学生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昆虫样本(可以是模型或实际标本);- 学生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特征;- 小组内讨论,总结出该昆虫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3. 昆虫形态特征识别与分类(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外部形态特征,尝试对昆虫进行初步的分类和识别;- 利用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源,辅助识别昆虫的种类;- 汇报小组识别结果,展示各组的发现和观察效果;4. 作业总结与展示(教室展示)- 学生撰写昆虫形态特征观察报告,总结观察到的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及分类结果;- 学生分组展示观察到的昆虫样本,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心得和体会;- 教师进行评判和点评,强调观察方法和分类技巧的重要性。

四、作业评判标准1. 观察记录:是否准确记录了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2. 分类识别:是否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对昆虫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3. 合作交流:小组内成员是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并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分享观察效果;4. 总结报告:作业报告是否清晰明了,总结了观察结果和进修收获。

五、作业实施建议1.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昆虫标本或模型,并准备好相关的观察工具;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倡自主进修和团队合作;3. 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正确观察和记录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4.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拓展昆虫分类和识别的知识。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

2.丝状(线状)
●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 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 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 向端部渐细。
●线状触角是昆虫触角类型中最 为常见的类型。
3.棒状
●棒状触角又叫球 杆状触角,结构 与线状触角相似, 但近端部数节膨 大如棒
4 . 念珠状
●基节较长,梗节小, 鞭节由多个近似圆 球形、大小相近的 小节组成,形似一 串念珠
5、锤状
●似棒状,但触角 较短,鞭节端部 突然膨大,形似 锤状。
碟角蛉
6、栉齿状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 显著突出,状如梳 栉
绿豆象雄虫
7 、 锯齿状
●鞭节近似3角型, 各亚节的端部呈 锯齿状向一边突 出
绿豆象雌虫
8、双栉状
●又叫羽状,鞭节 各节向两侧突出 呈细枝状,枝上 还可能有细毛, 触角状如鸟类的 羽毛或形似篦子
有益方面
法医:昆虫
有益方面
文化
有益方面
蝶翅画
一、昆虫的头部
●头部组成的6节
体节
触角前节 触角节 闰节 上颚节 下颚节 下唇节
神经节
前脑 中脑 后脑 上颚神经节 下颚神经节 下唇神经节
体腔囊
有时有 有 有 有 有 有
附肢
有时胚胎时有 触角 胚胎时有 上颚 下颚 下唇
一、昆虫的头部
●头壳表面上形成许多沟缝,从而将头壳划分成许多小区。
刚毛的放大
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 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洗衣粉等可提高杀虫效果; ● 具有高度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的杀虫剂,能顺利通过亲脂性的上表皮和
亲水性的内外表皮,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 ● 昆虫体壁在低龄期比老龄期薄,抗药性弱,刚蜕皮时,外表皮尚未形成,

项目一 任务1-1 昆虫外部形态识别技术

项目一  任务1-1  昆虫外部形态识别技术

课外作业 观察与识别 1. 观察蝗虫、白蚁、蚕蛾、蝉、金龟子、绿豆象 (♂)、叩头虫(♂)、蚊子(♂)、凤蝶、瓢虫、 蜜蜂、家蝇等昆虫的触角并说明各属哪种类型? 2.以小组为单位,取一蝗虫头部,用摄子、解剖 针等工具拨动并区分口器的各部分,观察各口器附肢 的相对位置,然后逐个取下各附肢放于培养皿,观察 他们的形状和质地。 3.取蝉一头,观察其口器的基本构造。 4.分取粉蝶、蓟马、家蝇和蜜蜂各一头,观察其 口器的构造特点。
卷叶(香蕉弄蝶为害状)
常见的种类有: 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 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 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 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
2.刺吸式口器
昆虫用以吸食动、 植物汁液的口器, 如蚜虫、蝉、蚧 壳虫、蝽象等的 口器。危害植物 时是借肌肉动作 将口针刺入组织 内,吸取汁液, 而喙留在植物体 外。
谢谢大家! 再 见!
3.唇足纲与重足纲:蜈
蚣等。
蜘蛛
对蝎虾 子



蜈蚣

叶螨
(三)节肢动物门主要纲的区别
纲名 体躯分段 复眼 单眼 触角 足
翅 生活环境 代表种
昆虫纲 头、胸、 1对 0~3个 1对 3对 2对或 陆生或 蝗虫

0~1对 水生
蛛形纲 头胸、腹 无 2~6对 无 2~4对 无
陆生
蜘蛛
甲壳纲 头胸、腹 1对 唇足纲 头、胴 1对
昆虫除少数种类外,头部都有一对触角。一般
着生于额两侧。
1.触角的功能
2.触角的构造
3.触角的类型
昆虫触角的形状因昆虫的种类和雌雄不同
而多种多样。
1.刚毛状; 2.丝状; 3.念珠状; 4.锯齿状; 5.栉齿状; 6.羽毛状; 7.膝状; 8.具芒状; 9.环毛状; 10.球杆状; 11.锤状; 12.鳃片状;

第一章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头部)ppt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头部)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
东亚飞蝗的头部
A. 正面观;可编B辑.课件侧PPT面观
4
(二)头的形式(头式)
1.下口式(螽zhong斯)
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
虫体纵轴 几 乎 呈 直 角 ,称为下口
式。大多数取食植物茎、叶的昆虫 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大多数幼 虫属此类型。该类型昆虫的取食方 式比较原始。
2.前口式(步行虫)
(1)直接危害:口针交替刺 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汁液, 使植物出现斑点、卷曲、皱缩 、虫瘿(ying)等现象。
(2)间接危害:能 传播植物病毒病。
可编辑课件PPT
25
可编辑课件PPT
26
虹吸式口器: 蛾蝶类所特有。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形成喙,其内 面具纵沟,相互嵌合形成管状的食物道。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22
可编辑课件PPT
23
刺吸式口器
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 胞汁液,如蚜虫、叶蝉、蚊、牛虻等。
蝉的刺吸式口器 可编辑课件PPT
24
器刺 吸 式 口
1、构造:主要由上唇、下唇、上颚、 下颚、喙及口针组成。
2、昆虫代表:如蚜虫、叶蝉、飞虱、 蚊及牛虻等。
3、危害特点:
第一章 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
可编辑课件PPT
1
外部形态总特征: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头、胸、 腹”三个体段,各体段又由若干体节组成,并具有不 同的附器。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结构
头部位于昆虫体躯的最前面,由 六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 半球形头壳,表面的沟缝将头壳分成 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后面 称后头,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 下面是唇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二)结果考核(40分)
序号
考核重点内容
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1
咀嚼口器昆虫的识别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食叶园林植物蝶类害虫
10
2
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综合防治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够根据具体环境中害虫的发生情况设计防治方法,符合友好型生态环境的要求
10
3
实训报告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中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如何区别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
资Hale Waihona Puke 21.柑橘凤蝶在山东省什么时间为害重?
2.柑橘凤蝶一年发生几代?以何种虫态越冬?
3.菜粉蝶主要为害哪些园林植物?
4.如何区别菜粉蝶的雌、雄虫?
5.如何区别柑橘凤蝶的成虫与幼虫?
6.菜粉蝶有哪些习性可用于防治?
1.菜粉蝶的天敌昆虫有哪些?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有哪几种?
能与本组同学密切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5
3
各种咀嚼式口器的识别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代表昆虫的形态特征
10
4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制作规范,昆虫形态特征完整
8
5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害虫发生的实际情况
7
6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20
7
防治效果的分析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资讯3
2.什么时间防治蝶类害虫防效高?
3.防治蝶类害虫的化学药剂有哪些?
4.校园内发生的蝶类害虫有哪几种?
资讯引导
根据工作任务单,利用学习资源、参考资讯问题,熟悉蝶类害虫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提出蝶类虫害的识别及防治计划。
任务考核单
一、任务要求:
(1)工作前仔细观察阅读园林植物食叶蝶类害虫等相关内容。
任务资讯引导单
学习情境1园林植物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学时
16
子学习情境1.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与防治
学时
2
资讯方式
利用植物保护实训室的学习书籍、教材、网络精品课程、信息网、视频资料等获得相关的任务资讯。
资讯1
1.常见蝶类的口器属于哪种类型?
2.咀嚼式害虫的发生危害有哪些特点?
3.咀嚼式口器害虫包括哪些种类?
(2)识别前掌握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对实训材料能初步认识。
(3)采集的标本要典型。
(4)综合防治方案设计合理,所选药剂为无公害类型。
(5)防治效果调查要科学合理。
二、任务考核标准
(一)过程考核(60分)
序号
重点考核环节
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1
任务认知程度
能够认真阅读任务资讯引导单和工作任务单
5
2
团队协作精神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