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施行的策略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施行的策略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施行的策略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而新课改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旨在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体地、探究性地学习。

在这个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施行策略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地、探究性地学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针对这一点,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分析性的讨论,让学生有机会充分交流和思考。

2. 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

3. 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提炼历史规律,培养分析和研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研究能力。

二、发展多元化的历史教学资源新课改要求发展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发展多元化的历史教学资源:1.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投资购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历史教学。

2. 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学校可以组织历史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并且结合社会资源,开展历史主题展览、历史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历史学习资源。

3. 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历史教学范围。

学校可以建立历史教学网站,提供历史学习资料和历史教学视频,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资源。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步 全 面 提 高 全 体 国 民素 质 。 新课 改要求教 师做课程 的开发者 , “ 纲 多本” 时 代 , 在 一 的 如何 在 课 标 的指 导 下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和 教 材 具 体 内 容
处 理 教 材 , 课 改 中 教 学 创 新 的 起 始 点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们 是 我
帮助学 生更好地 把握历史 发展 的现象 , 所 学知识具 体化 、 使 直 观 化 。 过 “ 战 后 欧 共 体 和 日本 的 崛 起 , 们 有 何 启 示 ” 题 通 对 我 问
的 提 出 , 历 史 学 习 从 感 性 上 升 到 理 性 , 现 历 史 教 学 的 人 文 将 体
中发 展 。 ” 次 , 意 到 “ 述 ” “ 解 ” 两 个 不 同 能 力 层 次 其 注 简 和 了 这
- 来的教学实践 , 7 本人感受到了成功与喜悦, 同时也有了
不少 的问题与 困惑。


成 功 与 喜悦
1 以 课 程 标 准 为 依 托 , 变 课 程 理 念 , 确 教 学 内 容 目 标 . 转 明

精 神 状 态 , 引 导 和 促 进 学 生 将 传 统 的 历 史 学 习 方 式 转 变 为 科 学 的新 型 的 历 史 学 习 方 式 , 即 自主 学 习 、合 作 学 习 和 探 究 学
的 基 本 要 求 。 它 有 别 于 过 去 教 学 大 纲 时 代 片 面 注 重 和 追 求 学 科 体 系 的 完 整 性 和专 业 性 。 广 大 教 师 通 过 对 课 程 标 准 的 认 真
学 习 , 心 研 读 , 步 地 了解 了 新 课 程 的 性 质 、 本 理 念 、 计 耐 初 基 设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程,一直是我多年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一些认识。

1.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古今的联系,应当认识到以下方面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活力。

1.1要寓论于史,不要直接说教。

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表现,这种认识或解释是基于历史的实际的。

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展现了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变化与延续,其中的知识本身已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不是外来附加的。

教师应认识到,支撑道理的是史事,而不是道理本身。

在处理教材和实施教学时,重要的是考虑如何体现历史知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通过历史的叙述来阐明有关的道理,揭示有关的联系,让学生从历史的事物中有所感悟和认识。

历史学科的教学艺术之一,就是教师对史事与道理的渗透融汇,而不是采取贴标签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教,机械地加以套用。

1.2要具体生动,不要空泛议论。

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都是具体的,是来源于历史上活生生的人与事。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认识,其前提是对历史事物的了解和理解。

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建构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

反之,任何观念和观点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在学生的心里真正确立起来。

因此,历史教学的大忌之一,就是脱离具体生动的历史原本而进行凭空论说。

1.3要有机结合,不要牵强附会。

任何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意义,关键都是确立它们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联系。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是这样,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划上“加号”或是“等号”,尤其是这种联系不能生拉硬拽,以免失去教学意义,而要刻意渲染,实无必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才能上好历史课;要在历史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都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更新方法如今,新课改的速度加快,我们不得不面对教学改革的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机会,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合理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放宽了各地区的教材制定规则,不少地区开始自行拟定教材,人教版教材就是其中之一。

人教版教材的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丰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必修2》,教材的主题有八个,主要是中国古代经济、现代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以这样一种时代关系为主要编排走向。

新课改要求教材中的每一单元之间都应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连贯性地掌握知识。

人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课后活动设计方面也颇费苦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为我们制订教学方案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提高教材的利用率,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历史必修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正确的品德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全面完成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人文情感,最突出的还是爱国热情,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教材,提升总结教材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在讲到司马迁、曹雪芹、林则徐等人物时,除了介绍他们的生平,还要从他们的内涵思想上去感染学生。

司马迁在最后的岁月里不屈不挠,写成了《史记》;而曹雪芹则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写出了《红楼梦》;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看法与思考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看法与思考

面的资料 ,内容丰富 ,形式 多样 ,同时 各种角度 的分析也都有 ,这 就需 要学生
有正确 的价值 观 ,懂得辨析什么是对 什 么是错 ,这就需要 老师在上课时培养 学
大林 模式 ,最终 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可 以从 改革重点和 改革效 果等不 同方 面查
找 资料”。这样每组学 生就只需要找一
变 革 ,同时也能更好 地生 活和学习。
误, 避免走弯路 。同时 , 借鉴历史经验 , 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 现在的
问题 。 1 . 充 分 的课 前 准 备
新课标更加注重学 生的知识吸收 ,
同时也更重视学生在 以后 的学习和生活
中所受的历史影响 。老师在讲课 和课前
共享 ,既节约 了学 生的时间 ,又减轻 了 他们 的压 力 ,也能帮助学生 理解 怎么去 搜集 资料 。课 堂上老师再对 每组提问 , 检查学生 的资料搜集情况 ,然后 引入正 课 ,这样 学生在上课时就会 有侧 重点的 去听 ,而且 因为之前 自己做过 预习 ,所
观健康的价值 观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历史知识 ,面对历史 事件 ,正视历史
关政 治活动方面的资料 ,并能进行初 步
的归纳 与分析 。”这就对学生提 出了一
养学生 自主学习与 自主分析 的能力 ,同
时要 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健康 、积极 向上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 作者单位 :重庆市綦江实验 中学 )
要 求 。知识和 能力 虽然不相 同,但也 不
可分割 。而对 于历 史知识的掌握 ,就需
值观
生 无法真正
对 高 中 历 史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看 法 与 思 考
吴承 艮
地做 到搜集 “ 有关 政治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点滴认识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点滴认识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点滴认识摘要:历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高中生了解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学好历史课程,对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适应将来日趋激烈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一个困惑:现在历史怎样教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笔者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关键词:历史教育;新课标;点滴认识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任何有弊端的东西都必须想方设法被优化,教育也一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传统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弊端,让自己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的“大手术”。

新的理念,即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关注学生发展的生态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成长的关系。

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展思维、深化认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师者权威”等专制封闭思想,要求我们学会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会向真理“膜拜”、学会敢于求变求新,师生共同建构完美的精神家园。

二、变革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课堂“填鸭式”讲授,教师漠视学生的反应,甚至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

教师关注的是自己设计的一节课内容是否完全讲完,自己教案上的东西是否丝毫不差地向学生灌输完毕,至于学生能否消化吸收则似乎不在教师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从谈起,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了一句空话,教育的效率自然就差了。

而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光辉点的同时,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凡是有利于学生的就是正确可行的。

浅谈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一:知识点过于碎片化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知识点过于碎片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逻辑性,而新课程改革以问题为导向,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导致教学中的知识点被割裂开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方法,重点关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帮助他们整合和理解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综合应用的内容,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3.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突出的问题导向教学,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纵向的横向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

问题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传统的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个人或小组的探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化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评价方式需要与之相适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之外,还可以引入一些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例如口头表达、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程的有利 因素 , 大胆开展新课标下高 中历史教学 实践 的
研究 。

利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多种智能 , 以及提 高学 生综合能力 的教学 资源一~基 础知识 、 课文 中的 图表 、 多媒体 教学
平 台及与基础知识点相关联 的课外知识 等 , 针对个体学
生不 同的特点 , 目的、 有 分层次地发展 多种智力 。 既要发
学取得巨大成效 的根本所在 。 成功的教师除 了教育家这个专业追求之外 , 还应 当 是一个文化综合大家 : 当思想家 , 给灵魂一个高度 ; 当心 理学 家 , 予人生一丝 温度 ; 当哲学家 , 赋生命一 种宽度 ;
础上直接在课 本上做 线或圈的简记 ; 在相应 的文段 旁标
注 问题 ; 以一定 的序号 体现答题 的逻辑 ; 以关 键词 的形 式补记典型实例 ;在 草稿上速记教师关 系 , 营造一 个有助 于充分发挥学 生潜能
某一薄弱方面 ) : 。如 让逻辑一数学智能较 明显 的学生归 纳课 文中的基础 知识 , 构建 知识结 构 网络 , 引导他们 并 从不 同的思维角度分析历史知识 间的内在联 系 ; 让有语
言天赋 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 问题的看法 ; 让空 间智能 因素发展较好 的学生提取 图表信 息 ; 有人际智 让 能 因素倾 向 的学 生组织课 内学 习延 伸到课外 的一些 活 动; 让音 乐智能较 高 的学生 唱歌 、 演奏乐 曲或解 释曲 中
中 教 参 论窗 学 学 考新 视
浅 谈 高 中 历 史 新 课 程 改 革
广 西桂 林荔 浦 中学( 4 6 0 陆 建韬 560 )
高 中历 史实施新 课程改革 有利于 激发学生 学 习的 主动性 、 能动性 和创 造性 ; 利于培 养学生通 过基础知 有 识 、 本技能 的学 习 , 基 形成 自主构建 知识结构 网络 和提 高 自我教育能力 ; 利于通 过教学 活动实践 , 进学 生 有 促 素质全面提高。在教学实践 中, 我们 学习、 理解和贯彻新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教学也要适应新的要求,实现新课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们有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历史教师有所启发。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突出批判性思维。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历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事件本身,还应该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时,可以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让学生了解科技发明的背后原理及对社会的影响。

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来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为主导,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担当主体地位。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跨学科的整合,注重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示例: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点滴心得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点滴心得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点滴心得面对高中课程改革有烦恼、有艰辛,但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需要的是积极务实实施新课程。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注意教师教学地位的变化,从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改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2、突出学生主体和学生学习过程。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里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在这里不想赘述,学校一直以来对集体备课都非常重视,历史组也不例外,历史学科备课组共有五个人,又同在一个办公室,便于集体备课,备课组中我的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些,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框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的使用方面明显不如青年教师;其他四位青年教师教师都刚毕业不久,教龄最长的也不超过5年,她们基本素质好,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事物,这种搭配结构为我们集体备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内容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负责,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及时收录各种课程资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个人调整: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个人备课重点在设计板书或多媒体应用上,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的理解。

3、互听互评,总结反思:备好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上好课。

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

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

镱浪一 潮
一 , 这一 哗 论 鲂丰 ~ 并 方, ¨ 强 ¨ 教 珊
新 课 程 强 调 过 程 评 价 , 目 的就 在 于 及 时 发 现 学 生 的 优 点 .
激 励 和 引 导 学 生健 康 发 展 。 过程演 、主 题 辩 论 、 学 生 问 答 、 提纲 展 示 、课 堂 演 讲 、社 团 活
/ ,、 / 一 一 , ‘/、 决 问 题 ;而 新 课 程 更 多 次 的 知 识 、能 力 目标 和 重 点 难 点 ,要 有 所 取 舍 ,未 必 面 面 俱 ,v 、 , 、 、 … 。 地 强 调 宏 观性 、思 辨 性 和 开 放 性 , 只要 表 达 合 理 、逻 辑 性 强 , 就是 成 功 的 。 在 “ 过程 与方 法 ” 层 面 上 ,新 课 程 增 加 了 “ 会 同 他 人 , 学 尤其 是 具 有 不 同 见 解 的人 合 作 学 习 和交 流 ” ;而 旧 课 程 所 要 求 的答 案 往 往 带 有惟 一 性 、排 他 性 ,这 不利 于 学 生 个 性 的发 展 。 二 、 充分 利 用 多媒 体 手 段 进 行 高 中历 史 课 堂 教 学 择 性 ,关 注 学 生 的 个性 发 展 和终 身发 展 。历 史 是 一 门时 间跨 度
自主学 习创 造 必 要 的 前 提 ,以 充分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性 、积 极 性
与参 与性 。近 段 时 间 兴 起 了 发 现法 、探 究 式 学 习法 、分 组 式 教 营 造 一 种生 动 活 泼 的 课 堂 气 氛 ,引 发 学 生探 求 知识 的 欲望 ,有
新 课 程 改 革 明 确提 出高 中历 史 课 堂 教 学 要 体 现 多 样 性 和 选 学 法 等教 学 方 法 。教 师 如 能 正 确 地 运用 这些 教学 方 法 ,确 实 能

如何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改

如何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改

浅谈如何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改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更新教学观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参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参与;转变;更新;提高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省区的逐步启动,许多地方的课程改革已是初见成效。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一次更大的挑战。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积极参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现在历史新课改可以借鉴的成功实例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有的成果大都是专家纯理论研究,这对我们中学教学的实际操作者来讲无疑是纸上谈兵。

真知来自实践,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必将来自千万教师的探索。

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课改,成为新课改的探索者,为我国历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出自巳的一份才智和力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提高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每一位从事历史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因此,历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及方式的转变。

真正做到五个转变:一是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二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三是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四是由重“教学模式化”向重“差异性教育”和“教学个体性”转变;五是对学生的态度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

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

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摘要:从实际教学来看,部分教师会贯彻落实政策的要求,在讲授历史概念时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致寥寥,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地反思回顾,采纳学生的建议,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知识,增添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应对建议引言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价值已逐渐显露,并成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采取科学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

但就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存在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情况。

一、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在对高中历史课堂展开调研后能够了解到,教师在教学中会侧重于历史事件的讲解,带领学生分析其时间、经过和结果,并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死记硬背。

在此模式下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较为浅显,对历史事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判断,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积极性会被磨灭殆尽,且高中阶段学习节奏快,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科学习压力较大,教师采用不当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地讲解历史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大多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优化调整,以口头讲述为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寥寥,部分历史教师在讲述完章节内容后会进行归纳总结,带领学生梳理章节学习的重点,及时查漏补缺,弥补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此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若高中历史教师延续口头讲述,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其全面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全面应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全面应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不是 对立 目标 。 三维 ” 融“ 目标 为 一体
《 中历 史课 程标 准 > 编 写教 材 的依 据 , 授 历史 知 识 高 是 是传
嵌 放唷


坚 定信 念 。勇 于 尝
具 体 实施 教 学 时 ,要 注 意 “ 维 ” 目标 是不 能截 然 分 三 开 的, 要统 筹考 虑 , 为一 融
试 。顺 应 历 史 新 课程 改革 的
潮流 这次 高 中历 史 新 课程 变 革 内涵很 深 。它在 课程 设 置、
体 。 “ 程和 方法 ”是 链接 过
与主 导 的关 系
课标 明确 指 出 :课 程 改革 应有 利于 学 生学 习方式 的 转变 , “ 树立 以学生 为主 体 的教学 观 ” 普通 高 中历 史课程 的 设计 应 有 。“ 利于 教 师教 学 方式 的转变 ,倡导 灵 活运 用多样 化 的教 学手 段和 方法 , 学生 自主 学 习创造 必要 的前 提。 ” 现两 个转 变是 课 改 为 实 的重 要理 念 。 师改进 教 学方 式是 学生 改进 学 习方式 的前 提 , 教 是 为变 革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服 务 的 ,即在 课 堂教 学中要 体 现教 师 的 主导 作用和 学 生 的主体 作 用 , 导与 主体 是统 一 不可 分割 的 , 主 而
尤 为重要 。
念 、 人手段 、 学手 段也 很 有必 要。 当然 , 强 师生 协作 , 强 育 教 加 加 与兄 弟学校 教 师之 间协作 和 交流 ,也是 促进 教学 效率 提 高 的有
效途 径 。 五、 转变 教 学方 式 。 向设计 课 堂教 学 活动 。 确 处理 主体 双 正
二、 转变观念 , 领会新课程理念 , 落实到教 学改革 的实践 中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兴趣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推进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展学生兴趣引导,激发学习动力;加大教材编写工作力度,丰富教学资源。

新课改为历史教学带来机遇与挑战,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历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生兴趣、教材更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训、学生动力、教学质量、机遇、挑战。

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历史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停留在灌输知识的阶段,缺乏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能力的环节。

教师授课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大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这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推进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在学生方面,开展学生兴趣引导,激发学习动力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加大教材编写工作力度,丰富教学资源也是值得重视的方面。

新课改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需求。

这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教育。

2. 正文2.1 历史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历史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讲述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为主,缺乏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和无聊。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彬县范公中学孙凤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新课改对老师而言主要改教法,对学生而言主要改学法。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因此,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面对新课程,我感到了压力和困惑:困惑一: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现象,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一定的能力发展是以一定知识的积累为载体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让学生学习知识的量?困惑二:“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多;课时少,参考资料少。

由此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按新的教学设计完成进度有困难。

困惑三: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由于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对新教材进行灵活整合,重新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困惑四:本次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高考命题是"源于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其难度远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学生如何在重基础的高考指挥棒下适应重参与、重能力培养的新课程教学?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出炉,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怎样树立新课改理念呢?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环节。

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为此,在课堂上要实现教学观念生活化的几个方面的转变:即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由“教师”向“学友”的转变;由“园丁”向“引路人”的转变;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面对高中历史新课改思索

面对高中历史新课改思索

面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思索【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时期下的教师,我们既要低下头拉车,更要抬起头看路,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思索轰轰烈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令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

那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在此我谈谈几点看法:一、教师的学科知识有待拓宽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

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

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

知识要点深遂,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

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在全国多个省市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西也于2012年开始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这场改革究竟应该如何面对,作为高中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不得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了在新课程改革中轻松应对和开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省外实施新课改的经验,谈谈我对新课改的认识。

从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与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说,是新课程观念的转换和更新问题,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挑战因何而起,国家的需要,推动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新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专题式编写体例,实施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希望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

以往,在班级课堂教学工作中,对历史章节知识结构、概念的界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组合、具体运用等方面关注多一些,也就是说在应对高考层面上多一些。

这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整体考虑的弱化,带来诸如某些学生学习动力减少、班级历史学业成绩差距加大等,尤其让人(包括教师与学生)苦恼的是:历史学科只是一种应对高考的纯功利性的武器,对历史的思索不是无法开展,简直是没有心思进行。

难怪,学生高考一完,所有我们历史老
师认为应该把握的历史就轻易的被丢到“爪哇国”去了!这或许是对我们的一个调侃。

当然,新课程教学也有面对高考检验的问题,但它通过必修模块过关及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等的调整,尤其是理念、目标上的调整,让广大的教师必须注意所有学生、凸现学科思维发展的轨迹,强行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与学科驾驭能力,迫使教师将学校、班级、学生、自己的所长等综合思考并且不断反思,推动新课程的有序实行。

在这里,我想谈几点想法。

一、转变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优化学习效果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

这让我想到教师在思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衔接的同时,也应正确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促使其历史学习心理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达到如期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很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主要有这样几种心态:第一种心态是排斥历史。

第三种心态认为历史课可有可无,既不喜欢也不排斥,跟着感觉走。

高中历史新课程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是培养初步的史学专才。

不可否认,很多人对历史并无多大兴趣(不仅是大、中学生,连成年人亦是如此),即便有,也只是停留在逸闻趣事、野史演绎方面。

新教材的专题式研修对于有一定基础而又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无疑是搭建了一个初习史学方法、感受历史魅力的平台。

这样,既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历史教学吸引学生,使我们的历史
教学充满活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提高效益
(1)历史新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容量大、史料素材庞杂,有些知识内容和问题设计难度较大,教学任务重,相较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耗时更多。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老师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紧跟时代的步伐,刻苦钻研,优化教学,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那么怎样去解决呢?第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老师们要尽快接受和深刻理解新课程观、新教材观,摒弃传统课程的一些观念和做法。

例如要明确新课程观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本(课本)为本”;新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观念的改变,才能为你的教学实践,为你解决时间与效益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引。

第二,研读课标,把握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课程知识体系庞大,教材内容庞杂,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完全按照课程体系编排去教,我们也不必完全的照搬和使用教材素材。

有些专题,知识容量大,时间安排紧,我们就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该删减的删减,该略讲的略讲,重点的内容重点讲,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益。

第三,合理分化教学任务,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适当选择教学方式。

针对教材中有些内容和问题设计难度较大的情况,我认为对于在某一阶段在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达到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把它放下来,等到学生知识储备增加、能力有所提高后再去解决。

如对于高一刚入校的学生,必修一的某些难点我们可以放到分科后
再去处理;某一课中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放到单元再去解决,等等。

合理地分化教学任务,不失为解决时间与效率问题的好的做法。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我们也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我们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搞一些不必要的假活动或运用一些不适用的新方法,浪费时间。

第四,强调学生的本位意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

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懂的或学生利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去处理。

教师在课堂上应讲授课标要求的重点问题、学生难懂的问题,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但这里要注意,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监督学生去落实、去掌握。

(2)新教材添加的一些新的知识(如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世界文化遗产等),以及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无疑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需要我们老师不能死守旧有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地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获取新知识、新观念,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向学生介绍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史料的甄别与判读、多学科工具、多维角度阐释历史的观念、以及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传统文史知识的介绍,这都将成为历史教学的新亮点。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尽快融入
新课改的浪潮,做一个思想型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