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7.5内能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50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张PPT)

内能的影响因素
既然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那么你能找出决定物体内能 的因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
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①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 决定。 ②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 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
这两个阶段中分子间的力在做正功还是负功?分子势能各在怎样变化?
分子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一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注意: 分子平均动能仅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种类无关,与物体所处的状 态无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注意: 不能简单理解为体积越大,分 子势能越大; 体积越小,分子势能就越小
物体中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我们把它叫做内能
内能
理解影响内能的因素 理解内能变化的三种方式 理解内能与机械能无关
内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 体的内能。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注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 着的分子所组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5内能(共44 张PPT)

人教版选修3-3第7章5内能课件(24张)

人教版选修3-3第7章5内能课件(24张)
解析:由题图看出,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
位于平衡位置,分子力为零,则加速度为零,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
子势能最小,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分子的动能最大,故A错误,B正确。
由P到Q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此时分子间应是斥
力,故C、D均错误。
答案:B
自主学习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势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
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体发生弹性形变或被举高
课堂练习
1.(温度的意义)下列关于分子的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加
C.高温物体的分子动能,一定大于低温物体的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增加(在r>r0范围内);有时体现为分子势能
减少(在r<r0范围内);一般我们说,物体体积变化了,其
对应的分子势能也变化了。但分析与判定的关键要
看体积变化过程中分子力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典例剖析
【例题】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
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
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
2.分子势能的“弹簧—小球”模型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类似于弹簧,弹簧为原长相当于分
子间的距离为r0。弹簧在原长的基础上无论拉伸还是压缩,势能都
会增加。
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
由于物体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宏观表现为物体的体
积变化,所以微观的分子势能变化对应于宏观的物体
体积变化。例如,同样是物体体积增大,有时体现为

人教版选修3-3--7.5-内能-课件(44张)

人教版选修3-3--7.5-内能-课件(44张)

【典例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
【解析】选B。当r=r0时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为零,即分子力为零,A、D错;当分子间 的距离趋于r0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r=r0时分子势能最小,B对,C错。
【规律方法】 分子势能图象问题的解题技巧 (1)要明确分子势能、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中拐点意义的不同。分子势 能图象的最低点(最小值)对应的距离是分子平衡距离r0,而分子力图象的最低点 (引力最大值)对应的距离大于r0。分子势能图象与r轴交点的距离小于r0,分子力 图象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平衡距离r0。 (2)要把图象上的信息转化为分子间距离,再求解其他问题。
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增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会减小 D.物体的机械能不可以为零,内能可以为零
()
【解析】选B。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内能由物体分子状态决定,而 机械能由物体的质量、宏观速度、相对地面高度或弹性形变程度决定,二者决定 因素是不同的。物体被举高,机械能增大,若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减小,故A错误;物 体克服空气阻力匀速下降,机械能减小,而摩擦生热,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大, 故B正确;物体静止时,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而物体的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物体内 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内能不可能为零,而机械能可以为零,故D错误。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多选)对于20 ℃的水和20 ℃的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B.水银的分子平均动能比水的大 C.两者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D.水银分子的平均速率比水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解析】选A、D。温度相同的任何物体,内部的分子平均动能都相等,所以A正 确,B错误;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还与分子质量有关,水银的分 子质量大,平均速率小,所以C错误,D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内能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49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内能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49张)

自主思考——判一判
1.(1)某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 均动能为零。( × ) (2) 物体的动能越大 ,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越 大。( × ) (3) 温度升高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 (√ ) (4) 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 )
综 合 训 练 · 能 力 提 升
综 合 训 练 · 能 力 提 升
课 堂 互 动 · 突 破 考 点
(4)分子势能可以为正值、负值、零值。( √ )


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基 础 落 实 · 新 知 探 究
分子动理论
三、内能
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 __________ ______ 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分子平均动能 、 (1)从微观上来看,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_____
不反映单个分子的特性,两个物体只要温度相同,它
课 堂 互 动 · 突 破 考 点
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就相同,但是它们单个分子动能不
一定相同,温度高的物体内部也存在着动能很小的分
子;物质种类不同的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它们分子 的平均动能就相同,但它们的平均速率不同,因为分
变,可见,分子势能与物体的_____ 体积 有关。 分子势能具有相对性,一般取分子距离无限远时 的分子势能为零。


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基 础 落 实 · 新 知 探 究
分子动理论
自主思考——判一判 2.(1)两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 ) (2)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 ) (3)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5节内能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37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5节内能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37张)

返回
返回
[例1]
关于分子动能,正确的说法是
(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 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
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重点诠释] 1.单个分子的动能
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
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 也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2.分子的平均动能 (1)热现象研究的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有意义 的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即分子的平均 动能。
返回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意义。 在相同温度下,各种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由于不 同物质分子的质量不一定相同,因此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
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
(3)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 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
返回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返回
[自学教材] 1.定义
由分子力和分子间的 相互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体积 有关。 (2)微观上: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 距离 有关。
返回
[重点诠释]
(1)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 力,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 因此分子势能 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2)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
弹性势能
返回
项目
能量存在
内能
由物体内大量分子的 无规则热运动和分子 间相对位置决定 物质的量、物体的温 度和体积及物态 永远不能等于零

7.5 内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共18张PPT)

7.5  内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共18张PPT)

二、分子势能
类比: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 发生弹性形变弹簧, 各部分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所以分子具有由 它们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的特点: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 距的变化而变化。
AC A.一定克服分子力做功 B.分子力一定减小 C.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内能
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 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注意:物体的内能跟物体机械运动状态无关.
3、决定因素: 宏观上:由 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决定; 微观上:由分子平均动能、分子距离及分子数决定。
分子热运动总动能跟哪些因素 有关?
分子总动能的决定因素: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 物质的量(分子的个数)
例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 B.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 C.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温度、压强等都是一个宏观概念,只有在大量分子存在时 才能表现出来。
※ ① 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
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热运动的 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
② 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能反映 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不尽 相同.
③ 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并不是所有分
联系: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5、(多选)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会减少 C.物体内能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为零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可以不为零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3精品课件:7.5《内能》(PPT课件可以编辑)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3精品课件:7.5《内能》(PPT课件可以编辑)

2、下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和固体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和固体 分子间无间隙 C 。物体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金属分子能聚集到一起形成金属块说明金 属原子间的作用力一直表现为引力
3、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A. 水与酒精混合体 积变小 B. 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 快 E.冰冻食品也会变干 1.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 动 2.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温度有关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4.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5.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内能是由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的相对位置
所决定的能,内能中的动能和势能是物体内分子的 全部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形变所决定的 能,机械能中的动能和势能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不为零
它们之间可以转化
分子 动能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同温度下各分子的分子动能EK 不同
F
0
f斥 r0 f引
EP
r
0
r0
r
F分做正功,EP减小; F分做负功,EP增大。
7、下列说法正确吗?
A、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物体的动能
B、速度快的分子比速度慢的分子温度高
C、温度高物体中的分子运动速度大于温度低的物体 中的分子运动速度. 8. 10Kg 500C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1Kg 500C 水分子平均动能 10Kg 500C 水的内能_____ 1Kg 500C 的水的内能
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 表现为引力 (对外表现为引力)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第七章7.5内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第七章7.5内能

图2
三、内能
1、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不为零。 2、内能的决定因素
(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决定。 (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 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温度和体积。
4、一般的物体具有内能还会具有机械能,两者 没有内在的而必然联系。但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换,例如摩擦生热。
①从 角度看: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②从 方面看:温度是描述物体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 烈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则平均 动能越大。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
在同一个温度下,物体分子的速度

速度很大的和速度很小的。
散布在某个值附近,但总是
特别提醒: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宏观上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1234
解析 答案
2.(分子势能)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
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

解析 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p 减小;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p 增大;当r=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选项B正确.
1234
解析 答案
4.(内能)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量 •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内能 机械能 比较项 运动形 热运动 机械运动 式 能量常 分子动能、 动能、重力势能、 见形式 分子势能 弹性势能 物体机械运动的速 物质的量、 度、离地高度 决定因 物体的温 (或相对于零势 素 度、体积
• 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和判断物体内能改变 的方法 • 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和判断物体内能的改 变等问题是一个难点.具体比较和判断时, 必须明确物体的内能是与物体内部热力学 状态有关的能量.抓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 分子数目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 积及物态等因素有关,结合能量转化和守 恒定律,综合进行分析.
•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 是0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并非为零, 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A错;温 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并非每个 分子动能都减小,B错;物体温度升高时,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 大,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 子数目增多,C项正确;物体的运动速度 增大,宏观机械能(动能)增大,但物体内 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加剧,温度不一定升 高,D错. • 答案:C

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

有两瓶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氢气 和氧气,则( )
• A.两瓶中每个分子运动的动能都相等
• B.两瓶中分子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 C.氢气内部分子的总动能大于氧气内部 分子的总动能
• 【解析】 由于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 因此它们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并 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相等,A错误;又 由于氧的摩尔质量大于氢的摩尔质量,因 此质量相等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数目不相 等,氢气的分子个数较多,氢气内部分子 的总动能较大,B、D错误,C正确. • 【答案】 C
• 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宏 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 发生变化时,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发生 变化. • (1)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 分子力做负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
• (3)如果取两个分子间相距无限远时(此时分 子间作用力可忽略不计)的分子势能为零, 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可用如图 所示的曲线表示.从图线上看出,当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 (3)温度的本质:一种物质的温度是它的 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 (4)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平均动能大,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的温度 高,物体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全部分子的 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 运动的集体表现,是含有统计意义的,对 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 分子势能 • 1.定义: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 叫做分子势能. • 2.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 • 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分子力做正功,分 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了多少正功,分子 势能就减少多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 能增加;克服分子力做了多少功,分子势 能就增加多少.
•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 2 1 2 1 2 1 2 mv + mv + mv +…+ mvn 2 1 2 2 2 3 2 n
2 2 2 1 v1+v2+…+vn = m n 2
1 = m v2 2 1 平均动能:Ek= m v 2, v 2 是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2
• 3.对温度的理解 • (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 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 一定相同,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 不一定相同. • (2)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 小,不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 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不尽相同.
• 内能 • 1.定义 •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2.决定因素 • (1)在微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所 含分子的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 分子间的距离. • (2)在宏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所 含物质的多少、温度和体积. • 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讨论某个分子 的内能是毫无意义的.
• 1.有的同学误认为温度高的物体内部每 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 辨析: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在做 无规则热运动,温度高不一定每个分子的 动能均大. • 2.有的同学误认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分子平均动能大. • 辨析:分子的平均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 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与宏观上物体的运 动弹簧长度的变化规 律,弹簧在原长的基础上无论拉伸还是压 缩,势能都会增加.
• 有的同学误认为当分子间距离r=r0时, 分子势能为零. • 辨析: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 离r有关.分子间距离以平衡位置r0为数 值基准,r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 增大.所以说,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的 最低点,但不一定为0.
• 【方法总结】 •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在相同温度 下,各种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 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相等.其实同种 物质,温度较低时某些分子的动能也可能 大于温度较高时某些分子的动能.物体内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还与分子数目有 关.


• • •
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 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 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 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 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 越高
(1)当物体质量 m 一定时(相同物质的摩尔质量 M 相等), m 物体所含分子数 n=MNA 就一定. (2)当物体温度一定时,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 定. (3)当物体的体积不变时, 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就 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 (4)当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 的温度或体积发生改变,物体的内能也随之变化.
• 第5节 内能
• 分子动能 •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这个动能叫分子动能.
• 分子动能是指单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但 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因此各个分子的动 能不尽相同,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 义.
•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大量分子热运动 的动能的平均值,比如设各个分子的速率 为v1、v2、v3……共n个分子,则其平均 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