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甲基蓝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0.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0.1%)
简介: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又称美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等,含水亚甲基蓝的分子式 为 C16H24ClN3O3S,分子量为 373.9,CAS 号为 7220-79-3。活细胞具有新陈代谢作用, 从而使活细胞内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活 细胞内的美蓝呈无色,死细胞或衰老的细胞还原能力极弱或消失,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 色。
பைடு நூலகம்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取一滴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0.1%)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取酵母菌与其混合均匀。 2、取一块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体接触,缓缓将盖玻片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 3、放置约 3min 后,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区别 死活细胞。 4、染色 30min 后,可再次观察,注意活细胞的变化。
染色结果:
酵母菌活细胞 酵母菌死细胞
注意事项:
1、 取酵母菌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无色 蓝色或淡蓝色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涂抹酵母菌于载玻片上时,动作应轻柔以免破坏细胞。 3、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12 个月有效。
相关:
Leagene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0.1%)常用于酵母菌的染色,不但可以观察酵母菌的形 态,还可以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因其容易氧化,染色结果不宜长久保存。
组成:
编号 名称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0.1%) 使用说明书
DZ0098 100ml
Storage RT 避光
自备材料:
1、 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 载玻片、盖玻片 3、 光学显微镜
膨润土的测定简单方法
膨润土的测定1.吸蓝量的测定膨润土分散于水溶液中,具有吸附次甲基蓝的能力,其吸附的量被称为吸蓝量。
1.1方法提要标准:GB/T20973-2007 用次甲基蓝的水溶液滴定膨润土的水溶液,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当饱和时溶液中存在多余的次甲基蓝在中性定量滤纸上会出现浅绿色绿环。
1.2试剂1.2.1次甲基蓝标准溶液(0.005000N):将次甲基蓝(指示剂)在93土3摄氏度的烘箱内烘4个小时,置于干燥期内冷却到室温。
称取1.5995g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如果次甲基蓝不易溶解,可微热,温度不宜太高,以免次甲基蓝变质),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8695mg三水次甲基蓝或1.5995mg无水次甲基蓝。
1.2.2焦磷酸钠溶液:1%1.2.3中速定量滤纸(杭州新华造纸厂产)1.3分析步骤1.3.1称取在105到110摄氏度的烘箱内烘干的试样0.2000g置于已加入50ml水的锥形瓶中,摇动使试样充分散开。
再加入20ml的焦磷酸钠溶液摇匀。
将锥形瓶加热微沸5min,取下冷却到室温。
用次甲基蓝标准溶液滴定。
1.3.2开始时可快速滴定,快到终点时每次滴加0.5至1ml。
每次滴加后,都应充分摇动并用玻璃棒沾一滴试液于中速定性滤纸上,如出现浅绿色绿环记下此时的读数(V),可继续滴加1至2ml,如出现浅绿色晕环变明显且宽度变大,则表示重点判断正确。
1.4吸蓝量的计算公式M=0.3199*C*V/G*100式中:M为膨润土吸附五水次甲基蓝的量,g/100gC为次甲基蓝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滴定所消耗次甲基蓝的毫升数,ml;0.3199换算系数G为试样质量,g1.5蒙脱石含量的计算蒙脱石(%)=吸蓝量/0.442此公式为经验公式2.膨胀容得测定2.1方法提要膨润土与水有明显的膨胀性能,与盐酸溶液混匀,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成为膨胀容。
2.2主要仪器与试剂2.2.1带塞量筒:直径约25mm,100ml2.2.2盐酸溶液(1N):取83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实验二十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比表面积测定
实验二十 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一、目的要求1. 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2. 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与分散粒子大小有关。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BET 低温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气相色谱法,但它们都需要复杂的仪器装置或较长的实验时间。
而溶液吸附法则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验用次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此法虽然误差较大,但比较实用。
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根据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当次甲基蓝与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后,吸附与脱附处于动态平衡,这时次甲基蓝分子铺满整个活性炭粒子表面而不留下空位。
此时吸附剂活性炭的比表面可按下式计算:()6001045.2⨯⨯-=W GC C S (1)式中,S 0为比表面(m 2·kg -1);C 0为原始溶液的浓度;C 为平衡溶液的浓度;G 为溶液的加入量(kg);W 为吸附剂试样质量(kg);2.45×106是1kg 次甲基蓝可覆盖活性炭样品的面积(m 2·kg -1)。
本实验溶液浓度的测量是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来完成的,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即:A =KCL 。
式中,A 为吸光度;K 为常数;C 为溶液浓度;L 为液层厚度。
实验首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次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绘出A —C 工作曲线,然后测定次甲基蓝原始溶液及平衡溶液的吸光度,再在A—C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值,代入(1)式计算比表面。
三、预习要求1.认真预习实验讲义,写出预习报告;2. 姓名、学号、班级、同组姓名;3. 预习报告完整、整洁、编页码;4. 简要的实验目的、原理、主要仪器设备、药品、装置图、实验步骤;5. 原始数据记录表(设计合理,用直尺划表格);6. 提问(原理、方法、提示和思考问题等)。
实验项目柱层析分离甲基橙和次甲基蓝染料
九、实验方法指示及注意事项
1.色谱柱一定要装填紧密。若柱中装填时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时,会
影响渗滤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2.加料时须沿柱壁绕圈加入,防止局部样品过多,或者把吸附剂冲起而影响分离效果。
3.在分离过程中,自始至终须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中。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滤和显色的均一性。
装柱可以采用湿法或干法,干法装柱是将干吸附剂倒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填装均匀,
然后加入少量溶剂。无论采用哪种装柱都不要使吸附剂有裂缝或气泡,否则影响
分离效果,一般说来湿法装柱较干法紧密均匀。
本实验采用湿法装柱。
1、色带有重叠现象,即柱内出现彩色色带,这是由于样品进入带较宽,扩散现象严重之故,但由于甲基橙与次甲基兰极性相差甚大,随着洗脱进行,基本上可以得到单一化合物。
1.从分子结构看出,甲基橙中含—SO3Na基团,它具有比次甲基兰更大的极性,因此在用乙醇洗脱时只有次甲基兰可被洗脱下来,极性较大的甲基橙必须用水作洗脱剂。
2.装柱的紧密与否,样品吸收带是否狭对柱层析分离影响颇大.
加入样品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过载,分离效果不好,将含样品的溶液进入吸附柱时,必须待样品液全部被吸附剂吸附后,才能用少量洗脱剂洗涤,洗涤液又全部进入柱后,才能开始用大量溶剂洗脱,否则样品色带宽大,在洗脱过程中,会因扩散现象造成色带彼此重叠,使分离难以进行。色谱柱装填要紧密、均匀,疏松或不均匀的柱子均会引起涌流扩散现象,导致分离效果欠佳。
酸>醇,胺,硫醇>酯,醛,酮>烃 >卤化物,醚>烯>饱和烃
强吸附性的化合物要用强极性溶剂来洗脱。
作为洗脱剂的溶剂要求其具有一定极性,适合于被分离物的分离,体积尽量要小,此外要求易挥发,易除去(乙醚等挥发性太大的溶剂不合适)。
固液吸附法测比表面积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院系化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班级 0409402学号 23姓名张玉日期 2011/11/24同组者姓名张永胜实验二十 固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Ⅰ.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一、实验目的1.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2.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
二、预习要求1.掌握比表面的概念及其计算式。
2.明确实验所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并掌握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与分散粒子大小有关。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BET 低温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气相色谱法,但它们都需要复杂的仪器装置或较长的实验时间。
而溶液吸附法则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验用次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此法虽然误差较大,但比较实用。
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根据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当次甲基蓝与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后,吸附与脱附处于动态平衡,这时次甲基蓝分子铺满整个活性粒子表面而不留下空位。
此时吸附剂活性炭的比表面可按下式计算:()060C C G S 2.4510W-=⨯⨯ (1)式中,S 0为比表面(m 2·kg -1);C 0为原始溶液的质量分数;C 为平衡溶液的质量分数;G 为溶液的加入量(kg);W 为吸附剂试样质量(kg);2.45×106是1kg 次甲基蓝可覆盖活性炭样品的面积(m 2·kg -1)。
本实验溶液浓度的测量是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来完成的,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光密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即: E=KCL 。
式中,E 为光密度;K 为常数;C 为溶液浓度;L 为液层厚度。
实验首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次甲基蓝溶液的光密度,绘出E—C工作曲线,然后测定次甲基蓝原始溶液及平衡溶液的光密度,再在E—C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值,代入(1)式计算比表面。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次甲基蓝
LC50:无资料
刺激性:无资料
其他:无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
生物降解性:无
非生物降解性:无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
废弃处置方法:无资料
废弃注意事项:无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GB 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填写指南》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修改说明: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半年内,须对此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
其他信息:无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非常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资料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次甲基蓝
化学品英文名:Methylene blue
分子式或其简写:C16H18ClN3S.3H2O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次甲基蓝
7220-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精品】实验二十七固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一)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
实验二十七固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一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目的要求】1. 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2. 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与分散粒子大小有关。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BET低温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气相色谱法但它们都需要复杂的仪器装置或较长的实验时间。
而溶液吸附法则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验用次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此法虽然误差较大但比较实用。
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根据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当次甲基蓝与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后吸附与脱附处于动态平衡这时次甲基蓝分子铺满整个活性炭粒子表面而不留下空位。
此时吸附剂活性炭的比表面可按下式计算6001045.2WGCCS 1 式中S0为比表面m2·kg-1C0为原始溶液的浓度C为平衡溶液的浓度G为溶液的加入量kgW为吸附剂试样质量kg2.45×106是1kg次甲基蓝可覆盖活性炭样品的面积m2·kg-1。
本实验溶液浓度的测量是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来完成的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即AKCL。
式中A为吸光度K为常数C为溶液浓度L为液层厚度。
实验首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次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绘出A—C工作曲线然后测定次甲基蓝原始溶液及平衡溶液的吸光度再在A—C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值代入1式计算比表面。
【仪器试剂】分光光度计1套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离心机1台台秤0.1g1台三角烧瓶100mL3只容量瓶500mL4只、100mL5只。
次甲基蓝原始溶液2g·dm-3次甲基蓝标准溶液0.1g·dm-3 颗粒活性炭。
【实验步骤】1. 活化样品将活性炭置于瓷坩埚中放入500℃马福炉中活化1h或在真空箱中300℃活化1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美兰染色法检测酵母活性的优化试验----啤酒酵母死亡率--次甲基蓝染色
美兰染色法检测酵母活性的优化试验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10308)孔祥诚陈江李晓聪吴小映啤酒酵母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检测酵母活性,二是检测酵母活力。
酵母活性是指酵母能否成活的能力,而酵母活力是衡量活细胞活动能力或发酵性能的指标。
当然酵母活性比酵母活力对酵母状态的判断要弱,只限于鉴别酵母的死活,不能明确地分辨活体酵母细胞的质量,但酵母活性的检测方法比酵母活力的检测相对要简单,检测时间短,在日常的生产检验中应用更强。
美兰(次甲基蓝)染色法对啤酒酵母活性检测简单易行,应用广泛,该染色法主要是利用细胞膜的完整性与新陈代谢的能力说明细胞活性。
活酵母细胞内具有还原次甲基蓝呈无色的一种还原酶,当酵母细胞浸于美兰溶液时,色素渗入细胞内,活细胞内的还原酶能使其脱色,但死细胞内的还原酶由于失活,不发生脱色作用,故被染成蓝色。
文献中查找美兰染色法时,发现有多种美兰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我们选择了三种差异较大配制方法进行比较试验,找出一种染色易于判断,结果准确的酵母活性检测方法。
还对美兰染色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操作中易引起误差,以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1材料与方法1.1 L1100系列生物显微镜1.2 试剂及配制方法:1.2.1 方法1 :FINK和KUHLES甲基蓝缓冲液:溶液A:次甲基蓝蒸馏水溶液0.1g/500ml,溶液B:磷酸二氢钾蒸馏水溶液13.6g/500ml,溶液C:磷酸氢二钠(12H2O)蒸馏水溶液 2.4g/100ml,溶液D:498.75ML溶液B+1.25ML溶液C,溶液E:混合500ML溶液D和500ML溶液A,配制的次甲基蓝缓冲液PH为4.6。
1.2.2 方法2:2%二水合柠檬酸钠次甲基蓝溶液(含有0.01%次甲基蓝溶液):次甲基蓝0.01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2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1.2.3 方法3:吕氏碱性美兰染色液:次甲基蓝0.3g,95%乙醇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次甲基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吸蓝量
吸蓝量的测定(蒙脱石含量换算)蒙脱石分散于水溶液中,具有吸附次甲基蓝的能力,其吸附的量被称为吸蓝量,以100克样吸附的次甲基蓝毫克当量数或克数表示。
蒙脱石含量愈高,吸蓝量愈多。
因此,吸蓝量可作为粗略估价蒙脱石相对含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主要试剂和材料l、次甲基兰标准溶液(0.005000N):将次甲基兰(指示剂)在93土3℃的烘箱中烘4小时,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1.5995克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如次甲基兰不易溶解,可微热,温度不宜太高,以免次甲基兰变质),移入10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l毫升含1.8695毫克三水次甲基兰或1.5995毫克无水次甲基兰。
2、焦磷酸钠溶液(1%):称取10克焦磷酸钠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可微热)。
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3、中速定量滤纸(杭州新华造纸厂产)(二)操作步骤l、称取0.2000克试样,置于已加人50毫升水的锥形瓶中,摇动,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散开,再加入20毫升1%焦磷酸钠溶液,摇匀。
2、将盛有混合溶液的锥形瓶置于电炉(或电热板)上加热微沸5分钟,取下冷却至室温。
3、用次甲基兰标准溶液滴定。
开始时可依次滴加5毫升,逐次缩小间隔至2~3毫升,快到终点时,每次滴加0.5~l毫升。
每次滴加后,摇晃15~30秒钟,用直径2.5~3.0毫米的玻璃棒沾一滴试液于中性定量滤纸上,观察在中央深兰色斑点周围有无出现浅绿色晕环。
若未出现,则继续滴加。
当在深兰色斑点周围出现浅绿色晕环时,再摇晃30秒钟,用玻璃棒沾一滴试液于滤纸上,若浅绿色晕环仍不消失,即为滴定终点。
记下滴定所耗次甲基兰标准溶液的毫升(V),到终点后,可继续稿加l~2毫升次甲基兰溶液,若浅色绿晕环变明显且宽度增大,则表示终点判断无误。
4、计算B=N×V×0.3199×100 /G 式中:B一吸兰量(克/100克样);N—次甲基兰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滴定所消耗甲基兰标准溶液的毫升数;G—试样重量(克)0.3199—规定系数(无水次甲基兰表示)(三)讨论l、次甲基兰试剂用上海试剂三厂出品。
亚甲蓝
亚甲蓝亚甲蓝球棍模型亚甲蓝(Methylene blue)化学式:C16H18N3ClSIUPAC,中文命名: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翁氯化物,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CAS号:61-73-4,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使用。
亚甲蓝的水溶液在氧化性环境中蓝色,但遇锌、氨水等还原剂会被还原成无状态。
亚甲蓝医药药物名称:亚甲蓝药物别名:次甲蓝,美蓝,Methvlene Blue,Methylenum Caeruleum 英文名称:Methyltltioninium Chloride说明:注射液:每支20mg(2ml)。
<BR>药理毒理亚甲蓝本身系氧化剂,根据其在体内的不同浓度,对血红蛋白有两种不同的作用。
低浓度时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的氢离子经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传递给亚甲蓝,使其转变为还原型的白色亚甲蓝;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使其还原为带二价铁的正常血红蛋白,而白色亚甲蓝又被氧化为亚甲蓝。
亚甲蓝的还原-氧化过程可反复进行。
高浓度时,亚甲蓝不能被完全还原为白色亚甲蓝,因而起氧化作用,将正常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由于高铁血红蛋白易与CN-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但数分钟后二者又离解,故仅能暂时抑制CN-对组织中毒的毒性。
药代动力学亚甲蓝静注后作用迅速,基本不经过代谢即随尿排出,口服在胃肠道的pH条件下可被吸收。
并在组织内迅速还原为白色亚甲蓝。
在6天内74%由尿排出,其中22%为原形,其余为白色亚甲蓝,且部分可能被甲基化。
少量亚甲蓝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
适应症本品对化学物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苯醌、苯肼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苯佐卡因等)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
对先天性还原型二磷酸吡啶核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效果较差。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次甲基蓝的研究
m 、 )温度和次 甲基蓝的浓度对双水相及次 甲基蓝萃 取率 ( ) 、 y 的影 响。实验表 明 :1 在一定 的温度 和 ()
浓度下 , 随着 m呲 / ) 的减小 , m( 2 S 分配系数 K C / 。 增加 , (u C p ) 萃取率 Y略有减小 ; 2 在一定 的质量配 比和 ()
中图分类号 :631 0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St y o x r ci n o e h ln ue i ud n e t a to fm t y e e bl n PEG/a m o i m m nu
s la e t u f t wo- a e a ue u y t m s ph s q o s s se
浓度下 , 分配系数 K(u c ) C / 随温度 的升高 而增 大 , p 但萃取率 y 却基本保 持不变 ; 3 在一定 的质量配 比和温 ()
度下 , 随着次 甲基蓝浓度 的增加 , 配系数 K(u C ) 分 Cp 增大 ; / 萃取率 Y略有增加 。在 m / ) 为 15 。 m( . 0:
1。 基 895 1~ o L t 3 ̄的实验条件下 , (u C =2.4萃取率 ( ) , = .ix0 m l 、 0 / = C K C/1 p ) 2 1, y 可达 9.3 54 %. 关键词 : 甲基蓝 ; 次 聚乙二醇 ; 双水相 ; 分配系数 K C/ )萃取率( ) (u c ; p y
Ab t a t E t c in b h vo s o ty e e Ble i E / mmo i m u ft q e u w - h s y t mswe e su id b p c o sr c : xr t e a ir fMeh l n u n P G a a o n u s l e a u o s t o p a e s se r t d e y S e t - a r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次甲基蓝的研究
的极 大浪 费 , 直接 影 响 了花 生 的综 合 利 用 价 值 , 近年 于 2 0 L锥 形 瓶 中 , N O 或 H I 节 p 加 入 5m 用 aH C调 H,
来, 直接 利用 或 化 学 改 性 花 生 壳 制 备 吸 附 剂 已 引起 适 量 的 改性 花 生 壳 , HY一2型调 速 多 用振 荡 器 上 在 人们 的重 视 , 其 用 于 废 水 处 理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有 报 振 荡吸 附一 定 时 间后 , 置 , 将 静 取上 清液 在 7 1型分 光 2 道 J 。本研 究用 环氧 氯丙 烷改 性 花生壳 , 用 改性 光 度计 上 于 66 m 处 测 定 其 吸 光 度 , 并 6n 由标 准 工 作 曲
1 4 分析 方 法 .
p H用 P S一3 H C型 p 计 测定 ; 甲基 蓝 的含 量 H 次
1 实验部分
1 1 材 料 、 器 和试剂 . 仪
用 分光 光 度法测 定 。
材料 : 生 壳 , 花 自购 , 水洗 净 后 于 6  ̄ 干 5 2 结 果 与 讨 论 用 0C烘
解 等特性 , 导致 印染废 水 成 分 复 杂且 难 以生 化 降解 , 2mL 置 于水 浴锅 中于 4 %搅 拌反 应 3 钟 , 滤 , 5 , 0 0分 过 然 特 别是脱 色 问题一 直 未 能 得 到 很好 的解 决 。 目前 工 得 到 的花 生 壳 粉 渣 用 蒸 馏 水 洗 至 滤 液 呈 中性 , 后
吸 附率 为 9 % 。 9
关键词 : 环氧氯丙炕 ; 改性 ; 花生 壳; 次甲基蓝 ; 附 吸 中图分类号 :Q 2 . T 6 0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17 ( 0 8 0 0 9— 3 17 1 9 2 0 ) 2— 4 0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用次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了解郎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溶液法测定比表面积的基本原理。
二、原理与方法溶液的吸附可用于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次甲基蓝是易于被固体吸附的水溶性染料,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大多数固体对次甲基蓝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郎缪尔吸附理论。
郎缪尔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剂一旦被吸附质覆盖就不能被再吸附;在吸附平衡时候,吸附和脱附建立动态平衡;吸附平衡前,吸附速率与空白表面成正比,解吸速率与覆盖度成正比。
设固体表面的吸附位总数为N ,覆盖度为θ,溶液中吸附质的浓度为c ,根据上述假定,有吸附速率: r 吸 = k 1N(1-θ)c (k 1为吸附速率常数) 脱附速率: r 脱 = k -1N θ (k -1为脱附速率常数) 当达到吸附平衡时: r 吸 = r 脱 即 k 1N (1-θ)c = k -1N θ 由此可得: cK c K 吸吸+=1θ (1)式中K 吸=k 1/k -1称为吸附平衡常数,其值决定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性质及温度,K 吸值越大,固体对吸附质吸附能力越强。
若以Γ表示浓度c 时的平衡吸附量,以Γ∞表示全部吸附位被占据时单分子层吸附量,即饱和吸附量,则:θ =Γ /Γ∞带入式(2-25-1)得:cK cK 吸吸+=∞1ΓΓ(2) 整理式(2-25-2)得到如下形式c K c∞∞+=ΓΓΓ11吸 (3)作c/Γ~c 图,从直线斜率可求得Γ∞,再结合截距便可得到K 吸。
Γ∞指每克吸附剂对吸附质的饱和吸附量(用物质的量表示),若每个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上所占据的面积为σA ,则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可以按照下式计算S =Γ∞L σA(4)式中S 为吸附剂比表面积,L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次甲基蓝的结构为:阳离子大小为17.0 ×7.6× 3.25 ×10-30 m 3次甲基蓝的吸附有三种取向:平面吸附投影面积为135×10–20 m 2,侧面吸附投影面积为75×10–20 m 2,端基吸附投影面积为39×10–20 m 2。
次甲基蓝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及机理分析
在早 期 的荧 光分 析 中 , 散射 光常作 为一 种干 扰源 而 被 消除 .9 3年 ,atrak等 使 用普 通 的荧 光 19 P senc
摘 要 : 于脱 氧 核 糖 核 酸 ( A) p 3 5 ~4 4 的 介 质 中对 有 机 染 料 次 甲基 蓝 ( ) 基 DN 在 H . 1 . 9 MB 的共 振 光 散 射 的
增强效应 , 提出了一种 测定 D NA的共振光散射法 , 并对 介质酸度 、 离子强度 、 A热变性 、 DN 共存物质 干扰等实 验条件进行 了优化. 在最佳条件下绘制 了工作 曲线 , 方法线性 范围为 0 1 4 g・ , 该 ~ 0n mI 检出限可达 l . 4 ~ 41 n mL , 于合成样 品中 DN 的测定 , 果令人 满意.通过研究 红外光谱 、 外一 g・ ~ 用 A 结 紫 可见吸收 光谱及离 子强 度 的影响 , 初步探讨 了 MB与 D NA相互作用 的机 理 , MB可能是通 过静 电作用等 以 D NA为模板 在 DN A分 子表面进行聚集和长距组装 , 这种聚集导致 MB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 , 这也是该方法 的理论基础.
1 实验 部 分
1 1 仪器 与试 剂 . RF 5 0荧光 分光 光度计 ( 一4 日本 岛 津 ) ;UV一3 0紫外~ 见分 光 光 度计 ( 国 P 20 可 美 E公
司)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国 P ; 美 E公司)p B4p ;H - H计 ( 上海雷磁仪器厂) WH一 微型旋涡混流仪 ( ; 2 上
分光 光度计 建立 了共 振光 散 射 ( eo a c ih cteig R ) 术 , 究 卟 啉分 子 在 D R s n n eL g t atr , I 技 S n S 研 NA 分 子 表
次甲基蓝—溴酸钾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甲醛
维普资讯
第 3 8卷 第 9期 20 0 2年 9月
理 化 检 验 一 学 分 册 化
Pr CA ( PA R T : CH EM I B CA L N A LY SI A S)
V( 8 NO 9 ) 3 L .
Se p. 2 002
d v l p d.wh c s b s d o h i e i fe t o o ad h d n t e o i a i n r a to fm e hy e e b u y b o e eo e ih i a e n t e k n t e f c ff r l e y e o h x d t e c i n o t l n l e b r c m o
法 应 用 于 甲 醛测 定 的 报 道 较 少 L 。本 文基 于 在 酸 性 6 ]
条件 下 , 甲醛 对 溴 酸 钾 氧 化 次 甲 基 蓝 的 反 应 具 有 显 著 的促 进 作 用 , 立 了 测 定 甲醛 的动 力 学 分 析方 法 。 建 方法操作 简便 、 敏 。 灵
眼 睛 和上 呼 吸 系统 引 起 刺 激 、 心 、 肤 过 敏 。近 年 恶 皮
A b t a t A o e n e stv ie i s e to h me rcme h d f rt e d tr ia in o o ad h d s sr c : n v la d sn i e kn t p c r p o ti t o o h ee m n t ff r le y e wa i c o m
亚甲基蓝的合成
广 东 化 工
WV C W. g d c h e m. c o m 8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 4卷 总第 3 5 8期
亚 甲基 蓝 的合 成
程 超 ,吴 萍 萍
( 浙 江众 立 合成 材料 科技 股 份有 限公 司,浙 江 湖 3 l 4 2 0 4 )
【 摘 要】 以吩 噻嗪 为 原料 ,经 硝化 、还 原 、氨 甲基化 、氧 化 反应 合成 了亚 甲基 蓝 。此工 艺 具有 原料 易得 、收 率较 高 、生产 周 期短等 优 点。 【 关键 词】 亚 甲基 蓝;吩 噻 嗪: 合成 【 中图 分类 号] T Q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1 8 6 5 ( 2 0 1 7 ) 2 0 — 0 0 8 9 一 叭
H
右,将 3 0 0 mL醋 酸加 入 反应 液 内。滴加 完后 ,将混 合物 搅拌 2 h 。 加 热 夹套 内油温 到 6 0℃搅 拌 2 h 。搅 拌完 毕后 ,将 混 合物 冷却至 室温 。 粗产 物通过 过 滤分 离 , 用 甲醇( 2  ̄ 5 0 mE ) 洗 涤反 应瓶 和滤 饼 。 将 粗产 物用 热水 洗涤 ( 8 0℃ , 5  ̄ 2 5 0 mE ) , 后 再用 5 0 mL甲醇洗 涤 。 滤 饼 真 空 干燥 ,得 到 红 褐 色 固 体 2 ,7 2 . 1 g ,收 率 1 0 0% 。。 H
蓝 ,外观 为金 红色 或 占铜 色粉 末.无 气味 ,溶 于 水、乙醇 、氯仿 , 水溶 液 呈蓝 色 ,不 溶于 乙醚 、苯等 有机 溶 剂。 医药 用途 主要 用 于 治疗 氰 化物 、亚 硝酸 盐 与硝 酸 盐等 引起 的 急性 中毒 ,对 神经 性 皮 炎、尿 路 结石 、肛 门湿疹 等疾 病 也有 一 定的疗 效【 。此 外,亚 甲 基蓝 还 广泛 地用 作 消毒 剂 、生物 染 色剂 、指 示剂 等 领域 。 文献报 道关 于 亚 甲基蓝 的 合成 方法 主 要是 以对 二 甲基 苯胺 为起 始 原料 , 依 次通过 亚 硝酸 钠 硝化 反应 、锌 粉还 原 反应 、硫 代硫 酸 钠取 代反 应与 重铬 酸 钾或 二氧 化锰 氧化 反 应 , 然 后再 经过 偶联 与 成环 反应 , 氯化 锌 成盐 得到 碱性 湖蓝 B B,然 后碱 性湖 蓝 B B脱盐 ( 碳酸 钠) 制 备得 到【 。 。 I 。此 法 共有 7步反应 ,反 应步骤 较 长 ,需 要严控 反 应参 数 ,生产 周 期 长,且 操 作繁 琐 ,不利 于 工业 生产 。 另一 方面 ,在 氧 化 反应 过 程 中,会 形 成大 量 的铬盐 、锰盐 等溶 液或 者 固体 ,给 环 保带来 相 当大 的压 力 。 针对 文 献 中合 成亚 甲基 蓝所 存 在的 问题 ,本 文报 道 一种适 合 【业 化生 产 的制 备方 法 。以吩噻 嗪( 1 ) 为 起始 物料 ,与 N a N O 2 发生 硝 化 生成 中 间体 3 , 7 . 二硝 基 一 l O H . 吩 噻嗪 ( 2 1 。采用 “ 一锅法 ” 化 合 物 2在钯 碳 催化氢 化 作用 下 ,先转 化 为中 间态 3 , 7 . 二氨 基一 l O H . 吩 噻 嗪( 3 ) , 3在与 多聚 甲醛 反应 后 , 转化 为 Ⅳ = ; , , Ⅳ 7 , , v 7 一 四 甲基一 l O H . 吩 噻 嗪. 3 , 7 . 二胺 ( 4 ) 。最 后 ,化 合物 4与 三 氯化铁 发 生氧化 反 应生 成 产 物亚 甲基蓝( 5 ) ,合 成路 线 见 S c h e me 1 。
美兰染色法检测酵母活性的优化试验----啤酒酵母死亡率--次甲基蓝染色
美兰染色法检测酵母活性的优化试验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10308)孔祥诚陈江李晓聪吴小映啤酒酵母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检测酵母活性,二是检测酵母活力。
酵母活性是指酵母能否成活的能力,而酵母活力是衡量活细胞活动能力或发酵性能的指标。
当然酵母活性比酵母活力对酵母状态的判断要弱,只限于鉴别酵母的死活,不能明确地分辨活体酵母细胞的质量,但酵母活性的检测方法比酵母活力的检测相对要简单,检测时间短,在日常的生产检验中应用更强。
美兰(次甲基蓝)染色法对啤酒酵母活性检测简单易行,应用广泛,该染色法主要是利用细胞膜的完整性与新陈代谢的能力说明细胞活性。
活酵母细胞内具有还原次甲基蓝呈无色的一种还原酶,当酵母细胞浸于美兰溶液时,色素渗入细胞内,活细胞内的还原酶能使其脱色,但死细胞内的还原酶由于失活,不发生脱色作用,故被染成蓝色。
文献中查找美兰染色法时,发现有多种美兰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我们选择了三种差异较大配制方法进行比较试验,找出一种染色易于判断,结果准确的酵母活性检测方法。
还对美兰染色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操作中易引起误差,以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1材料与方法1.1 L1100系列生物显微镜1.2 试剂及配制方法:1.2.1 方法1 :FINK和KUHLES甲基蓝缓冲液:溶液A:次甲基蓝蒸馏水溶液0.1g/500ml,溶液B:磷酸二氢钾蒸馏水溶液13.6g/500ml,溶液C:磷酸氢二钠(12H2O)蒸馏水溶液 2.4g/100ml,溶液D:498.75ML溶液B+1.25ML溶液C,溶液E:混合500ML溶液D和500ML溶液A,配制的次甲基蓝缓冲液PH为4.6。
1.2.2 方法2:2%二水合柠檬酸钠次甲基蓝溶液(含有0.01%次甲基蓝溶液):次甲基蓝0.01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2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1.2.3 方法3:吕氏碱性美兰染色液:次甲基蓝0.3g,95%乙醇30ml,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次甲基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甲基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亚甲基蓝, 次甲基蓝
化学品英文名:methylene blu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可引起恶心、腹痛、心前区痛、眩晕、头痛、出汗和神志不清等不良反应。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燃爆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硫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注意包装密封,防潮,远离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深绿色青铜光泽结晶固体。
分子式:C16H18ClN3S
分子量:319.86
熔点(℃): 215
相对密度(水=1): 1
闪点(℃): 14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醚类。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等方面。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硫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1180mg/kg(大鼠经口) LD50:3500 mg/kg(小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生植物,动物有毒害
生物降解性: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UN编号:1993 3/PG
包装标志:有毒品
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
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7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7);
危险化学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