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展示 法律意识与思维 案例分析
思修课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课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思辨能力。
通过分析经典法律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精神,提高法律素养。
本文将选取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结合思修课的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剖析。
二、案例简介案例名称:张三偷窃案基本案情:张三,男,25岁,无业。
因生活困难,张三多次盗窃他人财物,涉案金额达5万元。
案发后,张三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审判。
三、案例分析1. 法律角度(1)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三多次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本案中,张三盗窃他人财物,涉案金额达5万元,属于数额巨大,依法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思想政治教育角度(1)法律意识教育本案中,张三因生活困难而走上盗窃之路,反映出其法律意识淡薄。
通过分析此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道德观念教育张三的盗窃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益,还破坏了社会秩序。
通过分析此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道德观念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遵纪守法。
(3)思辨能力培养在分析本案时,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犯罪原因、法律适用、社会影响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启示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2. 强化道德观念培养,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一思修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同学与乙同学系某大学大一新生,两人于2019年9月一同入住该校某宿舍。
入住后,两人因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矛盾逐渐加剧。
2020年3月,甲同学因琐事与乙同学发生争执,甲同学情绪失控,将乙同学打伤。
事后,乙同学向学校提出申诉,要求甲同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学校经调查,认定甲同学构成侵权,要求其赔偿乙同学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甲同学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例分析1. 侵权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甲同学在争执过程中情绪失控,将乙同学打伤,侵犯了乙同学的人身权益,构成侵权行为。
2. 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本案中,甲同学将乙同学打伤,导致乙同学受伤,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具体到赔偿范围,法院应根据乙同学的实际损失,结合甲同学的过错程度,确定赔偿金额。
3. 法律依据本案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启示与建议1. 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修法律意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的问题。
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我国教育部门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程。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侵权案件为例,分析大学生在思修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2018年,某高校学生甲在校园内不慎将同学乙的笔记本电脑摔坏。
乙要求甲赔偿损失,甲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意外,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乙将甲诉至法院。
(二)案例分析1.甲的法律意识不足(1)对侵权责任的认知不足。
甲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意外,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这表明甲对侵权责任的概念和法律规定缺乏了解。
(2)缺乏维权意识。
甲在遭受侵权后,未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选择与侵权人协商解决问题。
这说明甲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缺失。
2.乙的法律意识不足(1)维权途径选择不当。
乙在遭受侵权后,未能及时寻求法律援助,而是选择将甲诉至法院。
这表明乙对维权途径的了解不足。
(2)对法律程序的认识不足。
乙在诉讼过程中,对法院审理程序和判决结果存在误解,认为法院判决不公。
这说明乙对法律程序的认识不足。
三、改进措施(一)加强思修法律意识教育1.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修课程中,增加侵权责任、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二)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1.举办法治讲座。
邀请法律专家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开展法治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氛围。
(三)加强学生维权意识教育1.普及维权知识。
向学生宣传维权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2.加强心理疏导。
针对学生维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思修分析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三,男,30岁,某公司职员。
2021年10月某日,张三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市区行驶。
当行驶至某路段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受伤,车辆损坏。
事故发生后,张三未停车查看情况,也未报警,而是驾车逃离现场。
次日,警方根据现场痕迹和目击者证言,将张三抓获。
二、案例分析1. 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救助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张三在事故发生后,未停车查看情况,也未报警,而是驾车逃离现场,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2. 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张三在事故发生后逃逸,且未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
3. 张三的刑事责任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案中,张三在事故发生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张三的民事责任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张三在事故中负有直接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本案中,张三应赔偿受伤人员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
三、案例启示1. 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驾驶员的疏忽和违法行为,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2. 发生事故后,及时停车、报警、救助受伤人员。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救助受伤人员,并迅速报警,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思修课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法律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法律条文,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素养。
本文将以一起合同纠纷案为例,分析相关法律问题,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案例背景2019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了货物的质量标准、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货物交付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不符。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解决,但乙公司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合同效力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符合合同法的基本要求,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问题其次,分析乙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不符,构成违约。
3. 损害赔偿问题甲公司因乙公司的违约行为遭受了损失,包括货物本身的损失、检验费用、诉讼费用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4. 诉讼时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探讨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案例背景某大学法学专业学生小李,在思修课程中学习到《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在一次校园活动中,小李与同学小张共同策划了一场“二手书交易市场”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既能帮助同学们处理闲置书籍,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然而,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小李和小张因交易方式、价格等问题产生了分歧,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小李通过查阅相关法律资料,寻求法律援助,成功解决了此次纠纷。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中,小李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主动查阅法律资料,寻求法律援助,体现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2. 小李在处理纠纷时,遵循法律程序,尊重双方意愿,充分体现了法律意识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3. 案例中,小李通过思修课程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成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展现了思修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4. 小李在活动筹备过程中,与同学小张产生分歧,说明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教育。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1. 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容易在现实生活中触犯法律。
2. 部分大学生缺乏法律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时,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 部分大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存在法律观念模糊、法律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
将法律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开设相关法律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2. 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法律问题。
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法律问题。
设立法律咨询热线、法律援助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
4. 强化校园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思修课析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品质和思辨能力。
法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法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思修课程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目的。
二、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甲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乙投诉。
乙在购买甲公司生产的某品牌手机后,发现手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乙与甲公司协商未果,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介入调查后,认定甲公司存在欺诈行为,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经济损失。
甲公司不服,将乙和消费者协会诉至法院。
三、案例争议焦点1. 甲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行为?2. 消费者协会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经济损失?3. 法院应如何判决?四、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不得有欺诈行为。
在本案中,甲公司生产的手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乙购买的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行为。
因此,甲公司存在欺诈行为。
2. 消费者协会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可以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调查、调解,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消费者协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有权对甲公司的欺诈行为进行调查、调解,并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经济损失。
3. 法院应如何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本案中,甲公司存在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乙的合法权益。
法院应当依法判决甲公司赔偿乙的经济损失,包括手机购买价款、维修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
大学生思修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意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与维权案例的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其维权意识。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大学生宿舍火灾事故某高校一宿舍发生火灾,造成多名学生受伤。
经调查,火灾原因系宿舍内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引发。
受害者家属向学校提出索赔,但学校以火灾事故属于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
受害者家属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分析:本案中,学校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案例二:大学生被骗事件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接到一电话,对方称有一份高薪工作等待其面试。
大学生按照对方要求,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报名费。
然而,面试当天,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消失无踪。
大学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处理。
分析:本案中,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提高警惕,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导致财产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因此,大学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报名费。
3. 案例三:大学生著作权侵权案某大学生创作了一篇论文,未经其同意,被他人抄袭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大学生发现后,向期刊社提出维权要求。
分析:本案中,他人未经原作者同意,抄袭其论文,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大一思修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该公司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远销国内外。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经营状况出现下滑,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决定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因劳动合同解除问题,公司与部分员工发生纠纷,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件经过2018年10月,某公司决定裁员,涉及员工共计30人。
在裁员过程中,公司向员工发送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离职手续。
部分员工对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服,认为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经过审理,认为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遂判决某公司支付员工赔偿金。
某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二)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三)案例分析1.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首先,某公司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其次,某公司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最后,某公司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思修课程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够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典型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思修课程中法律知识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化名)在校园内捡到一部价值5000元的手机。
小王想将手机据为己有,但在犹豫之际,他想起在思修课程中学到的法律知识。
经过深思熟虑,小王决定将手机归还失主。
然而,失主并不知情,小王在归还手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物权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7条规定:“占有物的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因占有物的灭失、毁损或者被侵占,请求返还占有物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本案中,小王捡到的手机属于失主的占有物,小王应当将手机归还给失主。
(2)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因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小王捡到手机后,若将其据为己有,则可能构成对失主财产的侵占,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2. 思修课程中的法律知识应用(1)物权法原则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即“占有即所有”。
小王通过学习,明白了占有他人财物必须取得所有权人的同意,否则可能侵犯他人权益。
(2)法律意识思修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小王在捡到手机后,通过回忆课程内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权益,从而决定将手机归还失主。
(3)道德修养思修课程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会尊重他人权益。
小王在捡到手机后,考虑到失主的痛苦,决定将手机归还,体现了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修课程中的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思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学以致用。
思修课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思修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本案例分析将以一起经典的交通事故案件为例,探讨法律在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二、案例介绍某年某月某日,甲驾驶一辆小型客车在道路上行驶,与乙驾驶的货车发生碰撞,导致乙车严重损坏,乙受伤。
事故发生后,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
甲认为,事故发生是由于乙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两车相撞,因此甲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乙则认为,甲在行驶过程中超速行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甲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交通信号,保持安全车距,不得超速行驶。
在本案中,甲驾驶的小型客车超速行驶,乙驾驶的货车违反交通规则,两车相撞,均存在过错。
因此,甲、乙双方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 赔偿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本案中,乙受伤,甲、乙双方均存在过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甲、乙双方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具体赔偿金额,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3. 案件处理在本案中,甲、乙双方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及赔偿责任认定,法院判决甲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乙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判决生效后,甲、乙双方按照法院判决履行了赔偿义务。
四、案例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本案中,甲、乙双方均因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发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一起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二、案例背景小明,某高校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在一次支教活动中,小明结识了小丽,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久,小丽向小明透露,她家中有一笔巨款,需要帮助转移。
小明心动了,于是两人商量好,将这笔巨款转移至小明名下,再由小明代为保管。
三、案例分析1. 小明法律意识淡薄小明在得知小丽需要帮助转移巨款后,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反而主动参与其中。
这表明小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2. 小丽利用小明法律意识淡薄进行诈骗小丽深知小明法律意识淡薄,便利用这一点,试图骗取小明信任,将巨款转移至自己名下。
这说明小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知道如何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诈骗。
3. 案件后果在小明保管巨款期间,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发现这笔巨款涉嫌非法来源。
小明和小丽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这起案件对两人产生了严重后果,不仅学业受到影响,还面临法律的制裁。
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建议1. 完善法律教育体系高校应加强法律课程设置,将法律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同时,增设法律讲座、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选拔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法律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法律培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3. 创新法律教育方式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开展线上法律教育,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此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法律实践基地,增强法律意识。
4. 强化法律意识教育氛围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校园氛围。
同时,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5. 加强家校合作高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思修法律意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引发的纠纷和案件。
本案例以一起典型的家庭纠纷为例,探讨思修法律意识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甲乙双方系夫妻关系,婚后育有一子。
近年来,甲乙双方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矛盾升级后,甲乙双方决定离婚。
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对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等问题产生争议。
甲认为,自己在外地工作,收入较高,离婚后有能力抚养孩子,因此要求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乙则认为,自己一直照顾孩子,且与孩子感情深厚,应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至于财产分割,甲乙双方均认为对方隐瞒了部分财产,要求对方进行财产申报。
在诉讼过程中,甲乙双方均聘请了律师代理。
律师在代理过程中,发现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赌博行为,且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甲遂以乙存在赌博行为为由,要求法院判决剥夺乙的抚养权。
三、案例分析1. 思修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本案例中,甲乙双方因缺乏思修法律意识,导致家庭矛盾升级,最终走向离婚。
以下是具体分析:(1)甲缺乏法律意识:甲在离婚过程中,仅以自己的收入较高为由,要求获得孩子的抚养权,而未考虑孩子的成长需求。
此外,甲在发现乙存在赌博行为后,未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乙缺乏法律意识: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赌博行为,不仅损害了家庭利益,还可能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乙在财产分割问题上,未能如实申报财产,存在欺诈行为。
2. 思修法律意识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1)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甲乙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权。
(2)尊重对方合法权益:在家庭纠纷中,双方应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通过沟通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避免因法律意识淡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思修法律案例分析及感悟(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案例背景:甲是一名大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学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甲得知乙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招募兼职的广告,声称可以赚取高额报酬。
甲心动不已,便联系了乙。
乙告诉甲,兼职的内容是帮助他完成一项所谓的“网络调查”,但实际上是甲需要登录一个网站,并按照乙的指示填写虚假信息。
甲按要求操作后,乙并未支付报酬,反而要求甲继续填写更多虚假信息。
甲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遂报警。
案例分析:1.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本案中,甲并未直接侵犯他人个人信息,但其行为涉嫌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因此,甲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2. 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的行为明显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此外,乙还涉嫌诈骗罪,因为其以虚假信息为诱饵,骗取甲的信任,使其填写虚假信息。
3. 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在本案中,甲、乙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因此,甲、乙的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二、感悟1. 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本案中,甲、乙的行为均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触犯法律。
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诈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日益增多。
本案中,甲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被乙的虚假信息所骗。
这警示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3. 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甲、乙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也违背了道德。
这告诉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 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本案中,甲、乙的行为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思修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分析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经典的思修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张三的遗嘱纠纷案情简介:张三生前立有一份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了自己的女儿。
然而,在张三去世后,其儿子却声称遗嘱是无效的,因为张三在立遗嘱时处于病危状态,意识不清。
儿子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
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处于病危状态,意识不清,则遗嘱可能无效。
2. 案例分析:本案中,张三在立遗嘱时处于病危状态,意识不清,这符合《继承法》中关于遗嘱无效的条件。
因此,儿子的主张有法律依据。
3. 法律启示:此案提醒我们在立遗嘱时,必须确保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避免因遗嘱无效导致家庭纠纷。
案例二:李四的侵权责任案情简介:李四在一家餐厅就餐时,不慎将食物掉落在地上,导致餐厅地面湿滑。
随后,张女士在餐厅摔倒受伤,要求李四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案例分析:本案中,李四在餐厅就餐时,未妥善保管食物,导致餐厅地面湿滑,存在过错。
张女士在餐厅摔倒受伤,李四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此,李四应承担侵权责任。
3. 法律启示:此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避免给他人造成损害。
案例三:王五的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王五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支付王五工资。
然而,公司未按时支付工资,王五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思修课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思修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下将结合一起经典的案例,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某市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案发当天,被告人李某驾驶一辆轿车与行人赵某发生碰撞,导致赵某受伤。
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停车救助赵某,反而驾车逃离现场。
赵某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伤势过重死亡。
经调查,李某的逃逸行为严重阻碍了事故调查和赵某的救治。
三、法律分析1.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案例中李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停车救助赵某,反而驾车逃离现场,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规定。
因此,李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3. 案例中李某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李某的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同时,考虑到李某的逃逸行为严重阻碍了事故调查和赵某的救治,属于情节严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4. 案例中李某可能面临的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李某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赔偿责任。
赵某的死亡与李某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李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 案例中李某可能面临的其他法律责任李某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驾驶证等。
四、案例分析1. 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了社会秩序。
李某的逃逸行为不仅导致赵某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还使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变得困难,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
2. 道德观念的缺失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停车救助赵某,反而驾车逃离现场,暴露出其道德观念的缺失。
思修中法律部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某(男,35岁,汉族)和李某(女,30岁,汉族)系邻居,张某在李某的房屋旁自建一栋两层楼房用于出租。
2019年5月,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将该楼房出租给李某,租赁期限为三年,租金每月5000元。
合同中明确约定,租赁期满后,张某有权收回房屋,李某应将房屋及附属设施完好无损地交还张某。
2022年5月,租赁期限届满,张某要求李某将房屋及附属设施交还。
然而,李某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搬离。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张某遂将李某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3. 法院应如何判决?三、案例分析(一)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标的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并未对房屋的质量作出具体约定,但根据交易习惯,房屋应具备居住的基本条件。
经法院调查,房屋存在以下质量问题:屋顶漏水、墙体开裂、地板翘起。
这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李某的正常居住。
因此,法院认定房屋存在质量问题。
(二)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在租赁期满后,未按照合同约定将房屋及附属设施完好无损地交还张某,且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搬离,构成违约。
(三)法院应如何判决1. 关于房屋质量问题,法院应判决张某赔偿李某因房屋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包括维修费用、搬迁费用等。
2. 关于违约责任,法院应判决李某支付张某违约金,以弥补张某因李某违约所遭受的损失。
3. 关于房屋返还,法院应判决李某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将房屋及附属设施完好无损地交还张某。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房屋质量、违约责任等因素。
大一思修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法律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提高法律运用能力。
本文将选取一个典型的法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案例简介某高校一年级学生李某,因家庭经济困难,向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
在还款期间,李某因创业项目失败,无力偿还贷款。
某日,李某接到银行催收电话,得知如不按时还款,将被纳入失信名单。
李某因担心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遂产生了逃避还款的想法。
在经过一番挣扎后,李某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谎称自己在外地,无法及时还款。
2. 在还款日前,将银行账户内的钱款转出,以逃避还款。
3. 在还款日前,更换手机号码,以免银行再次联系。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分析李某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
然而,在还款期间,由于创业项目失败,导致其无力偿还贷款。
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面临经济压力时,如何处理个人债务问题的重要性。
2. 法律依据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数额、方式向贷款人支付利息、本金。
”李某与银行签订的助学贷款合同中,明确了还款期限和方式,李某有义务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伪造征信信息。
”李某在还款过程中,采取逃避还款、更换手机号码等手段,侵犯了银行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征信业管理条例。
3. 案例启示(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订合同、贷款等行为时,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2)面对经济压力,大学生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事宜,而非采取逃避、隐瞒等手段。
(3)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在面对经济压力时,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债务问题。
思修课程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个人隐私权问题日益突出。
本案例选取了一起因网络曝光他人隐私而引发的侵犯隐私权案件,旨在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于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认识。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女,24岁,是一名普通大学生。
被告乙,男,28岁,是一名网络博主。
2020年5月,被告乙在未经原告甲同意的情况下,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原告甲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
该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给原告甲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
原告甲得知情况后,多次与被告乙协商要求删除相关信息,但被告乙置之不理。
无奈之下,原告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乙停止侵权行为,删除相关内容,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三、法律分析1.隐私权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收集、处理、传播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本案中,被告乙未经原告甲同意,在网络上发布了原告甲的个人信息,侵犯了原告甲的隐私权。
2.侵权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乙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甲隐私权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3.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依照其他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造成精神损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乙的侵权行为给原告甲造成了精神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乙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甲隐私权的侵犯,依法应承担停止侵害、删除相关内容、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被告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原告甲的个人信息,并赔偿原告甲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
五、案例启示1.提高隐私保护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
关于法律的思修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
小明家境贫寒,父母均为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
小明从小父母就对他管教甚严,导致他与父母的关系较为紧张。
在学校,小明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
近期,小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班级的一位同学小华家里很有钱,且平时总是穿着名牌衣服、拿着高档手机。
小明心生羡慕,开始琢磨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天晚上,小明趁小华睡觉之际,悄悄进入小华的房间,盗取了小华的一部高档手机。
得手后,小明内心既兴奋又恐惧,担心事情败露。
然而,当他再次看到手机时,心中的贪念愈发强烈。
于是,小明决定继续作案,先后盗取了小华的笔记本电脑、MP4等物品。
不久,小华发现物品被盗,立即报警。
警方经过调查,很快将小明抓获。
在审讯过程中,小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然而,小明表示,自己并非有意犯罪,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想通过盗窃改变命运。
面对小明的悔过,法官在审理此案时,陷入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二、案例分析1. 道德冲突(1)家庭道德冲突:小明家境贫寒,父母对其管教甚严,导致他与父母的关系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内心渴望得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家庭的怨恨。
这种家庭道德冲突,使得小明在面临诱惑时,无法抵挡。
(2)社会道德冲突:小明羡慕同学小华的优越生活,心生贪念。
这种社会道德冲突,使得小明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徘徊,最终走向犯罪。
2. 法律价值体现(1)公平正义: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在此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对小明进行了公正的审判,维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法律权威:法律的权威性在此案中得到了彰显。
警方在侦破过程中,严格依法办案,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3)教育改造:法律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旨在教育改造,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在此案中,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明的悔过表现,给予其适当的刑罚,以期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
三、启示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位律师买了一盒极为稀有且昂贵的雪茄,还为雪茄投保了火险。
结果,他在一个月内把这些顶级雪茄抽完了,保险费1毛钱还没缴,却提出要保险公司赔偿的要求。
在申诉中,律师说雪茄在“一连串的小火”中受损。
保险公司当然不愿意赔偿,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的。
结果律师告上法庭,赢了这场官司。
法官在判决时表示,他同意保险公司的说法,认为此项申诉非常荒谬,但是该律师手上的确有保险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单,证明保险公司保证赔偿任何火险,且保单中没有明确指出何类“火”不在保险范围内。
为避免漫长昂贵的上诉过程,保险公司决定接受这项判决,并且赔偿美金1.5万元的雪茄“火险”。
但在律师将支票兑现之后,保险公司马上报警将他逮捕,罪名是涉嫌24起“纵火案”。
有他自己先前的申诉和证词,这名律师立即被以“蓄意烧毁已投保财产”的罪名定罪,判入狱服刑24个月,并罚美金2.4万元。
小姜于10月21日商场闲逛时正好遇到在门市部任售货员的高中同学小金,小姜看货架上摆满了高档电器遂起盗窃之心。
小姜对小金说“没想到这儿东西还挺多”,小金漫不经心地说“还行”。
当晚小姜到金家密谋盗窃某商场门市的电器一事。
小金开始不太同意,后来在小姜的鼓动下终于同意了并让小姜准备充分点。
第二天晚12点多小姜、小金撬开商场后偷得电器数十件价值3万余元。
在逃离现场时小金为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
在逃跑的路上小金说“我把电炉插上了。
”小姜没吱声,事后才知道电炉是为了放火。
当夜该市场被火烧毁。
【问题】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姜构成什么罪,小金构成什么罪。
A.盗窃罪 B.放火罪
两人之间有无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
A.共同盗窃
B.共同放火
如果当时小姜看小金将电炉插上并问小金“干吗”小金回答“破坏现场呀”小姜夸道“还是你老兄厉害。
”接着两人离开现场大火烧毁了该门市部此时小姜与小金的行为如何定性。
如果小金在插电炉时小姜并不知道,只是站在商场大门处等小姜出来。
此时正巧碰上一门市部主任,主任见小姜站在该市场门口,身边一大堆电器,而且商场的后门也半开着,便查问小姜“你在这儿干什么”,小姜很害怕操起事先准备好的铁棍朝商场主任头上砸去主任当即倒地。
后经查验主任被打成重度脑震荡。
小金放火后与小姜匆匆带着赃物逃离了现场。
综观全案小姜、小金各构成什么罪
A.盗窃罪
B.放火罪
C.故意伤害罪
D.抢劫罪
【参考答案】小姜行为构成盗窃罪。
小金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
小姜和小金和盗窃的共同故意并共同实施了盗窃电器的行为因而是共同犯盗窃罪。
而小金在放火时并没有与小姜商量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放火犯罪故意而且小姜也没有实施放火行为所以小姜不能构成放火罪的
共犯。
小姜、小金应构成共同犯罪构成共同放火罪和共同盗窃罪。
因为二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且有协同一致的犯罪行为。
小姜构成抢劫罪小金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