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水浒传》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水浒传》](https://img.taocdn.com/s3/m/5f3434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2.png)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以描绘108个水泊梁山好汉的故事而闻名。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策略和建议。
1.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水浒传》之前,学生应该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他们可以研究有关宋朝历史背景、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以及《水浒传》创作的社会背景。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角色分析《水浒传》中有众多角色,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主要角色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分析该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3.小说写作风格学生可以研究《水浒传》的写作风格,包括描写手法、语言运用和叙事方式等。
他们可以找到小说中的一些经典段落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独特风格和用词技巧。
4.社会意义和价值观《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并与现代社会做对比。
这有助于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文化传承《水浒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研究小说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
他们可以了解不同版本的改编和演绎,并探讨《水浒传》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
6.阅读小组讨论组织阅读小组讨论是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讨论并共同解决阅读中的疑惑。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些建议,旨在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名著导读 《水浒传》 精读和跳读教案
![名著导读 《水浒传》 精读和跳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464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f.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精读和跳读教案精读教案
第一课:引言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价值和影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第二课:人物形象分析
这一课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梁山好汉的形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组讨论,加深他们对人物的理解。
第三课:情节分析
这一课介绍了小说中的几个重要情节,例如梁山好汉的招安、晁盖的悲惨遭遇以及梁山泊的覆灭等。
通过分析这些情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含义。
跳读教案
第一课:人物介绍
这一课简要介绍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讨论,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
第二课:情节介绍
这一课介绍了小说中的几个重要情节,例如梁山好汉的招安、晁盖的悲惨遭遇以及梁山泊的覆灭等。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这些情节,帮助他们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课:主题分析
这一课介绍了小说的主题和内涵,例如反抗压迫和追求自由等。
通过简要介绍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价值。
以上是本文介绍的《水浒传》精读和跳读教案,同时,教师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和实效性。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34a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2.png)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设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XXX起义的故事。
它结合了史书、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并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
小说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
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
因此,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准备《水浒传》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名。
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四大名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学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23f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9.png)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材分析《水浒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对象。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以其复杂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描写而著称。
阅读这部作品,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学情分析十五六岁的初三学生,对《水浒传》并不陌生,但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学习压力很大、因此喜欢网络文章、漫画等读物,以获得放松。
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乏味,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
这种对文学名著的漠视和疏远,不利于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名著内涵精深,学生只有真正喜欢,才会愿意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教师教学名著的重要事情。
基于此,我县教育局制定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篇目、课外阅读指导的课的几种形式。
领会教育局的指导精神,我们魏县第八中学举办了“名著阅读指导课”的公开课活动,我从重温经典,致敬英雄的角度,采用希沃白板的新的教学手段,作了一次初浅的尝试——上了一节《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水浒情节。
2.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认识主要人物形象。
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内容.2.理清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形象.3.能够读懂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致敬英雄!学生齐唱《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6ba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4.png)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XXX《水浒传》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楚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歌曲激趣,导入文本。
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潮澎湃,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XXX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作家作品补充引见:(多媒体显示。
)XXX,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XXX,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XXX只知道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XXX、XXX、XXX、XXX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XXX、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举荐来由:《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先写个人复仇和小股暴动,末了开展陋模好大的农民起义,解释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缘故原由是“官逼民反”,揭发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本书偏重塑造了一些如1XXX、XXX、XXX等堆积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英雄形象。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1f5ca777232f60dccca168.png)
民出生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 说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共 性和个性,试以鲁智深、李逵、武松为例说一 说。
人
共性:武艺高强、不畏强暴、性格刚烈、 坚决反对接受招安
物
个性:
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天真坦诚、毫无心计
武松光明磊落、干练果断、复仇不留情
小
节 结果:被迫无地容身、只好
出家当和尚。
小
2.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
说
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主要用
意是:
情
答:①痛快淋漓地写出了横行霸道。欺
节
压良民的郑屠的可悲下场 。②体现了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
个性。③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
的愿望。
小
3、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
说 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
梁山好汉总特点:嫉恶如仇 有勇有谋
说
打抱不平 行侠仗义 仗义疏财 扶危济困
人
仗义英雄 擎天好汉
物
义
三打祝家庄
小
大闹五台山
说
误入白虎堂
醉打蒋门神
情 节
大闹清风寨
扯诏骂钦差
智取生辰纲
吴用 武松 宋江 李逵 花荣 鲁智深 林冲
小 把握情节的方法
说 1、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完
整的突显人物完整形象。
情
艺
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单个英雄 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归海。首尾
术 成
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 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 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
就Hale Waihona Puke 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 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6b4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e.png)
打虎英雄武松: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
“豹子头”林冲: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狠兼具、被逼上梁山;
“智多星”吴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6.人物绰号:
宋江: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性格: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希望被朝廷招安。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见课件)
林冲:豹子头。
性格: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见课件)
李逵:黑旋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见课件)
晁盖:托塔天王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李逵与鲁达
相同:粗中有细。
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
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
同是打虎,“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2)《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简单真理。
(3)《水浒传》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
(4)《水浒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八方同域,异姓一家”。
(5)《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悲剧结局给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深刻教训。
5.人物形象列举分析
“黑旋风”李逵:革命性最强、反抗性最烈、纯朴,真诚而又鲁莽憨直;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册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f0b70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a.png)
逼上梁山——林冲的悲剧人生——《水浒传》阅读指导【阅读指导目标】:1.交流阅读方法及感受,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促进个性化阅读与合作型阅读的融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人物形象。
【指导重点难点】:1.指导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人物形象。
【指导流程】:(课前准备:学生看《水浒传》,侧重看林冲的故事。
人手一本《水浒传》带进课堂。
)(课前:幻灯片1:呈现《水浒传》众多人物图像,轻声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首曲《好汉歌》)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作家郑渊洁也曾对小读者说:“我就在书中等你!”真的,阅读作品就是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书中人物的心灵约会。
(板书:读作品)前不久,我们通过《林冲棒打洪教头》约会了林冲,那时我们就特钦佩梁山英雄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了。
今天,让我们把视角放大到名著《水浒传》,来享受阅读,再约林冲。
(幻灯片2:呈现本课课题)二、指导略读,了解故事情节1.大家读《水浒传》,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来初步了解林冲?——读目录(读什么)——选读(怎么读)(板书:选读)2.大家读了林冲的哪些故事?请简言概括。
(板书:读情节)(幻灯片3、4:林冲的故事情节)3.这么多故事,同学们是怎么读的呀?(板书:略读精读)三、指导精读,品析人物形象导入语:大家在阅读方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特别欣赏你们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重点突出。
那下面我们交流一下阅读的收获好吗?(一)辨析人物形象1.林冲这个人,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又太懦弱。
你读林冲的故事,作何评价?(板书:读人物)学生活动: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代表辩论。
辩论注意点:先亮观点,后讲依据。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师:同学们各执己见,都有理有据。
小学生《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7027be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b.png)
另外,在阅读《水浒传》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故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刑法公正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在阅读《水浒传》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故事中所出现的文化元素,如民俗、习俗、传说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元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增长文化知识。
小学生《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
作为一部经典的历史名著,《水浒传》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绝佳选择。在阅读《水浒传》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在阅读《水浒传》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思考人物性格、行为和决策的合理性,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故事大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和个性,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故事中的细节和场景。
对于小学生来说,《水浒传》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名著。通过《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此外,《水浒传》还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故事集,其中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对人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增长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
![名著课外阅读指导课:《水浒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30f47e312b3169a551a40d.png)
3.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第一自 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 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 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 武艺高强,沉着机智。 4.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 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 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 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走进水浒
走近英雄
——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 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水浒传》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 通过研读典型片段,使学生认识到《水浒传》这部名著 百读不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教学重点
•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 )
宋江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2、“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
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 煞 (李逵) 下云梯”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鲁达的性格特点:“义”、“粗”、 “细”。
“义”是鲁提辖的灵魂,他之所 以“打”、“救”无不出于一个 “义”字。 “粗”与“细”的统一, 是鲁提
辖性格的特色。
嫉恶如仇,性情刚直,好打不平, 不畏强暴,不避危难
四、拓展总结、走近英雄
• 试看昔日水泊梁山,英雄几多风流,百 姓谁人不赞,千年史册传英雄
5.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 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 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1.使尽平生的力气打 原因: 2. “打急了” 3.“打在枯树上” 结果:武松手无寸铁,没有武器 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为下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作用: 更显英雄本色作铺垫。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阅读(二)《水浒传》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阅读(二)《水浒传》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988f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3.png)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二)《水浒传》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对《水浒传》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对《水浒传》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本《水浒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齐唱《好汉歌》。
同学们,歌曲把我们带进了《水浒传》的世界,《水浒传》讲了很多好汉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好汉?(生答)要想了解更多的好汉,请进入本节课学习:出示课题:《水浒传》【设计意图】通过豪放澎湃的《好汉歌》,引导学生进入《水浒传》的情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学习活动(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施耐庵,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多媒体显示)2.时代背景《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在位皇帝徽宗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等奸臣把持朝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走进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学方法,促阅读任务一:借目录,知梗概1.我们怎样能快速了解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呢?看目录。
不信,请看屏幕!2.出示前五回目录,学生分组读(男生读人物,女生读事件)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官寺3.思考:男生读到是什么?女生读到什么?人事【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就是先把书读薄。
《水浒传》是100回的章回体小说,几十万字,此环节所授的读书法,可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随意组合章节进行阅读,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对本书阅读的畏难情绪,又能快速了解这部书的故事梗概。
水浒传名著导读课件(22张PPT)
![水浒传名著导读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dace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9.png)
《水浒传》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 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 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
说之一。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水浒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 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
《水浒传》以其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法 ,全面展现出一场农民起义的全过程 ,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 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
宋江
忠义之士,具有领袖气 质,善于团结人心,为
梁山事业鞠躬尽瘁。
林冲
勇猛善战,正直无私, 忍辱负重,是梁山泊武
将中的佼佼者。
武松
神勇过人,敢作敢当, 为兄弟报仇雪恨,是民
间英雄的典型代表。
鲁智深
豁达开朗,机智过人, 行侠仗义,深受人们爱
戴。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内在联系
故事情节展现了社会背景和时 代特征,为人物形象塑造提供 了依据。
细节描写
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展现 社会风貌,增强作品的艺 术感染力。
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光辉
揭示社会矛盾
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封 建统治的斗争,反映当时 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盾。
刻画人性光辉
塑造了一批英勇善战、机 智勇敢、富有正义感和反 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展现 了人性的光辉。
批判封建礼教
揭露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 迫和束缚,表达对妇女解 放的渴望和追求。
水浒传名著导读课件(22张 PPT)
目录
• 引言 •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跨学科拓展与延伸思考
01 引言
名著背景及作者简介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
。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6de4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a.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前言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提供关于如何教授初中学生《水浒传》这本名著的指导。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水浒传》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水浒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该名著的兴趣;- 分享《水浒传》的名著地位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着重强调梁山泊起义、英雄好汉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释《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0分钟)- 分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水浒传》相关的课文,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视情况选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个人写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水浒传》的世界。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回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展望后续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水浒传》。
四、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于《水浒传》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参考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相关课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02b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4.png)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水浒传》阅读指导
![《水浒传》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b4baeb8b0717fd5360cdcca.png)
课前积累: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警句导语: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
读书能帮你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你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你也会练就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同学们,请展示你们积累的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警句。
一、开场白导语: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是呀,四大名著的确是我国文化界的艺术瑰宝,使每个人读了以后都颇有感受、受益匪浅,而《水浒传》这本书更是我国文化艺术界的一样奇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进行我们的读书交流会。
二、唱《好汉歌》大家可能都知道,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是《好汉歌》,它唱出了英雄好汉的那种豪迈、粗犷的英雄气概。
今天就让我们来温习一遍这首高亢、激昂的乐曲,由此拉开读书交流会的序幕吧!三、说好汉名《水浒传》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大家看完了《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形象想必已深入人心。
今天让我们快快走进108位英雄吧!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人名接龙,除了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外,还需报出此人的江湖名号,不得重复。
(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人名接龙)关于英雄好汉的名字,看来大家已经了如指掌。
那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你们都做了那些积累呢?(以小组形式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四、展读书积累1、歇后语2、108好汉之最(找4---6个小组汇报。
)3、比赛记目录李:在章回体小说中,目录往往概括了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
要想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把目录连起来读读就行了。
因而,在章回小说中,目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看谁记住的目录又多又准!找2---3人比赛过渡语:同学们,大家积累得很好。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c832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8.png)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创作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重点故事情节及其社会意义。
4. 阅读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梁山好汉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4.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4.3 分享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2. 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炼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4 分析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封建社会的黑暗、官逼民反等。
2.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5 拓展延伸1. 教师推荐与《水浒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相关研究文章等。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鉴赏。
4.6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填写课后阅读反馈表,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0bb8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7.png)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一. 教材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吴用、林冲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反抗官府,最终被招安的故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水浒传》选材丰富,既有经典情节,也有重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适合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名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文学素养,但对于《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阅读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名著的精髓。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升文学素养。
2.学会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浒传》进行个性化解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难重点: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读后感写作法: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水浒传》的内容,整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等,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名著中的典型情节,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三打祝家庄等,思考这些情节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浒传》进行个性化解读。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反映的社会现实,如官逼民反、义薄云天等,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https://img.taocdn.com/s3/m/bf5d01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9.png)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教学对象: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名著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品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作者及背景介绍(1)施耐庵,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水浒传》。
(2)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间起义不断。
3.主要人物介绍(1)宋江: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被称为“及时雨”。
(2)武松:勇猛善战,性格刚烈,被称为“行者”。
(3)林冲: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4)李逵:粗犷豪放,忠诚勇敢,被称为“黑旋风”。
4.故事情节简介(1)高俅陷害王进,王进投奔史进。
(2)史进结识林冲,林冲结识鲁智深。
(3)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
(4)宋江结识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
(5)梁山好汉聚义,攻打祝家庄。
5.作品特色分析(2)人物性格:丰满鲜明,各具特色。
(3)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水浒传》中某个角色的喜爱及原因。
(2)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7.课后作业(1)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分析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展示鲁提辖粗中有细的特 征。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但惩罚恶霸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他作为军 官的机智细心,例如等受助的金氏父女远行才去找郑屠,说郑屠诈 死,都体现这一点。)
鲁智深
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 粗中有细 勇而有谋 豁达明理
▪ 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 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 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 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小说主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 长篇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 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 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 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交流人物及情节
▪ 《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 明的绰号,以及精彩的故事。请将你印象深刻的 写下来。
▪ 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
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武松
武艺高强 沉着机智 有胆有识 光明磊落
鲁智深、李逵、武松这三人都是经典的 英雄形象,你能说说他们的异同吗?
(这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不畏强暴的好汉。鲁智深急躁莽撞、 嫉恶如仇,但深粗中有细。李逵造反 精神最强烈,天真、坦诚、毫无心计, 说话直率,但头脑不免简单。武松本 领高强、有胆有识、光明磊落、干练
▪ (动作描写:表现李逵莽撞憨直特点,也说明他头脑简单,轻 信道听途说。)
李逵
最具反抗精神 天真坦诚 说话直爽 脑简单武松打虎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 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老虎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 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 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老虎扑来,一 闪,闪在老虎背后。老虎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 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老虎见掀他不着,吼 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 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 1.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 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 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 么要这样写?
▪ 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
武艺高强,沉着机智。
▪ 2.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 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 表现武松什么特点?
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了晁盖
庄上。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宋江
忠肝义胆 从容不迫 思虑周全
学以致用
▪ 仿照刚才所学,深入分析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个英雄 形象。
(要求:在朗读中用笔画出写鲁提辖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语段一:鲁达听了道:“……这个腌臜泼才,投托在俺小种经略相 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看李忠、史进道:
宋江——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
▪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额阔顶平,天仓饱满
(外貌描写)
▪ (宋江)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吩咐
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候着,“若知县坐衙
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
来’,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鞁了马,牵
出后门外去。宋江拿了鞭子,跳上马,慢慢地
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不刺刺
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
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
)宋
江等梁英山雄泊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
一的《水浒传》。 四大名著分别是
(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 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以( 农民起义 )为 题材的长篇( 章回小说 ),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 江起义的故事。作者以见于史书的材料为主要依 据,结合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 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它为后世的小说、 戏曲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小说 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
▪ 以“ (名字)—— (绰号): 的形式回答。
(情节)”
人物绰号
九纹龙 史进
豹子头 林 冲
托塔天王 晁 盖
及时雨 宋 江
行者
武松
神行太保 戴宗
鼓上蚤 时迁
黑旋风 李逵
花和尚 鲁智深 青面兽 杨 志 智多星 吴 用
母夜叉 孙二娘 母大虫 顾大嫂 一丈青 扈三娘
抓细节 识英雄
▪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刻画鲜明的形象
“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语言描写:极其传神地表现出鲁提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 的性格特点。一听到金氏父女悲惨遭遇,立即义愤填膺,无私 地果断地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可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语段二: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 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 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 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 (语言描写: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表现李逵最为 强烈的造反精神。)
▪ 李逵指着宋江问 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 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 体面!”
▪ (语言描写:直率话语,体现李逵天真坦诚、毫无心计性格特 点。)
▪ 李逵那里答应,睁圆怪眼,何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 「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李逵拿了双 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
《水浒传》阅读交流
——抓细节 识英雄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 品。生活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 慧没有书籍,就好像 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卢梭说: “每个正在 成长的男孩 都应该先读 读这本书。”
常识抢答
作者简介
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35岁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