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的分布资料

合集下载

云南少数名族情况概述(精)

云南少数名族情况概述(精)

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火把节、重阳节 、元宵节、泼水节 。处此之外 各个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有的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 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 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 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 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 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 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 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 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 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 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等,都 是各具特色。
云南少数民族前四位人数统计的柱 状图表
人口统计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人数(万)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壮族
亲近自然
精美服饰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 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 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 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 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 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 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少数名族情况概述
渊源、主要节日和建筑等
最后一页
云南少数民族渊源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 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 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 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 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没有的四 个民族是: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

云南民族的分布

云南民族的分布

• 布朗族
有9万人口 ,主要分布于临沧地 区的云县、镇康县、 永德县、双江拉祜族 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 县、耿马县,思茅地 区的澜沧县、墨江县 、景东县,以及西双 版纳州的勐海县等。 布朗族居住于亚热带 半山区,气候适宜, 以旱谷为主食。
• 阿昌族
是云南特 有的少数民族,分布 在云南省西部地区, 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 德宏州的陇川、梁河 、潞西等县、市内, 占阿昌族总人口的 85.4%,其余的分散在 保山市的腾冲、龙陵 和大理州的云龙等县 。阿昌族聚居地区气 候湿润、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药浴
• 布依族
主要居住在 罗平县、富源县、师 宗县,红河州也有少 量分布,多居住于平 坝河谷地区,气候温 暖,物产丰富。
• 蒙古族
集中分布在 玉溪市通海县的兴蒙 乡,蒙古族从中国西 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 原的通海杞麓湖畔、 凤山脚下,已有740多 年的历史。
• 水族
总人口近1万 人,主要分布在曲靖 市富源县,水族以鱼 为吉祥物,参加水族 青年的婚礼,常以绣 有鱼纹图案的绣品赠 送。
• 德昂族
是云南特 有的少数民族,分布 在德宏州的潞西、梁 河、盈江、陇川、瑞 丽等县、市,临沧地 区的耿马、镇康、永 德等县,思茅地区的 澜沧县以及保山市的 隆阳区等。德昂族居 住于亚热带的雨林地 区,森林密布,土地 肥沃,物产丰富。
• 哈尼族
是云南特有 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思茅地区、 玉溪市、西双版纳州 等也有分布,哈尼族 居住于亚热带广阔地 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山有多高、水 有多高,连绵起伏的 山峦点缀的哈尼族梯 田,是滇南的一大景 观。
• 独龙族是云南特有的
的民族。人口0.6万, 主要聚居在滇西北贡 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江河谷地带,少 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 福贡、维西县。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民族概况讲解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瑶族、布朗族、普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佤族、畲族、藏族、阿昌族、布依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水族和瑶族。

这些民族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文化传统。

在云南的民族中,彝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占总人口的约1/4。

彝族的服饰以黑色或深蓝色为主,男女都喜爱蓄长发。

他们大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渔业。

白族是另一个重要的民族,占总人口的约1/5。

白族的传统服饰为白色或浅蓝色对襟上衣和长裤,女子头戴花环。

他们主要居住在洱海周围地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傣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约1/6。

傣族的服饰以短袖上衣和筒裙为主,颜色鲜艳。

他们居住在热带地区,擅长水田耕作和渔业。

此外,哈尼族、壮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也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云南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文化宝库,每个民族都为这个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云南省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云南省增添了多彩的民族风情。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云南省的一些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和布朗族。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云南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彝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和水稻。

彝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形式各异,色彩非常丰富。

此外,彝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文化习俗,世代相传,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白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

白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擅长种植稻米、谷子和其他农作物。

白族的传统服饰以白色为主,非常雅丽。

白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拍手舞和长袖舞等。

此外,白族人民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刺绣和木雕等。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

哈尼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豆类。

哈尼族人民的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如哈尼族的梯田和木楼等。

哈尼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走马灯、刀耕火种等。

此外,哈尼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米月节和剑川红虹月节等。

傣族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傣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稻米、橡胶和咖啡等。

傣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独特鲜艳,很有特色。

傣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波澜舞和象步等。

此外,傣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泼水节和傣年节等。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和勐腊县一带。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

云南特有民族概况白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482,000人,75%左右聚居在大理自族自治州。

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有少部份自族散居在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和湖南桑植县。

臼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

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一直是白族人民习用的文字,在历史上虽曾有过借用汉字标音的“白文”,但因缺乏统一规范而没有能够推广。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远在三千年前社会分工己有一定程度发展。

公元前二世纪时,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的白族已经与中原和邻近地区的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自唐南诏以后,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

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自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

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

住房多采取“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大井”格式。

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

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

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

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巾缠在头上,雪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花,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的少数民族交织在一起,显示出大量的混合生活和小型定居点。

有彝族,哈尼族,彝族,壮族,苗族,拉,族,彝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

1.彝族分布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州,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和昆明市。

它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

民族语言是一句谚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语支。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

2.哈尼族,分布于红河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东南亚被称为阿卡,民族语言是哈尼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和缅语语系。

现代哈尼族人使用新创建的基于拉丁字母的拼音字母。

彝族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州,普洱市和临沂市。

彝族人喜欢靠水生活,爱干净,经常洗澡,女人爱洗发水,所以有“水国籍”的美誉。

4.壮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曲靖市。

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民族语言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语群的壮语分支。

5.苗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分支。

它分为三大方言:湘西,冀东和川西。

由于苗族与汉族之间的长期交流,一些苗族人也讲中文,使用中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多样性。

这里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文化传统,为云南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首先,彝族是云南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彝族人口众多,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的大理、楚雄、昆明等地。

彝族人民以勤劳善良著称,他们通常从事农业和手工艺品制作。

彝族的服饰非常独特,女性喜欢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裙,男性则喜欢穿着黑色的上衣和宽松的裤子。

此外,彝族还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如“跳花灯”和“打铁花”。

其次,白族是云南的另一个重要民族。

他们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是云南的原住民之一。

白族人民以务农为主,他们种植水稻、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

白族的传统服饰非常漂亮,女性通常穿着白色的长裙,男性则穿着黑色的上衣和宽松的裤子。

白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形式,如“三月三”和“泼水节”。

此外,哈尼族也是云南的重要民族之一。

他们主要居住在红河地区,以种植水稻和茶叶闻名。

哈尼族人民善于利用山区的资源,他们修建了许多梯田来种植水稻。

哈尼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女性通常穿着黑色的上衣和彩色的长裙,男性则穿着黑色的上衣和宽松的裤子。

哈尼族还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如“踩高跷”和“打花灯”。

傣族是云南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人民以种植稻米、橡胶和水果为主,同时也以制作手工艺品和经营旅游业为生。

傣族的传统服饰非常漂亮,女性通常穿着彩色的长裙,男性则穿着白色的上衣和宽松的裤子。

傣族还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如“泼水节”和“傣剧”。

除了以上少数民族外,云南还有藏族、苗族、纳西族、布朗族等等多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这些都是云南的宝贵财富。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总之,云南以其丰富的民族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五个民族的资料

五个民族的资料

五个民族的资料
一、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

人民普遍爱好
歌舞,舞蹈形象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

极为流行的象脚鼓舞,特别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

二、景颇族;自称为“景颇文蚌”或者“文蚌景颇”,此为“景颇”同体的意
思。

三、阿昌族:人口有2.7万余人,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
地区。

四、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
昆明等地。

五、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云南25个少数民族

云南25个少数民族

云南总共有2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摩梭人)、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彝族、苗族、壮族、回族、藏族、瑶族、蒙古族、水族、满族、布依族云南特有少数民族15个,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摩梭人)、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一、白族礼俗与禁忌白族聚居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于四川凉山、贵州毕节和湖南桑植等地。

白族住一正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和五天井的瓦房,男女老少喜欢穿白色衣服,大理石和沱茶驰名中外。

白族热情好客,喜欢用“三道茶”待客,一道苦,为纯烤茶;二道甜,加红糖和核桃;三道有回味,加蜂蜜和花椒。

白族的传统节日,除和汉族一样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中秋、重阳等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三月街、火把节、绕山灵、石宝山歌会、渔谭会、栽秧会喝耍海会等。

三月街在农历三月十五举行,会期五至十五天,是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盛会。

白族多信佛教,少数信道教,奉祀保护神本主。

白族禁忌:1、忌初一、十五、小暑、大暑及“火把节”的第二天下地。

2、忌播种插秧时说不吉利的话。

3、忌孕妇出入产妇家的门。

4、忌产妇在月子里进别人家的卧室或厨房。

5、忌女婿在岳父家过火把节。

6、忌七月十五接送祖宗时出门等。

二、哈尼族礼俗与禁忌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

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

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这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

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元江县等哈尼族地区。

因模拟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名白鹇舞。

云南省有几个民族

云南省有几个民族

云南省有几个民族
云南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民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规定,云南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

下面是云南省的一些主要民族:
1.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云南省也是主要的
民族之一。

2.傣族: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的
西双版纳、德宏和大理等地。

3.白族: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
理白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

4.彝族:彝族是云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广泛,主
要集中在云南的大理、楚雄、红河和文山等地。

5.哈尼族:哈尼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
南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和玉溪等地。

6.纳西族:纳西族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
并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7.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
海县等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此外,云南省还有藏族、苗族、壮族、普米族、景颇族、佤族、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拥有不同的语言、宗教、服饰、习俗和民间艺术等多样的文化特色。

这些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云南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的农业也开始转型升级,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手工业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种类繁多。如苗族的银饰、瑶族的织锦、 彝族的漆器等。
手工业在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手工艺品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旅游纪 念品。
具。
05 云南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
农业发展
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农 业技术,如水稻、玉米、茶叶、烟草等作物的种植技 术,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云南政府积极 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 会。
教育资源
01
02
03
师资力量
云南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教师 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地区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学设施
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 教学条件。
书。
傣族
有拼音文字,还有用老傣 文写成的经典。
拉祜族
有拉祜文,是建国后创制 的拼音文字。
语言使用现状
在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能说汉语, 但许多人在家庭中仍使用本民族语言。
在一些民族聚居地区,如怒江州、西双 版纳州等,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主要
的交流工具。
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怒江州、德宏州等 ,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
婚丧嫁娶
婚嫁习俗
云南的少数民族婚嫁习俗丰富多 彩,如彝族的“抢婚”、傣族的 “拴线”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 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 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云南省民族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省民族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省民族现状分析报告1. 概述云南省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其中彝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藏族、佤族等是人口较多的主要民族。

本报告将对云南省民族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2. 人口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云南省总人口为48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以上。

云南省各民族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边境山区和边远地区。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4%。

汉族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54%,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交通发达地区。

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山区和边境地区。

3. 经济发展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利的原因,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另外,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困难。

然而,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了一系列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和技术培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改善。

特色旅游、民族手工艺品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4. 文化传承云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融合发展。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其中一些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面临丧失的危机。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逐渐降低,传统习俗的传承受到影响。

因此,云南省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设立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鼓励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5. 教育状况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云南省多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的问题突出。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炒田螺 菠萝饭
云南少数民族
酸蚂蚁
芭蕉糯米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 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散布 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 地区的哈尼族被称 为“和泥”。13世纪中叶,元朝灭大理段氏 政权,统一诸部,设云南行省。明末农民起 义军残部李定国,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 持下,在云南建立了抗清根据地。
云南少数民族
民 宅
云南少数民族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 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 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 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 英雄人物。
云南少数民族
•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 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 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 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 谷丰登、六畜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
(三)介绍的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1. 白族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 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 . 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灭亡。建立了云南省. 春秋战国时期,白族可能已经有青铜文化。白族是由 一个藏缅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 形成的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泼水节
云南少数民族
开 门 节
云南少数民族
关 门 节
• 日常食俗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 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 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 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 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 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 加香料的大叶茶。
云南少数民族
巴乌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民族,人口数(人),主要聚居地,所属语系彝族,479万,遍布云南各州市,藏缅语族,彝语支白族,181万,大理州,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争议)哈尼族,149万,红河州和普洱市,藏缅语族,彝语支傣族,119万,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侗台语族(汉藏语系)壮族,118万,文山州,侗台语族苗族,107万,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苗瑶语族(汉藏语系,有争议)回族,72万,分布全省,通用汉语傈僳族,64万,怒江州、丽江市和迪庆州,藏缅语族拉祜族,46万,普洱市和临沧市,藏缅语族佤族,41万,临沧市和普洱市,孟高棉语族(南亚语系)纳西族,33万,丽江市和迪庆州,藏缅语族瑶族,21万,红河州和文山州,苗瑶语族藏族,16万,迪庆州和丽江市,藏缅语族景颇族,14万,德宏州,藏缅语族布朗族,10万,西双版纳州,孟高棉语族布依族,8.7万,曲靖市东部,侗台语族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

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

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云南,素有动物和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是“彩云之南”、“七彩云南”。

中国有丽江古城、石林等旅游景点。

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

除汉族外,世界上还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可以感受到周边国家的异域文化。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

1.白族:白族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汉语自古以来就被白族人民广泛使用。

白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民族相互影响,创造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白族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崇尚白色,各地着装风格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荣。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有一个很熟悉的词,那就是:浪漫。

解说:白族姑娘的帽子,挂惠子是下关之风;华丽的花饰是封闭的花朵;鸭舌帽的洁白是苍山雪;弯曲的形状是洱海月亮。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先礼后客是白族人民的礼仪。

家里有客人,用山珍海味、美酒和茶水招待对方。

著名的“三茶”是白族人民的待客之礼。

而白族人一般只倒半杯茶,却需要满满一杯酒。

他们认为酒充满了敬意,茶充满了欺骗。

受到白族人的热情接待时,要说“谢谢”,以示感谢和感激。

尊老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打招呼,让路,让座,端茶递烟。

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应该给老人。

吃饭的时候,让老人坐在桌子上,让老人先动筷子。

2.哈尼:哈尼语,东南亚俗称阿卡语,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现代哈尼族使用在拉丁字母基础上新创造的音标。

哈尼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南部红河、澜沧江中部的哀牢山,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东腊、禄劝等地。

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

古时候,羌人在青藏高原上漫游。

哈尼族以农业为主,擅长种茶。

哈尼族种茶历史悠久。

西双版纳格朗河畔的南麂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闻名全国。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

其中(按人口数多少为序),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2015年末,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83.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千万的3个省区之一。

云南少数民族交错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有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等民族。

1、彝族,分布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州、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和昆明市。

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2、哈尼族,分布于红河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
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3、傣族,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州、普洱市和临沧市。

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4、壮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曲靖市。

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5、苗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56个民族云南占了多少个

56个民族云南占了多少个

56个民族云南占了多少个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国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同时也是国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且经过千百年来,各民族也都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有着自己本族的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

因此在这片高原上,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来形容,我想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这里生活着52个少数民族,其中还有9个是云南省的“直过民族”!它们分别是:布朗族、独龙族、景颇族、基诺族、僳僳族、德昂族、拉祜族、怒族、佤族。

1、什么是“直过民族”?其实指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经过民主改革,而是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从而过渡到现在社会的一些民族。

而国家对他们也采取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政策,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人员一起,迈向共同进步和实现共同发展的道路。

“直过民族”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都非常的大。

比如:贫困面广、思想落后、教育不足、产业单一,以及边境线长等等。

因此国家只有针对以上这些重大困难,来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措施,并通过“直过民族”自己人员的努力,那么他们才有机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布朗族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

它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勐海、保山、红河等地区。

其中,居住在勐海县布朗山上的约有3万人。

对于布朗族来说,他们世代以农业为生,尤其擅长茶叶种植,因此茶叶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除此之外,布朗族的歌舞和服饰也是本民族最具特色的。

而且他们的新年节和山康节是自己最盛大的节日。

目前国内的布朗族人数已经超过100000人了!2、独龙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怒江州!传说在原始社会的时候的,他们族系里面有着本族群婚的现象,但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消失了。

听说独龙族很团结。

因为如果自己人在外面被欺负了,肯定会团结周围所有的力量去抗争。

还有就是对于独龙族来说,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披着长头发。

除此之外,本族女性至今还有纹面的习惯。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

云南处在青藏高原连接中南半岛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不仅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而且又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因此,云南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民族的自然分布和社会发展与内地民族省区有着不同特点.少数民族分布随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变化,呈现各民族立体分布.各民族分布为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为聚居点,也有少数村寨多民族杂居.人口较多的民族当中,多数人口相对集中在几个地区,少数人口分散在各地,全省没有单一的民族地、县.如彝族多数相对集中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些县,以与哀牢山、无量山和小凉山地区,其他分散在各地,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彝族居住.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普米族等主要分布在滇西北高原地区,白族主要分布在滇##区,傣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地区,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壮族、苗族、瑶族等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地区.云南各民族都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不容易与其他民族同化融合;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杂居的各民族之间又都互相影响.云南的民族分布与由此形成的民族关系,与我国其他单一民族地区相比,情形就显得较为特殊.不仅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且是跨境而居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跨境而居的民族有13个,即傣族、壮族、苗族、彝族、哈尼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独龙族.另外,还有未识别民族的克木人也是跨境而居.这13个民族与克木人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境外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广阔地区,有的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1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 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 52个,其中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 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 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 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 4192万人<1999年>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300多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1/3. 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 有400多万; 人口最少的1中国人大网. .《云南省情概况》.是独龙族,仅 5500人.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 " 封闭 " 的状态之中, 久而久之, 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 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 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 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 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云南 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 ,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 ,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各式和样.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 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 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 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 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 大致分为##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1、阿昌族现有人口 2.77万人,云南有 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 " 寻传 " 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 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 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 峨冒" ,今户撒地区自称为" 蒙撒 " 、 " 蒙撒禅 " 、 " 衬撒 " ,梁河地区则自称为 " 汉撒" 、 " 阿昌 " ,解放后统一定名为 " 阿昌 " .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 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2、德昂族现有人口 1.54万多人,云南有 1.53万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为"德昂",系自称.其先民在现在的佤、布朗等族同为" 白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3、基诺族现有人口 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基诺族自称 " 基诺 " ,意为 " 舅舅的后代 " 或 " 尊敬舅舅的民族 " .根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由于无文字, 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无本民族文字.4、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 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高椅湾和陶家嘴 5个自然村,是元转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现以农耕为主.5、布依族现有人口 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云南有 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 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 " 骆越 "与后来的" 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 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 仲苗" 等,自称" 布依、"布饶 "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迁来.6、独龙族现有人口5800多人, 云南省有5500多人, 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史称独龙族为" 俅人" 或"曲人".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自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 族人之间亲善友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7、水族现有人口 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有7000多人, 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 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别出来的.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 百越 "中" 骆越 "的一支发展而来. 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与贵州三都的水族长族脱离, 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 而与邻近的布依族、壮族、苗族、彝族都相仿.8、满族原是北方的民族,全国有982.1万人,云南有7000多人,多数是清代到云南,主要居住在昆明与其他地区. 由于人少且分散, 基本上没形成较大的自然聚居区和村落, 其语言习俗与汉族基本上一样.9、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椐本民族历史传说,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于青藏高原, 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 怒江和思梅开江南迁, 到十七世纪以的后才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 裸形 "、"寻传" 部落即其先民.景颇族人以骁勇膘悍、顽强刚毅著称.他们十分重视本民族的团结.最近几年, 在云南文坛上还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景颇族作家群, 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内外获奖,有的被译成项文,日文等介绍到国外.10、布朗族现有人口8.2万多人,云南有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 那里是著名的" 普洱茶" 产地之一. 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双江、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墨江等县.唐代称" 朴子蛮" ,元代称" 蒲人" ,明清称" 濮满 " , " 苞满 " 等,这些都是同音异字的族称.11、普米族现有人口 2.96万人,云南有 2.93万人, 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旧称" 西蕃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 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康一带,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 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族军队, 随忽必烈入滇. 普米族自称 "普米英"、"普日米"、" 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博"、" 巴苴 "等. 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12、怒族现有人口 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与兰坪县的免峨乡. 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 由于长期与僳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僳僳语. 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 阿怒 ",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 怒苏"被认为是唐代" 庐鹿蛮"的后裔.这两部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13、佤族现有人口 35.1万人,其中云南有 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 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 望外喻";明代称为" 古刺"、" 哈刺";清初称为"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文言.14、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与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 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 纳 "、" 纳西 "、"摩梭"等.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 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们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15、瑶族现有人口 213.4万人,分布于##、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 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 武陵蛮" 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 云南的瑶族在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6、藏族现有人口 459.3万,主要居信在##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有 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多.幅员辽阔、山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厅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纪, 独赞干布在##建立吐蕃王转时,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建立神川都督,设铁桥节度使,一些藏人就来到了迪庆.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 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17、拉祜族现有人口 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18、回族全国回族有 860万人,其中云南有 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19、僳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僳僳族为氏族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公元八世纪时,僳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 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间, 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 怒江流域的僳僳族在解放初期还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各村寨和家族内部有虎、熊、猴、蛇、羊、鱼、蜂、鼠、鸡、鸟、竹、麻、茶等十多种氏族各称,代表不同的血缘亲属关系.狩猎在僳僳族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僳僳族男子都在狩猎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 射弩以赛时, 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20、苗族苗族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 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 贵州迁入云南的.2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其中云南有 101.4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 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 滇越"、" 掸 ".魏晋以后,有" 金齿 "、"白哀 "、" 摆夷 " 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22、壮族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 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 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56年统一族称以前,壮族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 40多种,主要" 侬人"、" 沙人 "、 "土僚"等.云南壮族和##壮族同源, 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 居住在今##、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住.23、哈尼族哈尼族共125万多人,其中云南省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称,他称 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 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24、白族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 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受其影响较深, 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 白族使用汉字书写, 但是有自己的语言, 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 " 大本曲 " 、 " 白族调 " 、 " 霸王鞭" 等.另有从古典戏曲" 吹吹腔 "发展起来的" 白剧 ", 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 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 三坊一照壁 "、" 四合五天井 "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25、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西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中《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地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泼、纳苏泼、改苏泼、撒尼泼、阿细泼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德昂族 是云南特
有的少数民族,分布 在德宏州的潞西、梁 河、盈江、陇川、瑞 丽等县、市,临沧地 区的耿马、镇康、永 德等县,思茅地区的 澜沧县以及保山市的 隆阳区等。德昂族居 住于亚热带的雨林地 区,森林密布,土地 肥沃,物产丰富。
• 哈尼族 是云南特有
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思茅地区、 玉溪市、西双版纳州 等也有分布,哈尼族 居住于亚热带广阔地 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山有多高、水 有多高,连绵起伏的 山峦点缀的哈尼族梯 田,是滇南的一大景 观。
• 回族 分布广泛,各
县、市都有回族居住 ,主要聚居在交通沿 线的城镇和附近村寨 ,具有大分散、小聚 居的特点。
• 白族 主要聚居在大理
白族自治州、丽江地 区、保山市、怒江州 等地,此外昆明市、 南华县、元江县等也 分布有少量的白族。
• 壮族 主要分布在文山壮
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州、 曲靖市等。壮族多居于平 坝河谷地区,土地肥沃, 物产丰饶。
• 满族 约有0.9万人,
分散居住在昆明、大理、 保山、曲靖等城市中,多 数在厂矿及文教科研部门 工作,绵延形成满族聚居 区。
(3)滇西南和滇南低山宽谷地 区的民族分布
从滇西北的高大山系在往南伸展,逐 渐降低为中山宽谷的帚状山原,至西南边 境一线,更变成海拔1000m以下的盆地。在 此地区居住的民族主要有傣族、景颇族、 佤族、拉祜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 哈尼族、基诺族等民族。
• 傣族 是云南特有的
民族,主要聚居在西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县和耿马、孟连、新 平、元江等县、小部 分居住在景谷、景东 、金平、双江等县。
• 景颇族 是云南特有
的民族,分布在德宏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林 密布的山区。
• 佤族 是云南特有的民
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民族的分布
(1)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的民族分布
一、民族的水平分布 (2)滇中高原及滇东南岩溶丘原的民
族分布 (3)滇西南和滇南低山宽谷地区的民
族分布
二 、民族的垂直分布
一 民 族 的 水 平 分 布
(1)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的 民族分布
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 江并流地带,属青藏高原向南延伸而 形成的横断山纵谷区。从气候炎热的 河谷到寒冷的高山草甸和针叶林带之 间,分布着纳西族、藏族、傈僳族、 独龙族、普米族等民族。
• 纳西族是云南的特
有民族,人口27.9万 ,分布在滇西北的丽 江地区和迪庆、大理 、怒江等地,其中多 数人口聚居在丽江纳 西族自治县。
• 藏族人口有12.3万,
只要聚居在迪庆藏族 自治县,少数散居在 丽江、大理、怒江等 地。
• 怒族总人口2.7万,主 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的贡山、福贡 、兰坪等县,其居住 地山川险峻,风光壮 美。
• 傈僳族有人口60.2万 ,大多分布在金沙江 、澜沧江和怒江流域 ,海拔在1500~3000m 的河谷山坡台地上, 多数以家族氏族为单 位居住,结成10~50户 的小村落。
• 独龙族是云南特有的
的民族。人口0.6万, 主要聚居在滇西北贡 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江河谷地带,少 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 福贡、维西县。
哈尼族的“姑娘节”
• 基诺族 是云南特
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的 南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 族自治县及耿马、双江、 镇康、永德、澜沧、孟连 等县和西双版纳州、德宏 州、其中沧源县佤族自治 州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 族的主要聚居区。
• 拉祜族 是云南特有的
民族,有42.7万人口,主 要分布在思茅地区、临沧 地区、西双版纳州、玉溪 市、红河州等地。
• 汉族 是云南的主体民 族,有2827.8万人口,由 于古代汉族是来自经济发 达、文化发达的内地,因 而绝大多数分布于开发较 早的滇中地区、各地交通 要道沿线以及中心城镇。
• 彝族 是云南人口最多 、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 广的少数民族。分布在绝 大部分县市,以楚雄彝族 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和哀牢山区、滇西 北小凉山一带较集中。大 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 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 在平坝和河谷地带。
• 布朗族 有9万人口
,主要分布于临沧地 区的云县、镇康县、 永德县、双江拉祜族 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 县、耿马县,思茅地 区的澜沧县、墨江县 、景东县,以及西双 版纳州的勐海县等。 布朗族居住于亚热带 半山区,气候适宜, 以旱谷为主食。
• 阿昌族 是云南特
有的少数民族,分布 在云南省西部地区, 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 德宏州的陇川、梁河 、潞西等县、市内, 占阿昌族总人口的 85.4%,其余的分散在 保山市的腾冲、龙陵 和大理州的云龙等县 。阿昌族聚居地区气 候湿润、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 普米族是云南特有的
的民族,有人口3.3万 ,90%分布在兰坪、宁 蒗、丽江、维西、永 胜各县。
(2)滇中高原及滇东南岩溶丘 原的民族分布
从滇西大理、哀牢山至滇东的昆明、曲 靖之间,为海拔2000m左右、起伏平缓的红 色丘状高原面,与之绵延相连的则是滇东 南石灰岩岩溶丘原地区。在这一区域生息 着汉、彝、回、白、壮、苗、瑶、布依、 水、满、蒙古等族。
• 苗族 分布于全省15个地
、州、市的100多个县, 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红河州、昭通市较为集中 ,此外昆明市、楚雄州等 地也有较多分布,大多数 居住在半山区和高寒地区 ,视野开阔,风光秀丽。
• 瑶族 主要分布于文山
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 和思茅地区。主要聚居区 有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 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瑶 族是山地民族,居住在半 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 美。
药浴
• 布依族 主要居住在
罗平县、富源县、师 宗县,红河州也有少 量分布,多居住于平 坝河谷地区,气候温 暖,物产丰富。
• 蒙古族 集中分布在
玉溪市通海县的兴蒙 乡,蒙古族从中国西 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 原的通海杞麓湖畔、 凤山脚下,已有740多 年的历史。
• 水族 总人口近1万
人,主要分布在曲靖 市富源县,水族以鱼 为吉祥物,参加水族 青年的婚礼,常以绣 有鱼纹图案的绣品赠 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