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书籍介绍

合集下载

针灸大成校释

针灸大成校释
针灸大成校释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重要
解释
针灸
针灸
进行
一些
针灸大成校释
方法
针灸大成
指导意义
详细
具有
大成
读者
著作
注释
介绍
疾病
原书中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针灸大成》是一部经典的针灸学著作,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 这部著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校释和注释。本书旨在介绍《针灸大成校释》这本书的内容摘 要。 《针灸大成校释》对《针灸大成》进行了全面的校勘和注释。在校勘方面,本书对原书中的错别 字、漏字、重复字等进行了纠正和补充,使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书的内容。在注释方面, 本书对原书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针灸学的 知识。 《针灸大成校释》还对《针灸大成》中的一些针灸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这些方法包括 针灸的取穴、针刺方法、灸法等,对于针灸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大成校释》还对《针灸大成》中的一些疾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我被《针灸大成校释》的作者张缙教授的学术态度深深打动。在繁忙的现代 生活中,能潜心研究针灸学并著书立说,这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对患者的高 度负责。张缙教授不仅对古代针灸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针灸理论呈现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在 短时间内掌握针灸疗法的核心知识。
内容摘要
这些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的疾病,对于针灸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大成校释》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针灸学著作,对于针灸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针灸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针灸技能水平。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疗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古代中国,许多重要的经典著作都包含了关于针灸的相关内容,这些古籍对于理解针灸的起源、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几本重要的古籍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巨著之一,共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其中,《灵枢》中有一篇专门介绍了针灸的知识,名为《九针十二原》。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针灸的起源、分类、选材、应用技巧等内容,对于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重要医学书籍,主要介绍了针灸治疗外感疾病的方法。

其中提到了许多与针灸相关的治疗原则和技巧,如“病在经络,治当刺之”、“经脉者,血气之分输也,急则调气,缓则调血”等。

通过阅读该书,可以了解到古代医生在针灸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3.《千金方》《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编著的一部重要医学书籍,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处方集之一。

该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与针灸相关的内容。

比如,书中提到“人身有五十等之痛而可针也”,强调了针灸对疼痛和痛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4.《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唐代孙思邈整理并加注的一本专门介绍针灸知识的书籍。

该书通过对古代针灸书籍和经典著作的梳理和整理,提供了许多与针灸相关的重要信息和技术。

它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历史、原理、方法和应用,还包括了针灸治疗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以上所提到的几本古籍只是中国古代关于针灸的经典著作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研究这些古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生对于针灸治疗的理解和实践,为现代针灸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针灸学参考书籍

针灸学参考书籍

古籍参考:A1.帛书·经脉甲种(足臂十一脉灸经)A2.帛书·经脉乙种(阴阳十一脉灸经)B3.郭蔼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B4.郭蔼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2B5.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7B6.晋·王叔和.《脉经》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6A7.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甲乙经》,华夏出版社,北京,1996年8月)B8.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葛洪肘后备急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B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B10.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B11.唐·孙思邈. 《千金翼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B12.唐·王焘.《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A13.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华夏出版社, 1996.8)A14.宋·刘党撰、滑寿注. 《针灸神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3A15.金·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合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B16.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B17.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B18.宋·苏轼、沈括. 《苏沈良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B19.宋·赵佶. 《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B20.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21.宋·窦材.《扁鹊心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2B22.宋·张杲. 《医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A23.元·窦汉卿. 《针经指南》(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经指南》,华夏出版社,1996.8)A24.宋·佚名.《西方子明堂灸经》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4A25.元·滑寿.《十四经发挥》(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十四经发挥》,华夏出版社,1996.8)A26.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资生经》,华夏出版社,1996.8)A27.元·杜思敬. 《针经摘英集》(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经摘英集》,华夏出版社,1996.8)B28.元·罗天益.《卫生宝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B29.元·朱丹溪.《丹溪心法》(《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B30.元·张从正.《儒门事亲》(《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A31.明·陈会.《神应经》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6A32.明·徐凤. 针灸大全(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大全》,华夏出版社,1996.8)A33.明·高武. 《针灸聚英(发挥)》(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节要聚英》,华夏出版社,1996.8)A34.明·高武. 《针灸素难要旨(针灸节要)》(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节要聚英》,华夏出版社1996.8)A35.明·汪机.《针灸问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a36.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奇经八脉考》,华夏出版社,1996.8)C37明·李时珍.《银海精微》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A38.明·徐师鲁.《经络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5A39.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大成》,华夏出版社,1996.8)A40.明·吴崐.《针方六集》(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方六集》,华夏出版社,1996.8)A41.明·佚名.《循经考穴编》(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循经考穴编》,华夏出版社,1996.8)a42.明·不详、廖润鸿刊. 《针灸集成》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11B43.明·朱橚.《普济方•针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B44.明·方贤.《奇效良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B45.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B46.明·楼全善.《医学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B47.明·李梴.《医学入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B48.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图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C49.明·傅仁宇.《审视瑶函》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1A50.明·陈言.《杨敬斋针灸全书》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9A51明·杨珣撰,《针灸集书》(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针灸集书》,华夏出版社,1996.8)A52.元·王国瑞编.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华夏出版社,北京,1996年8月第1版.)B53.朝鲜·许浚.《东医宝鉴》(《东医宝鉴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B54.清·陈廷铨.《罗遗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6A55.清·李守先.《针灸易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1A56.清·李学川.《针灸逢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A57.清·吴亦鼑.《神灸经纶》(王大生等点校,《神灸经纶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7)B58.清·《医宗宝鉴•刺灸心法要决》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B59.清·赵学敏撰.《串雅外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A60.清·《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461.清·郑宏纲.《重楼玉钥》,(电子本,图书馆未查到)A62.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C63.清·黄庭镜.《目经大成》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5现代著作:●理论书籍: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李鼎《针灸学释难》等;●临床书籍:彭静山《针灸秘验》;承淡安《承淡安针灸经验集》、方幼安《方幼安针灸临床论证文选》;郑魁山《郑魁山针灸问答》;陆瘦燕《陆瘦燕针灸医案医话》;赵京生,徐恒泽.《名医针灸经验用典》金观源等.临床针灸反射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高树中.一针疗法,济南出版社,2006●科研书籍韩济生.针刺镇痛原理,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骆永珍,等.针灸与免疫,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针灸方面的那些经典书籍呀!
《针灸甲乙经》知道不?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好比是针灸界的武林秘籍啊!想想看,我们的祖先们靠着这本书里的智慧,帮助了多少人缓解病痛啊。

要是你能读懂它,那岂不是像掌握了一门绝世神功一样厉害!比如说,你头疼得厉害,说不定就能从里面找到解决办法呢。

还有《针灸大成》这本书,那也是相当了不起!就好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着你去挖掘宝藏。

你能想象吗?里面有那么多奇妙的针灸理论和方法。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身体不舒服,我就想,如果他能好好研究一下《针灸大成》该多好呀,说不定就能给自己调理好了呢。

《灵枢经》呢,更是不得了!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给我们传授着最精髓的针灸之道。

它里面的内容丰富得让人惊叹!就像你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迹的世界。

当你深入去了解它时,你会被它深深吸引,然后感叹:哇塞,原来针灸这么神奇!要是你对针灸感兴趣,这本书怎么能错过呢?
针灸的经典书籍啊,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它们可不是一般的书,它们是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希望的明灯!难道我们不
应该好好珍惜它们,好好去研读它们吗?所以呀,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这些经典书籍,去感受一下针灸的魅力吧!这绝对是一件超有意义的事情!。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等独特的理论观点,为金针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本书对黄石屏金针疗法的具体操作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金针的选用与制作、穴位的 选择与定位、进针与行针的技巧、以及针对不同疾病的针刺方法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 可以全面了解黄石屏金针疗法的操作过程,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本书还收录了多个典型病例分析,展示了黄石屏金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这些病例涉及各 种疾病,如中风、痹症、痿症等,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金针疗法的实际 应用和疗效。这些病例分析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说服力,充分证明了黄石屏金针疗法的独 特魅力和显著疗效。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的目录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 既全面又详细地介绍了黄石屏金针疗法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目录,读 者可以对该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书中 的实用操作技巧和丰富案例也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针灸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优秀针灸书籍。
以上摘录只是《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中的冰山一角。黄石屏先生的金针 疗法是一个完整而深奥的体系,不仅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阴阳五行 等传统中医知识,还融入了他个人的独特见解和实践经验。这本书对于中医从业 者、爱好者以及广大读者来说,都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医学经典。
阅读感受
在中医的浩瀚海洋中,黄石屏金针疗法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当我翻开这 本《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感受到了金针的 魅力与神奇。
黄石屏金针疗法传承录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古代针灸的七大名著

古代针灸的七大名著

古代针灸的七大名著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千百年来,针灸对捍卫中华民族健康,有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其疗效已被世界认可。

提到学习针灸,阅读古籍是最好的途径,仿佛可以与先贤直接交流,下面就推荐7本针灸学必读的古籍。

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经》,《灵枢》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

《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灵枢》与《素问》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

《灵枢》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

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全书共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

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

<inherit>作者皇甫谧,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著成本书。

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

可谓是针灸学必读之书。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

所述内容十分广泛,堪称针灸学的集历代大成之作。

<inherit>作者杨继洲,由于针法精妙,曾任明世宗侍医、太医院医官等职。

他总结了《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的精髓,又从《医经小学》、《针灸聚英》、《标幽赋》、《金针赋》、《神应经》、《医学入门》、《古今医统》等20余种医籍中,节录部分针灸资料予以编辑及注解,考绘“铜人明堂图”,并附以自己的针灸治疗病案,编撰成《针灸大成》。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中医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疾病、损伤和康复。

伤科治疗方法独特,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火罐等手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这些书籍是中医伤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事伤科工作的医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针灸伤科学》《针灸伤科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专家陈峰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骨伤、肌肉损伤、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书中介绍了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讲解了各种针灸手法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对于从事针灸伤科的医生和学习针灸的中医爱好者非常有用。

2、《中医伤科学》《中医伤科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伤科专家华佗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医伤科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伤科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书中还介绍了中药、推拿、拔罐等伤科治疗方法的应用,讲解了各种伤科技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该书系统全面,内容丰富,是中医伤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籍。

3、《伤科针灸手法学》《伤科针灸手法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专家张志军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著作。

该书系统介绍了各种针灸手法的操作技巧和应用,包括刺、捻、推、拨、扳、摇、针刺、耳针等手法,讲解了各种手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该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学习和实践针灸伤科的重要参考书籍。

4、《中医外伤学》《中医外伤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外伤专家李时中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医外伤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外伤的基本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书中介绍了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外伤治疗方法的应用,讲解了各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该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是中医外伤学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籍。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是一门探讨和运用针刺和艾灸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针灸学教材是学习针灸理论和技术的核心资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针灸学教材:
1. 《针灸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由王华、杜元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 《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全国各中医院校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ISBN ,定价元。

这些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针灸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学习和掌握针灸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书籍。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配套练习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跟进针灸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中医针灸类书籍

中医针灸类书籍

中医针灸类书籍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中医针灸类书籍
2.中医针灸的历史和作用
3.中医针灸类书籍的分类
4.推荐几本值得阅读的中医针灸类书籍
5.结语
正文
中医针灸类书籍是介绍中医针灸相关知识和技巧的书籍,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中医针灸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

中医针灸是一种源自中国的古老医疗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针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身体的功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疼痛、关节炎、消化不良等,同时也被用于保健和抗衰老。

中医针灸类书籍通常分为基础理论、实践技巧和病例分析等几类。

基础理论类书籍主要介绍针灸的基本原理和穴位知识,实践技巧类书籍主要介绍针灸的实际操作技巧,病例分析类书籍则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来介绍针灸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对于想要学习中医针灸的人来说,选择一本好的针灸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本值得阅读的中医针灸类书籍:
1.《针灸学》:该书是针灸学的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基本原理和穴位知识。

2.《针灸技巧》:该书主要介绍针灸的实际操作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

3.《针灸病例分析》:该书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来介绍针灸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对于想要了解针灸治疗效果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中医针灸书籍

中医针灸书籍

中医针灸书籍
中医针灸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医学学科。

在学习中医针灸
的过程中,适当阅读相关的书籍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中文书籍推荐:
1.《黄帝内经》:也被称为《素问》,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
容涉及人体生理、病证辨析及治疗方法等方面。

2.《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撰写,详细阐述了中医诊断和治疗
传统疾病的方法。

3.《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所著,包含了针灸学的理论、针
灸点位及操作方法等内容。

4.《针灸本草经》:由明代杨上善所撰写,对中医药中使用的草
药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5.《针灸学》: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所编纂的一套教材,系统地
介绍了针灸学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是一些中医针灸领域的经典和权威著作,对于学习和研究中
医针灸非常有帮助。

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全集书籍

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全集书籍

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全集书籍中医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要学好中医针灸,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

因此,有一本系统全面介绍中医针灸基础知识的书籍,是每位学习者的必备工具。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几本精选的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全集书籍,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针灸。

1.《针灸学通论》《针灸学通论》是中医针灸领域的经典著作,由宋代针灸大师王冰编纂而成。

此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针灸的理论基础、基本技法和常用穴位等内容。

书中内容详实,语言简明易懂,适合初学者入门阅读。

此外,书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和经验总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针灸学知识。

2.《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被誉为中医的经典之作,是中医理论的重要依据。

其中的经络学和针灸学内容对于学习中医针灸非常重要。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流注、气血的运行规律以及针灸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黄帝内经素问》,深入了解中医针灸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3.《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明代张介宾所著的针灸学著作,是中医针灸方面的重要经典之一。

此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中医针灸的基础理论、经络学、穴位学和针灸疗法等内容。

书中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实例,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针灸技术。

《针灸大成》的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学习和掌握针灸知识。

4.《针灸学》《针灸学》是在我国现代中医教育体系建立之后编写出版的一部针灸学教材。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针灸的相关知识。

从基础的经络学到针灸的操作技巧,书中详细而易懂地解释了每一个环节。

书中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示例,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针灸学知识。

总结:以上推荐的几本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全集书籍,都是经典之作,可以作为学习者学习和参考的基础教材。

在学习中医针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针灸的基本知识,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针灸奇法治病术》记录

《针灸奇法治病术》记录

《针灸奇法治病术》阅读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书籍背景介绍 (2)2. 作者介绍及贡献 (3)二、针灸基础知识 (4)1. 针灸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5)1.1 起源传说及早期应用 (6)1.2 历代发展及现代应用 (8)2. 针灸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手法 (9)2.1 经络理论及穴位介绍 (10)2.2 针灸工具与材料选择 (12)2.3 操作手法与技巧 (13)三、针灸奇法治病应用实例 (14)1. 常见疾病针灸治疗实例分析 (16)1.1 头痛、失眠治疗案例 (16)1.2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案例 (17)1.3 疼痛性疾病治疗案例 (19)2. 特殊疾病针灸治疗案例分析 (20)2.1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案例 (21)2.2 妇科、儿科疾病治疗案例 (22)2.3 其他疑难杂症治疗案例 (23)四、针灸治疗注意事项与风险规避 (24)1. 针灸治疗前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 (25)1.1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与告知义务 (26)1.2 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与疗程安排 (27)2. 针灸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9)2.1 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介绍 (30)2.2 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方案演练与实施步骤解析 (31)一、书籍概述《针灸奇法治病术》是一本集大成者之作,系统地阐述了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神奇技艺。

本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为“总论”,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第二篇为“经络腧穴”,详细描述了人体经络的分布和作用,以及各类腧穴的定位、主治和刺灸方法;第三篇为“病因病机”,分析了各种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篇为“病症诊断”,介绍了一系列现代医学检查方法,如X光、CT、MRI等,以便于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第五篇为“治疗方法”,详细说明了各种针灸技巧和操作方法,包括经典穴位、针刺手法、灸法、拔罐、刮痧等。

本书以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为特点,是针灸爱好者和临床医师的宝贵财富。

结构针灸解剖基础与刺法精要

结构针灸解剖基础与刺法精要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刺法部分非常实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针灸针法,如提插法、捻 转法、飞针法等,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针法不仅具有很高的技 术含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通过学习这些针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 技术水平,也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阅读感受
这本书还强调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针灸虽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 方法,但如果不正确使用或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书中详细介绍了 针灸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让我更加注重针灸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内容摘要
介绍了结构针灸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痛等常见疼痛病症 的针灸治疗方法。接着,介绍了结构针灸在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应用,如帕金森病、抑 郁症、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还介绍了结构针灸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如调整人 体机能、提高免疫力等。 《结构针灸解剖基础与刺法精要》这本书的内容摘要涵盖了结构针灸的多个方面,包括解剖学基 础、刺法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结构针灸的理论和技术,掌 握各种刺法技巧和临床应用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结构针灸解剖基础与刺法精要》是一本深入探讨针灸理论和技术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针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针灸的神奇之处。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解剖部分非常详细。对于针灸师来说,了解人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部位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以及它们在针 灸中的作用。这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针灸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也让我更加自信 地进行针灸实践。
目录分析
本书的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针灸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书的主 要内容和特点。这部分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对针灸学的整体认识,有助于读者更好 地理解后续章节的内容。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阅读笔记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阅读笔记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阅读背景与目的 (3)2. 针灸的起源与历史 (4)3. 阅读意义与价值 (5)二、基层医疗环境与挑战 (6)1.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7)2. 针灸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 (8)3. 基层医疗的需求与问题 (9)三、针灸医生的角色与责任 (11)1. 针灸医生的专业素养 (12)2. 针灸治疗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13)3. 针灸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14)四、针灸治疗实践中的得失分析 (15)1.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6)2. 常见针灸误区的分析与纠正 (17)3. 针灸治疗中的个体差异与处理 (18)五、提升基层针灸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19)1. 加强针灸理论学习与实践 (21)2. 优化针灸治疗方案与技巧 (21)3. 建立完善的基层医疗体系与服务 (23)六、结论与展望 (24)1. 阅读收获与体会 (26)2. 对基层针灸发展的展望 (27)3. 对未来针灸教育的建议与思考 (28)一、内容描述《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是一本关于中国针灸发展的专业书籍,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四十年来在基层针灸工作的经历和心得。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针灸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术方法、教学培训和科研创新。

通过对这五个部分的详细阐述,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针灸领域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广大针灸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第一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定位、针刺手法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针灸的本质和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作者也指出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对患者的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技术方法,包括毫针、电针、火针等。

作者通过对各种技术方法的详细介绍和实例分析,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

针灸方面的古书籍《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了丰富的针灸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体的生理状况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它详细介绍了针灸疗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恢复健康。

穴位是人体表面上一些特定的点位,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

针灸师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变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医学的药物方剂的书籍,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

针灸疗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头痛、胃痛等。

《千金方》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针灸方剂,以及它们的配伍原理和应用方法。

这些方剂包括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针刺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并且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许多与人体有关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针灸疗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来操作。

针灸疗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古代的针灸方面的书籍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千金方》等。

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针灸疗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并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剂和操作技巧。

针灸疗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它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后感三好的针灸书籍一览

读后感三好的针灸书籍一览

读后感三好的针灸书籍一览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和学习针灸并不容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针灸书籍涌现出来,其中有一部分优秀的针灸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针灸,并且提高自己的技能。

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分享我对三部优秀的针灸书籍的读后感,它们分别是《针灸实用指南》、《国医大师赵氏针灸学说》和《现代针灸学》。

《针灸实用指南》这本书以其简单而易懂的形式广受读者喜爱。

尤其对于针灸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教材。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针灸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法。

它不仅全面阐述了针灸术语,而且对所有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清晰的描述。

同时这本书还融入了一些作者的心得和实践经验,让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真正感受针灸的神奇。

《国医大师赵氏针灸学说》这本书是我在学习针灸方面的重要参考书籍。

这本书突破了传统的学术思维模式,运用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针灸学理论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

本书的语言简练,语句通顺,颇具思考性。

对于那些希望深刻理解针灸学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必不可少的读物。

《现代针灸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适合那些想要了解现代针灸研究进展的人们的读物。

它介绍了针灸的基本概念、历史及其现代应用,以及其他相关话题。

本书的焦点是在针灸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上。

这本书的一个优点是它的图表、插图和图片非常好,这些可以帮助读者视觉化地了解针灸的方法和理论。

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和技巧,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启发。

总之,这三本书是我学习针灸过程中的好帮手。

它们构成了我对针灸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

每次我回顾它们的内容,都可以从中找到新的收获。

所以,如果你想要深入学习针灸或者提高自己的技能,这三本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它们不仅是对于针灸爱好者、学生、从业者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们也是一份对于中医文化而言的珍贵的财富。

针灸原理的书籍有哪些

针灸原理的书籍有哪些

针灸原理的书籍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关于针灸原理的书籍推荐:
1. 《针灸经络学》- 作者:《黄帝内经》
本书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对针灸理论的介绍详尽而全面。

2. 《申纪兰针灸经络学》- 作者:申纪兰
申纪兰是中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针灸经络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技术,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3. 《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学》- 作者:李仕川
这本书综合了中医和西医的知识,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等内容,并提供了实际的临床案例和研究成果。

4. 《临床针灸学概论》- 作者:姜金池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包括经络理论、病证辩证和针灸穴位的选择等内容,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详细讲解。

5. 《针灸疗法学》- 作者:杨振平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针灸的基本原理、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特别注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适合初学者阅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于针灸原理的书籍推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范医生的针言灸语

范医生的针言灸语

内容摘要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针灸在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慢性疾病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范医生的针言灸语》是一本极具价值的科普读物。它不仅适合针灸初学者阅读,对于有经验的 针灸医生和中医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参考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 面地了解针灸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精彩摘录
“疾病,不过是身体与自然失衡的表现。而针灸,就是调整这种平衡的最好 工具。”
“不要把针灸看作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它其实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力 量。”
精彩摘录
这些话语,既是对针灸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敬畏。通过这些摘录,我们可 以看到范医生对针灸的热爱和执着,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健康的和追求。
阅读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对范医生的临床思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何选择 穴位、如何配伍针法、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病症,都展现出了深厚的医学功底和 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使我认识到,好的针灸医生不仅仅是技术娴熟,更是思维敏 捷、情感细腻。
阅读感受
书中还介绍了针灸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的结合,如中药、推拿等。这种多维 度的治疗方法,让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针灸并不是孤立的,它需 要与其他中医疗法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治疗效果。
目录分析
在操作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确保读者能够安 全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或为他人施治。书中还涉及了针灸的辅助疗法、临床应用 以及科研进展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体验。
目录分析
系统性: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完整,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涵盖了针灸领域 的各个方面,有助于读者系统地了解针灸知识。
目录分析
《范医生的针言灸语》的目录清晰明了,共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 从内容结构上看,这本书采取了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进 行编排。首先介绍了针灸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让读者对针灸有一个初步的认 识。接着详细阐述了针灸的作用、适应症以及经络、穴位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 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书籍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书籍

内经针灸知要浅解书籍一、介绍《内经针灸知要浅解》是一本权威的中医针灸学术著作,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关针灸的重要篇章。

本书由中国著名中医学家编写,全面介绍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经络系统、常用穴位以及针灸操作等内容。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本书进行详细解读。

二、内经针灸基础知识2.1 针灸学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

针灸学中运用五行学说可以判断疾病所在,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2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针灸学中重要的穴位就分布在经络上,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系统,达到治疗效果。

•经脉运行规律:经脉有固定的运行规律,如阳经从手足少阴经起始,循经而行,最后至手足少阳经结束。

通过掌握经脉运行规律,可以更好地选择穴位进行治疗。

2.3 针灸常用穴位•针灸常用穴位包括四大部位:头部、躯干、四肢和耳部。

每个部位都有多个穴位,具有不同的治疗功效。

例如,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可用于治疗手腕痛、头痛等症状。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刺激方法,如温针、电针、艾灸等。

临床上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进行治疗。

三、针灸操作技巧3.1 针灸器械的选择和使用•针灸器械包括针具、灸具等。

选择合适的器械对针灸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针具的种类:包括金属针、银针、铜针、不锈钢针等。

不同的针具有不同的特点,临床上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灸具的种类:包括艾条、艾盒、灸架等。

艾灸是针灸的一种常用方式,通过灸热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

3.2 针灸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针灸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定位、刺入、得气、取出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

•消毒:操作前要对针具和患者皮肤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附:
目录:
首选针灸书:
1. 《九灵针经》彷佛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2.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吴绍德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4. 《针灸师承录》承淡安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3. 《扁鹊心书》 宋窦材辑;李晓露,于振宣点校 中医古籍出版社
4. 《灸法捷要(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 王富春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5. 《灸绳》 周楣声著 青岛出版社出版
6. 《谢锡亮灸法》谢锡亮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7. 《灸具灸法》 贺普仁 主编 科学技术出是一家,很多时候灸法是附在针法之下的,其中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中都是有论灸法的.
首选:
1. 《神灸经纶》 清吴亦鼎编辑(然此书不易得,现在较易见乃《神灸经纶释》 王大生编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2. 《西方子明堂灸经》 宋庄绰编 李鼎 吴自东校注(然此书亦难见,现在较易乃《西方子明堂灸经 灸膏肓俞穴法》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另外,《黄帝内经。灵枢》、《难经》《金针梅花诗抄》《针灸大成》太多了,个人觉得《针灸大成》比较全,几乎涵盖了古代所有门派的针法(包括:灵龟八法,子午流注等,还有精美插图和针灸歌诀),而《金针梅花诗抄》则包括了针灸步骤前前后后注意事项等等,包括下针手法。
还有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廖运鸿《针灸集成》,等
10. 《针灸聚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1. 《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2. 《针灸资生经 针经摘英集(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次选针灸书:
1. 《针灸秘验与绝招》彭静山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 《吕景山对穴(第2版)》吕景山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4. 《艾灸疗法治百病(第二版) 》程爵棠,程功文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5. 《灸疗偏方》 赵琼 卢祥之 田思胜编著 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6. 《实用中医天灸疗法》赵立岩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7. 《灯火灸疗法》谭支绍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8. 《邱天道泥灸十六讲》邱天道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3. 《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4.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张俊英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5. 《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方晓丽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6.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出版
7.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毛以林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这个太多了啊,如果你不是医学专业的,入门的是《经络腧穴学》这个虽然不是古籍,但是讲解详细,从基础开始,包括下针手法技巧,取穴方法,常见疾病的穴位配伍,是本科生入门,建议看看。然后涉猎古籍可以推荐你买本针灸本科生的课本《针灸医籍选读》绿色16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如果大型书店没有就找医学书店肯定有,如果找不到医学书店,到中医药大学(每个省都有一所)里去打听,总有卖教材的地方,这本书都是古医籍,与针灸有关的内容,但是医古文的哦。如果你是医学专业的,那么也一定不是学针灸的(专业人士会有这种问题吗?)那就更可以读上面那本书。
5. 《靳三针临症配穴法》柴铁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6. 《金针秘传》方慎庵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7.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8. 《针灸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9. 《针灸甲乙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9. 《中国民间火熨术》 刘光瑞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8. 《中医灸疗集要》刘冠军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9. 《中国民间灸法绝技》 林红,杨殿兴编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次选:
1. 《图解艾灸疗法》杨安生 欧阳颀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2. 《中国雷火灸疗法》赵时碧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3. 《温灸疗法(中医自然疗法丛书) 》韩敏 刘文芝 郝美玉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