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
1、三国华佗发明麻醉药“麻沸散”
2、中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
作。
基本检查法
一、望诊
1、望神色、形态观察神态色泽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若精神萎靡,色泽晦暗,
则病情较重;神志昏迷,谵语,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多属危候。
形态改变多见于骨折、脱位或严重的筋伤。
如下肢骨折不能行走;急性腰扭伤者身体向患侧倾斜。
2、望肿胀、瘀斑损伤后气血瘀滞于局部,若肿胀明显、瘀斑青紫色为新伤;肿
胀较轻,瘀斑为青紫带黄者为陈伤。
3、望畸形观察肢体长短、粗细,有无成角畸形;完全骨折多出现缩短,周径增
粗;脱位者原关节处出现凹陷。
二、触诊
1、压痛可判断疼痛的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让患者指明疼痛部位和
范围,检查者用拇指按压寻找压痛点,禁止暴力,减轻痛苦和并发症。
2、异常活动及骨擦感肢体无关节部位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多为骨折,触诊可
在摆动、触摸骨折肢体时感知骨折断端的摩擦,即骨擦感。
3、弹性固定脱位关节因筋肉牵拉,常保持在一特殊畸形位置上,若对该关节被
动活动,虽仍有活动度,但存在阻力,当外力去除后,肢体又回到原固定的特殊体位。
4、包块分辨包块的部位、硬度、大小、形状、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及
有无波动感。
三、叩诊
1、纵向叩击痛沿肢体轴向叩击肢体远端,在远离叩击处疼痛者为阳性,多见于
骨、关节急性损伤。
2、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神经损伤后或损伤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
所到达的部位,轻叩神经,其分布区会出现放射痛和触电感,代表神经损伤部位或神经再生的水平。
四、听诊
1、骨传导音对一些不易发现或可疑的骨折,可将听诊器置于伤肢近端的适当部
位,以手指或叩诊锤叩击肢端骨突,听骨传导音的强弱、双侧对比,如有骨折则骨传导音减弱。
亦可用于检查骨折复位的情况,骨位好则传导音增强,骨位差就传导音变弱。
2、关节弹响关节屈伸、旋转活动中听到伴有相应临床症状的异常响声,常见于
弹响髋、膝半月板损伤。
若弹响,不伴疼痛,无临床意义。
3、摩擦音当关节有摩擦音,提示有关节病变,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表现为粗糙
的摩擦音。
骨关节检查法
一、髋部
1、托马斯(Thomas )征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
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屈膝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
称托马斯征阳性。
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2、望远镜试验患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助手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置于大
粗隆部,另一手持小腿或膝部将大腿抬高约30度,并上推下拉,若股骨头有上下活动或打气筒的抽筒样感,提示患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3、艾利斯(Allis)征:又称下肢短缩试验。
患者仰卧,双髋、双膝屈曲,两足跟
并齐平放于床面上,正常者两膝顶点应该在同一水平。
如一侧膝低手对侧膝,即为阳性,说明患肢有短缩(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有髋关节脱位。
4、屈德伦堡(Trendelenburg)征:即单足独站试验。
用一足站立时,在正常情
况下,因臀中、小肌拉紧,对侧骨盆必须抬起,方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若站侧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沉,称Trendelenburg征阳性。
二、膝部
1、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
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2、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 o,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
小腿上段,向后推,再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后交叉韧带断裂者可向后推0.5cm 以上。
将膝置于屈曲10 o~15 o进行试验(又称莱切曼试验)则可增加本试验的阳性率,有利于判断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或后外束损伤。
3、lachman试验患者平卧,屈膝15~20度,检查者一手握大腿远端,别一手
握小腿上端,将胫骨向前、后推拉,若向前移动超过健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4、侧方挤压试验:又称为膝关节分离试验、侧位运动试验。
患者伸膝,并固定
大腿,检查者用一只手握踝部,另一手扶膝部,作侧位运动检查内侧或外侧副韧带,若有损伤,检查牵扯韧带时,可以引起疼痛或异常活动。
5、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
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
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若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
三、腰背部
1、直推抬高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
伸直,缓慢抬高患肢,如在60 o范围内即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
在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此两个试验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2、屈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枕后,然后徐徐用力
使患者头前屈,如出现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即为阳性。
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3、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持患侧踝部,膝伸或
屈位,将髋关节后伸。
若大腿前方放射痛,为阳性,提示股神经受压或腰3/4椎间盘突出。
4、拾物试验:多用于小儿腰部前屈运动的检查。
让患儿于地上拾物,若患儿屈
膝、屈髋而不弯腰即为阳性,表示患儿脊柱有功能障碍,多半为脊柱结核。
辨证施治基础
一、骨伤内治法
1.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1)初期治法
①攻下逐瘀法:本法适用于损伤早期蓄瘀,大便不通,腹胀拒按,苔黄,脉洪大而数的体实患者。
临床多应用于胸、腰、腹部损伤蓄瘀而致阳明腑实证,常用方剂有大成汤、桃核承气汤、鸡鸣散加减等。
攻
②行气消瘀法:为伤科内治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损伤后有气滞血瘀,局部肿痛,无里实热证,或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
常用的方剂有消瘀活血为主的桃红四物汤、活血四物汤、复元活血汤或活血止痛汤;
③清热凉血法:本法包括清热解毒与凉血止血两法。
适用于跌仆损伤后热毒蕴结于内,引起血液错经妄行,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火毒内攻等证。
常用的清热解毒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普济消毒饮;凉血止血方剂有四生丸、小蓟饮子、十灰散、犀角地黄汤等。
清热凉血法属清法,药性寒凉,须量人虚实而用,
④开窍通关法:本法是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药物,以治疗跌仆损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攻心、神昏窍闭等危重症的一种救急方法。
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
⑤补气摄血法:多适用于严重创伤骨折失血较多者。
常用补气摄血的方剂有独参汤。
(2)中期治法
①和营止痛法:适用于损伤后,虽经消下等法治疗,但仍气滞瘀凝,肿痛尚未尽除,而继续运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
常用方剂有和营止痛汤、橘术四物汤、定痛和血汤、和营通气散等。
②接骨续筋法:本法是在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适用于损伤中期,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者。
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所以使用接骨续筋药,佐活血祛瘀之药,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丹、接骨紫金丹等。
③舒筋活络法:适用于损伤肿痛稳定后而有瘀血凝滞、筋膜粘连的伤筋中期。
常用方剂有:舒筋活血汤、蠲痹汤、独活寄生汤等。
(3)后期治法
①补气养血法:本法是使用补养气血药物,使气血旺盛以濡养筋骨的治疗方法。
凡外伤筋骨,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出现气血亏损、筋骨萎弱等证候,均可应用本法。
补气养血法是以气血互根为原则,临床应用本法时常需区别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从而采用补气为主、补血为主或气血双补。
损伤气虚为主,用四君子汤;损伤血虚为主,用四物汤;气血双补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气虚者,如元气虚常投以扶阳药补肾中阳气,方选参附汤;中气虚方用术附汤;卫气虚用芪附汤;如脾胃气虚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
对损伤大出血而引起血脱者,补气养血法要及早使用,以防气随血脱,方选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
使用补气养血法应注意,补血药多滋腻,素体脾胃虚弱者易引起纳呆、便溏,补血方内宜兼用健脾和胃之药。
阴虚内热肝阳上亢者,忌用偏于辛温的补血药。
此外,若跌仆损伤而瘀血未尽,体虚不任攻伐者,于补虚之中仍需酌用祛瘀药,以防留邪损正,积瘀为患。
②补益肝肾法:本法又称强壮筋骨法,凡骨折、脱位、筋伤的后期,年老体虚、
筋骨萎弱、肢体关节屈伸不利、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等肝肾亏虚者,均可使用本法加强肝肾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利损伤的修复。
临床应用本法时,应注意肝肾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肾的阴阳偏盛。
肝为肾之子,《难经》云“虚则补其母”,故肝虚者也应注意补肾,养肝常兼补肾阴,以滋水涵木,常用的方剂有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筋骨萎软、疲乏衰弱者用健步虎潜丸、壮筋续骨丹等。
在补益肝肾法中参以补气养血药,可增强养肝益肾的功效,加速损伤筋骨的康复。
③补养脾胃法:本法适用于损伤后期,因耗伤正气,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或长期卧床缺少活动,而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职,饮食不消,四肢疲乏无力,肌肉萎缩者。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补益脾胃可促进气血生化,充养四肢百骸,本法即通过助生化之源而加速损伤筋骨的修复,为损伤后期常用之调理方法。
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健脾养胃汤等。
④:温经通络法适用于一般损伤后气血运行不畅,或因阳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滞留或筋骨损伤日久,气血凝滞者。
常用方剂有麻桂温经汤、小活络丹等。
二、外治法
敷贴药
1、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
(1)药膏的配制
(2)药膏的种类
①消瘀退肿止痛类:适用于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散、散瘀膏等药膏外敷。
②舒筋活血类:适用于扭挫伤筋,肿痛逐步减退之中期患者。
可选用三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等药膏外敷。
③接骨续筋类:适用于骨折整复后,位置良好、肿痛消退之中期患者。
可选用外敷接骨散、接骨续筋药膏、驳骨散等。
④温经通络类:适用于损伤日久,复感风寒湿邪者。
发作时肿痛加剧,可用温经通络药膏外敷;或在舒筋活络类药膏内酌加温散风寒、利湿的药物外敷。
⑤清热解毒类:适用于伤后感染邪毒,局部红、肿、热、痛者。
可选用金黄膏、四黄膏。
⑥生肌拔毒长肉类:适用于局部红肿已消,但创口尚未愈合者,可选用象皮膏、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
2、膏药即薄贴常用的种类有:
①治损伤与寒湿类:适用于损伤者,有坚骨壮筋膏;适用于风湿者,有狗皮膏、伤湿宝珍膏等;适用于损伤与风湿兼证者,有万灵膏、损伤风湿膏等;适用于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有化坚膏。
②拔毒排脓生肌类:适用于创伤而有创面溃疡者,有太乙膏、陀僧膏等。
3、撒剂又称药粉、掺药。
药散的配制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内备用。
使用时可将药散直接掺于伤口处,或置于膏药上,将膏药烘热后贴患处,按其功用可分六类:
①止血收口类:适用于一般创伤出血撒敷用,常用的有桃花散、花蕊石散、金枪铁扇散、如圣金刀散、云南白药等。
②祛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腐脓未尽,腐肉未去,窦道形成或肉芽过长的患者。
常用红升丹、白降丹。
③生肌长肉类:适用于脓水稀少,新肉难长的疮面,常用的有生肌八宝丹等,也可与祛腐拔毒类散剂掺和在一起应用,具有促进新肉生长、疮面收敛、创口迅速愈合的作用。
④温经散寒类: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凝滞疼痛或局部寒湿侵袭患者,常用的有丁桂散、桂麝散等,具有温经活血、散寒逐风的作用,故可作为一切阴证的消散掺药。
⑤散血止痛类:适用于损伤后局部瘀血结聚肿痛者,常用的有四生散、消毒定痛散等,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四生散对皮肤刺激性较大,使用时要注意皮肤药疹的发生。
⑥取嚏通经类:适用于坠堕、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
常用的有通关散等,吹鼻中取嚏,使患者苏醒。
4、搽擦药
1.酒剂可选用正骨水
2.油膏与油剂常用的有跌打万花油、活络油膏、伤油膏等。
5、熏洗湿敷药
热敷熏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有记述热敷熏洗的方法,古称“淋拓”、“淋渫”、“淋洗”或“淋浴”,是将药物置于锅或盆中加水煮沸后熏洗患处的一种方法。
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
(1)新伤瘀血积聚者:用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
(2)陈伤风湿、冷痛、瘀血已初步消散者:用八仙逍遥汤,上肢损伤洗方,下肢损伤洗方,或艾叶、川椒、细辛、制川草乌、桂枝、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茜草共研为细末包装,每袋500g分五次开水冲,熏洗患处。
湿敷洗涤古称“溻渍”、“洗伤”等,在纱L科精义》中有“其在四肢者溻渍之,其在腰腹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者浴渍之”的记载,多用于创伤,使用方法是“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渍其患处”。
6、热熨药
1.坎离砂又称风寒砂。
用铁砂加热后与醋水煎成药汁搅拌制成,临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内会自然发热,热熨患处,适用于陈伤兼有风湿症者。
2.熨药俗称“腾药”。
将药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蒸气加热后熨患处,适用于各种风寒湿肿痛症。
能舒筋活络,消瘀退肿。
常用的有正骨熨药等。
常用基本技术
一、手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擵后世称为“正骨八法”
二、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布带的约束力
(2)夹板的弹性固定力
(3)纸压垫的效应力
(4)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5)必要的牵引力
(6)软组织
(7)骨折端的啮合力
三、牵引疗法
①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
患者仰卧,头下枕一沙袋,剃光头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擦干,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分头顶为左右两半,再以两侧外耳孔为标记,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
张开颅骨
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颅顶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两线与上述额状线相交的左右两点,为钻孔的位置。
以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后,用尖刀在两点处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止血,用带安全隔板的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为3mm)。
注意防止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
然后将牵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使牵引弓钉齿固定牢固,缝合切口并用酒精纱布覆盖伤口。
牵引弓系牵引绳并通过滑车,抬高床头进行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加lkg。
复位后其维持牵引重量一般为3-4kg。
为了防止牵引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②尺骨鹰嘴牵引:适用于难以复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和髁间骨折,粉碎型肱骨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患者仰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一横指处,即为穿针部位,龙胆紫标记,局麻后,将克氏针自内向外刺人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人并穿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儿童患者可用大号巾钳代替克氏针直接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③股骨下端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转子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患者仰卧位,伤肢置于牵引架上,使膝关节屈曲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内收肌结节上2cm 处标记穿针部位,此点适在股骨下端前后之中点。
向上拉紧皮肤,以克氏针穿人皮肤,直达骨质,掌握骨钻进针方向,徐徐转动手摇钻,当穿过对侧骨皮质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以手指压迫针眼处周围皮肤,穿出钢针,使两侧钢针相等,酒精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穿针时一定要从内向外进针,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穿针的方向应与股骨纵轴成直角,否则钢针两侧负重不平衡,易造成骨折断端成角畸形。
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6~1/8,维持量为3-5kg。
④胫骨结节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
将患肢置于牵引架上。
穿针的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1.25cm,在此点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为进针点,标记后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由外侧向内侧进针,以免伤及腓总神经,钢针穿出皮肤后,使两针距相等,酒精纱布保护针孔,安置牵引弓进行牵引。
如用骨圆针作牵引时,必须用手摇钻穿针,禁用锤击,以免骨质劈裂。
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量3-5kg。
⑤跟骨牵引:适用于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将伤肢置于牵引架上,小腿远端垫一沙袋使足跟抬高,助手一手握住前足,一手握住小腿下段,维持踝关节中立位。
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连线的中点为穿针部位;或者内踝顶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长的垂线,其顶点即是穿针处。
以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以手摇钻将骨圆针自内侧钻入,直达骨质。
注意穿针的方向,胫腓骨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计处低,出针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的正常生理弧度。
在此角度上旋转手摇钻,骨圆针缓慢贯通骨质,并穿出皮肤外,酒精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
进行牵引。
跟骨牵引成人最好用骨圆针,骨圆针较克氏针稳妥,不易拉豁骨质。
牵引重量为3-5kg。
创伤
一、创伤性休克
【临床表现及诊断】
有明显的创伤史;创伤后出现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心跳增快,脉微弱,意识障碍,尿量减少,血压偏低,收缩压低于90mmHg;中心静脉压低(正常值为6~12cmH2O)如低于6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治疗】
(一)紧急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止住活动性外出血,做好伤肢外固定,便于运送及防止再损伤。
2.应用抗休克裤,但肺水肿、颅脑损伤、高血压等禁用。
此项措施正在推广,用做人院前急救,我国已有生产。
3.体位一般采取头和躯干部抬高约20°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减轻呼吸负担。
4.吸氧、镇痛、保暖、保持安静,吸氧速度一般为6~8L/min。
(二)补充血容量
1.补充液体的选择:液体分晶体和胶体两大类,前者包括葡萄糖和电解质,后者包括血浆、血浆代用品和全血。
(1)晶体溶液:常用的有平衡盐液、生理盐水和林格液等。
平衡盐液的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缓冲碱浓度等与血浆相似,且对H+有缓冲作用,输入后能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均将平衡盐液作为抢救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首选。
0.9%氯化钠溶液应用过多,会导致严重的高氯血症和加重酸中毒。
大量输入葡萄糖溶液可致细胞水肿、肺和脑水肿等水中毒症状,故一般不使用葡萄糖溶液大量输入扩容。
(2)胶体溶液:这类物质分子大,胶体渗透压与血浆蛋白相似,能较长时间留于血管内,因此扩容疗效明显。
抗休克时血浆增量剂与全血及血浆合用,可以减少用血量。
2.扩容的原则与方法: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抢救休克成功的关键。
(1)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至少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便于快速、大量地输液。
(2)输液速度及量:在45分钟内输入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
病人的血压恢复正常,并能继续维持时,表明失血量较小,并已不再继续出血。
如果检查病人的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则仍可继续输给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进行输血,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则这种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所带来的血压回升和脉率减慢是暂时的,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
(3)晶、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先用晶体溶液输入,在血源紧张时,晶、胶体溶液的比例可以4:1;有条件时应为2:1-或1.5:1;严重大出血时应该1:1;以利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维持。
(三)积极处理原发病
在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后,及时进行手术处理原发病变,才能有效地治疗休克。
有的情况下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四)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使用血管收缩剂以代替扩容在失血性休克时是绝对禁忌的。
但在大出血、血压甚低或测不出,又不能及时补液、补血时,可以少量使用,以暂时升高血压,维持心、肺、脑的血供。
多巴胺是具有α和β受体双重作用的兴奋剂,可直接兴奋β受体,使心脏功
能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使用可使肾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
用法:20~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
毛花苷C可增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输液量已足够,但动脉压仍低,而中心静脉压已超过1.47kPa(15cmH2O)时,可注射毛花苷C进行快速洋地黄化,毛花苷C的第一次用量为0.4mg,缓慢静脉注射。
有效时可再给维持量。
(五)纠正酸碱失衡
轻度休克的代谢性酸中毒经输平衡盐溶液后多可恢复,重度休克必须应用碱性药物方能纠正,一般首次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4ml/kg静脉滴注,同时应连续进行血气分析。
二、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本病症状体征可归纳为五“P”症:①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②苍白(Pallor)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④肌肉瘫痪(Paralysis);⑤无脉(Pulselessness)。
治疗: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早治,减压彻底,减小伤残率,避免并发症。
1、改善血循环解除所有外固定及其敷料;对疑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肢体,应将患肢放置水平位,不可将其抬高,避免缺血加重,促使本病形成。
2、切开减压确诊后,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将所有的间隔区全长切开,解除间隔区内高压,打断缺血—水肿恶性循环链,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加大动静脉的压差,恢复动脉的血运,让组织重新获得血供,消除缺血状态。
在时间上,越早效果越好,越晚效果则越差,如果肌肉完全坏死,肌挛缩将无法避免。
彻底解压后,局部血液循环应迅速改善。
若无改善,则可能是间隔区外主干动静脉有损伤等,应扩大范围仔细检查,防止漏诊失治。
(1)切开位置:通常沿肢体纵轴方向作切口,深部筋膜切口应与皮肤切口一致或略长,以便充分减压。
上臂和前臂均在旁侧作切口,手部在背侧作切口,大腿应在外侧切开,小腿应在前外侧或后内侧切开。
必要时可在前臂掌背侧与小腿内外侧同时切开减压。
(2)切口范围:应切开每一个受累的筋膜间隔区,否则达不到减压的目的。
小腿切开减压时,可将腓骨上2/3切除,以便将小腿四个筋膜间隔区充分打开。
三、周围神经损伤
1、指神经损伤:多为切割伤;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临床上产生垂腕、垂指、前臂旋前畸形,手部以虎口部皮肤麻
木为其特征,特征性垂腕手。
3、正中神经:损伤后,由于鱼际萎缩,表现为“猿手”畸形。
4、尺神经损伤:受损后,呈环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为特征的“爪
形手”,伴拇内收障碍,其他四指外展内收不能,并有手尺侧皮肤感觉缺失。
5、腋神经损伤:肩关节不能外展;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7、臂丛神经损伤:多为上肢牵拉伤;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
经支配的肌肉麻痹;中干损伤,除了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