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实验平台引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实验平台引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效果 , 引导学生对一些定义 的消化 吸收和对某个 问题解决 方法
实验平台引导式 的教学 方法是 以实验平 台为依托 , 用以连 接 基础课 程 、 专业基 础课程 以及专业课 程 的重要途径 之一。 通 过该平 台, 学 生可 以融 会贯通许 多相关联 的课程 。 平台可以在
课 堂教 学上实施 , 也可提供 给学生课 后操练 , 以巩 固所学 的相
由于每个 学生的兴趣都有所差异 , 常规 的课 堂讲授方 法很 难使 所有学生对某些专业课 程都能专心致志 , 特别是涉及到一 些 纯理论 的讲 授时, 如一些数学理论 的推导 , 或者是 一些 数学 模型 的构 建等, 经常发现许 多学生在课堂 上萎靡不振 , 使 教师
由于专 业课 程 需要许 多基 础课 程 作支 撑 , 而学生在一 些
许多工科专业课程 都附有一定数量 的相关实验 , 以要求学
生通过完成这些实验来加深对所学课 程知识 的理解 , 而许多实
验 内容单调 , 难 以使 学生对所 学知识 进行拓展 , 进而难 以使学
生对所学 的知识 产生兴趣 , 并且缺 乏实验 的主动性 和探索性 。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较为详 细的研究和探索 , 为此在教学 过程中引入了实验平台引导的教学模式 。
和学生 学习的效 果 ,因此 这种 教学 模式 有助 于增强课 堂 的教 学 效果 。

局 限性 , 从而极 大地激发学生对课 程学 习兴趣和进一步加深理

实验平台引导的教学模式
解 的欲望 , 避 免课 堂理论 讲授 的枯燥和课堂 上讨 论问题 时学生
常常出现 鸦雀无声 的现象。
笔者在 电气 工程 自动 化专业教学中发现 , 在工 科学生中大 部 分学 生在专业 课 程学 习中的效率 较低 , 教师 的教学效 果 不 佳。 主要存在以下 问题 : 1 多个相关课 程的融合 能力不够

引导式教学模式探讨

引导式教学模式探讨
紧跟电子技术的发展。 3 理 论 与 实 践 相结 合 的 引 导 式 教 学模 式
Hale Waihona Puke “ 子 技 术 基 础 ” 电 类 学 科 各 专 业 通 用 基 础 课 程 , 般 在 电 是 一 大 二 下 学 期 和 大 三 上 学 期 学 习 ,该 阶 段 本 科 生 最 大 的 特 点 是 具 备 了 一 定 的 文 化 基 础 ,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不 强 , 性 但 定 的 理 解 能 力 和模 仿 能力 较 好 , 于 看 得 见 、 得 着 的 内容 很 容 易 对 摸 接 受 , 纯 理论 讲 授 只会 增 加 他 们 的 痛 苦 和厌 学 情 绪 。在 传 统 的 而 教 学 中 , 论 和 实 践 脱 节 , 论 教 师 偏 向于 理论 分 析 , 书 本 按 理 理 照 部 就 班 , 学 效 果 不 理 想 : 验 指 导 教 师 往 往 无 力 给 学 生 以更 详 教 实
堕堡
N o .O 1
T ME E U A 1 N I D C T0
Oc o e 0 8 t b r2 0
引导 式教 学模 式 探 讨
杨 录 张艳 花
摘 要 :针 对 学 生很 容 易接 受 形 象 内容 的认 知 特 点 以及 模 拟 电子 技 术 和数 字 电 子技 术 课 程 内容 的 特 点 ,本 文提 出合 理 安 排 教 学 内
细 的 理 论 阐 述 ,从 而 使 电 子 技 术 基 础 成 为 让 师 生 头 疼 的一 门专
如 何 把 理 论 与实 践 相 结 合 , 错 进 行 教 学 , 高 学 生 的理 解 交 提 能力 , 并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呢 ?具 体 方 法 概 括 为 :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2010-03-24 20:04:24)转载▼标签:探究式教学模式分类:地理教学自1933年杜威提出“问题学习法”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

1961年,施瓦布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概念。

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科学的中心就是探究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之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各国开始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课教育标准》(1996年)和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年)等,都大力提倡探究学习。

我国对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比较晚。

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究学习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探究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被写入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探究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在杜威提出的“问题学习法”中,探究学习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内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对于探究学习,施瓦布是这样定义的:“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包括: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

高中数学学案“引导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学案“引导式”教学模式初探

从 第 二 项 起 , 构 成 等 比 数 列 。 从 而 , 得 到 : l . n ≥ 2 。
生 B: 你 用 了归 纳法 , 能不 能 证 明一 下 。 师: B同 学说 的很 对 。A 同学 解 题 过程 中使用 的不 完 全 归纳 法. 需 要 用 数 学 归 纳 法证 明 , 但是 . 文 科 没 有 学 习 数 学 归 纳 法 的 内容 A 同学 的 结果 是 对 的 . 但是 用 这 种方 法 得 到 的结 果 有 可能 是错 的 那位 同学 有别 的解 法 ?
生 C: ’ . ‘ S = 3 S + 2,
. .

a+ l , 得 m= 一 2 , . . . a h + 。 一 2 = 1( a n - 2 ) , . .
教 学 研 究
2 0 1 ’ 教 学模式初探
梁志 强 ( 平 山 中学 , 河北 平山 0 5 0 4 0 0 )
所 谓学 案 “ 引导式” 是 指 以 学案 为载 体 . 以导 学 为 方法 . 教 师 ( ) 同学 鼓 掌 。 的 指 导为 主 导 . 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为 主 体 . 师 生 共 同合 作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的一 种 教 学模 式 生 C : 老师 , 是 不 是 只要 碰 到 含 a, S 的 关 系式 , 就 是 利用 a n = 学案 “ 引导 式 ”教 学 模 式 是 以教 师 指 导 下 的学 生 自己的 学 习、 概括 、 探究 、 总 结 的教 学方 法 。 它 把教 师 的 教与 学 生 的 学 紧密 n ? 2 消去 s 地结合 为一体 . 充分体现教师 “ 导” 的技 能 . 强 调 教 师 的 巧 妙 点 师: 想 得 到通 项 公 式 ( 的 表达 式 ) , 就消 去 S , 如果 要 得 到 S 拨、 指导 。 真 正 体 现教 师 的 主导 作 用 。 的表 达 式 ( 前 n 项 和公 式 ) , 就 要 消 去 a 比如 , 此 题 如 果求 S , 新 课 改 实施 以来 . 我迷茫过 、 努 力过 . 从 学 习杜 郎 1 : 3、 洋 思 等 先 进 的 教育 理念 . 到 将 理念 与课 堂 教 学相 结合 . 一 步 步 走过 来 , 紧 因为 已 知 S l = l , S n + 】 = 3 S+ 2 ,这 就 是下 一 种 类 型 a n + l = Aa + B的 问 跟 课 改 步伐 . 颇 有成 就感 。但 就是 三个 月 前 的一 节课 改 变 了我 。 题 。大 家一 块 来看 下 面 的 问题 : 现把 这 节课 的落 实 过程 记 录 如下 : Aa + B型 第一节课 : 发学案( 数 列 的通 项 公 式 的求 法 ) 。 首先 , 学生 依 1 . 1 = 2 , a n + 1 = 2 a+ 3 , 求a n 。2 . 1 = 2 , a n + l = + 1 , 求 a 据学 案要 求 仔 细 研读 教 材 , 独 立 思 考 问 题 。其 次 . 教 师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小 组 内研 讨 疑 难 问题 . 一对一帮教 . “ 兵教兵 ” 互助教学 , 让 师: 哪位 同学 以 其 中一 题 为例 讲 解 这种 类 型 ? 学 生 在讨 论 中解 疑 . 在 合 作 中提 高 学 习 能 力 。最 后 , 学 生 找 出有 1= 生 E: 讲第 2 题: a I = 2 , a r s 问题 的题 目 教 师在 自主 课 上 的 主要 任 务 是 发 现 学生 存 在 的 问 }a n + l , 求a n 。 a n + 1 = - a n + 1 , 两 边 题, 重 视 对 学 生认 知 、 情感 、 意 志 的 良好 习 惯 的 培养 。 并 对 某 个 小 都减去 2 , 得 a _ 2 = 1 1 . a - 2 = ( a 组 或 个人 进 行 适 当指 导 课堂实录 : 教师 : 上 课 。学 生 起立 。 教师 : 今 天 我们 共 同学 习 : 数 列 的通项 公 式 的求 法 。 并板书。 简洁、 清楚 ) 掌声( 全班 学 生鼓 掌 ) 。 教师 : 我 了 解 到 大 家不 会 的 题 目很 多 , 但是不要着 急 , 我 们 ( 师: 学 会 的 请举 手 。 有一 半 同 学举 手 。 块 来 解 决 。这 节 课 我们 首 先来 看 : 师: 这道题中, 为什 么 要 在等 式 两 边都 减 去 2 7 含 , s 的 式 子 求 通项 型 , “ ; A 柑 型— — 这 两 种 类 型 。 师: 生E ? 并板 书 。 生 E: 我 一个 一 个试 , 试 出来 的。 含 % 的 式子 求 通 项 师: 不知 道 这 个数 是 多 少 , 我们 可 以用 待定 系 数 法 。设 a . + 1 . S , = J, S = 3 . s 2 , 求 2 . a t = l, S . - 4 a , , + 2, 求 % 师: 那 位 同学 给 大 家展 示 ? 1 m = 生 A: 根 据题 意 , 容 易求 得 : 嘶= J , n 2 , a 3 = 1 2 , a 4 = 3 6 , …发 现 :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模式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模式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以引导和启示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本文将从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实施步骤以及优缺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掘和创新思维的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2. 引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引导式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体,教师为辅。

引导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在探究中的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2)注重情感与体验。

引导式教学强调把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引导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

(4)注重终身学习。

引导式教学通过在学生中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3. 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引导式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

为引导式教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

(2)设计问题。

设计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的效果。

(3)组织团队活动。

建立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学习机制,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4)引导学习。

在探究中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时反馈其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

(5)总结评估。

引导式教学侧重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的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湖南中心廖 21:28:48一、前言:何谓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 (conductive education,CE)又称Peto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是40年代由匈牙利的彼图(Professor Andras Peto)的教授创立的。

彼图教授是一名医学博士,他发明这一体系以后,相继被世界各地同仁接受并使用。

引导式教育是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尤其是通过其特有的“节律性意向”,诱导儿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儿童能在相互学习情况下相互激励,克服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湖南中心廖 21:30:10与特教、早教、幼教有何区别?引导式教育是特殊形式的康复!国外称“引导式教育疗法”。

是特殊的一个康复体系。

不但有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和心理学的理论作支撑,同时也包涵有运动再学习理论,包涵有PT、OT、ST、ADL和社会适应的康复训练。

湖南中心廖 21:31:10二、CE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二战时期产生了引导式教育理论和体系。

匈牙利建立了“彼图学院”,效果显著。

1950年建立了“引导式教育研究所”,能容纳80多名患儿。

1965年开始匈牙利建立了2-4年制的“引导式教育大学”1970年彼图教授提出,运动和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实质上一个教育问题而不是一个医学问题1988年匈牙利政府牵头,成立了一个“国际小儿脑瘫引导式疗法协会”每2-3年召开一次。

协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引导式教育疗法的开展。

湖南中心廖 21:32:25欧洲日本加拿大以色列中国香港相继引进这一疗法.英国:1995年成立了“国立引导式教育学院”,伦敦市就有49个“彼图中心”和“家长学校”美国、巴西:也引进了引导式教育的理念进行康复训练。

国外应用于成人偏瘫和失语训练很广泛。

引导式教育网络(Internet of Conductive education):方便家庭学习引导式教育疗法幼儿园、中小学的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2、忽略建 立儿童的 学习意向 行 动 能 力 健 康 问 题
3、忽略照 顾者的实 际参与
从引导式教育的角度看 1、脑瘫不 是一系列 的弱能; 智能及情绪 2、尊重脑 瘫儿童是 一个完整 的个体, 其体能、 认知、言 语沟通、 情绪及社 交等能力 是相互关 联及整体 的运用。
说话沟通 手部、自理、感知
返回
1.起床 2.穿衣服 3.入厕 4.洗漱 5.向食堂、餐桌旁移动 6.日间课题活动 7.洗浴 8.就寝
返回
六、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
(一)训练用具 主要的有: 1.各种大小不同的背靠椅,椅背上带有距 离相等的横木,称之为梯背椅。 2.床,一种是用木条组成床面的床,一种 是有恰当床头的床。 3.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棒。 4.大小不等的胶圈或塑料圈。 5.各种球等。
七、引导式教育促通方法
1.机械关系的促通 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 瘫痪孩子肌肉的功能活动,如当孩子上肢的屈 肌瘫痪,腕关节掌屈,抓握能力减弱时,可以 设定一个使其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来促通他的抓 握能力。
返回
要想完成抓物动作需要腕关节背屈各个 手指屈曲并接近手掌,这时可以通过使腕关 节背屈的运动来抵抗屈肌的重力的这一机械 过程,使抓握的动作变得容易。
返回
2. 某些神经、遗传和心理障碍性疾病 如运 动失调、语言发育落后、轻中度智力低下肌肉萎 缩症、关节弯曲症、成人偏瘫、孤独症、帕金森 病和老年痴呆等。 3. 其他 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新生 儿窒息和核黄疸等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返回
(二)不适应证
极重度智力低下,听不懂他人问话、不能 与人简单交流的患者,因为达不到理解课题并 使之意识化的目的,可采用其它的疗育方法。
返回
三、引导员 引导员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教育者, 利用教育学的原理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的目标, 其次是类似于护士的角色,进行轮班制的工 作,从而保证了有障碍的孩子一天的活动始 终是一个不间断的引导系统。 引导员像是一个乐队指挥,对活动小组起整 体的协调作用,使小组的步调一致。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作者:周亚娟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5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电场力、电场强度及电势差等概念推导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

2.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电场中偏转时的相关方法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学会类比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与偏转时相关方法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使用教具:多媒体、电子束演示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给出如下问题并快速读题。

快速问答:(1)粉笔头自由释放后做什么运动。

(2)粉笔头被水平抛出后做什么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与平抛运动,物体受力与运动方向什么关系。

(4)一物体由静止沿一光滑曲面运动,如何快速算出末位置的速度,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如何表述。

(5)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满足什么关系。

(6)已知電场强度与带电量如何求得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

(7)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据教师提问快速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巩固平抛运动与电场的相关知识为本节所学做铺垫。

)(二)引入新课演示仪器:电子束演示器。

教师活动:分别演示电子束的加速与偏转通过演示电子束在电场中的运动,引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两类运动:加速与偏转。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玻璃管内绿光的变化体会电子束的运动。

(设计意图:从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新课学习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如下图所示,真空中两平行金属板间加一电压U,两极板间距为d,现有一带负电荷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负极板向正极板运动。

小组合作探究(1)问题{1}:带电粒子在两极板间运动时受到哪几种力的作用?问题{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两极板间)做何种运动?问题{3}:带电粒子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是多少?(试用两种方法求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同时对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点评与总结。

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利 用 问 题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 师 应 积 极 运 用 引 导 式教学法,根据教材 内 容 利 用 问 题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以 此 引 入疑问,布置悬念,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 发 学 生 主 动 思 考 问 题,使学生在深思熟虑之后,带着问题 探 究 教 材 中 的 知 识 点, 学生由被动状态转为积极探究,并在自主 探 究 中 认 真 总 结 数 学 知 识 ,逐 渐 增 强 学 生 的 探 究 能 力 和 归 纳 能 力 .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 可 以 先 引 出 问 题,轴 对 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自主解 决 问 题,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学生认真观察 轴 对 称 图 形,注 意 力 更 集 中,思 维 更 活 跃, 在思考过程中认识不同的图形.此外,教 师 应 鼓 励 学 生 踊 跃 举手发言,激发学生回答的热情.教师 在 引 导 学 生 依 次 作 答 后,对于学生表述的答案,应进行详细 进 行 讲 解 和 剖 析,促 使 学生深入理解教学 内 容,进 而 扎 实 掌 握 轴 对 称 图 形 的 特 征, 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二 )利 用 旧 知 识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当 前,小 学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应 用 引 导 式 教 学 法 时, 可以利用旧知识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通 过 引 入 学 过 的 知 识,促 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有机的联 系,进 而 降 低 旧 知 识 的学习难度,以 增 强 学 生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和 独 立 自 主 思 考 能 力.因此,教学中教 师 要 想 促 进 学 生 融 会 贯 通,要 注 重 引 导 旧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在探究 中 加 深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并在完全理解后,扎 实 掌 握 知 识 点,促 进 学 生 数 学 学 习 水 平 的不断提高. (三 )利 用 学 习 任 务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 关键时期,教师如果 过 于 注 重 完 成 教 学 任 务,就 会 导 致 学 生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设计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设计

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设计引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引导式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的引导式教学设计,并探讨其特点与优势。

一、引导式教学的定义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式教学设计的步骤1. 设定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并进行具体分解,以便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2. 提供情境与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情境、提出问题或分享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3. 发起问题与讨论: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提供指导与支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解答或结论。

5. 总结与归纳:通过引导学生总结与归纳,教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引导式教学设计的特点1. 学生参与度高: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 学习目标明确:教师在设计中要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划,使教学有条不紊,达到预定的目标。

3. 强调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个性化教学: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引导式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引导式教学设计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引入和问题启发等方式,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初中数学学案"引导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四个阶段

初中数学学案"引导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四个阶段
浅 层 次 的认 识 阶 段 第二 阶段 : 对 知识 深层 认 识和 记忆 阶段 这是 学 案设 计 的第 二项 , 一方 面 教师认 真 研究 教 材 、 教法 、 课 程 学 习 目标 要 求 .确定 提 出什 么 问题 引导 学生 掌握 所学 内容 、 掌 握 研究 问 题 的思想 方法 另一 方 面学 生通 过 自学后 提 出对 本节课 的 困惑和 不解 . 提 出一 些观 点 和认 识与 同学 们进 行 交流 教师 听 取 学生 的意见 和建 议并 通 过 引导优 化 和集 中学 生 的问题 . 再 筛 选 出那 些可 能会 引 发 富有成 效 的探究 活 动 的问题 . 看 看学 生 什 么地 方 没 有看 懂 : 什 么 地方 理解 不 透 ; 什 么地 方 学生 看 书时 视 而不 见 、
平山
0 5 0 4 0 0 )
求, 通 过 这 一 阶段 培 养 学 生 看 书 自学 的 好 习惯 . 训 练 会 看 书 会 读 教 材 的能 力 . 学 生 对 练 习要 求 理解 得 比 较 浅 . 习 题 只 会 模 仿 例 题做 . 知 其 然 而 不知 其 所 以然 , 常 常 是 比 出的 问题 . 学生 可 以进行 有 高 度探 究性 的
学 习活 动 把学 生 真正 带入 到探 究学 习 知识 的过 程 中去 . 他 们 的 思维 也会 跟 着 问题 步步 深入 因此 教 师要 善 于 巧设 问 题 的情 境 . 培 养 学 生提 问 题 的能 力 . 激发 其 创新 意识 教师 要在 学 案 留有空 白. 引导 学生 归 纳所 学 内 容 的网络 结构 图和 记忆 知识 的规 律 方法 比如 , 学 习初 等基 本 函数如 一 次 函数 、 二 次 函数 、 反 比例 函数 的研 究 思路 流程 : 从 特 殊 函 数 实 例旦_ 辇 一 般 函 数 的 函 数 模 型i L旦一 类 函 数 的概 念 J J 作 出特 殊 函数 的 图像生三一 般 函 数 的代 表 图像一 根 据 函数 的 图 像 研究 函数 的性质 ( 性 质包 括 : 函数 的变 量 的取值 范 围 , 增 减性 、 最值、 对称性。 ) 这 样 可 帮 助 学 生 构建 知识 网 络 . 打 开 学 生 的思 路 . 学 生 学 了一 次 函数 的研 究 思 路 就 会 类 比研 究 二 次 函数 、 反 比例函数 . 对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问 题 的 策 略 有 很 大 的帮 助 又如 . 两 条 直 线 平 行 的判 定 方法 研 究 思 路 流 程 : 回想 两 条 直 线 平 行 的 判 定 定 理 一 找 到 所 要 证 明 的 两 条 直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要点
头保持中线位 双手持续抓牢
课业六(转身一)
我转身 我把一只手放向一边 我推自己 腿分开,合并(唱歌) 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
要点
指明方向 看转身方向,注意看引导手
课业六(转身二)
我推向这边 我把右或左手及腿放向这边 我推自己 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
要点
指明方向 确保他们看向这边
课业七(抬手)
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etö 法学 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引导式教育认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 绩的好坏与他的情绪密切相关,特别是他有 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更为重要。
Petö法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和娱
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
能诱发患儿自主地完成各项动作。
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
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 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
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强调每日 24 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
要点
四个方向跪着 唱歌 臀部向前完成一个恰当高度 的跪姿
课业十一(站立)
我放平一只脚 我站起 1、2、3、4、5 我伸直肘部及膝部 我站直(站直,站直,再站直)
要点
足跟向下,臀部在中线位 唱歌
课业十二(下蹲站立)
我用手爬下 1,2 我蹲下 1、2、3、4、5 我伸直双腿 我站起 1、2、3、4、5
要点
活动腿部同时保持抓住木棒 臀部向下
课业四(屈腿二)

浅析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模式

浅析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模式

课堂多是4 5 分钟一节。这就要求教师在 以语言展开授课的 同时 ,有必要随时因需做出丰富有趣的体态语 ,以吸引学 生 ,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 ,始终保持着
旺盛的听课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提高教学效率。 ( 3 ) 可以调控学生行为, 反馈教学信息。学生的注意力不可 能始终保持高度集 中,同样学生也不可能始终保持一种连 贯的学习状态 , 会出现诸如走神、 停顿、 无关学习的小动作、 影响他人学习的恶作剧等现象。如果教师此时打断课堂授 课过程而以语言制止 , 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这时 , 教师在 授课间隙, 以善意或者警示 的动作 、 眼神等制止 , 多会得到 学生的积极 回应 ,知趣而停止相关的行为从而回到正常的
二、 教 师在 使 用体 态语 时应 注 意 的问题 1 . 教师体态语的使用要规范 、 准确 , 并尽力避免因文化
无视 ,他们对于教师体态语的感受与反应也会随时通过 自 己的体态语表现 出来 , 欣喜 、 微笑 、 凝视 、 羞涩 、 无奈 、 皱眉 、 发愣 、 迷茫 , 等等 , 无一不与特定的教学活动相对应 , 无一不 代表 了学生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感受 。 因此 , 教师应 随时观察 学生的这些体态语并迅速做出对应性分析 ,以洞察学生心 理, 随时调整课堂授课进度 、 方式并将课堂师生双方的行为 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 频频点头并 会心地微笑 ,就表示学生听明白了老师的讲解并持赞 同态
2 0 1 4 年 4月 第 17 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C ATI ON TE AC HI N G F OR UM
Apr . 引导式教学模 式
李 国茂
( 四川 省 阆 中市朱镇 乡 中心学 校 , 四川 阆 中 6 3 7 4 0 0 )

面向独立学院引导式教学模式论文

面向独立学院引导式教学模式论文

面向独立学院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研究摘要: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人数和规模都在迅速增长,而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究其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教育目的适应性不够,家长与学校观念上的差异,教学过程缺泛针对性三个方面,为了有效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从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引导式教学模式一、引言独立学院是国家实行高校扩展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办学方式,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人数,占各高等教育总学生人数的20%,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问题不容小视,目前关于独立学院的相关文献,大部分是关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对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且对多数学科通行的教学模式研究较少。

为有效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出一种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概述西方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刺激情境与反应行为之间的联结,即s-r联结的理论,现代大学学习多数属于接受类学习,为缩短学习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引导教学模式的教育目的,是为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最近独立学院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如“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很多读完大学挣的工资,比不上不读大学的人”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三、独立学院教学问题分析1.教育目的适应性不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认为培养学生学力是重点,所以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目的注重学习的全面性。

目前高等教育重视基础研究,对应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研究能力较弱,所以无法适应传统高等教育的模式,这就产生了传统教育的全面性,与个人现实发展单一性的矛盾。

2.家长与学校观念上的差异中国的家庭历来重视教育,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普遍较高,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

引导式教学的实践课程(3篇)

引导式教学的实践课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引导式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通过提问、讨论、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引导式教学的理念,并掌握其具体实施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引导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要素。

2. 掌握引导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4.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模块一:引导式教学概述1. 引导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2. 引导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3. 引导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模块二:引导式教学设计1. 引导式教学设计的原则2. 引导式教学目标的设计3. 引导式教学内容的选取4. 引导式教学活动的设计5. 引导式教学评价的设计模块三:引导式教学实施1. 引导式教学的课堂管理2. 引导式教学的提问技巧3. 引导式教学的讨论策略4. 引导式教学的探究活动组织5. 引导式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模块四:实践课程实践一:设计一堂引导式教学课1. 确定教学主题和目标2. 设计教学活动3. 编写教学方案4. 进行教学模拟或实际教学5. 反思与改进实践二:参与引导式教学课堂观察1. 选择一节引导式教学课2. 观察教学过程3. 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4.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5. 提出改进建议实践三:引导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1. 确定探究主题2. 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3. 设计探究方案4.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5. 展示探究成果并交流四、课程实施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引导式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教学、课堂观察、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3. 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日志、教学反思会议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引导式小说教学模式探析

引导式小说教学模式探析

学生对喜爱的老师的课特别专注和感兴趣 ,但是对不喜欢 的老师 的课则不爱 听。课程 的效果 与课 堂气氛有关 , 良好 的授
的比较 , 深入分 析小说 的情节 , 在小说的结构 和过程 中理解作者 课气氛和 民主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将 现实社会
刻 画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 中, 情节就是故事人物 的行为 、 心理活 动, 是小说 的主要成分 , 所 以在小说的 引导 式教学 中 , 让学生熟 悉小说情节是必要的 。 3 . 演说式 演说式教学模式 的演指的是让学生根据小说 中的人物情节 进行扮演 , 说是指学 生对 同学饰演 的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 , 学生
中 的和 谐 概 念 引 入课 堂 ,师生 关 系 的和 谐 是 良好 授课 效 果 的基
础。
3 .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注重协调学 生之 间、 师生之间的关 系, 增 强学生对 社会交往 的适应性。合作 学习以 自主学 习为依托 ,能有效提高 学生 的 自我控制 能力 。不 同个性学生 之间的思想差异 , 可 以形 成思维碰撞 , 使学生在合作 中共 同进步。 总之 ,引导式的教学 可以收到很好 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确 立学生在学 习中的主体地位 , 将引导式教学模 式运用在初 中小
同学扮演 的过程 中产生 自己的思考 。
习 中达 到 初 中小 说 教 学 的 目的 。 2 o i 3年 第 1 1期 ・ 4 9 ・
目的 。


例如《 孔 乙己》 的课本剧 , 人物特征鲜 明、 情节独特 、 道具少 、
占用时间少 , 都符合演说的要求 。学生可 以 自主参演 , 待表演结
束 后 在 全 班 进行 剧 情 讨 论 。 4 . 述说式
述说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复述小说的大概内容 ,复述小说 有纵 向、 横 向两种表达方式。纵向以情节走 向为准 , 横 向以人物

引导式教育ppt课件

引导式教育ppt课件
10
引导式教育疗法运动功能和姿势训 练-习作程序的制定
• 动作习作程序是引导式教育一套独特的运 动和姿势教育训练方法,是按脑瘫患儿的 心智及能力,把普通儿童自然学习的大小 功能活动,分拆成细小步骤,并串联起来, 成为目标的连贯动作。
11
习作程序的原则
• 功能活动习作及先决条件 • 1功能活动:包括坐,站,位置转移,手部
• 课程的设计以符合儿童生活经验和兴趣的 事物为题材的教学活动。
• 学习的主要意念及概念,会由浅入深,在 学习的不同阶段,配合适当的情境,让儿 童反复学习。
16
17
主题教学的意义
• 促进全面而均衡的学习 • 以具体生活经验为学习基础 • 开阔儿童的生活常识 • 调整个别差异
18
引导式教育视频
• 条台课 • 坐立课 • 口肌课
7
引导式教育系统-节律性意向
• 第三阶段: • 儿童可以同时协调说话和动作。 • 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说话带动自己的动作。 • 运用数数,以提升儿童的节奏感。如我站
起来12345。 • 引导员可考虑在说话指示中增加一些空间
概念,以及上下、左右的概念。如我抬高 右手12345。
8
引导式教育系统-节律性意向
3
引导式教育疗法概论-主要特点
• 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 潜力。
• 集体训练、个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 • 强调24小时的严密训练,从起床到入睡,
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活动结合 起来进行疗育。 • 强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 • 强调利用言语和韵律,协助服务对象协调 运动功能。
• 引导式教育不是单纯的康复技巧或治疗方 法,而是一个以教与学互动为本,从而达 到功能康复的复杂而完整的体系。

新形势下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体验

新形势下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体验

新形势下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体验新形势下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体验引言:教育是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育人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育人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体验,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为什么需要育人方式的变革?1.1 社会变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具备多元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侧重知识灌输,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育人方式需要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但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个性化育人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育人方式的变革2.1 引导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引导式教学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2 实践导向教学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导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3 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教室等工具,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模式的改进体验3.1 翻转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传授,而翻转课堂教学则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问题解答和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和交流,提高了互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王佳李莲英孙开仙李燕涛杨仲逸潘开兵宋天菊李付亚李艳【内容摘要】“引导—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总体指导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它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与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去发现、探索、掌握方法或共同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引导探究发现定理原理法则公式规律一、理论依据1、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这就是说动机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引导——发现”的策略,正是凭借动机重要组成部分中的认知内驱力,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中了解和理解的需要,因为这种需求,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如探究、领悟等有关的心理过程派生而来。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成功,既得到学习的愉悦,又加强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相互促进。

2、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为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因此,进行小学数学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引导—发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一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

所谓“发现”,在这里不是布鲁纳“发现法”的简单移植,而是“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三方面的要义,即“发现”必须“发挥主动精神”;“发现”重视“发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发现”还要求“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引导——发现”的“发挥”、“发掘”和“发展”正是为了最佳实现“主体的发展”。

3、以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学”乃师生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当表现在“引导”上。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强调“主体”、“发现”的同时,也辨证地规定了“引导”的重要作用,突出了教师“引导”的要义在于目标诱导、过程疏导和评价指导,即突出它对“发现”的目标导向、层次编排、途径选择和价值评判等方面。

二、功能目标“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处于协作的关系,通过学生积极能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适用范围“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重在学生对现象的分析和概念的形成,因此,教材必须是结构性的、发现式的,故这种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学科中定理、原理、法则、公式、规律一类内容的教学。

四、实施条件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借用一定的工具、仪器和实验设备、图形等。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3组梯形:一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一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第三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梯形,在课堂上学生可借助这些准备好的图形拼一拼,为本节课做好准备。

有时,为了进一步扫清“引导”过程中的障碍,加快学生的认识进程,也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

但是它的主导功能应该是启迪智慧、拓展视野和引发思路。

五、操作程序(一)设疑(发现问题)设疑——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中来。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数理学科定理、原理、法则、公式、规律一类内容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它在各个板块的设疑(发现问题)又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在教学抽屉原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4支铅笔、3个笔盒来做实验。

试试看用4支铅笔放入3个笔盒中总共有几种放法?学生们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4支铅笔放入3个笔盒中不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盒里面至少有2枝笔。

”接着就设疑,为什么4支铅笔、放入3个笔盒中不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盒里面至少有2枝笔呢?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直面疑虑,从而更好的、顺理成章的去探索问题。

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教师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车用1/3小时,行驶了18千米,求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学生们都知道计算速度=路程÷时间,但是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计算18÷1/3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去探索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呢?让这个疑问成为学生探究的动力和目标。

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时,让学生通过教师演示发现问题:“为什么老师在竹竿的左边放3本质量相同的书,在竹竿的右边放6本质量相同的竹竿会保持平衡呢?”在诸如这类的定理教学中,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地方甚至是有些乏味,但当我们巧妙的运用设疑让学生提起兴趣,明确目标。

在教学植树规律时,首先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蕴含着数学问题,比如同学们的手中就捏着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伸开手观察,学生们很奇怪:“手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啊。

”接着老师让大家数一数5个手指中有几个间隔?从而发现问题:“5个手指有4个间隔,那么更多的手指间的间隔是什么样的呢?”这样就好像抛石引路一样,先让学生知道这条路的方向,再让学生自主去探寻。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学生的积极“三动”(动手、动脑、动口)常常是从遇到问题引起的。

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都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研究问题)探究——多边探索,体验探究,点拨指导。

这一阶段是发现式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教师把发现的问题、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进行观察、试探、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思维和操作中产生灵感,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个体探索发现,也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等多种探索的学习方式,初步感知、逐步归纳、操作实践、尝试成功。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在100米长的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小树,可以种多少棵?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以往学过的知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但是种100棵树,数量太大,这样的实验做起来并不实际。

那么教师就引导学生用例举法来先发现规律再去计算。

可以先试一试种15米、20米、30米可以种植多少棵树?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于是就解决出了“在100米长的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小树,可以种多少棵?”这个问题。

这样让学生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的去探寻解决它的方法,并学会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以小组的形式动手进行剪拼,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拼成的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图形比较像,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不难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高,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探索,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组织由学生构成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创设一种发现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三)归纳(解决问题)归纳——交流总结,解决问题,内化发展。

此环节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预设的问题得以解决。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示操作,配合自己的语言,将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将内化了的知识或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如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学生通过在教师引领下从一幅幅生动活泼又有规律的图片中找出规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知道一组一组重复出现就叫做规律,如□△○↑□△○↑□△○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有规律的图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学会找规律的喜悦。

然后让有创意的摆法的学生到展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因为“成果”展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掌握的操作技能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同时也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成果”展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对创新进行激励,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抽屉原理时,教师通过展示5本书放到两个抽屉的方法,7本书放到三个抽屉的方法,9本书放到五个抽屉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去观察、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学生们不难发现都是用:书的本数÷抽屉的数量=商…余数,而至少数=商+1.在学生归纳出规律来是应该给予很大的鼓励。

但是这个规律是不完善的,教师把“抽屉的数量中”的“抽屉”打上双引符号,让学生明白,抽屉只是一个代称,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分东西的容器,在现实可以有很多类似的东西。

比如笔盒、小碗,等等。

接着鼓励学生在把“书的本数”改成可以统称的比如“物体的数量”最终将完善了的规律展示给全班同学:物体的数量÷“抽屉”的数量=商…余数,至少数=商+1。

让学生强化记忆。

即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因此教师在这时就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让它们发现欠缺,并自己努力去完善。

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手把手的带着学生去做。

这样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规律会更加容易理解、明白。

无论在哪一个环节,我们都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自主能力。

(四)应用(问题迁移)应用——拓展延伸,问题迁移,发展知识。

这一环节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在。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使之具有层次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可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厘米,让学生想一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大呢?还是表面积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及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体积和表面积是不可以比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