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练习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字。
阔绰.()颓.唐()间.或()
服biàn() zhàn()了酒 chàn()水
2.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1)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A摸B掏C拿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A捂B盖C罩
(3)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A走 B踱 C跨
(4)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出九文大钱。
A排 B摸 C掏
(5)()孔乙己到店,()可以笑几声,()至今还记得。
A只要就所以
B只有才所以
C如果就因此
D倘若就因此
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3)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4)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5)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
的事,能算偷么?”()
二、课时达标
4.《孔乙己》作者是,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孔乙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封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
C.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
D.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
6.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
(2)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此处写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生活贫困且无法自理,因而“不成样子”。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
(4)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说“大约”,又说“的确”,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5)本选段中几次写道酒店里的人对孔乙己的“笑”,有什么作用?
三、能力提升
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刘云龙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穿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做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
(2)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
脱下那无形的“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三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3)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面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依据第四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语来回答。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chuòtuíjiàn 辩蘸羼
2.(1)A(2)C(3)B (4)A (5)B
3.(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 (5)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二、课时达标
4.鲁迅周树人
5.C
6.(1)用“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用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心态来反映社会,更显出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
(2)尖锐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3)偷窃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4)不矛盾。“大约”是说很久没有人知道,也无从知道孔乙己生死的消息,所以只能推测;“的确”是说,根据孔乙己的境遇和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断定他必死无疑。
(5)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照,增强悲剧气氛,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批判了当时人们的麻木不仁。
三、能力提升
7.(1)陈旧的思想与观念或陈规陋习。
(2)当今社会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为了私利,而不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无奈”、“鄙视”、“痛恨”、“否定”等。(答“遗憾”、“困惑”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