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五脏六腑ppt课件
![中医五脏六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c0575804d2b160b4ec0fa.png)
受纳与腐熟水谷 胃以降为和,主 通降
22
小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
将经过小肠消 化后的食物分 别为水谷精微
各食物残渣
将水谷精微吸 收,将食物残 渣向大肠输送
在吸收水谷精 微的同时也吸 收了大量的水
液
导致水走肠道,而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 等症。故临床上采用“分利法”来治疗 “泄泻”,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五脏六腑
主讲人:XXX
1
目
录
一 藏象学说 二 五脏的功能作用 三 六腑的功能作用 四 五脏六腑的功能总结
2
什么叫藏象
1 藏象—藏:通“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说
3
3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附、
27
五脏生理功能总结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主纳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肝:主疏泻、肝藏血
脾:主运化、脾主统 血、主升清
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
28
六腑的生理功能总结
胃:受纳和腐熟水 谷,主通降
胆:贮存和排泄
胆汁
2
小肠:受盛、化物 和泌别清浊
3
膀胱:贮尿和
五脏的 特点
5 藏而不泻
3
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4
多数跟人的精神活动密 切相关
6
六腑的特点
1、形态中空
2、多数直通体外
3、生理功能是承受和 传化水谷
六腑的特 点
6、实而不满
5、泻而不藏
22
小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
将经过小肠消 化后的食物分 别为水谷精微
各食物残渣
将水谷精微吸 收,将食物残 渣向大肠输送
在吸收水谷精 微的同时也吸 收了大量的水
液
导致水走肠道,而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 等症。故临床上采用“分利法”来治疗 “泄泻”,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五脏六腑
主讲人:XXX
1
目
录
一 藏象学说 二 五脏的功能作用 三 六腑的功能作用 四 五脏六腑的功能总结
2
什么叫藏象
1 藏象—藏:通“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说
3
3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附、
27
五脏生理功能总结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主纳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肝:主疏泻、肝藏血
脾:主运化、脾主统 血、主升清
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
28
六腑的生理功能总结
胃:受纳和腐熟水 谷,主通降
胆:贮存和排泄
胆汁
2
小肠:受盛、化物 和泌别清浊
3
膀胱:贮尿和
五脏的 特点
5 藏而不泻
3
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4
多数跟人的精神活动密 切相关
6
六腑的特点
1、形态中空
2、多数直通体外
3、生理功能是承受和 传化水谷
六腑的特 点
6、实而不满
5、泻而不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d1d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6.png)
六腑之大主” ❖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专业版》课件
![《五脏六腑专业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ed5e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0.png)
三焦:调节气机, 推动水液运行
心与小肠: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分清浊 肝与胆:肝主疏泄,胆主藏泄,二者相表里 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表里 肺与大肠:肺主宣发,大肠主传导,二者相表里 肾与膀胱:肾主水,膀胱主排泄,二者相表里
PART FOUR
常见心脏疾病类型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摄入量
饮食调理:保持 饮食均衡,多摄 入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
果等
睡眠充足:保 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修
复
遵循中医理论,根据个人体 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针对五脏六腑的不同功能,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
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对身体 造成损害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 物调理
诊断方法:介绍肺疾病的诊 断流程和常用检查方法
肺疾病概述:介绍肺疾病的 种类、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
治疗原则:介绍肺疾病的治 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介绍肺疾病治疗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患者护理要
点
肾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病因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查等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课件目标:介绍五脏六腑的基本知识、功能和疾病防治
课件内容:包括五脏六腑的解剖、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适用人群:中医学生、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等 课件特点: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学习
诊断方法与步骤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1f038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1.png)
2024/11/12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PPT精品医学课件
![五脏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d5ba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 如:大肠经,小肠经,胃经的循环部位反复出现 痤疮者,胃肠积热是其发病内因,大多伴有便秘, 消化不良,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
❖ 下唇部反复发作的痤疮,为内分泌失调,常伴有 月经不调的症状;
❖ 两颧部出现黄褐斑深而没有光泽,说明病程日久, 气滞血瘀。
脸部经络所过的重要穴位
❖ 督脉:风府—百会—上星—印堂—素 --水沟—龈交 ﹚
❖ 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 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 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 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 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 饮、喘促气逆、 水肿多见 。
肺
❖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 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 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 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 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 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 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 门
❖ 大肠经 大椎—迎香﹚ ❖ 手太阳小肠经 颧 ---听宫 ﹚ ❖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 ❖ 手少阳三焦经 翳风—耳门—丝竹空﹚ ❖ 足少阳胆经穴 ﹙瞳子 --听会—阳白--风池--肩井
面部分区所对应的脏腑及经络
❖ 前额--肺--督脉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痤疮肺胃热 盛,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
❖ 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 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 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 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 两眉间--肺脏--督脉 膀胱经--毛囊炎 丘疹--肺热 内分泌失调
❖ 下唇部反复发作的痤疮,为内分泌失调,常伴有 月经不调的症状;
❖ 两颧部出现黄褐斑深而没有光泽,说明病程日久, 气滞血瘀。
脸部经络所过的重要穴位
❖ 督脉:风府—百会—上星—印堂—素 --水沟—龈交 ﹚
❖ 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 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 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 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 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 饮、喘促气逆、 水肿多见 。
肺
❖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 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 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 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 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 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 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 门
❖ 大肠经 大椎—迎香﹚ ❖ 手太阳小肠经 颧 ---听宫 ﹚ ❖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 ❖ 手少阳三焦经 翳风—耳门—丝竹空﹚ ❖ 足少阳胆经穴 ﹙瞳子 --听会—阳白--风池--肩井
面部分区所对应的脏腑及经络
❖ 前额--肺--督脉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痤疮肺胃热 盛,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
❖ 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 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 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 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 两眉间--肺脏--督脉 膀胱经--毛囊炎 丘疹--肺热 内分泌失调
五脏六腑教学课件ppt
![五脏六腑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c411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e.png)
肺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详细描述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脏器,主要负责呼吸功能和调节气机,通过宣发肃降的作用,维持人体正常呼吸和气机 调畅。
肾
总结词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详细描述
肾是人体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脏器,主要负责贮藏精气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对 人体健康和繁衍后代有重要作用。
总结词
主血脉,主神志
02
详细描述
心是主宰人体血脉和精神的脏器,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并且泄,主藏血
详细描述
肝主要负责疏泄气机和调节情志,同时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人 体情绪和血液运行有重要影响。
脾
总结词
主运化,主统血
详细描述
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主要负责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物质,同时具有统 摄血液的功能,维持血液在脉管中的正常运行。
03
五脏腑的保养与调理
五脏腑的饮食调理
饮食平衡
保持饮食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 物质,以满足五脏腑的需求。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五脏腑的重要物质, 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控制脂肪摄入
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脏腑负担,应 控制脂肪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 和反式脂肪。
多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 持肠道健康,对五脏腑的保养有益 。
五脏腑的相互关系
心与肝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两者相互协调, 维持气血运行。
心与脾
心主血脉,脾主运化,两者相互配合, 维持气血生成和运行。
心与肺
心主血脉,肺主呼吸,两者相互影响, 共同维持气血运行和呼吸功能。
心与肾
心主血脉,肾主藏精,两者相互调节, 维持整体平衡和生命活动。
五脏 中医学.ppt
![五脏 中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12cbbf65ce050876321371.png)
呼吸不畅,胸闷、喘 、咳 卫气郁遏,腠理、闭塞 、恶寒无 汗 病津液失布,内生痰饮,阻塞气道 肺窍不利鼻塞不通 ,喷嚏等
理
肺气肃降
• 定义
肺气具有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
•
• A 将吸入的清气和合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 下,以资元气 • B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布 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 C 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3)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接受外界 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是心。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 舍也”
(4)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气者,人之神” 因心主血脉,故才有心主神志
(5)现代科技发展为其提供了证据 心可据人的需要来控制其他器官的血量调整 ,松弛血管影响血压。 心还分泌“心激素”的作用。将心的指令 传到全身(包括大脑),使人具有整体的协调功 能。帮助大脑思维,一旦缺乏,人就会反应迟钝 ,精神萎靡。 心磁场比脑磁场强百倍,心磁场可干扰、 调控脑磁场而达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 动。
淡红舌薄白苔
舌下络脉
舌有瘀斑
舌尖深红
舌下络脉怒张
心主血脉记忆要素?
• • • • A心主血脉定义 主血(推动;生血) 主脉 B 主血的基本条件
(二)心主藏神
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
神
广义:是整个人体生命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
秋季凉燥之气容易伤肺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课题设计
名词解释 1.华盖 2.娇脏 3.肺主气 4.肺主通调水道 5.肺为水之上源 6.肺朝百脉 7.肺主治节 简答 1.简述肺主治节功能的具体作用。 2.试述肺是如何完成行水功能的? 3.肺主宣发肃降?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3671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a.png)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 生殖,主水液代谢。肾所藏之精气包括先 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及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 质。肾主水液代谢则是指肾气具有调节体 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03
六腑详解
胆
总结词
胆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具有疏泄功能,有助于消化。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有助 于消化脂肪。胆还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保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 五脏详解 • 六腑详解
01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五脏定义及功能
肝
主疏泄,主藏血,与 情绪、筋脉、眼睛、 指甲等有关。
心
主血脉,主神志,与 舌、面、汗液等有关 。
脾
主运化,主统血,与 肌肉、口唇、涎液等 有关。
大肠
传导和排泄糟粕。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理 功能。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上 相互协调,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 主传化物,两者相互 为用,互为表里。
02
五脏详解
心
总结词
主宰精神意识,主血脉,藏神志
详细描述
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 主宰。“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藏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肺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气体的正常交
中医脏腑课件
![中医脏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525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2.png)
五脏
肝
❖3. 与形、窍、志、液、六腑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胆相表里
〔五〕肾
❖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生长、发 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
❖ 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 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五脏
肾
❖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四〕大肠
❖ 大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 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
❖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和主津。 ❖ 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
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五〕膀胱
❖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 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 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
❖ 1.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 2.主通降,以降为和。 ❖ 胃与脾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
表里关系。
〔三〕小肠
❖ 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 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它的主要 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 1.主受盛和化物 ❖ 2.泌别清浊 ❖ 小肠与心由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互
一、五脏 〔一〕心
❖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
❖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 喜,在液为汗。
〔二〕肺
❖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 〔忧〕,在液为涕。
五脏
肺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 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一〕胆
❖ 胆,贮藏精汁,功能似脏,又为奇恒之腑。 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人体五脏六腑ppt课件
![人体五脏六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388b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2.png)
9
心与肝
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 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 而出现心悸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 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 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 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 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 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 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 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 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 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 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 交”。
3
五脏
五脏之间的联系
4
五行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5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木来自火土金
水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暑
湿
燥
寒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 性,故以肝属“木”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 以心属“火”;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 以脾属“土”;
心与肝
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 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 而出现心悸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 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 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 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 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 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 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 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 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 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 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 交”。
3
五脏
五脏之间的联系
4
五行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5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木来自火土金
水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暑
湿
燥
寒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 性,故以肝属“木”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 以心属“火”;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 以脾属“土”;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f3aea7e53a580217fcfe10.png)
七、五脏与食物
黑色食品养肾 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木耳、核桃等。中医认为 黑色食品具有强肾作用。黑木耳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 磷脂,称之为清洁血管、软化血管的“清道夫”,每餐 吃5克-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心脑血 管疾病。黑芝麻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 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 麻含有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 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 脂肪酸,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 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 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 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 是有口皆碑。
ppt课件 4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 • 2、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
ppt课件
5
二、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ppt课件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ppt课件 25
七、五脏与食物
白色食物养肺 白色食品,例如山药、燕麦片、雪梨、银耳、百 合、莲子等。近些年,燕麦的好处渐为人知,它含有 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血糖,治疗便秘改善血液循环,是减肥的最佳食品。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 、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度干燥,继而出现 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 黄等症状,可多食梨。现代营养学认为,山药中含有 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镁等矿物质 元素,具有营养滋补、诱生搅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 等功效,还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轮回血流,可治疗慢 性气管炎、冠芥蒂、心绞痛等。天气枯燥,易伤肺津 ,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 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 26 ppt课件 滋阴养肺之上品。
中医课件五脏PPT课件
![中医课件五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41ce033169a4517723a342.png)
( 2) 神
主神志(藏神) 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 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脏腑组织和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①含义
②生理病理特点: 功能正常——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反应灵敏和正常。 功能异常——精神意识思维异常: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兴 奋) 反应迟钝、健忘、委顿;昏迷,不省人 事(抑制)
③ 促进脾胃消化吸收 Ⅰ 肝的疏泄功能对脾升、胃降的协调平衡起调节作用。 正常:肝疏泄正常——脾升 协调——脾胃运化正常——消化正常 胃降 上为眩晕 脾不升 病理:肝失疏泄 胃不降 气机阻于中焦 胃病 脾病 下为飧泄 上为呕逆嗳气 中为脘腹胀满疼痛; 下为便秘。 Ⅱ 肝的疏泄功能,对胆汁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正常:肝主疏泄——胆汁分泌排泄正常——有助于脾胃消化 病理:肝失疏泄——胆汁分泌排泄异常——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
肺(二)
在体合皮、在华为毛、开窍于鼻、在志为 忧、在液为涕 与大肠相表里 五行属金
脾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运化 ① 含义:指脾具有把水谷变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② 内容: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Ⅰ 运化水谷:对水谷(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入 水谷 胃 经 脾 运化精微上输 肺 鼻:呼出水气 皮毛:汗 肾与膀胱:尿液 化生精气、血、津液 充养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筋肉皮毛)
心(一)
主要功能:
– 主血脉 – 主神明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开窍 于舌、其华在面 与小肠相表里 五行属火
肺
主要生理功能
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 定义:宣发——宣通、发散。向上,向外。 肃降——清肃、下降。向下,向内。 ① 宣发作用 生理: 肺的气化,排出浊气 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将汗液排出体外 ② 肃降作用 生理: 吸入清气 将清气和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水入肾;谷入肠 肃降肺和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脏腑(心肺脾)PPT课件
![脏腑(心肺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9f3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色泽红润,质地 柔软。心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接收回流的血液,心室则负责将血液泵出。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心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心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营养需求。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 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生相克
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肝 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 生肝;同时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 心克肺,肺克肝。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状 态。
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完 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02 心
心的位置和形态
总结词
心的位置和形态
详细描述
肺脾关系失调可能导致咳嗽、 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 调理肺脾功能以改善症状。
肺部感染可能影响脾脏的正常 功能,而脾功能亢进也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脏腑(心肺脾)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脏腑概述 •心 •肺 •脾 • 心肺脾的综合关系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概念
脏腑
中医学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 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
六腑。
五脏
主要指心、肝、脾、肺、肾,是人 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具有藏精气而 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
脾对消化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详细描述
脾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 脾还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消化过程中,脾还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5dbf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7.png)
2021/11/14
肾(膀胱)
尿
24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2021/11/14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25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2021/11/14
44
2、喜燥恶湿 生理:
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2021/11/14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021/11/14
11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2021/11/14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2021/11/14
51
四、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肾(膀胱)
尿
24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2021/11/14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25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2021/11/14
44
2、喜燥恶湿 生理:
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2021/11/14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021/11/14
11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2021/11/14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2021/11/14
51
四、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脏六腑PPT课件
![五脏六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bc38a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4.png)
气
机
肺 呼
失 调
吸
失
常
宗
气
亏
虚
心 血 运 行 不 畅
.
心 悸 、 胸 闷 、 唇 青 、 舌 紫 。
28
生理功能
4、 主治节
肺有辅助心脏,治理调节气血津液及全身脏腑组 织功能的作用。 《类经》:“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素问》:“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29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8
生理表现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跳动及胸 部感觉反映。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
9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血脉脉受律阻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
10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
15
精神振奋 神志清晰
生理: 心血充足——心神得养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记忆力强
精神不振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思维反应迟钝
失眠多梦健忘
病理
心烦不寐 邪扰心神——神无所主
谵语发狂
甚则神昏
.
16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关系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与夏气相通
生理意义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面色 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
• 现代研究发现:脾气虚患者,物质代谢水平低下, 并显示出,胃、肠、胰、唾液腺等整个消化系统 功能下降和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知识
——五脏
.
1
五脏
▪ 定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的合称。
▪ 脏,古称“藏”。生理特点是藏精气 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2
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 器官是一样的吗?
▪ 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 西医指单纯的器官,中医是以该器官为主 体的整个系统的总称。
.
3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一、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 脏六腑之大主” 。
▪ 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①.血液生成、输送;②.血管 通畅。
▪ 2.心主神(藏神):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等。
.
4
▪ 三、心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喜:“喜 则气缓”:①.适度 的喜可促进血液循 环;②.大喜伤心。 如“范进中举”。
▪ 2.在体合脉,其华 在面:面部的色泽 是心气心血盛衰的 反映。
▪ 4.在液为泪:肝 开窍于目,泪有 润泽和保护眼睛 的功能。
.
9
脾——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
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脾主运化: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湿。 ▪ 2.脾气主升:①.脾主升清;②.维持脏腑的
位置。 ▪ 3.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
.
17
▪ 3.开窍于耳及二阴:
▪ ①.肾精足则耳聪,不 足则失聪。②.肾气虚 见小便清长,尿频, 遗尿,尿失禁等。③. 肾阴虚,可见大便秘 结;肾阳虚则大便溏 泻;肾气不固,则久 泄滑脱。
▪ 4.在液为唾:肾阴不足: 口干咽燥。肾阳不足: 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
18
五脏的五行属性及相关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志 五官 五味 形体 木肝胆春怒目酸筋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 3.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 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然后再输布全身。
.
13
▪ 三、肺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忧(悲): 悲则气消:悲伤过 度容易造成元气的 消耗:如“黛玉葬 花”。
▪ 2.在体合皮,其华
在毛:肺的生理病
理与皮肤、汗腺的
功能,以及毫毛的
润泽荣枯密切相关。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
19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20
出脉外。
.
10
▪ 三、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思:思则气 结:脾气结滞,影 响脾的功能。如相 思则“茶不思饭不 想”、考前压力大 影响食欲等。
▪ 2.脾主肌肉、四肢: 指脾能维持肌肉的 正常功能。
.
11
▪ 3.开窍于口,其 华在唇:开窍于 口表现在口味、 食欲上;其华在 唇,表现在唇色 的颜色和润泽上。
血、津液的运行。 ▪ 2.肝主藏血: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病理: ①.肝血不足; ②.肝不藏血。
.
7
▪ 三、肝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怒:“怒则 气上”:面红目赤、 头晕头痛、甚则吐 血。如“三气周 瑜”。
▪ 2.在体合筋,其华在
爪:筋:筋膜、肌
腱;爪:爪甲,指
甲和趾甲。
.
8
▪ 3.开窍于目:肝 经上联目系。病 理:肝血不足、 肝火上炎、肝阳 上亢等。
.
5
3.开窍于舌:
心的功能正常——舌 头灵巧;
异常——舌头的活动 障碍。
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 ;心火上炎,舌头生 疮。
4.在液为汗:心虚紧张
、心悸心慌等易出汗
。
.
6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血海”、 “肝为刚脏” 。
二、肝的生理功能: ▪ 1.肝主疏泄:疏:疏导;泄:宣泄: ▪ ①.调节情志;②.帮助消化吸收;③.促进气、
▪ 2.肾主水:①.参与水液代谢;②.促进尿液的 生成和排泄。
▪ 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而 调节呼吸的功能。“肾为气之根”。
.
16
▪ 三、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恐: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而伤及肾气,肾 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等。 如:“屁滚尿流”。
▪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 肾精的充足与否影响到骨 骼、髓、脑及齿的生长情 况,并可以通过头发的枯 荣、润泽体现出来。
.
14
▪ 3.在窍为鼻:鼻是肺之门户,鼻的功能主 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 4.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功能。肺寒, 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 鼻干。
.
15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一、肾为“先天之本”、“气根”、“水脏”
▪ 二、肾的生理功能:
▪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①.藏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主生长发 育生殖: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功能。
▪ 4.在液为涎:① 脾胃有热:口水 多且较臭;②.脾 胃虚寒:口水多 且较清稀。
.
12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一、肺为“娇脏”、“华盖”、“水之上 源”。
▪ 二、肺的生理功能:
▪ 1.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吐故纳新(宣发、肃降);
②.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的生成。
▪ 2.通调水道:上调养皮毛肌腠,下输养脏腑。
——五脏
.
1
五脏
▪ 定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的合称。
▪ 脏,古称“藏”。生理特点是藏精气 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2
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 器官是一样的吗?
▪ 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 西医指单纯的器官,中医是以该器官为主 体的整个系统的总称。
.
3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一、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 脏六腑之大主” 。
▪ 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①.血液生成、输送;②.血管 通畅。
▪ 2.心主神(藏神):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等。
.
4
▪ 三、心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喜:“喜 则气缓”:①.适度 的喜可促进血液循 环;②.大喜伤心。 如“范进中举”。
▪ 2.在体合脉,其华 在面:面部的色泽 是心气心血盛衰的 反映。
▪ 4.在液为泪:肝 开窍于目,泪有 润泽和保护眼睛 的功能。
.
9
脾——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
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脾主运化: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湿。 ▪ 2.脾气主升:①.脾主升清;②.维持脏腑的
位置。 ▪ 3.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
.
17
▪ 3.开窍于耳及二阴:
▪ ①.肾精足则耳聪,不 足则失聪。②.肾气虚 见小便清长,尿频, 遗尿,尿失禁等。③. 肾阴虚,可见大便秘 结;肾阳虚则大便溏 泻;肾气不固,则久 泄滑脱。
▪ 4.在液为唾:肾阴不足: 口干咽燥。肾阳不足: 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
18
五脏的五行属性及相关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志 五官 五味 形体 木肝胆春怒目酸筋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 3.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 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然后再输布全身。
.
13
▪ 三、肺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忧(悲): 悲则气消:悲伤过 度容易造成元气的 消耗:如“黛玉葬 花”。
▪ 2.在体合皮,其华
在毛:肺的生理病
理与皮肤、汗腺的
功能,以及毫毛的
润泽荣枯密切相关。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
19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20
出脉外。
.
10
▪ 三、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思:思则气 结:脾气结滞,影 响脾的功能。如相 思则“茶不思饭不 想”、考前压力大 影响食欲等。
▪ 2.脾主肌肉、四肢: 指脾能维持肌肉的 正常功能。
.
11
▪ 3.开窍于口,其 华在唇:开窍于 口表现在口味、 食欲上;其华在 唇,表现在唇色 的颜色和润泽上。
血、津液的运行。 ▪ 2.肝主藏血: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病理: ①.肝血不足; ②.肝不藏血。
.
7
▪ 三、肝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怒:“怒则 气上”:面红目赤、 头晕头痛、甚则吐 血。如“三气周 瑜”。
▪ 2.在体合筋,其华在
爪:筋:筋膜、肌
腱;爪:爪甲,指
甲和趾甲。
.
8
▪ 3.开窍于目:肝 经上联目系。病 理:肝血不足、 肝火上炎、肝阳 上亢等。
.
5
3.开窍于舌:
心的功能正常——舌 头灵巧;
异常——舌头的活动 障碍。
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 ;心火上炎,舌头生 疮。
4.在液为汗:心虚紧张
、心悸心慌等易出汗
。
.
6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血海”、 “肝为刚脏” 。
二、肝的生理功能: ▪ 1.肝主疏泄:疏:疏导;泄:宣泄: ▪ ①.调节情志;②.帮助消化吸收;③.促进气、
▪ 2.肾主水:①.参与水液代谢;②.促进尿液的 生成和排泄。
▪ 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而 调节呼吸的功能。“肾为气之根”。
.
16
▪ 三、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恐: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而伤及肾气,肾 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等。 如:“屁滚尿流”。
▪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 肾精的充足与否影响到骨 骼、髓、脑及齿的生长情 况,并可以通过头发的枯 荣、润泽体现出来。
.
14
▪ 3.在窍为鼻:鼻是肺之门户,鼻的功能主 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 4.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功能。肺寒, 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 鼻干。
.
15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一、肾为“先天之本”、“气根”、“水脏”
▪ 二、肾的生理功能:
▪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①.藏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主生长发 育生殖: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功能。
▪ 4.在液为涎:① 脾胃有热:口水 多且较臭;②.脾 胃虚寒:口水多 且较清稀。
.
12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一、肺为“娇脏”、“华盖”、“水之上 源”。
▪ 二、肺的生理功能:
▪ 1.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吐故纳新(宣发、肃降);
②.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的生成。
▪ 2.通调水道:上调养皮毛肌腠,下输养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