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88页PPT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学第二章-注意PPT课件
![大学心理学第二章-注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d9661758f5f61fb6366601.png)
.
25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 应用(P39)
上课之初,组织教学引起有意注意 随后,激发兴趣,引起无意注意 由易到难,掌握重难点,进入有意注意 辅以案例、图片、活动讲解,加深理解
这样交替进行,才能稳定注意,缓解疲劳,增 强学习效果。
.
26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广度)(P39) 概念: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 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
.
31
三、注意的分配(P41)
概念: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 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条件:
①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 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 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已形成 了动作系统即固定的反应系统
.
32
四、注意的转移(P41) 概念: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
影响因素: ①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
经验、情绪等 ②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
点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1/10秒内):
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 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
.
28
二、注意的稳定性(P40)
概念: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 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 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关系:指向性和集中性是 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和集中 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指向的范围越大,其集 中性就越差;指向范围越小,集中性就越好。
.
4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
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 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起, 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 不会发生了。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88页PPT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8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3549fa7375a417866f8fde.png)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意识和注意优秀课件
![意识和注意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a347b127d3240c8547efae.png)
④深度睡眠阶段。以大多数△波出现为标志。并 有梦游、尿床、梦话等现象出现。
(2)睡眠阶段:
第三和第四阶段称为“慢波睡眠”阶段。 ⑤快速眼动睡眠: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
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 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 活动很相似。眼球移动,伴随梦境。每 次约10分钟,一夜出现4~5次。
失眠症:入睡困难很有规律, 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 图常常出现α波,还会伴随 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 调、焦虑、抑郁等。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 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在 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 感到无精打采,脾气也会变 坏。
失眠现象:
失眠的表现: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时睡 时醒、难以沉睡等。
果腺分泌褪黑激素,所以不会感到那么疲劳。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与梦
1.睡 眠
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人生命的 三分之一要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的特征:
普遍性 必要性
(1)关于睡眠的研究
测查睡眠者的脑电变化,并绘成相应的 脑电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揭示睡眠的 本质。
波、波和△波
实施:
减掉入睡时间,比如昨天入睡用了一小时,就推迟一小时上床。但 起床时间不能改变,客观上就是缩短了人在床上的时间。每天重复 相同的减法,直到倒头在十五分钟内就能入睡。
保持一周,由于早起时间也随着提前上床只到把入睡调节到你希望的时 间段。
意识和注意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意识概述
历史回顾: 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consciousness)
(2)睡眠阶段:
第三和第四阶段称为“慢波睡眠”阶段。 ⑤快速眼动睡眠: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
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 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 活动很相似。眼球移动,伴随梦境。每 次约10分钟,一夜出现4~5次。
失眠症:入睡困难很有规律, 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 图常常出现α波,还会伴随 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 调、焦虑、抑郁等。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 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在 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 感到无精打采,脾气也会变 坏。
失眠现象:
失眠的表现: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时睡 时醒、难以沉睡等。
果腺分泌褪黑激素,所以不会感到那么疲劳。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与梦
1.睡 眠
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人生命的 三分之一要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的特征:
普遍性 必要性
(1)关于睡眠的研究
测查睡眠者的脑电变化,并绘成相应的 脑电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揭示睡眠的 本质。
波、波和△波
实施:
减掉入睡时间,比如昨天入睡用了一小时,就推迟一小时上床。但 起床时间不能改变,客观上就是缩短了人在床上的时间。每天重复 相同的减法,直到倒头在十五分钟内就能入睡。
保持一周,由于早起时间也随着提前上床只到把入睡调节到你希望的时 间段。
意识和注意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意识概述
历史回顾: 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consciousness)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课件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630a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f.png)
(一)选择性注意—在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 激。 证据:双耳分听实验。
抑制机制:负启动、注意瞬脱、返回抑制
(二)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一 定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动摇—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解释: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
节律性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快速动眼睡眠 有梦(REM)
20分钟
越来越长( 10分钟到1小 时) 5
2、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保持身 心健康。 生态学理论: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危险。
3、睡眠障碍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游(阶段3或4---NREM阶段) 睡眠窒息(窒息长达10秒,经常醒来;肥胖者) 突发性睡眠症(在活动中进入REM睡眠:梦境和幻觉) 日间嗜睡(过度睡眠)
24
(三)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对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 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方法:双作业操作
注意分配的条件
(1) 同时认识或进行的两种以上的对象、活动 ,其中必有一种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
(2) 与活动的性质有关:分配在动作技能上容 易,在智力活动上难。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2
3、催眠过程
(1)准备工作 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测试人的受暗示性程度 嗅觉灵敏度、平衡能力、记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
(2)治疗过程 催眠诱导 言语暗示+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皮肤觉刺激);药物 催眠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3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感觉麻痹 感觉扭曲和幻觉 解除抑制 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1、催眠与疼痛感
抑制机制:负启动、注意瞬脱、返回抑制
(二)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一 定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动摇—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解释: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
节律性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快速动眼睡眠 有梦(REM)
20分钟
越来越长( 10分钟到1小 时) 5
2、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保持身 心健康。 生态学理论: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危险。
3、睡眠障碍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游(阶段3或4---NREM阶段) 睡眠窒息(窒息长达10秒,经常醒来;肥胖者) 突发性睡眠症(在活动中进入REM睡眠:梦境和幻觉) 日间嗜睡(过度睡眠)
24
(三)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对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 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方法:双作业操作
注意分配的条件
(1) 同时认识或进行的两种以上的对象、活动 ,其中必有一种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
(2) 与活动的性质有关:分配在动作技能上容 易,在智力活动上难。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2
3、催眠过程
(1)准备工作 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测试人的受暗示性程度 嗅觉灵敏度、平衡能力、记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
(2)治疗过程 催眠诱导 言语暗示+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皮肤觉刺激);药物 催眠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3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感觉麻痹 感觉扭曲和幻觉 解除抑制 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1、催眠与疼痛感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6b7b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e.png)
自由注意和受限注意
自由注意是自主选择关注的信 息,而受限注意是受外界任务 和目标的制约。
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是自发地选择关注的 信息,而被动注意是被迫关注 的信息。
注意的机制
注意的生理基础
注意过程涉及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包括前脑皮层、杏仁核和脑干。
视觉注意的神经机制
视觉注意涉及前顶叶、顶叶和枕叶等大脑区域的协同活动。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一种有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心理过程。
注意的本质
注意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它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感知和处理。
注意的作用
注意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记散注意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而集中注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 单个任务上。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 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中意识与注意的重要性,其定义、结构、 类型、机制,以及在学习中的作用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意识的定义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和周围 环境的主观体验和感知。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由神经活动产生的一 种心理现象,感知、思维和 情感都与意识紧密相关。
注意的神经调节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对注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
注意与学习
1
注意在学习中的作用
注意是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和记忆的关键,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
如何提高注意力
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规律的作息和专注训练等方式可以提高注意力。
3
注意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注意力缺陷症是一种注意力障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干预。
结论
1 意识和注意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不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
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 全国2019年4月自学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注意 定义 特点 功能
第二节 注意
注意与意识 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随意后 注意
考点(识记)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
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与集中。
考点(识记)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考点(识记)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考点(领会)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一般来说,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 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3、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 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 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考点(领会)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补充)
什么是注意
注意 ☞ 心理活动 或意识→在某一刻 所处状态→表现为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一、指向性 选择某个对象→
忽略其余的
二、集中性 意识活动的强度
和紧张程度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选择→反应;排除干扰
2、维持功能: 心理活动或意识→持续紧张
3、调节功能: 注意的转变→活动的转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
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
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 的意识状态。
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25.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1分)注 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 容或体验。(2分)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 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 意识状态。(2分)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 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 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 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 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 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 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題。每小题3分。 共12分)
21.意识
21.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 理活动(1分),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1 分)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分)。
第二节 注意
考点 一、识记: 1、注意的定义; 2、注意的特点; 3、注意的功能 二、领会: 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2、注意的种类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考点 1、识记:意识 2、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什么是意识
1、人类所独有 高水平 心理活动
2、个人运用 感觉、知觉 、思维、记忆
3、对 内在身心和外在 环境 变化的 觉知
意识的四种状态
特点
可控制 自动化 白日梦 状态 状态 状态
睡眠 状态
与注意 的关系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意识的定义
考点(领会)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2、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
全国2009年4月真题
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 一注意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全国2009年7月真题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 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 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 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意识的状态
可控制的 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 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 的意识状态是(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有意识状态
全国2019年7月真题
18.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的意识状态是( )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种类
随意后 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一、区别: 1、注意是种心理活动或
心理动作;意识是种 心理内容或体验。
2、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 刺激,才能被个体觉 察,进而产生意识
二、联系: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 度不同,显示了个体 所处的意识状态。
1、可控制——集中; 2、自动化——较少; 3、白日梦——很低; 4、睡眠——无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 部刺激的觉知,还有( )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全国2019年4月心理学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1.随意注意 答案:指有预定目的,(1分)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1分)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 式。(1分)
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21.不随意注意
答案: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全国2019年4月心理学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全国2019年4月
12.下列关于“白日梦”的解释,哪一种是正 确的( )
A.它是无意识的 B. 它与未来的活动无关 C. 它是意识的一种迷糊状态 D.其内容有好坏之分
全国2019年7月真题
4.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 )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
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 全国2019年4月自学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注意 定义 特点 功能
第二节 注意
注意与意识 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随意后 注意
考点(识记)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
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与集中。
考点(识记)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考点(识记)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考点(领会)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一般来说,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 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3、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 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 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考点(领会)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补充)
什么是注意
注意 ☞ 心理活动 或意识→在某一刻 所处状态→表现为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一、指向性 选择某个对象→
忽略其余的
二、集中性 意识活动的强度
和紧张程度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选择→反应;排除干扰
2、维持功能: 心理活动或意识→持续紧张
3、调节功能: 注意的转变→活动的转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
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
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 的意识状态。
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25.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1分)注 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 容或体验。(2分)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 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 意识状态。(2分)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 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 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 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 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 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 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題。每小题3分。 共12分)
21.意识
21.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 理活动(1分),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1 分)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分)。
第二节 注意
考点 一、识记: 1、注意的定义; 2、注意的特点; 3、注意的功能 二、领会: 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2、注意的种类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考点 1、识记:意识 2、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什么是意识
1、人类所独有 高水平 心理活动
2、个人运用 感觉、知觉 、思维、记忆
3、对 内在身心和外在 环境 变化的 觉知
意识的四种状态
特点
可控制 自动化 白日梦 状态 状态 状态
睡眠 状态
与注意 的关系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意识的定义
考点(领会)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2、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
全国2009年4月真题
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 一注意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全国2009年7月真题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 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 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 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意识的状态
可控制的 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 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 的意识状态是(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有意识状态
全国2019年7月真题
18.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的意识状态是( )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种类
随意后 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一、区别: 1、注意是种心理活动或
心理动作;意识是种 心理内容或体验。
2、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 刺激,才能被个体觉 察,进而产生意识
二、联系: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 度不同,显示了个体 所处的意识状态。
1、可控制——集中; 2、自动化——较少; 3、白日梦——很低; 4、睡眠——无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
全国2019年4月真题
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 部刺激的觉知,还有( )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全国2019年4月心理学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1.随意注意 答案:指有预定目的,(1分)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1分)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 式。(1分)
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21.不随意注意
答案: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全国2019年4月心理学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全国2019年4月
12.下列关于“白日梦”的解释,哪一种是正 确的( )
A.它是无意识的 B. 它与未来的活动无关 C. 它是意识的一种迷糊状态 D.其内容有好坏之分
全国2019年7月真题
4.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