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热比赛概述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概要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新安江第二小学陈锡平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实验材料:分组实验材料12组:烧杯、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铁棒、铜棒、铝棒酒精灯铁盘子火柴牙签传热比赛实验装置同样大小的铁勺和木勺各一其它:温度计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是怎样传递的。
在上堂课的探究活动当中,我们使用了铁棒、圆铁片,这些材料都是铁做的,那么其他材料的传热的情况是不是都跟铁一样呢,她们的传热速度是不是都一样呢?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认识各种材料传热的速度有快慢之分1)教师出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
(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铁棒、铝棒、铜棒)2)将这些材料分成传热速度慢和传热速度快两组,怎么分?说说这么分的理由。
3)实验要求,同时放入热水中,及时观察,比较谁传热的速度快。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结果。
2、建构科学概念: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1)像铜、铁、铝这类传热快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
像木头、塑料这类传热慢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塑(板书:热的良导体:铜、铁、铝……料、玻璃……)(2)举例运用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例子。
生活中有的地方需要传热快一点,如锅底用铁做的,炒菜就容易熟。
有些地方需要传热慢一点,如锅柄用塑料做的,防止手烫伤。
请你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尽可能多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科学概念。
特别像玻璃,在学生意识当中认为是热的良导体,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有热的玻璃水杯会烫手这样的经验。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3.同样都是金属但是他们的导热速度也 是不同的.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谢谢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 量比较快,塑料和木头等材料 传递热量比较慢。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 为热的良导体。
像塑料和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 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那么铜,铝的传 热性能与钢一样
吗?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铜丝
20″ 50″ 1′40″ 3′
结论
传热性能铜最快,铝次之,铁最慢。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发现:同样都是金属但是他 们的导热速度也是不同的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1.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 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和木头等材 料传递热量比较慢。
活动二:验证三种材料的传热性 能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传热比赛》PPT优秀优秀课件1
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记录表
金属名称 火柴棒掉落时间
第一根火 第二根火 第三根火 第四根火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了解传热的方式、认识热的传递实验方法,认识热的规律;2. 领域概念:热、传热方式、传导、传热的实验方法和规律;3. 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实验操作、分析、比较和归纳;4. 态度价值观:认真对待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1. 热的传递方式;2. 热传递的实验方法和规律;3. 传热比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冷热水混合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热传递的方式;(2)回顾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提示,回顾传热方式和实验方法;(3)教学目标:介绍传热比赛的内容和目的,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 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实验:向每组学生发放杯子、温度计和舀子,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在杯子中倒入热水和冰水,记录不同时间的水温;(2)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认真分析(1)回顾实验过程:要求学生逐一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结果;(2)探讨规律:引导学生讨论热的传递规律,探索不同环境下的传热方式;(3)总结知识:归纳出热传递的方式和实验方法,回答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传热方式和传导,以及实验方法和规律。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热传递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了引导和监督,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同时,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在科学思维方法上的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14传热比赛 》word教案(2)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冷与热14.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传递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问题1:出示铁棒,如果给红色一端加热,绿色一端会不会变热?问题2:没有给绿色一端加热,为什么它会变热?学生都表示绿色一端会变热。
学生充分猜想热在勺中是怎样传递的,为明确实验目的埋下伏笔。
借助部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发新的思考。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热在铁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介绍凡士林问题1:在铁棒1号位置上用凡士林粘一个乒乓球给红色一端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问题2:发现传到1号位置就举手。
学生在理解凡士林作用的基础上,对要发生的现象进行猜测,这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猜测。
这里提出的几个具有指向性的问题,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出由针对性的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三、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问题1:给你们一根铝棒、凡士林、绿豆你们能不能研究出热在铝棒中是怎么传递的?问题2:有能力的组,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设计出不同的试验来观察热在铝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模型的构建意在帮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设计实验的思路,这样便于学生发散思维,有的小组会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闪烁出了创新的思维火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结论:热在铝棒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问题:给你们一个铁片,你们能研究出热在圆片中是怎么传递的么?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找到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
由于前面学生已经明确了实验目的,也清楚了实验模型,并有研究铝棒中热是如何传递的基础,所以设计出了较多可行的实验去研究热在铁片是怎样传递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7 传热比赛|教科版 (9)
教学内容:传热比赛教材分析:《传热比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7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等知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主要研究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相同的热源中,导热速度的差异。
教材上安排了2个活动:用手触摸三种不同材料的勺子,感觉它们传热的快慢;探究是否所有的金属材料导热性能都一样。
通过这2个活动学生将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运用。
设计意图:传热快慢现象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五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探究能力,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有些感觉和经验不一定准确,他们对物体传热能力的体验是感性的、粗浅的。
教材上设计的传热比赛实验也只是定性的,而且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多,很难形成令所有学生信服的结论,因此运用新的学具、引进数字化实验设备,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才能使本课的探究活动更具有科学探究的意味,也更接近现代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
因此,本课我进行了一些处理。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结论不统一再分析原因、再次实验的过程,这样科学性和逻辑性也都较强。
开课时就只出示2只勺子,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可以很快的区分它们的传热速度,但是更多的呢?进而引出5种材料,让学生猜测,发现猜测都不一样,要进行实验(放进热水中触摸),实验后再次发现还是不一样,从而分析影响实验的原因,再次用更先进的工具做实验,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也可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要想获得比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实验方法的设计、选择、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在联系生活,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应用。
在进行第二次实验时,我采用了包含数字化仪器在内的多种实验器材,既可以比较直观的得到数据,还可以比教材上的3种金属多增加几种热的不良导体同时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的热的不良导体传热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传热比赛》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学生能够:1.理解“热传递”这一概念,并能够分辨辐射、传导、对流三种形式的热传递;2.了解“传热比赛”这一实验活动的意义,认识热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能够通过实验和研究,体验热传递的方式和影响因素;4.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辐射、传导、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难点:1.让学生发现热传递的不同方式,并从中总结规律和结论;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3.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烧杯、水杯、塑料袋、卡纸等;2.预先制定实验流程和竞赛规则;3.分组安排好学生。
4.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热传递的概念有所了解。
(2)出示一段话:“家里的电风扇是怎么把凉气吹出来的?火车经过时铁轨会变热,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热传递的关系,引出今天的主题。
2.实验探究:(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了解热传递方式的不同。
(2)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三个实验站,让他们了解辐射、传导和对流这三种方式的热传递。
每个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3)实验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规律,并引导他们思考与生活中的实际细节有什么关系。
3.传热比赛:(1)根据教师事先制定的竞赛规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传热比赛。
(2)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计算温度升高的时间和高度等,确定获胜组。
(3)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组的结果不同,从中找出导致差异的因素,并总结经验和教训。
4.结束环节:(1)通过学生的讲述和展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果。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科学课《传热比赛》实验反思与创新改进
科学探究一、引言实验课程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不参与实验;实验操作过程行为不规范;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设计没有与时俱进等。
小学科学实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社会的加快,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传统书面知识讲解与实物相结合,应用现代化技术使实验更清晰直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实验问题;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能力。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让学生知道科学怎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真正达到小学科学实验培养实践人才的目的。
本文以《热传比赛》的教学过程为例,探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参与改进实验装置的项目中,师生共同改进探究不同金属传热性能的实验装置,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研发和探究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促进了科学实验器材的不断改进。
二、学情分析《传热比赛》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从单元上来看,学生已经认识了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热可以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等知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从内容上来看,本节课有两个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物质的导热性能的概念。
一是学生用手触摸感受不同材质勺子的导热能力,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同是热的良导体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的不同。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第一个实验直接将勺子放入水中,受到水蒸气的影响,没有可视化的数据,学生会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
原教材中的第二个活动,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前实验准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凡士林受热融化,火柴的倒落可能会影响其他火柴的状态,导致整个小组将无法得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确立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如下:(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传热比赛 教案
传热比赛教案教案标题:传热比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3. 学习如何设计和进行传热比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传热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学生解释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 引入传热比赛的概念,告诉学生他们将会参与一个有趣的团队比赛,来测试他们对传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知识讲解:1. 介绍传热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解释每种方式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提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的原理和应用。
团队分组: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和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传热比赛的任务。
传热比赛任务:1.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一个传热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可以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传热过程,也可以是创意性的传热实验。
2.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比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实验或演示。
3. 比赛项目可以是传导、对流或辐射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者是多种方式的组合。
4. 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演示或报告,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比赛项目。
比赛评价:1. 每个小组完成比赛后,其他小组将对其进行评价和打分。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创意性、实验设计、演示效果等。
2.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获胜小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结和讨论:1. 比赛结束后,组织一个总结和讨论环节。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讨论传热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的概念和原理。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传热的相关知识,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2.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传热实验,或者参观实际的传热应用场所,如工厂或实验室。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传热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3年传热比赛说课稿
2023年传热比赛说课稿传热竞赛说课稿1首先,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索。
本册书围绕“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进行学习,其中部分内容着重培育学生做对比试验、条件限制试验、模拟试验等基本试验实力,通过视察分析试验结果,汇报沟通,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
而本节课属于本册书“冷和热”这一单元,“冷和热”单元从相识冷和热现象起先,探讨冷热改变,及热传递的各种方式,进而运用热传递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保温柔散热的问题,从而领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传热竞赛》是“冷和热”单元的其次课,是在学生相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为进一步相识热传递性质所设计的。
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中“勺柄的冷热改变”这个活动,是通过试验相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肯定的相识。
此活动是一个探究试验,着重培育学生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实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设计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热传导的试验,并根据方案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现象记录下来,分析试验、得出结论。
2.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与同学一起探究热传导的现象,把自己的探讨成果实事求是地与同学沟通。
3.科学学问目标:理解热传导的特点,并举诞生活实例。
4.教学重、难点: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
接下来,我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生活入手,引起学习爱好上课起先,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家中做饭的锅,一般多为铁质的,那为什么锅把却是木头或塑料的?”学生举手发言。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探究试验,归纳形成概念1.提出问题老师提问:假如“把铁勺放在热水中,用手捏住勺柄的一端,1分钟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猜想与预料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能猜想出来:“手会感觉热,从热水传上来的。
”其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热比赛》说课稿
七、设计理念
• 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 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 探知和自我结构。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 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究从而获 得新的发现。
• 三、拓展活动:(7分钟) • 让学生举出生活、设计理念
• 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 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 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 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 探究。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 中有关热传递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到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热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新的课程标准更 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
• 2、铜、铝、铁、木头、塑料的传热比赛。(15分钟) • (1)教师谈话 • (2)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 (3)请学生描述自己组设计的实验。 • (4)学生进行试验活动。 • (5)汇报交流: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 也是不同的。但是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的传热能力比塑料 和木头的要强。
二、学情分析
• 本班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较高,探知欲 望较强,但平时学习科学态度不够严谨, 操作不规范,记录数据、结论时尤其马虎。 汇报交流时,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并认知,不同材 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即 使同是金属,不同材料的金属,导热性能 也是不一样的。学生能够准确区分生活中 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 • 2.对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能准确地使用表 格来记录。 3.能意识到热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与同学合作交 流,体会探究的乐趣。
《传热比赛》 说课稿
说课教师:王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2.7《传热比赛》课件
板书设计
传热比赛
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不同 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作业布置
教科版
调查一下你家的厨房 里有哪些是热的良导 体,哪些不是热的不 良导体,把调查结果 与同学分享。
主人暗笑道:锅柄真是不自 量力,你跟锅底差远了呢。
新知导入
锅底和锅柄的传热速度为什么会不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锅底一般由铜、 铁、铝等制作
锅柄一般由塑料、 木头等材料制作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
新知讲解
不是所有的物体在一端受热之后都会像铁丝一样将热传 递到另一端的。
我们来做 一个传热 比赛的实
塑料勺木勺钢勺一杯开水新知讲解活动步骤摸一摸三把勺子放入开水前的感觉放入开水五分钟后摸一摸三把勺子的的感觉比一比哪把勺子传热快新知讲解加热前加热后我的发现塑料勺木勺更凉温热温热钢勺的传热本领最强木勺跟塑料勺差丌多
传热比赛 科学科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有一天,锅底和锅柄忽然争吵 起来。锅底说:我传热快。锅 柄说:我传热速度也不差。
温热 温热
烫
钢勺的传热本领最强, 木勺跟塑料勺差不多。
新知讲解
怪不得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做的,原来它们传热慢。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 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 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新知讲解
活动2
铜、铝的传热性能与钢一样吗?
实验器材 ①相同粗细、长短的铜丝、 钢丝、铝丝②火柴③酒精 灯④凡士林⑤铁架⑥秒表
拓展提高
相对导热值
一些常见材料的相 对导热值,数据越 大,导热性越好。
拓展提高
冬天时,地上铺的地毯和瓷砖具有同样的温度,但 光脚站在瓷砖上比地毯上冷得多,这是为什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7 传热比赛|教科版 (共14张PPT) (1)
当需要舀起滚烫的汤水时你会选哪柄呢?
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导热性
1.热的传递方向是从 热的一端 向 冷的一端 传递。 2.不同物体对热量的传递能力不同。
物体的导热性
根据导热性的差异,材料被分成 热的良导体:铁勺.........
热的不良导体:木筷........
制锅厂的计划
材料储备
A
B
C
传热比赛
神奇的“热敏材料”
一.热敏变色材料
二.热敏变形材料
加热前
加热后
STEM模式
实施
设计
测试
计用划手科触学摸
技术探究实验工程
创数新学实改验进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
请材料员将材料在托盘中摆放整齐; 记录员将记录单上交; 组长及实验员清理桌面垃圾!
1
2
1
3
2
A
3
B
1 2 3
C
导热性排名:
1.
2.
3.
A
C B
试一试
导热性比赛(二): A、B、C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
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点燃与熄灭;
2.注意加热后的铁架台;
3.实验完成,立即熄灭 酒精灯并用湿毛巾覆盖 在铁架台上降温;
4.若出现烫伤,及时告 知老师,用冷水冲洗;
5.记录单记Biblioteka 牙签掉落 顺序;
小学科学《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传热比赛》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研究的是活动一。
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这课与前面的《冷水和热水》及后面的《保温与散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完善上节课的内容,并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
通过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
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热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
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
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三、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都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的。
因此,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爱提问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展开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思路1、教师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教师演示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做科学”中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和时空开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2、沿着热传递的主线,设计各种各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加之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亲历科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多维度,课堂教学高效能。
3、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选材、各尽所能、满足喜好、团结协作。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探究引导观察六、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传热比赛》【创新教案】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探究活动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塑料勺、木勺、钢勺的导热比赛。
通过对不同材料导热能力差异的直观感知(手摸),建立学生对于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
第二部分:铜丝、钢丝、铝丝的导热比较。
比较三种金属丝的导热性能的活动,目的主要不在正确区分出哪个导热性最好,哪个最差,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各自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比较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交流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前一课的研究活动“热是怎样传递的”,突出的是纵向探究,那么本课中“哪个导热快”这一活动,则注重的是横向比较。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从而为下一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积累知识和经验。
学情分析关于热现象,学生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已经有所触及。
在这一个单元,学生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通过前一课对热传导的深人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
那么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在相同的热源中,它们导热速度相同吗?哪个快,哪个慢?通过设计研究导热比赛的活动,学生将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本课的“三种金属传热比赛”的实验设计,完全建立在前一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设计的基础之上,对于实验中蜡环和凡士林的运用,学生会借鉴已有经验,把原来是单一的观察,设计成横向的对比实验,这也是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思维上获得的又一提升。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传热比赛》说课稿
《传热比赛》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传热比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传热比赛》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七课。
“传热比赛”是在学生认识了液体、气体、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和热传导的过程及方向基础上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设计研究导热比赛的活动,学生将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新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本课的内容包括有两部分:一是塑料勺、钢勺、木勺的导热比赛;二是铜丝、钢丝、铝丝的导热比赛。
2、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成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
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递性能的比较实验。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传热比赛》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本课教法采用引导启发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观察实验法等。
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遵循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问题导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题。
五年级科学传热比赛
《传热比赛》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设计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及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活动一“勺柄冷热变化”,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可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一定认识。
活动二:“传热比赛”是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体中传递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对热传递的快慢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的兴趣。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活动一“勺柄的冷热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4)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递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科学知识目标: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教学难点:热传导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热已有了一定了解,本课以热传递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活动。
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热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的价值所在。
说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引导-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 为热的良导体。
像塑料和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 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 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塑料; ▪ 热的良导体:铁。 ▪ 生活中如何运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
体? ▪ 锅:铁; ▪ 锅柄:塑料或木头; ▪ 隔热垫:塑料或木头。
那么铜,铝的传 热性能与刚一样
吗?
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记录表
觉比站在地毯上冷得多,为什么
▪ 相同温度下,瓷砖比地毯让人感觉到冷。 这是因为瓷砖的导热性好,人触摸上去后 身体的热量马上被传导开了,而地毯导热 能力较差,会将热量聚集在触摸点周围。 所以人的感觉其实并没有错,这时候的瓷 砖的局部温度确实是比地毯的局部温度要 低的。
云南过桥米线为什么不用火就 可以烫熟肉片和米线呢
课前回顾
热传递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都是从较热的部位向较冷的部 位传递。
什么是热传导?
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 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 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的传热方法。
为什么许多炊具都用金属制造?而 它们的把柄却是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的
塑料勺、木勺、钢勺哪个传热快?
实验: 把塑料勺、木勺、钢勺三种勺子同时放入 热水中,用手握住另一端。
▪ 为什么有油的鸡汤能烫熟肉片呢?一是因为油 是热的不良导体,本来就不容易将汤中的热量 传导到空气中,二来还因为油不容易蒸发,同 时它的密度低,浮在汤面上,还阻止了汤中水 分的蒸发,因而温度降低缓慢,就能够起到保 温的效果。如果肉片切得很薄,当然就可以在 鸡汤里面被烫熟了。
▪ 所以,平时在喝菜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 上面漂着一层油,就看不到热汤表面的热气, 容易产生晾凉了的错觉,其实汤还可能很烫, 一下子喝下去,很容易烫到嘴巴。
那么用哪个调羹手会感觉到热一 点呢?
烫开水
过了一会儿
塑料棒 温热
木棒
温热 钢棒 烫
总结:钢棒的导热本领最强,木棒跟 塑料棒差不多。
小结: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
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 量比较快,塑料和木头等材料 传递热量比较慢。
▪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希望热能迅速地通 过一个物体,比如通过需要加热的锅底; 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却希望它通过得越 慢越好,比如需要手持的锅柄上。
金属名称 火柴棒掉落时间
第一根火 第二根火 第三根火 第四根火
柴棒
柴棒
柴棒
柴棒
铁丝
2′20″ 5′10″ 7′10″ 11′40″
铝丝
35″ 1′30″ 3′35″ 6′50″
铜丝
20″ 50″ 1′40″ 3′
结论
传热性能铜最快,铝次之钢
冬天时,地上铺的地毯和瓷砖具有 同样的温度,但光脚站在瓷砖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