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女性盆腔疼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
女性盆腔疼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女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症状,给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中医在治疗女性盆腔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女性盆腔疼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经络阻滞等。
常见的证型包括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亏虚型等。
气滞血瘀型盆腔疼痛的女性,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郁闷。
这种情绪不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疼痛的特点是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可能在月经前或经期加重,伴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等症状。
治疗时应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膈下逐瘀汤加减,其中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材能够活血化瘀,川芎、枳壳、香附等可以行气止痛。
寒湿凝滞型盆腔疼痛通常是由于女性在经期或产后受寒湿之邪侵袭,导致寒湿凝滞于盆腔。
这类患者的疼痛多为冷痛,得热则减,还可能伴有四肢不温、带下量多而清稀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可以选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其中的小茴香、干姜、肉桂等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苍术、茯苓等能祛湿。
湿热瘀阻型的盆腔疼痛多由湿热之邪入侵,与瘀血相互搏结所致。
患者的疼痛表现为灼热疼痛,伴有带下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常用的方剂是清热调血汤加减,其中的黄连、黄柏、丹皮等能清热,桃仁、红花、当归等可化瘀。
气血虚弱型的女性,由于身体气血不足,无法濡养盆腔,从而出现疼痛。
疼痛往往是隐隐作痛,劳累后加重,还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月经量少等症状。
治疗应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为主,可选用八珍汤加减,其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等能益气,熟地、当归、白芍等可养血。
肝肾亏虚型盆腔疼痛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有关。
这类患者的疼痛多为绵绵作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等症状。
治疗上需要滋补肝肾、养血止痛,常用的方剂是调肝汤加减,其中的熟地、当归、白芍等能养血,山茱萸、山药、杜仲等可滋补肝肾。
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盆腔炎
【概述】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下腹痛、带下增多、⽉经不调等。
妇科检查可们及附件增厚、压痛或有包块。
本病多发⽣于⽣育年龄的妇⼥,也有少数发⽣于未婚者。
盆腔炎在中医⽂献中⽆此病名记载,现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似乎与经⾏发热、带下病、疤瘕等有关。
【病因病理】 1.湿毒壅盛经期脏腑虚弱,产门不闭湿热之邪乘虚⼊侵,客⼲下焦盆腔,久⽽蕴毒发病。
亦可因经期不避房事、流产或妇科⼿术等消毒不严,致病菌侵⼊内⽣殖器⽽致病。
2.⽓滞⾎瘀湿毒阻滞,⽓滞⾎瘀,瘀热成疤。
或忧郁忿怒,⽓机紊乱,⽓滞⾎瘀成疤。
3.脏腑失调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汽⾎失和,滞⽽成疤。
【诊断要点】 1.症状发热,下腹部疼痛,带多⾊黄,腰骶疼痛或酸痛。
2.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呈脓性,宫颈有举痛,充⾎,宫体⽔肿感、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细胞升⾼,中性细胞增多。
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可能找到致病菌。
4.B超提⽰附件⽔肿,或有界线不清的包块,提⽰炎症包块。
以上是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依据,如治疗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迁延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下腹部隐痛,带多、⾊⽩或黄,腰痛,附件处增厚或压痛,或有包块。
【辩证分型】 1.湿毒蕴盛经⾏前后发热,下腹部疼痛拒按,带⾊黄或臭,⼩便黄⾚,⼤便不调。
苔黄腻,⾆红,脉滑数。
2.⽓滞⾎瘀下腹部疼痛拒按,或有低热,腰骶酸痛,痛经,经前乳胀,⽉经失调,盆腔有包块。
⾆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
3.脏腑失调盆腔慢性炎症迁延多年,骶腰酸痛,经⾏加剧,神疲倦怠,头晕⽬眩,纳少便溏。
苔腻,⾆淡紫,边有瘀点,脉细弱。
【分型治疗】 1.湿毒蕴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痛。
⽅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
⾦银花9克连翘10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丹⽪9克⼭栀9克⾚芍10克桃仁9克薏苡仁10克延胡索15克⽊⾹9克炙⽢草3克加减:⾼热形寒⽆汗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 盆腔有炎块者,加莪术10克、三棱9克;带多如脓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失去治疗时机转化而来。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炎症比较顽固,西药抗生素治疗常达不到远期疗效,易产生耐药性或药物毒副作用,给患者增加精神上、经济上的负担。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祖国医学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理论,把本病分成: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三型,并拟了清热活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三个活血汤剂进行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1 、湿热瘀结型:临床症状常见低热或无热,腰酸腹痛,行经或劳累时加重,月经先期或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带下赤白或色黄秽臭,胸闷纳差,口干心烦,多梦易醒,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清热活血汤:双花10~20g,连翘10~15g,公英15g,丹皮10g,赤芍10g,红藤12g,虎杖12g,生地15g,桃仁6g,益母草12g,车前子12g,土茯苓15g。
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绝者减桃仁,加黄芪15g,白术12g,仙鹤草12g,升麻6g,柴胡9g,甘草9g。
2、血瘀气滞型:症见腹痛拒按经期加重,腰酸腿软,腹部可触及包块,白带量多色黄赤,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B 超检查示:盆腔或附件区有炎症性包块。
治宜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用行气活血汤:香附12g,木香9g,郁金9g,桃仁9g,红花9g,元胡9g,丹参9g,路路通12g,鸡血藤15g,皂刺12g,当归12g,川芎12g,益母草10g,牡蛎12g,山甲9g。
3、寒湿凝滞型:症见小腹胀痛,腰骶酸痛,行经或劳累时更甚,小腹及四肢有冷感,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或经闭不行,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用温经活血汤:小茴香10g,干姜9g,制乳香9g,制没药9g,桃仁9g,当归12g,乌药6g,香附9g,元胡9g,川楝子12g,五灵脂9g,三棱6g,莪术6g,牛膝9g。
盆腔炎的护理常规
盆腔炎的护理常规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护理对于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以及加速康复过程。
下面是盆腔炎的护理常规:1.完善的病史记录: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患者需要保持盆腔区域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内衣裤、卫生巾,并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的洗液。
此外,患者还需定期洗澡,保持全身的卫生。
3.合理的饮食:饮食对于盆腔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推荐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此外,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加重炎症。
4.生活规律: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5.疼痛管理:盆腔炎常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使用热敷、药物缓解等方法,减轻疼痛感。
6.药物治疗:护士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等,帮助患者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7.心理支持:盆腔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心负担,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情绪,树立信心,增加对疾病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8.定期复查:护士应引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盆腔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9.避免性生活: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感染加重或疼痛加剧。
10.定期康复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包括疼痛程度、体力恢复情况、生活能力等,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康复计划。
综上所述,盆腔炎的护理常规旨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疼痛管理、药物治疗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中医护理常规
五、盆腔炎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多因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出之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邪毒乘虚侵袭,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所致。
病位在胞宫、胞脉。
中医属“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癥瘕”等范畴。
【临床表现】1.少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拒按,食欲不振,腹胀。
2.可伴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3.带下量增多,色黄质稠,脓样,有秽臭。
4.阴道可有充血,穹隆有明显触痛。
5.辨证:热毒炽盛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
【临证护理】1.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观察腹部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诱发因素,观察有无腹膜炎的症状等。
3.观察患者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及全身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
嘱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及经垫,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1~2次,忌盆浴。
4.取半坐卧位,以利炎症及脓液局限于盆腔低位,以达到体位引流的效果。
5.腹痛剧烈者绝对卧床休息,勤巡视,做好生活护理;恢复期病人可适当下床活动。
6.热毒炽盛者衣被不宜过厚,定时测量体温,如高热持续不降,遵医嘱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后的效果,及时记录。
7.湿热瘀结者病室忌潮湿。
8.手术病人按妇科围手术期护理。
【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忌辛辣、煎炸、燥热等刺激之品。
2.高热口渴者,多饮水及鲜果汁,如西瓜汁、雪梨汁等以利尿降温。
3.口干苦者,可用菊花、银花各10g,煎水代茶饮。
4.热毒炽盛大便燥结难解者,每天早、晚服蜂蜜一匙或麻仁丸6g,以利润肠通便;或予生大黄6g或番泻叶9g开水泡服。
5.湿热瘀结者,可多食清热利湿之物,如山药、白果、莲子、茨实、薏苡仁粥等。
口干者,多吃西瓜、黄瓜、番茄、白菜等。
【用药护理】1.遵医嘱输液,按时应用抗生素。
2.寒湿凝滞者遵医嘱予小茴香热敷下腹部,中药硬膏贴敷下腹部、中药直肠滴入及微波治疗,注意观察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及疗效。
盆腔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盆腔炎可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可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日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
盆腔的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或卵巢炎较少见。
急性盆腔炎多发在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处置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之际,邪毒乘虚侵袭,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而发热疼痛,邪毒炽盛则腐肉酿脓,甚至泛发为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常见病因有热毒炽盛、湿热瘀结。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
临床根据病变特点及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反复进退,耗伤气血,虚实错杂,缠绵难愈。
常见病因有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
急性、慢性盆腔炎的诊断:1.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临床表现呈急性病容,辗转不安,面部潮红,高热不退,小腹部疼痛难忍,赤白带下或恶露量多,甚至如脓血,亦可伴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
2.慢性盆腔炎的诊断: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
鉴别诊断:1.急性盆腔炎需与如下疾病相鉴别(1)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破裂者,腹腔内出血,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甚至晕厥,与急性盆腔炎相似。
盆腔炎者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
异位妊娠者HCG(+)。
后穹隆穿刺,异位妊娠者可吸出不凝固的积血,盆腔炎者则为脓液,可资鉴别。
(2)急性阑尾炎与急性盆腔炎都有身热、腹痛、自细胞升高。
盆腔炎护理常规范本
盆腔炎护理常规因血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博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血气,虚实错杂所致。
以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疼为主要表现,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或月经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在胞宫,与脾肾有关。
(一)护理评估:1.停经史、流产史、手术史及伴随症状。
2.妊娠史、既往史3.下腹部坠胀及腹痛情况。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情况。
6.辩证:湿热郁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3)增强营养,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4)关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介绍成功病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腹痛的部位、性质。
月经量的多少,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且有下坠感或尿频,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也可用中药离子泵人或保留灌肠。
(2)急性期可给予抗生素或中药消炎药物。
3.饮食护理(1)饮食宜营养丰富,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品,鼓励患者多喝水。
(2)忌食油腻,辛辣,生冷,寒凉之品。
4.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答疑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
(2)介绍中西医个性化治疗,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5.(1)湿热郁结者,应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2)气滞血瘀者,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等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给止痛剂。
(3)寒湿凝滞者,中药宜温服,避免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气滞血瘀者,应注意保暖,饮食忌寒凉食物。
6.并发症的护理(1)精神紧张: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成功病例,增强自信心。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部位、性质、和质色量的变化,及时给予纠正。
(3)营养缺乏: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
盆腔炎的民族医护理常规
盆腔炎的民族医护理常规1、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盆腔炎。
经期卫生不良,流产后、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临近器官的炎症、生殖道感染、性活动,多个性伴侣、慢性腔炎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病人体质较弱,病程迁延而至。
2、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发病时下腹伴发热、白带增多,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疼,患者呈急性病容,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
3、护理评估(一)评估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诱因。
(二)评估下腹疼痛程度、性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三)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常规。
(四)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4、护理措施一、给予藏医常规护理1)起居护理: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凹陷而使炎症局限。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节制性生活,坚持锻炼身体,避免劳累,日常生活禁用冷水。
2)饮食护理:食清洁易消化的营养饮食及肉剂营养方,酒剂营养方,营养方,忌:酸辣辛冷等刺激性较强食物,如:辣椒、蒜、韭菜。
3)情志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解除焦虑与恐惧感,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5、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藏药十五位大红汤散,石榴日轮散、二十五味鬼臼丸等药物口服,另外给予藏药特殊疗法,可用藏药灌肠,油脂烤电、藏药热敷。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神智、肤色、体温、舌苔、脉象、二便及阴道分泌物。
6、健康康复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注意经期卫生,适量性生活,保持心情愉快,怡情悦志,避免下肢长期受冷、受潮,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尽量禁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有不适随时复诊。
盆腔炎的常规护理
阴道分泌物量是否减少等。 如果服用了一段时间的药物还
有不洁的性生活等,都会造成女性受到病菌的侵入而造成感
是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就要及时联系自己的主治医生,以便
染。 很多女性在分娩过后,为了避孕在体内带入节育环,如
于调整治疗方案。
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私密处的卫生注意不当的话,就会让细菌
四、 结语
侵入;经期进行性交也会将细菌带入女性体内;还有部分女
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外阴上没有炎症,就不要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清洗外
二、 盆腔炎发生的原因
阴,在内裤的选择上尽量要宽松,避免内裤过紧造成阴道分
泌物的堆积,进而引发盆腔炎。 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在平时生活中,也要适当地进行一些
体育锻炼,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利于盆腔炎的恢
过紧的内裤外裤;不吃刺激性、过凉的食物;坚持体育锻炼,
局部卫生,如,在炎热的夏天不注重阴部的清洗,也不能保持
提高个人体质等,使自己能够尽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
阴部的干燥,使得病原体经由阴道扩散到盆腔,或者是在阴
部清洗时,使用的坐盆不干净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盆腔炎的
发生;第三,现在很多的女性为了显瘦,更好看,经常性穿着
在月经的前后。
( 二) 饮食护理
盆腔炎患者要注意膳食结构的合理,确保营养的全面
性,要尽量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
现发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喝水也可以饮用一定量的
西瓜汁、苹果汁或梨汁等。 此外,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
不要食用辣椒、生蒜、生葱等刺激性的食物,凉性的瓜果、冷
饮也尽量不要食用,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菌
作者简介: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护理方案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护理方案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湿热瘀结证: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
质粘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气滞血瘀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3、寒湿瘀滞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行错后,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4、肾虚血瘀证:下腹疼痛结块,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经色紫黯有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黯,脉弦细。
5、气虚血瘀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净水不振,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体黯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腹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评估与月经有无关系,是否伴随腰酸、发热等。
2、取舒适体位,指导放松,缓慢呼吸。
3、注意腹部保暖。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气海、带脉、子宫、曲池、次髎,腰骶痛时选用上髎、关元俞,5、遵医嘱给予中药贴敷疗法。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神门、脾;配穴:内分泌和肝。
,8、遵医嘱给予物理疗法:微波或红外线治疗。
9、遵医嘱热敏灸治疗,带脉、肾俞等。
(二)带下过多1、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色、质、味及外阴、阴道情况。
2、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气海、带脉、子宫、曲池、次髎。
4、遵医嘱给予中药贴敷疗法。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发热1、指导患者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的饮食。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单病种)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或刺痛,病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
次症:神疲乏力,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伴经期延长,小便黄,大便于燥或溏而不爽。
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
(二)气滞血瘀证:主症:少腹胀痛或刺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
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小腹疼痛或胀痛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诱因等。
若出现剧痛难忍,应立即告知医师,配合抢救。
2.体位护理:急性期以半卧位卧床休息为主,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3.做好腹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使用耳穴埋豆或穴位贴敷,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子宫、三阴交等。
5、观察排便情况,避免便秘及腹泻。
6、中药保留灌肠。
湿热瘀结证:五味消毒饮加减予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加减予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二)带下量多1、检查白带是否正常,要从量、色、质地、气味几方面观察。
2、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
3、使用苦参洗液会阴护理,予以清热利湿、止痒。
(三)月经不调1、从周期、月经量、月经血方面观察月经不调的症状,若患者出现月经量多不止、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状,应及时告知医师,配合处理。
2、尽量避免引起月经不调的诱因,如寒冷、情绪、节食、嗜好烟酒等刺激,戒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
3、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4、痛经时可使用暖宫贴外敷于神阙穴,或使用艾灸神阙。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湿热瘀结证:甲莲盆腔胶囊(院内制剂),3片/次,一天三次;7天一疗程;(2).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加减,口服中药一日三次,一次100-200ml。
2、注射给药1.中成药制剂建议单独使用,如需联合给药,应考虑时间间隔或中性液体过渡。
盆腔炎护理常规
盆腔炎护理常规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盆腔炎护理的常规和健康指导。
病情观察要点包括观察患者的腹痛、腹胀情况、下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生命体征情况和分泌物的颜色和量。
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被关注。
主要护理问题包括疼痛、体温升高、性生活形态改变和焦虑。
针对疼痛问题,护理措施包括取半坐卧位、避免性生活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指导患者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缓解疼痛、给予止痛药、询问疼痛有无加重并及时通知医生等。
体温过高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和呼吸,给予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卧床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和退热药等措施。
性生活形态改变时,应禁止性生活、与患者丈夫交谈、告知患者治愈后可进行正常性生活、指导性生活卫生等。
针对焦虑问题,护理措施包括介绍环境、关心患者的疾病、耐心倾听其的诉说、向患者解释病情、共同探讨适合于个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等。
健康指导方面,应向患者介绍女性生殖自然防御系统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做好经期、孕期、产前、产后及流产后的卫生,预防感染发生。
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彻底的可能。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学方案计划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汇总)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二)气滞血瘀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三)寒湿瘀滞证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色暗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四)肾虚血瘀证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五)气虚血瘀证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腹痛及腰骶疼痛1.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性质、部位以及面色、神志的变化。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盆腔炎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常常以月经不调、腹痛、腹胀等症状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
专家介绍,对于盆腔炎的发生,中医认为这多是由于女性体质虚寒、气血瘀滞所致。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不会形成耐药性,在这方面可以使用[清炎妇坊贴]调理。
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有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避免摄入辛辣上火的食物。
盆腔炎的两个证型1、湿热瘀毒型,症见患者微恶寒、发热、有汗,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如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2、气滞血瘀型,症见患者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甚至有包块,腰骶酸痛,舌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弦。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盆腔炎的中医药方1、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
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2、败酱草、鱼腥草各30克,红花、赤芍各15克,川楝子10克,柴胡10克。
浓煎成300毫升,冷至38℃左右保留灌肠。
治疗前需排便,灌后侧卧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黄连30克,黄柏、黄芩各90克,大黄60克。
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煎,热敷于下腹部,每日两次。
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
4、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5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
水煎,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5、败酱草50克,紫草根15克,水煎去渣加入红糖25克,调匀服食。
适用于盆腔炎病。
6、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赤芍,枳壳,木香,然后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到五剂,适用于盆腔炎病。
7、乌药,香附,当归,川芎,桂枝,炮姜,五灵脂,生蒲黄,赤芍,炙甘草,然后一起用水煎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服两到三次,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
8、槐花10克,苡米仁20克,冬瓜仁2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100克,煮粥食用。
适用于盆腔炎病。
盆腔炎的中医食疗1、桂圆粥: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中医科盆腔炎护理常规
妇人腹痛(盆腔炎)中医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甚至剧痛,或腰舐疼痛,高热,白带增多,呈脓性秽臭,月经异常,低热。
二、临证护理
(1)脾虚者勿劳。
(2)淤互结证,中药灌肠,药液为38°插入直肠14厘米,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治疗。
三、饮食护理
(1)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
(2)忌食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四、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2)服用湿补脾肾、去湿之药这,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酒。
(3)使用外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不良反应
五、并发症护理注意休息,巩固治疗,防止迁延成慢性。
六、健康指导
(1)慎起居,避寒湿,勿劳,节房事。
(2)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3)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内裤清洁。
(4)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治
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治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本病与中医学的“带下过多”、“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等病证相似;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腹痛、包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又属于“瘾瘕”、“带下”、“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辨证论治】1.急性期治疗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高热阶段属实属热,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热减或热退,则以消瘕散结化湿为法;若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出现阳衰阴竭之证,则以急救为先,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热毒壅盛[证候] 高热恶寒,甚或寒战,下腹疼痛拒按,口干口苦,精神不振,恶心纳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秽臭,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若热毒传入营分,出现神昏谵语,高热汗出,口渴欲饮,烦躁不宁,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而数等气营同病之证者,治宜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方用清营汤加减。
神昏谵语者,可以本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芳香开窍。
(2)湿热瘀结[证候] 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黄稠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斑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仙方活命饮加减。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治疗除内服药外,还应结合保留灌肠、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
(1)湿热瘀结[证候] 少腹隐痛,或腹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尿赤便秘;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及实例解析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及实例解析作者:欧阳军盆腔炎,根据其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
在传统医学中,急性者相当于“热疝”、“痃瘕”;慢性者属于“⽉经不调”,“带下”,“癓积”等范围。
其病因病理,多由于经期、产褥期或流产后湿浊热毒乘虚侵⼊⽽发病;或因肝经、脾胃湿热邪毒,循经下⾏,影响冲任⽽发病。
湿浊热毒蓄积下焦,⽓⾎壅滞不⾏,和正邪相争,则属实,属急性;若病情迁延⽇久,则⽓滞⾎淤,湿热残存,或湿热转化为寒湿,则属虚,属慢性。
急性盆腔炎的辨证施治湿热淤滞证【临床症状】患者常见⼩腹痛或少腹两侧疼痛,拒按,或有包块,带下⾊黄质稠,有臭⽓;发热,寒颤,头痛,⾆红苔黄腻,脉弦数等。
【分析与治疗】湿热淤毒蕴结下焦,正邪相争,故发热,颤寒,头痛;胞脉⽓⾎痹阻,故⼩腹痛或⼩腹两则疼痛,拒按;如淤毒炽盛与⽓⾎凝结,故有包块;湿热下注,则带下⾊黄,质稠,有臭⽓。
⾆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毒蕴结之征。
治宜清热解毒、凉⾎化淤,健脾利湿。
⽅⽤⼤黄壮丹⽪汤加味:⼤黄9克、丹⽪9克、⾚芍9克、桃仁9克、元胡9克、川楝⼦9克、薏苡仁15克、泽泻9克、茯苓12克、车前⼦15克、⾦银花30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煎服,⽔煎服,1⽇1剂,连服3天。
【⽅析与加减】⼤黄、丹⽪、⾚芍泻热凉⾎;泽泻、车前⼦、茯苓、薏苡仁健脾和胃、渗湿利⽔,银花、连翘、蒲公英淸热解毒;元胡、桃仁利⽓祛淤⽌痛;若热偏重,症兼⾼热、便短⾚,原⽅加黄柏;若湿偏重,症兼腹满痛胀,苔⽩腻透黄,原⽅加苍术、厚朴;若形成包块明显,原⽅加皂刺、炒⼭甲、紫花地丁。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施治【⽓滞⾎淤挟湿证】【临床症状】患者常见⼩腹隐痛,坠胀。
腰骶酸痛,经期痛甚,按之或有索状包块,⽩带量多,⾊黄质稠,⾆红苔薄黄,脉弦滑。
【分析与治疗】⽓滞⾎淤挟湿胞络痹阻,故⼩腹隐痛,坠胀,冲任⾪属肝肾,腰为肾府,冲任⽓⾎流⾏不畅,故腰骶酸痛,⾏经期痛甚,⾎凝络结成形,故按之或有索状包块;湿热残存,带脉受伤,约束失职,故⽩带量多,⾊黄质稠。
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多因经期卫生不良或不禁房事,处理分娩、流产、阴道或宫腔手术时消毒不严,以及阑尾炎、腹膜炎的蔓延等原因所造成,临床所见有急、慢性两种。
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瘢痼”、“痛经”、“带下”等病范畴。
发病多由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而入,导致湿热瘀毒,潴留下焦而为病;日久则气血瘀滞,络脉失和,甚则结成瘀块。
【诊断】1.主要症状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2 .急性期伴有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多。
3 .慢性期时有低热,易感疲乏,下腹部坠胀,有腰舐部酸痛、月经不调、痛经或不孕等症状。
4 .妇科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子宫体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形成,伴明显压痛。
急性期下腹部可有反跳痛,子宫颈有触痛。
5 .急性盆腔炎需与阑尾炎及异位妊娠相鉴别。
阑尾炎:先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疼痛,后转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墨菲试验阳性。
异位妊娠:有闭经史及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一侧下腹剧烈疼痛(撕裂样),可蔓延至全腹痛,常伴有休克症状。
【治疗】一、辨证论治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为下焦湿热瘀毒,当以清利湿热、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慢性盆腔炎则为气郁瘀滞,湿热未除,治疗需以行气活血为主,清热利湿为佐。
如有脓肿或包块形成,经药物治疗不能消失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急性盆腔炎微恶寒,发热,有汗,下腹部及少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如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举例: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减。
败酱草30g,红藤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15g,连翘15g,大黄10g,坟仁15g,牡丹皮10g,赤芍Iog,桃仁IOg0加减:湿热甚,见口渴不欲饮,胸闷、恶心、尿黄、苔黄腻等症状的,酌力口苍术5g,黄柏10g,车前草IOg,猪苓10g,泽泻10g。
有包块,酌加土鳖虫5g,三棱10g,载术1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是妇产科常见疾病。
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少数发生于未婚者。
中古籍无盆腔炎之名。
在“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症瘕”等论述中,对其临床特征有所描述。
一、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有时低热,易感疲乏、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月经多,卵巢功能受损、输卵管受损,输卵管粘引起不孕。
【临证护理】
1、脾虚者勿过多劳累,遵医嘱针刺或艾条针灸足三利,三阴交,脾俞等穴位。
2、局部瘙痒者,遵医嘱每日坐浴熏洗。
【饮食调护】
1、合理饮食,以清谈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
2、忌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2、服用温补脾肾,祛湿止带之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3、使用外敷药时,因注意观察局部有无不良反应。
【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并发症护理】
复发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腹痛,不孕,宫外孕,骶髂关节炎。
注意会阴卫生,及时治疗,增强体质。
【健康指导】
1、慎起居,避湿寒,防劳累,节房事。
2、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措施,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3、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卫生垫、内裤等清洁,提倡淋浴。
4、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二、辩证施护
【湿热蕴结证】
1、主证
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据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短赤;舌边红,黄苔腻,脉弦滑或滑数。
2、证候分析
湿热之余邪与气血博结于崇仁胞宫,则小腹疼痛;邪正交争。
病势进退,则低热起伏;经行劳累耗气血,正气虚衰,则病势加重;湿热下注则带下量多色黄;湿热瘀结内伤,则胸闷纳呆、口干便溏或秘结,小便赤黄;舌脉所见亦为湿热瘀结之象。
3、施护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如高热时针刺曲池、合谷外尺泽等
(3)忌食辛辣、肥腻之品及饮酒。
【气滞血瘀症】
1、主症
少腹或少腹胀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血块,瘀块排除则疼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
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紫点,脉弦涩。
2、施护:
(1)心理支持倾听病人对疼痛的感受。
(2)予热敷或下腹神灯理疗。
(3)中药保留灌肠。
(4)腰酸痛者,可腰下垫一软枕,给与局部按摩。
(5)忌食生冷之品,中药温服。
【寒湿凝滞症】
1、主症:
小腹冷痛或坠胀,经行腹痛加重。
喜热恶寒,得热痛缓,经行错后经量少,色暗,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苔白脉沉池。
2、证侯分析
寒湿留滞冲任、胞宫,凝涩血脉,血行不畅,则小腹冷痛,经行加重;寒性凝故经行错后量少;寒伤阳气,阳气不振,则神疲乏力,腰骶冷痛,
宫寒不孕;湿邪下注则带下淋漓,小便频数;舌脉所见为寒湿凝滞之象。
3、施护
(1)忌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2)针刺或艾灸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
(3)腰腹热敷。
(4)注意保暖。
(5)中药温服。
【气虚血瘀证】
1、主证:
下腹疼痛,通连腰骶,经行加重,或胞中结块,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经量多色暗淡有块。
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细弦。
2、证候分析:
淤血留著于冲任胞宫,则下腹疼痛结块,痛连腰骶,经期血室正开,瘀随血下则疼痛加重;久病气虚失摄,故经量多,中气不足则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气虚津液不化,水湿下注,则带下量多;舌脉所见为气虚血瘀之象。
3、施护:
(1)注意休息,防劳累。
(2)洁外阴、勤换内裤及卫生纸垫,使用消毒卫生巾。
(3)调节情志。
(4)结房事、禁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