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相关理论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关于自主学习--------“十二五”课题理论培训自主学习的含义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的理论解读从文字角度讲,“自主”两个字可以拆开来解读。
其中的“自”,核心内涵包括:自觉、自主和自控。
其中的“主”,核心内涵包括:主人、主体、主见。
从“自”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自立的、自控的学习。
自觉强调的是学习的动力和状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愿和自发的学习,它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过程,即依靠外在的强迫和压制来启动和维持的过程。
具体来说,自觉学习是一种基于兴趣和情感的学习,或者是一种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学习。
自立强调的是学习的形式和途径,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它不是依赖教师的教(讲解),而是基于学生的自我阅读、思考和操作来进行。
自控强调的是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从“主”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人和学习主体的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中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和个性解读,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权,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权。
具体来说,教师要把学习的机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实践、活动展开学习,获得知识,推进发展,而不是以教师的教特别是教师的知识灌输和分析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学,要努力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进度,从而更好地发展个性和潜能。
自主学习实践是自主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
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学生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教师则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提高学习的效果。
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培养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自主学习的实践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项目学习是一种常见的自主学习实践方法。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等方式,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问题解决学习中,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的实践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支持。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截然不同。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在构建主义视角下,学生被视为知识的主体,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模仿、运用和创新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然而,自主学习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习任务分为小组或个体任务,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
自主学习的实践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的特定方法,以促进学习的发生和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为此,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学习策略的教学,教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提问和复习等技巧,帮助他们成为高效自主学习者。
当然,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教师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倾听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引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的榜样,展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
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步从单一的书本知识象多元化方向发展。
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建议: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概念界定: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
当前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
当前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当前,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有7 个派别,分别为操作主义学派、现象学学派、信息加工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学派、言语自我指导学派、建构主义学派。
它们都对如下5 个问题作了回答: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是什么;2.借助什么样的过程学生做到了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应;3.自主学习者通过什么样的关键过程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4.社会和物质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5.学生如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1. 操作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理论是斯金纳操作主义学习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这一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作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自我调控反应与临近的强化物建立了联系。
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所起的作用是引导进一步的反应。
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一套“刺激—行为—结果—强化”的程序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认为它主要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和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
所谓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的一种观察和记录,如对自己一天内用于学习的时间作记录,摘抄出作业中做错的题目等。
所谓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也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步骤和方法所作的自我提示。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把学习行为的某些方面与既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查看自己实际的学习水平。
如果比较的结果不能令自己满意,个体往往会作出自我纠正,要么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要么修改自己的学习标准。
所谓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因为自己获得了满意的学习结果而对自己做出奖赏,从而使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理论
可以采取的教育策略
⑴增加学习成功机会
降低成功评判标准 展示长处 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
教育策略
⑵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
千万别把尖子生作榜样
⑶言语说服
与学业成功相结合,循序渐进。
⑷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
学习能力或努力方向反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表扬)
例:下列陈述哪一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 学习的愿望? ( ) A.这次考试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普遍考得比 较好,王小东同学也考及格了。 B.小东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不错,说明你 只要坚持努力,会有进步的。 C.小东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不错,说明你 只要坚持努力,完全有能力把各门功课学好。 D.王小东同学这次考试的运气不错,老师出的 几道题目他碰巧都做过了,他考及格了。
例:A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班里学习 成绩平平;他对各科学习谈不上有兴趣,但 是一个“乖孩子”。上课时能够按老师的要 求认真听讲、做练习,放学后也能按照父母 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他的课外作业一般在 家里完成,有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作业 完成后,由父母来检查;他认为做好了的作 业,父母常能检查出一些错误;课外除了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自己很少找一些书看; 假期作业一般放到开学前一两周内完成,为 了完成假期作业,有时晚上会学到十一二点; 对于自己是否还要改善学习方法,他“说不 上来” 请你对学生A的学习状况作出具体的诊断。
2、 归
因
指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作的因果 解释。 学生一般从四个因素中归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引导学生归因于努力、任务难度,避免 把失败跟能力联系在一起。
3、目标设置
目标起着调控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作 用 近期的、具体的、有一定难度又能够实 现的学习目标,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大的 推动作用。 “完成以下作业 ”、“用10分钟完成以 下作业”(要考虑难度)效果是不同的
《自主学习理论》课件
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案例
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案例
李女士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新 领域和新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努力, 实现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
案例二:李女士的自我挑战
案例一:王先生的阅读习惯
王先生通过培养阅读习惯,不断拓展知 识面和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自主 学习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建立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竞争压力,增强学习 动力。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强
学习信心。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要点一
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促进个性发展
自主学习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全 面发展。
自主学习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主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育思想,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了20世纪,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建 构主义的发展,自主学习理论逐渐形成和完善。
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自主学习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个性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自主学习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02
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
自我激励
自主学习者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力, 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克服困难和挑 战。
目标设定
自主学习者能够明确设定学习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保持学习 方向和进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1. 引言1.1 概述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主动探索,主导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行为的监管者的角色。
然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来展示相关方法和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关注,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程度上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国内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分析以及结论。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将重点关注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并最终得出结论。
以下是引言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1. 引言1.1 概述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监管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加速推进,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并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对于个体继续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系统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来验证其在实际教育中的有效性。
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国内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分析以及结论。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一.何谓"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
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2.3.1 自主学习的哲学基础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既指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的自觉自主的学习。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指出要打破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味地讲解,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有四个要求:(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动力刺激可能来自于外部,但发现、获得、掌握、理解的意义来自于内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促进者,也应是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交往和生活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主张有意义学习,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学生经验、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目标中,必须把教会学生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来代替他律。
他主张教师要认真的组织好教材,以便学生自己学习,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
所有这些,无不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据此就不难推知,罗杰斯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
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2:(1)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1靳玉乐.自主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第59页2于源溟.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艺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第78页(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3)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4)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5)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去辅导。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了解自主学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自身努力,自发地、有意识地管理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其特点包括:学习者能够独立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成果,并积极调整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
要实现自主学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策略。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关键。
学习者应根据个人情况,为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至关重要。
学习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以便获取丰富的知识。
独立思考是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习者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时间管理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习者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并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混合学习也逐渐成为主流。
它结合了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势,既能够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
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自主学习将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性、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并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将越来越多样化,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自主学习理论
j
• 3.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的资源 • (1)鼓励学生克服能力欠缺的自卑心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主
动向同伴和成人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提问那些被同伴忽视的细节 问题。 • (2)给予学生优秀作业和测验的范例,鼓励学生从中挑选自己 学习的榜样。 • (3)多花些时间教会学生从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来源中为自己查 阅需要的信息资料。 • (4)教师要提醒学生各种环境干扰对集中注意可能带来的不良 后果,教会学生营造更适于学习的环境的方法。
• 2.注重学习策略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 • 策略 • (1)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目
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复习等,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时间计 划的制定。
• (2)使学生知道何时、何地、为什么使用这些策略 • (3)让学生知道策略的运用与努力的关系 监控
(1)训练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记录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我言语
自主学习的特征
• 主体性 • 能动性 • 独立性 • 创新性
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理论观点
• 1.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观 • 自主学习是一种操作性行为,是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而做出的一
种应答性反应。包括 • 自我监控 • 自我指导 • 自我强化
• 2.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观
• 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主学习理论
• 自主学习的内涵 • 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理论观点 • 关于自主学习的试验研究 • 促进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内涵
• 三个观点: • 1.自主学习是一种目标、内容、方法、材料 • 学习模式:目标调控、教师指导、自身条件和需要
• 2.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 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 为。
自主学习总结
自主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一、理论根据1、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从字面上来解读,即为“以己身之意志,主导其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的理念便是当一位“知识的助产婆”,目的就是要激发学习者有主动的思维,并且有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态度。
尔后二十世纪初的杜威也提出最重要的思考便是反思能力(reflectivethinking),包含对情境的观察、思考、假设、以及对已有的经验更新、改造与整合,是一种具有目的,审慎且自我调解的思考模式。
而这些思考模式需要透过主动探求才能实现,因此他倡导民主与自由,希望能给学习者自主探求知识的机会,更重视学生必须透过“做中学”才能够真正获取属于自我的知识;继杜威之后,史宾斯提出的发现教学法,亦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相信学生,要能够启迪学生,帮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观察,认为真正知识的获得是来自于的学生自我发现。
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自主学习的理念源自于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与自主学习理论(Self-regulated Learning),认同学生个别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力与发展进度,帮助学生有效地将自己的兴趣、构想转化为有用的学习目标,进行执行行动与反思,在过程中以善用自己的优势能力产生创意,最后达成个人所选择的目标。
Zimmerman & Schunk(1994)整理出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将不同的观点整师范大学出版。
原始资料:Schunk & Zimmerman(1994).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8 2.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因素若将自主学习视为一种学习过程或活动,亦可看做一种学习能力。
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引言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和记笔记。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针对性、单一,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因此,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和迫切的。
二、理论基础1.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体性和积极性,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理论可为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提供指导。
2.互动教学理论。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思维碰撞与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1.课前准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在课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自主查找相关参考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开展预习活动。
预习活动既可以是个人自主预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预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供学习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如课文、课外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网络资料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进行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3.学习任务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
任务可以包括阅读理解、创作写作、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学习管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程,及时提供指导和评价。
教师可以设置学习档案夹,学生将学习资料和作业整理归档,教师进行定期检查和点评。
同时,可以设置学习日志,学生定期记录学习情况和感悟,教师进行回馈和指导。
5.互动交流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应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提问和答疑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2.3.1 自主学习的哲学基础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既指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的自觉自主的学习。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指出要打破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味地讲解,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有四个要求:(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动力刺激可能来自于外部,但发现、获得、掌握、理解的意义来自于内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促进者,也应是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交往和生活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主张有意义学习,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学生经验、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目标中,必须把教会学生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来代替他律。
他主张教师要认真的组织好教材,以便学生自己学习,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
所有这些,无不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据此就不难推知,罗杰斯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
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2:(1)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1靳玉乐.自主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第59页2于源溟.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艺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第78页(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3)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4)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5)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去辅导。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一、自主学习概念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单志艳定义)。
单志艳根据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六个方面内容,即:(一)学什么: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会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会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二)何时学:时间管理能力——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作业的时间;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分配不同时间……(三)如何学:运用和选择学习方法(或策略)的能力——会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会概括和分类学习内容等等……;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学什么、如何学: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能力——学习时能排除掉分心和干扰的事情;学习过程中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在学习过程中时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五)学什么: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能力——对一天或一堂课的学习做总结并分析得失;会自我鼓励……(六)哪里学、和谁学: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会向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请教问题;会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学习资料;会迅速运用各种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说明:如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即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否则,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是空谈。
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
首先,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的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说必须“能学”。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般说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比较差。
掌握的学习技能比较少,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宜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小学三年级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一些发展。
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理论观点
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理论观点(一)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观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而作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自主学习包含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观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
McCombs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
影响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计划、设置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这些自我过程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自主学习过程的质量。
自主学习一般遵循三个步骤:设置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学习策略;行为执行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的信息加工观自主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是以加拿大心理学家S.H.Winne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提出的,该理论用信息加工的控制论来解释自主学习。
它认为自主学习要依赖于一种循环反馈回路。
个体获得的信息首先要根据预设的标准进行测验。
如果匹配不充分。
就要对信息进行改变或转换,然后再进行检测,这样反复进行直到信息符合检验的标准。
如果达到标准,就以信息输出的形式退出。
(四)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观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行为、环境、个体的内在因素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自主学习。
该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学生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具体的过程: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
自我观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观察和了解,自我判断是将观察到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标准相比较而作出的判断和评价,自我反应是基于对学习的自我判断和评价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或行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相关理论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从上面的几种界定,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因此,“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
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很重要的教学经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自主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品尝获取知识的愉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紧紧围绕教师的言语和教学思路,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
提问和启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造成学生自觉地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的态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
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语)因此,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主要行为方式。
一经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利于良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反,则会有碍学生的进步,并且不易克服。
为了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要的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去打开知识的宝库。
对此,在方法上,主要侧重:
1、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
2、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运用
3、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然后,
开展和创设出课堂交往情境教学讨论,如:探索式讨论、训练式讨论、操作式讨论、评价式讨论和
理解式讨论等,这样通过讨论交往,师生之间彼此沟通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不同的信
息,使课堂教学得以和谐,传递有效的进行。
(该文刊载于《教育教学研究文集》第525页,1995
年8月出版)——选自《心灵夜语》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之一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轻视乃至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2)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
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
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
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
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3)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
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必须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
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
确立这样的学习观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
(4)动态的结构化的知识观。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确立科学的结构化的知识观,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化;学生既要重视学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
识,更要重视对“怎么做”的知识的学习。
自主学习中学习者的责任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在给予学习者较大自主权的同时也附带更大的责任。
为了充分履行他们的权力,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Sheerin,1997),对自己的学习负责:1.制订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2.判断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是否符合学习目标的能力;3.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4.选择或自我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5.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的能力;6.监控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能力;7.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8.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
自主学习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可能还不止以上列出的八个方面。
但一般认为,计划、实施、评估的能力是自主学习者需要具备的几个主要能力。
因此要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就笔削注意培养学习者自身的能力。
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习者自身为主体;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习者自己发展的。
很多研究者(程晓棠,2000)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1.学习者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
比如通过成绩测试了解目前的水平;通过学能测试了解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程度;通过心理和智力测试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情感特征等。
2.学习者要明确自身的需要,尤其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这是学习者制订具体学习目标的依据。
研究表明,有目的的学习比没有目的的学习效果好得多。
3.学习者要善于拓宽信息渠道、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以便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等方面具备更高的自由度;4.学习者要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同探讨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材料,并在必要的情况下相互帮助;5.学习者要善于与他人交流情感、偏爱,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寻求适当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