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指导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7b515e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f.png)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指导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指导我国古代散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是简单的叙事,接着有了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如《左传》,后来有了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再往后才是山水游记散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指导,欢迎阅读!山水游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散文,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体制短小、描写简单的小散文,到晋代成熟的山水游记,再到唐宋更宽阔、更具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山水记游散文,其影响所及直至明清不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选了三篇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分别是《兰亭集序》《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都是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样的经典的山水游记散文,如何阅读呢?首先是利用多样化的诵读,感受散文的语言,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具体有如下诵读方式:1、素读(初读),以求读准主要注意通假字、多音字、破读字的字音。
如:《兰亭集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会”是多音字,读kuài。
《赤壁赋》中“冯虚御风”的“冯”是通假字,本字是“凭”,要读píng;“举酒属客”中的“属”是通假字,本字是“嘱”,读zhǔ;“驾一叶扁舟”中“扁”中多音字,读piān;“少焉”中的“少”是多音字,读shǎo。
《游褒禅山记》中的“禅”是多音字,读chán;“无物以相之”中的“相”是个多音字,读xiàng。
又如“今言‘华’ (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中两个“华”的读音。
2、译读,理解内容译读要有语境意识,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还要注意夯实文言文基础,如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句式等。
理解内容既要注意段落理解,更要注重整体把握。
如三篇散文,我们要有如下整体把握:《兰亭集序》:兰亭盛况(叙述、描写)——“死生亦大”(抒情、议论)——作序目的乐——痛——悲——感叙事,突出“乐”;抒情,突出“叹”;拓展,突出“感”。
人教版语文中考游记类散文阅读复习
![人教版语文中考游记类散文阅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9417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5.png)
人教版语文中考游记类散文阅读复习导言本文档是对人教版语文中考游记类散文的复指南。
针对中考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题型和考点,我们将提供相关策略和技巧来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游记类散文特点游记类散文是一种旨在讲述作者游览旅行经历的文体。
它通常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细节描写各个景点,展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在中考中,对于游记类散文的阅读理解,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文章结构游记类散文通常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部分可能描述作者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主体部分则详细叙述作者的旅行经历和所见所闻,结尾部分则总结作者的感想和体会。
2. 地点和景点介绍游记类散文中会提到作者游览的地点和景点,这些地点和景点的介绍对于理解整个文章的情节和意义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从关键词和描述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 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游记类散文强调作者的感受和思考,通过作者的言语和行为可以理解作者对旅行经历的态度和理解。
要善于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景点的评价,从中找到答题的线索。
复策略针对游记类散文的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策略和技巧:1. 阅读理解常见考点在复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阅读理解常见考点,如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和观点态度等。
针对这些考点,可以通过多做相关练题来提高答题技巧和理解能力。
2. 多读经典篇目多读一些经典的游记类散文篇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游记类散文,如《红楼梦游记》、《世界游记》等,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3. 制定复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复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
可以按照章节进行复,结合相关题进行巩固,同时做好笔记和总结,以加深记忆。
结语通过对人教版语文中考游记类散文的复,我们可以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以上策略和技巧,有计划地进行复,取得好成绩。
*注意: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ebb0599ec3d5bbfc0a7488.png)
散文阅读把握情感的方法主要有:1、缘景入情法:在游记中,作者往往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之中,间接地披露出来,我们阅读时应透过作者所写之景,所状之物体会其内心感情,将作者感情的"借代物"—自然风景,还原为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
2、没身处地法:即从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的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方面全方位地考察,把自己摆在作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想想起伏和感情变化,力求与作者共鸣的方法。
入事其内,方知其味,只有进入角色,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3、因果悟理法:有些游记,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阐述某一事物道理或揭示一种人生哲理。
这类游记中,写景是说理的基础(有时是为说理服务),说理则是写景的升华。
阅读这因游记,要紧紧抓住所写景物的特性,并由此细心领悟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
我们从作品描绘的景物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也就准确把握住作者的游感了。
欣赏游记的语言,除运用欣赏散文语言的一般方法之外,主要应从审美角度入手。
1、透过语言外壳、审视、品味游记的语言的形象美。
阅读游记,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美的形象,还要看其在描绘美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语言手段。
尤其是比喻、拟人、通感、夸张、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努力鉴赏游记语言的风格美好的游记,往往是独具语言风格的,准确地把握游记的语言风格,需要对某一作者的几篇几十彷游记进行认真的研读,通过反复比较和仔细把玩,才能实现。
一般说来,成熟的游记作者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例如,朱自清语言的隽永、孙犁的清新、刘自羽的豪放、冰心的婉丽等等。
壶口的黄河肖铁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游记体散文阅读方法
![游记体散文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43b07c1eb91a37f1115c14.png)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 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 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 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 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 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 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 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 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 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 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 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 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观
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 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 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 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 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 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 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文化游记散文阅读技巧
![文化游记散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8638ee5727a5e9846a619e.png)
——高考重点考查文体
一、概念
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 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通过游历名人、文化古 迹的方式,咏史怀古,阐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 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 们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的散文形式。
文化游记散文将文化思考的“理”与文学创作 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 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 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 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⑥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 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 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 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⑦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 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 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 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 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 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⑧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 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 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 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 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 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 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 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2855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9.png)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把握游记情感的方法有三种。
首先是缘景入情法,作者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感情,读者需要透过景物来还原作者的情感。
其次是没身处地法,读者需要从作者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方面考察,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最后是因果悟理法,有些游记是为阐述某种哲理而写的,读者需要从描绘的景物中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道理,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在欣赏游记的语言方面,读者需要从审美角度入手。
首先是透过语言外壳,品味游记的语言形象美,注意作者在描绘美的形象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其次是努力鉴赏游记语言的风格美,每个成熟的游记作者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需要通过认真研读多篇游记来准确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壶口是观赏中国水的好地方,黄河在这里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在车行山谷中,远远就能听到低沉的轰鸣声,心随之律动,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变黄,水汽丰富,仿佛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壶口旁边,所有人都惊呆了。
地面陷下一层,天空高了一尺,山谷形成了一个壶口,水像浊酒一样倾泻而下,气势逼人,让人心跳加速,耳朵渐渐失聪,只能看到对方张嘴说话,但听不到声音。
眼睛也花了,到处都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而起,又像是不顾一切地向下降落。
河底升起了像硝烟一样的黄雾,天空中充满了黄色的水滴,撞击在脸上,弥漫在空中。
人们的脑海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是看着水层层劈开山峦,黄河像一条黄色的巨龙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彻云霄。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来,难道水不应该是清澈的吗?毕竟这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
下游的水也应该更清澈,因为地势逐渐平缓,流速逐渐减缓,黄沙也会慢慢沉淀在河底。
但是现在的黄河却不是这样的,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流过来,带着大地的表皮,变得厚重,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中一定还带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入其中,歌曲随着水流旋转。
在这里,黄河最黄,金黄得像太阳落入其中。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前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的巨兽般站了起来,高昂着头,直抒胸臆。
游记类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游记类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dcf8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7.png)
游记类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游记类散文是一种借助文字和语言来描述游览经历、感受和体验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对旅途中的景观、人文和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示作者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同时也带来旅行者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下面将从文体特点、写作技巧和常见题材三个方面进行游记类散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文体特点1. 自由性:游记类散文灵活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要求,可以根据作者的创意设定自由的形式。
2. 讲述性:游记类散文更注重讲述,通过详实的描写展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引导读者沉浸在游记的氛围中。
3. 主观性:游记类散文充满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作者可以借助自己的情感对景点、地域、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写作技巧1. 描写细腻:游记类散文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情感抒发:游记类散文可以融入情感元素,通过对景点的情感体验和感悟的表达,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受。
3. 逻辑清晰:游记类散文需要合理组织内容,讲述有条理,避免杂乱无章的叙述方式。
三、常见题材1. 名胜古迹:对著名景点的游览经历和感受的描述,如名山大川、古城遗址等。
2. 风物人情:对当地的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的描写,如当地的习俗、节日等。
3. 自然风光:对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壮丽景观的描绘,如山水、湖泊、日出日落等。
4. 美食文化:对当地特色美食的品尝和体验的记录,如特色小吃、特色菜系等。
5. 人物故事:对旅途中遇到的有趣人物的描写和事迹的记录,如导游、当地居民等。
综上所述,游记类散文是一种通过文字和语言来展现旅行经历和感受的文学形式。
它具有自由性、讲述性和主观性的特点,需要运用描写细腻、情感抒发和逻辑清晰的写作技巧来展现作者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常见的题材包括名胜古迹、风物人情、自然风光、美食文化和人物故事等。
通过游记类散文的写作,旅行者可以把旅行的精彩瞬间永久地留存在文字间,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体验,引发共鸣,留下美好的回忆。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7b624dd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8.png)
高考指南——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方略古代山水游记,是一种以描写山川胜景和自然风物为主要题材的文章,在多情作者的笔下,诸多地方的胜景尽收眼底。
《围炉夜话》中说得好:“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江海,悟其浩瀚,则俯仰皆文章也。
”不错,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情感的源泉,是人类心灵的最好寄托载体。
由于山水游记内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使得山水游记文本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青睐的对象之一,这也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选择人物传记文本的局面。
如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2013年山东卷《看松庵记》,2013年福建卷《龙洞山记》等。
那么,古代山水游记是如何来摹景状物的呢?一、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特征游记,既游且记,自然需要线索特别是行踪的贯穿,这是游记最为鲜明的特点。
因此,在整体感知文本的时候,就要抓住作者的行踪。
下面是2012年福建卷《游龙鸣山记》选段,这一段以游踪为序,写出了龙鸣山的秀奇景色,让人心驰神往。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曰“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抓住景物特征,要忠实于原文,理解不可偏颇。
例如第4题B项:“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阅读和鉴赏游记散
![阅读和鉴赏游记散](https://img.taocdn.com/s3/m/7a3a23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c.png)
文学特色
徐霞客在游记中运用了丰富的 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描绘生 动,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
历史意义
徐霞客的游记不仅对地理学研 究有重要贡献,也为我们了解 明代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马可波罗游记》
总结词
内容丰富
马可波罗的游记是西方最早的关于东方的 详细记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马可波罗的游记涉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风土人 情、历史文化和地理地貌等。
刻画人文景观
游记散文也会刻画人文景观,如古迹、建筑、风 俗等,展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3
情景交融
游记散文中常常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情感表达
抒发情感
游记散文中作者会抒发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 感受和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
情感变化
游记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常常会有所变化,通过对景 色的描绘和人文景观的刻画,引发作者内心深处的 情感波动。
情感共鸣
优秀的游记散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思想深度
思考人生意义
游记散文中作者会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通过对自然和人 文景观的描绘和感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
01
探讨文化内涵
游记散文中作者会探讨地域文化的内涵 和特色,通过对人文景观的刻画和感悟, 引发对文化的思考和启示。
02
03
思想启示
优秀的游记散文能够给读者带来思想 启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思想 上的启迪和提升。
05 著名游记散文赏析
《徐霞客游记》
总结词
徐霞客的游记是中国古代游记 散文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 地理学视角和细腻的文学描写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6756a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c.png)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游记散文是一种旅行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文学作品,通常包含对景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描述和感悟。
阅读理解游记散文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背景信息:在阅读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的身份、经历和目的地等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视角和观点。
2.抓住主题:游记散文通常有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标题、开头和结尾等部分找到。
抓住主题有助于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路。
3.理解描写:游记散文通常会用大量的描写来展示景色、人物和事件,阅读时要仔细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尽量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关注细节:游记散文中的细节往往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景点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要注意捕捉并理解这些细节,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注意语言运用:游记散文通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要注意理解这些语言运用的目的和效果。
6.思考感悟:游记散文不仅仅是对景点的描述,还包含作者的感悟和思考,阅读时要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进行对比和思考。
7.总结文章结构: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可以总结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主题和描写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游记散文,同时也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游记散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游记散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0bd6e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b.png)
游记散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游记散文是指以旅行为主题,以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融合了故事叙述和艺术修辞手法的一种文体。
它既能给读者带来快乐和启发,又能传递旅行者的思考和思绪。
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些常用的知识点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出精彩的游记散文。
以下是对游记散文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1. 描述细节:游记散文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因此作者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来将读者带入自己的旅行场景中。
这包括对景色、气氛、人物、声音、味道等感官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 表达感受:游记散文不仅仅是对旅行经历的叙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感受和思考的表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可以借助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例如比喻、象征、对比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故事叙述:游记散文可以融入一些具体的事件和故事情节,使作品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作者可以通过讲述一次特殊的遭遇、一个有趣的人物或者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4. 文字组织结构: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文字组织结构来突出游记散文的主题和重点。
例如,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来叙述旅行的过程,或者按照地理顺序来描述不同地方的特色和风情。
同时,段落之间的过渡要流畅自然,使整篇文章呈现出连贯的逻辑关系。
5. 语言运用:在游记散文中,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
应尽量使用精准、生动的词语,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旅行经历。
同时,应避免使用太过复杂或晦涩的词语,使文章通俗易懂。
此外,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6. 简洁明了:游记散文应力求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
作者应选择关键的细节和感受来描写,将整篇文章简化到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核心内容上,让读者能够轻松、流畅地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7. 标题选择:游记散文的标题应与整篇文章紧密相连,能够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https://img.taocdn.com/s3/m/73ee281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c.png)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
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理解文本背景
•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注意作品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等
抓住主旨思想
•阅读文章时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要表达的观点
•通过关键词和段落开始和结尾等来确定文章的主旨
抓住文本细节
•注意描述人物、地物、环境等的细节
•对于记述行程的游记,注意时间、路线、美食、景点等的细节描述
理清文本逻辑
•确定文章的文体、结构和语言风格,有助于理清文章的逻辑•注意段落的衔接和语言的连贯性
熟练运用解读技巧
•分析文本中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理解生词、词组、成语等的词义和用法
注意文章题目及问题
•注意文章题目的指向和问题的提法,有助于理解文章内涵和答题思路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有助于判断正确答案
以上是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认真把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相关文章的问题,提高阅读水平。
注意答题时间和分值
•注意答题时间和分值,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在某个问题上
多读多练
•多读游记散文,熟悉文体和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做相应的练习题,总结经验和技巧
总结
以上是游记散文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一定要认真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通过多读多练,我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更好地欣赏旅游游记散文,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并解答相关的问题。
语文教学: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语文教学: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fe23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7.png)
语文教学: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XXX新课标《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其中传记类文言文仍为首选,但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也渐入人们视野。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山水游记文言文的考查,和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一样,有两个能力层面的要求:理解和分析综合。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研究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此考点涉及到18个文言虚词。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试说明》规定了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
其考查形式,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三是断句。
(5)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
这需要我们静心阅读,细心比对。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央意思。
游记散文阅读技巧
![游记散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257f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5.png)
游记散文阅读技巧引言游记散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记录了作者的旅行经历和所见所闻。
阅读游记散文可以带领读者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旅行的趣味和魅力。
然而,要真正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游记散文,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游记散文阅读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类文学作品。
技巧一: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意图在阅读游记散文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意图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的背景可能包括其职业、文化背景、旅行经验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旅行观点和写作风格产生影响。
同时,了解作者的意图有助于读者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作者可能想要传达一种情感、表达对某个地方的热爱或批判,或者仅仅是分享他们的旅行经验。
技巧二:注意散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游记散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对读者理解散文的重点和发展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游记散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地理顺序或主题顺序来组织。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作者的选择以及文章的组织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散文的脉络和线索。
技巧三:注重细节和描写细节和描写是游记散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旅行经历。
在阅读游记散文时,注意作者的细节描写,如地理环境、人物形象、文化背景等,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旅行体验,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技巧四:分析语言和修辞手法语言和修辞手法在游记散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加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分析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技巧五:发现散文中的主题每篇游记散文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或核心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花时间去思考散文中所揭示的主题,这有助于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主题可能是关于旅行的乐趣,对某个地方的热爱或批评,或者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技巧六:与作者进行对话阅读散文时,将自己融入作者的思想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一篇文化游记散文
![如何读懂一篇文化游记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f8b028f242336c1fb95e29.png)
中心/主旨
关注“标题”
(1)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2)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 (3)隐含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章的开头、结尾, 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等,这些都是尤 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孤独的普希金》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在上海拜谒普希金铜像的所见所闻所感, 描写了上海街头的普希金铜像无人拜谒的冷清场景,人们只 知追逐物质、享乐和金钱,无人在乎精神生活的现状,深沉 地表达了对当代很多人只重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高雅文 化、崇高精神的忧虑。
4、捕捉线索时要明白: 文章的题目 、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 文中的抒情议论句 等都是捕捉 线索的切入点。另外,文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 游踪 为线索。
肆
考点类型 巩固练习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感谢观看 READNIN G
书 籍 生活中充满了种种文化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3.掌握文化游记Y类O散U文R相TI应T题LE型H的E解R题E 方法。
贰
课前YO预UR习TIT知LE H识ER储E 备
文化游记散文的特点:
1、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 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 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 发人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
2、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 3、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 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 4、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
叁
读懂散文 归纳方法 YOUR TITLE HERE
游记散文套路知识点总结
![游记散文套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7c3b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0.png)
游记散文套路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开篇游记散文的开篇通常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可以采用描述地点的特色,引用有趣的故事或者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开篇。
对于开篇部分,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氛围:描述所到之地的特色,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
2. 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与所去之地相关的名人名言,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以及对所去之地的好奇心。
3. 描绘一段故事:可以通过描绘一段有趣的故事来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愿意继续往下阅读。
第二部分:行程安排游记散文通常需要详细描述所去之地的行程安排,包括路线、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内容。
在行程安排的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详细介绍路线:包括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具体路线、交通工具等。
2. 描述住宿条件:介绍所去之地的住宿条件,包括房间的设施、卫生状况等。
3. 推荐餐饮美食:介绍所去之地的特色美食,可以分享一些餐厅或小吃摊的口碑,以及自己的用餐体验。
第三部分:风物人情游记散文的第三部分通常是描述所去之地的风光和当地的人情。
在这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描绘风景:详细描绘所去之地的自然风光,可以包括山川、湖泊、海滩等。
2. 描述人情:介绍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和当地人的交流互动,分享有趣的人物故事等。
3. 感悟与思考:对于所去之地的独特之处,可以进行感悟与思考,展示自己的心情体验。
第四部分:总结游记散文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总结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行程的总结:总结所去之地的行程安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点评和推荐:对所去之地的各个方面进行点评,可以推荐一些特色景点、美食或者住宿。
3. 展望未来:可以展望自己对下一次旅行的期待,或者对当地的祝福和感谢。
总结以上就是游记散文的一般套路和写作要点。
当然,游记散文的写作风格可以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来进行创作,而这些套路和知识点只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指导方向,希望对于想要写游记散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方法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65ff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6.png)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方法一、引言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蕴。
阅读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不仅能领略自然山水的美丽风光,还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本总结旨在探讨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特点1. 写景描绘: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川美景、气象变化等。
2. 抒情言志:作者在游记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感慨,表达对人生、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3. 文学性与历史性: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
4. 语言艺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1. 了解作者背景:在阅读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2. 关注写景描绘: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感受作者笔下的美丽风光,培养审美情趣。
3. 感悟作者情感:通过阅读游记,了解作者在山水之间的所思所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4. 分析语言艺术:品味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语言艺术,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联想现实生活:将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美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6. 注重文化传承: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时应关注作者对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传承与弘扬。
四、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技巧1. 朗读与吟诵:通过朗读与吟诵,感受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注释与解读: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注释与解读。
3. 比较阅读:将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山水游记类散文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拓宽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清游人行踪
阅读游记散文,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提炼出写作提纲。理清游踪是理清游记散文结构的一把钥匙,做到这一点,游记散文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
2.鉴赏风格美。
好的游记散文,往往独具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隽永、孙犁的清新、刘白羽的豪放、冰心的婉丽等。准确把握游记散文的语言风格,需要认真研读文章,通过反复比较和仔细把玩才能实现。比如,阅读鉴赏《鼓浪屿的快镜头》,我们会感受到舒婷那种清新、随意的语言风格;阅读鉴赏《瓢城古韵》,我们则会感受到张晓惠那种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
1.缘景入情法。
游记散文中,作者往往是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中间接地表露出来。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应透过作者所写之景和所状之物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将作者情感的“借代物”——自然风景,还原为作者的喜怒哀乐。
2.设身处地法。
就是要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解析文章,把自己摆在作者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起伏和感情变化,力求与作者共鸣。比如,阅读鉴赏《瓢城古韵》,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就要联系作者看到的景物、想到的历史思考。小巷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是那些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和旧式的木排门等,都无一例外地把作者和读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散文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阅读鉴赏此类游记散文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一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景的,即作者是怎样把参观到的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方法是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
1.品味形象美。
就是透过语言外壳审视和品味游记散文语言的形象美。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描绘形象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比如,《瓢城古韵》中的“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3.因果悟理法。
有些游记散文,作者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阐述事理或揭示哲理。这类游记散文中,写景是说理的基础,说理是写景的升华。阅读鉴赏这类游记散文,要紧紧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细心领悟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这样,悟出了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自然就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了。
四、欣赏优美语言
欣赏游记散文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
如何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
阅读和鉴赏游记散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确辨明体裁
从内容上看,游记散文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从题目上看,有些游记散文的文题常带有明显的游记特征:(1)有明显的词语标志,如常冠以“游”“漫游”“记”“游记”“杂记”“小记”“漫记”“散记”“游录”“行”等词语;(2)以客体为题,如《北固亭》《镜泊湖》等文章的文题;(3)以嵌入客体方位的短语为题,如《峨眉山下》《在草原上》等文章的文题;(4)以客体的某一特色为题,如《沧海日出》《崂山降雪》等文章的文题;(5)以游历的中心事件为题,如《雨中登泰山》《重阳节游灵隐》等文章的文题。
以导游引路为线索组成横式结构也是游记散文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游记散文,作者常常是以导游的口气,重点突出、分门别类地介绍游览地的特色。
三、把握作者的情感
游记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或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要深入地挥“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散文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