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坳陷下石炭统孟公坳段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合集下载

湘中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与地化特征评价

湘中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与地化特征评价
t i o n o f Mi d d l e De v o n i a n ,S h e t i a n q i a o Fo m a r t i o n o f Up p e r De v o n i a n ,Ce s h u i Me mb e r o f Da t a n g S t a g e o f L o we r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L o n g t a n Fo m a r t i o n a n d Da l o n g F o m a r t i o n o f Up p e r P e m i r a n i n he t d e p r e s s i o n. T h e s e a r g i l l a c e o u s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a n d g e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h a l 月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P H Y S I C S
第1 1 卷 第2 期
湘中地 区页岩气勘探潜力与地化特征评价
马少妍 , 徐 猛 ,甘丽丽 ,古 伟 ,张 武 ,尹诗琪 ,李 鹏 , 吴庆勋
( 成都理 工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工程 ” 国家重点实 验室 ,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9 )
(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5 9 , C h i n a )

湘中坳陷非常规及常规资源勘探潜力分析

湘中坳陷非常规及常规资源勘探潜力分析
煤 系区域盖层 连续分布的 区域 为天然 气富集的有利 区。煤 层气有利层位是 下石炭统 测水煤 系和二 叠 系龙潭煤 系, 有利勘探 区块 为洪山殿矿 区和渣 渡矿 区。涟源 凹陷中部和 邵阳凹陷 东部 凹槽 台地相 区,中上 泥盆统 和下石炭统黑
色泥 页岩 系和二 叠系泥页岩 累计 厚度可达几百米 ,同时具有一 定的分布规模 ,如冷水 江一 带面积 分布广泛 ,埋藏 深度在 6 0 0 0 ~30 0m,有机碳含 量较 高 ,热演化程度 高,并且含有较 多的硅 质成分 ,加之构造相对 简单 ,可考虑
出,本 区存 在 2 个与 台凹相 区相对应 的高值 区 ( 即
T C 08 O > .%的地 区) ,有利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受区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4—1 4
修 订 日期 :2 1 0 2—0 一1 l 1
作 者简 介 :殷虹 (9 5 ,女 ,高级T程 师 ,从事 石油地质综 合研 究 1 。E i i yn g ( l (ucn 16 一) 作 - al ihm 2) @sh . l n : 0 o
l 主 力烃 源 岩
据 目前 已有 的 钻 井 资料 认 为 ,湘 中地 区 主要 发 育 有 4 烃 源岩 。Cd_ 。、DsDq 套 lCY , :两套 烃 源岩 是 以 — 碳 酸 盐 岩 或 钙 质 泥 岩 为 主 ,多 属 海 相 台 地 和 台盆
烃源岩 T C O 含量等值线图与沉积相对 比分析可 以看
2 2正 01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 u a sTe h o o ya d Ec n my trl Ga c n l g n o o
Vo . N o. 16. 1
Fe 201 b. 2Fra bibliotek第6 ・ 1 卷 第 期

湘中与湘东南岩关阶组和龙潭组页岩气潜力

湘中与湘东南岩关阶组和龙潭组页岩气潜力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hale gas potential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 of the marine-continental transitional shale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Huna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Yanguanjie Formation and Upper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OC, Rran, kerogen carbon isotope, maceral composition,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Yanguanjie Formation and Longtan Formation shale are at the mature stage, and mainly dominated by type III kerogen. The Longtan shale generally has higher TOC content, while Yanguanjie shale has usually low TOC content. The mineral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clay mineral and quartz, some Yanguanjie shale has high content of calcite. Pores in the two set of shales are not well developed, and their main pores are organic matter pore, dissolution pore and microfracture. The porosity of the Yuanguanjie and Longtan shales varies from 0.41% to 2.73%,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between 0.08×10-3 μm2 and 0.98×10-3 μm2. The porosity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OC content. Unstable minerals such as feldspar and carbonate could provide some pore space, but have limited influence on shale physical property. However, the poro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lay mineral content. 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of shales is generally between 1.67 and 2.5 cm3/g. The desorbed

湘中涟源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气源岩特征与资源评介

湘中涟源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气源岩特征与资源评介

湘中涟源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气源岩特征与资源评介毕华;彭格林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1997(017)004
【摘要】位于湖南中部的连源盆地,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短轴向斜,面
积近600km^2,盆地内有下石炭统侧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两套煤系,煤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中。

两套煤系的煤层均为腐殖煤,有机质属Ⅲ型干酪根,具较强的生气能力。

煤炭中原生小气孔占90%以上,也有次生气孔和内生、次生裂隙、这就决定了煤层气的赋存以吸附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为辅。

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甲烷,含微量重量烃气及非烃气。

煤层的渗透率总体较低,但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毕华;彭格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三塘湖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系烃源岩地化特征 [J], 郭旭东;孙美丽;刘建涛;仝敏波;宜伟
2.羌塘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讨论 [J], 陈文彬;付修根;谭富文;曾
胜强;冯兴雷
3.湘中涟源煤盆地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及其资源预测 [J], 毕华;彭格林
4.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吉格达凹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 [J], 魏建设;姜亭;王宝文;张云鹏;苏琼
5.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及生烃特征——以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为例 [J], 王娜;牟连刚;董雄英;白晶;林常梅;周静;何川;刘会纺;李昊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岳全玲;申继山【期刊名称】《国土资源导刊》【年(卷),期】2006(0)S1【摘要】在研究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湘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

该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粒屑灰岩、礁灰岩、泥晶灰岩,其中以生物碎屑灰岩为最佳;湘中地区岩石发育两种孔隙,一种为原生孔隙,一种为次生孔隙,在该区原生孔隙没有多大储产意义,主要为次生孔隙。

次生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裂缝,其发育程度直接决定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孔隙+裂缝是该区有效的储集空间,经多口钻井,如湘冷1井和新1井的主力产层(石磴子段)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裂缝型;湘中地区孔隙的发育主要受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沉积相带的影响,其中成岩作用影响较大,其中不利的影响为压实、胶结、泥晶化等作用,对孔隙贡献较大的主要为溶蚀作用;岩性、岩石成分、构造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了该区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

【总页数】9页(P33-41)【关键词】储集层;碳酸盐岩;粒屑滩相【作者】岳全玲;申继山【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特征 [J], 胡明毅;朱忠德2.湘中拗陷泥盆—石炭系海相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等温吸附性能 [J], 罗小平;刘军;徐国盛;马若龙;鲜志尧;徐猛3.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J], 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4.碎屑岩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储集性及油气运移关系探讨——以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上奥陶统-石炭系海相碎屑岩储层为例 [J], 朱如凯;郭宏莉;高志勇;张鼐5.南黄海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叠前三参数反演储层预测 [J], 刘俊;陈建文;吴淑玉;张银国;施剑;刘鸿;苑春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上扬子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前景——以湘中坳陷下寒武统为例

中、上扬子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前景——以湘中坳陷下寒武统为例

中、上扬子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前景——以湘中坳陷下寒武统为例郑和荣; 彭勇民; 唐建信; 龙胜祥; 刘光祥; 高波; 何希鹏; 王运海; 顾志翔【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13页(P1155-1167)【关键词】深水硅质页岩; 常压页岩气; 下寒武统; 湘中坳陷; 中上扬子【作者】郑和荣; 彭勇民; 唐建信; 龙胜祥; 刘光祥; 高波; 何希鹏; 王运海; 顾志翔【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2近几年来,常压页岩气领域业已成为我国研究前沿和勘探热点,中国南方地区除四川盆地超压型页岩气藏外,盆外分布广泛的常压型页岩气 [1-2] (图1a),面积大,资源多。

目前,中、上扬子地区常压页岩气领域已展示出良好的开发潜力。

首先,页岩气钻井实践揭示四川盆地边缘南川地区胜页2井压裂试气超过30×104m3/d,平桥背斜以南的金佛山斜坡焦页10井近20×104m3/d,均取得了克拉通盆地类型的页岩气商业发现。

同时,在隔档式褶皱带的相对稳定区,如武隆向斜与彭水向斜,页岩气勘探上获得了隆页1井试气超过6×104 m3/d,彭页1井2.5×104 m3/d的重要突破。

其次,在大陆边缘盆地以东的中扬子地区宜昌斜坡带,鄂宜页1HF并(镜质体反射率Ro为2.31%)于2017年压裂测试获得6.02×104 m3/d常压页岩气流[3]。

镇巴地区城地1井、南江地区天星1井、湘西北地区的慈页1井以及黔中隆起的黄页1井均见到页岩气流和很好的油气显示(图1a),这些失利井(如秀页2井)原因在正文中阐述。

以西的金石1井2012年直井压裂试气得到页岩气2.78×104 m3/d,2014年钻探的金页1HF并(Ro为2.9%)压裂测试页岩气6×104 m3/d。

海相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

海相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

东部块断带
关地庙凸起
零陵凹陷
中部褶断带 东缘断褶带
衡山隆起
1.2 地 质 背 景 湘 中 拗 陷 东 邻 衡 山 凸 起 ,南 接 桂 中 拗 陷 ,是 以
下古生界变质岩系为基底发展起来的一个晚古生 代-中三叠世的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为特征的 准地台型沉积拗陷区 。 [5] 它是在湘桂块体的 基 础 上 发 育 起 来 的,由 震 旦 系 板 溪 群 基 底 固 结 成 形。 湘桂块体位于 华 南 洋 与 扬 子 地 台 之 间[6],属 华 南 构造区,是叠加在 江 南 - 雪 峰 构 造 带 东 南 侧 的 一 个 凹 陷 盆 地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期
敬 乐 等 :湘 中 拗 陷 海 相 页 岩 层 系 岩 相 古 地 理 特 征
· 217 ·
为海陆交互相的 成 煤 环 境,其 分 布 范 围 覆 盖 了 涟 源凹陷和邵阳凹 陷 的 大 部 分,煤 层 主 要 分 布 在 测 水 段 下 部 。 而 二 叠 系 的 龙 潭 组 煤 系 地 层 (海 退 )分 布 范 围 较 小 ,仅 局 限 于 向 斜 内 ,煤 层 发 育 在 龙 潭 组 上 部 。 主 力 泥 页 岩 层 系 发 育 的 层 位 如 表 2。
中三叠世因太平洋板块由南东向北西方向俯 冲 ,激 发 了 强 烈 的 印 支 运 动 ,海 西 — 印 支 早 期 的 陆 表海沉积以升降 运 动 为 主 要 活 动 方 式,形 成 了 典 型的台地相沉积,使 湘 中 拗 陷 随 华 南 陆 表 海 一 道 上升为陆,主要经历了印支、燕 山 及 喜 马 拉 雅 期 3 次构造变 形 。 [11] 加 里 东 期 形 成 了 近 东 西 向 隆 凹 相间的隔档式构 造 的 基 本 格 局,印 支 期 的 构 造 变 形 演 化 是 以 宽 缓 的 褶 皱 、明 显 的 断 裂 、规 模 较 大 的 岩 浆 侵 入 为 主 要 特 征 ,是 最 重 要 的 构 造 反 转 期 ,结 束了海相沉 积 史,形 成 宽 缓 的 区 域 构 造 背 景。 湘 中 贯 通 南 北 ,整 体 向 西 突 出 的 一 系 列 褶 皱 、断 裂 组 成的“祁阳弧”隔 档 式 构 造,就 是 在 此 期 基 本 上 定 型 ,后 经 燕 山 期 改 造 完 善 的 ,且 局 部 凹 陷 中 形 成 了 一系列轴向近东西方向的宽缓褶皱及断层组合, 奠定了湘中拗陷局部构造格架。燕山早期的北西 -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场对早期形成的油气重新 运聚和再分配[13],形成了轴 向 北 东 的 成 左 行 斜 列 构造样式展布的 系 列 构 造 带,控 制 了 湘 中 拗 陷 各 凹陷和凸起上的次级构造单元。晚燕山运动以块 断升降运动为主 要 活 动 方 式,晚 燕 山 - 喜 马 拉 雅 期 地 壳 大 幅 度 隆 起 ,并 迅 速 褶 皱 成 山 ,造 成 本 区 普 遍遭受强烈剥蚀。喜马拉雅早期运动主要为近东 西 向 的 挤 压 作 用 ,而 晚 期 主 要 为 近 南 北 向 的 挤 压 , 所以,喜马拉雅运 动 总 体 表 现 为 强 烈 挤 压 和 快 速 隆升,也 使 得 地 层 剥 蚀 量 较 大、剥 蚀 速 度 快,剥 蚀 的差异性亦较大 。 [14]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页岩气藏形成条件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页岩气藏形成条件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页岩气藏形成条件张琳婷;郭建华;焦鹏;张振【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5)007【摘要】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和综合分析样品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对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暗色泥页岩的厚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主要盆地的页岩气产区相比,该区暗色泥页岩的厚度较大且区域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具有成熟高、脆性矿物丰富、物性较好、储渗空间相对较好等特点;采用地质类比法预测出涟源凹陷3个层位的页岩气总资源量为(0.223~0.460)×1012 m3;涟源凹陷的新化—冷水江一带是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区.【总页数】10页(P2268-2277)【作者】张琳婷;郭建华;焦鹏;张振【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相关文献】1.湘中涟源凹陷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天然气成藏条件 [J], 郭建华;旷理雄;朱锐;周小康;罗小平;祁开令2.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J], 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3.湖南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测水组泥页岩矿物组分与脆性特征研究 [J], 王强;白云山;苗凤彬4.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测水组页岩有利层段优选 [J], 刘力;唐书恒;郗兆栋5.湘中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鹅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J], 田巍;陈孝红;李旭兵;岳勇;李海;刘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佬石炭系天然气成藏规律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佬石炭系天然气成藏规律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佬石炭系天然气成藏规律赵芸;李波;龚文平;朱锐;董晶晶【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年(卷),期】2022(41)2【摘要】湘中涟源凹陷是目前扬子板块页岩气和页岩油的热点地区。

该地区经历多期构造抬升,地层剥蚀严重,构造极为复杂,为油气藏的预测带来了极大困难。

杨家佬地区是涟源凹陷中优质的含气区块,通过对该地区的天然气特征、储盖条件及成藏期次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规律,为该地区乃至涟源凹陷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明确的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以甲烷为主,氮气次之,系天然气单独成藏;研究区主要储层为下石炭统的生屑灰岩、云质灰岩、含泥质较少的微—细晶灰岩以及薄层状含砂泥页岩,储集空间为次生的溶蚀孔隙和构造破裂缝;研究区石炭系发育的测水段煤层区域分布完整,可作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与储集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组合关系,形成了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2种主要圈闭类型,但圈闭形成后多次的构造运动对本区盖层造成了较大影响,从而破坏了天然气保存;本区的气藏成藏包括近源富集成藏、后期改造二次成藏以及晚期成藏3种天然气富集成藏模式。

【总页数】10页(P26-35)【关键词】成藏模式;储层;成藏条件;石炭系;涟源凹陷【作者】赵芸;李波;龚文平;朱锐;董晶晶【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湘中涟源凹陷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天然气成藏条件2.湘中涟源凹陷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3.湘中涟源凹陷海相油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4.湘中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鹅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5.湘中涟源凹陷上古界油气成藏期次与聚集规律的初步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生储特征及勘探潜力研究

湘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生储特征及勘探潜力研究
a n d I n f o — Ph ys i c s,Ce n t r a l S 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s h a,Hu n a n 4 1 0 0 8 3,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De v o n i a n —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wa s g e n e r a l l y g a s — b e a r i n g b u t t h e f o r ma —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wa s l o w a n d t h e o u t p u t wa s d e c r e a s i n g r a p i d l y . T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f o c u s e d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c h a r —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s o u r c e r o c k,Pa l a e o g e o g r a p h y,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i g r a p h y,h y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h y —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s t u d y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s e d i me n t a r y e n v i r o n me n t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摘要】石炭系测水组是涟源凹陷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针对页岩气藏自生自储、低孔低渗的特征,进行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研究是该区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野外露头、钻探井及样品实验测试数据等资料,对测水组泥页岩储层分布、矿物组成、物性、含气性等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测水组泥页岩在凹陷中部褶皱带厚度最大、埋深适合;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超过70%,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与后期的压裂改造.泥页岩内微孔隙与裂缝较为发育,孔径分布范围3.71~19.07 nm,以介孔为主,具有较大的孔比表面积,孔径与总孔隙体积随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储层孔隙度为1.0%~6.2%,平均为3.5%,渗透率变化较大,受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为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储层.受埋深较浅的影响,样品整体含气量较低,分布在0.16-0.49 m3/t,但等温吸附测试的吸附气量远大于解析气量,表明在合适的埋深下测水组仍具有较好的储气能力.综合评价认为,涟源凹陷测水组泥页岩具有形成优质页岩气储层的潜力.【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8页(P172-179)【关键词】泥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孔隙度;含气性;测水组;涟源凹陷【作者】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P618.13Miao F B,Wang Q,Bai Y S and Tan H.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2016,32(2):172-179.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暗色泥页岩及其它岩性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1-2],因其清洁、低碳、高效等特性,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天然气成藏条件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天然气成藏条件

湘中涟源凹陷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天然气成藏条件郭建华;旷理雄;朱锐;周小康;罗小平;祁开令【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9)001【摘要】杨家山地区是涟源凹陷最有利的含气区块之一.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杨家山地区下石炭统刘家塘组和石磴子组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建立了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主要烃源岩为刘家塘组和石磴子组,总体达到较好-好烃源岩级别,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本区刘家塘组和石磴子组储集层类型为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隙型,区域封盖和直接封盖能力较好,但印支期后多期次构造运动对本区气保存条件影响较大;区内至少发生了2 次天然气注入成藏期,其中最重要的气注入成藏期为晚三叠世;存在构造和岩性两大类气藏类型和近源早期成藏、近源二次成藏和近源晚期成藏3 种成藏模式.【总页数】7页(P178-184)【作者】郭建华;旷理雄;朱锐;周小康;罗小平;祁开令【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国石化中南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中国石化中南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相关文献】1.湘中涟源下石炭统的陆源碎屑风暴岩 [J], 邵龙义;张鹏飞2.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页岩气藏形成条件 [J], 张琳婷;郭建华;焦鹏;张振3.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J], 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4.湘中涟源凹陷下石炭统天鹅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J], 田巍;陈孝红;李旭兵;岳勇;李海;刘安5.湘中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保存条件 [J], 苗凤彬;谭慧;王强;白云山;彭中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勘探前景”资料汇编

“勘探前景”资料汇编

“勘探前景”资料汇编目录一、陆棚相黑色泥岩发育特征、沉积演化及页岩气勘探前景——以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为例二、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地层特征与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三、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我国黔南坳陷页岩气勘探前景浅析四、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五、四川盆地页岩气与煤层气勘探前景分析六、中国元古宇烃源岩成烃特征及勘探前景陆棚相黑色泥岩发育特征、沉积演化及页岩气勘探前景——以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为例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境内,是扬子陆块西南缘晚奥陶世牛蹄塘期的代表性沉积剖面。

该剖面富含黑色泥岩,是我国南方晚奥陶世黑色页岩的重要发育区。

本文以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为例,探讨陆棚相黑色泥岩的发育特征、沉积演化及页岩气勘探前景。

牛蹄塘组黑色泥岩主要由粘土矿物、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组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色泥岩的结构和形态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其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高岭石次之,含有少量的伊利石。

黑色泥岩的厚度较大,一般在50-80米之间,最厚处可达100米以上。

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的沉积环境经历了从陆棚到陆表海的演化过程。

晚奥陶世初期,牛蹄塘组处于陆棚相环境下,接受了大量陆源碎屑物质的沉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棚逐渐向陆表海演化,沉积环境变得更为安静,有利于黑色泥岩的形成和保存。

因此,牛蹄塘组中黑色泥岩的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在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黑色泥岩作为页岩气的重要储层,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然而,目前针对该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尚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缺乏系统的勘探开发方案、技术难题以及投资不足等问题。

本文以瓮安永和剖面牛蹄塘组为例,探讨了陆棚相黑色泥岩的发育特征、沉积演化及页岩气勘探前景。

研究发现,牛蹄塘组黑色泥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其形成和保存受沉积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的控制。

同时,黑色泥岩作为页岩气的重要储层,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湘中坳陷上泥盆统锡矿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量预测

湘中坳陷上泥盆统锡矿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量预测

第5卷第1期 2018年2月非常规油气U N C O N V EN TO N A L OIL & GASVol. 5 No. 1Feb. 2018湘中坳陷上泥盆统锡矿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量预测张琳婷u,孟宁宁u,冷春鹏1(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河北唐山 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剩余油一提高采收率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摘要:在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中坳陷上泥盆统暗色泥页岩的厚 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该区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相、碎屑岩潮坪相及7湖相等沉积相带;暗色泥页岩的 厚度较大且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北厚南薄的趋势;页岩总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以高成熟与过成熟为主,储层物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游离气含量高,烃源岩正处于高热演化期;应用体积法预测出湘中坳陷泥 盆统锡矿山组总资源量为(219〜0.420) X1m0。

关键词:湘中坳陷;上泥盆统;锡矿山组;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量预测中图分类号:T E132.2 文献标识码在Resources Prediction and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of Shale Gasof Xikuangshan Formation of Upper Devonian inMiddle Hunan DepressionZhang Linting1,2,Meng Ningning1,2,Leng Chunpeng1,2(1. College o f M in in g E ngineering 犵N orth China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T angshan,Hebei 0629,China; 2.R em aining O il-EO R L aboratory,N orth China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Tangshan ^Hebei063009, China)A bstract:Based on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f outcrops observation and sam ple testing data of X ikuangshan form a­tion of U pper D evonian,to analysis accumulative conditions of shale gas and sedim entary environm ent in the area,such as regional distribution,contents of organic m aturity,reservoir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burial history of the dark shale. T he sedim entary facies zones developed in the depression include delta facies,tidal-flat facies and la­goon facies distributed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Shale occurred widely and distributed stably in the area, which becomes gradually thinner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T he shale has high total organic carbon (T O C) , high organic m atter m aturity,good physical property of reservoir,high brittle m ineral content,high content of free gas. It was supposed that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higher m ature. T he volum etric method applied for predicting the resource,the total quantity was (0. 219〜0. 420) X 101 m3.Key w ords:middle H unan depression;U pper D evonian;X ikuangshan form ation;shale g as;accum ulation condi­tions; resources prediction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指主体位于暗 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1]。

湘中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保存条件

湘中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保存条件

湘中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保存条件苗凤彬;谭慧;王强;白云山;彭中勤【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6(35)6【摘要】湘中涟源凹陷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样式复杂,以往的勘探实践发现凹陷内不同地区泥页岩含气性差异较大,因此保存条件成为制约该区页岩气富集高产与有利区优选的重要因素。

以该区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从埋藏深度、构造作用、盖层条件、地层流体特征及气体组分等方面对页岩气的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凹陷中部褶皱带的向斜区泥页岩埋藏深、构造环境相对稳定、断层发育程度低、盖层封闭性强、受地表水改造程度低,是页岩气聚集、保存的有利区;而背斜构造区与东、西部构造带泥页岩埋深不稳定,抬升剥蚀严重,断层发育,盖层封闭性差甚至缺失,与地表水交替程度高,已形成的气藏多被破坏。

综合研究认为,中部构造带内车田江向斜中心、南翼地区和桥头河向斜中心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最好,具有形成优质页岩气藏的潜力,为涟源凹陷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区域,且测水组纵向上以第3套煤层之下的泥页岩段含气性较好,为重要勘探层段。

【总页数】8页(P90-97)【关键词】构造作用;盖层;地层流体;保存条件;页岩气;测水组;涟源凹陷【作者】苗凤彬;谭慧;王强;白云山;彭中勤【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相关文献】1.湘中地区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生气物质基础研究 [J], 王朝晖;肖正辉;杨荣丰;黄俨然;宁博文;邓翼2.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J], 苗凤彬;王强;白云山;谭慧3.湘中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测水组\"三气\"测井评价 [J], 田巍;白云山;王强;苗凤彬4.湘中涟源凹陷下二叠统梁山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J], 田巍;王强;陈林;苗凤彬;白云山5.湘中坳陷涟源凹陷湘页1井大隆组页岩气地质特征 [J], 汪凯明;何希鹏;许玉萍;金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中及湘东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湘中及湘东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湘中及湘东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李国亮;王先辉;柏道远;罗鹏;姜文【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5(34)3【摘要】湘中及湘东南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区内二叠纪龙潭组以滨岸泻湖-沼泽相沉积为主。

通过野外采样分析和资料收集,对龙潭组泥页岩区域展布特征、地球化学选区、储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龙潭组含气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高[w(TOC)]为0.36%~14.56%,平均为4.48%),热演化程度高(Ro为2.12%~3.52%,平均为2.59%),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生气潜力大,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29%~86%),属低孔低渗类型,且微孔隙发育。

页岩埋深适中(400~1 800m),沉积厚度以几十米至千米不等。

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地区龙潭组页岩气较好的前景,特别是各凹陷盆地沉积中心最优。

基于综合对比研究划分出3个有利区:涟源有利区(Ⅰ)、邵阳-隆回有利区(Ⅱ)和永兴-耒阳有利区(Ⅲ),其中以Ⅰ、Ⅲ有利区条件较好,可以为进一步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总页数】6页(P133-138)【关键词】湘中及湘东南坳陷;龙潭组;有机质含量;脆性矿物;页岩气【作者】李国亮;王先辉;柏道远;罗鹏;姜文【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油气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1【相关文献】1.下扬子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J], 吴浩;姚素平;焦堃;胡文碹;尹宏伟;贾东2.湘中及湘东南地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J], 李国亮;王先辉;柏道远;罗鹏3.湘中涟源凹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 [J], 白云山;王强;苗凤彬;曾雄伟;曾平;路鹏4.湘中涟源凹陷下二叠统梁山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J], 田巍;王强;陈林;苗凤彬;白云山5.湘中坳陷与湘东南坳陷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探讨 [J], 李岩;鱼磊;蔡宁波;郭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中坳陷东缘天马山组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

湘中坳陷东缘天马山组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
organic matter type is mainly type Ⅰ, and the overal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s low with average amount of 0.34%.
The average degree of maturity R o is 2.41%, which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high maturity⁃overmaturity. The mineral
第 35 卷
第4期
资源信息与工程
多期多次的构造复合联合的叠加形态,其构造样式
征,鲍马序列明显,为成熟度低的具复理石建造特征
以典型的穹盆叠加褶皱为主。 研究区地处邵阳凹陷
的半深海陆棚边缘⁃斜坡相的陆源碎屑浊积岩沉积。
和关帝庙隆起,位于邵阳—汨罗断裂和株洲—双牌
断裂之间,祁阳弧断裂从研究区中部穿过,区内次生
carbonaceous slate and shal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Tianmashan Formation is a terrestrial clastic turbidite
deposit of semi⁃deep sea shelf edge⁃slope facies, 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carbonaceous slate of 49.39m. The
综合该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并参考页岩气有利区优选评价指标,认为天马山组不能作为有利区优选目的层位。
关键词: 天马山组;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地质特征; 湘中坳陷
中图分类号: P6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339(2020)04-0024-04

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中国页岩油藏有利区展布

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中国页岩油藏有利区展布

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中国页岩油藏有利区展布杨伟伟;冯渊;杨勇;付晓燕;冯永玖【摘要】中国页岩油资源量十分丰富,阐明中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对于查明中国页岩油藏的有利分布区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油藏成藏地质条件包括两大方面:大规模分布的成熟度适中的腐泥型、富有机质泥页岩提供了页岩油成藏的物质基础;渗透性相对较好的夹层或裂缝发育的页岩层为有利页岩油储集层.中国各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湖相中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页岩油成藏条件较好,为中国页岩油藏的主要有利区,包括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四川盆地侏罗系、松辽盆地白垩系、渤海湾盆地古近系、苏北盆地古近系、江汉盆地古近系、南襄盆地古近系.其中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与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地质条件最佳.【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5页(P253-257)【关键词】中国;含页岩油盆地;页岩油藏;成藏条件;有利区分布【作者】杨伟伟;冯渊;杨勇;付晓燕;冯永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8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认为,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往往是烃源岩或封盖层,而非油气储集层。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逐渐在泥页岩层系中发现大量的油气,页岩油和页岩气成为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

在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取得成功以后,页岩油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其产量从2005年起开始迅速增加,目前已在多个海相页岩层系中产出页岩油,并已成为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重点[1-5]。

黔南坳陷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黔南坳陷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第66卷增刊1Vol.66Supp.1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黔南坳陷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苑坤1),方欣欣2),王婷1),陈榕1),林拓1),覃英伦1),卢树藩3),罗香建3)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3)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550081注: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桂中-南盘江页岩气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88)的成果。

收稿日期:2020-01-10;改回日期:2020-02-10;责任编辑:周健。

DOI :10.16509/j.georeview.2020.s1.044作者简介:苑坤,男,1985年生,硕士,工程师,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Email :****************。

关键词:黔南坳陷;打屋坝组;页岩气;成藏特征黔南坳陷横跨扬子陆块、江南地块及右江造山带,自晚元古代以来在多期构造应力及燕山期强烈断块活动作用下,呈现出“堑-垒”镶嵌的断块组合。

坳陷内的下石炭统打屋坝组地层分布连续,是我国南方上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的典型地区;但地层发育受构造及沉积环境影响,岩性组合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

1区域地质背景紫云地区属右江盆地与黔南坳陷区接触带,在构造上位于水城—紫云—南丹裂陷槽北东边缘(高军波等,2017)。

北东部属都匀南北向构造变形区,以南北向褶皱和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展布为主;南西部为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以北西向褶皱和断裂发育为特征(图1)。

“打屋坝组”由侯鸿飞等在1985年创名于贵州长顺县睦化镇打屋坝村,指整合于睦化组泥晶灰岩之上、南丹组块状灰岩之下的一套地层。

根据各段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可将其分为四段(表1)。

其中,黑色富有机质页岩集中发育在打屋坝组一、三段,而打屋坝组二段多为泥晶灰与碳质泥岩互层,打屋坝组四段为燧石灰岩、砂岩、泥页岩的组合。

2成藏特征通过对比黔南坳陷典型剖面,从页岩厚度、沉积环境、有机地化特征、岩石的储渗性及含气性等指标(郗兆栋等,2018)对打屋坝组的四段地层进行了对比评价(表2),认为:打屋坝组四段:多为半深水相沉积,有效的页岩段较薄,页岩连续厚度小;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0.66%;热演化程度较高(R o 平均2.98%);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

以石门剖面为例分析桂北地区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

以石门剖面为例分析桂北地区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

第46卷 第2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6No.2 2019年4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Apr.2019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9.02.04[文章编号]1671-9727(2019)02-0162-09[收稿日期]2018-05-3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4);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21000150011)。

[第一作者]张子亚(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气地质,E-mail:zyzhang3327@163.com[通信作者]刘欣春(1982-),男,博士,研究方向:页岩气、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等,E-mail:liuxinchun2012@cdut.cn以石门剖面为例分析桂北地区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张子亚1,2,吴超伟3,石砥石1,2,覃英伦1,2,刘欣春3,罗 文3,徐胜林3,赵应权3,张 聪1,2(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地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摘要]利用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红外碳硫测定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方法,以桂中拗陷最北部的石门剖面为例,探讨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潜力。

下石炭统英塘组第三段厚约340m,有机质含量较高(TOC质量分数为1.04%~1.47%);Ro值为2.35%~2.77%,平均为2.52%;脆性矿物的质量分数为50%~77%,脆性指数为29.59%~47.96%;黏土矿物经历了较为明显的蒙皂石向伊利石的转化阶段,微孔隙发育程度较高。

将该剖面页岩气储层的地化、物性特征及沉积厚度与四川盆地及北美页岩气对比,认为桂中拗陷英塘组第三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中坳陷下石炭统孟公坳段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曹清古;韦庆亮;肖秋苟;孙庭金;王津义【摘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和地震资料,对湘中坳陷下石炭统岩关阶孟公坳段页岩气勘探前景进行了探索。

由烃源条件、保存条件、页岩气赋存条件及页岩可压裂性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套泥页岩沉积厚度较大,富含有机质,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TOC在1.32%~3.10%,镜质组反射率普遍大于2.0%,且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烃源条件。

从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吸附性能等方面揭示出该套页岩发育良好的天然气赋存空间,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黏土矿物含量及较好的顶底板条件决定了该套页岩具有良好的可压裂性。

湘中坳陷的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盖层封盖性能良好,有利于页岩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utcrop, experimental and seismic data, thick organic-rich Lower Carboniferous Menggongao shale develops in Xiangzhong Depression, Hunan. Result of geochem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general kerogen is commonly Type-Ⅱ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Ro is commonly >2.0% in the shale with overmature evolution, which means abundant source of hydrocarbon. It is shown that this shale has good conditions of gas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because of week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good gas-sealing capacity.【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页(P43-49)【关键词】湘中坳陷;早石炭世;孟公坳段;页岩气;油气成藏;成藏条件【作者】曹清古;韦庆亮;肖秋苟;孙庭金;王津义【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TE132.2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有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据预测,世界页岩气总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中东、北非、拉丁美洲、前苏联等地区[1-4]。

至2010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超过1379×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3%[5],产气层位主要集中在泥盆系、石炭系及下白垩统[6-8]。

2012年我国国土资源部首次公布了全国陆域页岩气资源量为134.42×1012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25.08×1012m3,显示了我国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5]。

但在中国南方勘探区域,目前已取得页岩气突破性进展的仅有四川盆地,层位上也仅局限于下古生界的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9-11]。

湘中坳陷作为南方未来页岩气勘探的后备区块之一,能否实现同样的“突破性进展”,这是值得勘探决策者和油气勘探研究工作者关注和期待的。

湘中坳陷在常规油气勘探的过程中,大量钻井出现的不同级别油气显示(气浸、气涌甚至井喷),已经证实本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如在新1井、湘中1井、湘冷1井(井位见图1)的下石炭统大塘阶石磴子段致密储层中已经获低产工业气流。

对于湘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前景的研究,前人多着重于整体评价,即纵向上对中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上二叠统的泥页岩发育段进行整体考察[12-14],但针对具体某一层系的研究尚少。

同时,在湘中坳陷下石炭统烃源岩的研究中,前人较多地关注大塘阶测水段煤系烃源岩,而对于岩关阶泥页岩的研究程度较低。

通过多年来对中国南方各地区的研究表明,在早石炭世岩关期,中国南方发生了一次广泛海侵,造就了不同地区(包括湘中坳陷)泥页岩烃源层的普遍发育。

因此,本次研究期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实验测试结果及相关地震资料等,先行从页岩气成藏的各个方面,对湘中坳陷下石炭统岩关阶孟公坳段泥页岩发育段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以推进湘中地区页岩气的勘探进程。

湘中坳陷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以北、雪峰古陆以南的雪峰推覆体后缘滑覆构造带部位,它是在以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为基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准地台型陆表海沉积坳陷区[15-16]。

坳陷内可划分出“三凸四凹”共7个三级构造单元(图1)。

区内由一系列NE—NEE向展布的复背斜和复向斜组成,具隔档式构造样式。

该区地层发育齐全,元古界—中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

元古界—下古生界主要出露在坳陷周缘隆起带及坳陷中的凸起带上;泥盆系—三叠系沉积以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总厚度大于5000m,主要分布在涟源、邵阳、零陵等三个凹陷中。

本次研究的下石炭统孟公坳段分布较广,区域上以广泛发育碳酸盐岩为特征,但空间上的岩性、厚度变化较大,厚度一般在50~500m之间。

在早石炭世岩关期,湘中地区发生陆内裂陷,形成了“台-盆相间”的裂陷盆地格局(图2)。

由于涟源、邵阳、武岗等地区的裂陷沉降,形成了三个深水台盆,零陵地区则形成一个次深水台内洼地。

在广阔的湘中台地上主要发育大套浅色厚层状的碳酸盐岩沉积,台间盆地内则发育暗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过渡相区(台内洼地)则发育厚层状碳酸盐岩夹薄层泥页岩。

伴随着裂陷盆地的形成,本区发生大规模海侵,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孟公坳时在深水台盆相区沉积了一套暗色富有机质的泥页岩。

页岩气是以自生自储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藏相比,页岩气藏有着独特的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因此页岩气的评价方法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从烃源条件、保存条件、泥页岩储集物性特征以及工程可压裂性等方面,展开对湘中坳陷下石炭统岩关阶孟公坳段页岩气勘探这一新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

3.1 烃源条件湘中地区上古生界发育中上泥盆统棋子桥组和佘田桥组、下石炭统岩关阶孟公坳段和大塘阶测水段、以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等多套烃源岩。

对于石炭系烃源岩,前人更多地关注测水段煤系烃源岩[16-17],然而通过本次野外露头及室内测试资料的研究后发现,湘中地区下石炭统除测水段之外,还发育一套相对更为有利的烃源岩,即孟公坳段泥页岩。

裂陷槽盆相沉积的孟公坳段黑色泥页岩主要分布于涟源凹陷中部和邵阳凹陷中西部。

本次研究分别对位于涟源凹陷的冷水江剖面(冷水江城区东南郊约1km处)和位于邵阳凹陷的城南剖面(邵阳城区南郊约3.5 km处)的孟公坳段进行了野外实测分析(剖面位置见图2)。

(1)冷水江剖面孟公坳段地层的三分性比较明显,中下部为泥页岩夹薄层泥灰岩,地层厚76.5m,泥页岩段累计厚约65.0m;中部为中厚层状石灰岩、泥灰岩夹薄层粉砂岩,厚17m;上部以泥页岩为主,夹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地层厚113m,累计泥页岩厚约55m。

对野外露头剖面的泥页岩发育段进行了系统采样,33个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TOC含量为0.57%~4.19%,平均1.32%,属极好烃源岩(表1),其中TOC含量0.5%~1.0%的样品10个,占比30.30%,TOC含量1.0%~2.0%的样品21个,占比63.64%,TOC>2.0%的高丰度烃源岩样品2个,占比6.06%(图3)。

(2)在城南剖面中,孟公坳段地层同样具有明显的三分性,下部为黑色页岩,厚61.7 m;中部发育中薄层状石灰岩夹页岩,厚11.5 m;上部主要为页岩,厚72m(图4)。

对泥页岩段进行系统采样,41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TOC值为0.60%~17.81%,平均3.10%(表1),属于极好烃源岩;其中TOC含量0.5%~1.0%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21.95%,含量为1.0%~2.0%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41.46%,含量>2.0%的高丰度烃源岩样品占总样品数的36.59%(图3)。

与涟源凹陷对比,邵阳凹陷黑色页岩更发育,有机质丰度更高,单层厚度更大。

另外,经野外调查发现,零陵凹陷的孟公坳段泥页岩发育较差,仅局部分布。

通过地化测试分析,孟公坳段泥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少量Ⅲ型。

有机显微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超微组分26.2%、镜质组40.6%、丝质组33.2%,类型指数12.4。

邵阳城南剖面泥页岩样品的干酪根δ13C值为-28.6‰~-23.7‰,平均-25.1‰;而冷水江剖面泥页岩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稍重,δ13C值为-25.6‰~-22.9‰,平均-24.2‰。

因此,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来看,本套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

从演化程度来看,本套泥页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普遍大于2.0%,表明烃源岩处于生气高峰。

有机质成熟作用过程不仅使泥页岩大量生成天然气,供泥页岩达到饱和吸附,而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高的热演化可以改善泥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增加游离气含量,同时也可增加岩石脆性,有利于压裂。

3.2 保存条件湘中坳陷位于衡山隆起带与雪峰隆起带之间的稳定地带,构造变形相对较弱,由一系列复向斜和复背斜构成。

湘中坳陷内的凹陷区断裂不发育,岩浆活动一般也只发育在坳陷周缘及坳陷中的部分凸起带上。

凹陷内向斜区的地表出露地层较新,一般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其下伏地层连续、保存完好。

作为页岩气勘探目的层的孟公坳段,其上覆盖一套有利的油气盖层,即下石炭统大塘阶测水段煤系地层[18],该套盖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封盖能力,有效盖层的厚度约60~130 m,突破压力值高达18.78~28.19 MPa,中值半径为3.15~5.38nm,封闭气柱高度最高可达2 734 m(表2)。

本套盖层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涟源凹陷及邵阳凹陷。

因此,综合考虑构造变形特征、岩浆活动程度、以及目的层的上覆盖层等因素,认为湘中坳陷岩关阶孟公坳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气保存条件。

3.3 页岩物性特征页岩气的赋存状态主体是以吸附态和游离态两种方式存在于泥页岩中,具有自生自储、吸附成藏、隐蔽聚集等特点[7]。

因而页岩气储层相对于常规储层而言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然而,对于页岩气储层的评价,目前则尚没有统一的规范[5,19]。

通常情况下,页岩气储层都具有低孔低渗特征,美国主要产气页岩储层的岩心分析,总孔隙度分布在2.0%~14.0%之间,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μm2[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