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要素一览表本册教材编排了八个主题单元,有三个特殊单元(古典名着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单元)和五个普通单元。
从人文主题上看,五个普通单元主题丰富多彩,分别是“童年往事” “家国情怀”“思维火花” “异域风情”“幽默智慧”,无论对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还是培育情操,都具有积极的成长意义。
三个特殊单元中,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将人物特点写具体;综合性学习单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会汉字之美,了解汉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兴趣,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古典名着学习单元的编排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中国古典文学,激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初步学习一些古典名着阅读的方法。
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就从阅读、习作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教材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阅读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一、关注学生言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本册有两个单元(第六单元“思维火花” 、第八单元“幽默智慧” )从人文主题上就直接指向了言语思维的发展和体验。
从这两个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来看,前者直接指向思维过程的梳理,意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主要指向对课文风趣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表面看这种风趣来自于作品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实际上是作者语言表达的智慧,体现的是言语思维的创造性。
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母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到了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利用思维导图、对比图等梳理、了解乃至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发展。
教材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带来的积极体验,第六单元的习作与阅读是一体化编排设计的。
阅读中了解故事人物的思维过程,习作中运用逻辑思维根据情境编写故事,既要做到情节的连贯性,又要做到情节的转折。
第八单元“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认识到语言表达多姿多彩的魅力。
部编版(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二
策略单元:提问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
留心观察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
神话故事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习作单元:把一件事写
五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清楚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六
些线索,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
02 通过阅读文本前面的内容,理解预测后面故事的发展情节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相关知识预测,如结合生活中的相似情境,对文本的故事
03
发展走向、人物命运、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进行预测。
4 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
**3—4篇课文联系紧密,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突出训练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
进行策略的示范与指 导,导语和课后思考 练习题紧密围绕本单 元的阅读策略展开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
神话故事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习作单元:把一件事写
五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清楚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六
童年生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七
家国情怀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八
古代故事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联结
快速 阅读
自我 (理解)
监控
阅读策略的认识与辨析
阅读策略——预测:读者根据线索去猜测。
预测的 作用
激发阅读兴趣 充分发挥想象
预测注 意方面
要根据一定线索有依据地猜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全文
题。
于提问的习
尝试给问题归类,筛 选出对文章链接更有价值
惯。
的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2024/8/18
8.*蝴蝶的家
实践运用提问的方法
训练目标承前启后,促进阶段性发展纵向编排,语文要素呈连续性和发展性 四、五年级其他指向阅读策略的课文及训练
阅读策略 提问 提问
提问
提问
2024/8/18
提问
课文
18.牛和鹅
19.一只窝囊的大 老虎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结构导图 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思路(课时安排) 三、简述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策略(结 合课例) 四、单元字词、积累运用、习作教学建议
2024/8/18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结构导图
本单元能力训练点是提问的阅读策略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1.结合课文学习总结梳理“提问”策略,促进阅读。(板块1:交 流平台)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偏旁组新字等联系识字词(板块2: 识字)。
3.结合课文重点句理解学习,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效果、了解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3课时 因为要补 学三年级观察、 修改和分享习 作方法,可以 加1课时。 1课时 板块1和3 可以安排在课 文学习中,压 缩相应的课时
2024/8/18
2024/8/18
能力选点表述清晰
人文主题(名言)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学习要素:
能力选点表述清晰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 平台”对重点学习方 法进行回顾、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可操 作性增强,可融入课 文教学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分析解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分析解读一、内容综述首先本册教材继续强调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内容上选取了富有童趣和启发性的文本,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其次本册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在单元设计中,融入了大量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古诗文、成语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再者本册教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内容设计注重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实用性。
此外本册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探究式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丰富多样,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又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样的设计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简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重要性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课程,它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更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该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全面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上,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学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部教材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优化教学策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理解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分析解读的探讨,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即分析解读单元内容,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资源,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规划教学建议
统编六下第六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谢与惜别”,设计这样的人文主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六年的学习成长经历,在梳理过程中回味、感受,表达对母校和师友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本单元编排了两个板块,分别是“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
这两个板块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课本所要求的情感体验;并能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是中、高学段的要求。
其中对四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五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搜集资料”是指根据学习和实践的实际情况将所需要的数据、文字等以一定的方法聚合到一起,以满足具体学习和实践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统编版教材对四年级的要求是“初步学习”整理资料,对五年级的学生要求只掌握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习”意味着养成基本的整理资料的意识,能按照一定要求简要整理资料。
而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则意味着学生已经有主动根据目的进行资料搜集,搜集中可能涵盖查阅书籍、图书馆资料查询、网上资料查询等基本的操作方法。
而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经过了六年学习实践的锻炼,统编版教材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故而在原有基础上对六年级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整理资料”。
所谓整理,在教材中有明确的“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分为“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
由此可知,“整理资料”是针对学生成长纪念册的提出的要求,而在这个完成这个要求之前,需要学生能够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的回忆。
“填写时间轴”的活动建议实际上是整理资料的第一步,六年对于只有12岁的学生来说,时间跨度长,梳理时间线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汇总记忆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遗忘、错记。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建议、单元先导课》课件部编版创新_29747871
一、单元教材解读 ● 语用主题
语
用 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学习倡议书。
主
题
一、单元教材解读 ●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在 文 本 中 的 体 现
课题
呈现方 式
《只有一个地 课后练
球》
习
《古诗词三首》 课后练 习
《三黑和土地》 课文导 读
《青山不老》 课文导 读
要求
要点
例句
默读课文,抓住 关键句子,说一 说文章讲了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搜集资料,用恰 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 件事物介绍清楚的写作 特点。
同一年段,教学目标 也体现出阶梯式上升特 点。
●
人情美、自然美、 情感美、语言美。
散文
文章文笔清新自然 ,语言生动、形象、深刻, 饱含深情情。通过学习这种文章,使学生受到优秀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感受语言美
体会情感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理解诗句内容含义、根据诗句内容想 象诗词描写的画面,体验诗词意境。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 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继续训练学生抓关键句提炼语段观点的能力。学会从关键词 句中搜集主要信息。 3.积累古代文常识中专用名词,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三、教学建议 ● 要关注并运用好课文导语、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
梯
度
解
高年级
析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 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
中年级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 低年级 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
一、单元教材解读 ●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中年级 低年级
梯
度
高年级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本单元的主题是“科普”,包含了四篇与自然、科技有关的课文。
其中,《琥珀》是根据德国著名科普作家XXX所著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写的,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重点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千年梦圆在今朝》则是一篇略读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在阅读策略上的进一步发展,旨在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惯,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逐渐形成基本阅读技能。
在提问的基础上,本单元还提出了“试着解决”的进一步要求。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的课后都有“提问题并解决的要求”。
琥珀》的课后给出了“提出不懂的问题”的示范举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要求写下“不懂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记录、梳理问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要求“和同学交流”,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
在“语文园地”中,总结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通过查资料理解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别人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说新闻”,有两个表达要求:一是“准确传达信息”,要尊重新闻事实,不能更改新闻内容;二是“清楚、连贯地讲述”,也就是要把新闻事件讲明白,口头表达要流畅。
本单元的写作和阅读教学要素有明确的层次和落实方式。
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并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作。
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够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同时也要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了解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部编版语文教材解读、特色、使用建议
• 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 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 从7个方面介绍:
• 新教材和以往流行的教材(包括人教版) 比,“新”在何处,
• 有哪些创新点,
• 一线老师使用新教材,应当在哪些方面多 加注意。
• 三、“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 个创新点。
课 文
课
文
课
文
课 文
框架 结构
编排 特点
主要 内容
教学 建议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
• 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 背景是什么?
• 三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广大师生也有 这个愿望,统编是迟早的事情。
•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
•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 机渗透”。
•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 • 往课外阅读延伸, • 往语文生活延伸。
•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 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
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 国文教科书的编写有认真的清理总结,有 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
• 经典性 • 文质兼美 • 适宜教学 • 时代性
选文的变化
• 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 “时文”相对少了。 • 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占有较大比重。
创新点之二
•
•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 “部编本”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 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初中的五个板块
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五个渠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本单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对其所了解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相应的节日诗词、童谣等文本,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浪漫和欢乐;第四部分是通过听取祖辈讲授经历和传统习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会传承文化;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传统节日的形象感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将其分类;②知道一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③学会阅读和欣赏节日诗词、童谣和传统文化经典;④了解祖辈们的传统习俗,明白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⑤观看多媒体素材,形象感知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①能够观察、分类、描述、表达和创作;②能够听取祖辈讲述,了解传统文化;③能够理解诗词、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涵;④培养学生的传统节日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目标①学会尊重、珍视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②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魅力,增加爱国情感;③培养学生的习惯,爱好和良好的品质,增进同学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能够准确分类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②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诗词、童谣,理解其含义。
2.教学难点①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②学会欣赏诗词,理解并感受内在含义。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口语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2.项目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制作月饼、包饺子、写年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三上语文教材解读-----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一、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与低年级比较:二年级下册教材包括八个单元:集中识字(1个单元,有4课),课文(7个单元,每个单元3-4篇课文)每单元后安排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书后还有三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
再看看我们三年级上册新教材就有了新变化,请大家看看图中红色标记新增了四个内容:每单元前面多了个单元导语,另外还特别安排了两个主题单元: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习作主题是观察,这个单元有两篇课文和两篇例文),每单元比二年级下册还多了习作,其他内容基本就是相同的了。
我在培训时,李老师建议我们老师们在备课时,首先就要明确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打开书目录我们就来看看。
第一单元是围绕“学校生活”的一组课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开篇写道: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都是关于描写秋天的诗。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金色巴掌就是指金色的落叶,也是秋。
《6.秋天的雨》、《7.听听秋的声音》很明显也是写秋,那这个单元我们就用金秋时节来概括;第三单元“童话世界”;第四单元就是前面说的新增的一个策略单元(即预测);第五单元是关于“观察”的习作单元,第六单元围绕“祖国河山”在写,第七单元是“我与自然”,最后第八单元是关于美好品质的。
这八个单元主题老师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书中目录作下标记。
这八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金秋时节、观察、我与自然这三个单元的主题是关注学生“人与自然”的发展,“美好品质”一单元主题关注的是学生人与自我的发展,“学校生活、祖国河山、童话世界”关注学生人与社会的发展。
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所要培养的语文素养又是什么呢?第一单元的“学校生活”,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让我们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整本书教材解读精选全文
识字与写字 阅诚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梳理目标要素
【识字与写字】
1. 会写120个生字,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 能正确书写。
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有一定 的速度。
梳理目标要素
【阅读与鉴赏】
1. 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 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 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议论性文章。 5. 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6. 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背诵优秀诗文。
整体感知教材 教材概貌
六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单元 1、2、4、5
习作单元 3
综合性学习 6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古诗词朗诵
两个附表 写字表 词语表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个单元,其中有4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 人文主题分别是民风、民俗、理想和信念、科学精神,其中,第二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主研的外国名 著单元。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表达真情实感,是一个习作单元。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是综合性学习单元。
展开想像,写科幻故事。
六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和划书。
叁
单元解析与建议
单元解析与建议
特殊单元1:外国名著单元
第二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编排的外国名著单元,这 个单元的编排体系不同于其他单元,《鲁滨逊漂流 记》前有梗概,后有节选,梗概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借助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这个要素。节选聚焦 具体的情节和人物,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特点,文 末的泡泡又将节选片段梗概勾连起来,提示学生要 有读整本书的意识,之后的《企鹅旅行记》和《汤 姆索亚历险记》都是名著节选,引导学生将精读课 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关注情节和人物, 并做出自己的评价和思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导语页中有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可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前者是阅读训练要素,后者是习作训练要素。
选文包括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以及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古诗《游子吟》)。
从主题和内容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单元。
在统编版教材中,以“童年”作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为数不少,可以说在每个年级都会涉及,但此处“往事”一词凸显了本单元选文以回忆性文章为重点。
而且较之低、中段感受多彩童年这种学生当下正经历着的美好童年有所不同,这里的童年,多是回忆里的童年,而且不只是描写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与童年往事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对于故乡(祖国)、母亲的眷恋。
汪曾祺在老年之时曾说:人的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
可见童年的记忆里往往有绕不过的故乡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在本单元选文以及日记月累部分均有体现。
与低、中段相较,难度与深度有所提升。
这与五年级作为小学高段,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已有较大提升相关。
本单元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且结合紧密的单元。
“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既指向人类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也使学生认识到故乡这个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为本单元的读写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境遇。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这一要素,在统编版教材有如下的设计: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统编版教材中反复出现的阅读要素,只是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作者:唐芙蓉来源:《江苏教育》2019年第19期【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体现。
统编语文教材,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了“综合性学习”。
教者应研读教材,立足学科特质,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综合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14-03【作者简介】唐芙蓉,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3)教师,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
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
【精品】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2024版)
三年级
默 读时尽 量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带着问题默读。
提 高 默 读 的 速 度 。
31
第八单元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 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32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3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4
加强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35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明确目标(单元导语) 落实方法(课文学习) 梳理策略(交流平台) 强化实践运用(字词句运用、课后习题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
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
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
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57
语文生活 语文在生活中的 运用。
58
词句段运用、小练笔、生活拓展、阅读链接……都 是强调语言的实践与运用。
59
60
4.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
教科书组元方式的变化,其实是自建国以来我国语 文课程研究的缩影。
知识点能力点? 人文?
61
1997年出版
62
2017年出版
63
64
改变单一的以阅读为核心的编排体系
统整的单元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切实实现课文“例文”的功能
36
提倡
反对
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 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
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教 材内容之间的 联系。
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 各板块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XXX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一、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研究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的目标,掌握研究的方法,激发研究的热情。
二、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三、教材位置研究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惯,预的惯和认真书写的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四、学情份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研究,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2.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3.提高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意义;•通过欣赏多首诗歌,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相关诗歌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课堂环境:整洁明亮的课堂环境;3.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诗歌,做好预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打开新课的序幕。
2.学习新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3.诗歌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欣赏活动,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进行深入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解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还需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继续阅读相关诗歌,总结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扩展阅读1.鲁迅《雨巷》2.李白《静夜思》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统编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论述.ppt
“编研结合”
人教社重大项目“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
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又认真地清理总
结,有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并很好
地接受了国外的一些教材编写的经验,体现得最
明显的地方就是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都编了一个
阅读策略的单元。
.精品课件.
11
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 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①进一步树立语用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 和运 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用观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是 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
最早出自1932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 首次明确提出了指导儿童“练习运用国语,养成其正 确的听力和发表力”“学习平易的语体文,并欣赏儿 童文学,以培养其阅读.的精品能课件力. 和兴趣”“练习作文, 36 以养成其发表情意的能力”等语用目标。
阅读时间 阅读兴趣 阅读书刊
阅读目的
阅读质量
.精品课件.
守正创新
9
注重: 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养成读书习惯,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和大人一起读” “书香班级” “读书漂流” “读书银行”
.精品课件.
守正创新
10
(一)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 (二)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精品课件.
15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⒈课文的数量减少了; ⒉内容进行了调整; ⒊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经典型、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精品课件.
16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⒈ 课文的数量减少了(一年级上册为例)
原教材 41课
汉语拼音 13课
探究综合性学习,提升单元教学能力——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探究综合性学习,提升单元教学能力——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摘要:综合性学习单元具有层次性、单元性和综合性,本文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为例,阐述如何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策略方面开展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综合性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综合性学习单元恰是能落实要求的资源之一,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创新的精神。
笔者将依据统编教材,结合教学实际和学习经验,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浅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单元整体教学的看法。
一、准确分析教材,把握教学方向(一)新旧对比,把握教材地位整体把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内容和体系是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可以采用“比较法”。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会发现统编版教材减少综合性学习的次数,更突出中心,因为旧教材综合性学习偏多,实施更为困难,许多学校的综合性学习流于形式。
而综合性学习课型有利于培养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于是新教材减少综合性学习的课时,集中主题,内容实效化,以此提升此课型的教学效果。
了解了新旧教材的不同,再借助表格对单元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明晰综合性学习单元的功用:(表1)此外,新旧教材对比,不代表就“弃旧”,选入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独特性,可以进行教材整合。
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旧教材的活动建议拓宽活动思路,还可以利用人教版教材做延伸与补充,比如教授《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引入旧教材《“册”“典”“删”的来历》深入感受甲骨文构字特点;教授《书法欣赏》环节,可以拓展人教版《书法作品赏析》,延伸阅读人教版《赞汉字》和《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体会热爱汉字的情感。
总而言之,综合性学习单元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内容,以阅读材料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单元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
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
因此,教者首先要确立一种意识,即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程诸多内容的整合,该教、该学的一样都没有少。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体现了编者依据学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2.传统文化主题占主流,凸显文化自信。
四个“综合性学习”,有三个主题都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相关,分别是《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遨游汉字王国》,凸显了鲜明的课程立场。
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传统节日中有《元日》《水调歌头中秋》等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有历史人物屈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有元宵、月饼等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有“鹊桥相会”等美丽动人的传说……现代诗歌,比古典诗词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其蕴含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样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最美标识,“阅读材料”中的字谜、歇后语、小故事、汉字演变史等文章,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深厚感情;“书法欣赏”中蒙学读物《千字文》的部分内容,以三位书家的楷书、草书、行书同时呈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文化之美的彰显,激发了每一个学生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3.“任务链”形成活动支架,提供学习支撑。
统编教材,无论是“小综合”还是“大综合”,在主题的统领下,编者对活动的过程都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细化和分解,形成了统一主题下的“任务链”。
“任务链”将较为抽象的主题具体化,避免了以往教材中将活动任务一股脑儿地交给学生的弊端。
这些有内在联系的、可操作的小任务、小目标,通过“活动提示”(小综合)“活动建议”(大综合)逐步给出,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支架”。
学生循着这些支架,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拾级而上,能力得到训练,素养得到提升。
其实,“综合性学习”的支架还有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还有散落在教材中的“贴士”“批注”“气泡”……它们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语文学习旅程提供了资源,激活了思维,给出了方向。
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这门课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力争做到三个“真实”。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持久的动力。
“综合性学习”以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意味着有序列,也意味着学习时间长;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实践,而且能较为持久地保持兴趣,才能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当任务转换成可视、可感、可体验的真实学习情境时,学习事半功倍。
教者可未雨绸缪,链接学生的生活或者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如《轻叩诗歌大门》,可以和学校读书节活动对接,提前策划成为四年级部的特色活动,在班级海选的基础上,再举行年级乃至全校范围的诗歌朗诵会和诗集展出,评选出“小小朗读家”“最美小诗集”等并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在搜集、整理、朗诵、写诗、编诗集、评选、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调动了一切能量,内驱力被启动。
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在《全語言的全,全在哪里》一书中,通过“语言特质与学习难易度对照表”告诉我们,生活性、趣味性、应用性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
开展综合性学习时,链接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真实的任务需求,才能催生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
2.让出真实的学习时空,鼓励探究的精神。
每个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步骤,大体如下: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开展活动—成果展示。
每一个步骤完成与落实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统筹安排,但不要给出过多的条条框框,也不要越俎代庖;要努力拓展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时空,鼓励他们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小综合《中华传统节日》,“展示活动成果”环节,教材以“泡泡图”的形式给出了四种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家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朗诵古诗,讲讲怎样包粽子。
这个“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三年级教材下册的第三单元,实际教学时间大概是春天的三四月份。
从实际生活考虑,“我来展示我家做的月饼”显然是不现实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综合性学习”的教材也是如此。
教师可以鼓励各学习小
组脑洞大开,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把自己做的元宵花灯介绍给大家,讲讲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
大综合《遨游汉字王国》《难忘小学生活》,是更加独立而集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按照传统的教学进度,一个单元的正常教学时间为10课时左右。
笔者这样列举,并不是说要机械地按照这样的教学课时去开展“综合性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商量计划、交流讨论、撰写研究性报告等环节都需要时间的保证。
利用课堂时间,集中组织活动,便于学习成员间有效地沟通与纠偏,便于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活动进展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
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同样重要。
像《遨游汉字王国》中“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等类似的活动,教师务必鼓励学生开展真实的调查并进行适时的反馈交流。
让学生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之乐。
3.给予真实的学习指导,确保学习的效果。
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与学生是合作助学的关系。
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活动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策划,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必要的时间、重要的节点给予适切的评价引导。
评价引导既要有对班级面上的集体指导,也要有针对性的小组指导,还需要进行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的情况,鼓励引导,平衡调节,在小组内形成“学习共同体”,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总之,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在引导、评价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学习方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提升‘语文素养’……”笔者上文中列举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只是统编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集中呈现,集束式训练。
作为一线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教学时要做有心人,及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言语的实践、综合的運用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