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5.06
•【字号】渝商务函〔2022〕201 号
•【施行日期】2022.05.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服务贸易
正文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
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王济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间形成高效联动的建议》(第1137号)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服务贸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经与市发展改革委、重庆海关、市科技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一)关于“加快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争取批准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
今年,国家将出台全国版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相关政策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积极申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关于“积极发展研发、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
2020年8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研发、检验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1年5月,我委印发《重庆市服务贸易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21年版)》,明确发展金融、文化、数字贸易、“保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贸易。
今年1月,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印发《2022年服务贸易项目申报指南》,从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认证、示范创建、人才培训、文化制作、贴息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新兴服务贸易。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扩大政策支持范围,降低政策支持门槛,力争全市服务贸易从传统“跟跑者”变为现代“并跑者”以及未来“领跑者”。
(三)关于“运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各种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贸易·”。
近年来,全市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
修订《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印发《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重庆市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庆市技术经纪专业职称申报条件》等,持续营造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0家。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重庆)基地,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600余人。
持续组织科技成果进区县行动,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院(所)和重庆市高校、院所举办科技成果发布、路演、对接等活动。
加快推进易智网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研发服务集聚区。
三是持续浓厚“双创”氛围。
新认定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31家,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
启动实施“十四五”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体系。
截至2021年底,入库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36939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066家,分别增长40.1%和20%。
四是持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
重组
科技投资平台,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有效缓解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2021年,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2.58亿元、增长51.8%,创投基金投资项目1436个、金额180.6亿元。
指导成立西南地区首只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积极为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落实《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和《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行业发展氛围。
二是进一步落实《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夯实技术转移体系,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
三是贯彻落实《重庆市高质量孵化載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快建设规模化、特色化、高质量孵化载体。
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持续做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建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募资,有力推动科技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支持新兴服务贸易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方式”。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
一是积极发展研发业务。
已有3家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进出口额4219万元。
惠普研发中心落户西永微电园。
二是发展“保税+飞机租赁”业态,成立飞机租赁服务“单一窗口”,出台飞机租赁扶持办法,已引进保税租赁飞机9架。
三是大力发展保税维修检测业务。
西永综合保税区内已有4家企业设立保税维修账册并承接维修业务,保税维修账册金额达12亿元。
引进天利保税研发检测中心和重庆瑞钻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保税检测,累计检测保税货物进出口值达6.63亿元。
支持航空企业以“分送集报”方式拓展飞机维修业务,实现航材进出口1.96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贸易。
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帕斯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19—202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梦舟少年志—西汉公主》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五是积极拓展数字贸易。
易海
根商贸公司为瑞士南帝等欧洲大型超市提供全过程创意设计服务。
以太视效培训学校面向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出口数字游戏制作远程教育培训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维修、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教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贸易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五)关于“加强服务贸易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服务贸易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引领。
先后出台《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重庆市引进海内外“鸿雁计划”实施办法》《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塔尖”“塔基”政策等高端人才引育政策,及时兑现各项政策待遇,让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重庆安心千事创业。
二是强化活动引才。
连续多年举办重庆英才大会,并于2021年提升大会规格,首次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办,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319名、项目407个。
持续举办“百万英才兴重
庆”“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系列品牌活动,2021年全市开展引才活动252场(其中,市级引才活动52场),引进了一大批重庆发展所需的急需紧缺人才。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
建立“市级+区县+用人单位”三级人才服务体系,制定全市统一的人才服务规范、办事指南,建立统一服务平台,将服务事项拓展至68项(包括为国际化人才提供各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服务、出入境服务等)。
截至目前,重庆共发放“重庆英才服务卡”9933张,其中A卡人才3224人,B卡人才6709人。
四是建设人才培训基地。
确定重庆市足下软件职业培训学院等9家培训学校为首批重庆市服务贸易(外包)人才基地,已完成培训4035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完善国际化人才引育用留机制。
一是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办好2022重庆英才大会,持续举办线上线下国际交流活动,打造我市人才品牌。
二是继续优化人才引育政策。
针对我市国际人才需求进一
步完善引才政策,推进“塔尖”“塔基”人才政策落地。
三是强化国际人才合作培养。
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培养计划,资助海外全球排名前100位高校(学科)优秀博士后毕业生来渝“进站”,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上合组织国家的青年人才,大力吸引优秀留学人才投身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不断提升英才服务质效。
持续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分层分类为重庆人才提供“一站式、专员化”服务。
积极推进“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研究市场化人才服务清单,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二、关于“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核心,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一)关于“降低服务领域准入门槛,减少服务贸易经营范围限制,大幅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自我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构建“1 1+9+N
N”管理体制,完善工作调度、督促检查、统计分析、评估推广、风险防控等五项工作推进机制。
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QDLP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等文件。
落地重庆首个中外合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新肿瘤医院,5家基金公司获批QDLP试点资格。
二是服务领域门槛进一步降低。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平安健康、复星联合健康分别作为外资、内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下放到两江新区和重庆高新区。
支持非中国企业法人在中国境内经营无船承运。
允许取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且具有其他国家专利代理资格的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等。
三是大幅减少服务贸易经营范围限制。
开通重庆至布鲁塞尔、东京、达卡、班加罗尔4条国际货运航线,全市全货运航线累计增加至26条,正在推进日本货航应用第五航
权开通日本到重庆到北美货运航线。
开展国内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试点,目前已经聘请8名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
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来渝合作办学,去年新增2个本科层次、1个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将中国台湾地区居民在服务贸易试点地区设立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扩大到122项等。
下一步,我市将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示范园、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同时,推动建筑师负贵制试点、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试点等任务落地,进一步提升全市服务贸易开放水平。
(二)关于“深化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并重的“单一窗口”。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以来,在货物贸易领域取得众多创新和突破,目前设量有50项功能,累计业务量超过一亿票,主要申报业务(货物申报、舱单、运输工具)应用率保持100%。
同时,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工作,与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合作,创新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便利400余家企业物流融资结算业务。
目前,该应用场景已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服务贸易结算便利化服务。
持续优化服务贸易系统结算和验核等服务,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二是探索创新服务贸易应用场景。
将服务贸易更多事项纳入“单一窗口”办理,支持共享企业信息、贸易情况等服务贸易数据,推进“单—窗口”服务贸易创新功能建设,推动服务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三)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
近年来,我市积极提升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便利化水平。
一是推进资金流动便利化,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
2019年以来,全市办理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
结算金额合计123.2亿元。
二是便利外籍人员工作和生活,积极为涉外单位提供外国人签证证件、永久居留身份证申办便利,支持外籍人才在任职结束后可一次性提取社会保险账户余额。
三是提升货物流动便利化水平,落地全国首个“单—窗口”中新国际合作项目,实现与新加坡港进出集装箱实时动态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节点动态等8项数据实时共享。
成功获批西部内陆省市第一个GMS(大湄公河次区域)行车许可证。
四是推动数据流动便利化,腾讯、华为、海扶、万国数据、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泰来供应链、精工集团等50家中新企业利用数据通道开展跨境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其他省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三、关于“围绕推动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深层次改革”
(一)关于“以放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为突破口,争取国家在重庆进行有序下放、逐步取消服务贸易领域审批权的试点试验”。
近年来,我市相继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政策,试点任务涉及体制机制、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便利化水平、创新监管模式、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
下一步,我市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服务行业和服务贸易领域重大改革。
(二)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的改革和发展”。
我市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在政策方面,印发实施《重庆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托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1+5+N”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建设。
水运方面,推进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建设,通过定时发班、一船直
达、海关提前转关、三峡快速安检、有序过闸等措施,预计压缩过闸等待时间2至3天,充分发挥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保障和创新引领作用。
铁路方面,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与铁路货运系统95306互联互通,实现铁路物流和“单一窗口”报关数据复用、业务协同,并与企业生产作业系统有效联动,降低企业成本和差错率,准确率提高到100%。
航空方面,通过与机场地服等相关单位开展对接合作,服务40多家航空公司,实现空运舱单业务100%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现代物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贯彻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全力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
(三)关于“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改革通关监管制度和模式”。
国际贸易“单—窗口”标准版目前已上线服务贸易—暂时进出境货物管理系统,为服务贸易相关展览品进出境和暂时进出境货物通关提供保障,用户在暂时进出境货物管理系统可实现展览会备案申报、外借展览品申请、暂时进出境审核确认申报、暂时进出境货物延期申报以及相关查询等功能。
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对暂时进出境货物实施规范有效的监管,系统全面对接海关H2018系统,简化企业报关流程,统一申报规范,统一管理模,为企业通关带来便利。
下一步,我们将新增服务贸易相关功能,配合做好系统应用推广。
(四)关于“为与展览、维修、研发设计等服务贸易相关货物、物品进出口提供通关便利”。
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端准入”等改革措施,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二是积极探索培育“保税+”新业态,优化保税航材监管模式,健全保税商品分销体系,支持我市展示交易和保税检测维修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平台建设,健全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体系”
(一)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现有服务贸易平台的提档升级”。
我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商务发[2020]20号)和《关于印发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商务[2020]397号)明确的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围绕全市“一区两群”布局,推动服务贸易平台提档升级。
一是鼓励两江新区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数字文化等数字出口业务;二是支持江北区、长寿区、荣昌区等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三是支持永川区传统外包提质发展,加快推进呼叫中心业务转型,支持企业开展附加值高的国际呼叫离岸业务;四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支持两江新区、渝北区、重庆高新区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维修再制造等业务,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二)关于“落实与服务业发展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扶持政策”。
根据《2022年服务贸易项目申报指南》,将对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平台、培训平台、信息平台、服务贸易展示平台、交易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予以支持。
平台建设项目,对与提供公共服务有关的设备购置及租赁或技术购置支出,系统和技术开发(不含人工费人)资料购置费用等给予支持;平台运营项目,对平台维护所需设备及软件的购买、租赁、维修升级费用给予支持,对平台为企业提供共性资源要素支撑、信息共享及云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贸易促进、品牌及宣传推广、专业培训等公共服务所产生的信息购买费、设备租赁费、场地租赁费、宣传推广费、讲课费等费用给予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支持范围,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三)关于“探索形成有重庆特点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监测、运行和分析体系”。
目前,我市已建立服务贸易统计联系工作机制,畅通统计数据共享渠道。
同时,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联统体系,扩容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直报库,提升服务贸易直报数据质量。
会同市统计局、有关研究机构开展服务贸易统计课题研究,共同夯实服务贸易统计理论基础,形成专项课题报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重庆服务贸易统计调查制度研究,力争在服务外包、服务与
制造业融合促进、数字服务出口等领域探索符合重庆特色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创新实践。
此答复函已经章勇武主任审签。
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委。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202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