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ppt5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与概括(20张PPT)
伯夷,古代论述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孔子、孟子都认为伯夷遇到了残暴的纣王,不记旧怨,又不愿屈心侍奉,来求得他(所追求)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志受辱,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敲着马进谏,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道义不吃周的粮食,而做《采薇》这首歌。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原文信息
分析
锁定具体信息区间: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晋文公的请求超越上下的名分,不合礼制。
结合材料一核心观点: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文本二
文言文阅读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联系语境。在遇到阅读障碍时,要注意根据前后内容加以推断分析。可以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多方面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4. 转换语言。文意理解题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忠于原文,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原文信息
分析
锁定具体信息区间: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晋文公的请求超越上下的名分,不合礼制。
结合材料一核心观点: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文本二
文言文阅读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联系语境。在遇到阅读障碍时,要注意根据前后内容加以推断分析。可以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多方面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4. 转换语言。文意理解题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忠于原文,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54张
一、试题选取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
名称
具体要求
课程 标准
1.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 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学习目标与内容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 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 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 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 论分析,撰写评论。
观点态度。
一、试题选取依据——考情变化
年份
卷别
传主
出处
选材
新高考Ⅱ 卷
海瑞
《明史》 勇于劝谏、关心国事的清官廉吏
2020
新高考Ⅰ 卷
左光斗
《明史》 为人刚直、忠于朝廷的优秀官员
全国Ⅰ卷
苏轼
《宋史》 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的士大夫
全国Ⅱ卷 王安中
《宋史》 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优秀官员
全国Ⅲ卷 王彪之
《晋书》 敢于质疑、刚正不阿的实干家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01 词义扩大
02 词义缩小
03 词义转移 05 词义强化
04 词义弱化
06
感情色彩 变 化
1.词义的扩大
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古义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义泛指一切美好的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
详细描述
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需要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判断句 、省略句等。同时,也需要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如对偶、排比等。
总结词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加深对文言文句式与表达的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 方式,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 ,逐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文言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繁荣,出现了《左传》 、《尚书》等经典文献。汉唐时期,文言文逐渐成熟,成为官方文书和文学创作的标准语言。宋元明 清时期,文言文继续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录。
文言文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 要载体,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文言文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对于理 解现代汉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文言文整体阅读》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文言文概述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作品鉴赏 • 文言文实践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文言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史记》选读
总结词
史家之绝唱,无韵献中的一部巨著,通过对历 史人物的记述和评价,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画卷。选 读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故事,语言 生动有力,刻画细致入微,是学习历史和了解古代文化 的重要资料。同时,《史记》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需要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判断句 、省略句等。同时,也需要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如对偶、排比等。
总结词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加深对文言文句式与表达的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表达 方式,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 ,逐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文言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繁荣,出现了《左传》 、《尚书》等经典文献。汉唐时期,文言文逐渐成熟,成为官方文书和文学创作的标准语言。宋元明 清时期,文言文继续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录。
文言文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 要载体,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文言文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对于理 解现代汉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文言文整体阅读》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文言文概述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作品鉴赏 • 文言文实践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文言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史记》选读
总结词
史家之绝唱,无韵献中的一部巨著,通过对历 史人物的记述和评价,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画卷。选 读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故事,语言 生动有力,刻画细致入微,是学习历史和了解古代文化 的重要资料。同时,《史记》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整体阅读读懂文本课件19张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课前学案反馈
你能读懂这篇文言文吗?你有什么妙招?
阅读步骤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方法1:注重文体,整体观照。
(注意出处、标题、正文、注释、试题等。)
根据浏览试题《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的 出处、标题 ,确定选文属于
纪事本末体
( )。内容大致是讲述
“祖逖北伐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的事。
阅读步骤二:文段阅读,领悟“通读”
任务:通读《祖逖北伐》文段 小组翻译交流:质疑解难,疏通字词,初解文意。
方法2:迁移积累,以“词”疏意
丰厚的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是你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阅读步骤三:文段研读,学会“提取”
任务:提取信息,读懂“结构”
任务1.根据圈画的“叙事六要素”信息以及纪事本末体史传 的结构特点,梳理文脉,完成下表,初步了解主人公祖逖的北 伐经历。
祖逖、 刘琨 、 司马睿
祖逖、 石勒
祖逖、 戴渊
司州主薄、 军咨祭酒、 奋威将军、 州刺史
镇西将军
起因 经过
结果
闻鸡起舞、宗室争权, 戎狄入侵,力请北伐
中流击楫、招兵买马、 重创后赵、同甘共苦、 互通贸易
忧愤离世, 陈留被攻取, 北伐失败
任务2:借助选项,以“题”悟意(关注12题)
任务:选文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件事情,将文中相关内容,与第
活动二: 合作探究:掌握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的方法
真题示例
如何读通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
【2021新高考2卷】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 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 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 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 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 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 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 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 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 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 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课前学案反馈
你能读懂这篇文言文吗?你有什么妙招?
阅读步骤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方法1:注重文体,整体观照。
(注意出处、标题、正文、注释、试题等。)
根据浏览试题《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的 出处、标题 ,确定选文属于
纪事本末体
( )。内容大致是讲述
“祖逖北伐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的事。
阅读步骤二:文段阅读,领悟“通读”
任务:通读《祖逖北伐》文段 小组翻译交流:质疑解难,疏通字词,初解文意。
方法2:迁移积累,以“词”疏意
丰厚的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是你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阅读步骤三:文段研读,学会“提取”
任务:提取信息,读懂“结构”
任务1.根据圈画的“叙事六要素”信息以及纪事本末体史传 的结构特点,梳理文脉,完成下表,初步了解主人公祖逖的北 伐经历。
祖逖、 刘琨 、 司马睿
祖逖、 石勒
祖逖、 戴渊
司州主薄、 军咨祭酒、 奋威将军、 州刺史
镇西将军
起因 经过
结果
闻鸡起舞、宗室争权, 戎狄入侵,力请北伐
中流击楫、招兵买马、 重创后赵、同甘共苦、 互通贸易
忧愤离世, 陈留被攻取, 北伐失败
任务2:借助选项,以“题”悟意(关注12题)
任务:选文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件事情,将文中相关内容,与第
活动二: 合作探究:掌握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的方法
真题示例
如何读通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
【2021新高考2卷】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 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 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 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 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 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 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 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 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 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 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PPT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 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 寡败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 断开了。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 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 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 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 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依据句意,括号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 “组”又带有和“丝线之类有关的偏旁, 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的“绳子”。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词汇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 (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如:“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盍:放在句中等于“何不”。(也常写作“曷”、“盖”)
(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是两 个,有时是三个连用。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 句末。连用的虚词重点一般总是最后一个。 常见的虚词连用: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 也乎哉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 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 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 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 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 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所以说:知己 知彼的人,百战百胜, 了解自己而不 了解敌人的, 胜负几率各半; 对自己 和敌人都不了解的, 每战必输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 断开了。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 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 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 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 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依据句意,括号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 “组”又带有和“丝线之类有关的偏旁, 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的“绳子”。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词汇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 (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如:“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盍:放在句中等于“何不”。(也常写作“曷”、“盖”)
(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是两 个,有时是三个连用。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 句末。连用的虚词重点一般总是最后一个。 常见的虚词连用: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 也乎哉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 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 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 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 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 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所以说:知己 知彼的人,百战百胜, 了解自己而不 了解敌人的, 胜负几率各半; 对自己 和敌人都不了解的, 每战必输
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文言文阅读(共61张精美ppt)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设误角度二:以今释古
考生掌握实词如果不够牢固,往往用今义去理解古义,造成以今释古的现象。出题 者也常借用以今释古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 词而言。 (2007年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束 .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连年
.
. . 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 . .
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
.
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
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 “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
..
【解析】B项中的“完”,今义就是“结束”,但古汉语中此义极少见,而且将此义代入 原句之后文意不能贯通。此处明显是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实词,句中应为“缴清”之意。 在原文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完”有“赋”与之搭配,是说“像这样催缴之后赋税才能缴 清,然而缴清赋税之后老百姓就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了”,这样文意才能贯通。由于D项 “比”作“挨着、连着”解,考生不熟悉,所以D项成了最大干扰项。其实在《促织》中 有“纳比笼中”,在《核舟记》中有“其两膝相比者”,其中的“比”均为“挨着、连 着”。可见平时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解题指津】进行代入辨别。即将词义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情理,上下文意是否通顺, 比较鉴别其与现代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如果能找出更为恰当的词义替代,即可初步判 断此词义不正确。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5 文言文分析综合课件
ppt精选
4
于是玫瑰像夏娃一样受了诱惑,想变得有用。她去请求上帝 “全知全能的天父啊,您能把我变得有用吗?”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这样,世界上有了第一颗卷心菜。
——2015·陕西师大附中模拟考试作文材料
ppt精选
5
分析 从玫瑰的角度可写:①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核心);② 坚持做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
大入,盗贼群起,立数③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 攻徐,王复拒④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⑤。城始破,立巷 战,夺门以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⑦ 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⑧击,断其归路,夺舟船 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ppt精选
第二部分 诵古风雅韵,赏哲言睿语
ppt精选
1
一、文言文阅读
ppt精选
2
专题五 ►► 文言文分析综合
课前·自我诊断
课堂·探究悟道
课后·问题突破
ppt精选
3
赏心亭
现代作家鲁文·达里奥讲过一个寓言:伊甸园里,有一株最美 丽的玫瑰,有一个魔鬼对她说:“你的确很美。不过……你没有 用。你看看为生灵提供食物的果树多么有用。玫瑰啊,美丽是不 够的……”
从上帝与魔鬼的角度:①万物皆有价值(核心);②没有谁是完 美的;③少一点分别心;④羡慕的本质是无知;⑤有用与无用之 间;⑥无用方有大用。
ppt精选Βιβλιοθήκη 6K课前·自我诊断
——体验高考,找准薄弱点
ppt精选
7
体验高考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1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①敢勇隶②兵籍。靖康初,金人
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⑯假道⑰于楚,立斩其使。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乃:连词,表承接,于是。 以:介词,因为。 以:介词:用。 以:介词,凭借。
当死. 而口不讼.直 宣帝嘉.之 鲁芝洁.身寡.欲
死:名词作动词,处死。 讼:名词作动词,争辩。 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他好,欣赏。 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自身洁。 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欲望寡。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 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
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 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
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实词】
谠.言嘉.谋 芝坐.爽下狱 和.而不同. 塞.天下之望. 【文言虚词】
谠:正直。嘉:美,善。 坐:因犯……罪。 和:谦和。同:苟同。 塞:隔阻,堵。望:怨恨。
乃.引芝参骠骑军事 一旦以.罪见黜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 诸葛诞以.寿春叛 【词类活用】
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 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 (共23张PPT)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 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 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 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 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3、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 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 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 则除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试概括 主要事件及杨氏的性格特点。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 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 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 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 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 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 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 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 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 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 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 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 而去其弊。 3、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4、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 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 (课件30张)
请用□标出人名,用横线标出表示时间、地点、官职的词 语,初步了解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梳理文章大意。
14
15
第二步:再读文本,层层画读,以“题”悟意
16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 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6 2、题量及题型分布
• 2014-2019年题量没有变化,4道小题,共19分。题型及考查点的变化:2014年用客观断句题 替代了信息筛选题,2015~2019年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减少了常规考点,避免重 复考查。增加的新考点,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基本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复习的基础性 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4道题依次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内容概括分析题和翻译 题。断句:客观题,选取文中五六十字,设几处错误,分别呈现在三个选项中,3分。古代 文化常识:客观题,每项四十字左右,错项往往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3分。概括分析: 每项四五十字,错项常设于对原文的错误理解,3分。翻译:两句,每句二三十字,各赋5 分,采分点一般为三个实词或短语,每点1分,语意2分。2020年-2021年体现了文言文复习 的基础性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
1
2021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1、读懂古文的“词”、“题”、“义”
2
考情分析
3 1、选材
• 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品。一 般选自《明史》《宋史》《旧唐书》《史记》,取材集中, 2019、2020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均选自《史记》。文中的传 主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 能士。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不分段;所选文 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 言文。
14
15
第二步:再读文本,层层画读,以“题”悟意
16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 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6 2、题量及题型分布
• 2014-2019年题量没有变化,4道小题,共19分。题型及考查点的变化:2014年用客观断句题 替代了信息筛选题,2015~2019年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减少了常规考点,避免重 复考查。增加的新考点,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基本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复习的基础性 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4道题依次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内容概括分析题和翻译 题。断句:客观题,选取文中五六十字,设几处错误,分别呈现在三个选项中,3分。古代 文化常识:客观题,每项四十字左右,错项往往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3分。概括分析: 每项四五十字,错项常设于对原文的错误理解,3分。翻译:两句,每句二三十字,各赋5 分,采分点一般为三个实词或短语,每点1分,语意2分。2020年-2021年体现了文言文复习 的基础性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
1
2021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1、读懂古文的“词”、“题”、“义”
2
考情分析
3 1、选材
• 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品。一 般选自《明史》《宋史》《旧唐书》《史记》,取材集中, 2019、2020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均选自《史记》。文中的传 主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 能士。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不分段;所选文 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 言文。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PPT(9份打包) (共45张PPT)
高考考什么
怎 样 准 推 断
跟 踪 检 测
文言实词 结 束
命题点一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 别。比如“一”的本义为“数词,一个”,但在使用的过程 中出现了多个义项。
高考考什么 怎 样 准 推 断 跟 踪 检 测
文言实词 结 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民田镜湖旁,每患 湖溢 . (2)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 (3)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 . 患: 担心 利: 好处,利益 亡: 丢失
解析: (1)结合语境看,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 所以会“担 心”镜湖的水泛滥。(2)语境中上文曾公亮设立了闸门挡水, 且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这一做法肯定有好处,据此,“利” 应理解为“好处、利益”。(3)结合本句后面的语境:使者递 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回答说境内没有盗贼,并且怀 疑为同行人所为,果然从同行人那里搜查到东西,由此可知 上文“亡橐中物”中的“亡”应该为“丢失”的意思。
[考点感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词义扩大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古义: 妃嫔 今义: 美貌女子
(2)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 .. 列传》) 古义: 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今义:
命题点三
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 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 字。它的分类如下:
高考考什么
怎 样 准 推 断
跟 踪 检 测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共374张PPT)
如A项有助于我们理解“公亮立斗门”;B项 揭示了曾公亮和韩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 我们理解密州人偷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D 项对应文中补叙之事,解释了“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 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 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中涉及的人物 关系。
2021/6/15
2021/6/15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 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 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 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 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 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 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 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
• 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 世202人1/6/15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宠幸。
2.再读——结合具体题目,揣摩文中词句 对文意的理解是否准确,我们一般是看题目回答 -17-
2013课标
2021/6/15
《马文升传》 《李揆传》 《萧燧传》
《明史》 《旧唐书》 《宋史》
考点(共19分)
断 文化 句 常识
概
断 文化 括 翻 句 常识 分 译
断 析(
实句
10
词 筛选 分)
信息
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传主或忠诚
机敏,或刚直敢言,或修身爱民,或厚德 善政,多为忠诚良将或贤士孝子。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 “二十四史”。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 “因击沛公于坐 。”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二、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 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函封之
译为:用(乘,凭借)……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说:本字——悦 ❖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译为:善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动
为动
用
用法
法
意动
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题也可能是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例句 中挑选出合符条件的句组。这类题目一定 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比喻说“下列能 直接体现某某性格的句子是……”这与“下 列能体现某某性格的句子是……”这两种表 述答题要求是明显不同的。前者必须是人 物自身的直接的行为,是正面的描写叙述, 而后者可以借别人之口,或其他一些途径 来反映,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侧面反映。
D词.“环替购”布的帛意,令思妻;为B制项衣前衾“因秦王”为是赵“王于击缶是
”之意,后“因”是“经、由”的意思
10.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 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10. 答案:A【解析】B、D全是正常语序;A 是介词宾语前置 ;C为“之”结构的宾语前置。
特别提示:要善于联系已有知识,实现知识 迁移。
第二道题是虚词,题目形式一般是四个选 项中,每一项有两个句子,其中一个为我 们教材中的,所以必须先从这里着手。然 后联系上下文,把此词的意思代入另一个 句子,看翻译是否准确。如果符合就是相 同,当然还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加以判断或 验证。
第三道题一般是句式。其中会有一两个 句子是我们学过的(这要求同学们一定 要熟悉课文),而题干中提供的例句一 般是特殊的句式。而出现最多的是倒状 句和省略句,以及被动句,也会出现判 断句。做这类题目只要心中有数就不会 太难。
第一题和最后一题都是找不正 确的一项,那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 正确的,另外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 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第一题,可 以基本理解文中较难理解的词,通 过看最后一题,就能了解全文内容, 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 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二步:细读题目
1、对于第一道题要落实要求答题的字、 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 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 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 正确项。 (其中三项都是正确的),进行对 照,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这道题都为实词, 注意通假、活用,要联系前后文,注意词语 的语法功能。)
文言文整体阅读
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能大概明了什 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 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②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精神品质;
③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例:(见材料“例题分析”)
利用好第一题和最后一道题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 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 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 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 附舟诣潭。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 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 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 家直鹭洲坊。”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 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 ,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 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 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 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 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又不知 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 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 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 ,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 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C.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
相同的一组是
ABC89.....因答答竟至访给暮案案一,绐::元以果CB家他无【【所所事解解在遇辞析析而去】】返A“,项因谢坐宾以均”乃客小是应定至易介解蔺大词释相,“为如彼用“门恶”推谢知的罪托之 ” 意思必以;长C项安君均为是质“,才兵”乃的出 意思;D项均是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 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 ,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 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 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 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 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 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 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 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 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
往见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 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 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 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
特别提示:实在读不懂的地方就不要理 它,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做完整个试 题,这是经验。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 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 诺,好周人急。
看清楚题目后采用排除法来答题,只要选 项中有一个不合就不要再看它。
第四道题是理解题,这种题,往往选不 正确的一项,而这一项一般不会全错, 有一般是正确的,来迷惑考生。出题人 往往会设置一些小陷阱,就是在一些细 节上作文章,所以要特别的小心,千万 不要马虎,不要急于作答,都看几遍, 要仔细的比对。
文言问翻译要注意关键词和特殊的句式, 以及词语的活用和省略的地方,以及某 些重要的实词的翻译,这些地方的翻译 一定要到位,都是得分点。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 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 ,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 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 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 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 ,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 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 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 遂卒。环具棺槨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 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