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常见动力学模型(上)(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考物理尖子生核心素养提升

之常见动力学模型(上)

滑块滑板问题是高考常考的热点,这类问题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而且滑块滑板模型常和功能关系、动量守恒等结合,分析过程较复杂。学生常因为对过程分析不清或计算失误而丢分。

命题点一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

1.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2.解题思路

[典例]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 kg的木板B的左端,起初A、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力F的最小值;

(2)若力F=30 N,作用1 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B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 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

[解析](1)A的最大加速度由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决定,即

对于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 m

解得a m=4 m/s2

对于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2(M+m)g=(M+m)a m

解得F=25 N。

(2)设力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撤去力F时速度分别为v1、v2,

撤去力F后A、B速度相等前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B速度相等时速度为v3,加速度大小为a3

对于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

得a1=4 m/s2,v1=a1t1=4 m/s

对于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1mg-μ2(M+m)g=Ma2

得a2=5.25 m/s2,v2=a2t1=5.25 m/s

撤去力F:a1′=a1=4 m/s2

μ1mg+μ2(M+m)g=Ma2′

得a2′=2.25 m/s2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v1+a1′t2=v2-a2′t2

得t2=0.2 s

共同速度v3=v1+a1′t2=4.8 m/s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B的最短长度L

L=x B-x A=v22

2a2+v32-v22

-2a2′

1

2a1(t1+t2)

2=0.75 m

A、B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3=μ2g=1 m/s2

对于A、B整体从v3至最终静止位移为

x=v32

2a3=11.52 m

所以A的总位移为x A总=x A+x=14.4 m。

[答案](1)25 N(2)0.75 m14.4 m

[规律方法]

求解“滑块—滑板”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1)弄清各物体初态对地的运动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

(2)准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速度相等是这类问题的临界点,此时往往意味着物体间的相对位移最大,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突变。

[集训冲关]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为L=1.6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

(1)施力F 后,要想把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 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为使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施加力F 后,发现力F 作用最短时间t 0=0.8 s ,恰好可以抽出,求力F 的大小。

解析:(1)力F 拉动木板运动过程中,物块与木板相对运动时: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 =ma ,解得a =1 m/s 2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μmg =Ma 1,即 a 1=F -μmg M

要想抽出木板,则只需a 1>a ,即F >μ(M +m )g 代入数据解得F >4 N 。

(2)设施加力F 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 a 2=F -μmg M

设撤去力F 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3,则 a 3=μmg M =13

m/s 2

设从撤去力F 到木板恰好被抽出所用时间为t 2 木板从物块下抽出时有 物块速度为v =a (t 0+t 2) 发生的位移为s =1

2a (t 0+t 2)2

木板的速度为v 板=a 2t 0-a 3t 2

发生的位移为s 板=12a 2t 02+a 2t 0t 2-1

2

a 3t 22

木板刚好从物块下抽出时应有v 板=v 且s 板-s =L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t 2=1.2 s ,a 2=3 m/s 2,F =10 N 。 答案:(1)F >4 N (2)10 N

2.(2019·成都模拟)如图所示,长为l 的长木板A 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1的水平地面上,一滑块B (可视为质点)从A 的左侧以初速度v 0向右滑上A ,B 与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 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已知A 的质量为M =2.0 kg ,B 的质量为m =

3.0 kg ,A 的长度为l =2.5 m ,μ1=0.2,μ2=0.4(g 取10 m/s 2)。

(1)A 、B 刚开始运动时各自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2)为保证B 在滑动过程中不滑出A ,初速度v 0应满足什么条件? (3)在满足(2)中条件的情况下,分别求出A 、B 对水平地面的最大位移。 解析:(1)分别对A 、B 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B 的加速度大小: a B =f m =μ2mg m =4 m/s 2

A 的加速度大小:

a A =f -f ′M =μ2mg -μ1(M +m )g M

=1 m/s 2。

(2)当A 、B 速度相等时,若B 恰好运动到A 的右侧末端,则可保证B 不会滑出A , 设经过时间t ,A 、B 的速度相等,则有: v 0-a B t =a A t 根据位移关系得: v 0t -12a B t 2-1

2

a A t 2=l

代入数据解得:t =1 s ,v 0=5 m/s 所以初速度v 0≤5 m/s 。

(3)B 恰好不滑出A 时,A 、B 对水平地面的位移最大,A 、B 速度相等后相对静止,一起以v =a A t =1 m/s 的初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μ1(M +m )g M +m =2 m/s 2

发生的位移:s =v 2

2a =0.25 m

A 、

B 速度相等前A 发生的位移: s A =1

2

a A t 2=0.5 m

B 发生的位移:s B =v 0t -1

2a B t 2=3 m

所以A 发生的位移: s A +s =0.5 m +0.25 m =0.75 m B 发生的位移:

s B +s =3 m +0.25 m =3.25 m 。

答案:(1)1 m/s 2 4 m/s 2 (2)v 0≤5 m/s (3)0.75 m 3.25 m

命题点二 斜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

滑块—滑板类模型应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