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财政部颁发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合集下载

《企业财务通则》的新突破-5页word资料

《企业财务通则》的新突破-5页word资料

《企业财务通则》的新突破财政部于2006年12月4日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要求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金融企业除外)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已沿用14年的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旧《企业财务通则》。

新《通则》继承了旧《通则》的有效部分,并注重内容的更新和观念创新,还注意处理了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新《通则》对企业财务行为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是企业合理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财务管理的行为指南。

根据新《通则》,我国将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上实现创新,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从管理内容看,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做出了规范;还在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上有所创新,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新《通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被逐步更新,以新《通则》为财务行为规范,以防范财务风险为管理重点,以积极的财政监管为配套的新型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完善。

1. 起点高、定位准。

新《通则》共十章七十八条,总则第一条就开宗明义、高屋建瓴地指明通则的宗旨定位,是要通过财务管理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保护企业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这相比旧通则被动型的宗旨定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核实财务收支”有质的提高。

在当前市场竞争相当充分和公平的条件下,指出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彰显出“保护企业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职能是非常适时而必要的,这对遏制一些强势企业的财务主体欺侮侵犯弱势的相关主体知情权和权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定位准是因为新通则认真总结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研讨及实物操作方面的成果与经验,从宏观战略高度融入了财务战略、财务风险、资产营运等一系列新的理念,使企业财务处于主动出击之势,突出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围绕筹资、融资、投资、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的主线,也体现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新《企业财务通则》管理原则与要素的统一性

新《企业财务通则》管理原则与要素的统一性

[ 稿 日期】 08 0 一 4 收 20 - 1 o [ 作者简介】周 启宏 (9 7 男 , 汉市人 , 15 一) 武 湖北职业技术 学 院副教授 , 要研究企 业财务 管理 。徐 汉峰 ( 92 ) 男 , 主 15 一 , 湖北
孝感市人 , 湖北 职业 技术 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财务会计 、 财务 管理。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2 1 期
20 08年 6月
湖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lN F HUB O YI HNI O t AL O EIP L ’ EC C
No 2 v0 . 1 . 1 1
Jn 2 o u .0 8
二 企 业财 务 管理 要素 分立 、 管 、 托 股产 处置 等方 式进 行 企 业组 织 的再 造 行
为 。其具体 内容包括 : 企业资产结构 优化 、 债务结构 企业 财务 管理 要 素是企 业 财 务 管理 的重 要 组成 优化和资本结构优化的调整。
内容 , 是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 也是企业 财务
[ 关键词 】企业财务 管理; 管理原则; 管理要素; 统一性 [ 中图分类号】F3 20 [ 文献标识码 ]A
二O O六年十二月四 日, 财政部颁发 的《 企业财 持最有利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 目标的资本结 务通则》 ( … 简称 新《 通则 》 , ) 全文 十章七 十八条 。 构 。 2 资源 配置有 效原 则 . 基本上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 , 充分协调 了各
本效益最优、 收益风险均衡 、 分级援权管理、 利益关系协调七项基本原则 , 力求实现企业 内部条件与外部环
境的动态平衡 , 要有效贯彻执行七项基本原则, 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资金筹集、 资产营运、 成本控制、 收益分 配、 重组清算、 信息管理、 财务监督七 大管理要素, 从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十大亮点.doc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十大亮点.doc

解读新《企业财务通则》黄乃宽2007年1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颁布的(以下简称新通则)开始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范围内实施。

从而取代了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旧《企业财务通则》。

新通则在财务管理体制、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对于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意义重大。

下面从新通则的实施背景出发,分析新通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新通则与会计、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制度的关系,以及执行新通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会计同行商榷。

一、新通则的实施背景据我所知,国际上只有会计准则,没有财务通则,而我们国家是准则、通则同时执行。

主要原因是西方大多数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企业财务制度由企业自定,国家只要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统一财务报告即可。

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既要制定全国统一、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所有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统一财务报告,也要制定企业财务通则,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具体财务事项从制度上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

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旧通则)至今已实施了14年。

十多年来,我国与企业财务管理有关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旧通则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及时修改。

(一)要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旧的《企业财务通则》指导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有许多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一是重国家宏观理财,轻企业主体理财,不少企业缺乏自主理财意识。

二是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致使企业资金运用决策失误、资金使用效果差的情况相当普遍。

自1993年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我国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不仅包括现代企业组织制度,还包括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等。

公司法要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新《企业财务通则》五大“亮点”

新《企业财务通则》五大“亮点”

新《企业财务通则》五大“亮点”正值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推行之际,2007年1月1日新《企业财务通则》为了协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也进行了5大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深远。

改革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更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使企业法人依法独立行使企业财务管理权不受外界任何主体的微观掌握。

新《通则》规定:“企业实行资本权属清楚、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公司自行打算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从而明确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即国家、企业、个人对企业法人行使财务管理权时,不能凌驾于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之上。

国家主要是财政作为宏观管理的工具,应依法对企业法人的财政管理活动进行指导、管理、监督、服务。

国家作为企业法人的投资者,应依据相关规定行使投资者管理企业内部财务的职责和享受的利益安排权。

主管财政机关应当依据企业的需要供应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检查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实施财务评价,监测财务运行状况。

明确了政府投资等财政性资金的财务处理政策新《通则》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等企业投资者,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依照法律、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

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打算企业的筹集、投资、重组和利润安排等重大财务事项……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新《通则》规定的企业财务关系,与投资者的产权关系不同,各级财政机关主要依据企业财务关系对企业实施政府宏观财务管理,从而与投资者凭借产权关系的财务管理、经营者凭借委托代理关系的财务管理,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新企业财务通则》精选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精选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精选解读关于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会计处理(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四)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五)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关于实施新《企业财务通则》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改革的问题财企[2007]48 号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 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 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一)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 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 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二)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 号)转增资本公积。

关于职工报酬和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列支问题1、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2、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号)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1号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国函[1992]178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十二月四日企业财务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适用本通则。

金融企业除外。

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

第四条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以下通称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一)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

(二)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四)实施企业财务评价,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五)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

(六)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

(七)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等企业投资者(以下通称投资者),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以下通称经营者),依照法律、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

第六条企业应当依法纳税。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作者:刘红蕾来源:《老区建设》2009年第18期[提要]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围绕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企业管理,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试从财务管理的要素、职责、内容等方面详细解读新《企业财务通则》。

[关键词]企业财务通则;体制机制创新;比较分析[作者简介]刘红蕾(1969-),女,衡阳市南岳区公路管理局财务股股长、会计师。

(湖南衡阳421900)财政部于2006年12月4日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要求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金融企业除外)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已沿用14年的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旧《企业财务通则》。

新《通则》继承了旧《通则》的有效部分,并注重内容的更新和观念创新,还注意处理了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新《通则》对企业财务行为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是企业合理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财务管理的行为指南。

根据新《通则》,我国将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上实现创新,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从管理内容看,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做出了规范;还在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上有所创新,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新《通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被逐步更新,以新《通则》为财务行为规范,以防范财务风险为管理重点,以积极的财政监管为配套的新型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完善。

新《企业财务通则》重点、难点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重点、难点解读
准 的 “ 定 方 案 ” 定 的 职 能 制 定 企 三 规 业 财务 规 章 ,既是 履 行 职 责 的 要求 ,
实 际控 制 人 的 规 定 精 神 , 合 国有 资 结 产 管 理 实 践 经 验 , 们 认 为 , 有 企 我 国 业 包 括 : 是 依 照 《 民 所 有 制 工 业 一 全
及 其 法 律依 据
《 业 财 务 通则 》 1 9 企 是 9 2年 国 务 院 授权 财政 部 发 布 的 。 自 1 9 9 3年 实 施 以来 , 规 范 企 业 财 务 行 为 、 进 对 促
活 动 及 其 体 现 的 财 务 关 系 进 行 的 综 合 性 管理 工 作 。 业 财 务 管理 应 长 期 企 关 注企 业 价 值 最 大化 , 成 企 业 利 益 形 的 均 衡 机 制 ,保 证 企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二 、通 则 》 适 用 范 围 《 的 《 则 》 二 条 规定 适 用 范 围 为 通 第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境 内 具 备 法 人 资 格 的 国有 及 国有 控股 企 业 , 他 企 业 参 其 照执行。 非法 人 企 业 由 于投 资 者 对 企 业 的 债 务 承担 无 限 责 任 , 法 律 上 很 从 难 区分 投 资者 个 人 与 企 业 的 财 务 关
第 一章 总 则 与 附则 7条 , 主要 明确 制定 《 则 》 宗 旨 及 通 的 依 据 、 用 范 围 , 定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适 规 的基本 任务 、 本要求 、 政 职责 以 基 财 及 相 关 主 体 等 。第 十 章 附 则共 2条 , 明 确 对 实 行 企 业 化 管 理 的 事 业 单 位
制 度 的有 效 组 成 部 分 。 目前 我 国没 有

2017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通知

2017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通知

2017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通知 本⽂“2017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通知”由店铺⼩编提供,更多注册会计师信息可以关注我们。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员服务的提供⽅与接受⽅是否为关联⽅》的通知 财会﹝2017﹞19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深⼊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员服务的提供⽅与接受⽅是否为关联⽅》,现予印发,请遵照执⾏。

财政部 2017年6⽉12⽇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员服务的提供⽅与接受⽅是否为关联⽅ ⼀、涉及的主要准则 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披露》(财会〔2006〕3号,以下简称第36号准则)。

⼆、涉及的主要问题 根据第36号准则第四条,企业的关键管理⼈员构成该企业的关联⽅。

根据上述规定,提供关键管理⼈员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服务提供⽅)与接受该服务的主体(以下简称服务接受⽅)之间是否构成关联⽅?例如,证券公司与其设⽴并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之间存在提供和接受关键管理⼈员服务的关系的,是否仅因此就构成了关联⽅,即证券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将资产管理计划作为关联⽅披露,以及资产管理计划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将证券公司作为关联⽅披露。

三、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 服务提供⽅向服务接受⽅提供关键管理⼈员服务的,服务接受⽅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服务提供⽅作为关联⽅进⾏相关披露;服务提供⽅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应仅仅因为向服务接受⽅提供了关键管理⼈员服务就将其认定为关联⽅,⽽应当按照第36号准则判断双⽅是否构成关联⽅并进⾏相应的会计处理。

高中政治《国家财政》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大事记 文字素材7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国家财政》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大事记 文字素材7 新人教版必修1

《国家财政》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大事记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成立。

10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薄一波为财政部部长。

10月:戎子和、王绍鏊任财政部副部长。

12月2日: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作了新中国第一个财政收支概算的报告。

会议同时决定1950年发行一批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0年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成立。

1月3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从而奠定了全国统一税收制度的建立。

3月3日:政务院通过《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随后国家财政收支实现全国统一。

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确立了新中国预算及金库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

11月15日:经政务院批准,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财政监察制度建立。

1951年2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通过财政部提出的方案,确定1951年度实行中央、大行政区、省(市)三级财政体制,1952年建立县一级财政。

3月23日: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其中的第十一章《关税的征免》对进出口货物的征税、减税、免税和退税做了详细规定,标志着新中国关税制度的建立。

5月4日:政务院就划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的管理职权作出具体规定。

11月:财政部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重大调整,为普遍实行经济核算制打下了基础。

1952年8月14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对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8月:陈国栋、范醒之、吴波任财政部副部长。

10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知戎子和代理财政部部长。

1953年1月1日:经政务院批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决定对新中国税制进行第二次重大调整。

9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部长。

9月:金明、方毅任财政部副部长。

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1958年开始发行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54年1月13日:财政部部长邓小平提出财政工作六条方针。

新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五大影响

新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五大影响

新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五大影响【摘要】新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还原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规范了财务管理的六大要素及其内容,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别从财务目标、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对新通则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通则;财务管理目标;筹资2006年12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企业中正式实行。

《通则》与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同时实行,形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

新《通则》是在1992年颁发的通则基础上修订的,它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扣除项目、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活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从财务管理的职能与属性等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新《通则》还原了财务管理的本质,强化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和信息管理的作用。

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本文就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探讨。

论文网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在新《通则》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即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新《通则》修订的宗旨。

对于企业财务目标的表述,理论上通常有以下几种观点:首先是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财富就增加得越多。

但是由于这种观点忽略了风险、资本成本和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观点已逐渐被其他观点所取代。

第二种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叫所有者权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就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使股东的财富得到最大的增加。

第三种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起源于著名的MM理论,在这种观点下,企业被看作是一个以设定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经济实体,它的经营和财务是朝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运动,企业价值最大化兼顾了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摘要】本文从解读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入手,对其实质性内容进行分析,并谈了新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具有的特色及贯彻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正当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施行之时,财政部又着手为创新企业财务制度,改进企业财务管理,紧锣密鼓地修订、颁布、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笔者通过认真阅读新《企业财务通则》,认为新制度的修订、颁布,符合历史潮流,具有创新意识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旧《企业财务通则》比较,新《企业财务通则》具有新特点(一)功能定位创新。

新企业财务通则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扣除项目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活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二)管理观念创新。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风险防范管理,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规范对企业重组的资本权益事项和财务管理。

(三)管理体制创新。

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四)制度体系创新。

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五)管理机制创新。

按照“规范、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明确财务决策的要求及财务控制的方法;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六)管理内容创新。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和财务监督六点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的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出了规范。

二、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财务行为规范;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及其他各方的权益;三是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内部治理结构;四是有利于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五是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十大突破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十大突破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十大突破【摘要】笔者通过认真学习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将其与原《企业财务通则》进行对比,认为新《企业财务通则》有十大方面的突破。

本文对此进行阐述。

财政部于2006年12月4日以财政部令第41号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下称“新《企业财务通则》”),要求除金融企业以外的国内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于2007年1月1日贯彻实施。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发布实施,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维护企业相关各方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以及推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贯彻依法行政精神、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围绕“财务管理”,突出《企业财务通则》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核心内容是财务管理,这种管理既不与税收管理重复,也不同于会计管理。

究其财务管理实质,就是对企业各类财务活动的强制性规定和指导性规范,就是要求企业“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

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和经营者对财务管理的职责分别有哪些,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从哪些方面考核和实施财务管理是贯穿新《企业财务通则》的精髓。

新《企业财务通则》共十章七十八条,除了“总则”、“附则”等章节像其他财经规章条例一样,说明制定的目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时间外,其余各章,章章都有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或财务管理主体的职责与其承担的相应责任。

新《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行为不仅具有强制性规定,也有指导性规范。

说其强制性,是指规定相关单位和企业必须做到的条款。

譬如,新《企业财务通则》第18条规定,“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转增资本。

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留存企业的部分,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而指导性则要求相关单位和企业应当或可以进行的财务行为。

管理学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地位及意义财务管理

管理学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地位及意义财务管理

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地位及意义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52:031、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2006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财政部执行国务院授权,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所作的1项重要调整。

这对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协调企业内外的各项利益关系,保障财务资源的安全性,协调并提高企业综合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1定的现实意义。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我们可以将新《通则》理解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

?(1)新《通则》的适用性?新《通则》的第1章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适用本通则。

金融企业除外。

”同时,该条款又规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由此可见,新《通则》的适用范围包括两层含义:(1)本通则的条款适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非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其他性质的企业,也应当参照本通则的适用部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

?在实际运行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及其执行,需要保持与新《通则》的1致和协调;非国有控股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及其执行,需要在不涉及国有资产决策权等方面,保持与新《通则》的1致和协调。

因此,新《通则》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对各类企业都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

?(2)新《通则》的原则性?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严格的原则界定,其中,第1章第3条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同时,该条款又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企业财务通则》讲座资料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被更新。

新的《通则》对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一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扣除项目、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的实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做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二是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对企业重组中的资本权益事项和财务管理进行规范。

三是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四是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五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明确财务决策的要求、财务控制的方法,完善企业激励分配政策,建立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六是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井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出了规范。

2006年l2月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等金融财务制度同时废止。

《规则》从风险防范、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对金融企业提出规范性要求,并有相应罚则予以约束。

《规则》根据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改革财政监管金融企业财务的方式,强调财政部门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责。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界定了金融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促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全面开放的需要,提高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主权,为各类金融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规则》适用于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

其他金融企业参照执行。

一、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概述(一)新《企业财务通则》制定的背景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公平竞争的财务制度环境的需要财政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有义务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目前,财政部门的职能要从单纯管理国有企业逐步调整为管理全社会各类企业。

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例,以往,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国有企业实施管理,不仅难以分清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而且容易忽视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管理,造成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此外,以往的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管理中经常混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出资人管理职能,“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现象非常严重。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宏观财务管理和出资人财务管理两个领域。

宏观财务管理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有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国家出资人财务管理是指国家以出资人的身份对国有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

为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将再按照国有和非国有、内资和外资加以区分。

2.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作为社会管理者,财政部门要通过制定相懂的财务政策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使之尽快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管制度..由F l订场失灵的客观存在。

导致政府实现充分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科技进步及产业升级、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与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H标存在矛盾。

以公共财政为例。

市场失灵导致了公共财政的出现。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以执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分配行为。

由于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市场盈利性两个基本特征,其收支活动需要财政部门通过公共预算来解决。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转化。

我国的公共财政逐步形成:①在预算内收入比重中.税收部分大幅度上升,已经达到90%以上;( 税收制度又按所有制成分逐步转向对不同经济成分实行统一税收制度;③在财政总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在断下降.社会事业支出比重逐步上升;④曾经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直接手段之一的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⑤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逐步成为财政基本建设支出的主要部分。

公共财政的出现要求公共财政支出必须以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为目标。

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必须以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要求政府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监督机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3.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1993年7月1日实施的《通则》已显得过时,与其他法规、准则严重重复、相协调.小能摆脱汁划经济的束缚,未能全面理解财务管理的功能。

旧《通则》的“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理论认识已经过时,因此。

企业实务操作落实起来变得越来越难。

由于“两则”、“两制”的实行。

企业会计、税务职能从传统的财务职能中分离对财务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实现制度创新。

使其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及实践依据达到更好的统一。

(二)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培育、完善,企业成为了市场的主体,拥有独立的筹资权、投资权,国家财政对企业的管理也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为间接指导。

因此,财政部作为企业财务的政府主管机关,管理企业的财务事项就必然会面临新的问题,即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都要进行重大的调整,新《通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颁布的。

2.适应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转移到以市场主体为中心,以预测、决策、控制为核心,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轨道上,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政府的监管部门都有一个合理的职权与责任的划分,新《通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颁布的。

3.适应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职能转变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竞争环境,而传统财务职能决定的财务工作出现的种种弊端,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我国传统的以记账为主的财务职能正转向以收集、分析、整合有效信息,用于支持决策,以服务为导向使公司整体增值为主的新职能。

新《通则》正是适应了新时期财务职能转变的需要而颁布的,并将在以提高公司绩效和增值为目的的统一、协调的变革中发挥指导性作用。

4.适应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自1993年以来,我国对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企业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改革,必然导致我国制度环境的变迁,从而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新的制度需求。

因此,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新《通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颁布的。

5.适应我国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需要2003 年,国务院颁发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并设立了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政府分离了出资人与社会管理者之间的不同职能。

但从实践上看,我国仍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新《通则》的颁布将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6.适应我国完善财政体制,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内,首先应当确保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通过实施各项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效益,培植财源;其次应当按照公共财政职能满足各种社会公共需要,包括制定和提供企业财务活动中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财务环境。

如果片面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而取消对企业必要的资金投入,或者完全把企业往市场一推了之,财政不加以管理,将导致财政职能的“缺位”。

因此,新《通则》的颁布是健全财政职能的需要。

7.适应我国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特点的需要经济法律,是调整各类企业在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企业法》、《公司法》等,它是《通则》的上位法,是它的母法。

但是,这些相关经济法律对企业财务的规定并不完整,存在着法律空白之处,这也是中国特色所在。

而新《通则》的颁布将会通过企业财务制度在经济法律允许或者授权的范围之内,对企业财务行为系统地做出具体的规范。

8.适应我国加入WTO 后新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

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要求,新《通则》的颁布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1.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企业财务通则》,是财政部在企业财务管理立法上的一项重大举措。

其指导思想应当是: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政府公共管理目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满足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职责,着力从企业财务体制、财务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制度创新。

2. 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思路一是转换财务管理观念,将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与监督相结合,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企业根据《通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还原财务管理的本质,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税收扣除标准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做出规定,而是围绕与企业设立、经营、分配、重组过程伴生的财务活动,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财务行为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

三是顺应产权制度改革,清楚界定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四是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在继承现行有效规定的基础上,将企业重组、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

3. 新《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目标一是建立具有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修订的《通则》颁发后,将以《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办法为配套,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以此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由于企业财务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各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改革,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