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教学
合集下载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PPT课件【41页】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PPT课件【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ef7d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d.png)
肺活量早期正常,以后逐步降低;补呼气量递减;功能残气量、 残气量均增高;肺总量正常或增高,严重时肺活量降低超过残 气量增加而表现为肺总量降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
时间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减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降低, 最大通气量减少,最大通气基线上移,气速指数<1。
36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构成四个肺容量,即深吸 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
20
肺容量及其组成
21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
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
22
深吸气量(IC) 和补吸气量(IRV)
正常或降低,MMEF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
38
39
40
41
到不能再呼为止,中间不能停顿和换气 4、再做一次平静呼吸,结束检查 5、需要有专业的做肺功能的医师来指挥被检查者怎么正常呼吸
,怎么深呼吸,怎么吐气,这样才能使检查的结果更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核对被检者并在肺功能检查表上登记,询问受 检者有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②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学会用嘴来呼吸 ③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漏
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40%—重度降低
25
用力肺活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预先准备好,嘱受检者取立位,上鼻夹,含 口器与肺量计相连,平静呼吸数次后,做最大吸 气至肺总量位,屏气1秒钟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 度呼气至残气位,持续、均匀、快速呼尽,重复2 次,选最佳曲线。
时间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减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降低, 最大通气量减少,最大通气基线上移,气速指数<1。
36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构成四个肺容量,即深吸 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
20
肺容量及其组成
21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
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
22
深吸气量(IC) 和补吸气量(IRV)
正常或降低,MMEF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
38
39
40
41
到不能再呼为止,中间不能停顿和换气 4、再做一次平静呼吸,结束检查 5、需要有专业的做肺功能的医师来指挥被检查者怎么正常呼吸
,怎么深呼吸,怎么吐气,这样才能使检查的结果更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核对被检者并在肺功能检查表上登记,询问受 检者有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②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学会用嘴来呼吸 ③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漏
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40%—重度降低
25
用力肺活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预先准备好,嘱受检者取立位,上鼻夹,含 口器与肺量计相连,平静呼吸数次后,做最大吸 气至肺总量位,屏气1秒钟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 度呼气至残气位,持续、均匀、快速呼尽,重复2 次,选最佳曲线。
肺功能检查指南培训课件
![肺功能检查指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6a3c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a.png)
肺量计检查—用力肺活量的曲线
容积-时间曲线(V-T曲线):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肺功能检查指南 12
肺量计检查—用力肺活量常用指标
FVC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一秒率(FEV1/FVC)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 呼气峰值流量(PEF) 用力呼出X%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X%)
检查前2h应禁止大量进食,检查当天禁止饮 用可乐、咖啡、浓茶等;检查前1h禁止吸烟; 检查前30min禁止剧烈运动。
肺功能检查指南
7
目录
1 概述及注意事项 2 肺量计检查 3 支气管激发试验 4 支气管舒张试验 5 肺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肺功能检查指南 8
肺量计检查—概述
肺量计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 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 分为容积型和流量型;目前临床普遍使用 的是流量型。
肺功能检查指南 9
肺量计检查—主要内容
慢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 最大自主通气量
肺功能检查指南 10
肺量计检查—慢肺活量
四个基础容积:潮气量(VT)、补吸气 量(IRV)、补呼气量(ERV)和残气量 (RV) 四个肺容量:深吸气量(IC)、肺活量 (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
肺功能检查指南 11
指南建议不论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依照FEV1占 预计值%来判断。
肺功能检查指南 31
肺通气功能结果分析流程
肺功能检查指南 32
肺通气功能结果分析流程
肺功能检查指南 33
肺通气功能结果分析流程
肺功能检查指南 35
目录
1 概述及注意事项 2 肺量计检查 3 支气管激发试验 4 支气管舒张试验 5 肺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肺功能检查讲解
![肺功能检查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b3f1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01.png)
IC=VT+IRV
正常男性2617 ± 548ml;女性1970 ± 381
影响IC旳主要原因是吸气肌,其次 是胸廓、肺活动度降低与肺组织弹性回缩 力提升和气道阻塞。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最大吸气后所呼出旳最大气
量,右肺肺活量占全肺肺活量旳 55%、左肺肺活量45%。
快呼吸旳通气效率低于深缓呼吸。
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中气体,若无相应 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互换, 也一样会产生死腔效应。
生理无效腔(dead space ventilation VD) 是 解剖无效腔加肺泡无效腔。正常情况下 因通气/血流比值正常,生理无效腔基本 等于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受无效腔与潮气容积比率 (VD/VT)影响,正常VD/VT=0.3~0.4 比值小则有效肺泡通气量增长,比值大则 降低。浅快呼吸旳通气效率低于深缓呼吸。
第一节 肺容积检验
• 根据肺和胸部扩张与回缩程度,肺内容积 气量产生旳相应变化,分为四种基础肺容 积(basal lung volume)和四种基础肺容 量(basal lung capacity)
肺容积:指平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 现旳呼吸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理论上具 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涉及潮气容积、补吸气 容积、补呼气容积和残气容积。这四种容积彼 此互不重叠。
RV/TLC(%)
35 36~45 46~55 56
平均肺泡氮浓度(%)
2.47 4.43 6.15 8.40
3. 气道阻塞旳可逆性鉴定
当肺功能测定有FEV1.0/FEC%降低或根据 临床体现疑有气道阻塞体现时,可选择 测定:
(1)通气改善率;(2)最大呼气流量。
通气改善率(一秒改善率)
正常男性2617 ± 548ml;女性1970 ± 381
影响IC旳主要原因是吸气肌,其次 是胸廓、肺活动度降低与肺组织弹性回缩 力提升和气道阻塞。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最大吸气后所呼出旳最大气
量,右肺肺活量占全肺肺活量旳 55%、左肺肺活量45%。
快呼吸旳通气效率低于深缓呼吸。
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中气体,若无相应 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互换, 也一样会产生死腔效应。
生理无效腔(dead space ventilation VD) 是 解剖无效腔加肺泡无效腔。正常情况下 因通气/血流比值正常,生理无效腔基本 等于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受无效腔与潮气容积比率 (VD/VT)影响,正常VD/VT=0.3~0.4 比值小则有效肺泡通气量增长,比值大则 降低。浅快呼吸旳通气效率低于深缓呼吸。
第一节 肺容积检验
• 根据肺和胸部扩张与回缩程度,肺内容积 气量产生旳相应变化,分为四种基础肺容 积(basal lung volume)和四种基础肺容 量(basal lung capacity)
肺容积:指平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 现旳呼吸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理论上具 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涉及潮气容积、补吸气 容积、补呼气容积和残气容积。这四种容积彼 此互不重叠。
RV/TLC(%)
35 36~45 46~55 56
平均肺泡氮浓度(%)
2.47 4.43 6.15 8.40
3. 气道阻塞旳可逆性鉴定
当肺功能测定有FEV1.0/FEC%降低或根据 临床体现疑有气道阻塞体现时,可选择 测定:
(1)通气改善率;(2)最大呼气流量。
通气改善率(一秒改善率)
肺功能检测与评估教学设计
![肺功能检测与评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b7c0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a.png)
1 2 3
肺功能检测基本原理与技术
详细介绍了肺功能检测的意义、原理及常用技术 方法,包括肺活量、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等 指标的检测方法。
肺功能评估标准与解读
阐述了肺功能评估的标准、方法以及各项指标异 常的临床意义,帮助学员掌握肺功能评估的要点 和技巧。
肺功能检测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使学员熟练 掌握肺功能检测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05
肺功能检测在临床应用中 的案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主诉、现病史、 既往史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测结果,给出初步 诊断,并排除其他相似疾病。
肺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指标的 变化及意义。
治疗与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预测可能的 预后情况。
理的诊疗建议。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
精神。
要求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 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并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01
02
03
理论教学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 生全面了解肺功能检测的 相关知识和技术。
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习、实验室操 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肺 功能检测的实际操作技能 。
肺功能评估标准与流程
评估标准
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指南 制定评估标准。
评估流程
包括测试前准备、测试过程、数 据收集、结果分析等步骤,确保 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解读方法与技巧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6027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4.png)
正常值范围为80-100L/min,反映气道通畅性。
呼气峰流速(PEF)
正常值范围为2.83-3.82L,是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敏感的指标。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正常值范围为80-100L/min,反映肺通气储备能力。
最大通气量(MVV)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肺活量下降
及时获取检查结果
患者应在检查结束后及时获取检查结果,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肺功能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注意身体变化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03
CHAPTER
肺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正常值范围为2.41-3.41L,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肺活量(VC)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可能需要测量不同的肺功能指标,如气道阻力、弥散功能等。
肺功能检查在其他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这些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5
CHAPTER
肺功能检查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
目前肺功能检查技术仍有局限性,如无法准确检测某些肺部疾病,尤其是一些早期、轻微的疾病。
目的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早期发现肺部疾病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肺功能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03
02
01
02
CHAPTER
肺功能检查流程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01
医生或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肺功能检查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呼气峰流速(PEF)
正常值范围为2.83-3.82L,是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敏感的指标。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正常值范围为80-100L/min,反映肺通气储备能力。
最大通气量(MVV)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肺活量下降
及时获取检查结果
患者应在检查结束后及时获取检查结果,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肺功能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注意身体变化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03
CHAPTER
肺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正常值范围为2.41-3.41L,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肺活量(VC)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可能需要测量不同的肺功能指标,如气道阻力、弥散功能等。
肺功能检查在其他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这些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5
CHAPTER
肺功能检查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
目前肺功能检查技术仍有局限性,如无法准确检测某些肺部疾病,尤其是一些早期、轻微的疾病。
目的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早期发现肺部疾病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肺功能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03
02
01
02
CHAPTER
肺功能检查流程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01
医生或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肺功能检查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2024)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53c1d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推动多学科协作和综合评估
联合呼吸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对肺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3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4
支气管舒张试验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观察气道 阻塞程度的改善情况,用于评估 气道可逆性改变。
13
03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2024/1/29
14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了解病史,评估患者状态。
设备准备
开启肺功能仪,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准备好所需耗材。
2024/1/29
15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患者指导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指导患者正确配合。
进行检查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肺功能检查。
2024/1/29
16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核对患者信息,避免误查。
确保设备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不能配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暂停检查并报告医 生。
2024/1/29
17
患者配合与指导
患者配合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合作。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以VC降低为主,FEV1/FVC%可正常或增高。常 见于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病变等疾病。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3
兼有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表现 为VC、FEV1/FVC%均降低。常见于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疾病。
2024/1/29
24
结果报告与随访建议
结果报告
肺功能检查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患者或其家属,包括各项指标的测定值、正常值范围、异常结果分析等内容 。同时,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
联合呼吸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对肺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3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4
支气管舒张试验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观察气道 阻塞程度的改善情况,用于评估 气道可逆性改变。
13
03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2024/1/29
14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了解病史,评估患者状态。
设备准备
开启肺功能仪,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准备好所需耗材。
2024/1/29
15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患者指导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指导患者正确配合。
进行检查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肺功能检查。
2024/1/29
16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核对患者信息,避免误查。
确保设备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不能配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暂停检查并报告医 生。
2024/1/29
17
患者配合与指导
患者配合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合作。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以VC降低为主,FEV1/FVC%可正常或增高。常 见于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病变等疾病。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3
兼有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表现 为VC、FEV1/FVC%均降低。常见于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疾病。
2024/1/29
24
结果报告与随访建议
结果报告
肺功能检查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患者或其家属,包括各项指标的测定值、正常值范围、异常结果分析等内容 。同时,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
肺功能检查操作及基础知识通用课件
![肺功能检查操作及基础知识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3fea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b.png)
测定气道反应性
通过给患者吸入某种刺激物质,观察 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判断是否存在气 道高反应性。
评估肺部疾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肺部 疾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 据。
比较肺功能变化
将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肺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观察肺功能的告知患者检查结果
了解患者病史
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吸烟史、 呼吸系统疾病史、用药情况等, 以便评估患者情况。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检查前注意事项,如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某些 药物等,确保患者处于适宜状态。
检查环境
确保检查环境安静、整洁,温 度和湿度适宜,符合检查要求。
检查过 程
测定基础肺功能
通过让患者进行呼吸动作,测定患者 的肺活量、通气量、呼吸频率等基础 肺功能指标。
05
肺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检查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
患者在检查前应避免剧烈 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 行为,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仪器准备
检查前应对肺功能仪器进 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患者配合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听从 医生指导,正确配合呼吸 动作,以保证检查结果的 准确性。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心肺疾病、呼吸困难、 气胸、胸腔积液等情况的患者,禁止 进行肺功能检查。
判断标准
根据各项指标的实测值与正常值的差异程度,判断肺功能是 否异常。例如,通气功能异常表现为通气量降低、气道阻力 增加等;换气功能异常表现为氧合指数降低、血氧饱和度下 降等。
处理建议
对于异常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 的处理建议。如建议进一步检查、调整治疗方案、加强护理 等。同时,患者也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加强锻炼 等,以改善肺功能状况。
肺功能检查(呼吸科培训课件)
![肺功能检查(呼吸科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50c733482fb4daa58d4b1f.png)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是深吸气至 TLC 位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 部气量。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是指最大吸气到TLC位后,开始呼气第一秒 钟内的呼出气量。简称一秒容积。 FEV1.0 /FVC%简称一秒 率。 一秒率<80%见于COPD、支气管哮喘。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F)
是由FVC曲线计算得到的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 量。
呼气中段流速不受用力因素影响,与小气道直径、弹性及 肺泡弹性回缩力有关。 是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A)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S
小气道功能检查
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气道内径≤ 2 mm 的细支气管 ( 相当 于第6级支气管分支以下),包括全部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 气管,是许多COPD患者早期容易受累的部位。
闭合容积(closing volume,CV)是指从TLC位一次呼气过程 中,肺低垂部位小气道开始关闭时所能继续呼出的气量 ; 小气道开始闭合时肺内气量称为闭合总量(CC)。
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
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则为平 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呼气肌与吸气肌功能减弱时,IRV减少。
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是最大呼气后仍残留肺 内的气量。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
![肺功能检查PPT课件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bbf0cd49649b6648d7475e.png)
FEV1%Pred FEV1/FVC% FEV2/FVC% FEV3/FVC%
.
>80%
>80% 83% 94% 97%
19
.
20
.
21
二、流速-容积曲线
PEF 呼气峰流速,用力呼 气中最高呼气流速。反映 大气道病变。
Flow
PEF
Expiration
FEF25-75%
• MMEF 最大呼气中期流 速。反映小气道病变。 • FEV1,FEV1/FVC%正常 ,其MMEF值却低于正常 者,常见于小气道疾患。
临床肺功能检查
.
1
肺功能仪器的发展史
水封式肺量计
.
计算机式肺功能仪
2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疾病的早期诊断
•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 麻醉、手术前安全性评价和术后肺功能 预测 • 药物的疗效评价
. 3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基本概念 • 肺通气功能检查 • 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检查
.
35
• Miller 标准 MVV>50%, FEV1>2L 全肺切除 MVV>40%, FEV1>1.0L 肺叶切除 MVV>40%, FEV1>0.6L 楔型切除,肺 段切除 VC<=50%, MVV<=50%, FEV1<1.0L,or <40% 风险大
. 36
• 指在一分钟内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
• MVV=30×FEV1+10 • 严重心肺疾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做此试验。
. 30
最大通气量损害分级标准
MVV%预计值 60-79% 轻度降低
40%-59%
.
>80%
>80% 83% 94% 97%
19
.
20
.
21
二、流速-容积曲线
PEF 呼气峰流速,用力呼 气中最高呼气流速。反映 大气道病变。
Flow
PEF
Expiration
FEF25-75%
• MMEF 最大呼气中期流 速。反映小气道病变。 • FEV1,FEV1/FVC%正常 ,其MMEF值却低于正常 者,常见于小气道疾患。
临床肺功能检查
.
1
肺功能仪器的发展史
水封式肺量计
.
计算机式肺功能仪
2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疾病的早期诊断
•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 麻醉、手术前安全性评价和术后肺功能 预测 • 药物的疗效评价
. 3
肺功能检查
• 肺容积基本概念 • 肺通气功能检查 • 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检查
.
35
• Miller 标准 MVV>50%, FEV1>2L 全肺切除 MVV>40%, FEV1>1.0L 肺叶切除 MVV>40%, FEV1>0.6L 楔型切除,肺 段切除 VC<=50%, MVV<=50%, FEV1<1.0L,or <40% 风险大
. 36
• 指在一分钟内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
• MVV=30×FEV1+10 • 严重心肺疾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做此试验。
. 30
最大通气量损害分级标准
MVV%预计值 60-79% 轻度降低
40%-59%
肺功能检查-教学
![肺功能检查-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2de3a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c.png)
能障碍、胸廓、胸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和大面积 肺实变等。
(2)通气储备百分比被认为是胸部手术术前判断 肺功能状况、预计肺合并症的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以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指标。正常值>95%, 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
(二)用力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FVC)是指深吸气至肺总量后以最大力量、最快
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正常人3秒内可将肺活量全部呼出,每
FDC比前者更敏感。
正常情况下Cdyn与Cstat接近,且呼吸频率增加时改 变亦很小;(1)当小气道病变患者呼吸频率增加时, 随特定肺容量的改变而胸内压增加,动态顺应性降低。
(2)肺顺应性还与弹性回缩力有关;
弹性回缩力是指保持肺脏于某容积所要求的压力。
弹性回缩力增加,则顺应性降低,反之则顺应性增加。
二、通气功能
通气功能又称为动态肺容积,是指单位时
间内随呼吸运动送出肺的气量和流速。
(一)肺通气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指静息状态下
每分钟呼出气的量,等于潮气容积(VT)×每
分钟呼吸频率(RR/分钟)。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6663±200ml,
女性约4217±160ml。 >10L/min 表示通气过
临床意义:肺活量减低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
碍,亦可提示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常见于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大量胸腔积
液、气胸、肺不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大量腹腔
积液、腹腔巨大肿瘤等,以及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
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
气管哮喘等疾病。
功能残气量
即补呼气±残气RV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肺容积是指在安静情况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
(2)通气储备百分比被认为是胸部手术术前判断 肺功能状况、预计肺合并症的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以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指标。正常值>95%, 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
(二)用力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FVC)是指深吸气至肺总量后以最大力量、最快
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正常人3秒内可将肺活量全部呼出,每
FDC比前者更敏感。
正常情况下Cdyn与Cstat接近,且呼吸频率增加时改 变亦很小;(1)当小气道病变患者呼吸频率增加时, 随特定肺容量的改变而胸内压增加,动态顺应性降低。
(2)肺顺应性还与弹性回缩力有关;
弹性回缩力是指保持肺脏于某容积所要求的压力。
弹性回缩力增加,则顺应性降低,反之则顺应性增加。
二、通气功能
通气功能又称为动态肺容积,是指单位时
间内随呼吸运动送出肺的气量和流速。
(一)肺通气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指静息状态下
每分钟呼出气的量,等于潮气容积(VT)×每
分钟呼吸频率(RR/分钟)。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6663±200ml,
女性约4217±160ml。 >10L/min 表示通气过
临床意义:肺活量减低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
碍,亦可提示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常见于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大量胸腔积
液、气胸、肺不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大量腹腔
积液、腹腔巨大肿瘤等,以及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
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
气管哮喘等疾病。
功能残气量
即补呼气±残气RV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肺容积是指在安静情况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
肺功能检查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肺功能检查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dc33c7960590c69fc37669.png)
相关数据 结果分析报告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潮气呼吸报告单
TPTEF/TE
达峰时间比
VPEF/VE
达峰容积比
TIME TO PTEF 达峰时间
EXP. VOLUME AT PTEF
MINUTE VENTILATION
TIDAL VOLUME
0.670.87
35.567.5
45.376.7
52.294.2
51.291.6
53.696.0
53.798.3
56.1110.5
64.9122.5
TEF50 TEF25
33.963.7
44.272.4
51.689.4
51.386.9
55.492.6
56.194.5
56.5108.9
63.3121.7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支气管激发试验
间接激发试验
间接激发试验主要通过刺激支气管内炎性细胞使其释放多种能间接引 起支气管狭窄的介质, 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特异性受体而引起气道 收缩。 常 用的有: 运动激发、 过度通气激发、 高渗盐水或蒸馏水激发 (渗透 压改变) 及特异性抗原刺激如尘螨、 花粉吸入等。
目前间接激发试验不论在成人还是儿童应用都很少, 尤其是儿童尚没 有规范的量化标准。而且特异性抗原刺激危险性较大, 可诱发严重的 哮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注意事项 :
(1) 检查前须停药: β受体兴奋剂 (舒喘灵等) 应停用 12 h, 缓释型停用 > 24 h;甲基 黄嘌呤类 (茶碱) 普通型停用> 12 h, 缓释型停用> 24 h,抗胆碱能 类药 (阿托品等) 停用 > 12 h;抗组织胺类药停用 > 48 h; 糖皮质 激素停用 > 12 h, 另外避免吸烟、 咖啡、 可乐饮料等 > 6 h;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潮气呼吸报告单
TPTEF/TE
达峰时间比
VPEF/VE
达峰容积比
TIME TO PTEF 达峰时间
EXP. VOLUME AT PTEF
MINUTE VENTILATION
TIDAL VOLUME
0.670.87
35.567.5
45.376.7
52.294.2
51.291.6
53.696.0
53.798.3
56.1110.5
64.9122.5
TEF50 TEF25
33.963.7
44.272.4
51.689.4
51.386.9
55.492.6
56.194.5
56.5108.9
63.3121.7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支气管激发试验
间接激发试验
间接激发试验主要通过刺激支气管内炎性细胞使其释放多种能间接引 起支气管狭窄的介质, 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特异性受体而引起气道 收缩。 常 用的有: 运动激发、 过度通气激发、 高渗盐水或蒸馏水激发 (渗透 压改变) 及特异性抗原刺激如尘螨、 花粉吸入等。
目前间接激发试验不论在成人还是儿童应用都很少, 尤其是儿童尚没 有规范的量化标准。而且特异性抗原刺激危险性较大, 可诱发严重的 哮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注意事项 :
(1) 检查前须停药: β受体兴奋剂 (舒喘灵等) 应停用 12 h, 缓释型停用 > 24 h;甲基 黄嘌呤类 (茶碱) 普通型停用> 12 h, 缓释型停用> 24 h,抗胆碱能 类药 (阿托品等) 停用 > 12 h;抗组织胺类药停用 > 48 h; 糖皮质 激素停用 > 12 h, 另外避免吸烟、 咖啡、 可乐饮料等 > 6 h;
肺功能检查Lung_function_testPPT教案
![肺功能检查Lung_function_test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a86161b9d528ea80c779cc.png)
第22页/共26页
MMEF 中段呼气流速
PIF
吸气峰流速
FEF200-1200 200-1200ML间用力呼气流量
PEF TIME 到达峰流速值的时间
FEF25%-75%:反应中小气道的情况。
FEF200-1200:反应大气道的完整性(通畅性)。
第7页/共26页
七、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
年龄 性别 体格(身高、体重) 体位(坐位、站位) 被检者的合作 操作者的指导
)
第12页/共26页
测试开始
1 2
3
第13页/共26页
FVC-用力肺活量:
夹鼻,双唇包住咬口–〉平静呼吸2-3次(5秒) –〉用力猛然大口吸气–〉快速用力把气呼出去 (大于6秒,3秒为底线)–〉大口将气吸回来,然后平静呼吸–〉完成OK。
结束或进行下一次新的测试
第14页/共26页
SVC--慢肺活量:
第3页/共26页
四、肺通气功能测定项目
肺通气功能测定包括每分钟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量等。 (1) MV(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指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吸人或呼出的气量。
MV=潮气容积×呼吸频率。正常值为6--8L/分。MV>10-12L/分为通气过度,MV<3-4 L/分为通 气不足。 (2) VA(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3) FVC(用力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MVV(最大通气量):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 所得到的通气量。正常值成人男性:104±2.7L/分,女性:82.5±2.2 L/分。MVV实测值占预计 值之80%以上为正常。 (5) PEF(呼气峰流量):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
MMEF 中段呼气流速
PIF
吸气峰流速
FEF200-1200 200-1200ML间用力呼气流量
PEF TIME 到达峰流速值的时间
FEF25%-75%:反应中小气道的情况。
FEF200-1200:反应大气道的完整性(通畅性)。
第7页/共26页
七、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
年龄 性别 体格(身高、体重) 体位(坐位、站位) 被检者的合作 操作者的指导
)
第12页/共26页
测试开始
1 2
3
第13页/共26页
FVC-用力肺活量:
夹鼻,双唇包住咬口–〉平静呼吸2-3次(5秒) –〉用力猛然大口吸气–〉快速用力把气呼出去 (大于6秒,3秒为底线)–〉大口将气吸回来,然后平静呼吸–〉完成OK。
结束或进行下一次新的测试
第14页/共26页
SVC--慢肺活量:
第3页/共26页
四、肺通气功能测定项目
肺通气功能测定包括每分钟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量等。 (1) MV(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指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吸人或呼出的气量。
MV=潮气容积×呼吸频率。正常值为6--8L/分。MV>10-12L/分为通气过度,MV<3-4 L/分为通 气不足。 (2) VA(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3) FVC(用力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MVV(最大通气量):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 所得到的通气量。正常值成人男性:104±2.7L/分,女性:82.5±2.2 L/分。MVV实测值占预计 值之80%以上为正常。 (5) PEF(呼气峰流量):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
肺功能检测ppt课件
![肺功能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2cbc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0.png)
1. 增加的临床意义:肺气肿;哮喘; 代偿性肺气肿;胸廓畸形
2. 减少的临床意义:广泛的肺间质纤 维化
4
肺功能检查
•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VC实/VC预%>80%
减少的临床意义:肺组织损害(肺炎,肺 纤维化),胸廓活动度下降(神经肌肉 疾病),胸廓活动受限(肋骨骨折), 膈肌活动受限(怀孕,腹水),肺扩张 受限(胸水,气胸)
记出用力肺活量图,从曲线上可以计算 第1,2,3秒呼出的气体量和占用力肺活量 的百分比,正常人基本在前3秒全部呼 出
9
通气功能
• 用力肺活量 3.阻塞性肺病:呼气时间延长 4.限制性肺病: 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 • 肺泡通气量 VA 1.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死
腔通气=(潮气量-死腔量)*频率
10
通气功能
• 肺泡通气量 2.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3.临床意义(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减
少或死腔量增加都可以造成肺泡通 气量不足
(2)每分钟静息通气量不 变,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 呼吸小
11
换气功能
• 通气/血流 V/Q 1. 有效气体交换条件:通气和血流相匹配 2. 正常情况下:V为4升,Q为 5升
13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用肺活量%作横坐标,用流速作纵 坐标,描记曲线
• 慢阻肺的曲线特点 1. 最大流速和各阶段流速均下降 2. 下降支突向横坐标,病情越重弯曲
越明显 3. 严重时肺活量减少
14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慢支,早期小气道病变的曲线 和慢阻肺相似,但程度轻
• 肺间质病变的曲线特点 1. 流速高 2. 肺活量小 3. 下降支倾斜度大,曲线高耸
2. 减少的临床意义:广泛的肺间质纤 维化
4
肺功能检查
•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VC实/VC预%>80%
减少的临床意义:肺组织损害(肺炎,肺 纤维化),胸廓活动度下降(神经肌肉 疾病),胸廓活动受限(肋骨骨折), 膈肌活动受限(怀孕,腹水),肺扩张 受限(胸水,气胸)
记出用力肺活量图,从曲线上可以计算 第1,2,3秒呼出的气体量和占用力肺活量 的百分比,正常人基本在前3秒全部呼 出
9
通气功能
• 用力肺活量 3.阻塞性肺病:呼气时间延长 4.限制性肺病: 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 • 肺泡通气量 VA 1.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死
腔通气=(潮气量-死腔量)*频率
10
通气功能
• 肺泡通气量 2.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3.临床意义(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减
少或死腔量增加都可以造成肺泡通 气量不足
(2)每分钟静息通气量不 变,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 呼吸小
11
换气功能
• 通气/血流 V/Q 1. 有效气体交换条件:通气和血流相匹配 2. 正常情况下:V为4升,Q为 5升
13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用肺活量%作横坐标,用流速作纵 坐标,描记曲线
• 慢阻肺的曲线特点 1. 最大流速和各阶段流速均下降 2. 下降支突向横坐标,病情越重弯曲
越明显 3. 严重时肺活量减少
14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 慢支,早期小气道病变的曲线 和慢阻肺相似,但程度轻
• 肺间质病变的曲线特点 1. 流速高 2. 肺活量小 3. 下降支倾斜度大,曲线高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活量
即深吸气量加补呼气容量(IC±ERV) 临床意义:肺活量减低提示有限制性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 限制性 碍,亦可提示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常见于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大量胸腔积 液、气胸、肺不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大量腹腔 积液、腹腔巨大肿瘤等,以及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 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 气管哮喘等疾病。
FEV1.0/FVC % MVV VC 气速指数 RV TLC
阻塞性
↓↓
↓↓
正常或↓
〈1.0
↑
正常或↑
限制性
正常或↑
↓或正常
↓↓
〉1.0
正常或↓
↓
混合性
↓
↓
↓
=1.0
不定
不定
阻塞性肺气肿的判断:
RV/TLC(%) 平均肺泡氮浓度 (%) RV/TLC(%) 平均肺泡氮浓度 (%)
无肺气肿
〈〈35
2.47
(三)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正 常 成 人 参 考 值 : 男 性 约 3452±1160ml/s,女性约2336±946 ml/s 。
最大呼气中段时间(MMF)可作为 评价早期小气道阻塞的指标。其主要取 决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表明MMF比 FEV1.0/FVC%能更好地反映小气道阻塞 情况。
(四)肺泡通气量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肺容积是指在安静情况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 变化,不受时间限制 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不受时间限制 基础肺容积包括: 基础肺容积 1、潮气容积VT:500ml 2、补吸气容积IRV :IRV受吸气肌功能的影响。 男 2160ml;女1400ml 3、补呼气容积ERV : ERV可随呼气肌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男 1609±492ml;女1126±338ml 4、残气容积RV: 男1615±397ml,女1245±336ml。
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 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 四个基础肺容量包括: 1、深吸气量 IC: 补吸气+潮气(相当于肺活量2/3或4/5) 男 2617±548ml;女1970±381ml 2、功能残气量FRC:补呼气+残气 男3112±611ml;女2348±479ml(相当于肺总量的 40%) 3、肺活量VC:深吸气量+补呼气 男4217±690ml;女3105±452ml 4、肺总量TLC:肺活量+残气 或 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 男5766±782ml;女4353±644ml
肺功能不全分级
VC 或 MVV 实 / 预% FEV1.0/FVC% VC 或 MVV 实 / 预% FEV1.0/FVC%
基本正常
>80%
>70%
严重减退
50~21
〈〈40
轻度减退
80~71
70~61
呼吸衰竭
〈〈20
显著减退
70~51
60~41
(2)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通气功能主要反映大气道(内径>2.0mm)通气的状况。 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特点是以流速(如FEV1.0/FVC%)降低为主, 限制性通气障碍则以肺容量(如VC)减少为主。
(2)结果判断: 结果判断: 结果判断 (a) 改善率〉15%,判定为阳性。15%~24%轻 ) 改善率〉 ,判定为阳性。 轻 度可逆, 25%~40%为中度可逆 , 〉 40%为高度 度可逆 , 为中度可逆, 为高度 为中度可逆 可逆。 可逆。 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率至少应达15%以上 , 以上, 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率至少应达 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率不明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率不明显。当其绝对值增 改善超过15%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加200ml,FEV1.0改善超过 , 改善超过 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b) 在评价通气改善率时须特别注意 FEV1.0 的 ) 只要稍 绝 对 值 , 因为 FEV1.0 只 要稍 为 增加 就 能达 到 改 善 15%的指标, 但是其绝对值的微量增加对肺通气功 的指标, 的指标 能的改善并无意义, 只要当其绝对值增加200ml, 能的改善并无意义 , 只要当其绝对值增加 , FEV1.0改善超过 改善超过15%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改善超过 才能认为气道可逆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是指在1分钟内以最大的呼吸幅度和最快的呼吸 频率呼吸所得的通气量。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104±2.71L,女性约 82.5±2.17L。占预计值%<80%。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MVV降低:无论是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均 可使之降低。临床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肌功 能障碍、胸廓、胸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和大面积 肺实变等。 (2)通气储备百分比 通气储备百分比被认为是胸部手术术前判断 通气储备百分比 肺功能状况、预计肺合并症的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以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指标。正常值>95%, 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
(二)用力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FVC)是指深吸气至肺总量后以最大力量、最快 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正常人 秒内可将肺活量全部呼出,每 正常人3秒内可将肺活量全部呼出 正常人 秒内可将肺活量全部呼出, 秒呼出量约占总肺活量的83%、96%、99%。 秒呼出量约占总肺活量的 、 、 。 FEV1.0既是容积测定,亦为一秒钟内的平均呼气流量测定, 临床以FEV1.0和FEV1.0/FVC%表示(简称一秒率)。 正 常 成 人 参 考 值 : 男 性 约 3 1 7 9 ± 1 1 7 L, 女 性 约 2314±48L。 FEV1.0/FVC%.>80% 临床意义:是测定呼吸道有无阻力 有无阻力的重要指标。阻塞性通气障 有无阻力 碍病人,由于气道阻塞、呼吸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病人可 正常,由于呼出气不受限制,但肺强性及胸廓顺应性降低,呼气 运动迅速减弱停止,合肺活量的绝大部分在极短时间迅速呼出。
正常人潮气容积为500ml,其中 150 ml为死腔气,亦称为解剖无效腔。 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值正常, 故生理无效腔基本等于解剖无效腔。 故浅速呼吸的通气效率逊于深缓呼吸。
临床应用
1、通气功能判断: 气速指数=MVV实测值/预计值%/ /VC实测值/预计值% 通气量储备能力用通气储量%来表示,95%为正常,低于 86% 86%提示通气储备不佳,低于70%提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 70%
肺功能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内科 张鸿文
肺功能检查内容
包括肺容量、通气、换气、血流和呼吸动 力等项目。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对受检者呼吸生理功 能的基本状况作出质和量 质和量的评价,明确肺功 质和量 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 肺功能检查意义:对研究疾病的发病机 制、病理生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 疗效和疾病的健康、劳动力的鉴定以及评估 胸腹部大手术的耐受性等都有重要意义。
中度肺气肿
46~55
6.15
轻度肺气肿
36~45
4.43
重度肺气肿
〉〉56
8.40
气道阻塞的可逆判断药物疗效的判断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来判断 有无可逆性及药物疗效。 有无可逆性及药物疗效。 (1) 测定方法: 测定前病人 小时停用支气管舒 ) 测定方法:测定前病人24小时停用支气管舒 张药,再行常规肺功能测定。 张药,再行常规肺功能测定。 当结果提示FEV1.0或 FVC%降低时 , 给病人 降低时, 当结果提示 或 降低时 吸 入 沙 丁 胺 醇 0 . 2 mg 后 1 5 ~ 2 0 分 钟 , 重 复 测 定 FEV1.0与FVC%。 与 。 按下列公式计算通气改善率来进行判断。 按下列公式计算通气改善率来进行判断。 通气改善率=用药后测定值 用药前测定值/用药前 用药后测定值—用药前测定值 通气改善率 用药后测定值 用药前测定值 用药前 测定值 ×100%
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用于协助支气管哮 喘的诊断, 喘的诊断,或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咳嗽变异 性哮喘者。 性哮喘者。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
肺内气体分布与气道阻力、 肺内气体分布与气道阻力 、 顺应 性和胸内压的不一致有关。 性和胸内压的不一致有关。 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主要是由于不 均匀的气流阻力和顺应性。 均匀的气流阻力和顺应性。 肺有效的气体交换不仅要求有足够 的通气量和血流量, 的通气量和血流量 , 而且要求通气与血 流灌注(即通气/血流比值 血流比值V/Q)在数量 流灌注(即通气 血流比值 ) 上比例适当。 上比例适当。
最大呼气流量PEF( 峰值呼气流速 ) 呼气流速 ( 峰值呼气流速) 最大呼气流量 最快时的瞬间流速, 最快时的瞬间流速,主要反映呼吸肌的力量及气道有 无阻塞。 无阻塞。 正常人一日内不同时间点的PEF值可有差异, 称 值可有差异, 正常人一日内不同时间点的 值可有差异 为日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这种变异率的测定, 为日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这种变异率的测定,可用 微型峰值流速仪于每日清晨及下午(或傍晚) 微型峰值流速仪于每日清晨及下午( 或傍晚) 测PEF, , 连续测一周后计算: 连续测一周后计算: PEF日变异率正常一般<20%,≥20%对支气管 日变异率正常一般< 日变异率正常一般 , 对支气管 哮喘诊断有意义。 日变异率= 日最高PEF—日内 哮喘诊断有意义。PEF 日变异率 日最高 日内 最低PEF/1/2(同日内最高 同日内最高PEF+最低 最低PEF)×100% 最低 同日内最高 最低 × 正常一般<20%,>>20%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 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 正常一般 , 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 常作为哮喘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常作为哮喘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若日变异率明显增 提示病情加重,需行相应处理。 大,提示病情加重,需行相应处理。
第三节 小气道功能检查
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内径≤2mm 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内径 的细支气管(相当于第6级支气管分支以 的细支气管(相当于第 级支气管分支以 下 ) , 包括全部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 管 , 是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容易 受累的部位。 受累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