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及欧洲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6.1 亚洲及欧洲(3)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3)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重难点:1、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2、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综合法讲授法、自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一、大河众多的亚洲1、大河众多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大。
(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简单了解亚洲的湖泊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的河流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欧洲河流的特征是: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2、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
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亚洲与欧洲(第3课时 地形与河流)》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亚洲及欧洲的地形特征。
2.掌握分析大洲或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
3.认识亚洲及欧洲的主要河流,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的水文特征。
4.学会分析地形、气候与河流三大自然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分析大洲或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2.掌握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特征3.掌握亚洲与欧洲的河流和水文特征【教学难点】1.学会描述一个大洲或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
2.学会分析河流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观看关于亚洲自然景观和地形的视频,初步了解亚洲的地形区。
——播放视频。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地形及河流情况。
【新课展开】课件展示世界十大长河,请学生找出属于亚洲的河流,从而得出结论——亚洲大江大河众多。
——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那么,为什么亚洲可以诞生如此多大河呢?——引导学生结合地域面积进行思考。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板书)四、亚洲的河流特征大江大河众多——地域辽阔对于河流,根据其最终注入地,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最终流入海洋的外流河,以及没能注入海洋,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者注入内陆湖的内流河。
因为亚洲地域辽阔,其内部有很大一块区域是内流区,这里的河流是没办法注入海洋的。
因此亚洲的河流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内流流域面积广大(板书)特征1:内流流域面积广大(过渡)前面我们讲过,亚洲有很多大江大河,请同学们在P4图6-3中将重要的大河描绘出来。
——学生自主画图。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河流的注入大洋,进而划分他们的水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大江大河大多是注入海洋的,因此,他们都是——外流河。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亚洲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但是亚洲的河流依旧是以外流河为主的。
其中,锡尔河跟阿姆河是亚洲最大的内流河。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画出来的河流的分布及流向特点。
——从中间流向四周(板书)特征2:从中部流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过渡)我们都知道,河流是从高处流向地处的,那么,亚洲的河流流向,反应出亚洲怎样的地形地势特征呢?我们接下来就学习一下。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的河流教案 (新版)湘教版
1、受平原地形影响:河网----,水流-----;
2、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绝大部分为---流河。
三、(1)组内互动: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2、从总体上看,亚洲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亚洲河流的流向与亚洲地形有什么关系?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三、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
3、在图1—1上,找出以下特色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
巴尔喀什湖---一半淡水、一半咸水的湖泊
二、(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朗读。
1、通过亚洲地形和气候的特征,分析总结出亚洲河流的特征。
2、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3、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的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本,并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对问题进行讨论。
1、读图1—1,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亚洲及欧洲
课题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的河流
课型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从欧洲地形和气候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过程与方法:根据亚洲的河流特点总结得到欧洲河流的基本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案:亚洲及欧洲【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2-P12。
主要包含“亚细亚和欧罗巴”、“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大河众多的亚洲”、“亚洲的人口与国家”等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将能够通过地图和数据,描述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陆位置。
学生还将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并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将通过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图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描述、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亚洲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及其成因、亚洲河流的特点以及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 教学难点:亚洲地形和气候的复杂性分析,以及如何将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理解亚洲人口与国家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2. 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2.1 经纬度位置分析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在经纬度上具有显著的特点。
亚洲,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其经纬度范围广阔,横跨东西经度从东经25度到西经170度,纬度则从南纬10度延伸至北纬80度,覆盖了寒、温、热三带。
这种纬度跨度使得亚洲拥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从北极的严寒到赤道的热带气候。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则相对集中,主要位于北纬35度至北纬71度之间,东经6度至东经69度之间,全部位于北半球,且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欧洲的地理形状相对规则,三面临海,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
2.2 海陆位置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极为重要,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亚洲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多条重要航线的交汇点。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
班级小组姓名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导读单1、亚洲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B、印度河C、叶尼塞河D、勒拿河2、在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恒河B、湄公河C、湄南河D、印度河3、多瑙河流经国家的个数是( )A、8个B、9个C、10个D、11个4、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B、莱茵河C、第聂伯河D、伏尔加河5、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是( )A、里海B、死海C、贝加尔湖D、巴尔喀什湖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苏必利尔湖B、贝加尔湖C、里海D、死海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8、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9、世界上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洲是( )A、北美洲B、大洋洲C、欧洲D、亚洲10、下列关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人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D.高原山地区河网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疏11、下列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B.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和欧洲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训练单1.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A.地中海和红海B. 太平洋和大西洋C.地中海和里海D.北冰洋和太平洋3.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的()A.80%B.71%C.61%D.50%4.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A.鄂毕河B.叶尼塞河C.勒拿河D.印度河5.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地形和气候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通过阅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欧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欧洲部分国家人口负增长,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河流特征和影响因素【教学难点】亚洲和欧洲河流的特点成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3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分别有什么特征?(学生回顾回答)明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气候的海洋性显著。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亚洲及欧洲的河流特征。
二、新课学习(四)大河众多的亚洲明确:长江: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介绍:流域和水系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
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做水系。
其中,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做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称做内流水系。
活动1:1.读图,找一找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分别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萨尔温江;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恒河、伊洛瓦底江、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讨论:从总体上看,亚洲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流向与地形有何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亚洲水系特点1: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与地形的关系: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是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第1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3) .doc
亚洲及欧洲(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读“亚洲地形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说出亚洲河流湖泊的特征。
2、从地形、气候入手分析欧洲河流特征,了解多瑙河、莱茵河的特征。
3、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并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增强人口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1、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征。
2、欧洲的河流特征。
【学习难点】从地形、气候入手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特征。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大河众多的亚洲自主学习1、读P2“亚洲地形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其中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之一,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
成因:亚洲的地势3、“亚洲地域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总结出亚洲河流的另一特点:。
在图1-1中找出咸海、锡尔河、阿姆河。
4、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合作探究欧洲的河流1、欧洲地形以为主,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2、欧洲气候性明显,所以,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河流注入(海洋、内陆湖泊)。
4、完成P11活动2、3题。
知识点二: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自主学习读P12—13,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2000年,欧洲人口有7.27亿,居世界各大洲的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的一个大洲。
欧洲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有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甚至出现了,现象较为严重。
地理《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三、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北纬 度~北纬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 度~东经 度之间
全部位于 球,绝大部分位于 球。
(2)海陆位置
北临 洋,西临 洋,南临海,西南隔 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 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四、面积
1、亚洲的面积
2、欧洲的面积
板书 亚洲及欧洲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的计算能力。
(3)运用地图,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比较、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哪一个?它包括哪些大洲?(学生回答)明确: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它包括亚洲和欧洲。
(过渡)这节课我们开始认识大洲,首先从亚洲和欧洲开始。
二、新课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亚洲与欧洲名称的由来讲解:亚洲: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把居住地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3)亚洲和欧洲的位置特征提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位于哪个半球?(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亚洲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亚洲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亚洲的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
提问:亚洲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组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在整个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环保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关于亚洲及欧洲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绘制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气候类型、国家和首都。
(2)撰写一篇关于亚洲和欧洲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小论文,要求字数在500字左右,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等内容。
2.选做作业: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掌握两大洲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
2.熟悉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掌握其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知识。
3.学会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现象,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4)-教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学习目标1.读“亚洲地形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说出亚洲河流湖泊的特征。
2.从地形、气候分析欧洲河流特征,了解多瑙河、莱茵河的特征。
3.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并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增强人口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1.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征2.欧洲的河流特征学习难点从地形、气候入手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特征自主学习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
其中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亚洲的河网分布特点(1)河流发源于,顺地势呈奔流入海。
(2)面积广大3.欧洲地形以为主,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4.欧洲气候性明显,所以,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
5.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河流注入(海洋、内陆湖泊)。
合作探究1.完成P11活动2、3题。
2.完成书本P12活动题。
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状况,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说出主要原因。
课堂检测1.下列著名大河位于亚洲的一组是﹙﹚A.尼罗河、长江、印度河B.黄河、叶尼塞河、印度河C.密西西比河、黄河、恒河D.亚马孙河、印度河、长江2.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顿河 D.莱茵河3.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4.欧洲和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多瑙河湄公河B.伏尔加河鄂毕河C.多瑙河长江D.莱茵河湄公河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6.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7.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印度 B 沙特阿拉伯 C 蒙古 D 中国8.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9.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人口最大 B农村人口比重大C.老年人口比重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10.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B.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
初中地理《亚洲及欧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3)河流、国家和人口》教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图”,分析亚洲河流水系的特点。
2、从欧洲地形、气候特点分析欧洲水系的特点,能形成分析水系特点的思路。
3、读“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说出亚洲人口稠稀分布及原因。
【学习难点】能初步形成分析水系特点的思路。
【学习内容】(相信自己,永不言败!)知识点一:大河众多的亚洲【读图查找--分析】1、查找:读课本P4“亚欧地形图”或地图册P5-6、P8“亚洲欧洲水系分布”图,找出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咸海;找出五组河流①长江、黄河、黑龙江,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③ 印度河、恒河,❹湄公河(澜沧江),❺锡尔河、阿姆河。
2、分析:以上河流的流向、注入海洋是否相同,请说明。
①长江、黄河、黑龙江流向为自向流,注洋,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向为自向流,注洋,③印度河、恒河流向为自向流,注洋,❹湄公河(澜沧江)流向为自向流,注洋,❺锡尔河、阿姆河流向为自向流,注;以上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部。
3.阅读课本P9 了解流域与水系概念。
【自主、探究】1.从总体上看,亚洲大江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亚洲河流的流向与亚洲地形地势之间有什么关系?2.在地图册P8“亚洲欧洲水系分布”图上找到锡尔河和阿姆河,这两条河流和长江的注入水域有什么不同?说出与当地气候的关系?3、通过以上分析,归纳出亚洲水系分布的两大特点:(1),成因:亚洲的地势(2)面积广大。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欧洲水系的特点(一)读课本P4“亚欧地形图”或地图册P5-6、P8“亚洲欧洲水系分布”图找出欧洲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二)请你从分析欧洲海陆轮廓、地形和气候入手,归纳分析欧洲水系的特点①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②欧洲地形以为主,因此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③欧洲气候海洋性明显,所以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内河运输,航运价值。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 《亚洲及欧洲的气候、河流》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出示亚欧气候图,分别在图中标出主要的气候类型;教师总结:世界12种气候类型,亚洲有其中的11种,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板书)2、出示图片,提问:亚洲气候为什么如此复杂多样?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并给与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考虑。
3、出示图片,从纬度位置分析原因,并展示亚洲炎热和寒冷的典型地区。
4、出示图片,从海陆位置分析原因,并展示距海远近的不同地区的干旱或湿润的特征。
亚洲总共多少种气候类型。
示,学生小组讨论亚洲气候复杂的原因。
5、出示图片,亚洲不同的地形类型,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
6、出示亚洲气候图,提问:亚洲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教师总结: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板书)7、出示图片和表格,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不同。
8、出示亚洲气候图,指出亚洲的几种季风气候,说说分布在哪里。
教师总结:季风气候显著。
(板书)图题。
答几种季风气候类型,并说出分别地区。
9、介绍季风气候,并出示图片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10、小结亚洲气候特征。
11、小组讨论: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的过程,归纳总结出分析地区气候的方法。
12、课本8页活动:(1)读图说出亚洲和欧洲分别有以下哪几种气候类型。
(2)出示图片:亚欧大陆不同的四个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图,并分析所列问题。
教师总结:欧洲海洋性气候显著。
(3)分别出示表格:甲、乙两地各个月份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不同特点。
13、总结欧洲气候特征。
14、课本9页活动:下面哪些因素对欧洲形成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学生先自己分析,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逐个分析。
二、大河众多的河流15、课本9页阅读内容:流域和水系。
学生自主阅读,找到几个概念:流域、水系、外流水系、内流水系。
教冬、夏季风的点,自主完成表格。
七年级地理上册《河流与湖泊》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保护河流与湖泊、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河流与湖泊的丰富人文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教师阐述河流侵蚀、沉积、搬运等基本地理过程,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成因及特点。
4.教师介绍湖泊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河流与湖泊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河流与湖泊。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观点和措施。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河流与湖泊的相关知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4.了解湖泊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河流与湖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实地考察、观察河流与湖泊,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中要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避免照搬书本知识。
4.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4.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河流与湖泊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参考教案(第4课时)
组代表发言
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
利用各种方法识记。
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根据答案,进行自测。
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洲的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二、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
教学
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亚洲及欧洲》参考教案
课题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重点
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难点
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
激情互动
激情展示
精讲点拨
强化识记
当堂检测
反馈纠正
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
1、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2、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亚洲的气候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及欧洲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欧洲主要大河和特色湖泊的名称。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欧洲主要大河的流向和注入地。
3.了解欧洲主要河流的航运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一一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对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
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挂图地图册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在同学们了解了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才进行的。
所
以设计这节课要充分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注重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点拨
学生解答亚洲、欧洲河流方面的问题,另外通过对比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亚洲和欧洲河流与湖泊知识联结点。
b5E2RGbCAP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请先看一段视频材料,思考:通过看视频材料,同学们从中获得到什么信息?plEanqFDPw 学生回答:略。
(二)讲授新课
挂图::《亚洲和欧洲地形》图
述:请同学们观察《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图挂图,在地图册5-6页《亚洲及欧洲地形》图上,找出并描绘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大河。
DXDiTa9E3d
归纳:板书一、大河众多的亚洲
厂
1、众多大江大河太平洋一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J印度洋一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等
北冰洋一鄂毕河、叶尼塞河等。
问:你们了解中国的长江吗?
活动:观察世界四大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和河口平均流量的对比图,说一说长江在世界的
地位:观看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的图片及数据,感知长江在中国、亚洲的地位。
RTCrpUDGiT
2、认识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 ------ 长江
(过渡)世界上有许多跨国的河流,同学们知道吗?
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流经中国与东南亚的国际性河流:萨尔温江和湄公河。
3、欣赏萨尔温江和湄公河
活动:请同桌组合,比一比看哪一组以最快速度在地图册上找出萨尔温江和湄公河,说一说它们在中国分别叫什么江河?主要流经哪些国家?5PCzVD7HxA
教师补充。
(陈毅赠《缅甸友人》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常积累。
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更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共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词汇。
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不磊。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怒江一一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jLBHrnAlLg
【课堂检测】(讨论、分组合作完成)
(1)回顾前面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河流不同的流向,结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这句俗语,XHAQX74J0X
思考: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
(2)仔细观察阿姆河、锡尔河的流向及注入地,说一说这两条河流与第一问提到的那些河流流向及分布的差异性。
LDAYtRyKfE
归纳总结:
4、亚洲河网的两大特点:
(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内流区面积广大。
述:同学们,被称作大地的明珠,你猜是什么?
活动:在教材图1-1上找出亚洲的特色湖泊:最深和湖泊一一贝加尔湖;最大的湖泊一一
里海;世界上湖面最低、盐度很高的湖泊一一死海;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等,在多媒体上欣赏这些湖泊的美丽风景。
Zzz6ZB2Ltk
5、亚洲几个特色湖泊
承上启下:亚洲的河流受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和轮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两大特点,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欧洲河流的特点。
dvzfvkwMI1
学法指导:观察《欧洲地形》图,找出欧洲的主要大河:伏尔加河、多瑙河、第聂伯河、
顿河、莱茵河等;认识欧洲主要的湖泊。
rqyn14ZNXI
二、欧洲的河流
1、欧洲最长的河流一一伏尔加河(内流河)
2、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一一多瑙河
课堂训练:
1•阅读教材P11页活动材料一“熟悉欧洲的河流”,结合课件中图片,先认识多瑙河和伏尔加河,然后完成活动题中的第2、3题。
EmxvxOtOco
2.观察:《欧洲地形》图,结合活动第2、3题的结论,请你从分析欧洲地形和气候入手,归纳欧洲河流的特征。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优胜者加2分)SixE2yXPq5
3、欧洲河流的主要特点: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般运价值高
【达标练习】:
一、耐心填一填:
河流名称发源地注入海流向流经国家数
多瑙河
湄公河
二、细心选一选:
1•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湄公河B •印度河C •恒河 D.黑龙江
2•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B .里海C .死海D .波罗的海
3.多瑙河干流没有流经的国家有
A.匈牙利B .前南斯拉夫C .保加利亚D .法国
4.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
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入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三、精心写一写:
图中⑤~⑧所示河流分别注入哪一个大洋?|
⑤注入
⑥注入
⑦注入⑧注入
【小结本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及欧洲的地形、气候、 流、湖泊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用学习这节课的方法来指导学习以后其它大洲的知识。
拓展:
对这节课的学习你还存在哪些困惑和不满足,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好吗? 【板书设计】
一、大河众多的亚洲
1. 众多大江大河
2. 认识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 长江
3. 欣赏萨尔温江和湄公河
4. 亚洲河网的两大特点
(1)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 内流区面积广大。
5. 亚洲几个特色湖泊
二、欧洲的河流
1. 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2.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一一多瑙河
3. 欧洲河流的主要特点 河 6ewMyirQ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