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学与色度学 1 光度学基础 PPT

合集下载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量和方向等属性。
03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是指频率、振动方向和 相位都相同的光,具有干涉和
衍射等特性。
光度量基本概念
03
光照度
发光强度
光亮度
表示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单位为 勒克斯(Lux)。
表示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光强,单位为坎 德拉(Candela)。
表示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强,单位为尼特 (Nit)。
《光度学与色度学》PPT课 件
目录
• 光度学基础 • 色度学基础 • 光度测量与照明设计 • 色度测量与显示技术 • 光度学与色度学的应用
01
光度学基础
光的本质与特性
01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振幅、 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性。
02
光的粒子性
光具有粒子特性,可以表现为 能量子的形式,具有能量、动
亮度计
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亮度,常用于显 示屏幕亮度的测量。
照明设计基础
照明目的与需求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 求,如阅读、工作、娱乐 等,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 和灯具。
照明质量
包括照度、均匀度、色温 、显色指数等参数,直接 影响照明效果和舒适度。
灯具选择
根据照明需求和场景,选 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规格 ,如吊灯、壁灯、台灯等 。
照明设计案例分析
家庭照明设计
根据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结合房间的功能和布局,进行合理的照明规 划和布置。
商业照明设计
根据商业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如商场、餐厅、办公室等,进行专业的照明设计 和布置,提高商业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
04
色度测量与显示技术
色度测量设备与技术
色度测量设备
色度计是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光谱光度测 量。常用的色度计类型包括光谱光度计和积分球光度计。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源的颜色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源混合后,会产生新的颜色
光源的匹配:根据色度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光源进行匹配,以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光源的色度学特性:光源的颜色、亮度、色温等特性,对色度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光源的颜色混合与匹配的应用:在照明设计、摄影、电影制作等领域,光源的颜色混合与匹 配具有广泛的应用。
物体对光的反射与 吸收
光通量:表示光源发光能力的物理量 发光强度:表示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照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 亮度:表示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 色温:表示光源的颜色特性,单位为K(开尔文) 显色指数:表示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数值越高,颜色还原越真

光度学基本概 念:光度学是 研究光的强度、 亮度和色度的
机遇:随着科技的 发展,光度学与色 度学在多个领域都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遇:随着人们对生 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光度学与色度学 在照明、显示等领域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色度学基本概念
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明度: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颜色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 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颜色匹配:将两种或多种颜色 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颜色混合原理:根据光的叠加 原理,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
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科学
光度量之间的 关系:光度学 中,光度、亮 度和色度之间 存在一定的关

光度与亮度的 关系:光度是 光源发出的光 通量,亮度是 观察者接收到
的光通量
光度与色度的关 系:光度与色度 之间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色度会 影响观察者对光
度的感知

《光度学和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和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和色度学在照明工程中用于设计和优化 光源,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显示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光度学和色度学在显示技术中帮助实现更准确、 更逼真的颜色显示。
原色视频技术
光度学和色度学在原色视频技术中提供准确的 颜色还原和显色能力。
人类视觉研究
光度学和色度学在人类视觉研究中帮助我们更 好地了解人类对光和颜色的感知。
光度学和色度学在研究中的挑战
述颜色的方式,常用的有RGB、
CMYK和Lab等。
3
CIE色度图和CIE色度系数
CIE色度图是用来表示不同颜色的图
形,CIE色度系数是用来描述颜色的
显色指数和颜色一致性
4
数值。
显色指数是衡量光源显示物体真实颜 色能力的指标,颜色一致性是颜色在
不同光源下显示一致性的能力。
光度学和色度学的应用
照明工程
《光度学和色度学》PPT 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光度学和色度学的PPT课件,将介绍这两个领域的定义、概述、 应用和挑战等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光与色的奥秘吧!
什么是光度学
定义和概要
光度学研究光的特性和量度,包括光通量、 光照度等。
辐射度和辐射通量
辐射度是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辐射通量 是某个角度范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
1 测量技术和标准化
准确测量光和颜色需要先进的仪器和标准化的方法。
2 颜色缺陷和色盲
颜色缺陷和色盲对光和颜色的感知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多色彩的处理和应用
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复杂的多色彩情景,如何处理和应用这些色彩成为一个挑战。
总结
光度学和色度学的 概念
光度学和色度学研究了光和 颜色的特性和量度。

光度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光度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定义: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面元上的光通量dφ 除以该面元面积dS之商。 单位 (lx)
单位为勒克斯(lx),1lx=1lm/m2
常见照度(勒克司):
阳光直射(正午)下,110,000
阴天室外,1000
商场内,500
普通房间灯光下,100
满月照射下,0.2
烛光(20cm远处),10~15LUX。
p/ 28
Type B
p/ 29
Type A
p/ 30
p/ 31
p/ 32
灯具光度测试报告解读
p/ 33
室内灯具
光通比与灯具类型 配光曲线 眩光 室内灯利用系数 概算曲线
p/ 34
报告基本信息
p/ 35
p/ 36
最大光强
½ 最大光强
[C0~180]LEFT指的是 C180面 [C90~270]LEFT指的 是C270面
眩光程度主要与灯具发光面大小、发光面的亮度、背景亮度、 视看方向和位置有关,因此在灯具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限制灯具的 亮度。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室内眼睛停留最多的位置是水平方向,因此 灯具在60°~90°区域内最易受眩光影响。一般产生直接眩光的 区域为45°~90°区域内。
p/ 46
灯具评价:室内灯的主要评价参数
p/ 15
b)照度的余弦定律:
照度的余弦定律
I
E1
S1
θ S2 E2 d为光源到S1平面的垂直距离
照度定义:
S1面:E1=
S1

=S2 cos

S2面:E2=
S2

∵ S1=S2 cosθ ∴ 显而易见:E2= E1cosθ
将它与照度的平方反比定律结合起来就有 :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ppt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ppt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描述光源色相常用"色温",它源于绝对黑体加热在不同温度下有 不同的发光颜色,通常称该温度(用绝对温度K)为该光色的色 温."相关色温"指光色最接近黑体某温度之光色的色温值.相同 色温光源的相对功率谱不一定相同,即颜色具有同色异谱色.
我们知道,温度在绝对零度(-273°C)以上的物体都会有连 续的电磁辐射.但是不同的物体的辐射能量是不同的.为了衡量物 体的电磁辐射能量的大小,人们设定了一个标准——绝对黑体.绝 对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恒 等于1的物体.自然界并不存在绝对黑体.绝对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 参考模型.在遥感热红外扫描仪系统中,装有高温黑体和低温黑体, 作为探测地物热辐射的参考源.实用的绝对黑体是由人工方法制成 的.一般说,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其表面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 能量越大.换句话说,物体的辐射能随其温度变化,辐射能的光谱 分布也随之变化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当l <380nm和l >780nm时,V(l )=0.这说明紫外线 和红外线的射功率再大,也不能引亮度感觉,所以红 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这种近似光雾的热 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课程回顾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和物体的颜色 客观现实中物体的颜色
光源的颜色,直接取决于它的功率谱 ;物体的颜色不仅取决于它的反射特性 和透射特性,而且还与照射光源的功率谱有关
1,在白天 2,在夜晚 主观因素下的物体的颜色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功率谱的光的色感可能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用红砖建 造的房子,视觉正常的人看是红色,而有红色盲的人看是土黄色;同样,他 黄色.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红色盲患者会把他看到的"土黄色" 看绿草坪是黄色 黄色 房子叫做"红色"房子;同样,把他看到的"黄色"草坪,叫做绿色草坪, 并认为他看到的"红色"与"绿色"和正常人一样.

视觉及光度色度学基础ppt课件

视觉及光度色度学基础ppt课件

13.08.2020
.
75
13.08.2020
.
76
13.08.2020
.
77
13.08.2020
.
78
13.08.2020
.
79
13.08.2020
.
80
13.08.2020
.
81
13.08.2020
.
82
13.08.2020
.
83
颜色方程表示: C = R(R)+ G(G)+ B(B)
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以及
它们的界限和区别都由色彩和明暗关系来反映
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色彩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色彩感觉总包含着色彩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反映。
人的色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和大脑, 这是人们色彩感觉形成的四大要素。
13.08.2020
1.光通量 V
( lm ) 流明
1.辐通量 e
瓦[特]
2.光出射度 M V
( lm/m2)流明每平方米
3.光照度 E V
( lx )勒克斯= 流明每平方米
2.辐出度 Me
瓦[特]每平方米
3.辐照度 Ee
瓦[特]每平方米
4.发光强度 I V
( cd )坎德拉=流明每球面度
4.辐射强度 Ie
瓦[特]每球面度
.
43
13.08.2020
.
44
13.08.2020
.
45
13.08.2020
.
46
13.08.2020
.
47
13.08.2020

01-光度学和色度学

01-光度学和色度学
机器视觉技术
第二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
1
光度学与色度学
主要内容
人眼视觉系统 光度学 色度学
重点与难点
视觉现象 视觉模型 光度学的重要概念 色度学的几个定义
主要内容
2.1 人的视觉特性 2.2 光度学
2.3 色度学
2.4 颜色模型
3
2.1 人的视觉特性

有限的视见光谱域
有限的视见灵敏域
② 视觉范围与分辨力
视觉范围:人眼所能感觉到的亮度范围即能分辨最大和最小亮度比。这一范 围非常宽(109:1),但是人眼并不能同时感受这样宽的亮度范围。一般,在 人眼适应了某一平均的亮度环境后,他所能感受的亮度范围要小的多。平均 亮度适中时1000:1,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10:1,平均100:1,电影亮度范围 100:1,显像管亮度范围30:1。
亮度的衡量有两种不同单位 A-以每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来表示的。尼特 1尼特=1cd/m2 B- 以每单位面积发出的光通量来表示的。朗伯 1朗伯=1lm/cm2
43
2.2 光度学
44
2.2 光度学
一些实际情况下的光照度值(单位:lx)
45
2.2 光度学
46
2.2 光度学

对比度(contrast) 图像中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比。
对比度不变,就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人眼不能感觉出来的亮度差别在重现图像时不必精确地复制
出来。
18
2. 视觉现象
④ 主观亮度感觉与客观亮度的关系: S=klnB+k0 (与人耳的听觉规律很相似) B(实际亮度) 0 0 t S亮度感觉 t1 t2 t3 t

工程光学基础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工程光学基础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D'
二.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出瞳 U'M
ω'
ω'
U'
M' 像面 A'
l'0
E' M

n' 2 n2
L sin 2
U'M
当U´M较小时,有
sinU ' M
tgU ' M

D' cos'
2 l'

D' cos2 '
2l'
sinU ' cos2 '
cos '
E' M

n' 2 n2
U’k
-U’zk
z’
l ’zk
l ’k
a. 轴上点远轴光线光路计算 sinI=(L-r)/sinU (当L1=∞时,U1=0,sinI1=h1/r1) sinI’=nsinI/n’ U’= U + I-I’ L’= r + rsinI’/sinU’ 过渡公式 Lk=L’k-1-dk-1
Uk=U’k-1 Nk=n’k-1
对于有k个折射面组成的光学系统,还存在逐次换面问题。
lk lk' 1 dk1 uk uk' 1 nk nk'
校对公式:h = l u = l ’ u’ 或者用
J = n’u’y’ = nuy
2.远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入瞳
-U -Uz1
z
o1
-y1
-l z1 -l 1
出瞳
y’K
ok
580
V(λ )
0.00004 0.00012 0.0004 0.0012 0.0040 0.0116 0.023 0.038 0.060 0.091 0.139 0.208 0.323 0.503 0.710 0.862 0.954 0.995 0.995 0.952

光度学与色度学 1 光度学基础

光度学与色度学 1 光度学基础

发光效率 102 lm/W 发光效率 54 lm/W 发光效率 95 lm/W

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iency):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光源输入效率 发光效能(luminous efficacy):系统发出的光通量÷系统输入效率 引申:对植物的光效……

2. 光度量:发光强度

一个电珠,光通量一样,装于手电筒后,“效果”不同
最常见物体的颜色给人们的记忆以深刻的印象这个颜色变成了印象的固定特征一切人们经验所知的东西都是通过记忆颜色的眼睛去观察颜色恒常性是与物体的物理属性以及记忆色有一定的关系
光度学与色度学 第一章 光度学基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黄曦
1. 辐射度量

为了对光辐射进行定量描述,需要引入计量光辐射的物理量。

对于光辐射的探测和计量,存在着辐射度单位和光度单位两套不同的体系。
即人眼对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光感觉的效率。
K ( ) e

光谱光视效率
2. 光度量:光通量

平均人眼是什么意思?
平均人脸(●’◡’●)
2. 光度量:发光强度

相同功率,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不同:

400 W 高压钠灯 光通量 48000 lm 400 W 高压汞灯 光通量 21600 lm 400 W 金卤灯 光通量 38000 lm
3. 人眼视觉特性:人眼构造

思考:上帝的眼睛 VS 达尔文的眼睛

/article-412311.html
科学知识 科学思维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1 成像功能:自调焦的成像系统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人眼分辨力外因: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6 人眼对间断光的响应:
人眼睛的视觉暂留约为每秒16-24次左右, 因此只要以每秒30次或更短的时间间隔来更 新屏幕画面,就可以骗过人的眼睛,让我们 以为画面没有变过。虽然如此,实际上每秒 30次的屏幕刷新率所产生的闪烁现象我们的 眼睛仍然能够察觉从而产生疲劳的感觉。所 以屏幕的场频越高,画面越稳定,使用者越 感觉舒适。 一般屏幕刷新率场频在每秒75 次以上人眼就完全觉察不到了,所以建议场 频设定在75Hz-85Hz之间,这足以满足一般 使用者的需求了。
许多辐射接收器的响应值不取决于辐射能的时间积累值,而取决于辐射通量值
辐出度、辐照度、辐强度、辐亮度
2. 光度量
光度量和辐射度量的定义、定义方程式一一对应的。
Q h 光量:反射、传输、接收的光谱段能量,单位焦耳。 v
光通量:发光体对人眼刺激程度,单位流明;(辐通量) 光出射度:发光体……(辐出度) 光照度:受照体……(辐照度) 发光强度:发光体…… (辐强度) 光亮度:发光体 and 反射体……(辐亮度)
从内因分析,影响分辨力的因素为眼睛的构造。 从外因分析,与目标亮度、形状、对比度、运动状态等有关。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人眼分辨力内因:
圆孔衍射理论的最小分辨角瑞利判据:0
δ
1.22
D
n0 n
视网膜上衍射图样衍射斑的半角宽度
0
1.22
D
1.22
nD
S1
n0=1
n=1.33
S2
2. 光度量:光通量
流明
1 W 功率 555 nm 的 黄绿光发出的光通量是 683 lm。
光视效能 K e
Φν——光通量 Φe——辐射通量
即人眼对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光感觉的效率。
光谱光视效率 K ()
e
2. 光度量:光通量
平均人眼是什么意思?
平均人脸(●’◡’●)
2. 光度量:发光强度
视觉惰性
后像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临界闪烁频率与波动光的亮度、波形、振幅、颜色有关。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重现图像的亮度不需要等于实际景象的亮度,只要保持二者的对 比度不变;对于人眼不能察觉的亮度差别,在重现图像时也不必 精确复制出来,只要保证重现图像和原景物有相同的亮度层次。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5 人眼分辨力:人眼能区分两发光点的最小角距离为极限分 辨角θ,其倒数为人眼分辨力。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2 视觉适应:明暗视觉适应、色彩适应 适应调节:
瞳孔大小调节 视细胞感光物质调节 (红光不破坏视紫红质)
亮适应:暗 亮,2-3 min 暗适应:亮 暗,45-60 min 色彩适应:同样有适应过程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3 绝对视觉阈值:
xθ0 l
2.3 104 20103
3.μ5m
n
1.33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人眼分辨力外因:目标亮度、形状、对比度、运动状态等有关
人眼会根据外界条件自动进行适应,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极限分 辨角。
分辨力和景物运动的连续感的关系:人眼对运动景物的分辨力要 低于对静止景物的分辨力,其分辨角值约是静止景物时的5倍。
相同功率,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不同:
400 W 高压钠灯 光通量 48000 lm
发光效率 102 lm/W
400 W 高压汞灯 光通量 21600 lm
发光效率 54 lm/W
400 W 金卤灯 光通量 38000 lm
发光效率 95 lm/W
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iency):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光源输入效率 发光效能(luminous efficacy):系统发出的光通量÷系统输入效率
3. 人眼视觉特性:人眼构造
角 膜 (cornea) : 如 同相机的滤镜
眼球最前端是透明的 角膜,它是平均折射 率为1.336的透明体, 俗称眼白,微向前突 出,曲率半径前表面 约7.7毫米,后表面 约6.8毫米,光由这 里折射进入眼球而成 像。
3. 人眼视觉特性:人眼构造
晶 状 体 ,水晶 体 (lens) : 如同相机的镜片。
2. 光度量:光亮度
光亮度:单位投影面积上发出的光强。 单位:cd/m2 投影面积不同, 光亮度不同
2. 光度量:光照度
光照度:被照面上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
Ed d A LdscA ro2 1sco2s
单位:勒克斯(lx) 1 lx = 1 lm / 1 m2
描述辐射场的基本物理量
d dQ dt
全黑视场下,人眼感觉到的最小光刺激值,约 10-9 lx量级。 蓝绿光(510nm)58-145个光子轰击角膜(5-14个光子到达视网膜)
背景亮度Lb( < 1 cd/m2 )下,人眼可观察到的最小照度
Emin3.51 05 Lb
Lb > 16.4 cd/m2 后,产生炫目现象。
L0 眩目亮度,L 像场亮度
小目标Rose定律:目标张角 < 7’时,x=2:
Lb C 2 α2 const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韦伯定律:在均匀亮度背景下 ΔBmin/B const
其中, B是背景亮度, ΔB min 是人眼可觉察的最小亮度差。
说明人眼的亮度感觉不仅与物体自身亮度有关,还与周围环境亮 度有关。一般地,背景越亮,越不易分辨。
0
λ
D
当两光源对瞳孔的张角为α0时,由于前房液和玻璃状液的折射,两光线在眼睛
中的夹角为α, 由n0α0= nα,即α0=nα 应用瑞利判据,当两光源恰好能分辨时
min 0
1.22
nD
这时两点光源对瞳孔的张角
0min
n1.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人眼分辨力内因:
在通常亮度下,人眼的瞳孔直径约为3mm ,视觉感受的最灵敏的光波波长为 550 nm,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
θ 0 1.D λ 2 1 2.5 3 2 5 1 1 2 3 0 9 0 0 2 .1 3 4 ( 0r a 0d ' .8 )
最小分辨角对应视网膜上尺寸:
θθ0 x nl
b. 暗视觉:指视杆细胞的活动特性,可以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工作,不能反 映色光的差异。
(3).明暗视觉特点:
明视觉对400nm(紫色)和700nm(红色)附近的色光感受性很低,而对555nm 的黄绿色部位最敏感。 暗视觉对510nm的蓝绿色部位最敏感。
明视觉曲线与暗视觉曲线之间没有联系。 明、暗视觉特性随人的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L0 83 L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3.2.4 阈值对比度:时间不限,使用双眼探测一个亮度大于背景 亮度的圆盘,察觉概率为50%时,不同背景亮度下的对比度。 C Lt-Lb Lb
Wald定律:背景亮度、对比度和人眼所能 探测的目标张角三者之间存在制约关系:
LbC2αx const
盲点 (blind spot):视神经 与眼球的接点,该处无视细 胞所以无法感光。
3. 人眼视觉特性:人眼构造
视网膜 (retina):如同底片。
视觉接收器的所在,本身也是一个复 杂的神经中心。
眼睛的感觉为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和视 锥细胞所致。视杆细胞能够感受弱光 的刺激,但不能分辨颜色,视锥细胞 在强光下反应灵敏,具有辩别颜色的 本领。在中央凹处之内,只有视锥细 胞,很少或没有视杆细胞。在网膜边 缘,靠近眼球前方各处,有许多视杆 细胞,而视锥细胞很少。某些动物 (如鸡)因视杆细胞较少,在微光下, 它们的视觉很差,成为夜盲。也有些 动物(如猫和猫头鹰)因视杆细胞很 多,能在夜间活动。
a.视锥细胞特性:包含感红,感绿,感蓝细胞主要感受颜色的差别,而对明 暗的感觉比较低,对光的敏感性小,只有达到一定照度的情况下,视锥细胞 才起作用。
b.明视觉:指在光亮的条件下,由锥体细胞起作用的辩认物体细节和颜色的 视觉。
3. 人眼视觉特性:黑白视觉特性
(2). 视杆细胞与暗视觉
a. 视杆细胞特性:感受物体的明暗,对光的敏感程度高,不能感受物体颜色 的差别。
晶状体在眼睛正面中央, 光线投射进来以后,经过 它的折射传给视网膜。所 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 眼以及各种色彩、形态的 视觉或错觉,大部分都是 由于水晶体的伸缩作用所 引起。
它像一种能自动调节焦距 的凸透镜一样。
3. 人眼视觉特性:人眼构造
黄斑是网膜中感觉最特殊的 部分,稍呈黄色。
色觉之所以有很大的个人差 异与黄斑是有关系的,位置 刚好在通过瞳孔视轴所指的 地方,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胞最集中的所在,是视觉最 敏锐的地方。我们看到物体 最清楚时,就是因为影像刚 好投射到黄斑上的缘故,黄 斑下面有盲点,虽然是神经 集中的部位,但缺少视觉细 胞,不能看到物体影像。
2. 光度量
四个光度量的示意
2. 光度量:光通量
光通量 和 辐通量 可通过“平均人眼”视觉特性进行转换 在很小的波长范围内: 明视觉条件下:
dv() KmV()e()d Km 68l3m/w
暗视觉条件下:
dv() KmV()e()d Km 175l5m/w
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
明视觉 v: 378800KmV()e()d 暗视觉 v: 378800KmV()e()d
I 2P
L A cos
M A
E A
I
I
L
L
M
M
E
E
P
Np t
IP
P
LP
2P Acos
MP
P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